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gb29639-2022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7篇

gb29639-2022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7篇

时间:2022-09-12 15:1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gb29639-2022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7篇gb29639-2022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编 号:XXXX/YA-202X版本号:A版/0次修改编编 制: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审审 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gb29639-2022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7篇,供大家参考。

gb29639-2022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7篇

篇一:gb29639-2022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 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编

 号:XXXX/YA-202X 版本号:A 版/0 次修改 编 编

 制: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审 审

 核:

 ××× 批 批

 准:

 ××× 状 状

 态:

 202X—03—22

 发布

  202X—04—01

 实施

  地 地

 址:

 ×××××××××××××××

  电

 话: ××××××× 邮 邮

 编:××××××

  I

 KF 【应急】字(202X )第 01 号 号

  关于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

 :

 为了积极响应和认真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令第 2 号《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完善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经研究决定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其具体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特此通知!

 ******有限责任公司

 202X 年 3 月 5 日

  II

 KF 【应急】字(202X )第 02 号 号

  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发布实施令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后能及时控制事态,防止重大事故蔓延,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助,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及企业财产安全,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2X),结合本公司实际,本着“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快速响应、果断处置”的原则,编制了本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于 202X年 3 月 22 日批准发布,202X 年 4 月 1 日正式实施。请本公司全体员工遵照执行。

 本《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本公司应对突发事故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用于规范指导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各部门应执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内容与要求,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训练,以便有效预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在重大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按照预案方案进行救援,在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负责人(签名):

 202X 年 3 月 22 日

  III

 KF 【应急】字(202X )第 03 号 号

  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执行部门签署页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2X)以及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相关执行部门签署意见如下:

 序号 部门名称 能否执行预案中内容 部门签字确认 时间 1 生产部 能

 否

  2 人事行政部 能

 否

  3 财务部 能

 否

  4 仓储部 能

 否

  5 品质工程部 能

 否

  IV 目 目

 录 录

 关于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的通知 ......................................................... I 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发布实施令 .................................................................... II 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执行部门签署页 .............................................................. III 第一篇

 综合应急预案 ............................................................................................................ 1 1 总则 ................................................................................................................................. 1 1.1 适用范围 ............................................................................................................... 1 1.2 响应分级 ............................................................................................................... 1 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 2 2.1 应急组织机构 ....................................................................................................... 2 2.2 职责 ....................................................................................................................... 2 3 应急响应 ......................................................................................................................... 6 3.1 信息报告 ............................................................................................................... 6 3.2 预警 ....................................................................................................................... 7 3.3 响应启动 ............................................................................................................... 9 3.4 应急处置 ............................................................................................................. 11 3.5 应急支援 ............................................................................................................. 15 3.6 响应终止 ............................................................................................................. 16 4 后期处置 ....................................................................................................................... 18 4.1 污染物处理 ......................................................................................................... 18 4.2 生产秩序恢复 ..................................................................................................... 18 4.3 事故后果影响消除 ............................................................................................. 18 4.4 善后及赔偿 ......................................................................................................... 19 4.5 应急评估 ............................................................................................................. 19 5 应急保障 ....................................................................................................................... 20 5.1 通信与信息保障 ................................................................................................. 20 5.2 应急队伍保障 ..................................................................................................... 20 5.3 物资装备保障 ..................................................................................................... 20 5.4 其他保障 ............................................................................................................. 21

  V 第二篇

 专项应急预案 .......................................................................................................... 23 1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23 1.1 适用范围 ............................................................................................................. 23 1.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 23 1.3 响应启动 ............................................................................................................. 26 1.4 处置措施 ............................................................................................................. 28 1.5 应急保障 ............................................................................................................. 31 2 机械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34 2.1 适用范围 ............................................................................................................. 34 2.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 34 2.3 响应启动 ............................................................................................................. 37 2.4 处置措施 ............................................................................................................. 40 2.5 应急保障 ............................................................................................................. 42 第三篇

 现场处置方案 .......................................................................................................... 45 1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45 2 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48 3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51 4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54 5 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57 6 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60 7 坍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63 8 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66 第四篇

