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党史学习 > 给孩子讲党史故事课堂实录4篇

给孩子讲党史故事课堂实录4篇

时间:2022-08-22 14:40:18 党史学习 来源:网友投稿

给孩子讲党史故事课堂实录4篇给孩子讲党史故事课堂实录 “童心向党”党史小故事《鸡毛信》 抗日战争时期,有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是村里儿童团的团长。有一天,给八路军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给孩子讲党史故事课堂实录4篇,供大家参考。

给孩子讲党史故事课堂实录4篇

篇一:给孩子讲党史故事课堂实录

dquo;童心向党” 党史小故事《鸡毛信》

  抗日战争时期,有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是村里儿童团的团长。有一天,给八路军当交通员的爸爸,拿出一封信,要海娃马上给八路军送去。这封信上粘着三根鸡毛,海娃一看,就明白了 ,这是最最紧急的信呀!

  海娃揣好信,赶着羊下山了。还没走到山口,就看到远处来了一队日本兵。“怎么办?信藏在哪呢?”他一眼看到了老绵羊的大尾巴,灵机一动,把信拴在羊尾巴下边,大尾巴一盖,什么也看不出来了。海娃刚站起来,鬼子就来到了身边。

  “小孩,你是干什么的?说实话,不然杀了你!”

  “我是放羊的嘛,呜呜呜……”海娃故意装作害怕的样子哭起来。

  鬼子看了看这群羊,来了坏主意,把羊都扣了下来,海娃呢,被逼着给他们赶羊。

  天黑了,鬼子来到一个小山村。村里找不到一个人,也找不到一粒粮食。鬼子们都饿疯了,就去杀羊。海娃心疼自己的羊,更担心绑在老绵羊尾巴底下的鸡毛信。

 老绵羊好像看出了海娃的心思,四条腿往地上一撑,鬼子怎么也拉不动,累得出了一身臭汗,只好去抓别的羊。海娃总算放了心。

  天刚蒙蒙亮,鬼子就挥着大洋刀,带着队伍出发了。还没走过几个山头,只听“轰”的一声,走在前面的几个鬼子倒在地上。原来他们踩上了民兵埋的地雷,海娃想笑可没敢笑出来。

 “小孩,你的前面的开路!”这里的路海娃太熟悉了,他把敌人引上了一条小山路,自己越走越快。敌人都气喘吁吁的,越落越远。

 “小孩,你慢慢地开路!”海娃干脆跑了起来。

  叭!叭!鬼子开枪了。海娃一头倒在草丛里,他知道,这里离八路军住的地方不远了,就大声喊起来:“鬼子来啦!鬼子来啦!八路军叔叔,快打呀!”

  果然,八路军叔叔开火了。海娃一高兴,爬起来就想跑。刚跑几步,就昏倒了。

  海娃睁开眼,吃力地说:“叔叔,羊……老绵羊……鸡毛信……尾巴……”话没说完,又昏过去了。

  等他醒来时,他已经睡在炕上了。八路军叔叔告诉他,靠着那封鸡毛信送来的重要情报,八路军打了个大胜仗,消灭了好多鬼子和伪军。海娃的心里呀,别提有多高兴了。

篇二:给孩子讲党史故事课堂实录

生讲 党史故事 《 南昌起义 》

 八一南昌起义,又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 1927年 8 月 1 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27 年 8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

 起义由周恩来、贺龙、李立三、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1933 年 7 月 11 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6 月 30 日的建议,决定 8月 1 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 月 1 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起义的目的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要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共产党的目的是联合愿意革命的国民党左派,挥师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二次北伐。1927 年 4 月和 7 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买办性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等多地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

 国人民从 1924 年开始的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 1927 年 7 月 12 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

 八一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起义”。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 11 军第 24、第 10 师,第 20 军全部,第 4军第 25 师第 73、第 75 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 3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 2 万余人。从 7 月 25 日起,第 11、第 20 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27 日,周恩来等到达南昌,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此时,国民党武汉政府的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第 3 军主力位于樟树、吉安、万安地区,第 9 军主力位于进贤、临川地区,第 6 军主力正经萍乡向南昌开进;第二方面军的其余部队位于九江地区;南昌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军警备团和第 3、第 6、第 9 军各一部共 3000 余人驻守。中共前委决定赶在援兵到来之前,于 8 月 1 日举行起义。

