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5篇

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5篇

时间:2022-09-11 15:1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5篇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4期西南民族地区教师发展的调查研究孙琨懿1陈时见2(1.贵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25;2.西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5篇,供大家参考。

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5篇

篇一: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文化论坛20 10 年- 4 期西南民族地区教师发展的调查研究孙琨懿1陈时见2( 1. 贵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贵州贵阳550 0 25; 2. 西南大学, 重庆4 0 0 7 15)摘要:

 21世纪以来, 教育与其他社会领域一样, 充满了来自时代变革的挑战。

 在信息和资源相对落后的西南民族地区。

 如何帮助中小学教师的发展适应时代需求和新一轮课改要求, 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对西南地区五城市中小学教师进行抽样调查, 旨在揭示西南民族地区教师发展的现状, 提出促进西南民族地区教师发展的一些建议和策略。关键词:西南民族地区; 教师发展; 调查中图分类号:

 G 525. 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 7 4 - 7 6 15( 20 lo )0 4 一0 0 39 一c15一、 问题的提出西南民族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改革开放以后, 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 文化、 教育等方面有了很大发展, 但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区间差异状况仍然十分巨大。

 到20 0 5年为至, 西南六省( 市、 区)的人均G D P 为8 336 元, 低于当年的人均G D P 值10 4 9 3元。

 …显著的差距严重影响着西南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际竞争力。中小学教师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几乎来源于本民族地区, 师资队伍长期存在数少质差的现象,不仅引进不到优秀人才, 甚至还出现“孔雀东南飞”的教师流失现象。

 客观上形成西南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在数量、 质量以及结构( 年龄结构、 知识结构)等方面不容乐观的现状。

 事实上, 拥有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文化的“数字鸿沟” , 具有后发优势和作用。

 因此, 适应地区发展需求以及新课改要求, 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的教师发展, 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范围是四川、 重庆、 贵州、 云南、 广西五省( 市、 区)以少数民族聚居地为主的西南民族地区, 从中选择代表性区域展开实地调研。二、 西南民族地区教师发展调查状况分析本研究考虑到西南地区的分布形态和不同的民族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 在调查区域上, 选择了重庆、 广西省的柳州市、 云南省的大理市、 贵州的遵义市及四川省的攀枝花市五个城市。

 同时兼顾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城乡差别, 调查地点覆盖县市和乡村。

 共抽样调查五个城市的各级中小学4 4 所。

 其中县市学校25所, 乡镇学校19 所。

 小学和中学各22所。

 共发放问卷近9 0 0 份, 回收有效问卷8 56份。

 被调查对象以在职的教师为主, 兼顾部分行政干部。

 其中, 男教师532人, 女教师36 8 人。

 1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占4 0 %。

 正副校长56 人。问卷设计了5个方面的内容:

 对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和满意程度; 对自我业务发展及发展方向的评价; 对其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看法; 教学能力与业务水平的调查; 对培训、 新课程理念、 校园文化和培训的满意程度等方面。

 调查结果分析如下:收稿日期:

 20 10 一0 6一∞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 规划重点课题。

 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变革与教师发展的适应性研究。

 编号[ B A A 030014]作者简介:

 孙琨懿( 19 7 5一), 女, 浙江人, 贵州大学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 教师教育、 民族教育等。陈时见( 19 64 . 一), 男, 重庆人, 博士、 博导、 西南大学副校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高等教育等。万方数据

 教育文化论坛2 0 10 年第4 期Jio o Y tJw o n H t. to u m T o nI一)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和满意程度调查表1对教师目前岗位的满意度、长期任教意愿和发展顺利的调查( %)频度非常符合 比较符合 无所谓不符合 很不符合岗位满意度10 . 755. 614 . 514 . 74 . 4长期任教12. 956 . 818 . 211. 9O . 2发展顺利6 . 554 . 225. 513. 8从数据来看, 我们所调查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总体上是稳定的。

 教师队伍的稳定是教师发展的前提。

 因为教师职业道路发展顺利与否直接反映了教师发展的状况, “根本没机会发展” 即意味着教师的发展已经受到严重阻碍, 应该找出阻碍原因, 及时解决问题。( 二)教师对业务水平及教学能力的评价I三)教师对评价制度、 新课程理念、 校园文化和培训的调查表2对业务水平及教学能力的调查( %l专业人才综合人才有一定知识职业定位18 . 27 6 . 48 . 4一般教师学者型教师学科带头人保让/卜洛恤走到哪算哪发展方向15. 023, l4 7 . 2lO . 54 . O班主任工作讲课水平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业务能务35. 16 0 . O14 . 0提高方向18 . 955. 152. 3非常必要必要无所谓不必要多媒体教学4 1. 94 9 . 97 . 11. O学不懂掌握不好没时间使用不重要掌握程度4 . 330 . 24 2. 03. 5表3教师对评价制度、 新课程理念、 校园文化和培训的调查( %J非常满意满意无所谓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参与培训7 . 052. 213. 824 . 32. 7评价制度6 . 74 5. 415. 229 . 23. 5新课程理念13. 16 3. 812. 210 . 8O . 2校园文化7 . 753. 09 . 826 . 92. 6大多数教师已经意识到课堂不能“满堂灌” 的问题, 并且采用师生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

 这是西南地区教师从“一支笔、 一本书、 站在讲台说半天”的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的转变, 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以城市和重点学校为背景和参照, 缺乏对乡镇薄弱学校及边远少数民族学校的关照。

 对当前教育改革不同需要发起的改革方案要落实到学校层面, 乡镇学校在新课程中未从利用本土资源, 开发本土课程寻找新出路。

 新课程改革中的诸多变化, 对于教师们原有的教学角色与新课程计划所倡导的新型角色冲突较大, 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理念还在支配着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 在教学中几乎仍是课堂的主讲者, 享有绝对权威。目前,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重点体现在与学科的整合以及获取异地校优秀资源上, 是制约教师业务能力发展的难点。

 相对来说, 县市学校没有在教学资源配置不足的顾虑。

 投影仪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最高的设备。

 一半以上的教师表示曾在教学中使用过电视录像媒体, 少部分教师制作过幻灯片或投影片。

 然而, 民族及贫困地区的很多学校受教育投入不足的影响, 计算机特别是网络资源还是几近空白。乡镇学校和县市学校对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方面都是一道“难关” 。

