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9篇

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9篇

时间:2022-08-24 13:00:04 读后感 来源:网友投稿

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9篇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 |RADIO&TVJOURNAL2021.11节目经纬继《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多档大型原创文化节目收获好评之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9篇,供大家参考。

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9篇

篇一: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

RADIO&TV JOURNAL 2021.11节目经纬继《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多档大型原创文化节目收获好评之后,2021 年年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又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以下简称“《典籍》”),再次圈粉无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若烟海、博大精深,既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新时代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具有重要意义。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创新传播方式,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蕴并赋予其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一种形象、立体、鲜活的形式呈现出来,增强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是挑战,也是责任和使命。一、节目创意:文化典籍可视化传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集成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美丽和时代风采”。作为一档文化节目, 《典籍》创新了文化传播方式,从优秀典籍切入,精选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最具影响力的多部经典书籍,从上古时期的《尚书》到《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从《诗经》《楚辞》《史记》到《传习录》《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再到《红楼梦》,所选书目跨越千年,兼顾了不同历史时期,且涉及多个学科门类,时间跨度长、内容涉及广。这些书籍或堪称该领域的经典之作,或有开创之功,流传千古、享誉中外。文化典籍由于时间久远,或语言艰涩难懂,或专业性过强,因而虽被奉为经典,却常被束之高阁,令人敬而远之。《典籍》创新了文化综艺节目的传播方式,通过戏剧演出的形式,展现经典书籍的创作缘起、成书过程及后世传承;聚焦作者的创作历程,精选故事化元素进行舞台呈现,具象化地再现了经典古籍的诞生过程,成功塑造了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及其中蕴含的精神品质,让普通观众也能看懂、了解文化经典,并被其中的人物故事所感动和激励。如第四期介绍《本草纲目》,讲述了作者李时珍从小立志行医,后排除万难,历经三十年编写,十年修订,最终完成这部医学巨著。其逆水行舟、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并激励着无数观众,也再现了一位伟大医者格物求真的精神、一代大家的风骨与品性。节目最后让李时珍穿越到当下,弥补了他未曾亲眼见证《本草纲目》刊刻出版的遗憾。这种“时空双向互穿”的独特方式也是新颖大胆又极富创意的。《典籍》精选优秀文化典籍,截取故事化元素,注重人物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的重塑及情感因素的挖掘,创新“时空双向互穿”的传播方式,文化传承与价值引领并重,绝佳的创意使得文字典籍和文化经典的高效可视化传播成为现实。二、形制创新:戏剧表演 + 影视呈现 + 文化访谈节目通过古今对话、亦讲亦演的舞台形式,运用“戏剧表演 + 影视呈现 + 文化访谈”的综合性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诞生源起、流转传承及书中的闪亮故事。古今时空交叉跳转,多维度讲述典籍里的故事;观众沉浸式戏剧体验,身临其境感受典籍里的人物故事,时空穿梭间,真正实现了“与历史对话”。(一)“戏剧表演 + 影视呈现”:多种技术手段结合《典籍》突出戏剧化结构、影视化表达,以戏剧方式解读,结合故事化演绎,赋予古籍新的生命力。同时邀请演技与实力俱佳的实力派演员加盟,饰演重要的人物角色。节目已经成功塑造了嗜书如命、舍命护书的伏生;贵五谷贱金玉的宋应星;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司马迁;不畏从医难、著书难、出书难,历经三十年修撰巨著的李时珍。这些典型的历史人物、事件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厚的家国情怀,节目在讲述故事、塑造角色时也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注重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如《尚书》的重要传承人伏生在书房翻看典籍时,侍从端来一盏茶,伏生拿茶盏、喝茶、放回茶盏,这一过程中,他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案头的书卷,举手投足间一个垂垂老矣、醉心读书的学者形象立刻呈现在观众面前。此外,节目还注重营造情绪,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如伏生在讲述乱世之中一家人舍命护书,但《书》仍没能保全时,白发苍苍的伏生伏案自责痛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也忍不住落泪,观众亦被这一幕深深打动。正是有无数个伏生,不惜代价护书传书,才使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曾断绝。戏剧表演还开创性地运用了“时空双向互穿”的独特方式,不仅让古代先贤穿越历史来到现代,站在观众面前,而且观众也得以走近经典了解先贤,深刻感受到经典背后深厚的人文思想和精神价值。跨时空对话的全新理念实现了创新与传承的深度融合,推动了优秀传从《典籍里的中国》看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程爱侠【摘要】

 《典籍里的中国》采用文化典籍可视化传播的节目创意以及“戏剧表演 + 影视呈现 + 文化访谈 + 典读会”的节目形制,强化主持人功能,突出价值引领,进行创新性的呈现与传播,在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成功传递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坚定了文化自信,增强了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关键词】

 《典籍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播38DOI:10.19395/j.cnki.1674-246x.2021.11.015

 视听 2021.11 |节目经纬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展现了中华文化独有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另外,节目对戏剧表演的舞台也做了精心的设计,共设置了四个演出区域,三个舞台中间由甬道联通,典籍里的故事在多个地域与年代间跳进跳出,场景灵活多变。全新原创的舞台设置,既能实现跨时空对话的创作理念,也能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观看体验。(二)“访谈间 + 典读会”:深度解读经典戏剧演出和影视表演在台前,访谈间和典读会在幕后。访谈间其实是专家学者解说团的录制间,一般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在戏剧演出开始前和结束后对经典进行多角度解读,并深入介绍典籍的内容、价值、地位及后世影响,强化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节目前两期还专门设有访谈间主持人,但效果并不理想,反而让节目稍显散乱,不够集中。因此,节目随后进行了调整,取消了访谈间主持人,增加了一名嘉宾,保证对经典的解读更全面、更深入,节奏更明快。由此可见,节目主创们也在不断探索调整,使节目精益求精。典读会即主创人员幕后识读经典,是节目的另一个创意点,主要由幕后制作团队成员参加,也有少量现场观众,这一环节在过去的节目中很少出现。典读会主要是介绍创作理念、舞台设置、内容安排、演员及角色情况,展示服装道具,并对核心内容安排经典共读环节,实现对文化经典多视角、多层次、多维度的视听传播,让观众在观看戏剧演出之前,对经典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和把握,亦明白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并没有因时光的流逝而消失,在新的时代依然有其强大的生命活力。全新的视听传播实践,让中华优秀典籍所蕴含的思想内涵、精神内蕴生动、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先贤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于无形中引领着观众,不断影响激励着后人。借此,节目达到了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探寻文化基因、增强国民文化自信的目标。(三)经典台词:解锁文化密码,传递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内在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支柱。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团结统一、厚生爱民,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不畏艰难的伟大民族精神根植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文化典籍中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真切体现。节目在对文化典籍进行故事化讲述、对重要人物进行典型化再现的同时,还借助深刻凝练的经典台词,强化文化传承、价值引领,解锁文化密码,传递民族精神。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华夏自古一体” “贵五谷而贱金玉”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等,这些古人的治国理念和处世之道,先贤的经验智慧、思想品格、精神禀赋和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和中华文化的基因,在节目中均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新媒体时代, 《典籍》创新文化传播方式,真正做到了让典籍走出书斋,让经典不再高冷,让厚重的历史与现代的头脑碰撞,用当代的方式与历史握手,让典籍“活”了起来,让中华优秀文化典籍的精神养分持续滋养当代中国人的心灵,为国家和人民的精神赋能,更好地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典籍里的文化精髓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打破过去与现在的精神壁垒,搭建传统与现代的精神桥梁,使中华民族获得源源不绝的精神发展动力。三、主持人功能强化主持人撒贝宁是近年来颇受观众喜爱的央视主持人,其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思维、幽默的表达以及出色的表演天赋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典籍》与以往的文化节目不同,对主持人进行了创造性的设计。撒贝宁不再是单纯的主持人,而是化身为穿越时空的当代读书人,回到古代与先贤对话。这一改变,让主持人不再置身事外,而是融入其中,成为典籍故事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见证人,同时进行必要的串联衔接,使节目更加立体,内容呈现更紧凑,意义升华更自然。身着中式服装,一脸认真、一身正气的撒贝宁出现在镜头里,观众跟随他的脚步自然而然地就走进了经典,融入了故事。他带领观众穿越历史长河,让现代人得以与先贤对话,同时也带领先贤跨越时空,看经典在后世的流转传承、在今天的发展应用。主持人看似身份转变,实则功能强化,可以更好地拉近观众与古籍之间的距离,也让观众直面先贤,更易产生强烈的情感与精神共鸣。撒贝宁虽不是表演专业科班出身,但其出色的演技,在与多位实力演员的对手戏中,淡定自若、挥洒自如,毫无违和感,反而强化了舞台效果,延伸了舞台空间,让观众更有代入感。撒贝宁在与伏生和李时珍的对话中潸然泪下的场景,既是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也让观众感同身受,无形中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另外,中式服装与古装并行,今人与古人同台,也凸显了古今对话的节目创意。四、结语整体来看, 《典籍》勇于创新、形式新颖、内容厚重、情感深沉、细节处理独具匠心,可以称得上是一档兼具美学价值与责任担当的好节目。节目组精益求精、细心打磨,不惜打破节目播出时间的规律,宁愿让观众在等待中煎熬,也要竭力保证每一期节目的制作质量。因此,节目播出至今,赢得好评无数。参考文献:1. 邢梦莹 . 从经典咏流传看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传播路径 [J]. 电视研究 ,2019(04):47-48.2. 肖杰 , 张鑫智 . 从《国家宝藏》看文化类节目的创新 [J]. 新闻战线 ,2018(19):85-86.3. 张婷 . 论文化类综艺节目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J]. 传播力研究 ,2019(36):23-24.4. 孔媛媛 . 文化类综艺节目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 — 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 [J]. 声屏世界 ,2019(07):35-36.基金项目:

 2020 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 2020SJB1183 )。(作者系南京传媒学院基础教学部副教授)39

篇二: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

21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_ _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个人感想5 5 篇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一

 【品读尚书,品味经典】

 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

 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

 《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二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本节目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对于高考语文极具指导性。

 数祖不忘典: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了

 大年初一

 《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一套首播

 穿越时空、对话先贤

 以典籍作舟,畅游华夏文明之河

 沉寂千年 《尚书》破壁而来

 这本书

 穿越千年

 才重回世人面前

 1900 年

 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

 内藏典籍万卷

 沉寂了近千年

 这些典籍破壁而出

 清朝末年,1910 年

 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

 《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的传世文本也在其中

 现在

 一万六千余件敦煌藏经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

 世代传承

 在“传承”中领悟中华文明

 千年来

 《尚书》历经无数学者先贤薪火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中

 倪大红饰演的伏生以命护《书》片段

 让观众不禁泪流满面

 秦末动乱

 《尚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

 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

 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

 伏生视《书》如命

 纵然乱兵刀剑相向、天降大雪

 也不忍《书》损毁一丝一毫

 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

 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

 途中他的妻、子为保护《书》

 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

 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

 网友:敬佩!敬畏!

 节目演绎了《尚书》中多个场景

 每个经典故事都让人沉浸其中

 节目中演员对故事入木三分的刻画

 看得观众热血澎湃,泪流满面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精粹绵延不绝?

 《典籍里的中国》中

 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

 及其“薪火相传”的故事

 都将给我们答案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三

 刚到新年,《典籍里的中国》一场“《尚书》的流传”感动了不少人。真的把诘屈聱牙的古籍活了起来!

