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表
3. SL14-I的整体设计分析
3.1光源模块
SL14-I的光源模块设计如下:(1)采用多波段光源专用硬膜滤光片,覆盖中波紫外到近红外光谱区,多达近三十个波段,背景截止深达10-6,全部采用硬膜镀制,耐高温、长寿命;(2)4组10WLED灯组提供稳定的LED光源,光源免维护寿命超过10000小时;(3)灯组与PVC聚光凹面镜间添加防水橡胶密封圈,用于光源内部防水;(4)光源控制电路预设三种LED激发光源调控模式,分别为 800流明爆闪、450流明弱光、800左右流明强光;(5)滤光片转换器采用360°内嵌旋转可插拔式设计,预设3~6片滤光片安装孔。
3.2电源模块
当下,锂离子充电电池的制造技术日益成熟,价格更加低廉,电池寿命更长,电量更加充足。因此,SL14-I采用2节NK Li-ion 18650 4200mAH 3.7V充电电池、电源充电器、车载充电转换器等成熟产品,可使光源LED在800流明的光照强度下稳定照明14小时,超过14小时左右电路中电流开始衰减,光源LED光照强度变暗,16小时~17小时LED光源逐渐熄灭。
3.3防护模块
主要包括防水、防渗透设计、散热设计、自卫攻击设计、防滑、防脱手设计:(1)在内置的PVC聚光凹面镜与LED固定基座间、电池仓开口处、开关开口处采用密封橡胶圈设计、内置的PVC聚光凹面镜与LED灯珠、充电孔均采用玻璃胶封装;(2)在电池仓壳体外部手持部位覆盖一层橡胶圈,用于提高使用者对其抓握的舒适度,即使是在冬天较为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持握的手感也会感到很舒适,具有防滑、防脱手、防冻伤的效果;(3)尾部具有手绳孔,并配有手绳。
4. SL14-I滤光转化器的应用
4.1镜组构成的选择
课题组对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开发区派出所、雨花台派出所、赛虹桥派出所、共青团路派出所、铁心桥派出所、巡特警支队工作在一线的公安民警的进行了问卷调查,样本数为126人,其结果为:在犯罪现场勘查、夜间巡查、治安卡点值守工作中,认为应该需要佩戴和使用警用手电的人数为125人,会实际佩戴和使用警用手电的人数为115人,接触和使用多波段光源人数为37人,认为应当使用而未使用多波段光源人数为74人。其中,认为应当配备便携式多波段光源的占74.6%,白、黄、蓝、红波段使用率较高。综上,SL14-I的常规滤镜由白、黄、蓝、红四个波段构成,在六波段滤光镜组中以紫光和蓝绿光作为候选,其他滤光镜将作为安装组合单元装配到内包装中。
4.2色光镜的构成及应用
(1)白光虑光镜,输出的白光主要适用于查找较易发现的痕迹。包括脚印、纤维和在玻璃或光滑表面上的指纹,通过使用便携式多波段光源SL14-I白色光滤镜可以看到某些灰尘的痕迹。
(2)蓝光虑光镜,输出的蓝色光中心波长为450nm,一般的犯罪现场勘查而设计,便携式多波段光源SL14-I的蓝色光波段对于寻找荧光痕迹证据是理想的光源。该滤光镜适用于精液、体液残迹、唾液、被污染了的指纹、纤维、头发、油漆、火焰助燃剂、血渍和一些非法药品的寻找。
(3)绿光虑光镜,输出的绿色光中心波长530nm,适用于DFO处理过的纸张上的潜在指纹。当用绿光照射DFO处理过的潜在指纹时,在波长590nm附近辐射荧光最亮,推荐用红色护目镜来观察,或用橙色护目镜并通过旋转滤片的角度以获得较佳视觉效果。由于DFO的显现效果是茚三酮的2.5~3倍,且不破坏检材,可在茚三酮之前使用,目前已成为纸张上潜在指纹显现的首选方法。
(4)红光虑光镜,输出的输出的红色光中心波长610nm红光对茚三酮处理过的指纹在白光下呈现紫色。在其它颜色的背景表面(如绿或蓝)使用橙红光来增强红色茚三酮,可使其在深色表面上显现得更明亮。
5. 结语
SL14-I的成品主机具备以下特性:可拓展4-16波段,波段光源全长154.3MM(不含攻击锯齿);采用筒式一体设计,最大直径44MM,最小直径25MM;采用铝合金打造的金属外壳, 535g重量轻质小巧,且具有防水、防脱手、防过热的特殊设计;外置可更换型滤光片,其LED光源灯泡寿命可达10000小时,内置式锂电池可连续工作6000分钟左右,而且还可定制攻击头等配件。显著的设计和性能优势对于解决固有设备的不足,提高基层一线民警对现场潜在物证搜集工作中的能力和效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事实上,课题研究期间,南京雨花区公安机关已经使用本设备在入室盗窃案中成功取证,从实践角度为SL14-I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卢家峰.多波段光源及其应用[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3):136,143
[2]丁泽建.开设多波段光源发现痕迹的实验[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02:77-79.
[3]张继云,温思博,蔡能斌,黄晓春.法庭科学物证检验LED面光源的研制及应用[J].影像技术,2013,04:21-24.
[4]冯永平,陈乐乐.民用LED光源激发指纹荧光效果研究[J].警察技术,2013,05:26-29.
[5]孙栋,荣玉山,许象成.建立多波段光源搜证方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刑事技术,2013,06:42-43.
[6]吴勇,戴可钦,姜梅,蔡能斌.特制扑克上潜在印记的光学检测[J].影像技术,2014,03:44-46.
[7]张鸿雁,彭颖.CST超级多波段光源显现浅色凸凹客体表面微弱指纹的探讨[J].净月学刊,2014,02:39-41.
[8]杜号军.多波段光源在反差微弱指纹拍摄中的应用[J].法制与社会,2010,20:134+144.
[9]牟鑫.刑侦检测光学系统干涉滤光片的设计与制备[D].长春理工大学,2011.
[10]李重阳,李波阳,李敏刚,耿晓鹏,王伟.指纹显现技术发展综述[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3:22-27.
[11]蔡能斌,黄晓春,徐宝桢.环形LED多波段光源成像系统的研制及应用[J].影像技术,2012,02: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