 教师们普遍认为在教学中对电教媒体的利用不够充分, 缺乏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

 乡镇学校由于资源有限, 现代技术万方数据

 孙琨懿陈时见:

 西南民族地区教师发展的调查研究的接触少, 理念和意识的淡化, 现代技术的应用的难关更难攻克。教师对培训收获不大。

 主要原因有:

 ①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教师职后不够重视, 没有制定和完善教师教育总体规划、 实施意见和具体措施。

 ②在培训内容上, 主要停留在通识知识上, 理论性过强,没有切合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要。

 ③培训方法、 模式单一, 培训单位为了省钱、 省事, 往往采用“一刀切” 、 “齐步走” 的方式, 把不同文化程度、 不同年龄、 不同专业、 不同职称的教师编在同一班级, 学同一课程。

 学员素质参差不齐, 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 听课障碍大。

 ④培训机构重叠, 职责不清。

 培训机构多为临时性的, 培训教师并不了解中小学实际情况。

 ⑤培训费用过高, 有的中小学只得规定在课程改革培训费用上实行“三三制” , 即上级部门、学校和教师本人各承担培训费用的三分之一, 不少学校的教师们往往选择逃避这种培训。( 四)对教师教育科研方面的调查表4 对教师教育科研的调查I%)离自己很远就在自己身边可有可无不太了解科研意识12. 47 1. 59 . 17 . O提高教学的途径对教学作用不大对教学没用撰写论文55. 823. 620 . 6上级任务与经济挂钩提高素质同行竞争参与课题26 . 27 . 97 1. 714 . 5教学是中小学教师的根本任务, 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途径。

 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就在于教师通过身边的教学实践研究及提高教学。

 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平时与外界同行交流较少, 面对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的重大变革, 观念上不易转变, 照本宣科, 生硬灌输、 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等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也根深蒂固。三、 西南民族地区教师发展的策略( 一)构建促进教师发展的社会环境1. 改革教师工资管理, 理顺农村教师工资发放工资是教师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西南地区的农村和边远落后地区, 一般每人每月 只有4 0 0 元左右。而我国东部沿海及某些大城市和富裕地区, 中小学教师每月 各种收入总额高者可达七八千元上下。

 现行基础教育经费实行的是20 0 1年5月 颁布的“国务院领导下, 由地方政府负责、 分级管理、 以县为主的体制” 。

 这也就是说地方财政要承担教育投入的大头。

 西南地区很多县财政状况通常只能做到维持县本级的人员供养及机构运行; 依靠县级财政调整支出结构、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已非常吃力。

 例如, 截止到20 0 4 年, 云南128 个县中就有10 2个县财政不能自给。

 【21地方财政在教育经费投入少的情况下, 往往会倾力扶持重点中学不借牺牲大量的一般学校为代价。

 在没有财政经费的过多支持下, 一些乡镇普通中小学却只能从很少的办公经费中抽一部分来进行教师的奖励。

 如贵州省道真县上坝民族小学的校长回答, 他们从每节课2元的代课费中抽出每个月15元的满勤奖。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上坝民族小学就是从每月 32名教师的工资中抽出4 0 0 元钱来做出勤奖励的。在香港, 公办学校中小学教师的薪酬全部由教育署按月 直接拨入个人帐户, 教师收入与学校的维持、 发展经费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日本、 法国、 意大利也是类似做法, 中小学教师的收入与学校的日常经费不发生任何联系, 都是由相应一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直接拨发给教师。

 北京市下发了《关于完善中小学校内部结构工资制的意见》 等文件。

 在西南地区, 未有相关政策出台。

 建议把中小学教师工资由县区财政统筹管理和统一发放。

 一是理顺教育经费管理体制, 将中小学业教师工资的管理上收到县市, 彻底打破现行的乡级财政包干体制。

 二是理顺农村教师工资发放体制, 在县区财政中设立“教师工资资金专户” , 实行严格管理, 封闭运行。2. 建章立制, 完善教师培训进修制度在国外, 法国、 日本、 德国、 美国等发达国家都很重视教师的岗位进修提高, 都做立法予以保证, 法国是世界上第—个为在职教师培训立法的国家。

 在教师预算中增加3%用于支付教师带薪学习假期, 并万方数据

 教育文化论坛2 0 1 0 年第4 期, .1 lo o Y u w ∞H ∞L 川 n T o n立法规定:

 中小学教师每年有权享受学习进修假两周; 一生中, 可获取累计两年的全薪进修假。

 【31日本也早在19 4 9 年制定的《教育公务员特例法》 中设章规定教师进修制度, 要求“教育公务员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 必须不断的努力进修” 。

 H 1文部省于19 9 7 年进一步改善了教师进修制度, 分别对不同水平和职务的教师加以培训。

 在培训经费上, 英国“政府在19 9 5- - 19 9 6学年投入250 万英镑, 用于为中小学培训教师所用。

 对中小学教师利用周末和假期参加进修和培训活动, 可计算工作量, 并付给工资。

 ” 瞪1着实提高教师进修学习的积极性。

 我国19 86年颁布《关于加强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 , 规定对19 8 6 年9 月 1日以前任教的学历不合格中小学、 农中以及职中教师进行培训, 使其取得考核合格证书或合格学历。

 这些教育政策法规虽然比较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问题, 但并未从时间、 经费、 资料、 学术活动等方面具体制定教师培训进修的实施方案。建议西南地区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建立有系统的、 以短期进修为主、 长期离职带薪进修为辅的教师在职进修制度。

 并且与教师晋升、 资格鉴定的考核制度挂钩。

 在进修培训机构方面, 发挥西南地区各级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和师范大学的培训机构承担教师进修培训的任务。

 在培训经费上, 政府应加大投入, 可采取财政、 学校和个人各出一部分的办法。

 在进修培训内容上, 强化德育课程和师德实践考核评估, 同时注重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着重培养自学能力和对“研法” “学法” 的指导, 切实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在培训教学手段上, 要广泛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实现微机、 录音、 音响、 实验现代多媒体技术, 改进教学, 培养学员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在培训模式上, 要灵活多样、 广泛开展。