 附件及附图 .............................................................................................................. 69 附件 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 70 附件 2 风险评估的结果 .................................................................................................. 73 附件 3 预案体系与衔接 .................................................................................................. 74 附件 4 公司应急物资装备台账 ...................................................................................... 75 附件 5 公司内部应急救援队伍成员及联系方式 .......................................................... 76 附件 6 外部应急救援机构及联系方式 .......................................................................... 77

  VI 附件 7 规范化格式文本 .................................................................................................. 78 附件 8 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清单 .................................................................................. 84 附件 9 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 86 附件 10 紧急救护法 ........................................................................................................ 90 附件 11 关键岗位应急处置卡式样 .............................................................................. 110 附件 12 公司外部救援力量分布图 .............................................................................. 113 附件 13 指挥部位置及应急队伍行动...

篇二:gb29639-2022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1 页 共 153 页 新版企业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第 2 页 共 153 页 1 总则 1.1 应急资源调查目的 根据我公司生产经营过程可能发生的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公司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事故处置所需的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为建立公司应急资源数据库和管理信息平台提供统一完整、及时准确的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并结合事故风险评估的评估结论,为提升公司先期处置提供应急资源准备,以指导应急措施的制定。

 1.2 调查对象及范围 (1)******有限责任公司。

 (2)******有限责任公司周边在公司发生事故时可能向公司提供应急救援的部门及单位。

 1.3 调查工作程序 应急资源调查工作主要分为调查准备、调查启动、编写报告三个阶段。

 (1)调查准备 结合本公司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应急资源调查小组,制定调查计划。

 (2)调查启动 按照调查计划,调查组采用资料收集、生产现场勘探、人员访谈等方法进行应急资源调查。

 ①资料收集:包括风险评估报告、各类应急预案、应急演练记录、应急救援相关记录、应急处置评估报告、其他相关资料。

 ②应急资源需求分析: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结合事故风险评估结果,对事故应急处置中所需应急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调集方式、投入使用时间等进行分析,明确应急资

  第 3 页 共 153 页 源需求结果。

 ③现场勘探:在应急资源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现场勘查的方式查看公司自身和周边应急资源,重点查看设备类和设施类应急资源。

 ④人员访谈:对于在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过程中所涉及的疑问、信息的补充和已有资料的考证,采用人员访谈的方式进行求证。访谈可采用当面交流、电子或书面调查表的方式进行。

 (3)编写报告 调查组成员对调查内容进行汇总整理,对照已有资料,对其中可疑处和不完善处进行核实和补充,按照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大纲的要求编制调查报告。

 1.4 调查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应急资源调查过程中既要考虑资源种类的全面性,又要考虑内部和周边地区调查的全面性,保证调查结果没有遗漏。

 (2)实用性原则 应急资源调查过程中既要考虑应急资源种类与可能发生的事故性质、危害程度的匹配性,又要考虑应急资源调集、使用的可靠性,保障所调查的应急资源在应急处置时有用、可用。

 (3)规范性原则 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资源调查过程,保证调查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4)可操作性原则 综合考虑调查方法、事件和经费等因素,结合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使调查过

  第 4 页 共 153 页 程切实可行,便于操作。

  2 单位内部应急资料

 2.1 预案的制定 公司制定了生产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2.2 组织体系的建立及职责 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主要包括疏散警戒组、应急抢险组、后勤保障组、通讯联络组、医疗救护组五个小组,见下图。

  总指挥:××× 疏散警戒组 组长:××× 总指挥:××× 应急救险组 组长:××× 后期保障组 组长:××× 通信联络组 组长:××× 医疗救护组 组长:××× 应急指挥部成员:×××、×××、×××、×××

  第 5 页 共 153 页

  图 2.2-1

 应急组织结构图

 2.3 指挥机构及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疏散警戒组、应急抢险组、后勤保障组、通讯联络组、医疗救护组五个小组,各组相关人员组成如下:

 2.3.1 疏散警戒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

 1、接到应急抢险指令后,全体组员应迅速到达抢险现场,设置安全警戒区,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抢险现场,保障现场抢险人员、车辆和抢险物资进出畅通,保证抢险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2、负责保护事故现场,画出隔离区。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调查;事后将事故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并对事故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

