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教案设计 > 2023年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教案3篇(范例推荐)

2023年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教案3篇(范例推荐)

时间:2023-01-06 17:10:15 教案设计 来源:网友投稿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教案1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由幼儿园转入小学,习惯比较差,易失去注重力。  2学生的绘画习惯养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3美术课的课堂常规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奇的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教案3篇(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教案3篇(范例推荐)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教案1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由幼儿园转入小学,习惯比较差,易失去注重力。

  2学生的绘画习惯养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3美术课的课堂常规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奇的内容,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指导。

  4学生来自不同的幼儿园,所学技能与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差别。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五个单元共二十课,以素养教育为导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础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一年级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三、教学目的任务:

  1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爱好与爱好。

  2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

  四、教材重点,难点:

  1学习有关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新能力等。

  五、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措施

  1重抓习惯养成教育,美术课堂是较为活泼,但所接触的材料也较多,这就需要学生们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重视想象画,主题画的练习,以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并能把自己所想象的表象在美术作品中。

  3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练习,把生活中的多种材料综合到美术课堂中来,让学生能应用多种材料表现美好的事物。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教案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物的各种表情以及各种表情的不同表达方式,学会用多种形式描绘喜怒哀乐,提高敏锐的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赏析、探究、创作,能够理解心情与表情的关系,能够运用夸张、变形等方法来表现人物的不同神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学会欣赏有不同面部表情的艺术作品,提高对不同情感的体验和解读能力,更加乐于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

  【教学三维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喜、怒、哀、愁等表情的特征以及对应的情感,并能够用线条描绘一种人物表情。

  【难点】

  根据已有知识创作一幅肖像,并且生动刻画五官。

  三、教学方法

  示范法、讲述法、情境法。

  四、教学准备

  PPT课件、铅笔、橡皮、画纸。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欢笑、啼哭、叹气、怒吼等声音,引导学生猜表情并进行表演。随即,教师板书课题——《喜怒哀乐》。

  (二)讨论交流、初步感知

  1.教师分别将喜怒哀乐四种表情展示出来,学生之间相互讨论:

  ①这四种表情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

  ②联系生活,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才会有这四种不同的表情?

  2.师小结:喜怒哀乐分别给我们高兴、愤怒、伤心和愉悦的感受;通常情况下遇见高兴的事情会喜、遇见气愤的事情会愤怒、遇见伤心的事情会哀伤、遇见突如其来的惊喜会乐。

  师:那么如何将喜怒哀愁融入到绘画作品中呢?

  (三)欣赏作品、体悟情感

  每位同学的课桌上都有事先准备好的喜怒哀愁表情卡片,老师播放一幅作品时,学生迅速找出与之对应的表情卡。老师提问:画作中分别体现了什么情感?画家是如何塑造这种情感的?

  1.《微笑》:是我国著名艺术家南海岩的作品,他笔下的*通过微笑给我们传达希望、虔诚和勤劳的美好情感。

  2.《林黛玉》:这是我国艺术家刘文进的作品,在《红楼梦》著作中,林黛玉因得知宝玉和宝钗成婚,最后气郁而死。画面中能够清楚的感受到林黛玉的哀愁、幽怨的气息。

  3.《张飞》:张飞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脾气非常暴躁的形象,这幅作品通过对张飞五官特征的塑造,把他暴躁鲁莽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

  4.《吉普赛女郎》:是哈尔斯的代表作,通过画面中荷兰的民族姑娘的单纯开朗的微笑,我们能感受到自由开放气息和时代精神在这位少女形象上的反映。

  (四)游戏体验、加深印象

  1.游戏中思考探索不同情绪下的五官特征。

  老师在黑板上贴好四个没有五官的人物头像,请四组同学上台将不同的五官特征贴在相应的表情下。完成后请其他小组同学进行点评,老师先不做揭示。

  2.教师讲解后揭示答案。

  ①教师出示古代画决:画人喜,眉开眼弯嘴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泪下落;画人怒,立眉瞪眼牙紧咬等。

  ②根据之前学生拼出的五官,老师给予相应的调整。

  (五)教师示范、学生实践

  1.教师拿出材料进行作画步骤的示范,学生认真观察。

  ①先画出脸部和头发的外轮廓。

  ②画出头发和头饰的形态。

  ③画出眼睛、眉毛等造型结构。

  ④完成整幅头像的描写。

  2.学生动手实践

  ①作画要求:写生一幅人物头像,表情要生动,可以大胆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

  ②学生创作,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同学进行重点指导。

  (六)作品展示

  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围绕构思、内容和人物神态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

  2.老师将学生作品贴在教师的艺术角。

  六、课堂延伸

  老师播放其他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比如雕塑、版画作品等。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教案3

  一、教材内容特点

  该教材改变过去以技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新体系。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

  二、在教学中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1、审美性原则 美术教学应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思想性原则 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迸思想品德教育。

  3 、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4、创造性原则 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 教学应联系学生的实际,教师讲述与学生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面向集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中和学生成绩评定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基础性与应用性,使学生学好常用的、必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

  2 、教学中应注意将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画画、玩玩等活动和绘画、工艺、欣赏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3 、在教学方法上不宜过分强调严谨的素描结构、透视规律、色彩原理等,以免束缚学生的自由想象和个性发展。

  4 、各地应努力创造条件,配备必要的美术教学设备,搞好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工作。

  5 、通过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克服以知识技能的掌握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的倾向,应以小学美术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对学生的认知、技能、思想情感等方面作全面客观的评估,使教学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查是教学评价的主要方面,*时考查应注意鼓励学生想象力和独创性的发挥。美术学业成绩宜以*时为主,期末进行综合评定。2014年小学美术教学计划

  四、每堂课的结构分析

  1 、每课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思想情感目标。认知目标分了解、理解和初步掌握三级。了解指对美术常识的初步认识,能再现和再认;理解指初步懂得所学知识的涵义,能作出简单的说明;初步掌握指能应用所学知识于简单的审美和创作活动。 技能目标分练习和初步学会两级。练习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完成简单的技法、能力训练;“初步学会”指在简单的美术实践中,能初步独立地运用所学的基本技能。思想情感目标分接受、初步具有两级。接受指对教学中所涉及的兴趣、态度、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有认同的心理倾向,并初步影响自己的行为实践 ; 初步具有 ( 兴趣、感受)指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有所感受,逐步形成较稳定的兴趣、态度、思想品德及观念等,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

  2 、课时安排是以必学内容为依据的,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3 、课前准备份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及的一般为本课需要准备的特殊物品。纸张、铅笔、蜡笔或油画棒、橡皮、小刀等常规用品,虽未提及,亦需准备。

推荐访问:教学计划 下册 教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教案3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教案1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教案1分钟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