 对于乡镇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培切I, 可以通过高等院校的参与, 送教下乡, 送科研下乡, 避免校本培训中“以盲引盲” 现象发生。

 利用远程教育模式指导各地基层学校的教育改革和科学研究。3. 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促进农村及少数民族教师发展依据多元文化教育倡导反偏见和歧视的思想,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应重视教师教育规律, 从教师编制、 资金投入、 师资力量等方面加大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倾斜, 采取对口支援、 短期支教、全员培训、 均衡配置等方式优化教师队伍。

 在各级政府的统筹规划下, 各省的民族学院也应积极参与,以迸一步扩大和加强少数民族师资的教育, 使更多的少数民族教师能够接受高等教育, 并使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教师队伍的整体不断提高。

 在我国其他地区, 如江苏省从今年开始每年选派万名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教。

 海南省则是让新教师到农村任教一年。

 据了解, 西南地区目前只有重庆先后选派了6批共7 28 名青年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 到农村薄弱学校轮岗任教, 建立教师流动机制。

 【61西南地区其他各省此类措施也应加快步伐。( 二)强化理念, 优化教师“自我发展”1. 理念先导:

 树立正确的教师生存发展观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进入教育领域, 教师择优聘任是社会的必然趋势。

 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就是从根本上打破教师与学校非常紧密的人身依附关系, 使教师得以在全国范围内的学校之间自由流动,形成教师队伍的“血液” 流畅, 充满活力, 提高素质。而且由于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实行, 出生人口比率逐年减少。

 据人口学家统计, 21世纪初, 我国基础教育规模将缩减一半。

 导致基础教育师资数量的相应减少。

 学校和教师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不再是对等的关系, 可以说学校只是教师暂时栖息的地方,不再对教师个人负有全权“包干” 的责任。

 教师应从应试教育的羁跸中...

篇二: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代号:

 10524 学号:

 41105015 密级: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学位申请人姓名:

  石亚萍

 导师姓名及职称:

  田晓红 副教授

  培养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

  专业名称:

 心理健康教育

 论 文 提 交 日 期:

  2013 年 5 月 16 日

 论 文 答 辩 日 期:

  2013 年 5 月 26 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

 谷传华

 Research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in National

 Regions—Taking the Changyang Tujia Autonomous County for Example. by Shi Yaping

  B.A.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11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satisfaction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ducation In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Graduate Schoo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essor Tian Xiaohong

 May 2013

  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 在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近年来, 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 社会各界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关注。

 由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工作的成效。

 因此,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

 本研究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编制问卷与访谈提纲, 选取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样本, 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两种调查方法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情况。

 调查问卷分为四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基本资料、 专业化水平和培训情况、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 专业化发展外界支持情况。

 访谈提纲分为三部分:

 教育部门领导及学校领导角度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重视程度、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录用与培训和考核、 专业化发展外界力量支持情况。

 调查发现:

 1.近几年长阳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较快, 对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需求强烈。

 2.近几年长阳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但总体专业化水平仍然较低。

 具体原因有:

 不良社会环境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和指导工作欠缺; 家庭、 学校、 社会等外界力量支持不够;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思想与专业意识水平较低, 专业意识、 专业能力与专业品质欠缺以及专业自主发展意识薄弱。

 在此基础上, 分别从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方面的问题分别提出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专业化发展

 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以湖北省长阳县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II Abstract Over recent years,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 among students has been increasingly serious. And attention from various social sectors has been drawn to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s the educational result is directly influenced by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ors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e key to effectively carrying out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lies in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ism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teachers.

  This research,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made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 outlines. It took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 from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angyang Tujia Autonomous County as an example. Through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investigations, it had an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professionalism development status of physi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 in minority areas. The whole questionnaire wa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namely, personal informa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ism and training, work status related to physiological health and outside support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rview outline included three parts, the degree of attention to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given by relevant authorities in the education sector and school leaders, the recruitment,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 as well as outside support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hat the research indicated are as follows. On the one hand,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work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angyang County has witnessed a rapid development during recent years, thus having an intensified demand for related full-time teachers. On the other hand, the teachers are currently at a low level of professionalism, which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following four reasons. Firstly, the adverse social environment imposes many negative impacts on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Secondly, there is a lack of organization and guidance from relevant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and education departments; Thirdly, there are not enough outside supports from families, schools and society; Lastly,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 are of relatively low professional awareness and in shortage of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qualities, and plus, they lack professional self-development consciousnes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it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facilita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objective environment and of subjective factors respectively.

 Key Words:

 Ethnic Area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 ;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第 1 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选题的意义 ....................................................................................................... 2 1.2.1 理论补充 ..................................................................................................... 2 1.2.2 实践指导 ..................................................................................................... 2 1.3 相关核心概念 ................................................................................................... 3 1.3.1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 3 1.3.2 教师专业化 ................................................................................................. 4 1.3.3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 ......................................................................... 4 1.4 相关研究综述 .................................................................................................... 5 1.4.1 国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状况 ..................................... 5 1.4.2 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状况 ..................................... 6 1.4.3 对已有研究的梳理与分析 ......................................................................... 8 1.5 研究方法 ........................................................................................................... 9 1.6 研究内容 ........................................................................................................... 9 1.7 创新之处 ......................................................................................................... 10 第 2 章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调查 ................... 11 2.1 研究过程 .......................................................................................................... 11 2.1.1 调查的目的及对象 .................................................................................... 11 2.2.2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分析 ....................................................................... 13 2.3.3 调查方法及步骤 ....................................................................................... 14 2.2.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与整理 ....................................................................... 14 2.2.5 访谈调查结果分析与整理 ....................................................................... 23 2.2 问题及原因分析 ............................................................................................. 26 2.2.1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客观环境问题 ....................................... 26 2.2.2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观环境问题 ....................................... 29 第 3 章 对策及建议 ...................................................................................................... 32

 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以湖北省长阳县为例

 3.1 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加强对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 32 3.1.1 领导重视、 转变观念 ............................................................................... 32 3.1.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 32 3.1.3 大力推进在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 ....................................... 33 3.2 学校与家长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支持 ......................... 33 3.3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实现自我专业成...