 2.3.2 应急抢险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

 1、接到事故抢险命令后,总指挥要立即向本组成员下达抢险指令,并亲临现场指挥救援抢险工作,做好灾情调查,制定抢险方案。及时将灾情性质、程度、范围报应急指挥部和上级有关部门,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和恢复。

  第 6 页 共 153 页 2、全体成员应迅速赶赴抢险现场,各负其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抢险工作;技术负责人和专业人员负责抢险、抢修以及采取应急措施,尽快恢复生产,降低损失,确保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3、负责组织指挥人员安全快速地撤离、现场人员的抢救,重要物品的转移,并保证外部救援车辆的畅通。按人员疏散图的要求,准确及时地指挥所有的员工撤离现场,在指定地点集合并进行人数清点,在政府专业救援队伍未到达时,负责所有的交通指挥,并引导消防车、救护车到达出事地点,防止车道受阻。当政府专业救援队伍到达后,所有的指挥权交由专业机构负责。在指挥官的指挥下,有序高效地进行灾害处理的各项工作,如灭火、堵漏等,并对伤员进行紧急抢救与转移。

 2.3.3 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

 1、查明事故经过,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2、查明事故原因和性质,提出事故调查报告。

 3、确定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4、配合政府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

 5、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建议,对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

 6、负责事故善后处置工作;做好受伤员工和家属的思想情绪稳定工作。

 2.3.4 通讯联络组 组长:××× 成员:×××

  第 7 页 共 153 页 主要职责:

 1、报道联络组负责随时掌握突发事件应急抢险信息,向上级部门汇报灾情情况和抢险情况,接受媒体采访,组织新闻发布,以防止和避免因媒体报道工作的夫真、失误给应急抢险工作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2、接到应急抢险指令后,全体组员应及时到达抢险现场,工作地点要悬挂标志。通过多种途径取险情和抢险信息,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审定后,作为回答媒体采访的依据,召开新闻发布会,回答媒体记者提问,一般情况由新闻发言人统一回答,其他人员不得随便发表言论。全体组员要认真坚守岗位,做到抢险信息灵通,力求上传下达准确无误。

 3、负责内外部信息的联络沟通。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报警,详细告知公司的详细地址,灾害发生的位置,并及时与公司值班领导联系。当有人员受伤时,应立即拨打 120,与当地医疗急救中心进行联系。在紧急抢救的全过程中,负责内部与外部信息的联络沟通,并确保所有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由公司调度中心按照事故事件通报程序报告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主要领导。

 2.3.5 医疗救护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

 1、负责组织抢险物资和后勤生活物资的供应,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和人员。

 2、负责对受伤人员实施医疗救护,提供运送车辆,联系确定治疗医院,办理相关手续。

 3、购置和储备应急救护需要的医疗器材和药品以及消防器材。

  第 8 页 共 153 页 4、负责应急车辆的完好工作,保证出现事故后,能随时、迅速地将应急领导小组人员接送到现场。

 本公司建立和完善环境安全应急指挥系统,中控室每天监控设备运行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各部门和车间负责人手机保持 24 小时畅通,便于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厂区内部应急联络通讯录见下表。

 表 2-1

 内部应急救援机构通讯录 应急指挥中心 姓名 职务 联系电话

  第 9 页 共 153 页

 总指挥 ××× 总经理 ×××××× 副总指挥 ××× 副总经理 ×××××× 成员 ××× 生产经理 ×××××× ××× 人事行政 ×××××× ××× 加工领班 ×××××× ××× 仓库主管 ×××××× 疏散警戒组 组长 ××× 生产经理 ×××××× 组员 ××× 注塑领班 ×××××× 组员 ××× 品质工程主管 ×××××× 应急抢险组 组长 ××× 加工领班 ×××××× 副组长 ××× 仓库主管 ×××××× 组员 ××× 组装技术员 ×××××× 组员 ××× 注塑技术员 ×××××× 组员 ××× 注塑技术员 ×××××× 组员 ××× 注塑技术员 ×××××× 后勤保障组 组长 ××× 人事行政 ×××××× 组员 ××× 生产文员 ×××××× 通讯联络组 组长 ××× 人事行政 ×××××× 组员 ××× 加工领班 ×××××× 医疗救护组 组长 ××× 仓库主管 ×××××× 组员 ××× 会计 ××××××

