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爱惜粮食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学习中增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意识。 2、培养学生物尽其用,不浪费粮食,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品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惜粮食教案,菁选五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最新爱惜粮食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学习中增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意识。
2、培养学生物尽其用,不浪费粮食,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品质。
教材分析
重点: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反思自己对待粮食的态度,从中培养“爱惜粮食,从我做起”的情操。
难点:培养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揭示班会主题
老师:同学们,你们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春天,自强自立,奋勇向前是你们前进的方向。但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我们的身边却滋生出一种阻碍我们前进的不良现象,请看图片:(课件出示学生饭堂学生浪费食物的图片)老师:这种浪费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学们的身上,甚至整个社会浪费粮食的现象都很严重。看到这被遗弃的盘中餐,你们想说些什么?
学生谈体会。(预设:学生1:同学们这样浪费粮食太可惜了。学生2:这种现象不应该发生在我们身边。学生3:把粮食这样随随便便就扔掉,太浪费了。)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如果我们每天浪费一粒米,一年的经济损失将达到上百万,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口将节约粮食64800公斤,可救灾民64800人,可供180个农民一年的口粮,多么惊人的数目啊!今天我们开展以“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主要是让大家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通过这次活动希望全体同学都能来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本次班会的主持人同学和同学。
两位主持人上场,宣布:《爱惜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展开班会活动
主持人甲: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但仍然不能丢掉这种美德。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没有经历过那饥肠辘辘的年代,也没有真切的体味过从播种到收获的艰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在田里劳作的吧。
播放课件:课件内容(农民伯伯春播、选种、浸种、耙地、保水、施肥、除草……烈日炎炎,汗水浸湿了衣背,太阳晒黑了皮肤,他们全然不顾,依然劳作不已。)
主持人乙:看到了农民伯伯辛勤劳作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预设:
学生1:我想到了一首古诗《悯农》,我想和大家一起背一背。学生齐背:《悯农》。
学生2:烈日炎炎,我在家里吹着空调,喝着饮料,而农民伯伯却顶着烈日辛勤劳作,他们太辛苦了!
学生3:对,我们应该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学生4:看到农民伯伯那么辛苦的在田间劳作,我想对同学们说:“粮食是汗水换来的,请同学们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学生5:粮食确实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以前我们浪费了许多粮食,太不应该了,太对不起农民伯伯了。
学生6:我知道了爱惜粮食就是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表现。
主持人甲:大家说得真好,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真可谓是“粒粒皆辛苦”呀。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就是丢弃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历史上有很多德高望众的人,时刻用自己的言行告诫我们要爱惜粮食。现在,有请同学为大家讲一讲**勤俭节约的事例,让我们在聆听中互勉互励吧。
学生讲*勤俭节约的事例:
*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的女儿有一次上学吃窝窝头时,只把里面的枣掏出来吃,其余的都扔掉。老师把这件事告诉了*,*严厉地批评了他的女儿。从此,*的女儿再也不浪费食物了。
主持人乙:*勤俭节约的言行,让我们受益匪浅。现在大家的生活水*提高了,浪费粮食的现象在我们身边也越来越多。接着,请欣赏小品《饭堂》。
(表演小品《饭堂》:台上出现若干学生,分别为A、C、D--围在卖饭窗口。A怀中抱五个馒头,被B无意中碰掉一个,旁者想拾,A用脚一踢,雪白的馒头如皮球一般在地上滚动起来。C买了一碗菜,端着看了看说:“我不爱吃豆腐、粉条。”说着把满碗菜泼了个净光。其中有同学批评他们浪费食物的不良行为。)
主持人甲:这几位同学的表演很精彩,也让我们受到了要爱惜粮食的教育。我想采访一下我们班上的同学,你们以前有没有浪费过粮食呢?以后会怎么做?(现场采访)
通过刚才的采访,我知道我们班上的同学以前也有浪费粮食的不良行为,不过大家都表示以后改正,我听了很高兴!现在,大家一起来齐读几句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来警戒自己吧。
(课件出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伯儒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每一食,便念稼樯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吴兢)
主持人乙: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么办呢?可以任选一题,进行分组讨论,时间2分钟。
(课件出示:
1、晚上家里吃饭时,妈妈给你盛了满满的一碗饭,你吃不了该怎么办?
2、妈妈今天中午给你带的饭菜你不爱吃,应该怎么办?
3、当你发现有的同学把吃不了的饭菜正要倒掉时,你该怎么办?)
讨论后,推选小组代表发言。
(预设:节约粮食的好方法:
1、吃饭前自己能吃多少饭就盛多少饭,如果觉得一碗饭吃不了,就先拨出去一部分。
2、吃饭时不挑食,把自己盛的饭吃完,不要剩饭,不要把饭粒掉到桌子上。
3、如果看到有的同学把吃不了的饭菜倒掉时,我们要及时地进行制止和劝阻。)
主持人甲: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儿歌《白米饭》和《爱惜粮食》,从中受到“爱惜粮食”的熏陶吧。
(课件出示《白米饭》:白米饭,喷喷香,农民伯伯种的粮,我们吃饭要爱惜,浪费一粒不就当。《爱惜粮食》:小朋友,告诉你,我的名字叫粮食。一日三餐我为主,食用可以长身体。农民种田真辛苦,风吹日晒忙四季。一粒粮食一滴汗,粮食掉了真可惜。*人口十多亿,粮食实在不富裕。不要小看一粒米,积少成多了不起。爱惜粮食品德好,小朋友们要记牢,要记牢!)
主持乙: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地用汗水换来的,是辛勤劳动的结果。我们应该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做到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下面请班长同学宣读《节约粮食倡议书》。
(课件出示:《节约粮食倡议书》: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当我们随手扔掉一块馒头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世界上有多少人因饥饿正在死亡的边缘徘徊,还有多少父母正在为一餐饭食而辛苦奔波?同学们,为了让贫苦家庭早日远离饥饿,让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为此,班委会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从细微处做起,用实际行动做建设“节约型班级”的带头人,为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吧!)
三、总结主题班会
主持甲:下面有请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进行本次班会的总结。
老师:同学们,老师现在很高兴,因为我们师生共同经历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同学们在愉悦的氛围中,真正体会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了“爱惜粮食”的意义,更学会了如何去节约粮食。相信每位同学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两句话:
主持人合:同学们,请珍惜粮食吧!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做一名爱惜粮食的小卫士!本次班会到此结束!
最新爱惜粮食教案2
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的来历和爱惜粮食的道理;
2、培养幼儿良好的幼儿园进餐礼仪。
核心要素:
自己吃不用喂吃干净不浪费爱粮食惜食物粒粒米皆辛苦
活动准备:
提前熟悉故事《小猪请客》、熟悉音乐游戏《我爱吃》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通过唐诗《悯农》引出爱惜粮食的主题。
(二)关键步骤:
1、介绍粮食的来历:
(1)提问:“你们知道粮食是怎样来的吗?”