篇三: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边境农牧区民族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以内蒙古科右前旗、达茂旗部分民族中小学为个案姓名:佟代泉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教育学原理指导教师:苏德20080520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在我国,虽然教师教育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教师专业化发展正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广泛关注,政府和教师就职学校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方面建立了相应的机制,但是广大边境农牧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落后等等复杂的情况和条件决定他们是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当中的弱势群体,是我国教师教育必须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引导他们促进专业水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表现。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科右前旗和达茂旗部分民族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了解内蒙古边境农牧区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并据此提出一些促进同类地区民族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策略和具体措施,以期能充实和丰富我国的教师教育理论。本文主要对边境农牧区科右前旗和达茂旗部分民族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数据处理,在根据教师专业化的相关理论并综合参考其他多种资料的基础上,着重对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刻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本文由以下四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对民族教师专业化的概念作了界定,阐述了民族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标准及实现途径。第三部分:采用自编问卷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内蒙古边境农牧区民族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进行了细致和深入地分析,总结和分析了内蒙古边境农牧区民族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第四部分: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边境农牧区民族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第一,树立教师教育的新理念,提高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第二,加强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提高教师“ 自我更新”能力;第三,提高边境农牧区民族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实效性;第四,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发展边境农牧区民族教师教育。关键词:边境农牧区,民族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民族教师教育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Teachers’ speci al i zati oni s notonl ythetendencyand trend of the w orl d7Steachers and educati onaldevel opm ent,butal so i S the need and di recti on ofChi na’ S reform i n teachers’ educati on.InChi na,al though the teachers,educti on hasal readym ade som eachi evem ents,thedevel opm entof teachers,i sbei ng w i del yconcernedbyal l theofpeopl e,especi al l yspecm l l zat l onteachers frompri m aryandsecondaryschool s.G overnm ent and school s w herepeci al i zati qISbei ng w i del y concernedby al l the fi el ds of peopl e esueci al l v●teachers w orked has establ i shed acorrespondi ng m echani sm i n teachers’speci al i zati on devel opm ent,butasthe broad fronti er ruraland pastoralareas exi stedcom pl excases andcondi ti ons,such as i nconveni enttra伍C.poori nform ati on and backw ardeconom y,w hi ch deci ded that teachers there w erethe w eakgroups am ong pri m aryandsecondary teachers,and theym ust bepai dattenti on as the focus i n Chi na’ S teacherseducati on.G ui di ngthemtostandardsi Sani m portanteducati onalequal i ty.Thi s study attem ptedtoi nvesti gatethepresentsi tuati onofteachers’ speci al i zati oni nparti al nati onalpri m aryandsecondaryschool sofKeyouqi anqi andD am aoqi ,andto knowm ore about condi ti ons ofteachers,prom ote professi onalm ani festati on to real i zespeci al i zati oni n InnerM ongol i an fronti er ruralcoul dproduce som e rel evantandpastoralareas,andaccordi ng to thesepoi nts,i tstrategi es andconcrete m easures onprom oti ng teachers’ speci al i zati onof nati onal pri m aryandsecondaryschool s i n si m i l ar areas,andi n order to enri ch Chi neseteachers’ educati on theori es.Thi s thesi s m ainl y conducted asurvey on thesi tuati onsofnati onalpri m aryspeci al i zati oni n fronti er rural andpastoralquesti onnai re.W e m ade aprofound anal ysi son theexi sti ng probl em s andcauses,i n term s of rel atedtheoryonteachers’ speci al i zati on and on the basi sofcom prehensi vel yreferri ngotherpresetandsecondaryschoolteachers’areas,and processedthe data ofsortsofm ateri al s,andproducedcorrespondi ng strategi esand advi ces.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The thesi s i ncl uded thefol l ow i ngfourpans:PartI:Introducti on on the cause oftopi c,the purposeof thestudyandsi gni fi canceof research,andl i terature revi ewand the m ethod ofstudy.PartII:M aki ngdefi ni ti onsontheconceptofnati onalteachers’speci al i zati on,and stati ng standards and thereal i zi ng m eans of teachers’speci al i zati oni n nati onalpri m aryandsecondaryschool s.PartIII:Adopti ngthe formof sel fquesti onnai re surveysandi ntervi ew s,anal yzi ng deepl yon the presentsi tuati ons ofteachers’speci al i zati on ofnati onalpri m aryandsecondaryschool s i n InnerM ongol i a’ Sfronti er rural andpastoralareas,revi ew i ngandanal yzi ngthe advantages anddi sadvantagesexi stedi n InnerM ongol i a’ Sfronti er nati onalpri m aryandsecondaryschool s.IV:O n the basi s ofthe aboveanal yses,m aki ng devel opm entPartstrategi esonprom oti ng teachers’ professi onali n fronti er rural andpastoral areas.Fi rstl y, establ i shi ngaeducati on andof the nati onal pri m aryandsecondary schoolnewconceptof teachersrai si ngaw areness of teachers’professi onal ;secondl y, enhanci ngteachers’aw arenessofi ndependentprofessi onal ,and i m provi ng teachers’capaci ty of¨ sel f-renew al ¨ ;Thi rdl y,i m provi ngeffecti veness oftrai ni ngs for teachers f romthe nati onal pri m aryand secondaryschooli nfronti erruralandpastoralareas;Fourthl y,i ncreasi ngthei ntensi tyofpreferenti al pol i ci es,devel opi ngnati onal Teachers’andpastoralEducati on of the fronti er ruralareas.KEY W O RDS:Fronti erruraland pastoralareas,nati onalpri m ary and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speci al i zati on,nati onal teachers’educati on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内蒙古师范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感谢。签名:堡公拯日期:乃护子年∥ 月』『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内蒙古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内蒙古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也遵守此规定。签确煽导师签名:布衣如期:沙吞年厂月岁日