 可惜,在今古文《尚书》这个问题上,似乎没有说得很清楚。

 《尚书》概况

 《尚书》,即上古之书。“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中国自古重视文献流传,上古文献有所谓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说。相传,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中国很早就建立了史官制度,其中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说法,事即为百国之春秋,我们今天可见鲁国之《春秋》。记言之书,即为《尚书》。

 《尚书》为记言,主要记载前代明君贤臣之言论,有典谟誓命训告。而根据所记朝代不同,又分为虞、夏、商、周四部分。

 《尚书》原本称《书》,汉代以后被列入儒家经典“五经”,故又称《书经》。

 今古文《尚书》差别的产生

 自汉初以来,有今文、古文两种不同的传本。《汉书·艺文志》说:"《尚书》原有 100 篇,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焚书令》,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

 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 28 篇,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

 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

 16 篇。

 伪古文《尚书》

 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中,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 篇(梅赜从原先的 28 篇中析出 5 篇)、伪《古文尚书》25 篇。

 唐代,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其中《尚书》部分就以这部《孔传》作注。孔颖达撰的《正义》,成为官定本颁行全国,其经文并刻入《唐石经》中。宋代把《孔传》和《正义》合成《尚书注疏》,明清时刻在《十三经注疏》中。

 唐代起,即有人怀疑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的真伪,宋代吴棫正式提出了考辨,以后递经明梅鷟、清阎若璩、惠栋等人进行了严密考证,最后判定这部书是"伪古文尚书",《孔安国传》是"伪孔传",这一本子是"伪孔本"。

 如何看待伪古文《尚书》

 伪孔本中保存了今文二十八篇,虽非先秦原本,但也应该是商周文献的孑遗,仍是当代研究古史的珍贵史料。

 李学勤先生强调:“史料不是只用真假来判断,而是有可行性高低的问题。”因为研究先发现的大量简帛书籍,与现存古书相对比,不难看到,在古书的产生和传流过程中,有以下多种情形值得注意:

 1、佚失无存。2、名亡实存。3、为今本一部。4、后人增广。5、后人修改。6、经过重编。7、合编成卷。8、篇章单行。9、异本并存。10、改换文字。

 “总的说来,除了少数经籍早已被立于学官,或有官本之外,古籍一般都要经过较大的改动变化,才能定型。”

 清华简《尚书》

 在清华大学 2008 年 7 月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中,出现了失传两千多年的《尚书》真正原貌。

 清华简中已发现有多篇《尚书》,有些篇有传世本,如《金縢》、《康诰》等,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

 更多的是前所未见的佚篇。《傅说之命》与今本《说命》不是一回事。《书序》告诉我们《说命》是三篇。当代清华简的《傅说之命》真是三篇 。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四

 1、主持人和嘉宾预热典读会,太吸引人了!

 嘉宾都是重量级的人物,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尚书》学会的钱会长等。

 几个人侃侃而谈,提纲挈领,就把尚书的重要性提了出来。《尚书》对于华夏民族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其中提到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说明了这是一本对全民和国家都有好处的书。

 《尚书》是源头,就连后来孟子所说的民为贵君为轻,以及荀子所讲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都是由尚书中的这句话演变而来的。

 所以说,尚书重要,因为它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2、多舞台话剧场面演绎古代故事,太震撼了!

 演播室之外,表演环节创作班子令人震撼、中国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亲自挂帅担任艺术总监,倪大红亲自出演保护《尚书》一辈子的伏生,演绎了一个精彩的伏生救《书》图。

 伏生,秦朝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伏生从图书馆里偷偷地把尚书运了出来,因为那时候是竹简记录,现在的一本书那时候得写一车竹简,所以老人历经千辛万苦,甚至牺牲了孩子和老婆,才把《尚书》运回老家。

 没想到,家乡也是战乱不断,为避战乱,伏生就把尚书藏到了家中墙里,20 年后,拿出来的时候,发现已经损毁大半,只剩下一小部分共 28 章内容还算完整。

 故事虽简单如此,但是用话剧表现出来就难了,可是央视和请来的艺术家门做到了。

 大禹治水定九州、周武王在牧野的故事,伏生传书、伏生童年学《书》等几个历史场景,分别在搭建的多个舞台上演绎,梦幻的灯光,场景的无缝切换,演员阵容的强大,精彩的表演,都令人赞不绝口。

 3、撒贝宁和伏生上演穿越,太奇思妙想了!

 撒贝宁和伏生先后穿越 2000 多年的时空进入对方的生活空间并与对方进行对话,这个编剧编得太厉害了,把现代人的疑问提出来,让伏生解答。

 节目的最后,再请伏生穿越到现在的图书馆,让伏生知道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想要看尚书唾手可得,因为人人都有手机,搜啥有啥,这样也可以告慰为保护《尚书》倾其一生的付出和希望了!

 当然,书中对孔子修尚书,他的后人孔安国致力于推广尚书,也有所提及。

 总之,《尚书》作为四书五经之一,是华夏文明的瑰宝,传承下来九死一生太不容易了,弘扬书中所讲述的内容和道理,就是《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的目的,而且央视做得非常完美,真正把这本上古文献解释得通俗易懂,老少咸宜,让普通人也理解了这些古老的东方思想和古老智慧,相信这些知识一定会滋养更多人的心灵,并点亮他们的未来!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五

 【不读典籍,愧对先人】

 在亲戚家拜年时看到《典籍里的中国》的预告,觉得央视出品的质量应该不错,看完觉得不只是没让我失望,更是深深的震撼,过程中有几次看的我泪流满面。

 节目通过古今读书人对话的形式讲述,通过戏剧的形式再现历史。

 节目演绎了多个场景,老戏骨们演技炸裂,群演也各个演技在线,加之舞台效果多种加持后,给人极强的故事沉浸效果,加上《书》中经典部分的诵读,看得我热血澎湃,被深深震撼。油然而生出强烈的华夏儿女自豪感。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的精粹绵延不绝?

 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

 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过程给了我们答案。

 整个节目中,最打动我的还是伏生跟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的

 部分。

 秦焚书以后《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

 在浩瀚的历史大潮中,任何一个个体都显得微不足道,无比渺小。

 可是伏生却视《书》如命,凭一己之力用生命护《书》。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

 老戏骨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在回忆这段坎坷时欲哭无泪的陈述,将伏生以命护《书》之艰难刻画的入木三分,看得我泪流满面。

 虽后世发现了《书》其他留存的版本,但那一刻对他来说,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而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

 是什么给了他们如此决绝的力量?一定是《书》中的思想鼓舞了他,一定是《书》中的智慧塑造了他。

 后人评价:“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

 所以,与其说是伏生和家人以极强的愿力以命护书,这又何尝不是华夏文明在一个微小个体身上所展现出的惊人生命力?

 能够绵延五千年历程,这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真理。

 时间所限,节目不可能把《尚书》所有的内容全部展示出来。

 但这已经足够。她让更多人认识了《尚书》,了解《尚书》对华

 夏儿女意味着什么,引导更多人去关注《尚书》,学习《尚书》所蕴藏的华夏智慧。

 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虽然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水平比古人高,但在人文智慧方面,我们还远未超越古人。

 历代后人所做的所有探索,也不过是为古圣先贤智慧做的注脚。

 希望可以借由这一个栏目开始,自己能够对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有一个基本认知,学习构建起自己的华夏文明知识体系,不断学习体悟古圣先贤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

 此刻,很多问题,已有答案。

 2021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三: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

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近日,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正在热播,该节目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讲述《论语》《史记》《道德经》《徐霞客游记》等一部部优秀典籍和背后的故事,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辅以“戏剧+影视化”的独特表现方法,带给观众以沉浸式体验,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产生共情。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当对历史多一份尊重,在努力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高文化素养和党性修养,感悟精神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尚书》中感悟“民本思想”的源起。《尚书》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其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便体现了“民本”思想。2014 年 5 月 4 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把“民惟邦本”列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第一条。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党的事业无论发展到什么历史阶段都必须始终坚持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彻底解决绝对贫困、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夙愿成真,这些不凡成就的取得,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党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疫情肆虐的今天,“生命至上”更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心中共同的信念和选择,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承民本思想,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根于心,以“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践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

 从《本草纲目》中感悟“实事求是”的真谛。《本草纲目》是“药圣”李时珍历时二十七载,三易其稿完成的中医典籍,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李时珍曰“医者贵在格物”,在撰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始终秉持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精神。二十余年间不断进山访药,甚至亲自以身试药,终成传世巨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充分继承发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面对基层纷繁复杂的情况,一定要沉下身、用真情、察真情、听真话、办实事,保持严谨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才能不负人民群众的期盼。

  从《徐霞客游记》中感悟“灵魂信仰”的力量。《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所作散文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徐霞客历经 30 年考察,因其为了理想、不怕磨难的精神受到广泛赞誉,被后人尊为“游圣”。年幼之时,徐霞客便立下“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志向,患有脚疾,三次遭遇强盗、四次绝粮都未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只因他对山川湖海独有的热爱。习近平总书记称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也曾多次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面对百姓的疾苦,心中有一股激情、一种想要改变落后面貌的志向,这就是信念。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既然选择了为民服务的道路,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也应该像徐霞客为了热爱的山川河流克服一切困难那样,坚定为民信仰,埋头奉献,敢于吃苦,攻坚克难,不畏道阻且长,交出让党和群众满意的“答卷”。

 从《天工开物》中感悟“理想传承”的美好 。《天工开物》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虽六次科考均未及第,却在一次又一次的科考过程中看遍世间民生百态,得以掌握农业、手工业的各种实用技术。“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宋应星将《乃粒》作为开篇,《珠玉》为尾篇,取“贵五谷而贱金玉”之意。透过这一粒种子,也表达了宋应星重视生产,追求百姓衣食富足的美好愿望。而三百年后的今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禾下乘凉梦”继承了宋应星“烝民乃粒,万邦作乂”的人生追求,两者不谋而合。节目中巧妙设计了宋应星和袁隆平跨越三百年的握手相信每个人都为之动容。作为党员干部,应当从中汲取力量,敢于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实干拼搏精神,为群众排忧解难,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的精彩篇章。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既是中华民族的共享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当下,饭圈文化、文艺作品良莠不齐、流量明星天价片酬、审片逐步畸形化等乱象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一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典籍里的中国》《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文化节目,应该也应当成为引领时代前行的行业标杆。以史鉴今,才能知道我们从何处来,到何

 处去,走稳脚下的每一步路。新时代的年轻人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更应当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去汲取古人的智慧、探寻生命的意义、找到人生的价值,本着“民本”初心,带着坚定“信仰”,牢记“实事求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恢弘气魄,不断坚定文化自信,筑牢信念根基,以砥砺奋进的拼搏姿态奔向下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四: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文 范文 4 篇 篇一品读尚书,品味经典 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

 《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篇二不读典籍,愧对先人 在亲戚家拜年时看到《典籍里的中国》的预告,觉得央视出品的质量应该不错,看完觉得不只是没让我失望,更是深深的震撼,过程中有几次看的我泪流满面。

 节目通过古今读书人对话的形式讲述,通过戏剧的形式再现历史。

 节目演绎了多个场景,老戏骨们演技炸裂,群演也各个演技在线,加之舞台效果多种加持后,给人极强的故事沉浸效果,加上《书》中经典部分的诵读,看得我热血澎湃,被深深震撼。油然而生出强烈的华夏儿女自豪感。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的精粹绵延不绝? 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 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过程给了我们答案。

 整个节目中,最打动我的还是伏生跟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的部分。

 秦焚书以后《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

 在浩瀚的历史大潮中,任何一个个体都显得微不足道,无比渺

 小。

 可是伏生却视《书》如命,凭一己之力用生命护《书》。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

 老戏骨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在回忆这段坎坷时欲哭无泪的陈述,将伏生以命护《书》之艰难刻画的入木三分,看得我泪流满面。

 虽后世发现了《书》其他留存的版本,但那一刻对他来说,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而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

 是什么给了他们如此决绝的力量?一定是《书》中的思想鼓舞了他,一定是《书》中的智慧塑造了他。

 后人评价:“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 所以,与其说是伏生和家人以极强的愿力以命护书,这又何尝不是华夏文明在一个微小个体身上所展现出的惊人生命力? 能够绵延五千年历程,这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真理。

 时间所限,节目不可能把《尚书》所有的内容全部展示出来。

 但这已经足够。她让更多人认识了《尚书》,了解《尚书》对华夏儿女意味着什么,引导更多人去关注《尚书》,学习《尚书》所蕴藏的华夏智慧。

 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虽然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水平比古人高,但在人文智慧方面,我们还远未超越古人。

 历代后人所做的所有探索,也不过是为古圣先贤智慧做的注脚。

 希望可以借由这一个栏目开始,自己能够对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有一个基本认知,学习构建起自己的华夏文明知识体系,不断学习体悟古圣先贤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

 此刻,很多问题,已有答案。

 篇 三 刚到新年,《典籍里的中国》一场“《尚书》的流传”感动了不少人。真的把诘屈聱牙的古籍活了起来!