篇三:给孩子讲党史故事课堂实录

1、饿倒在粮食挑子旁的粮草官

  一日,邓可运奉师长汤慕禹、政委陈培荫的命令,率 24 人的运粮队,每人挑两箩筐稻米,160 多斤,徒步 300 多里路,运粮到正在松口作战的红二十四团。

 运粮队头一天走了 120 多里路,上路时一人发的五个糠菜团子早已吃完,到晚上战士们都已饥饿难忍。于是,队长刘海门吩咐队员打来溪水,架锅生火,准备煮饭。

 “住手!”刚查看环境归来的邓可运看到一战士抱着箩筐朝锅里倒米,他大喊道:“谁让你倒这么多的米,把锅里的米捞出一多半,做成稀饭。”说罢,他又带着战士一起去山里挖野菜。这日晚饭,大伙吃了一顿野菜稀饭。

 吃过晚饭,邓可运将刘海门叫到一边,耐心地给他讲粮食来之不易,讲前方战士流血流汗,对粮食如何急需,讲为什么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说得刘海门心服口服,连连点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邓可运带头以野菜充饥,不吃或少吃粮食,使得运粮队战士非常感动,也纷纷效仿。

 第三天午后,眼看就要到达目的地松口,只听“咚”地一声有人倒地,大伙儿循声望去,只见邓可运栽倒在地,他挑着的两箩筐米撒得满地。

 这时,贺龙军长正骑马经过,见状过来查看,一眼就认出了邓可运。贺龙接过警卫员手中的水壶,扶着邓可运喝了两口水后,问:“可运,你怎么啦?”

 还没等邓可运张口,队长刘海门抢先答道:“贺老总,邓处长是饿的,他一路为了省粮

 食,自己很少吃粮食,光吃野菜。头一天上路,一人发了 5 个菜团子,他舍不得吃,还送给别的同志两个。第二天我们做野菜稀饭,他第一个上去先给自己盛了一碗野菜,大米粒都留给大家吃……”

 贺龙听罢,在邓可运肩上亲切地拍了拍,说:“同志哥哟,有你这样的好同志,我们红军何愁打不垮白狗子。”

 22、朱正传分到皮袄让给同志

  1944 年冬天,地委机关搞到一些皮袄筒子,分给地委委员每人一件。但缺少一件不够分配。朱正传也收到一件,他问:“是否地委委员都有?”秘书长说:“还少一件,有位领导出差在外,还没有分到。”朱正传同志说:“这不好,我年轻,不怕冷,把这件给那位同志吧。”朱正传坚持不要,仍然穿着那件白布里子青布面的旧长袍过冬。

 朱正传平时喜欢抽烟,但那时候也难得有钱。而一旦发了津贴费,碰上住在集镇附近的时候,几位同志一起上街,朱正传就买烟请大家抽。他买一包烟,如同行中有四人抽烟,他就每人分 5 支,他自己也留 5 支。大家称他的做法叫“二一添作五”。

 23、李先念无惧降 6 级

  1937 年底,李先念同志从新疆回到延安后,先后进入抗日军政大学、中央马列学院学习。六届六中全会闭幕后,马列学院和抗大的广大学员都陆续安排了工作,走上抗日前线。

 一天,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谭政找李先念谈话:“先念同志,组织决定你到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当营长,你有什么意见吗?”李先念的回答是“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从军政治委员降至营长,连降 6 级,许多西路军干部战士都为他感到委屈。但李先念相信组织不抱怨,他风趣地说:“管他呢,就是一撸到底,叫我去当伙夫、马夫,也要在我们党和部队里干下去。”