  第 10 页 共 153 页 2.4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分布在办公楼、配电室、车间、库房等明显位置,应急物资、器材统计见下表。

 表 2-2

 应急物资、器材统计表

  序号 类别 设备名称 数量 存放地点 管理人 联系方式 1 消防安全设施 干粉灭火器 60 车间、办公室、库房 ××× ××××× 2 消防水泵 5 厂区 3 医疗防护用品 手套 500 双 车间、库房 ××× ××××× 4 耳塞 100 副 车间、库房 5 防尘口罩

  1000 车间、库房 ××× ××××× 6 急救箱 1 个 车间 ××× ××××× 7 云南白药 10 只 车间 8 纱布 10 卷 车间 9 创口贴 30 盒 车间 10 烫伤药 5 只 车间 11 现场抢险物资 应急手电筒 6 只 车间、办公室 ××× ××××× 12 应急照明灯 10 个 车间、办公室 ××× ×××××

  第 11 页 共 153 页

 3 单位外部应急资源 3.1 政府相关部门应急救援力量 3.1.1 消防单位 ××市政府工业区专职消防队距离我公司直线距离约 2.0km,约 5 分钟以内即可到达事故现场;××市消防救援大队距离我公司直线距离均约 4.6km,约 10 分钟以内即可到达事故现场;消防队配备有技术过硬的专职应急救援队伍,配备有专业消防救援车辆及技术装备,能够满足我公司消防应急救援处置。

 3.1.2 医疗卫生 ××××卫生院距我公司约 2.1km,约 5 分钟即可到达事故现场。××市人民医院,距离我公司约 3.9km,约 10 分钟内即可到达事故现场。医院的医疗队伍配备有技术过硬的专职应急医疗救援队伍,配备有专业医疗救护车辆及医疗设施,能够满足我公司医疗应急救援处置。

 3.1.3 其他政府应急救援力量 当事故扩大化需要外部力量救援时,公司将立即上报政府部门,请求增援。参与救援的相关部门主要包括:

 (1)××市人民政府应急指挥中心:主要负责应急指挥工作。

 (2)××市交警报警中心:主要负责引发交通事故时的处理工作。

 (3)××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安全事故的处理工作。

 (4)××市消防救援大队:发生火灾事故时,进行灭火的救护。

  第 12 页 共 153 页 (5)××××卫生院、××市人民医院:提供伤员、中毒救护的治疗服务和现场救护所需要的药品和人员。

 (6)××市疾控中心:主要负责发生职业病的处理工作。

 (7)××市公安局:疏散可能受影响的群众。协助公司进行警戒,封锁相关要道,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和污染区。

 (8)电信部门:保障外部通讯系统的正常运转,能够及时准确发布事故的消息和发布有关命令。

 (9)环保部门:提供事故时的实时监测和污染区的处理工作。

 (10)相关媒体:在公司主动上报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统一协调下进行事故信息发布报道,也可依托媒体进行事故后期救援和善后处理的宣传、社会救护、捐赠等。

 3.2 外部应急有关单位联系电话 当发生突发事故超出公司应急救援力量能力所及范围,需外部救援时,在公司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向消防部门、应急部门等相关外部单位请求救援。

 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详见应急资源清单。

 3.3 专职队伍救援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公司抢救抢险力量不够时,或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指挥部立即向上级通报,必要时请求社会专职救援队伍支援。

  第 13 页 共 153 页

 4 应急资源差距分析 4.1 本公司应急资源配置情况分析 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我公司成立了应急救援小组,组建了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并配备应急管理人员,明确了各救援小组和人员职责,有了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保障。

 公司配备了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包括生活物资、医疗救助物资、各类应急抢险装备和应急设施,基本能够满足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初期处置需要。

 公司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 号)的规定,每年按要求计提安全生产费用,有了应急处置经费的保障。

 综上所述,我公司成立了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了相应抢险救援物资和装备,保障了

  第 14 页 共 153 页 应急处置经费,初步具备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能力。