(2)结合《悯农》这首古诗,讲解古诗大意,让孩子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得之不易。
古诗大意:“在夏天的中午,农民伯伯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里给禾苗除草、松土。他们累得满头大汗,一滴滴汗水滴在泥土里。可是,有谁知道这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种出来的呢!”
(3)和孩子一起探讨粮食的来历和为什么要爱惜粮食。
2、带领幼儿大声地、有韵律地朗诵古诗《悯农》
(三)引歌套词、古诗新唱
活动延伸:
1、讲故事《小猪请客》
通过故事《小猪请客》,教育幼儿怎样爱惜粮食。
2、音乐游戏《我爱吃》
组织幼儿做音乐游戏《我爱吃》,加深幼儿对各种主食的熟悉和了解,激发幼儿的食欲,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3、开展“小小检查员”活动
邀请班上的幼儿轮流当“小小检查员”。每餐之后检查幼儿的餐具是否还有剩饭剩菜?督促幼儿爱惜粮食。
家园互动:
1、不论在家进餐还是外出就餐,家长给孩子的饭菜要适量。也可以在尊重孩子意见的前提下,给孩子适量的饭菜。
2、家长可利用假期,带孩子郊游。并给孩子介绍农作物的种植知识,使孩子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注意事项:
如果幼儿因为身体不适或饭量小,吃不下那么多饭菜时,幼儿可以提前跟老师说明情况,使老师在进餐前就能将多出的饭菜放回,以免造成浪费。
最新爱惜粮食教案3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2、让幼儿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活动准备:
儒灵童教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蚂蚁窝吗?为什么萌萌被抬进蚂蚁窝?请听故事《小蚂蚁的.仓库》。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蚂蚁的仓库怎么会有那么多好吃的?
故事总结:萌萌吃东西的时候总会把食物浪费,小蚂蚁把萌萌丢下的食物抬回了家。当萌萌来到蚂蚁仓库后,羞愧极了,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浪费是可耻的行为。小朋友,老师相信你们都是珍惜粮食的好孩子。
3、"看"动画提问导入:你们知道我们做饭的大米是从哪里来的?
4、认真看《儒灵童》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大米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
(3)小朋友们今后你会怎样珍惜粮食?
5、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农民伯伯种粮食非常辛苦,从播种到锄草、施肥、收割,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晒黑了脸,累弯了腰,两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才能收获粮食,我们要做珍惜粮食的好孩子,不能浪费。
三、图谱演示,判断对错教师出示两张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
教师看图总结:小朋友们,粮食来之不易,我们吃饭时要把碗里米饭吃干净,不掉桌上和地上,图中的宝宝吃饭时把米粒撒了一桌子,既不讲卫生又浪费,让我们一起做个爱干净不浪费的好孩子。
四、游戏互动,巩固主题名称
小鸡吃米粒
准备:一些废旧的纸揉成的纸团,几个纸箱或者塑料桶
规则: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变身为小鸡"吃地上的米粒",伸出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做小鸡状。每次只可以用手夹一粒米粒,然后把"吃"到米粒迅速的放到纸箱或塑料桶里。看谁把地上的米粒"吃"得又快又干净,给与奖励。
五、活动延伸,主题内化
(1)带领幼儿诵读《弟子规》经典。
(2)教师可在日常幼儿吃饭的时侯提醒幼儿不要浪费食物。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最新爱惜粮食教案4
设计意图:
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较好,大多数幼儿不懂得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所以选择这个课题通过本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兔妈妈和宝宝、鼠妈妈和宝宝的图片、碟片、图片。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音乐,小朋友入场。
1、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①今天我给你们带来几个小朋友。
②你们看看这是谁③今天小白兔一家和老鼠一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可要认真看仔细听,待会儿老师可要提几个问题的哦,到时看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2、引入课题(1)教师播放碟片,幼儿欣赏故事。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教师:①故事里都讲了哪些小动物?
②小兔和妈妈是怎么做的?
③小老鼠一家又是怎么做的?
④为什么小老鼠一家怎么样了?
⑤为什么小老鼠一家会饿得路都走不动呢?
⑥那小朋友们是怎么样做的呢?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要学习小白兔一家爱惜粮食,不要像小老鼠一家浪费粮食,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并进行比较对错。
①咦!这位小朋友是在干什么呀?
②那边的这个小朋友又干什么?
③你是怎么做的?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因为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如果浪费粮食,我们有可能会饿肚子。
5、结束:播放儿歌《悯农》。
活动反思:
进餐是孩子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针对我班幼儿目前进餐时"不想吃"、"不会吃"、甚至"吃一半、掉一半"的现象进行《不浪费粮食》的社会活动,通过活动使我们的宝宝懂得要珍惜粮食。在这次活动中我通过幻灯片引导孩子们观察米饭、馒头的由来,观察小麦和包谷的生长过程和农民伯伯劳作的场景,不学习儿歌《爱惜粮食》,让宝宝们体会到了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的成果,小朋友在吃饭时不能掉饭粒、剩饭菜,要爱惜粮食。当然这种社会性的情感教育对于小班孩子来说相对不太好理解,为此我们结合孩子们的日常进餐继续开展这一教育。
在*时进餐时,我们耐心地指导孩子们正确的握勺方法,培养他们安静进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并引导宝宝回顾社会活动《不浪费粮食》,帮助幼儿了解饭菜的由来,使孩子们逐步懂得尊重劳动者的劳动。通过我们反复的指导,有效的表扬与奖励,使孩子们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增强了孩子们对他人的尊重,从而让孩子们真正感悟到"不浪费粮食、从我做起"。
最新爱惜粮食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简单的调查方法,并乐于和同学合作。
2、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能关注粮食问题,从小树立“爱惜粮食”的意识,自觉做到节约粮食。
教学的重点:
引导学生进行调查活动,培养“爱惜粮食”的意识。
教学的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做到节约粮食。
教学准备:
对身边浪费粮食的现象进行小调查。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歌曲导入
1、孩子们,今天和徐老师一起来上一节综合实践课,爱惜粮食。(贴课题)
2、听《鼓上的小米粒》。上课之前,我送给大家一首歌。(出示歌词)
3、小米粒是我们生活中每天必不可少的粮食,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闭上眼睛,坐上徐老师的时空穿梭机到庄稼地里去看一看。(机器配乐)
体验插秧,了解水稻的种植过程
1、出示《插秧图》。看,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呀?
2、是啊,插秧的好坏直接决定农民伯伯的收成。找两位同学,我们来学习农民伯伯是怎么插秧的。
3、老师示范插秧动作,让生模仿做20次。(插秧我们可要认真做好,看谁的动作最规范。)
4、交流插秧感受。孩子们,仅仅20次,你们就感到累了,可是你们知道吗,在种水稻的繁忙时节,农民伯伯要每天连续插秧十几个小时,要连续工作十几天。你想对农民伯伯说些什么?