 可惜,在今古文《尚书》这个问题上,似乎没有说得很清楚。

 《尚书》概况 《尚书》,即上古之书。“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中国自古重视文献流传,上古文献有所谓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说。相传,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中国很早就建立了史官制度,其中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说法,事即为百国之春秋,我们今天可见鲁国之《春秋》。记言之书,即为《尚书》。

 《尚书》为记言,主要记载前代明君贤臣之言论,有典谟誓命训告。而根据所记朝代不同,又分为虞、夏、商、周四部分。

 《尚书》原本称《书》,汉代以后被列入儒家经典“五经”,故又称《书经》。

 今古文《尚书》差别的产生 自汉初以来,有今文、古文两种不同的传本。《汉书·艺文志》说:"《尚书》原有 100 篇,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焚书令》,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

 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 28 篇,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

 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 16 篇。

 伪古文《尚书》 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中,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 篇(梅赜从原先的 28 篇中析出 5 篇)、伪《古文尚书》25 篇。

 唐代,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其中《尚书》部分就以这部《孔传》作注。孔颖达撰的《正义》,成为官定本颁行全国,其经文并刻入《唐石经》中。宋代把《孔传》和《正义》合成《尚书注疏》,明清时刻在《十三经注疏》中。

 唐代起,即有人怀疑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的真伪,宋代吴棫正式提出了考辨,以后递经明梅鷟、清阎若璩、惠栋等人进行了严密考证,最后判定这部书是"伪古文尚书",《孔安国传》是"伪孔传

 ",这一本子是"伪孔本"。

 如何看待伪古文《尚书》 伪孔本中保存了今文二十八篇,虽非先秦原本,但也应该是商周文献的孑遗,仍是当代研究古史的珍贵史料。

 李学勤先生强调:“史料不是只用真假来判断,而是有可行性高低的问题。”因为研究先发现的大量简帛书籍,与现存古书相对比,不难看到,在古书的产生和传流过程中,有以下多种情形值得注意:

 1、佚失无存。2、名亡实存。3、为今本一部。4、后人增广。5、后人修改。6、经过重编。7、合编成卷。8、篇章单行。9、异本并存。10、改换文字。

 “总的说来,除了少数经籍早已被立于学官,或有官本之外,古籍一般都要经过较大的改动变化,才能定型。” 清华简《尚书》 在清华大学 2008 年 7 月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中,出现了失传两千多年的《尚书》真正原貌。

 清华简中已发现有多篇《尚书》,有些篇有传世本,如《金縢》、《康诰》等,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

 更多的是前所未见的佚篇。《傅说之命》与今本《说命》不是一回事。《书序》告诉我们《说命》是三篇。当代清华简的《傅说之命》真是三篇。

 篇 四

 一、主持人和嘉宾预热典读会,太吸引人了!

 嘉宾都是重量级的人物,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尚书》学会的钱会长等。

 几个人侃侃而谈,提纲挈领,就把尚书的重要性提了出来。《尚书》对于华夏民族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其中提到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说明了这是一本对全民和国家都有好处的书。

 《尚书》是源头,就连后来孟子所说的民为贵君为轻,以及荀子所讲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都是由尚书中的这句话演变而来的。

 所以说,尚书重要,因为它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二、多舞台话剧场面演绎古代故事,太震撼了!

 演播室之外,表演环节创作班子令人震撼、中国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亲自挂帅担任艺术总监,倪大红亲自出演保护《尚书》一辈子的伏生,演绎了一个精彩的伏生救《书》图。

 伏生,秦朝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伏生从图书馆里偷偷地把尚书运了出来,因为那时候是竹简记录,现在的一本书那时候得写一车竹简,所以老人历经千辛万苦,甚至牺牲了孩子和老婆,才把《尚书》运回老家。

 没想到,家乡也是战乱不断,为避战乱,伏生就把尚书藏到了家中墙里,20 年后,拿出来的时候,发现已经损毁大半,只剩下一小部分共 28 章内容还算完整。

 故事虽简单如此,但是用话剧表现出来就难了,可是央视和请来的艺术家门做到了。

 大禹治水定九州、周武王在牧野的故事,伏生传书、伏生童年学《书》等几个历史场景,分别在搭建的多个舞台上演绎,梦幻的灯光,场景的无缝切换,演员阵容的强大,精彩的表演,都令人赞不绝口。

 三、撒贝宁和伏生上演穿越,太奇思妙想了!

 撒贝宁和伏生先后穿越 2000 多年的时空进入对方的生活空间并与对方进行对话,这个编剧编得太厉害了,把现代人的疑问提出来,让伏生解答。

 节目的最后,再请伏生穿越到现在的图书馆,让伏生知道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想要看尚书唾手可得,因为人人都有手机,搜啥有啥,这样也可以告慰为保护《尚书》倾其一生的付出和希望了!

 当然,书中对孔子修尚书,他的后人孔安国致力于推广尚书,也有所提及。

 总之,《尚书》作为四书五经之一,是华夏文明的瑰宝,传承下来九死一生太不容易了,弘扬书中所讲述的内容和道理,就是《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的目的,而且央视做得非常完美,真正把这本上古文献解释得通俗易懂,老少咸宜,让普通人也理解了这些古老的东方思想和古老智慧,相信这些知识一定会滋养更多人的心灵,并点亮他们的未来!

 

篇五: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

籍里的中国》不仅呈现了精彩的舞台演出,更着力于展现《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节目将聚焦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最具影响力的经典书籍。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欢迎大家参考!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一

 近日,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开播,首期通过演绎汉代伏生传《尚书》的感人故事,在古今对话、时空转换中,让《尚书》这部传统文化经典进入大众视野。节目不仅呈现了精彩的舞台演出,更着力于展现《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

 让《尚书》的奥义可感可知

 “说来不是我舍命护《书》,是我妻、我子、我全家舍命护《书》!”

 节目中,演员倪大红饰演的“古代护书人”伏生,是讲述书中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的串联人物,撒贝宁则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伏生对谈。他们又共同遇见了四千多年前治水分九州的大禹、三千多年前牧野誓师的周武王。

 选择《尚书》作为节目的开篇,是因为《尚书》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之称,记载了中华民族上古时期从尧、舜、禹到夏、商、周的重要历史。打开这本书,我们可以追溯到华夏文明的源头。

 《尚书》共五十八篇,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分成四部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在介绍《尚书》时用了这样十二个字:“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即《书》的奥义充分地体现在典谟、训诰和誓命当中。这里说的是《尚书》的六种体例:典、谟、训、诰、誓、命。

 典是先王们用来治国的典章制度,如《尚书》的第一篇叫《尧典》,记载了尧和舜治理国家的一些事情。谟是记载古时君臣谋划治国方略的言论,如《皋陶谟》篇就主要记载了舜和大臣们讨论国家大计的对话。训即大臣对于君主的劝谏。诰主要是君主对臣民的告示、告诫以及劝勉。誓是在战争时期的战前君主对将士的动员令或宣战令。命就是君主所颁布的正式命令。

 《荀子·劝学》中说“《书》者,政事之纪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说“《书》以道政事,儒者不能异说也”。可见古人认为,《尚书》所记载的就是上古时期治国理政的大经大法,《尚书》和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想,早已成为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打开《尚书》,格言警句俯拾皆是:谈及官吏选用,有“知人则哲,能官人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要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举、无偏无党。处理对外关系时,应以“睦乃四邻协和万邦”为最高准则。围绕从政者个人的修身立德,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要从自身着眼,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要从细节着眼,从小事做起,做到兢兢业业、慎始慎终。而“满招损,谦受益有容,德乃大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这些出自《尚书》的名句,其思想内涵更是早已超越为政的范畴,成为全体民众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

 如何把《尚书》这样的上古典籍变成当代观众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典籍里的中国》戏剧部分成为了节目突出的创新亮点,演员对角色的塑造堪称“出彩”,为提升节目的质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此次担任《典籍里的中国》艺术总监,她认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精神,中国国家话剧院责无旁贷!”此番创作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在深入传统文化宝库、探得“宝物”的基础上,以现代人的视角

 提取精神内涵,同时将多时空舞台与视觉技术手段结合,让传统题材作品既保有传统的独特韵味,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借助电视节目与戏剧各自独特的表达优势,对蕴含在古籍中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进行了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中华文明之光,感动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力量。

 禹定九州 华夏一体

 节目中,反复诵读了《禹贡》开篇的“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几句。演员重现了大禹与先民治水的场景,他们仅有简陋的治水工具,却不畏洪水泛滥,誓要争天下安宁。

 然而正如节目中所介绍的,禹最大的功绩并不仅如此,在治水的同时,他还做了治理、考察、规划等一系列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开辟出一大片文明的土地,形成华夏文明的地理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到处都有禹留下的足迹,于是就诞生了“禹迹”这样一个名词,以此指代华夏这片文明地域。

 可以说,禹迹是华夏疆域的第一个名称,先秦时期的人们普遍使用这个名称来表示自己所在的位置。例如春秋时期的铜器“秦公簋”上的铭文就写着“鼏宅禹迹”。山东临淄齐国故城出土的“叔夷钟”上亦写有“处禹之堵”,这是齐灵公为封赏大臣叔夷而铸造的铜器。“鼏宅禹迹处禹之堵”这两句话其实意思基本一致,即居住在禹迹的范围之内。

 伏生有这样一句台词:“茫茫禹迹,画为九州”。这句话出自《左传》,从这句话中我们了解禹迹与九州的关系——九州是对禹迹的进一步分区。因为禹迹的范围太大了,人们在禹迹里还是分不清东南西北,于是把禹迹分成九个区域—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以后再说自己在什么州,就既表明了自己在禹迹里面,也说清了自己的具体方位。

 为什么是九州?不妨看“州”这个字。州字在甲骨文里就出现了,字形中自上而下的三条曲线是“川”,表示河流;中间曲线上的小圆圈,意思是水所环绕的一块地方。所以,“州”的本义是指水中的陆地。而治水可以简单理解为把水排走、开辟出一块块干燥可居的地块,古人于是把“州”与治水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讲,由此传播开大禹治水、划定九州的故事。

 九州中的一些名字今天还在被使用,如徐州、扬州、荆州等。虽然今天这些州的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位置仍然与古代那些州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些州的名称则成为省的简称,如河南简称豫,河北简称冀。

 随着历史发展,九州成为华夏文明区域的代名词,其中包含两个最基本的意思。第一是地理范围。九州包括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这是华夏文明最核心的地域。第二是完整性。九州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域,就是最早被称作禹迹的那个地域。九个州,一个都不能少,少一个,华夏地域就不完整了。这一点深深地铭刻在华夏人的心中。

 在节目的演绎中,主持人撒贝宁与伏生这样一番对话,让观众们心潮澎湃:

 “华夏为何一体?”