 一、导言一垦言、寸口( 一) 选题缘由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育质量决定国民素质,而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素质。同时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发展的根基,因此应将其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我国的具体国情看,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广大农牧区,尤其是落后的边境农牧区、民族贫困地区。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边境农牧区民族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2000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正式启动了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西部地区包含680万平方公里地域和3.5亿人口,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地区,其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78%,其中内蒙古自治区118.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着49个民族共2392.3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50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1.3%,其中主体民族蒙古族人口为423.83万,占总人口的17.68%。因此,西部大开发对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和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无疑为农牧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当前全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广大农牧区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比较多。这诸多困难中,教师队伍尤其是边境农牧区民族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状况为最。边境农牧区民族中小学教师有其特殊性,与东部和内地教师相比,他们的工作条件、生活环境更加恶劣,发展更为艰难,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由于边境农牧区经济的落后、条件的恶劣、信息的闭塞,相应地造成了教育事业的落后,与东部地区相差甚远。当然,致使教育落后的因素众多,原因繁杂,解决起来也非常艰难。但尽管如此,我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尤其是教育事业的发展,我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家乡有更大的改变,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正是基于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对农牧区民族教育的这种期望,我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边境农牧区民族基础教育领域,尤其是边境农牧区民族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1.研究目的本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原则,以切实有效地服务民族教育实践为古匕刁R日o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全面系统的了解内蒙古边境农牧区民族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现状。( 2) 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牧区建设的新形势下,深刻阐述边境农牧区民族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准、问题、特点和应有的理念与新思维,提出应对策略。( 3) 为边境农牧区民族基础教育的新方针、新政策和特殊机制提供智力服务。( 4) 为新时期边境农牧区民族教师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帮助他们了解自身专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增强边境农牧区民族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从而通过积极的个人努力、组织帮助、社会关怀的合力,促进边境农牧区民族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2.研究意义( 1) 边境农牧区社会发展的需要边境农牧区最稀缺的资源是知识资源,与内地最大的差距是技术的差距、知识的差距、教育的差距和信息的差距。边境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劳动者的素质差,技术水平低,这是一个与教育相关的现实问题。教育与贫困是一种双重的相互作用关系,从地区发展来说,由于贫困造成教育水平低下,同时由于人口的文化程度低,又持续或恶化了贫困。因此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边境农牧区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加快培养适应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牧区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是促进边境农牧区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因此,深刻分析新形势下边境农牧区民族中小学教师专业化面临的困难与不足,全面探索边境农牧区民族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策略,既是民族基础教育自身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实施前所未有空前规模的课程改革,“ 走进新课程” 己经成为广大教师共同的呼声,但是,面对新课程,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全新的教材、全新的评价制度,广大边境农牧区民族中小学教师都有一种难以下手的困惑。教师最迫切的愿望是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但教师应具备什么素质和能力,应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向什么方向发展和努力,这些都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因此,加强新课程教师培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为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加强和改进边境农牧区民族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显得尤其重要。( 3) 边境农牧区民族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的需要由于边境农牧区民族中小学教师学历起点低,又长期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部分教师中教育观念落后,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专业知识、技能欠缺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不尽如人意的边境农

 一、导言牧区民族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不仅限制了边境农牧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限制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从而阻碍着新农村牧区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因此,关注边境农牧区民族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进而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 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教师专业化的历史进程( 1) 国外教师专业化的历史进程如果教师从现代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

篇四: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以渝东南为例邓泽军(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6)[ 摘 要]  重庆作为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正在全面致力于实施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其重点是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 而关键在于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渝东南是重庆市唯一的民族自治地区, 关系到重庆市“ 一体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和民族地区振兴, 这离不开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综合改革, 迫切需要充分关注该地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研究立足城乡教育统筹的宏观背景和视角, 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在专业人格、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政策保障和继续教育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 研究揭示了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和诸多现实问题, 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讨论, 对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和城乡教育统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55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674-6120(2012)01-0001-06  近些年来, 党和政府一直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一贯重视城乡教育的公平发展, 始终坚持把农村教育摆在我国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应当看到, 我国西部农村教育的落后形势相当严峻 ,这在西部民族地区显得尤为突出 ,需要我们充分关注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教育 , 并且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举措来研究和实施。目前, 重庆市正在大力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在这一背景下,只有充分关注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才能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促进重庆城乡教育的公平发展 、统筹发展 。研究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关系到重庆市城乡教育统筹改革试验的进展和成效, 可为其他民族地区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和借鉴,同时也可以为政府进行教育决策和进一步的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 从而不断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持续好转 。一、研究方案(一)调查内容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素质结构和主要影响因素, 设计了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问卷共含 82 个调查项目 , 其中受访者的基本信息有 11 个调查项目,调查题目有71个项目 ,主要对渝东南农村教师在专业人格、专业知识 、专业能力 、继续教育及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二)调查对象与样本选择本项调查的直接对象是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即地处渝东南, 属重庆市所辖的黔江、石柱 、彭水、酉阳 、秀山五区县, 以土家 、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居住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 。本课题组抽取了650名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同时对部分学校的教师进行了实地访谈 。(三)数据采集与处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650份 ,回收有效问卷 632份 ,回收率为 97.2%, 对于这些问卷, 借助 Excel 进行统计分析 ;对于访谈调查记录 ,主要进行了质的分析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调查对象的性别 、年龄、教龄、学历 、职称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可以基本上反映出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整体的结构分布 。57.8%的调查对象是男教师 ,女教师占调查对象的 42.2%,这反映出渝东【收稿日期】2011-10-24*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城乡社会统筹视野下促进西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策研究”(09XSH011), 全国教育科学“ 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对策研究”(FGB080529)。【作者简介】邓泽军(1966—), 男, 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教师教育, 基础教育, 教育学原理 。· 1 ·DOI :10.13627/j.cnki .cdjy.2012.01.013