5、出示水稻种植过程图,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插秧仅仅是种植水稻的第一步,还有施肥、除草、捉虫……最后才有了香喷喷的大米饭。此时,我相信你心里一定有话要说。(学生发言)
6、是啊,粮食来之不易,可是偏偏,我们身边却还有很多浪费粮食的现象。课前,我提前让大家做了调查,下面,我们来分组汇报。
小组汇报:身边浪费粮食的现象
1、各小组上台汇报。(补充资料学校学活动,做超连接)
2、我们班同学在课前也做了各种形式的调查,我们来看一看。
3、老师课前也做了相关的调查,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公益广告。
4、孩子,你从视频中听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过渡语:是呀,(手指视频最后一个图片)你的挥霍正伴随着别人的饥饿,全球有约7、95亿饥饿人口,相当于9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挨饿。孩子们,节约粮食、刻不容缓,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行动环节
分组讨论:节约粮食的金点子。
动手制作节粮标语。
展示成果
延伸
老师有个更好的创意,请同学们在条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表达自己爱惜粮食,反对浪费的决心。(签字)
师总结: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让我们走出班级,走进校园,走向社会,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节粮行动中来。让节粮的火炬一直传递下去。现在我就把它传递给咱们班的小班长(动作),课下,请你让更多的人神圣地签上自己的名字,表达节粮的决心。(下课)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节约粮食和我们的行为息息相关。
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
《爱惜粮食》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生活中真实的案例,多种形式的呈现,生动形象地对学生进行了爱惜粮食的深刻教育。通过以个环节有序进行,达到了从生活中发现到学习中思考再到生活中实践的教学理念。
相信今后同学们一定能够在生活中注意勤俭节约,增强爱惜粮食的意识,养成文明习惯。
最新爱惜粮食教案 (菁选5篇)扩展阅读
最新爱惜粮食教案 (菁选5篇)(扩展1)
——《爱惜粮食》教案5篇
《爱惜粮食》教案1
一、班课课题:
珍惜粮食,吃好盘中餐
二、本课目的:
通过召开这一次主题班会,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让同学反思自己对待粮食的态度,从而懂得日常饮食的一些良好习惯,能做到爱惜劳动果实;让同学们养成物尽其用,不浪费,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三、本课形式:
表演、小品、背诵等
四、过程设计
(一)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导出班会主题
古人云:身披一缕,当思织女之劳;日食这餐,每念农夫之苦。如果没有粮食,人类将无法生存。如果没有粮食,*何谈发展。
(二)让本放小记者对本班同学以珍惜粮食为中心进行采访,并将采访答案与同学交流。
(三)请同学们观看《小品喜怒哀乐羊肉串》,以此告戒同学们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食品问题早已不是个新话题了,“节约粮食”更是我们从小便熟知的字眼。不管是从何丽珠和朱佳颖演出的小品还是李奕炜等同学演出的小品,我们不难得知隐藏其中的道理。
(四)以令人震惊的数据来告诉同学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培养同学们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好品质。最后,宣布班会结束。
我们不妨算这样一笔帐:倘若一个人每天节约一米粒米,那么十亿人可节约多少?五千多公斤!一年可以节约将近两千万斤,折合人民币两千万元。这笔钱若按每所“希望小学”五十万元算,则可盖40所“希望小学”。按每人学杂费三百元计,则可使七万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难道你不为这笔数目所震惊吗?你的心不为之一颤吗?
(五)教师小结
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一种口号,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和所有人的号召与呼吁,我们希望它是一种情结,熔铸在你与我的心中,从而自觉的作到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爱惜粮食》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比较具体地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2、初步学会仔细地观察图画,并且会展开合理的想象。
3、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能在行动上落实。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仔细观察插图,比较具体地把事情经地写清楚。
教学难点:依据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具: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示习作题目,明确.写作内容。
二、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指名读“习作要求”。
2、回忆本学期哪次作文要求也是“比较具体地写出事情的经过”。(《这件事 》)
3、这次习作有什么新要求?(一是仔细看图,理解图意;二是展开想象,化静态画面为动态的语言、动作。)
三、指导观察,口述图意。
1、请同学们看图,图上画着什么时间?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2、这件事情的起因是什么?想象:小朋友为什么要去倒饭?
3、爸爸、妈妈会怎么说?怎么做?
(可联系的内容:(1)门外插秧的农民伯伯。粮食来得不容易:耘田--除草--施肥--收割--打谷--轧米;(2)学过的古诗《锄禾》、儿歌《白米饭和花衣裳》;(3)计算:以一人一天浪费一粒米计算,全国就要浪费十二亿粒米,约有五万六千多斤。)
4、小朋友会怎么说,怎么做?(合理想象)
5、这篇文章应按什么顺序写?哪些内容要写具体?
参考提纲:
起因: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略)事情发生的原因:倒饭--菜不好(或已吃饱等)
经过:爸爸、妈妈:劝阻(做) 教育(说) (可设置情节,如爸爸发
(详)小朋友:明白道理(说) 火,妈妈耐心教育。)
结果:吃掉剩饭或放着一一餐热热再吃等。
(略)
四、指导口述图意。
1、依据参考提纲及习作提示,自己口述。
2、指名口述,集体评议。
3、同桌互说互评。
4、指名优等生口述,集体再评。
第2课时
一、复习:这篇文章写时要注意什么?
1、按事情发展顺序写。
2、经过部分分几步写具体。
3、看图作文要展开合理想象。
二、学生打草稿,教师巡回指导。
三、指名读草稿,集体修改。(经过是否具体?想象是否合理?
四、同桌互改,再自己修改草稿。
五、誊抄。
《爱惜粮食》教案3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4、大胆说出自己对爱惜粮食的理解。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
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够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
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7页,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
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幼儿回答,教育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小百科: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各种植物种子总称,又称为“谷物”,含营养物质丰富,主要为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脂肪等。
《爱惜粮食》教案4
教学目标
1、会比较具体地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2、初步学会仔细地观察图画,并且会展开合理的想象。
3、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能在行动上落实。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仔细观察插图,比较具体地把事情经地写清楚。
教学难点:
依据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具:
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示习作题目,明确.写作内容。
二、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指名读“习作要求”。
2、回忆本学期哪次作文要求也是“比较具体地写出事情的经过”。(《这件事 》)
3、这次习作有什么新要求?(一是仔细看图,理解图意;二是展开想象,化静态画面为动态的语言、动作。)
三、指导观察,口述图意。
1、请同学们看图,图上画着什么时间?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2、这件事情的起因是什么?想象:小朋友为什么要去倒饭?
3、爸爸、妈妈会怎么说?怎么做?
(可联系的内容:(1)门外插秧的农民伯伯。粮食来得不容易:耘田——除草——施肥——收割——打谷——轧米;(2)学过的古诗《锄禾》、儿歌《白米饭和花衣裳》;(3)计算:以一人一天浪费一粒米计算,全国就要浪费十二亿粒米,约有五万六千多斤。)
4、小朋友会怎么说,怎么做?(合理想象)
5、这篇文章应按什么顺序写?哪些内容要写具体?