 “自古就是一体。”

 中华民族的大地,和中国的文明、思想完全融合在一起。这片大地浸润了漫长的历史,其中的山、河、平原、湖泊,都不只是自然之物,而是有着历史的意蕴。悠悠千年,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朝代如何更迭,这份对原乡故土的朴素情感始终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

 民心即天命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伏生讲解的第二个故事来自《牧誓》,说的是周武王在牧野之战时领着众人念出出征誓词。舞台上,万军之中,周武王振臂一呼,众人齐声响应。在演员们的演绎下,仿佛古战场就出现在我们面前。短短的几句话气势如虹,让人感受到了势不可挡的力量。《牧誓》不仅描述了武王伐纣的过程,也指明了武王伐纣的原因,写出了兴亡之道。

 《典籍里的中国》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戏剧化结构和影视化表达,其更大的创意是在主题立意上的交相辉映。大禹治水安民、武王为民伐纣等多场戏剧,始终围绕“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一鲜明主题展开。

 正如节目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介绍,“民本”这一概念即萌发于《尚书》。除了节目中提到的《五子之歌》《禹贡》《牧誓》等,在《尚书》多篇中均可看到,为政者们不仅提出了“民惟邦本”、“民心”为重的思想,并且也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笃行之。

 翻开《尚书》首篇《尧典》,文中对尧帝的颂扬是同百姓密切相连的。如:“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这是说,尧能发扬美德才智,使九族亲密和睦,还能公平地善待百姓人家。“百姓昭明”的“昭”字,本义是昏暗中出现一抹亮光,有引导光明之意,这是指百姓们从昏暗的日子里看到了曙光。“黎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尧典》,“黎”从“黍”,是一穗聚有很多颗粒的小黄米。黎民指众多人民。“黎民于变

 时雍”是说众多人民也随着变得友好和睦了。可见,在《尧典》里,领袖与人民的关系已讲得生动而富有深意。

 《尚书》还记载了尧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皋陶。皋陶辅佐了尧、舜、禹三代帝王,同尧、舜、禹共同被后人并称为“上古四圣”。在《皋陶谟》篇中,他向大禹讲了执政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通观九德,充满哲思和智慧,均能体现出对待人民的态度。皋陶认为,能做到三德,就可以做卿大夫;能做到六德,就可以做诸侯;如果能把九德普遍施行于政治,使有德才的人担任职务,那么各种事情都会成功。

 大禹还曾向皋陶请教:怎样才能使臣子们同心协力?皋陶则告诉大禹最高执政者的四项要务:修身律己,教导亲属,知人善任,安民。前三项要务,都是为了安民,也只有做到了前三项,才能真正实现安民。

 可以看到,在《尚书》这一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献中,对人民的认识就已非常深入且非常智慧。

 皋陶的思想深远地影响了孔子,孟子等又把孔子的思想继承下来,如孟子直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礼记·大学》里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其中也包含着四项,一是修身律己,二是要教育家属子女向自己看齐,做到这两项才有可能去做后两项,即治国并使天下太平。这与皋陶论“修身律己,教导亲属,知人善任,安民”,正是一脉相承,成为后世一代又一代读书人毕生的追求。

 自《尚书》始,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不能忽视的巨大影响和伟大力量。西方有很多城堡,惟中国有万里长城。长城为何

 要绵延万里?因为它身后的土地和人民需要——它不像西方城堡那样只是为了保护城堡内贵族的安全,而是要护佑所有百姓,为所有人阻挡战火烽烟。

 “读《书》,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有册有典,以史鉴今,是中华民族之幸事——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二

 小时候写作文,但凡是遇上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用上的素材无非是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或者是喝雄黄酒、吃月饼、守岁等传统习俗。殊不知,在上下五千年灿烂的中国文化中,还有史书典籍在历史长河里熠熠发光。

 走进《尚书》、《论语》、《史记》等史书典籍,作为后来者的我们,可以更深入了解璀璨文化和真实历史。

 事实上,想要真正读懂典籍并非易事,而央视一套在大年初一重磅推出的文化类创新节目--“讲好中国故事系列”的最新力作《典籍里的中国》邀请实力派演员变身典籍名家,用戏剧化的舞台呈现典籍中的故事,之后再穿越时空,和当代主持人古今对话。用“戏剧 影视化”的表现形式,在一字一句的台词对白中,让典籍里的生涩文字变得鲜活滚烫。

 《典籍里的中国》选的第一部典籍是《尚书》,扛起开播大旗的演员是老戏骨倪大红,要知道,一档听起来严肃认真的文化类创新节目,开场必须要有两把刷子,拿出看家本领之后才能让观众心服口服。

 如此重要的出场顺序,足以看出倪大红老师在业界的实力与位置。

 事实上,倪大红的确不负众望,一生读《书》护《书》传《书》的伏生,本就是白发苍苍的近百老人,在倪大红的演绎下,无论是拄拐还是作揖,无论是对话还是独白,形体和语气都恰如其分,直扣观众心扉。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谁能想到一个讲中国古文学的节目,能让观众情不自禁泣不成声呢?

 倪大红没有一句多余的台词,简单的自言自语足以让人泪奔--

 “说来不是我舍命护《书》,是我妻、我子、我全家舍命护《书》!

 他扮成白发苍苍的老伏生,一辈子都在为《尚书》奔波,坚定不移地走在传承文化的道路上。当《书》在乱世之中未能保全时,他自责呜咽,那些恰到好处的眼神和动作,让撒贝宁忍不住落泪。

 《典籍里的中国》,倪大红完美开场,伏生本生的形象跃然于屏幕之上,这得益于他根植于内心的文化修养,以及对传承文化的追求。

 是的,这并非是倪大红第一次演绎有深度的角色,早在《北平无战事》、《正阳门下》、《情满四合院》等优秀剧目中,他便通过塑造角色展示出了和时代气息完美融合的文化味道。

 过往的角色经典又深入人心,能安静沉淀文化,也能不动声色将国民度收入囊中,还能扛起央视巨制综艺开播大旗,传承中国文化,以一己之力讲述典籍故事,“偷”走太多观众眼泪。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三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

 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本节目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对于高考语文极具指导性。

 节目中,演员重现了大禹与先民治水的场景,他们仅有简陋的治水工具,却不畏洪水泛滥,誓要天下安宁。在《尚书·禹贡》一篇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更为壮阔的大禹分定九州历史: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书·禹贡》作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典范之作,他的问世、留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尚书》是怎样一部书?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

篇六: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

2021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心得感想 5 5 篇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心得感想篇一

 近日,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开播,首期通过演绎汉代伏生传《尚书》的感人故事,在古今对话、时空转换中,让《尚书》这部传统文化经典进入大众视野。节目不仅呈现了精彩的舞台演出,更着力于展现《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

 让《尚书》的奥义可感可知

 “说来不是我舍命护《书》,是我妻、我子、我全家舍命护《书》!”

 节目中,演员倪大红饰演的“古代护书人”伏生,是讲述书中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的串联人物,撒贝宁则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伏生对谈。他们又共同遇见了四千多年前治水分九州的大禹、三千多年前牧野誓师的周武王。

 选择《尚书》作为节目的开篇,是因为《尚书》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之称,记载了中华民族上古时期从尧、舜、禹到夏、商、周的重要历史。打开这本书,我们可以追溯到华夏文明的源头。

 《尚书》共五十八篇,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分成四部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在介绍《尚书》时用了这样十二个字:“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即《书》的奥义充分地体现在典谟、训诰和誓命当中。这里说的是《尚书》的六种体例:典、谟、训、诰、誓、命。

 典是先王们用来治国的典章制度,如《尚书》的第一篇叫《尧典》,记载了尧和舜治理国家的一些事情。谟是记载古时君臣谋划治国方略的言论,如《皋陶谟》篇就主要记载了舜和大臣们讨论国家大计的对话。训即大臣对于君主的劝谏。诰主要是君主对臣民的告示、告诫以及劝勉。誓是在战争时期的战前君主对将士的动员令或宣战令。命就是君主所颁布的正式命令。

 《荀子·劝学》中说“《书》者,政事之纪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说“《书》以道政事,儒者不能异说也”。可见古人认为,《尚书》所记载的就是上古时期治国理政的大经大法,《尚书》和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想,早已成为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打开《尚书》,格言警句俯拾皆是:谈及官吏选用,有“知人则哲,能官人”“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要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举、无偏无党。处理对外关系时,应以“睦乃四邻”“协和万邦”为最高准则。围绕从政者个人的修身立德,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要从自身着眼,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要从细节着眼,从小事做起,做到兢兢业业、慎始慎终。而“满招损,谦受益”“有容,德乃大”“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这些出自《尚书》的名句,其思想内涵更是早已超越为政的范畴,成为全体民众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

 如何把《尚书》这样的上古典籍变成当代观众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典籍里的中国》戏剧部分成为了节目突出的创新亮点,演员

 对角色的塑造堪称“出彩”,为提升节目的质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此次担任《典籍里的中国》艺术总监,她认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精神,中国国家话剧院责无旁贷!”此番创作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在深入传统文化宝库、探得“宝物”的基础上,以现代人的视角提取精神内涵,同时将多时空舞台与视觉技术手段结合,让传统题材作品既保有传统的独特韵味,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借助电视节目与戏剧各自独特的表达优势,对蕴含在古籍中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进行了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中华文明之光,感动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力量。

 禹定九州 华夏一体

 节目中,反复诵读了《禹贡》开篇的“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几句。演员重现了大禹与先民治水的场景,他们仅有简陋的治水工具,却不畏洪水泛滥,誓要争天下安宁。

 然而正如节目中所介绍的,禹最大的功绩并不仅如此,在治水的同时,他还做了治理、考察、规划等一系列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开辟出一大片文明的土地,形成华夏文明的地理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到处都有禹留下的足迹,于是就诞生了“禹迹”这样一个名词,以此指代华夏这片文明地域。

 可以说,禹迹是华夏疆域的第一个名称,先秦时期的人们普遍使用这个名称来表示自己所在的位置。例如春秋时期的铜器“秦公簋”

 上的铭文就写着“鼏宅禹迹”。山东临淄齐国故城出土的“叔夷钟”上亦写有“处禹之堵”,这是齐灵公为封赏大臣叔夷而铸造的铜器。“鼏宅禹迹”“处禹之堵”这两句话其实意思基本一致,即居住在禹迹的范围之内。

 伏生有这样一句台词:“茫茫禹迹,画为九州”。这句话出自《左传》,从这句话中我们了解禹迹与九州的关系——九州是对禹迹的进一步分区。因为禹迹的范围太大了,人们在禹迹里还是分不清东南西北,于是把禹迹分成九个区域——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以后再说自己在什么州,就既表明了自己在禹迹里面,也说清了自己的具体方位。

 为什么是九州?不妨看“州”这个字。州字在甲骨文里就出现了,字形中自上而下的三条曲线是“川”,表示河流;中间曲线上的小圆圈,意思是水所环绕的一块地方。所以,“州”的本义是指水中的陆地。而治水可以简单理解为把水排走、开辟出一块块干燥可居的地块,古人于是把“州”与治水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讲,由此传播开大禹治水、划定九州的故事。

 九州中的一些名字今天还在被使用,如徐州、扬州、荆州等。虽然今天这些州的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位置仍然与古代那些州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些州的名称则成为省的简称,如河南简称豫,河北简称冀。

 随着历史发展,九州成为华夏文明区域的代名词,其中包含两个最基本的意思。第一是地理范围。九州包括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

 大部分地区,这是华夏文明最核心的地域。第二是完整性。九州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域,就是最早被称作禹迹的那个地域。九个州,一个都不能少,少一个,华夏地域就不完整了。这一点深深地铭刻在华夏人的心中。

 在节目的演绎中,主持人撒贝宁与伏生这样一番对话,让观众们心潮澎湃:

 “华夏为何一体?”