 本公司应急资源配备情况详见附件。

 4.2 可依托的社会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1)消防单位 可依托××市政府工业区专职消防队,距离我公司直线距离约 2.0km 约 5 分钟以内即可到达事故现场;××市消防救援大队,距离我公司直线距离约 4.6km,约 10 分钟以内即可到达事故现场。消防队配备有技术过硬的专职应急救援队伍,配备有专业消防救援车辆及技术装备,能够满足我公司消防应急救援处置。

 (2)医疗卫生 我公司配备了医药箱,可提供伤员的治疗服务和现场救护所需要的药品和人员,相邻较近的××××卫生院距我公司约 2.1km,约 5 分钟即可到达事故现场。××市人民医院距离我公司约 3.9km,约 10 分钟内即可到达事故现场。

 综上所述,我公司周边可依托的消防机构、医疗机构等政府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和人员的依托条件较好,救援力量的应急设施和救援能力等能够满足我公司应急救援处置的需要。

 4.3 存在问题与不足 通过分析本...

篇三:gb29639-2022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XX 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编

 号 :

 XXXX- - YJYA- - 01

 版

 本

 号:

 :

 【 2021 】

 A A 版

 编

 制 :

 审

 核 :

 批

 准:

 2022 2- - XX- -X XX 发布

 2022 2- - XX- -X XX 实施

 X XX 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发布令 生产经营单位名称 XX 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8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九号)、《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2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第 2 号)等相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组织编制了【2021】A 版《XX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作为指导本单位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规范与准则,其目的就是预防和避免各类突发事故的发生,及时有效地对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抢险和救援,降低事故发生后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过本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收集资料,分析论证、编制预案,现已完成预案编制和内部评审等各项工作,预案外部评审已通过,予以公布、实施。请各部门认真组织员工学习,明确各自职责,抓好各项预案的演练,共同做好本单位的应急工作。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发布日期:202X 年 XX 月 XX 日

  目

 录

 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

 ................................ ....

 1 1

 1 1 总则

 ................................ ...................

 1 1

 1.1 适用范围 ........................................... 1 1.2 响应分级 ........................................... 1 2 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 .....

 3 3

 2.1 应急组织机构 ....................................... 3 2.2 职责 ............................................... 4 3 应急响应

 ................................ ...............

 7 7 3.1 信息报告 ........................................... 7 3.2 预警 .............................................. 17 3.3 响应启动 .......................................... 20 3.4 应急处置 .......................................... 22 3.5 应急支援 .......................................... 23 3.6 响应终止 .......................................... 24 4 4 后期处置

 ................................ ..............

 25

 4.1 污染物及废弃物处理 ................................ 25 4.2 生产秩序恢复 ...................................... 25 4.3 医疗救治 .......................................... 26 4.4 人员安置 .......................................... 26 4.5 善后赔偿 ............................................. 26 4.6 应急救援评估 ...................................... 27

  5 5 应急保障

 ................................ ..............

 27

 5.1 通讯与信息保障 .................................... 27 5.2 应急队伍保障 ...................................... 27 5.3 物资装备保障 ...................................... 28 5.4 其他保障 .......................................... 28 第二部分

 专项应急预案

 ................................ ...

 31

 1 1 火灾消防事故 专项预案

 ................................ ..

 31 1.1 适用范围 .......................................... 31 1.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 31 1.3 响应启动 .......................................... 33 1.4 处置措施 .......................................... 36 1.5 应急保障 .......................................... 42 2 2 锅炉房 事故 专项预案

 ................................ ....

 45 2.1 适用范围 .......................................... 45 2.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 45 2.3 响应启动 .......................................... 47 2.4 处置措施 .......................................... 50 2.5 应急保障 .......................................... 59 3 3 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63

 3.1 适用范围 .......................................... 63 3.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 63 3.3 响应启动 .......................................... 65 3.4 处置措施 .......................................... 68

  3.5 应急保障 .......................................... 69 4 4 有限空间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73

 4.1 适用范围 .......................................... 73 4.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 73 4.3 响应启动 .......................................... 75 4.4 处置措施 .......................................... 78 4.5 应急保障 .......................................... 81 5 5 职业病危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85

 5.1 适用范围 ......................................... 85 5.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 85 5.3 响应启动 .......................................... 87 5.4 处置措施 .......................................... 90 5.5 应急保障 .......................................... 91 6 6 燃气间 火灾消防 专项预案

 ................................