参考提纲:
起因: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略)事情发生的原因:倒饭——菜不好(或已吃饱等)
经过:爸爸、妈妈:劝阻(做) 教育(说) (可设置情节,如爸爸发
(详)小朋友:明白道理(说) 火,妈妈耐心教育。)
结果:吃掉剩饭或放着一一餐热热再吃等。
(略)
四、指导口述图意。
1、依据参考提纲及习作提示,自己口述。
2、指名口述,集体评议。
3、同桌互说互评。
4、指名优等生口述,集体再评。
第2课时
一、复习:这篇文章写时要注意什么?
1、按事情发展顺序写。
2、经过部分分几步写具体。
3、看图作文要展开合理想象。
二、学生打草稿,教师巡回指导。
三、指名读草稿,集体修改。(经过是否具体?想象是否合理?
四、同桌互改,再自己修改草稿。
五、誊抄。
《爱惜粮食》教案5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设计了“爱惜粮食”这一主题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粮食的由来,知道农民的辛苦,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2、培养幼儿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剩饭视频。
活动过程:
(一)观察谈话:这是谁浪费的
1、让幼儿观看幼儿剩饭的视频,然后分组讨论:小朋友挑食、剩饭对不对,为什么?
2、教师小结,让幼儿懂得:小朋友扔掉的食物都是用粮食加工成的,浪费了很可惜,要改正挑食剩饭的坏习惯。
(二)粮食是怎样来的
1、请小朋友看图片,内容是:农民伯伯种庄稼,春天里播种、施肥、浇水,夏天里顶着烈日锄草,秋天里忙着收割。
2、提问:你刚才看到了什么?然后把图片内容再向幼儿完整解说一遍。
3、让幼儿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教师根据幼儿的提问作出小结,教育幼儿要懂得珍惜农民的劳动果实。
(三)歌表演《悯农》
1、出示图片,让幼儿说一说:农民伯伯在干什么?
2、让幼儿模仿表演农民伯伯锄草的动作。
3、幼儿一起朗诵古诗《悯农》,教师教小朋友学唱歌曲《悯农》。
4、放歌曲录音,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歌词加上相应的动作,然后大家一起边唱边表演。
活动结束:
观看饥饿儿童的.图片,激发幼儿同情饥饿儿童的情感。通过教程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节约粮食的重要意义。
最新爱惜粮食教案 (菁选5篇)(扩展2)
——《爱惜粮食》活动教案5篇
《爱惜粮食》活动教案1
设计意图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设计了“爱惜粮食”这一主题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活动一观察谈话:这是谁浪费的
目的:让幼儿观察已发霉、变质的食物,明白这些食物是哪里来的,在讨论中萌生初步的节约意识。
准备:事先收集一些小朋友扔掉的剩饭。
过程:
1.让幼儿观察老师收集来的馒头、米饭、油条等已变质的食物,告诉他们这些食物都是小朋友吃剩扔掉的,然后分组讨论:小朋友挑食、剩饭对不对,为什么?
2.教师小结,让幼儿懂得:小朋友扔掉的食物都是用粮食加工成的,浪费了很可惜,要改正挑食剩饭的坏习惯。
活动二粮食是怎样来的
目的:让幼儿明确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应珍惜农民的劳动果实。
准备:录像机,农民“田间劳动”的录像带一盘。
过程:
1.请小朋友看录像,内容是:农民伯伯种庄稼,春天里播种、施肥、浇水,夏天里顶着烈日锄草,秋天里忙着收割。
2.提问:你刚才看到了什么?然后把录像内容再向幼儿完整解说一遍。
3.请农民伯伯来班内参加活动,给幼儿介绍:我们一年四季起早贪黑地辛勤劳动,从播种到锄草、施肥、收割,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我们晒黑了脸,累弯了腰,两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4.让幼儿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请农民伯伯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提问作出小结,教育幼儿要懂得珍惜农民的劳动果实。
活动三歌表演《悯农》
目的:让幼儿体验农民伯伯劳动的艰辛。
准备:“农民伯伯锄草”挂图一张,录音机、录音带。
过程:
1.出示挂图,让幼儿说一说:农民伯伯在干什么?
2.让幼儿模仿表演农民伯伯锄草的动作。
3.幼儿一起朗诵古诗《悯农》,教师教小朋友学唱歌曲《悯农》。
4.放歌曲录音,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歌词加上相应的动作,然后大家一起边唱边表演。
活动四和面
目的:1.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劳动的艰辛。2.培养幼儿积极动手的能力。
准备:面板、适量的面粉、盆、水。
过程:
1.向幼儿交待和面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幼儿分组和面,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及时提醒幼儿不要浪费面粉。
3.让幼儿分组讨论和面难在哪里,并让幼儿明白,虽然和面很不容易,可叔叔阿姨们还要把和好的面经过很多道工序才能加工成各种面食和糕点。
4.师生一起把和好的面送到食堂,让叔叔阿姨加工成大馒头。
活动五讨论:怎样做一个爱惜粮食的好孩子
目的:进一步强化幼儿的节约意识。
过程:
1.组织幼儿集体讨论,主题是:粮食是怎样来的?粮食有什么用途?小朋友应怎样爱惜粮食?看到别人浪费粮食时,你怎样做?
2.教师小结:鼓励大家比一比,都来争当爱惜每一粒粮食的好孩子。
《爱惜粮食》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体会粮食来之不易,激发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和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2、引导学生对日常的饮食习惯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的行为习惯。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猜谜语。
黄袍加身,金屋藏娇,粒粒皆辛苦,颗颗宝中宝。(稻谷)
2、表演《一粒米的自述》。(揭示课题)
(我是一粒米,别把我看不起,农民伯伯冒着风雨来种我,忙呀,忙呀忙,费了多少力。我呀来得不呀不容易。)
3、结合小表演引导学生讨论粮食的生产过程。(出示图片)
(翻地、打垄、播种、浇水、锄草、施肥、除害虫、收割、脱粒、晾晒)
4、朗读古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指导看书。
二、交流、汇报调查结果。
1、小组内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调查结果,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各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3、学生边说边展示自己的画,或师出示图片。
三、讨论如何爱惜粮食。
1、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实际行动来爱惜粮食。
2、全班交流。
3、读儿歌《爱惜粮食》。
喷香的米饭哪里来?白白的大米煮出来。白白的大米哪里来?金黄的谷子碾出来?金黄的谷子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一粒大米一滴汗,爱惜粮食理应该。
四、设计警示语、制作宣传画:
小组讨论如何制作以“爱惜粮食、杜绝浪费”为主题的警示语和宣传画。
五、唱一唱:歌曲《我是一粒米》。
六、活动延伸:
1、鼓励学生画一画并张贴宣传画,在学校宣传栏里或村里进行宣传。
2、制定一份爱惜粮食的计划书。
3、与家长合作,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实际表现,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爱惜粮食。
《爱惜粮食》活动教案3
目的要求:
1、初步学习针对不同的对象(农民、同伴)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交谈。
2、能倾听他人的谈话、理解他人的语意。
3、学习用语言表达对农民秋收辛勤劳动的赞美和丰收的喜悦心情。
1、欣赏中外不同风格的建筑的造型美,了解其历史背景以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2、感受建筑艺术的多样性,萌发对身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粮食的主要知识。
物质准备:农民秋收活动的录像,各种粮食的图片。
物质准备:从不同角度拍摄的*、悉尼歌剧院、长城、埃菲尔铁塔图片若干。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
活动过程:
1、观看录像
⑴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季节?你在录像中看到了什么?