 毛泽东知道了这件事,一定要见李先念。在延安凤凰山麓的窑洞里,两双大手紧紧握在一起,毛泽东第一句话就是“这样处理你李先念是不公平的嘛”。

 24、一根油条引发的整风

  1927 年春,贺龙将军率领国民革命军独立十五师驻扎鄂城县城关镇。时值第一次国共合作行将破裂,贺龙部队的军饷经常被国民政府扣发,使官兵的生活没有保障。一次,一个跟随贺龙多年的老兵因饥饿在永大茶叶铺拿了两吊钱买了油条充饥。群众将此事反映到贺龙那里,引起了贺龙的高度重视。他立即下令将那个士兵军法从事,并亲自到茶叶铺还钱并赔理道歉。

 25、聂荣臻力排万难带领科技大军造出导弹原子弹

  1960 年 8 月,苏联停止了对我国的技术援助。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聂帅拍案而起,大声疾呼:“我们被逼上梁山了,自己干吧!”“苏联专家撤走了,我们还有自己的专家!”

 两个月后,我国将发射自己仿制的 P-2 导弹。聂帅亲自到实验基地主持发射试验,他一下飞机,顾不得一身疲劳,径直来到发射现场,向基地负责同志了解测试情况。

 聂帅抚摸着弹体,深情庄严的叮咛:“这是我国自己制造的一枚‘争气弹’,一定要严肃认真,不能有丝毫马虎。只能搞好,不能搞坏。”

 当火箭喷着火舌呼啸而起后,聂帅和参试人员一起尽情鼓掌、欢呼。指挥所只是简易房,能遮风挡雨但不防震、不防爆,要是发射出现意外,后果可不堪设想。可聂帅根本不顾自身安危,只关心着这枚导弹的发射进程。

 1962 年我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研制成功,但 3 月份的发射试验却失败了。

 在那个风言风语的时代,有流言说要追查失败的政治原因。聂帅听到后,生气地说:“科学实验和打仗一样,没有常胜将军。不允许失败就是不讲实事求是。”由于聂帅亲自过问,力排“左”干扰,才避免了一场无端的政治追查。

 26、为闹革命与兄弟分家

  1926 年,25 岁的刘德全对母亲说:“我们家要对佃户、长工、乡里邻舍客气些,要尊重人家。贫苦农民有困难,我们要尽量帮助,也可以拿钱拿粮周济穷人。”他还劝母亲烧掉契约,把田分给佃户。

 刘德全的这种行为使这个地主家庭尤其是四哥刘稻轩大为恼火。他暴跳如雷,气急败坏地说:“不得了,家门不幸,竟出了个不孝子孙,这个家非给他败了不可!”他还捶胸顿足地对弟弟刘德全吼道:“我们分家算了!”

 刘德全毫不示弱,他警告老四他们:“天下是要变的,工农阶级要翻身解放,任何人也挡不住!”刘氏兄弟就此分了家。

 27、抠门的方志敏

  土地革命时期,方志敏曾是模范根据地的创建者。作为根据地最高首长,他规定,从自

 己开始,所有干部一律减衣缩食,每天只有四分钱菜金。

 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做演出服,便从红军在白区缴获来的物品中要了一块绒布。方志敏知道后,马上把妻子批评了一顿,并要求她立即送回。

 方志敏也有不“抠门”的时候。那时,部队向外购买一支枪,要花 50 块银元“天价”。买一批枪,花掉的钱堪称巨资,他一点不含糊,果断批准。

 28、任弼时大喊陈独秀

  1927 年 6 月 13 日,中共中央在武昌举行扩大会议,会上,在团中央负责的任弼时力主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以挽救革命。会议一开始,年轻气盛的任弼时就要求发言。但陈独秀却说:“要发言的人很多,你等一等吧!”一连三次都是如此,任弼时再也忍不住了,他气愤地大声说:“不!总书记同志,你不能压制批评,我现在一定要说!”接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份意见书,郑重地宣布:“我代表团中央,在此报告《团中央致党中央政治意见书》。”陈独秀很生气,最后竟失态地冲上前去,伸手夺过意见书撕得粉碎,大吼道:“这是党的会议,青年团没有资格发言!”任弼时针锋相对地说:“谁有真理谁就有资格发言!”接着,他简明地提出党应迅速行动起来,组织武装,坚决同国民党右派进行斗争,警惕新的“四·一二”政变的出现……陈独秀听不下去了,拍着桌子喊道:“不要说了,你懂得什么?”任弼时坚定地对大家说:“同志们,真理最后会胜利的!”