 95

 6.1 适用范围 .......................................... 95 6.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 95 6.3 响应启动 .......................................... 97 6.4 处置措施 ......................................... 100 6.5 应急保障 ......................................... 102 7 7 天燃气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106

 7.1 适用范围 ......................................... 106 7.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 106 7.3 响应启动 ......................................... 108

  7.4 处置措施 ......................................... 111 7.5 应急保障 ......................................... 113 第三部分

 现场处置方案

 ................................ ..

 117

 1 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

 117

 1.1 事故风险描述 ..................................... 117 1.2 应急工作职责 ..................................... 118 1.3 应急处置 ......................................... 118 1.4 注意事项 ......................................... 119 2 2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121

 2.1 事故风险描述 .................................... 121 2.2 应急工作职责 ..................................... 121 2.3 应急处置 ........................................ 122 2.4 注意事项 ........................................ 123 3 3 灼烫 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

 125

 3.1 事故风险描述 ..................................... 125 3.2 应急工作职责 ..................................... 125 3.3 应急处置 ......................................... 126 3.4 注意事项 ......................................... 127 4 4 高 处 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128

 4.1 事故风险描述 ..................................... 128 4.2 应急工作职责 ..................................... 128 4.3 应急处置 ......................................... 129 4.4 注意事项 ......................................... 130

  5 5 其他伤害 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131

 5.1 事故风险描述 ..................................... 131 5.2 应急工作职责 ..................................... 131 5.3 应急处置 ......................................... 132 5.4 注意事项 ......................................... 133 6 6 物体打击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134

 6.1 事故风险描述 ..................................... 134 6.2 应急工作职责 ..................................... 134 6.3 应急处置 ......................................... 135 6.4 注意事项 ......................................... 136 7 7 配电室 事故 现场 处置方案

 ...............................

 137

 7.1 事故风险分析 .................................... 137 7.2 应急工作职责 ..................................... 137 7.3 应急处置 ......................................... 138 7.4 注意事项 ......................................... 140 第四部分

 附件

 ................................ .........

 141

 附件 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 141 附件 2、风险评估结果 ................................. 143 附件 3、预案体系与衔接 ............................... 157 附件 4、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 159 附件 5、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成员联系方式 ............. 160 附表 6、格式化文本 ................................... 164 附件 7、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 166

  1 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

  1 1 总则

 1.1 1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预防和处置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项生产安全事故。

 2 1.2 响应分级

 1.2.1 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分为三级:Ⅰ级、Ⅱ级和Ⅲ级。各级描述如下:

 (1)

 一级响应是指发生 1 人重伤及以上事故,100 万元(含 100万元)以上的设备、火灾事故。事故后果严重性或影响范围超出单位的控制能力,可能或已经波及到单位以外的状态,而做出相应的响应。

 (2)二级响应是指发生 3 人(含 3 人)以上轻伤事故,30~100万元(不含 100 万元)的设备、火灾事故。事故后果严重性或影响范围超出现场的控制能力,或可能波及到单位其它现场,未波及相邻单位及社会的状态,而做出的相应的响应。

 (3)三级响应是指发生 1-2 人(含 2 人)轻伤事故,1-30 万元(不含 30 万元)以下的设备、火灾等事故。事故发生的初期,或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和影响范围,处于现场可控状态,未波及到其它现场,而做出相应的响应。

  2 响应分级示意表

 应急响应级别 响应条件 影响范围 控制事态的能力 启动权限 信息报送至 Ⅰ级 发生 1 人重伤及以上事故,100 万元(含 100 万元)以上的设备、火灾事故 本公司或周边 依靠公司、社会力量才能控制 总指挥 总 指 挥 根 据情况上报 XX属地安全科、XX 区应急管理 局 等 应 急管 理 相 关 部门,同时上报上级单位 Ⅱ级 发生 3 人(含 3人)以上轻伤事故,30~100 万元(不含 100 万元)的设备、火灾事故 本公司内部 公司可以控制 现场指挥、总指挥 总指挥 Ⅲ级 发生 1-2 人(含 2人)轻伤事故,1-30 万元(不含30 万元)以下的设备、火灾等事故 部门内部 部门内部 可以控制 现场指挥、总指挥 总指挥 1.2.2 分级响应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安排下,对应急预案进行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各部门和班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