⑵引导幼儿说说秋收的情景,想象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
⑶引导幼儿发准"秋收"、"粮食"、"农民"等音。
2、教师扮农民,让幼儿向农民阿姨询问粮食种植生长的有关问题。
⑴引导幼儿用与同伴交谈的不同方式与农民阿姨交谈。
⑵引导幼儿体会到农民耕种的辛苦。
3、幼儿分组进行交流
⑴分组讨论:你知道的粮食在哪些?粮食从哪里来?农民是怎么种粮食的,辛苦吗?你是怎样爱惜粮食的?
⑵每组推选一名同伴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
4、讨论:如何节约粮食?
⑴引导幼儿尝试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向同伴介绍如何节约粮食。
⑵小结:小朋友吃的每一粒米饭,每一种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小朋友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不挑食,爱惜粮食。
美术:《中外建筑欣赏》(欣赏)
1、出示教育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欣赏。
⑴提问:这是什么建筑?是哪个国家的?建在什么地方?
⑵教师小结
2、出示教育挂图《悉尼歌剧院》,引导幼儿欣赏。
⑴提问:这建筑像什么?在哪个国家?建在什么地方?叫什么名称?
⑵讨论:为什么建筑设计师要把它设计成帆船、贝壳一样的形状?
⑶教师小结
3、引导幼儿欣赏其他中外建筑。
4、引导幼儿发现*和悉尼歌剧院这两种建筑的不同之处。
⑴建筑结构的不同:对称和不对称。
⑵建筑材料的不同:木头、砖头与混凝土。
⑶建筑风格的不同:古典美和现代美。
5、讨论:你喜欢哪一种建筑?为什么?
区角活动:
重点指导幼儿在美工角画出自己喜欢的建筑物。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利用不同的图片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在讨论中逐渐明白吃饭的重要性,知道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明白要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但是在教学活动进行中,孩子们在理解浪费粮食是一种可耻行为有点难,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要随时渗透爱惜粮食的观念,在有条件的时候带孩子们到乡下走走,让孩子们亲身经历劳动的艰辛,从而使孩子们的认识更加深刻。
《爱惜粮食》活动教案4
设计意图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设计了“爱惜粮食”这一主题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活动一观察谈话:这是谁浪费的"
目的:让幼儿观察已发霉、变质的食物,明白这些食物是哪里来的,在讨论中萌生初步的节约意识。
准备:事先收集一些小朋友扔掉的剩饭。
过程:
1.让幼儿观察老师收集来的馒头、米饭、油条等已变质的食物,告诉他们这些食物都是小朋友吃剩扔掉的,然后分组讨论:小朋友挑食、剩饭对不对,为什么?
2.教师小结,让幼儿懂得:小朋友扔掉的食物都是用粮食加工成的,浪费了很可惜,要改正挑食剩饭的坏习惯。
活动二粮食是怎样来的
目的:让幼儿明确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应珍惜农民的劳动果实。
准备:录像机,农民“田间劳动”的录像带一盘。
过程:
1.请小朋友看录像,内容是:农民伯伯种庄稼,春天里播种、施肥、浇水,夏天里顶着烈日锄草,秋天里忙着收割。
2.提问:你刚才看到了什么?然后把录像内容再向幼儿完整解说一遍。
3.请农民伯伯来班内参加活动,给幼儿介绍:我们一年四季起早贪黑地辛勤劳动,从播种到锄草、施肥、收割,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我们晒黑了脸,累弯了腰,两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4.让幼儿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请农民伯伯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提问作出小结,教育幼儿要懂得珍惜农民的劳动果实。
活动三歌表演《悯农》
目的:让幼儿体验农民伯伯劳动的艰辛。
准备:“农民伯伯锄草”挂图一张,录音机、录音带。
过程:
1.出示挂图,让幼儿说一说:农民伯伯在干什么?
2.让幼儿模仿表演农民伯伯锄草的动作。
3.幼儿一起朗诵古诗《悯农》,教师教小朋友学唱歌曲《悯农》。
4.放歌曲录音,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歌词加上相应的动作,然后大家一起边唱边表演。
活动四和面
目的:1.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劳动的艰辛。2.培养幼儿积极动手的能力。
准备:面板、适量的面粉、盆、水。
过程:
1.向幼儿交待和面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幼儿分组和面,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及时提醒幼儿不要浪费面粉。
3.让幼儿分组讨论和面难在哪里,并让幼儿明白,虽然和面很不容易,可叔叔阿姨们还要把和好的面经过很多道工序才能加工成各种面食和糕点。
4.师生一起把和好的面送到食堂,让叔叔阿姨加工成大馒头。
活动五讨论:怎样做一个爱惜粮食的好孩子
目的:进一步强化幼儿的节约意识。
过程:
1.组织幼儿集体讨论,主题是:粮食是怎样来的?粮食有什么用途?小朋友应怎样爱惜粮食?看到别人浪费粮食时,你怎样做?
2.教师小结:鼓励大家比一比,都来争当爱惜每一粒粮食的好孩子。
《爱惜粮食》活动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学习中增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意识。
2、培养学生物尽其用,不浪费粮食,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品质。
教材分析
重点: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反思自己对待粮食的态度,从中培养“爱惜粮食,从我做起”的情操。
难点:培养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揭示班会主题
老师:同学们,你们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春天,自强自立,奋勇向前是你们前进的方向。但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我们的身边却滋生出一种阻碍我们前进的不良现象,请看图片:(课件出示学生饭堂学生浪费食物的图片)老师:这种浪费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学们的身上,甚至整个社会浪费粮食的现象都很严重。看到这被遗弃的盘中餐,你们想说些什么?