 “自古就是一体。”

 中华民族的大地,和中国的文明、思想完全融合在一起。这片大地浸润了漫长的历史,其中的山、河、平原、湖泊,都不只是自然之物,而是有着历史的意蕴。悠悠千年,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朝代如何更迭,这份对原乡故土的朴素情感始终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

 民心即天命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伏生讲解的第二个故事来自《牧誓》,说的是周武王在牧野之战时领着众人念出出征誓词。舞台上,万军之中,周武王振臂一呼,众人齐声响应。在演员们的演绎下,仿佛古战场就出现在我们面前。短短的几句话气势如虹,让人感受到了势不可挡的力量。《牧誓》不仅描述了武王伐纣的过程,也指明了武王伐纣的原因,写出了兴亡之道。

 《典籍里的中国》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戏剧化结构和影视化表达,其更大的创意是在主题立意上的交相辉映。大禹治水安民、武王

 为民伐纣等多场戏剧,始终围绕“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一鲜明主题展开。

 正如节目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介绍,“民本”这一概念即萌发于《尚书》。除了节目中提到的《五子之歌》《禹贡》《牧誓》等,在《尚书》多篇中均可看到,为政者们不仅提出了“民惟邦本”、“民心”为重的思想,并且也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笃行之。

 翻开《尚书》首篇《尧典》,文中对尧帝的颂扬是同百姓密切相连的。如:“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这是说,尧能发扬美德才智,使九族亲密和睦,还能公平地善待百姓人家。“百姓昭明”的“昭”字,本义是昏暗中出现一抹亮光,有引导光明之意,这是指百姓们从昏暗的日子里看到了曙光。“黎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尧典》,“黎”从“黍”,是一穗聚有很多颗粒的小黄米。黎民指众多人民。“黎民于变时雍”是说众多人民也随着变得友好和睦了。可见,在《尧典》里,领袖与人民的关系已讲得生动而富有深意。

 《尚书》还记载了尧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皋陶。皋陶辅佐了尧、舜、禹三代帝王,同尧、舜、禹共同被后人并称为“上古四圣”。在《皋陶谟》篇中,他向大禹讲了执政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通观九德,充满哲思和智慧,均能体现出对待人民的态度。皋陶

 认为,能做到三德,就可以做卿大夫;能做到六德,就可以做诸侯;如果能把九德普遍施行于政治,使有德才的人担任职务,那么各种事情都会成功。

 大禹还曾向皋陶请教:怎样才能使臣子们同心协力?皋陶则告诉大禹最高执政者的四项要务:修身律己,教导亲属,知人善任,安民。前三项要务,都是为了安民,也只有做到了前三项,才能真正实现安民。

 可以看到,在《尚书》这一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献中,对人民的认识就已非常深入且非常智慧。

 皋陶的思想深远地影响了孔子,孟子等又把孔子的思想继承下来,如孟子直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礼记·大学》里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其中也包含着四项,一是修身律己,二是要教育家属子女向自己看齐,做到这两项才有可能去做后两项,即治国并使天下太平。这与皋陶论“修身律己,教导亲属,知人善任,安民”,正是一脉相承,成为后世一代又一代读书人毕生的追求。

 自《尚书》始,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不能忽视的巨大影响和伟大力量。西方有很多城堡,惟中国有万里长城。长城为何要绵延万里?因为它身后的土地和人民需要——它不像西方城堡那样只是为了保护城堡内贵族的安全,而是要护佑所有百姓,为所有人阻挡战火烽烟。

 “读《书》,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有册有典,以史鉴今,是中华民族之幸事——不忘来时路,方

 知向何行。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心得感想篇二

 小时候写作文,但凡是遇上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用上的素材无非是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或者是喝雄黄酒、吃月饼、守岁等传统习俗。殊不知,在上下五千年灿烂的中国文化中,还有史书典籍在历史长河里熠熠发光。

 走进《尚书》、《论语》、《史记》等史书典籍,作为后来者的我们,可以更深入了解璀璨文化和真实历史。

 事实上,想要真正读懂典籍并非易事,而央视一套在大年初一重磅推出的文化类创新节目--“讲好中国故事系列”的最新力作《典籍里的中国》邀请实力派演员变身典籍名家,用戏剧化的舞台呈现典籍中的故事,之后再穿越时空,和当代主持人古今对话。用“戏剧+影视化”的表现形式,在一字一句的台词对白中,让典籍里的生涩文字变得鲜活滚烫。

 《典籍里的中国》选的第一部典籍是《尚书》,扛起开播大旗的演员是老戏骨倪大红,要知道,一档听起来严肃认真的文化类创新节目,开场必须要有两把刷子,拿出看家本领之后才能让观众心服口服。

 如此重要的出场顺序,足以看出倪大红老师在业界的实力与位置。

 事实上,倪大红的确不负众望,一生读《书》护《书》传《书》的伏生,本就是白发苍苍的近百老人,在倪大红的演绎下,无论是拄拐还是作揖,无论是对话还是独白,形体和语气都恰如其分,直扣观众心扉。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谁能想到一个讲中国古文学的节目,能让观众情不自禁泣不成声呢?

 倪大红没有一句多余的台词,简单的自言自语足以让人泪奔--

 “说来不是我舍命护《书》,是我妻、我子、我全家舍命护《书》!

 他扮成白发苍苍的老伏生,一辈子都在为《尚书》奔波,坚定不移地走在传承文化的道路上。当《书》在乱世之中未能保全时,他自责呜咽,那些恰到好处的眼神和动作,让撒贝宁忍不住落泪。

 《典籍里的中国》,倪大红完美开场,伏生本生的形象跃然于屏幕之上,这得益于他根植于内心的文化修养,以及对传承文化的追求。

 是的,这并非是倪大红第一次演绎有深度的角色,早在《北平无战事》、《正阳门下》、《情满四合院》等优秀剧目中,他便通过塑造角色展示出了和时代气息完美融合的文化味道。

 过往的角色经典又深入人心,能安静沉淀文化,也能不动声色将国民度收入囊中,还能扛起央视巨制综艺开播大旗,传承中国文化,以一己之力讲述典籍故事,“偷”走太多观众眼泪。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心得感想篇三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本节目是树立文化自信的

 典范,对于高考语文极具指导性。

 节目中,演员重现了大禹与先民治水的场景,他们仅有简陋的治水工具,却不畏洪水泛滥,誓要天下安宁。在《尚书·禹贡》一篇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更为壮阔的大禹分定九州历史: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书·禹贡》作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典范之作,他的问世、留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尚书》是怎样一部书?

 《尚书》,最早书...

篇七: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

22 高三作文“《典籍里的中国》伏生和家人以命护《书》的故事”审题指导、优秀范文及相关素材 【真题呈现】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将传统文化经典注入时代潮流,聚焦《尚书》《论语》《史记》等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首期节目中,最令人动容的是伏生向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的故事:公元前 215 年,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儒学博士伏生冒死将《书》(后称《尚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藏匿于壁中。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他们为何能有如此决绝的力量?因为典籍中的思想和智慧让每个个体充满力量。

 读了以上材料,你对伏生和家人以命护《书》的故事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结合材料,以“小化”的名义给你的笔友(小文)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50 字。

 审题指导 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材料、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1.审材料 本次作文材料分为两个自然段。第一个自然段为背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切入,该节目聚焦典籍中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将传统文化经典注入时代潮流。在背景中即把“典籍”和“中国智慧、中国力量”联系起来,考生在立意时必须两者同重,不可偏颇。第二个自然段为具体事例:伏生和家人以命护《书》。在第二自然段,以设问句式指出了写作方向:“他们为何能有如此决绝的力量?因为典籍中的思想和智慧让每个个体充满力量。”考生由此关键句可明确写作重点应是“典籍中的思想和智慧”对“个体”的影响,需从伏生护《书》拓展开来,写古人(赵普与《论语》;欧阳修《伶官传序》与《尚书》)、写今人(如屠呦呦青蒿素和古代医籍;新时代领路人引用古籍名言;疫情物资箱上的名言;河南卫视“奇妙游”与典籍)、写青年自身(当年青年人格塑造和四书五经),写“典籍”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对于“个体”的作用,从而体现当今青年思考、传承“伏生”精神;立志、力行当代“伏生”作为的时代担当。

 2.审情境 本次作文的情境是隐含在材料和任务中的。大情境是“将传统文化经典注入时代潮流”;小情境为交流对伏生及家人以命护书这一故事的感受和思考。所谓“感受”,即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所谓“思考”,即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因此考生写作时就不能单纯写感性的认知,比如感动,应该把重点放到由故事而生发的对其“价值观”的挖掘、分析上。

 3.审任务 任务为以特定身份给特定对象写一封信。除了要注意书信体的格式外,这里要特别注意任务中指定的两个姓名“小文”“小化”,合起来便是“文化”二字。这样的设计意在引导考生思考并承担作为当代青年的文化使命,并且,笔触涉及到文化使命,探究守护文化的途径,才算是写得深刻。

 4.审要求 本次作文为常规要求,不再赘述。

 优秀范文 读文化典籍,做当代伏生 ——致小文的一封信 亲爱的小文:

 见字如晤!

 “民族魂”鲁迅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今天,我知道了,竟还有以命护《书》的人,感动之余,更多了一些思考,亲爱的小文,我深深地觉得我辈青年必须苦读文化典籍,志做当代伏生。

 亲爱的小文,你看,弱水三千,古人取一瓢“典籍”,成就美名留世。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古人对这“书”里的“千钟粟”和“万金屋”情有独钟,所以,汉有张良熟读《太公兵法》,博得沛公赏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所以,唐有李密牛角挂《汉书》,赢得杨素称奇,屡破隋军、逐鹿中原;所以宋有赵普研习《论语》,“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亲爱的小文,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辈若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亲爱的小文,你听,繁花万态,今人撷一簇“典籍”,铸就力量在肩。

 “上有迢迢河汉,下有滔滔江水”,中有典籍浩如烟海、郁如邓林,无数今人穿梭其中,往往有得。“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诗词的女儿”在唐诗豪迈、宋词缱绻中款款走来;“三春光晖”“香雾云鬟”“萱草花生”,

 央视一姐在通过朗读、爱上岗朗读后妙语连珠;“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河南卫视在文化氤氲、传统升腾中破圈而出……亲爱的小文,她以诗词教化当代,她以学识浸时俗,她以科技彰显底蕴,吾辈也该用所读增辉时代,用所学补益山河!

 亲爱的小文,你思,争流千帆,吾辈持一卷“典籍”,绘就青春不负。

 伏生以家以命护《尚书》,苏轼发愤读尽天下书,吾辈又该如何接过这文化火炬,以小我助大国?我想,莫过于:深怀敬书之心,倾注爱书之情,笃行读书之事!敬书,因其流传不易;爱书,故不轻易损毁;读书,读《尚书》,知“满招损,谦受益”,读《论语》,识“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读《史记》,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亲爱的小文,我想你也一定认为,中国精神,在黑眼黄肤,更在文化骨血,吾辈应读文化经典,让其“温暖而强劲的力量”浸润身心、绚烂青春。

 亲爱的小文,叶嘉莹先生说:“人如果能在入世法与出世法之中,任择其一而,都不失为一种可羡的幸福。”于我们而言,尚不能悟得这“入世法”的进取和“出世法”的超脱,但我想,文化中有风情万种,典籍中有风景无限,若我们能择之,且“固执之”,也是“一种可羡的幸福”吧!亲爱的小文,陌上花开,典籍闪耀;晨光熹微,伏生呼唤,约否? 祝:读在路上,学有所成!

