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临床特征,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早期症状轻微,多于冬季发作,春夏缓解。晚期因炎症加重,症状可常年存在。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本病进展缓慢,长期发作可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0岁以上高达15%;本病是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病[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老年人常因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咳嗽反应迟钝、咳嗽无力及肺功能低下等因素使痰液阻塞气道,影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治疗。我院对2012年6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采取了积极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6例,男37例,女29例;年龄58~84岁,平均年龄77岁。病程7~25年。所有患者均在急性发作期入院治疗,均有程度不同的咳嗽、咳痰、气喘、胸闷、肺部干湿啰音、口唇及指端发绀等。
1.2 方法 对于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患者,以控制感染及对症治疗(给予抗生素、祛痰、镇咳、平喘)为主,临床缓解期,以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诱发因素,预防复发为主。同时配合医生做好积极治疗。结果痊愈56例,好转1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
2护理体会
2.1一般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根据机体每日需要量、体温、痰液黏稠度,估计每日水分补充量,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观察患者咳嗽、咳痰发作情况,观察体温、呼吸、心率、脉氧变化,如体温超过39℃应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
2.2饮食护理合理的膳食对配合临床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各人的基础代谢和营养状态补充营养。食物构成以蛋白质和糖食品为主,并注意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的供给量按1.5~2.0 g/kg·d计算,同时供给足够的维生素和适量矿物质。多食新鲜食物,忌食腌制食品,避免过硬、过烫、油炸、烟熏类食物。坚持按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2.3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更应加强心理护理,帮助其克服年老体弱的悲观情绪。加上家人对患者的支持也常随病情进展而显得无力。患者多有烦躁、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护士应倾心聆听患者的倾诉,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心理疏导,让患者进行适当的文体活动。引导其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如气功、太极拳、户外散步等,将有助于增强老年人的机体免疫能力。为患者创造有利于治疗、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2.4劝告患者戒烟告知患者和家属,尤其是老年人吸烟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和加速慢性支气管炎进展的重要因素;慢性支气管炎如不及时治疗和去除诱因,则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的规律发展。戒烟能减轻慢性支气管炎的咳嗽、咳痰,缓解病情的进展,如果早期戒烟能阻止病情的发展,使老年患者乐意戒烟并能积极参与共同制订戒烟计划。与戒烟成功者交流经验和体会,清除工作场所、家中的储烟和与吸烟有关的用具,避免接触吸烟的人群和环境。有计划的逐渐戒烟以减轻戒断症状,减轻痛苦;戒烟第1w多饮水以排除体内积蓄的尼古丁,多吃水果、蔬菜,参加文体活动,必要时可外出旅游、嚼口香糖等以分散注意力。
2.5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炎、祛痰、镇咳药,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①对痰液较多的老年患者以抗炎、祛痰为主,避免使用中枢镇咳药,如可待因,以免抑制咳嗽中枢,加重呼吸道阻塞,导致病情恶化。②可待因有麻醉性中枢镇咳作用,适用于剧烈干咳者,有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应用不当可能成瘾。③喷托维林是非麻醉性中枢镇咳药,用于轻咳或少量痰液者,无成瘾性,有口干、恶心、腹胀、头痛等不良反应。④溴己新能使痰液中黏多糖纤维断裂,降低痰液黏度,偶见恶心、转氨酶升高,胃溃疡者慎用。
2.6专科护理
2.6.1解除气道阻塞,改善肺泡通气及时清除痰液,神志清醒患者应鼓励咳嗽,痰稠不易咯出时,给予雾化吸入或雾化泵药物喷入,减少局部瘀血水肿,以利痰液排出。危重体弱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可使用振荡器振荡背部或拍打背部,使痰易于咳出。对神志不清者,可进行机械吸痰,需注意无菌操作,抽吸压力要适当,动作轻柔,抽吸时间不超过15s/次,以免加重缺氧。
2.6.2合理氧疗减轻呼吸困难根据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程度不同,合理氧疗,一般给予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如病情需要提高氧浓度,应辅以呼吸兴奋剂刺激通气或使用呼吸机改善通气,吸氧后如呼吸困难缓解、呼吸频率减慢、节律正常、血压上升、心率减慢、心律正常、脉氧正常、皮肤转暖、神志转清、尿量增加等,表示氧疗有效。若呼吸过缓,意识障碍加深,需考虑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必要时采取增加通气量措施。
2.6.3咳嗽、咳痰的护理观察痰液的颜色是否为白色或脓性痰,及时送检新鲜痰液,做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本文通过66例患者的精心护理,采取"拍、翻、咳、吸"等综合护理措施,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使患者的肺功能得以改善,减少并发症。而此类患者,由于病程长,反复住院,久病缠身并逐渐加重,经济上负担重,对治疗缺乏信心,所以,要与患者沟通,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烦躁心理,了解综合护理的目的,更好地配合治疗[2]。
综上所述,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和临床缓解期等各期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肺功能,稳定或逆转肺部疾病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和心理障碍,杜绝和减少护理失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宾宾.呼吸训练对呼吸系统疾病康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7,9(42):836-837.
[2] N. Kamar, C. Garrouste, E.B. Haagsma,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hepatitis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e virus infection who have received solid organ transplants[J]. Gastroenterology, 2011,140:1481-1489.
[3] 刘畅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24:88
[4] Lam T et al,Treadmill-based locomotor training with leg weights to enhance functional ambulation in people with chronic stroke:a pilot study[J].J Neurol Phys Ther,2009,33(3):129-135.
[5] Van F, Rolan PE, Brennan N, et al. Diferential effects of levoand racemic bupivacaine on the EEG in volunteers[J]. Region Anesth Pain Med, 1998,23:48-49.
编辑/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