  3 应急处置工作。各单位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规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责,建立生产事故现场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3)遵循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利用自动化监控设备实现早期预警、报警以及早期快速处置及时应急响应。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预案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与辨识、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

篇四:gb29639-2022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T 29639-2020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解读

 01修订主要内容概述

 第 3 页 2021年3月8日一、修订主要内容概述本标准代替 GB/T29639-20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与 GB/T29639-2013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p 修改了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 见第4 4 章, 2013 年版的第4 4 章) ) ;p 应急预案编制中将应急能力评估修改为应急资源调查( ( 见 4.5 , 2013年版的 4.5) ;

 第 4 页 2021年3月8日一、修订主要内容概述p 细化了应急预案评审内容( ( 见 4.8 , 2013 年版的 4.7) ;p 修改了综合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去掉编制目的,将风险评估结果放入附件( ( 见 6.1 和第9 9 章, 2013 年版的 6.1)p 修改了专项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增加了适用范围,去掉事故风险分析( ( 见 7.1 , 2013 年版的 7.1) ;

 第 5 页 2021年3月8日一、修订主要内容概述p 补充了应急预案附件组成,增加了 9.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9.2 风险评估的结果和 9.3 预案体系与衔接( ( 见 9.1 、 9.2 、 9.3) ;p 增加了附录 A“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大纲 ” 、附录 B“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编制大纲 ” ( 见附录A A 、 B) 。p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

 03

  术 语 和 定 义

 第 7 页 2021年3月8日三、《预案编制导则》修改前后对照修正前 修正后3.1 应急预案emergency plan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3.2 应急准备emergency preparedness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3.3 应急响应emergency response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3.4 应急救援emergency rescue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3.5 应急演练emergency exercise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3.1 应急预案emergency response plan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应急准备工作方案。3.2 应急响应emergency response针对事故险情或事故,依据应急预案采取的应急行动。3.3 应急演练emergency exercise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3.4 应急预案评审emergency response plan review对新编制或修订的应急预案内容的适用性所开展的分析评估及审定过程。

 04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第 9 页 2021年3月8日原条文4.1概述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包括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风险评估、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评审6个步骤。修改后修改了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

 由6 6 个步骤改为8 8 个步骤三、《预案编制导则》修改前后对照

 第 10 页 2021年3月8日原条文4.2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修改后三、《预案编制导则》修改前后对照

 第 11 页 2021年3月8日原条文4.4 风险评估主要内容包括a)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事故危险源;b)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并指出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c)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控措施。修改后三、《预案编制导则》修改前后对照需要评估事故类型的风险等级

 第 12 页 2021年3月8日原条文4.5 应急能力评估在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状况基础上开展应急能力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完善应急保障措施。修改后三、《预案编制导则》修改前后对照应急能力评估改为 应急资源调查

 第 13 页 2021年3月8日原条文4.6 编制应急预案依据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评估以及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应注重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急预案相衔接。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参见附录A。修改后三、《预案编制导则》修改前后对照

 第 14 页 2021年3月8日三、《预案编制导则》修改前后对照新增条文 桌面推演要求参照 AQ/T9007-2019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 》

 第 15 页 2021年3月8日三、《预案编制导则》修改前后对照修改条文 应急预案评审原条文:4.7应急预案评审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评审。评审分为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内部评审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外部有关专家和人员进行 评审。应急预案评审合格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发实施,并进行备案管理。

 第 16 页 2021年3月8日三、《预案编制导则》修改前后对照基本与现行评审流程一致 ,之前没有写入标准,现在写入

 第 17 页 2021年3月8日三、《预案编制导则》修改前后对照新增条文 批准实施

 05

  应急预案体系

 第 19 页 2021年3月8日原条文5.1 概述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主要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危险源的性质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确定应急预案体系,并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编制专项应急预案。风险因素单一的小微型生产经营单位可只编写现场处置方案。修改后三、《预案编制导则》修改前后对照

 第 20 页 2021年3月8日原条文5.2 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主要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工作原则,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修改后三、《预案编制导则》修改前后对照