学生谈体会。(预设:学生1:同学们这样浪费粮食太可惜了。学生2:这种现象不应该发生在我们身边。学生3:把粮食这样随随便便就扔掉,太浪费了。)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如果我们每天浪费一粒米,一年的经济损失将达到上百万,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口将节约粮食64800公斤,可救灾民64800人,可供180个农民一年的口粮,多么惊人的数目啊!今天我们开展以“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主要是让大家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通过这次活动希望全体同学都能来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本次班会的主持人同学和同学。
两位主持人上场,宣布:《爱惜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展开班会活动
主持人甲: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但仍然不能丢掉这种美德。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没有经历过那饥肠辘辘的年代,也没有真切的体味过从播种到收获的艰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在田里劳作的吧。
播放课件:课件内容(农民伯伯春播、选种、浸种、耙地、保水、施肥、除草……烈日炎炎,汗水浸湿了衣背,太阳晒黑了皮肤,他们全然不顾,依然劳作不已。)
主持人乙:看到了农民伯伯辛勤劳作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预设:
学生1:我想到了一首古诗《悯农》,我想和大家一起背一背。学生齐背:《悯农》。
学生2:烈日炎炎,我在家里吹着空调,喝着饮料,而农民伯伯却顶着烈日辛勤劳作,他们太辛苦了!
学生3:对,我们应该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学生4:看到农民伯伯那么辛苦的在田间劳作,我想对同学们说:“粮食是汗水换来的,请同学们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学生5:粮食确实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以前我们浪费了许多粮食,太不应该了,太对不起农民伯伯了。
学生6:我知道了爱惜粮食就是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表现。
主持人甲:大家说得真好,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真可谓是“粒粒皆辛苦”呀。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就是丢弃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历史上有很多德高望众的人,时刻用自己的言行告诫我们要爱惜粮食。现在,有请同学为大家讲一讲**勤俭节约的事例,让我们在聆听中互勉互励吧。
学生讲*勤俭节约的事例:
*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的女儿有一次上学吃窝窝头时,只把里面的枣掏出来吃,其余的都扔掉。老师把这件事告诉了*,*严厉地批评了他的女儿。从此,*的女儿再也不浪费食物了。
主持人乙:*勤俭节约的言行,让我们受益匪浅。现在大家的生活水*提高了,浪费粮食的现象在我们身边也越来越多。接着,请欣赏小品《饭堂》。
(表演小品《饭堂》:台上出现若干学生,分别为A、C、D--围在卖饭窗口。A怀中抱五个馒头,被B无意中碰掉一个,旁者想拾,A用脚一踢,雪白的馒头如皮球一般在地上滚动起来。C买了一碗菜,端着看了看说:“我不爱吃豆腐、粉条。”说着把满碗菜泼了个净光。其中有同学批评他们浪费食物的不良行为。)
主持人甲:这几位同学的表演很精彩,也让我们受到了要爱惜粮食的教育。我想采访一下我们班上的同学,你们以前有没有浪费过粮食呢?以后会怎么做?(现场采访)
通过刚才的采访,我知道我们班上的同学以前也有浪费粮食的不良行为,不过大家都表示以后改正,我听了很高兴!现在,大家一起来齐读几句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来警戒自己吧。
(课件出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伯儒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每一食,便念稼樯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吴兢)
主持人乙: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么办呢?可以任选一题,进行分组讨论,时间2分钟。
(课件出示:1、晚上家里吃饭时,妈妈给你盛了满满的一碗饭,你吃不了该怎么办?2、妈妈今天中午给你带的饭菜你不爱吃,应该怎么办?
3、当你发现有的同学把吃不了的饭菜正要倒掉时,你该怎么办?)
讨论后,推选小组代表发言。
(预设:节约粮食的好方法:1、吃饭前自己能吃多少饭就盛多少饭,如果觉得一碗饭吃不了,就先拨出去一部分。2、吃饭时不挑食,把自己盛的饭吃完,不要剩饭,不要把饭粒掉到桌子上。3、如果看到有的同学把吃不了的饭菜倒掉时,我们要及时地进行制止和劝阻。)
主持人甲: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儿歌《白米饭》和《爱惜粮食》,从中受到“爱惜粮食”的熏陶吧。
(课件出示《白米饭》:白米饭,喷喷香,农民伯伯种的粮,我们吃饭要爱惜,浪费一粒不就当。《爱惜粮食》:小朋友,告诉你,我的名字叫粮食。一日三餐我为主,食用可以长身体。农民种田真辛苦,风吹日晒忙四季。一粒粮食一滴汗,粮食掉了真可惜。*人口十多亿,粮食实在不富裕。不要小看一粒米,积少成多了不起。爱惜粮食品德好,小朋友们要记牢,要记牢!)
主持乙: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地用汗水换来的,是辛勤劳动的结果。我们应该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做到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下面请班长同学宣读《节约粮食倡议书》。
(课件出示:《节约粮食倡议书》: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当我们随手扔掉一块馒头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世界上有多少人因饥饿正在死亡的边缘徘徊,还有多少父母正在为一餐饭食而辛苦奔波?同学们,为了让贫苦家庭早日远离饥饿,让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为此,班委会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从细微处做起,用实际行动做建设“节约型班级”的带头人,为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吧!)
三、总结主题班会
主持甲:下面有请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进行本次班会的总结。
老师:同学们,老师现在很高兴,因为我们师生共同经历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同学们在愉悦的氛围中,真正体会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了“爱惜粮食”的意义,更学会了如何去节约粮食。相信每位同学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两句话:
主持人合:同学们,请珍惜粮食吧!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做一名爱惜粮食的小卫士!本次班会到此结束!
最新爱惜粮食教案 (菁选5篇)(扩展3)
——爱惜粮食社会领域教案5篇
爱惜粮食社会领域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PPT课件: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它们?
欢迎它们和大家见面,出示水稻、小麦的图片,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小麦: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小麦,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2、粮食来之不易
(2)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PPT出示面包、包子、油饼、面条、饺子、烧饼等食品的图片。)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3)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
3、怎样爱惜粮食
(1)请小朋友讲一讲你们是怎样对待粮食的。
(2)那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对待粮食呢?
活动反思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设计这一主题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爱惜粮食社会领域教案2
一、活动主题:
爱粮节粮,从我做起
二、活动目的:
1、了解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知道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还应该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2、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以及粮食的可贵,进而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3、懂得勤俭节约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三、活动准备
1、确定男女主持人各一名。
2、确定诗歌朗诵以及讲故事的同学。
3、收集珍惜粮食方面的诗歌以及故事。
四、活动过程
班主任: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班会话题是“爱粮节粮,从我做起”。
主持(女):同学们,你们好!“爱粮节粮,从我做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男):我们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我们的父母都是农民,我们都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我们每餐吃的白米饭是我们的农民父母们如何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女:请学生自由发言。
班主任总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现在,我们都知道,我们每天的吃的白米饭来之不易:耕地、播种、秧苗、移种、除草、除虫、施肥、收割、晒谷子、碾米等等,中间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如果出问题了,那就成不了白米饭了。
主持(男):既然农民是这么的辛苦,这么的不容易。作为农民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让父母的汗水白流?(珍惜粮食)
主持(女)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一粒米,一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主持(女):有人做了做了许多关于浪费粮食的调查,现在就请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课件1:我们的调查发现,在我们生活中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学经常没有把饭吃干净,还有一些同学把菜吃了,剩下的饭就直接倒掉;还有一些吃了几口就直接倒掉,还有的同学不吃菜,把菜剩下倒掉。
课件2:如果我们每天浪费一粒米,一年的经济损失将达到上百万,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口将节约粮食64800公斤,可救灾民64800人,可供180个农民一年的口粮,多么惊人的数目啊!