 南民族地区农村男教师略多于女教师, 表明当地的知识女性或者是本身数量较男性少 ,或者是较多女性选择了其他职业。从年龄结构来看 ,30-49 岁的中青年教师比例占76.9%,说明多数教师年富力强, 30 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仅占13.1%, 反映出该地区的青年教师比例不大, 加之 40 岁以上教师占到 43.2%, 表明教师队伍的连续性不够好, 且老龄化趋势已比较明显 。从教龄结构来看 , 5 年以下教龄的青年教师占10.6%,30 年以上教龄的老教师占 9.0%, 6 -29 年教龄的教师占 82.4%, 说明渝东南民族地区多数农村教师有相当的教育教学实践经历 。从学历结构来看 ,第一学历普遍较低,中师中专及高中学历占 36.7%,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只占 9%,通过在职函授和自学考试等途径 ,最后学历中大专学历占24.1%、本科学历占 61.6%, 可以说是普遍实现了学历达标 。表 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类 别 人 数 百分比性 别男 365 57.8女 267 42.2年龄(岁)30 以下 83 13.130-39 276 43.740-49 210 33.250 以上 63 10.0教龄(年)5 年以下 67 10.66-10 139 22.011-19 253 40.020-29 116 18.430 年以上 57 9.0第一学历中师中专 226 35.8大专 339 53.6本科 54 8.5高中 6 0.9研究生 3 0.5其他 4 0.6最高学历中师中专 70 11.1大专 152 24.1本科 389 61.6研究生 21 3.3职 称中学高级 29 6.2中一、小高 285 45.1中二、小一 266 42.1中三、小二 27 4.3其他 15 2.4  从职称结构来看 , 中级职称教师占 45.1%, 教师队伍以中级职称为主, 而高级职称教师仅占6.2%,数量明显过少 , 这说明优秀骨干教师相当缺乏 ,迫切需要通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来加强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二)教师专业信念调查教师专业信念指的是教师对教育工作的专业性的认识和理念,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情感 、职业道德和角色认知等方面 [ 1] 。教师专业信念涉及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态度、信念、兴趣 、价值观和自我意识等内容,关系到教师的内在精神世界,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主要从职业情感 、工作态度 、职业规划等方面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信念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 :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在职业意义认同方面持非常赞同和基本赞同的比例达到53.6 %,对农村教师社会地位感到提高很大和有所提高的比例达到 52.1%, 对搞好教学是一种责任而不是随意应付学生的观点持非常赞同和基本赞同的比例高达89.6%。这说明 ,在明确教师工作本职的要求及理念上较少含糊 , 也基本认可教师职业意义和地位提升, 这种状况使我们相信不少教师会扎根渝东南民族地区, 终身从事教育事业 。但仍有 33.4%的教师对教师职业不太认同,36.7 %的教师认为教师的社会地位明显降低, 这说明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的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吸引力还有待提升。同时, 在生活和工作条件方面 认为比以前 有降低和 无变化的 教师达到66.7 %,对未来职业发展没有规划的教师达到了78.2 %,甚至有 38.6%的教师只想从事其他职业 ,这反映了在 2010 年兑现了绩效工资后, 该民族地区农村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改善的力度还不够大,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强, 职业规划相当欠缺 ,专业发展内驱力不足,正如部分教师所言:农村教学条件差,优秀师资和优秀生源大量流失, 自己的专业水平基本上能应付目前的教学 。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区位劣势造成了经济水平较差和教育条件落后, 以及由此带来的教师自我价值追求难以实现等。实地访谈发现 ,虽然国家对民族地区发展多有政策倾斜, 但现实中的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 , 除了政府给予的基本工资外 ,学校所发的奖金、福利、补贴少之又少 ,很多人没有住房 ,成家立业较困难,同时缺乏娱乐活动和晋升的机会 ,这与县城及主城区教师拥有工资、奖金、福利 、补贴以及或明或暗的家教补课费等待遇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状况使许多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渝· 2 ·第 1 期2012 年 1 月   邓泽军: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以渝东南为例   No.1Jan.2012

 东南农村地区去任教 ,一些教师即便到了这里 ,也会尽量往县城或主城区调动, 而留下来的教师不少是要么怨天尤人而消极应付教学 , 要么暗地经商以改变收入状况,根本没有多少心思花在教学工作上, 缺乏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影响到该地区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表 2 教师专业信念调查统计表问 题 选 项 人 数 百分比您 是否赞同 中小学 教师的工 作神圣而有意义非常赞同 36 5.7%基本赞同 303 47.9%说不清 82 13.0%基本不赞同 88 13.9%完全不赞同 123 19.5%您 认为近几 年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很大 36 5.7%有所提高 293 46.4%无变化 53 8.4%有所降低 18 2.8%明显降低 232 36.7%您 的生活和 工作条 件随着城 乡统筹的实施有极大提高 54 8.5%有所提高 156 24.7%无变化 265 41.9%有所降低 23 3.6%明显降低 134 21.2%您 对搞好教 学是一 种责任而 不是随意应付学生非常赞同 286 45.3%基本赞同 280 44.3%说不清 14 2.2%不太赞同 46 7.3%很不赞同 6 0.9%您 对自己未 来的职业发展有清楚定位 138 21.8%走一步看一步 173 27.4%没有想过 77 12.2%想从事其他职业 244 38.6%  (三)教师专业知识调查教师作为承担重要社会职能的专业人员, 在知识结构方面有其独特的要求。依据目前学界公认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一般科学文化知识 、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2], 我们编制了相应的问卷题目, 调查了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的现状 。调查显示,83%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在教学工作中完全或基本够用 ,这说明多数教师对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比较自信 ,其原因在于中师或专科的第一学历教育和训练比较扎实, 以及近几年来许多教师的学历提升比较快。关于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教育理论知识的情况 ,66.6%的教师是经常运用, 但真正效果比较好的只有 10.3%, 还有9.5%的教师很少理会教育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这说明多数教师在教育理论知识的运用方面缺乏成效,从而需要引导他们站在事业发展的高度,结合工作实际不断钻研教育科学理论, 并努力在实践中充分地加以运用。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对教学工作的支撑来看,一般文化知识占 11.4%, 学科专业知识占 53.5%,教育科学知识占 19.9%, 实践性知识占 15.2%, 这反映了教师在教学中所看重的、所发挥的主要是学科专业知识, 教师对其专业知识结构的合理性重视不够 ,这种状况不仅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 ,也会使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难以发挥应有的积极效果 。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利用学习资源的情况 ,多数教师是通过自购书籍和自家电脑进行专业知识学习 ,这种情况占到了 75.4%, 表明学校的图书资料较少,学校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还不够完善 ,以及它们对教师专业知识学习所起作用还较小 。究其原因,除了学校经济条件和教师的知识学习动力不足之外 ,农村家长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的重视比例仅为8.9%也应是重要原因之一。表 3 教师专业知识现状统计表问 题 选 项 人 数 百分比您认为 自己的学科专业 知识对教学工作完全够用 243 38.4%基本够用 282 44.6%可以应付 31 4.9%难以对付 76 12.0%您在教 育教学中运用教 育理论知识的情况经常用效果好 65 10.3%经常用效果差 356 56.3%情况一般 151 23.9%很少使用 60 9.5%您认为 教师专业知识结 构中哪一项最重要一般文化知识 72 11.4%教育学科知识 126 19.9%学科专业知识 338 53.5%实践性知识 96 15.2%您在专 业知识学习中利 用学习资源的情况学校图书室 56 8.9%远程教育资源 99 15.7%自家电脑 128 20.2%自购书籍 349 55.2%您认为 农村家长比较重视教师的专业知识 56 8.9%专业能力 199 31.5%专业信念 30 4.7%师德师风 347 54.9%  另外,我们通过访谈还发现 ,当前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比较突出 ,教师们对有关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方面的教育学科知识、涉及学生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属于一般科学文化知识)也急需补充。(四)教师专业能力调查· 3 ·第1 期2012 年 1月             教育与教学研究                No.1Jan.2012