 29、“秦老专”的本色

  在襄阳市政府机关大院,至今还流传着七十年代未的一个小故事。一天,被人们尊称为“秦老专”的襄阳地区行署副专员秦志维从外面回机关。当他推着自行车准备进行署大门时,

 一个门卫拦住问道:“同志,你找谁?”

 “我不找谁,我就是机关里人。”

 “你是机关哪个单位的?”门卫疑惑地打量这位脚穿草鞋,头戴草帽,身背黄挂包的老人。

 “我叫秦志维……”秦专员耐心地答到。

 正在这时,一位机关干部碰巧路过此处,他惊讶地问到:“这不是秦专员吗,怎么被挡驾了?”值班的门卫一听傻了眼,赶忙赔礼说对不起。秦专员亲切地说:“没关系,没关系。”望着眼前这位普普通通的老人,门卫心里直犯嘀咕,他是专员?我咋看他不象啊!

 象这样的误会,秦志维同志遇到多次。这位 1933 年参加革命,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小鬼”,一直保持着我党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他平时穿着极为朴素,在机关食堂就餐时也十分节约,下乡检查工作也是经常以步代车,以自行车代小汽车。秦专员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

 30、7 岁女孩两次给李先念写信

  1952 年 10 月,沔阳县(现仙桃市)有一位 17 岁的农家女子闵全贵,深受封建婚姻压迫,遭受着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摧残。她向沔阳、洪湖两县法院申诉离婚,没想到两县法院互不负责,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于是,她给时任湖北省委书记李先念写了一封信,请求帮助。

 一个普通民女的信件,寄给省委书记,无异于石沉大海。然而,这封信还是很快到了李先念的手上。原来,李先念不论多忙,每天仍然坚持看人民来信,看党报上的批评文章,写

 批语,了解民生疾苦。

 过了较长一段时间,两县法院仍互相推诿,设置各种障碍,未予解决。为此,闵全贵又给李先念写来第二封信,反映这一情况。李先念再次写出批语,批评了这种恶劣的官僚主义行为。

 为此,省有关部门组成一个专门承办这一案件的工作组,深入沔阳、洪湖两县调查,迅速做出公正处理,使年仅 17 岁的闵全贵冲破重重阻力,获得了婚姻自主权。

 1984 年 7 月,报社收到闵全贵的一封来信和一张全家福照片,她满怀喜悦地报告了她一家十口、祖孙四代的幸福生活,真切地感谢李先念和湖北日报对她的热情帮助。

篇四:给孩子讲党史故事课堂实录

巾说党史故事 草原英雄小姐妹 大家好,我是来自石化一小 303 班的李业晨曦,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重温红色经典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在中国,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1964 年 2 月 9 日,一场罕见的暴风雪降临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大草原,正在放牧的蒙古族小姐妹龙梅和玉荣,为了保护人民公社集体的羊群不受损失,她们与暴风雪搏斗了一天一夜,用少年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

 2 月 9 日的早晨,11 岁的龙梅和 9 岁的玉荣赶着羊群出了门。草原上盖满了雪,草很少很少,羊因为吃不上草,就一直往前跑。姐妹俩跟着羊群顺风走,渐渐地看不见家了。

 中午时分,天气突变,低垂的云层洒下鹅毛大雪,怒吼着的西北风卷起大雪漫天狂舞。刹那间,一场罕见的暴风雪吞没了茫茫的草原。龙梅和玉荣,冒着刺骨的风雪,急忙拢住羊群,转身往回赶羊。但是狂风暴雪就像一道无形的墙,阻挡着羊群的归路,羊群顺风乱窜。姐妹俩当时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别让集体的羊丢掉一只。也不知道跑了多长时间,姐妹俩总算把散乱的羊群聚拢在了一起。