 小化 2021 年 10 月 14 日 相关拓展 1.“古籍守护”相关素材与时文范例 矗立在中华文明的丰沃土壤,仰望着民族历史的浩瀚星空,记载千年的古籍,是薪火传承的关键所在。社会公众既有对文博的“喊渴声”,更有对文化的“探索欲”,古籍身上所加持的权重,可谓不轻。努力达成它与人民群众的“美美与共”,让其真实地存在于你我他的生活之中,这样的文化自信,才是有鲜活度的。

 近年来,弘扬传统文化,成为热潮。如何使古籍不再束之高阁,尘灰满面,最好的方法就是使之与现代生活相遇,古为今用,使之不再高冷傲世,而是可亲可近,“飞入寻常百姓家”。如运用现代媒介,使古籍活化,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让历史的厚重变成时代的鲜活。总之,厚重古籍与现代传媒,也可握手言和,绝非割袍断义。运用现代科技、媒介、创意,使古籍走进生活。现代科技与厚重典籍的兼容,为传统文化的守护、传承、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而“寻

 找古籍守护人”活动,运用多种创意和形式,普及古籍知识、演绎古籍内容,让古籍鲜活起来,无疑是互联网时代古籍活化的有效打开方式。

 古籍守护,让历史的厚重变成时代的鲜活 (标题一言立骨,表明观点。)

 ①深情回望每一个伟大民族的历史与过往,总能给人们以启迪、给未来以昭示。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要想精准地读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古籍是始终绕不过去的“有字之书”。(开篇高屋建瓴,从回望历史、昭示未来的高度,切入古籍守护这一话题。)

 ②古籍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但古籍续命迫在眉睫。全国现存古籍和民国线装书 5000 多万册件,有 1000 多万册件亟待抢救性修复。而古籍修复这项国家级非遗,由于技术难度和行业冷淡,受困于人才和资金缺乏。古籍数字化速度同样堪忧,目前我国仅 7.4 万部古籍可供线上阅读。如何让这份历史的厚重“举重若轻”,并走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是当下很多人在思考的问题。(列数字,摆现象,剖析现状,指出古籍续命迫在眉睫,古籍修复刻不容缓。)

 ③古籍所赋予的内容,意味着时间上的“一眼千年,甚至万年”,要完成“从古到今”的凿空之旅,需要对移动互联网这个当下最为风靡的“工具箱”进行有力探寻。近日,字节跳动公益联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国家图书馆发起“寻找古籍守护人”活动,招募创作者通过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等平台,创作相关内容、推动古籍活化、助力传统文化传承。目前,已有来自不同领域的九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和抖音达人加入该活动,同时因其在各自领域的专业度和影响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古籍宣推官”。这其中就包括了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古籍修复专家杜伟生,漫画家蔡志忠,学者周国平及抖音美食创作者李子柒等。(古籍守护的办法一:借助互联网推动古籍活化、助力传统文化传承。)

 ④矗立在中华文明的丰沃土壤,仰望着民族历史的浩瀚星空,记载千年的古籍,是薪火传承的关键所在。社会公众既有对文博的“喊渴声”,更有对文化的“探索欲”,古籍身上所加持的权重,可谓不轻。努力达成它与人民群众的“美美与共”,让其真实地存在于你我他的生活之中,这样的文化自信,才是有鲜活度的。“寻找古籍守护人”活动就是互联网公益在古籍活化上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激励创作者通过说书、绘画、复原美食等不同的形式,普及古籍知识、演绎古籍内容,让古籍鲜活起来。用户在抖音等平台发布古籍相关内容,并添加“寻找古籍守护人”话题即可参加活动。从网友积极参与和互动的情况来看,围绕以

 “寻找古籍守护人”活动为载体,不啻是局面打开的一种有力尝试。(古籍守护的途径二:开展“寻找古籍守护人”互联网公益活动。)

 ⑤讲述现代人延续古籍生命、传承中华文脉的故事,就要让更多人看到“冷门”行业的“热血”坚持。曾修复北宋孤本,一页就值 300 万的@廉成春;创新短视频视角,推动传统文化美食潮流崛起的@红楼宴;靠画“神仙狐鬼”爆红网络,圈粉 60 万的@舍溪……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众多创作者们用自己的方式让古籍鲜活起来,并借助移动互联网让古籍完成了从“馆舍一隅”走向“大千世界”的探索发现之旅。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宠,短视频能够以“轻骑兵”的姿态,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让优质内容“扑面而来”。此次,“寻找古籍守护人”活动,亦契合了年轻人所期待的轻松氛围和全民主题,相关视频播放量目前已达2.5 亿次。在关注度就是影响力的年代,这样的数据无疑是一股无法忽视的强大力量。(古籍守护的途径三:互联网平台众多创作者们用自己的方式让古籍鲜活起来。)

 ⑥古籍守护,让历史的厚重变成时代的鲜活。通勤路上“看一看”,睡觉之前“刷一刷”,美食上桌“拍一拍”……从传播学角度来说,发轫于移动互联网的短视频平台,因其较强的视觉感染力,很容易在广大受众中扩散,使之成为一个可以全民参与的重要路径。现在,短视频平台对“寻找古籍守护人”活动的生动演绎,满足了广大青少年对短视频内容高质量的需求,可谓有趣又有料,是为积极的教育普及,同时也会让亿万网友开卷有益,收获满满。(总结全文,照应题目。)

 2.新时代领路人引用名言举隅 (1)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

 出处及释义:出自汉代典籍《韩诗外传》,大意为志向远大、投身伟业的人,不会在事业未竟之时停下脚步、选择安逸的生活。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出处及释义:出自《礼记·中庸》十九章,大意为要广泛地涉猎多方面的知识,要详细地提问求教,要慎重地思考问题,要明确地辨别,要坚定地将所学付诸实践。

 (3)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出处及释义:出自《韩非子·显学》,大意为宰相都是从基层州部中锻炼上来的,而猛将都是从军队卒伍中摔打出来的。

 (4)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出处及释义:出自(东晋)葛洪《 抱朴子外篇 博喻卷第三十八》,大意为如果两人志趣相同,他们不会因为有山海阻隔而感到彼此距离很远。原句为“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 (5)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出处及释义:出自(汉)桓宽《盐铁论》 卷二之枕边第十二篇,大意为聪明的人(往往会)根据时期的不同而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方法),有大智慧的人(会)伴随着事物(发展方向)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

 (6)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出处及释义:出自明、清两代文人《古今贤文(合作篇)》,大意为一支花盛开了不能说明春天到了,但是如果各种各样的花都争相盛开,那么很明显,春天将要来了。

 (7)功崇惟志,业广唯勤。

 出处及释义:出自《尚书·周书》,大意为取得伟大的功业,则必须有远大的志向;做到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就必须要勤奋不懈的努力。

 (8)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出处及释义:出自袁枚《续诗品·尚识》,大意为学问的根基好比弓弩,才能好比箭头,只要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就可以让才能很好发挥作用。

 (9)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出处及释义:出自《大学》第三章,大意为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10)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出处及释义:出自左丘明《国语·周语下》,大意为顺从良善如登山一样艰难,屈从邪恶如山崩一般迅速。

 3.河南卫视《重阳奇妙游》 (1)斑鸠杖的寓意 拐杖古称“鸠杖”,古代人常把拐杖的把手或雕纹设计成斑鸠的造型,他们认为,鸠鸟食道特别宽,所以吃什么都噎不着。因此把这种鸟刻在拐棍儿上送给老人,寓意很明确:牙好胃口好,身体倍儿棒!

 (2)重阳传说背后的寄托 节目开篇,就讲述了“桓景学道斩瘟魔”的重阳节起源传说。据《续齐谐记》记载,很久以前,汝阳人桓景的家乡突遭瘟疫,乾川混沌,气象诡谲。他必须循着瑞鸟的指引,穿上盔甲,拿到降妖青龙剑,在重九这天,披风斩瘟魔,还天地一片清朗。

 (3)《有凤来仪》“凤凰五色” 晋代典籍《抱朴子》载:“凤头上青,故曰戴仁也。凤颈白,故曰缨义也。凤嘴赤,故曰负礼也。凤胸黑,故曰尚知也。凤足下黄,故曰蹈信也。”凤凰“五色”就是古代社会所追求的“德、义、礼、仁、信”五种精神品质。此外,作为华夏民族的...

篇八: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

2022 年第 3 期总第 405 期实

 务VIEW ON PUBLISHING中国故事的跨媒介叙述— 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文 / 惠政中华典籍虽然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但常因语言艰涩难以被大众理解。2021年,以中华典籍为主题的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以下简称《典籍》),采用文本解读与戏剧演绎结合的方式,让晦涩难懂的典籍变得平易近人,传播值得歌颂的中国故事。《典籍》实现了文本、戏剧与影视的跨媒介互动,从多个层面呈现经典的内涵,这个过程离不开视觉修辞的参与,可以说,节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视觉修辞。视觉修辞是以视觉化文本为主体的修辞对象,通过使用和构建视觉话语和视觉文化,从而达到劝服、沟通效果的实践与技巧 [1] 。传统修辞主要关注语言的修辞。读图时代,图像对人的影响与语言一样不可估量,于是,针对图像的视觉修辞研究兴起。视觉修辞延续了语言修辞的传统,又发展出新的理论内容,为视觉文本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本文分析《典籍》的视觉修辞逻辑、视觉修辞策略和视觉修辞效果,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一、跨媒介操演性:《典籍》的视觉修辞逻辑学者何成洲认为,文学艺术中的跨媒介现象可以看作一场“表演”(performativity,又译为操演)。《典籍》从文字到影像的转码过程,正是中国故事的跨媒介叙述过程。跨媒介操演性是《典籍》视觉修辞的内在动力,也是修辞行为跨文本发生的主要逻辑。《典籍》中最直观的一次跨媒介转换是由文字到戏剧的转换,包括两次转码过程。戏剧化创作之前,主创先深入理解典籍文本,在心理上还原语言所描述的视觉形象,学者陈汝东称这一过程为语言视觉修辞。《禹贡》一章,演员闭目齐诵“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短短三句,大禹行走山林,划定九州的画面便如镜头般在观众脑海里呈现。之后的戏剧化创作中,创作者依据心中还原的形象进行艺术创作,这是第二次转码过程。在这次转码中,视觉修辞的应用更为复杂和广泛。编剧对叙事进行编排,设置精彩的戏剧冲突;导演设置场面调度,通过蒙太奇手法实现时空穿梭与古今对话;演员通过揣度人物性格,生动再现先贤形象。不同媒介在《典籍》内部共存与互动。内部媒介之间不是简单的包容和并置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节目的文化意蕴与精神价值。从节目最具看点的部分—戏剧表演来看,典籍原作、演员访谈、专家对谈等是随着戏剧文本一起传达给观众的附加因素,学者赵毅衡称其为“伴随文本”。这些成分隐藏在文本前后或文本边缘,影响了文本的【摘    要】文化类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将典籍文本进行了影像化呈现, 使中国故事获得了广泛传播。节目里的典籍文本经历了文字、戏剧和影像的跨媒介叙述,这个转码过程离不开视觉修辞的参与。文章尝试从视觉修辞逻辑、视觉修辞策略与视觉修辞效果三个方面对《典籍里的中国》的视觉传播及文化意涵展开讨论,以期为电视文艺节目提供视觉修辞范本,进一步推动受众的文化认同。【关  键  词】《典籍里的中国》;跨媒介叙述;视觉修辞【作者单位】惠政,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03.014