课件3:世界各国每年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损耗和浪费的粮食达13亿吨,相当于全球粮食产量的1/3啊!
课件4:如果我们可以把节约的粮食捐给非洲或者朝鲜那些饥肠辘辘的人们,那么我们就可以救下那10亿多人的生命,小孩子们也不会活活地被饿死啊!
主持(男):同学们听听这些惊人的数据吧!
主持(女):如果每位同学都能做到节约粮食,我们也可以伸出我们的友爱之手,去帮助那些饥饿的人们!
主持(男):下面请观看一组图片,了解一下全球饥荒最严重的地方“非洲”
主持(女):通过刚刚展示的图片,看到这些忍饥挨饿的人,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
主持(男):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今,有许多人用自己勤俭节约的美德,谱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下面再请张浩祥同学为我们讲一代伟人,我们敬爱的*勤俭节约的故事!
*生前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还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叶。
*经常召开国务会议,有时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要吃工作餐。*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或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每次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也要马上捡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
三年困难时期,*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一次,炊事员对他说:“*,您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就不要吃粗粮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
主持(女):这个故事可真不错呀!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浪费粮食是可耻的,也是坏的行为习惯。
主持(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朗诵《悯农》这首诗好不好?
主持(女):请同学们说说发生在自己身边浪费粮食或节约粮食的事例。自由说说。
主持(女):名人们节约粮食的言行,让我们受益匪浅。现在的生活水*提高了,人们浪费粮食的现象越来越多了。接下来请欣赏小品《饭堂》。
主持(男):同学们看了这个小品后,有什么感受呢?请举手发言。
主持女:小组讨论,遇到下面情况你会怎么办?
1、晚上家里吃饭时,妈妈给你盛了满满的一碗饭,你吃不了该怎么办?
2、妈妈今天中午给你带的饭菜你不爱吃,应该怎么办?
3、当你发现有的同学把吃不了的饭菜正要倒掉时,你该怎么办?
主持(男):请大家讨论汇报节约粮食的好方法有哪些?
1、吃饭前自己能吃多少饭就盛多少饭,如果觉得一碗饭吃不了,就先拨出去一部分。
2、吃饭时不挑食,把自己盛的饭吃完,不要剩饭,不要把饭粒掉到桌子上。
3、在外面吃饭时,如果吃不了应该把饭带回家去,保存好可以下顿接着吃。
4、如果看到有的同学把吃不了的饭菜倒掉时,我们要及时地进行制止和劝阻。
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很高兴,老师送给同学们一首儿歌《爱惜粮食》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儿歌吧!
爱惜粮食社会领域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道粮食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有密切关系,用处很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3、懂得要爱惜粮食。
4、爱惜粮食、爱惜食物,不浪费。
5、爱护庄稼,不践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如何爱惜粮食。
教具准备
1、动画课件。
2、谷子、麦子、玉米的头饰。
3、大米、白米饭实物。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2、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三位同学戴水稻、麦子、玉米的头饰上)我们请这几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玉米:我是胖胖的玉米,小朋友们一定都喜欢我吧!我愿和小朋友们一年四季在一起。
3、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三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二、粮食来之不易
1. 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课件出示自制粮食拟人动画,同时播放课文第一小节录音)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1)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出示实物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
演示动画:《一粒米的来历》中的场景一~场景四 下载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出示场景五: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
出示场景六: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师:好,我们谢谢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下面请小麦女士来说一下吧!
(2)同学们,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学生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小麦女士:好,大家说得太好了,下面我要带大家去看一看面包是怎么来的?
演示动画课件:《儿童营养面包的由来》
小麦女士:大家一定要切记这最后一句话:“面包来得不易,千万不要浪费。”
师:让我们感谢小麦女士的精彩演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请玉米小姐说了,我来总结一下吧!
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学生背诵古诗。
播放录音:《锄禾》,学生一起背诵。板书:粮食来得不容易
(3)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三、怎样爱惜粮食
(1)请你对辛勤种田的农民伯伯、农民阿姨,讲一讲你是怎样对待粮食的。学生回答:(同时板书在黑板上)老一辈革命家也是这样教育子女的。
(2)粮食听到同学们说要爱惜他们,非常高兴,还有话对同学们说,我们来听一听。播放课文第三小节录音你听到粮食是怎么说的呢?讲解:我国人口很多,但耕地面积很少,粮食不充裕。我们国家一些地区有时会遭受自然界的灾害。比如说:水灾、旱灾、地震、虫灾等,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时,灾区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缺少粮食,没有粮食会怎样?板书:缺少粮食出问题出示书中35页图片:这一辆辆汽车上装着什么?要运到哪儿?为了有更多的粮食支援灾区,我们*时应该怎么做?(更加爱惜粮食)
(3)最后,粮食还有几句话想让同学们牢牢记住。仔细听粮食让我们牢记什么?(出示一粒米与粮仓图,同时播放第四小节录音)
粮食让我们牢记什么呢?
师问:如果我们都来把粮食当成宝,节约每一粒米,会怎样呢?跟老师一起算一算。如果我们每位同学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多媒体显示大米实物投影:365粒米)如果我们全班45位同学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多媒体显示大米实物投影:约16425粒米)如果我们全国12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多媒体显示《一粒米的话》)听了一粒米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四、辨析深化“议一议”栏目 下载
1、(投影出示两位小朋友在庄稼地里追捕蝴蝶的情景)这两位小朋友这样做对吗?给他俩提提意见。(我们要爱护庄稼,不践踏)
2、(投影出示一位小男孩吃包子时,把包子皮扔掉的情景)这位小弟弟做得对吗?你能给小弟弟讲讲该怎么做吗?
3、(投影出示两位小学生在庄稼地里立起写有“请不要穿行”的木牌和另一些小学生正从庄稼地里并排走过的画面)这些同学中,哪些同学该受表扬?哪些同学该受批评?谈谈你的看法。
五、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爱惜粮食?