 夜幕降临,积雪也越来越厚,极度的疲劳,一天的饥渴,零下 40度的严寒,折磨着年幼的姐妹俩。因为害怕走散,他们在黑暗中不停地喊着对方的名字:“玉荣——”,“唉,我在后面跟着呢——”就这样,她俩在暴风雪中奔跑了整整一夜,羊群在她们的呵护下,一直没有再跑散。

 20 多个小时里,姐妹俩在零下 37 度的寒冬里,迎着暴风雪走了70 多里路。当人们找到龙梅和玉荣时,她们已经冻昏过去了。集体的384只羊仅冻死了3只,而姐妹俩却因为冻伤严重,落下了终身残疾。

 在今天,姐妹俩正能量的故事依然以话剧、电影、动画等各种艺术形式演绎着,她们身上坚强勇敢的优异品质,可贵的集体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她们在风雪中驱赶羊群的小小身影,也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 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人。它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个为了抗日而流血牺牲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就叫王二小。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29 年,王二小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参加了八路军,经常在最危险的环境中工作,为八路军获取大量的军事情报,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侦查员。1940 年,日本鬼子对王二小的家乡进行了疯狂的大扫荡,二小的妈妈也离开了这个可怜的孩子。没有了爸妈,二小孤苦伶仃,他便到了一个地主家给地主放牛,当了

 放牛郎。1942 年,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假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带着鬼子在山沟里绕道而行给八路军转移拖延了时间,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用自己的聪明机智成功的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明白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猛刺二小的胸膛,又把二小用枪尖高高地挑起来,摔在大石头上。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 13 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他的鲜血染红了大石头。

 “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 他的脸上含着微笑,他的血染红蓝的天。

 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它把这个动人的故事传扬, 每一个村庄都含着眼泪,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在烈火中永生 快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新中国成立不久,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在抗美援朝中诞生了许多英雄,邱少云就是其中之一。

 1952 年,邱少云所在的军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消灭平康和金化之间的 391 高地的敌军,因 391 高地地形独特易守难攻,上级决定采取隐蔽的作战计划,调署几百个人在敌人的眼皮底下隐蔽十几个小时而不能有一个暴露目标,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

 惧争相请战,出发前,部队首长指示:这次任务十分重要,也非常艰巨,我军一定要提高纪律性,在任何时候决不能暴露任何目标,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坚定的回答:我们保证一定坚决完成任务。

 深夜,五百多名身披伪装草莽的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草丛中埋伏了下来,第二天的中午,几枚燃烧弹突然落在了邱少云的身边,油液的火星溅落在他的左腿上,烧着了他的棉衣、头发和皮肉,怎么办啊,怎么办啊,战友们都为邱少云捏了一把汗,在这危急时刻,为了不暴露部队所潜伏的位置,邱少云同志严守纪律,咬紧牙关,将双手深深的插进泥土中,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年仅 26 岁。

 黄昏来临,出击的时间到了,战友们怀着满腔仇恨,高呼着为战友报仇的口号,排山倒海般的向敌人冲去,“同志们冲啊,冲啊,为我们的战友报仇”经过激烈的战斗,敌人终于全部被消灭,易守难攻的 391 高地上飘扬起胜利的旗帜。

 战斗结束后,战友们来到邱少云所潜伏的位置上,他的面目已无法认清,全身被烧得如同黑炭,唯一没有烧尽的,是那双深深插进泥土的双手。战友王金成说,在邱少云所潜伏的位置不远处,有一条水沟,他只需翻滚到一旁,就可以扑灭身上的火焰,但是,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他努力践行着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的,“为了祖国,为了国家,甘愿献出自己一切”的铮铮誓言。

 同学们,一寸山河一寸土,一杯热土一缕魂,我们伟大的邱少云同志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大好河山,换来了我们今天踩在

 脚下的寸寸热土,和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就是伟大的红色精神。

推荐访问:给孩子讲党史故事课堂实录 党史 给孩子 课堂实录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