 732022 年第 3 期总第 405 期实

 务VIEW ON PUBLISHING解释[2]。“伴随文本”包括“先文本”“同时文本”“前文本”。相对戏剧表演来说,典籍原作是“先文本”,也是节目呈现的主要内容。演员访谈被称作“同时文本”,其发生在戏剧创作过程中并影响最终的呈现效果。关于排练和汉服展示的纪录文本也属于“同时文本”,向观众展示了演员理解角色和进入角色的过程。专家对谈则是对节目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补充式解读,其解读内容就是“前文本”。这些“伴随文本”在戏剧文本之外,但积极参与文本意义的构成,深刻影响戏剧文本的意义解释,又与戏剧文本共同存在于电视综艺节目这一媒介空间。这些文本之间的互动效果,同样依靠视觉修辞来实现。二、符号表意机制:《典籍》的视觉修辞策略传统修辞推崇在语言维度把握意义的生产方式,认为修辞意义主要来源于视觉语言构成层面的修辞结构,即隐喻和暗指等修辞形式所激活的“认知—联想”机制 [1] ;新修辞学则将修辞理解为一种传播行为。美国修辞学家肯尼斯 · 伯克提出了以认同为核心的新修辞理念和方法,他认为视觉文本不再局限于传情达意的语言功能,还试图通过视觉修辞实践影响人的文化认同。无论是传统修辞学所关注的修辞结构,还是新修辞学所关注的象征实践,实质都是在探讨修辞过程中视觉符号的意义生成,其具体表征就是视觉修辞策略。因此,我们可以从视觉隐喻、视觉转喻与无意识认同三个方面对《典籍》的视觉修辞策略进行分析。1.视觉隐喻隐喻是一种聚合关系,建立在相似的基础上,帮助人们的认知从具体经验层面抵达抽象概念层面 [3] 。在视觉文本中,隐喻修辞的具体实现方式就是使用隐喻性的视觉符号。借助隐喻修辞,让观众通过图像的显在意义把握图像的隐性意义,从而深刻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由此,视觉文本的主旨也得到了升华。节目第一种主要的隐喻修辞方法是以古代先贤的事迹来表现“中华文明”的概念。《典籍》每期以特定的主题将著名的历史人物与事件联系在一起,从农事与医术到历史与思想,都是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隐喻。从文明肇始、部落一统到播种五谷、重修本草,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的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孔子周游列国”“李时珍遍尝百草”“司马迁发愤著书”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通过戏剧化演绎成为具象的视觉符号,观众从中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节目第二种主要的隐喻修辞是通过当代故事来表现我国的现代化成就。在时空对话中,撒贝宁向先贤展示了典籍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呈现的新面貌、新发展,电子书、飞机、火箭等视觉符号作为现代化的代表出现在舞台上。一方面,这些视觉呈现展现了现代科技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的诸多便利;另一方面,表明了在现代技术支持下,传统文化以多样化的形式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扬。这些科技创新的展示就是节目对现代化成就的隐喻。2.视觉转喻转喻建立在相关或邻接基础上,语言学家雅格布森称其是组合关系 [3] 。在视觉文本的意义表达中,基于转喻修辞的“图像指代”是隐喻修辞的基础,帮助人们通过事物的部分认知事物的整体。视觉文本中的叙事往往体现为图像的转喻修辞,这种视觉转喻在节目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古代先贤事迹的展现。通过“一部典籍、一个人物、一个主题”的呈现方式,《典籍》塑造了一批被称为古代先贤的视觉形象(人物),又以这些人物的典型事迹来梳理中华文明发展与传承的脉络,精练呈现中华民族精神。以《史记》一期为例,节目从书中精雕细琢的300多个人物中挑选出10余位大众熟悉的历史人物,举办了一场群英荟萃的“历史盛会”。在司马迁的游学历程中,节目带着观众前往九嶷山追念舜帝,到孔子故里拜祭先师,去汨罗江畔追慕屈原……通过个体叙事,节目将人物身上展现的崇高道德价值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接,让观众在视觉体验中感受精神的洗礼。同时,这些精心选择的片段组合充分调动了观众的联想,让他们对典籍文本和人物故事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和再创作,使得文本的潜在意义在观众参与过程中不断增值。3.无意识认同新修辞领域的开创性人物肯尼斯 · 博克将认同分为同情认同、对立认同和误同(无意识认同)三

 742022 年第 3 期总第 405 期实

 务VIEW ON PUBLISHING种类型。他认为前两种仍属于亚里士多德的传统修辞范畴,而无意识认同则最接近修辞情景的根源 [4] 。视觉文本通过构建视觉图景来影响观众对意义的解读,按照博克的修辞情景与认同理论,视觉文本的意义就产生于观众与视觉形象的符号互动中。对于《典籍》如何帮助观众按照传播者的既定意图进行文本解读,无意识认同说能为我们提供一些解释。首先,《典籍》通过“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代入引发观众的情感认同。“当代读书人”联结古代与新时代、戏剧空间与现实空间,是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融入戏剧的重要媒介。此外,“千年以后的读书人”也指观看节目的每个读书人。在节目中,撒贝宁不仅作为戏剧叙事的重要元素参与故事构建,还引导观众从自身体验出发参与历史故事,感悟经典的魅力。在撒贝宁与古代先贤的对话与互动中,观众被带入历史情景;随着撒贝宁固定的仪式展演,观众的参与感被一次次深化,并产生广泛的情感认同。其次,《典籍》通过炎黄子孙的身份确认引发观众的文化认同。炎黄子孙是中国人身上独特的印记,节目中,从主持词设计到嘉宾发言再到戏剧台词,都在有意识地引导观众认同炎黄子孙的身份。比如节目的《禹贡》章节,通过“大禹划定九州”的故事引出节目的核心价值和主题—华夏一体,然后选择炎黄部落合并的情节进行重点呈现,追溯中华民族的历史源头。这些视觉呈现体现了创作者在讲好中国故事过程中对民族记忆和文化认同的观照。最后,《典籍》通过“时代主题”的选取引发观众的社会认同。《典籍》的主题涵盖政治、科技、医药和思想等各方面,从古至今,祖先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都是一致的:民生问题、科技发展、医学攻关……这些不仅是传统社会的时代主题,还是当下中国的时代主题,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典籍》通过展示古人对这些问题的不断探索,以及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下人们所交出的答卷,引发观众对时代主题的社会认同感。三、文化价值书写:《典籍》的视觉修辞效果修辞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传播者的预期,所以,视觉修辞的效果是分析视觉文本的重中之重。《典籍》亦讲亦演,对话古今,用“戏剧+影视+访谈”的方式影视化再现传统文化,从多个层面给观众带来了丰富的视听享受。一方面,节目着眼于高雅文化的精英化视角,大大提升了节目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节目采用大众化的表达方式,推动了中国故事的广泛传播。1.以跨媒介叙事拓展文本内涵《典籍》节目由文字、戏剧表演和电视综艺跨媒介组合而成,文本之间相互影响又形成合力,实现了中国故事的多层次叙述。在节目中,作为视觉呈现重点的戏剧表演,采用打破时空的戏剧构思,结合特殊的舞台造型和环幕投屏等舞台技术,通过身临其境的视听体验引导观众参与叙事,体现了节目以影像传播中国故事的特有优势。同时,节目展示了主要演员与专家学者的人物访谈、剧本研讨会等多个“伴随文本”,这些文本作为戏剧创作的记录,是表演文本的补充,这两类文本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元共生、富有层次感的文化表意系统,准确而全面地表达了《典籍》所承载的文化内蕴。2.以精英化视角呈现价值引领《典籍》由专家反复比选代代流传的经典,并精心设置了专家对谈环节,邀请专家学者参与文本解读,保证了文本解释的专业性和节目的思想深度。此外,节目还在戏剧表演中设置语境关联来引导观众对文本的理解。比如在古今对话环节中,节目将宋应星与袁隆平这两位时代的造福者通过“禾下乘凉梦”联系了起来,让两人跨越300多年握手,这充分诠释了科学精神的传承。3.以大众化表达助力文化传承数字媒介的兴起使得经典之争逐渐演变为体裁之争,很多作品靠大众体裁胜出。为了应对这场文化剧变,晦涩难懂的典籍必须寻求更为大众化的表达方式 [2] 。当下,包括网络视听在内的视听文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众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并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比如《典籍》创新舞台设计,综合运用多种视听语言打造多重表意空间,以丰富的视觉修辞带给观众多层次的视觉体验,由此激发观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为高雅文化的大众化传播提供了优秀的范本。综上,《典籍》通过一系列视觉修辞实践唤起

 752022 年第 3 期总第 405 期实

 务VIEW ON PUBLISHING浅谈国家出版基金的申报 — 以“先进核科学技术出版工程”为例 文 / 田华【摘    要】 品牌是出版社的生命线,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恰恰是品牌的象征,研究并申报国家出版基金有助于打造出版社品牌 , 提升出版社影响力。文章以笔者申请的 2020 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先进核科学技术出版工程”为例,从立足自身优势、精读申报指南、写好申报材料等方面介绍国家出版基金申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关  键  词】国家出版基金;申报;出版品牌 【作者单位】田华,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03.015国家出版基金于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 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之后的第三个以国家名义设立的专项基金,主要资助优秀出版物出版。对于出版社尤其是大学出版社而言,申报国家出版基金不仅有助于缓解受众面窄、学术水平高的学术著作出版的经济压力,为出版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为后续申请出版界三大奖项—“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供了优质的资源。品牌是出版社的生命线,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恰恰是品牌的象征,研究并申报国家出版基金有助于打造出版社品牌,提升出版社影响力。由笔者申报的“先进核科学技术出版工程”项目包括5种图书,获得了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回顾申请过程,笔者总结以下几点经验供同行探讨和参考。

 一、立足自身优势,做好选题策划 笔者所在的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是具有图书、音像、电子、互联网出版资质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长期以来以服务西安交通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为目...

