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优化营商环境思考和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优化营商环境的思考和心得体会
营商环境是制约经济活力,影响经济实力的基本因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地 区核心竞争能力和潜在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促进区域优势产业培 育和产业结构优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与现阶段市场经济快速 发展的新要求相比,在投资和经营环境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针对当前商业环境发 展的需要,必须从解决一些深层次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入手,消除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障碍;
大力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为加快新常态下营商环境建设营造浓厚氛围。
一、当前营商环境提升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 外部因素
1、地区各类资源有限,整体发展水平有限。目前大部分地区可利用的土地指标有限、 近半数地区楼宇高度受限,项目建设、企业发展受到土地成本较高和发展空间有限等方面 制约,且存量土地比较零散、缺乏统一规划,用地成本较高,在土地开发上缺乏竞争优势。
给企业发展的空间、机会不足。
2.企业资金来源少。目前,我国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普遍难以从金融机构获 得信贷支持。发展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大多数商家对 下一次投资持观望态度,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内部因素
1.招商引资竞争激烈,优惠政策缺乏竞争力。近日,各城市纷纷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 策“金十条”,加剧了各地区招商引资竞争。
2、产业布局不明,招商项目结构不合理。目前,区域引进落地的项目大多为金融、 餐饮等服务业项目较多,缺少高科技、高税收、带动能力强的生产性企业,不利于区域形 成产业集群效应,没有形成企业在我区聚集发展的土壤。
3.行政效率不高,“软环境”有待改善。行政审批项目难度大,项目程序办理周期长, 进度慢。就连一些单位和部门也存在“拿牌要牌”的现象,企业家的获得感、归属感和荣 誉感较弱。
4、传统优势弱化,业态创新不及时。当前,商圈仍以传统的服装贸易、百货批发、 物流配送等业态为主,不能有效紧随和适应新市场的发展,新兴的主题商城、体验店、目 录商店、互联网点等创新业态,布局不充分,发展不凸显。
二、 建议和措施
(一)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强化政策扶持。科学制定经济发展整体规划:一是城内策划 高端商业、文化休闲项目,城北策划高端住宅项目,城东策划总部经济、高端商务楼宇项 目。二是以金融小镇创建为契机,策划金融服务平台、金融产业集群等项目。以七贤庄历 史文化街区等项目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顺城巷文旅产业发展带”,成为文化产业发展 新极点。三是以各类大数据增值为目标,策划与大型互联网企业的项目合作;策划医疗大 数据服务、智慧城市平台等项目。同时结合《加强和改善营商环境“1+11+4+1”系列方案》 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的产业扶持优惠政策。
(二) 以金融城建设为契机,规划金融服务平台。为重点企业解决发展瓶颈上的资 金问题提供良好条件。充分发挥民营金融街的融资优势,将金融城发展与企业发展融资有 效对接。建议制定出台入驻企业融资贷款优惠政策,吸引小微企业入驻。
(三)要畅通信息输出渠道,积极协助企业争取各类政策扶持。全面掌握政策、准确把 握机遇,通过跟踪了解掌握中央、省市出台的有关方面政策,要将政府的产业政策、优惠 政策等进行广泛宣传,同时组织企业进行申报程序培训,指导项目单位有针对性地编报项 目,提高资金申报效率。
(四) 打造交流平台,优化服务软环境。重点打造企业沟通交流平台,定期举办企 业家论坛,促进企业家交流合作和企业创新发展。鼓励其他形式的投资推广,如商业推广、 中介投资推广、网上投资推广、大众投资推广等。所有能够带来投资的人都将得到物质和 精神上的奖励。服务型企业应关注企业需求,了解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大企业需求定 制服务措施。
(五)提高行政效率,开展企业审批“一站式”服务。
建议建立外商投资企业“一站式”服务体系,认真落实上市保护制度,严格制止“三 乱”行为。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项目的领导。每一个项目都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明确责任领 导和推广要求,确保推广任务的落实。认真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 招商引资项目的吸引、实施和保留。
(六)将企业纳入我区营商环境提升工作考核。邀请各行业企业参与我区营商环境提升 年工作,城市发展方向、公共设施布局充分考虑企业需求。邀请区内企业、重点项目投资 企业、拟入区投资企业深入了解我区区域营商环境提升年。由相关企业为各单位的服务质 量、工作效率打分。以工商部门、统计部门提供的辖区企业底册,每年分重点企业(限上 企业)、普通企业。分别随机选取一定比例企业。上门收集企业对我区营商环境的评分及 相关建议,将其列为考核制度的一环。
商业环境的概念:商业环境是指商业主体从事商业组织或商业活动的各种情况和条件, 包括影响商业主体行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有效开展交流、合 作和参与竞争的基础,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软实力。
世界银行自
商业环境报告将于 2022 公布。商业环境评估报告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商业竞争力的 描述,在实践中对投资者起着指导作用。
在我国的研究历史:“营商环境”概念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较短。首先对“营商环境” 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是____省。2021 年 6 月初,____省组织有关单位开展“建设法 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相关课题的调研,并委托中山大学、____外语外贸大学开展“坚持 社会主义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相关专题研究。同年 10 月,中 共____省委办公厅、____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____省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五年 行动计划》。2021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 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目标。李克强总 理于 2021 年 1 月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的致辞中也提到了“打造国际化、市场化、 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自 21 世纪初以来,世界银行成立了一个营商小组,负责建立企业的营商环境指标体 系。此后,集团不断发展和丰富企业的经营环境指标。由于每年调查的重点不同,营商集 团关注的指标体系也不同。例如,环境指标集中于 2022 的企业生命周期;2022 将重点放 在产权登记、税收制度环境和投资者保护等指标上;2022,重点关注知识产权保护、跨国 贸易和公共安全环境等相关指标;2022 注重监管效率和质量。在 2022,它侧重于监管环 境的便利性。该指标体系包括创业、办理建设许可证、取得电力、财产登记、获得信贷、 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签订合同、办理破产等 10 项内容。
推荐访问:优化法制化营商环境论文 心得体会 优化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