 教师专业能力是指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力 ,主要包括基础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和拓展能力等[ 2],其核心能力是教学能力。本研究以教学能力调查为主 。调查显示, 52.4%的教师认为自己在课堂上能够通过灵活地组织教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反映了多数教师比较重视教学操作能力 ;与此同时 ,92.1%的教师认为自己对每一个教学环节和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完全或基本了解 ,73.1%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 ,并对学生做出客观评价 ,说明教师在教学策略与设计能力方面的自我评价较高;另外在使用教育技术设备方面, 经常使用的教师仅占 19.5%,不太会用、从来不用、很少使用及学校没有的比例高达 72%,说明教师在运用多媒体等方面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普遍偏低。表 4 教师专业能力调查统计表问 题 选 项 人 数 百分比在 课堂上您 对于有 效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做得相当好 331 52.4%做得比较好 248 39.2%有时做得好 40 6.3%做得不太好 13 2.1%您 对整个教 学环节 和可利用 的教学资源完全了解 244 38.6%基本了解 388 53.5%说不清 24 3.8%不太了解 3 0.5%完全...

篇五: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为例姓名:宋生涛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学前教育学指导教师:刘云艳20080401

 西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摘要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为例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宋生涛指导教师刘云艳教授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是世界教师教育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理想的专业发展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形成专业理想,发展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追求形成专业自我,并具有教育智慧。本研究在借鉴已有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幼儿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能力水平和管理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等三个维度考察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思考性建议。经调查,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儿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必要的外部支持环境;教学用语衔接不科学;幼儿教师职业形象欠佳;家园合作概念定位不准;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偏低。基于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切实加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重塑幼儿教师专业特征职业形象;加强家园联系,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认同感;有针对性开展园本培训,加强教师自主发展。关键词:民族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两南人学硕:卜学何论文AbstractTheStudyof Current Si tuati ons andStrategi esonKi nderganen7№achers’ Professi onaID eVel opm enti n Ethni cRegi ons—-1’ al ‘ i ng Ki ndergarten1[ 1eachers’N an Ti betan Ethni c Areas of G an Su ProVi nce as anexam pl eProfessi onalD eVel opm enti n G anPostgraduateof Pre—schoolEducati on:Song ShengtaoSupeI’ Vi sor:Prof Li u1nJ nyal lAbstractTeachers’professi onal devel opm entnot0nl y bec叩1懿the ti de of teachers’educati on i Il tl l eref.0m .The i dealw orl d,butal sot11e need锄d di recti onof Chi ne∞te礼hers’ educati onalprofessi om l deVel opm enti s m at teacherS i nfo肌thei r ow nprofessi onali dealdu^ngⅡl e teachi l l gprocess,deVel 叩and i 111prove tl l ei rprofessi onalski l l s,seek to becom eprofessi onalt}l em sel vesandow ncerl ai l l educati onal w i sdom .on t11e basi s of rese盯dl es w hi ch have been donebefbre,nl i s stl Idy m akes a翻l n,ey0n t11epresel l tsi tuati on ofki nderg,l nen teachers’professi onal devel op础m ti n G觚N aIl 伽.0ugl l m efol l ow i ng m ethods:searchi ngrel ev锄tdoc啪ents,m aki l l g questi o彻a№,l l avi ngi nteⅣi ew s锄d soon.Theni t锄al yzesm eprobl em s柚d reasoIl s丘.0mm reeaspects:teachers’ pm fessi om lspi ri t,t11ei ra_bi l i 哆andthew aystoi m pr0Ve teachers’ki nde娼anen.Accordi ngtonl at,tl l i s咖dy putSf.onvardrel ev锄tsuggesti ons.professi onal devel opm enti n t11el Tl anagem entofThrou曲廿1e sun,ey" tIl em ai nexi sti ng pm bl em sare thefol l ow i ngs:tl l e necessaryextem alsupporti ngci rcum stancesl ack;tl l el i Il l 【一upofteachi ng w ordi ngi s notsci enti fi c;ki l l de唱arteIlteachers’co叩erati on be锕eenvocati onal i m agei snot900d enough;tl l e嘶entati onoftheconcepti onaboutacc啪te;ki nde玛anenthef抽i l i esaIl dki l l de略anensi snotteachers’pm fcssi onal a_bi l i t),rem ai l l s l ow .Based on tIl eprobl en坞above,som e suggesti onsareput forw ard:enl a唱i ngthe i ncl i nati onofpol i ci esandgi Vi ng啪re supportofoutl ay;s仃engheni ngbi l i ngual teachi ngstafr’ s constm cti ons;rem ol di ng ki nde玛anenteachers’ Vocati onal i m agew i tl lprofessi onal trai ts;rei nforci ngthe rel ati onbet、)l ,een fl am i l i es锄dki nde唱artens;enIl anci ng parents’recepti vi ty0npreschooIeducati on;deVel opi ngki nde唱aren-based舰i ni n岛rei nforci ngteachers’ autonom ousdevel 叩m ent.Keyw ords:etl l ni cre百onki nderg:l nenteacherprofessi onal deVel 叩m ent