篇九: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

TV RESEARCH 电视研究 2021 年第 6 期(总第 379 期)■ 吴柳林 谢雯雯 《典籍里的中国》:多模态文化价值的建构摘 要:

 《典籍里的中国》以“文化节目 + 戏剧 + 影视化”的方式演绎历史篇章,节目融合图像模态、文字模态、声音模态等,利用多模态叙事强化受众对文化的感知与识别,建构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在语境上搭建出双向共通的交互情境,让受众形成全方位的文化浸润与感知模式,这将有助于强化中华文化认同、培育主流文化价值以及提升我国文化传播水平。关键词:

 《典籍里的中国》 多模态 文化价值2021 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电视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从历史与现实交互的二维空间讲述历史经典,本文将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方法,探析该节目文化价值的建构方式及所建构的文化价值内涵。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是在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他认为语言是社会符号与意义的潜势,语言之外的其他符号也能产生意义,语境与多模态话语的意义解读密不可分。以下我们将从内容层面、语境层面、意义层面对《典籍里的中国》的多模态叙事与意义共建进行解读,探析此节目生成文化价值的方式以及所建构出的文化意义。一、内容呈现:叙事多模态形成文化感知“多模态话语是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声音、动作、语言、图像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 ① 《典籍里的中国》融合图像模态、文字模态、声音模态等,利用多模态叙事的技巧,强化受众对文化的感知与识别。通过分析此节目形式的多模态符号内容,我们既可以感知文化大国书写历史图谱、传播民族文化的技巧,又能够发掘积淀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路径。1. 图像模态——复古写实罗兰·巴特的图像分层理论为剖析图像构成与研究图像模态提供范式,他将图像分为“语言学讯息层”“外延图像层”“内涵图像层”。图像作为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往往能够发挥出潜在意指作用,并赋予文化一定意义。由于图像外延意义无限扩张,传受双方开发的衍生意义具有多重性,图像意义要完整地予以解读,这就需要激发图像模态沉浸式体验的活力,巧妙结合补充说明的文字系统,以此扩大图像整体信息值,使意义潜势发挥效用。《典籍里的中国》在讲述《尚书》历史典故时,无论是伏生童年学书、伏生护书、伏生传书等历史场景戏剧化演绎的环节设计,还是还原场景的舞台布置、紧贴史实的服装道具、流光溢彩的舞台灯光等细节处理,都凸显出复古写实的图像模态特征,给受众带来强而有力的沉浸式体验感。2. 文字模态——流畅转换澳 大 利 亚 语 言 学 家 詹 姆 斯·R· 马 丁(James R.Martin)将词汇层面的“内容形式”看作是实现意义的系统,文字模态系统运用承上意、启下意的方式,采用口头或书面解释对人物或事件作出说明,并用形象化的文本符号增强对立意的理解。在《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中,将典籍文本中的文言文或白话文转化为话剧的台词、主持词、解说词、旁白等形式,除了注重对原来文本语言信息的提取,还参与符号文本意义的构建,让分节故事的文字模态实现流畅转化。节目

 38频道·栏目·节目CHANNEL·COLUMN·PROGRAM采用“‘舞台—典读会—访谈间—舞台’的空间轮转模式” ② ,给文字模态创造出表现空间,根据各模式特点呈现不同的文字模态,实现系统化、组织化叙事。如典读会中主持人与点评老师品读《天工开物》书籍时,蒙曼老师解读天工开物的含义:“‘天工’可以理解为自然的能量或自然的职责,开物则是‘开创万物、开发万物、成就万物’”,这为后续的舞台与访谈间环节梳理了文化脉络,有条不紊地引导观众理解语篇意义与核心内涵,使受众感知到典籍中“格物致知、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同时,文字模态做到引经据典,穿越时空的对话,以交叉叙事的方式,让古今文字迸发出熠熠生辉的哲理智慧,如解说词“佳兵者,不祥之器,盖严慎也”就引用老子的观点表达“无为而治”的战争理念。总之,《典籍里的中国》文字模态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推进典籍文本的意义解读、意义还原与意义再造。3. 声音模态——呼唤情感电视节目的声音模态外延广阔,包括音乐、对话、旁白以及自然声等内容,人物声音远近与强弱程度、音响音量与效果都会影响所营造的情境与建构的意义。声音模态与直观的图像模态、启发性的文字模态有所不同,其带来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官体验,通过营造事件与人物的在场感与真实感,强化人物感情色彩,引发受众与之共情。如在《天工开物》戏剧演绎过程中,“禾下乘凉”的梦想在科学探索中得以实现,宋应星与现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进行跨时代握手时,此起彼伏的背景音乐持续了 92 秒,与“宋应星先生”泛泪光、双手紧握等肢体动作相互补充,调动观众融入其中,强化观众对农业繁荣社会的理解;当司马迁远行游学时,响起轻柔欢快、节奏舒缓的音乐,寄托学成归来的愿景与希望;黄帝与炎帝临近交战时,人物脚步声、兵器声、呐喊声、风声表现双方焦急战势,紧随其后的是炎黄达成联盟后“炎黄联盟,公卫天下安定”“拜炎黄”等掷地有声的人物对话,彰显出文化冲击力与艺术感染力,反映出安定天下与和平发展的治理观念。《典籍里的中国》的声音模态与其他模态是强化式互补关系,声音连接的一串串音符,调度起各种多模态形式进行交际,充分表达节目意义,并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呼唤观众情感。二、语境渲染:搭建双向共通的交互情境《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内容整体呈现出多模态叙事的特征,其利用前景性的视觉模态与协同的听觉模态,达成观众对文化的初步感知与识别,在此过程中,节目所要传达的文化价值理念会通过其营造的语境得以渲染,从而增强观众的文化认同感。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将“语境”划分为“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前者指话语发生时的实际场景,后者则指“由人的思维模式、生活习惯以及一切社会的潜规则所组成的意识形态” ③ ,在情景语境中多模态对文化价值建构的作用最为明显。《典籍里的中国》作为一档电视文化类节目,文化认知的强化会通过话语范围、话语基调与话语方式来体现。1. 话语范围:交替角色解释文化电视节目的语言与非语言系统在构建意义上受情景语境的制约与影响,《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创作 + 戏剧表演 + 戏剧点评”的戏剧舞台表演为主要方式建构文化价值,在其戏剧文本的话语范围空间中,节目采用交替角色解释文化的方式,使得人物角色、历史背景与应用文本等都参与其中。在戏剧人物主体上,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古代先贤共处相同维度,让古今人物进行对话,实现交融互动,基于纵向历史跨度背景的驱动,使文化内涵得以延伸与再造;在戏剧故事情节上,节目所涉及对象以中国典籍话题或语域为核心,为解读中华传统文化提供材料来源;在戏剧故事情节上,按照正面叙事的逻辑甄选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故事,讲述典籍的成书过程、流传后世的故事以及典籍的核心思想等,以达成让受众识读文化意义的交际目的。节目采用背景交替、人物交替、文本交替的方式限定话语范围,展现文化节目特色,多方位增强受众对文化价值的理解。2. 话语基调:营造视觉空间互动“话语基调探讨的是交际场景中讲话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关系,暗含着讲话者的交际意图” ④ 。话语主体的自身定位能够奠定情景语境的基调,《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由于受社会背景、文化、地缘等因素影响,评论员、主持人、演员等角色风格鲜明、自成体系,呈现出播音风范、演员风范、学者风范等,由于个体基调

 39TV RESEARCH 电视研究 2021 年第 6 期(总第 379 期)的差异,节目语体风格呈现出正式与非正式的特点,有利于建造互动的视觉空间。如“为殷先人,有册有典”“《五帝本纪》背的怎么样?”“此为何意?”“请老师们解读一下何为‘天工开物’呢?”等语句的语气、措辞、内容以及口吻不尽相同,既采用正式的书面语体,又采用大众化的口头语体,“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巧妙互补将减弱文化传播隔阂,有助于增强受众理解。另外,节目在整体意义建构方面,戏剧化地借助人物的“隔空喊话”营造出平等的交际空间,使得受众在品鉴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前辈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进入沉浸式体验并接受文化浸润。3. 话语方式:强化语言表意作用话语方式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用来表达思想的形式,探究话语方式有助于增强语言在语境中的作用。话语方式支配着语言的表意功能,影响着语言系统、词汇语法、意义生成等方面。一方面,话语能协调参与者与观看者的互动程度,如在节目中疑问句的使用能够调度受众参与,陈述句的使用可以表明立场,感叹句的使用往往会寻求受众的态度认可;另一方面,话语能最大限度地彰显语言态度倾向与文化价值观,在节目的情景语境中,语言不仅能传播信息,而且能表达讲话者的动机、态度以及情感倾向。如《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第二期介绍了中国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该节目以戏剧表演为主要内容,戏剧的人物台词为文字主模态,利用对仗、设问、反复等修辞手法讲述观点,让经世致用的文化意蕴得以表达与强化。如“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语句重复,铿锵有力地讴歌明代宋应星随性豁达、献身农业的精神,用“今年有,也要思来年无;今年丰,也当防来年灾”对仗的修辞手法解读民生富足之道,节目通过使用多种话语方式协同参与,搭建起历史与现代、传者与受众双向共通的交互情境。三、意义共建:建构与弘扬传统文化价值

 “语言、声音、图像、动作等模态都是完整的表意系统。” ⑤ 《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中的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模态共存于同一文化系统,不同模态通过组合优化,将节目的话语意义建构为通过讲述中华文化故事来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价值。1. 打造意义共通空间受众要识别信息传播中的文化意义,其前提是需要打造传受双方的共通意义空间,这就要求受众具有大体相近的社会背景、文化程度、个体经验,从而对传播活动中所包含的语言系统有相同的认知原则与解读方式。《典籍里的中国》主要围绕文化进行主题创作与内容编排,在制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受众的认知水平与认知习惯,以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则或理解逻辑,解读并戏剧化再现历史情节,减弱因差异化的文化背景带来的传播障碍与隔阂。从技术环境看,该节目“运用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现代科技手段打破时空隔阂” ⑥ ,通过沉浸式话剧的表现手法,打造年代场景,重视史实情节再现,为观众营造想象空间,从而传播文化意义。从节目内容看,主持人、演员、读书人等演绎典籍篇章,其意不在于列举中国传统文化,而在于深耕传统文化价值,并挖掘其所能发挥的社会价值,通过典籍文本、评述话语、视觉图像等交代历史背景,

 40频道·栏目·节目CHANNEL·COLUMN·PROGRAM有助于打造与受众的意义共通空间。节目通过多模态语言符号进行秩序化重组,打造出多维立体的历史场景,以此满足品读文化故事、萃取核心文化价值所需的情景条件,从而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2. 生产多元文化意义《典籍里的中国》节目通过选取典籍中能够体现传统文化价值的符号系统,生动还原典籍编撰者的人生轨迹,梳理文化发展脉络,进行符号意义的二次赋予,以新颖独特的“舞台—典读会—访谈间—舞台”的空间轮转模式,将话语意义指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广泛调度不同模态进行互补式融合,实现视觉符号、听觉符号等多模态资源的意义共建,助力多元文化意义生产。首先,在文字模态上,节目中人物台词、主持词、旁白等语言的“所指”内涵丰富,借以“古今交融”的文字符号建构起多元文化意义,引领受众领略文化价值。其次,在图像模态上,节目通过画面色彩、人物、服饰、灯光等元素,反映人物心理状态,还原历史文化细节,培养文化共识。最后,在声音模态上,节目通过声音频率、语调变化等表现人物情感的变化过程,加强情感渲染与烘托气氛。如节目在演绎“伏生传书”篇章故事时,舞台灯光以黄昏色为主色调,舞台布景完整,服饰、发饰参照西汉样式,西汉皇帝发布诏令派遣晁错前往伏生家中学习《尚书》,面对皇帝的褒奖,伏生几近哽咽的话语“明日即可讲《书》”,配合眼泛泪光的神情与身体弯曲、抽噎哭泣的动作,表现出伏生对《尚书》传承与延续的惊喜之情。3. 引导传统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是一种关系,发生在提供某种文化需要的客体与存在某种有文化需要的主体之间。” ⑦ 文化价值由人类创造,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并服务于社会需要。《典籍里的中国》用戏剧演绎、典籍解析的方式打造出一场文化视觉盛宴,其创新的节目形态适应视觉导向为主的媒介接触习惯,以“情感呼唤、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引导传统文化价值。节目遴选《尚书》《天工开物》《史记》《孙子兵法》《楚辞》等典籍的优秀篇章进行场景还原,传播治国理政、农业科技、军事战争、修身齐家等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发挥出文化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如第一期节目《尚书》以大禹治水定九州的典故彰显“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从伏生年幼学书到传书再到伏生潸然泪下的护书情节,浓缩了读书人对中华文化瑰宝的保护与传承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⑧ 为传播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我们需要激活多模态文本在电视文化节目中的运用,融合图像模态、文字模态...

推荐访问: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 读后感 典籍 中国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