(1)在学校吃早点,怎样做到不浪费,谁有好办法?请每位同学谈一谈。
(2)在家中吃饭应该怎样做?(指导学生具体做到不在饭桌上撒饭粒;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不想吃的东西不能随意扔掉。)小结:爱惜粮食要从自己做起,要做到不撒、不剩、不扔。
2、在我们班有哪些同学做到了爱惜粮食?谁来夸一夸他们。(可以支援更多的贫困地区,献出一份爱心;此外,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3、小常识:为了让全世界的人民都来爱惜粮食,规定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贴横幅“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让我们都来记住这一天。
4、总结全课:同学们,“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最亲密,粮食来得不容易,缺少粮食出问题,积少成多了不起”,因此,让我们每个小公民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爱惜每一粒粮食。
5、齐读儿歌。(见板书)
爱惜粮食社会领域教案4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体会粮食来之不易,激发幼儿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和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2、引导幼儿对日常的饮食习惯进行思考,培养幼儿爱惜粮食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猜谜语。
黄袍加身,金屋藏娇,粒粒皆辛苦,颗颗宝中宝。(稻谷)
2、表演《一粒米的自述》。(揭示课题)
(我是一粒米,别把我看不起,农民伯伯冒着风雨来种我,忙呀,忙呀忙,费了多少力。我呀来得不呀不容易。)
3、结合小表演引导幼儿讨论粮食的生产过程。(出示图片)
(翻地、打垄、播种、浇水、锄草、施肥、除害虫、收割、脱粒、晾晒)
4、朗读古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指导看书。
二、交流、汇报调查结果。
1、小组内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调查结果,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各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3、幼儿边说边展示自己的画,或师出示图片。
三、讨论如何爱惜粮食。
1、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实际行动来爱惜粮食。
2、全班交流。
3、读儿歌《爱惜粮食》。
喷香的米饭哪里来?白白的大米煮出来。白白的大米哪里来?金黄的谷子碾出来?金黄的谷子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一粒大米一滴汗,爱惜粮食理应该。
四、设计警示语、制作宣传画:
小组讨论如何制作以“爱惜粮食、杜绝浪费”为主题的警示语和宣传画。
五、唱一唱:歌曲《我是一粒米》。
六、教学延伸:
1、鼓励幼儿画一画并张贴宣传画,在幼儿园宣传栏里或村里进行宣传。
2、制定一份爱惜粮食的计划书。
3、与家长合作,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实际表现,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爱惜粮食。
爱惜粮食社会领域教案5
一、活动名称:
《爱惜粮食》(礼仪)
二、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三、活动准备:
1、水稻、麦子、农民种田图片。
2、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拿出水稻、麦子的图片,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2、粮食来之不易
(1)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A、"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
B、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C、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2)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学生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3)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
3、怎样爱惜粮食
(1)请小朋友讲一讲你们是怎样对待粮食的。
(2)那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对待粮食呢?
活动反思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设计这一主题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最新爱惜粮食教案 (菁选5篇)(扩展4)
——健康爱惜粮食教案3篇
健康爱惜粮食教案1
教学目的:
1、了解手的主要部位(手心、手背、手指)及其功能。
2、知道保护手的一些方法。
教学准备:
幼儿用书教学过程:
1、通过做手指操,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现在我们来做一套手操。请小朋友们跟着我把手指一个个伸出来。大拇指醒了,食指醒了,中指醒了,无名指醒了,小拇指醒了,大家都醒了;小拇指睡了,无名睡了,中指睡了,食指睡了,大拇指睡了,大家都睡了。
2、引导幼儿了解收的结构。
(1)教师:大家看看,我们的小手长得什么样子呢?
(2)幼儿回答。教师小结:我们的 手上有五个手指,他们长短不一样。手指下面的部分叫做手掌,手掌又分为手心和手背。
3、引导幼儿了解手的作用。
(1)教师:我们的小手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2)幼儿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教师小结:手可以玩玩具、吃饭、洗脸、穿衣服、画画、而且还能用手去感知东西的大小、冷热、轻重。看来小手的`用处可真大啊。
4、引导幼儿学习用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小手。
(1)教师:手可以为我们做这么多的事情,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小手呢?
(2)幼儿思考后回答。
(3)教师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画面,让幼儿为正确保护小手的方法贴花。
(4)教师:刚才我们在书上看到了保护小手的正确和不正确的方法,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注意,这些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是什么呢?
重新找新朋友
最新爱惜粮食教案 (菁选5篇)(扩展5)
——大班爱惜粮食教案3篇
大班爱惜粮食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3、知道浪费粮食是不对的,要学习爱惜粮食。
4、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水稻、麦子、农民种田图片。
2、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拿出水稻、麦子的图片,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2、粮食来之不易
(1)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A、"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
B、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C、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2)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学生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3)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
3、怎样爱惜粮食
(1)请小朋友讲一讲你们是怎样对待粮食的。
(2)那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对待粮食呢?
大班爱惜粮食教案2
设计意图:
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较好,大多数幼儿不懂得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所以选择这个课题通过本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兔妈妈和宝宝、鼠妈妈和宝宝的图片、碟片、图片。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音乐,小朋友入场。
1、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
①今天我给你们带来几个小朋友。
②你们看看这是谁
③今天小白兔一家和老鼠一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可要认真看仔细听,待会儿老师可要提几个问题的哦,到时看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2、引入课题
(1)教师播放碟片,幼儿欣赏故事。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教师:
①故事里都讲了哪些小动物?
②小兔和妈妈是怎么做的?
③小老鼠一家又是怎么做的?
④为什么小老鼠一家怎么样了?
⑤为什么小老鼠一家会饿得路都走不动呢?
⑥那小朋友们是怎么样做的呢?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要学习小白兔一家爱惜粮食,不要像小老鼠一家浪费粮食,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并进行比较对错。
①咦!这位小朋友是在干什么呀?
②那边的这个小朋友又干什么?
③你是怎么做的?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因为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如果浪费粮食,我们有可能会饿肚子。
5、结束:播放儿歌《悯农》。
活动反思:
进餐是孩子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针对我班幼儿目前进餐时"不想吃"、"不会吃"、甚至"吃一半、掉一半"的现象进行《不浪费粮食》的社会活动,通过活动使我们的宝宝懂得要珍惜粮食。在这次活动中我通过幻灯片引导孩子们观察米饭、馒头的由来,观察小麦和包谷的生长过程和农民伯伯劳作的场景,不学习儿歌《爱惜粮食》,让宝宝们体会到了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的成果,小朋友在吃饭时不能掉饭粒、剩饭菜,要爱惜粮食。当然这种社会性的情感教育对于孩子来说相对不太好理解,为此我们结合孩子们的日常进餐继续开展这一教育。
在*时进餐时,我们耐心地指导孩子们正确的握勺方法,培养他们安静进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并引导宝宝回顾社会活动《不浪费粮食》,帮助幼儿了解饭菜的由来,使孩子们逐步懂得尊重劳动者的劳动。通过我们反复的指导,有效的表扬与奖励,使孩子们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增强了孩子们对他人的尊重,从而让孩子们真正感悟到"不浪费粮食、从我做起"。
最新爱惜粮食教案 (菁选5篇)(扩展6)
——小班社会爱惜粮食教案
小班社会爱惜粮食教案1
活动设计背景
在幼儿用餐时发现幼儿不珍惜粮食,因此设计本课。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够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
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7页,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
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幼儿回答,教育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