 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题目:尘熬茜速垫匡缝丛熬衄童些发匮煎煎达皇盘筮叠究二二丛盐盍鲞盐直慧筮皂迨划勉2L熬痖童些发展凶剑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已加了特别标注。对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撰写曾做出贡献的老师、朋友、同仁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谢。学位论文慨。匀五厉签字日期.矽彦年中月多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筹)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口保密期限至学位论文储张饼葛确签字嘲:埘钆月夕日年月止)。锄鲐种签字日期:加毒年叶月乡日

 西南人学顾f:学位论文一、引言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联合建议《关于教员地位的建议》中明确写到: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 professi on) 。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员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 张维仪,2000)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关于教育应该是专门职业的强调。20年后,在1986年美国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 教育作为一个专门职业” 工作组,引起世界广泛注意的报告——《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中,人们看到的则是作为一个发达国家,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对提高教育职业专门化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上的强烈愿望,以及如何提高教育的专业水准的积极建议。教师专业发展是世界教师教育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理想的专业发展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形成专业理想,发展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追求形成专业自我,并具有教育智慧。( 一) 问题的提出教师专业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以来,经过20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教育研究共同关注的课题,是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流话语。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现有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策略,对于提升我国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世界教育年鉴》于1963年以“ 教育与教师培训( educati onandtrai ni ngofteachers) ” 为主题后,1980年又以“ 教师专业发展( teacher prof essi onaldevel opm ent) ” 为主题,教师专业发展R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当代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之一。随着我国1994年1月《教师法》的颁布和1995年建立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我国的教师专业发展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形成了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的教育内容和措施,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等来作保证。这一系列的发展变化,不仅体现了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专门化的要求,也表明了社会的发展为提高教师专业程度提供了条件和机遇。教育部2001年8月1日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以下简称《纲要》) Ⅲ明确指出:“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幼儿园教育是个体接受有组织教育的起点,幼儿教育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整个国家教育的兴衰乃至中华民族的前途。而幼儿教师正是这有组织教育起点上的组织者、实施者,是幼小心灵的启蒙之师。幼儿教育要发展,幼儿①幼儿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教基[ 2001] 20号.1

 西南人学顾一l :学位论文引言教师是关键。现代幼儿教育要求以开发人的潜力为本,以现有资源的有效使用为切入口,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而在幼儿教育的诸多环节中,人的因素即幼儿师资是最关键、最活跃、也是最有希望、最有潜力大力改善的环节。2003年3月4日教育部《关于当前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呲强调指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 幼儿园要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机制。要鼓励教师立足教育实践,开展日常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没有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无论是现代儿童观、教育观的确立,抑或是幼儿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还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综合化、研究化、人文化、多样化的价值取向,最终都会转化为对教师的要求,所以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己刻不容缓。有学者( 藤星,2001) 认为,民族教育最重要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上。每个民族的经济文化生活、文化特色、风俗习惯、心理状况等特征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文化相对论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都是为自己的群体服务的。甘南藏族自治州( 简称甘南州) 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全国31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也是西藏之外的l O 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东连秦陇,西接雪域,南邻天府,北与宁夏接壤。历史上是中原地区通往青、藏及川北的交通要道。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甘南州在内地与藏区之间起着承接过渡的作用,是青藏高原社会大系的窗口,是“ 藏族现代化的跳板” 圆。甘南州成立于1953年,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现辖7县1市。全州有藏、汉、回、蒙、土、撒拉、保安、东乡等24个民族,总人口65.88万人,其中藏族31.89万人,占总人口的48.2%。这里高寒缺氧,工作条件恶劣,工资待遇很低,人口少,不利于人类健康生存,境内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4℃,其中夏季平均气温8一14℃,夏季时常有降雪现象,人才难以留住( 引进) 。笔者2003年在西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分配到这座城市,这里有198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的甘肃省省属唯一的一所民族师范高等院校,从此,笔者成了这所学校首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任教师。为了专业的发展,在学校校领导帮助下和教务处、教育系等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学前教育专业与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心幼儿园建立了合作民族师专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建成,弥补了甘南州学前教育事业发展30年来走向理论研究和合作办学( 实训实习) 的一个空白。2007年笔者主持由甘南部分基地幼儿园教师组成的课题组申报了甘肃省教育科研“ 十一五” 规划2007年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甘教规[ 2007] 04①关于当前幼儿教育改革’ j 发展的若十意见.国办发[ 2003] 13号.②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忖南视察工作时的讲话.1985年.2

 两南人学硕:}:学位论文号) 、( 课题批准号:G SG [ 2007] 0976号) 和甘肃省教育厅2007年度第二批科研项目计划课题《甘肃安多藏区幼儿教师在职培训的现状调查》( 甘教技[2007]25号) 、( 课题批准号:0714B一05号) 等两项课题。笔者对照课题和自身所处环境,联系自身研究领域,选择《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为例》为题进行硕士论文研究,研究成果同样也属于以上两项课题㈨研究成果。本研究将紧紧围绕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是: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是怎样的?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针对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性思考意见。同样,通过研究,转变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专业认识,形成合理的专业发展观,改善专业发展方式,提升专业发展的主体能动性,增强专业发展意识和专业发展能力。( 二) 相关研究综述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有一个逐渐关注的过程。从20世纪60年代对教师培养的关注成为主题以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的热点。目前,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己经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而且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出现了很多成果。笔者通过中国期刊网( CN KI) 搜索发现,冠以“ 教师专业发展” 为篇名、主题论文,1997年一2001年为卜12篇不等,2002年一2007年直线上升。(参见图一)据所掌握的资料看,1988年由范宁编译的《霍姆斯协会报告:明天的教师( 1986) 》可能是国内最早引进国外教师专业发展专题研究的论文。2001年,在政府层面上,由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用以指导专业实践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出版发行;在学校层面上,首都师范大学在国内开启了大学与中小学、幼儿园联姻之先河,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这两起从政府到学校( 包含幼儿园) 、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行动,直接推动了国内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热潮的兴起。关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2006年( 张燕,2006.1、霍力...

推荐访问: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民族地区 教师 研究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