 第 21 页 2021年3月8日原条文5.3 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等内容而定制的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修改后三、《预案编制导则》修改前后对照

 第 22 页 2021年3月8日原条文5.4 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事故类型,针对具体的场所、装置或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风险评估、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危险性控制措施,组织本单位现场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等专业人员共同编制现场处置方案。修改后三、《预案编制导则》修改前后对照

 06

  综合应急预案内容

 第 24 页 2021年3月8日修正前 修正后6.1 总则6.1.1 编制目的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6.1.2 编制依据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应急预案等。6.1.3 适用范围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工作范围和事故类型、级别。6.1.4 应急预案体系说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可用框图形式表述。6.1.5 应急预案工作原则说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6.2 事故风险描述简述生产经营单位存在或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种类、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等 。6.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形式及组成单位或人员,可用结构图的形式表示,明确构成部门的职责。应急组织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设置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冗杂无用的套话全部简化6、综合应急预案内容

 第 25 页 2021年3月8日修正前 修正后6.4 预警及信息报告6.4.1 预警根据生产经营单位检测监控系统数据变化状况、事故险情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或有关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进行预警,明确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发布的程序。6.4.2 信息报告信息报告程序主要包括:a)信息接收与通报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通报程序和责任人。b)信息上报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上级单位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时限和责任人。c)信息传递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程序和责任人。两条合并:

 冗杂无用的全部简化6、综合应急预案内容

 第 26 页 2021年3月8日修正前 修正后6.5 应急响应6.5.1 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生产经营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对事故应急响应进行分级,明确分级响应的基本原则。6.5.2 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级别的发展态势,描述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6.5.3 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明确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6.5.4 应急结束明确现场应急响应结束的基本条件和要求。两条合并:

 冗杂无用的全部简化6、综合应急预案内容

 第 27 页 2021年3月8日修正前 修正后6.7 后期处置主要明确污染物处理、生产秩序恢复、医疗救治、人员安置、善后赔偿、应急救援评估等内容。6.8 保障措施6.8.1 通信与信息保障明确可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应急保障的相关单位及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同时,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6.8.2 应急队伍保障明确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应急专家、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等。6.8.3 物资装备保障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运输及使用条件、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6.8.4 其他保障根据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经费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6、综合应急预案内容

 第 28 页 2021年3月8日修正前 修正后6.9 应急预案管理6.9.1 应急预案培训明确对生产经营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预案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使有关人员了解相关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现场处置方案。如果应急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6.9.2 应急预案演练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不同类型应急预案演练的形式、范围、频次、内容以及演练评估、总结等要求。6.9.3 应急预案修订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基本要求,并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6.9.4 应急预案备案明确应急预案的报备部门,并进行备案。6.9.5 应急预案实施明确应急预案实施的具体时间、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全部删除6、综合应急预案内容

 07

 专项应急预案内容

 第 30 页 2021年3月8日修正前 修正后7.1 事故风险分析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7.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根据事故类型,明确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应急指挥机构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主要负责人职责。7.3 处置程序明确事故及事故险情信息报告程序和内容、报告方式和责任等内容。根据事故响应级别,具体描述事故接警报告和记录、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指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应急响应程序。7.4 处置措施同6.5.3 处置措施。7、专项应急预案内容

 08

  现场处置方案内容

 第 32 页 2021年3月8日修正前 修正后8.1 事故风险分析主要包括:a)事故类型b)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c)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d)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e)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8.2 应急工作职责根据现场工作岗位、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应急工作分工和职责。8.3 应急处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事故应急处置程序。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及现场情况,明确事故报警、各项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事故扩大及同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b)现场应急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露、坍塌、水患、机动车辆伤害等,从人员救护、工艺操作、事故控制,消防、现场恢复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措施。c)明确报警负责人以及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8.4 注意事项主要包括:a)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b)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c)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d)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e)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f)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g)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8、现场处置方案内容

 08

  附件

 第 34 页 2021年3月8日9、附件修正前 修正后9.1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列出应急工作中需要联系的部门、机构或人员的多种联系方式,当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更新。9.2 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列出应急预案涉及的主要物资和装备名称、型号、性能、数量、存放地点、运输和使用条件、管理责任人和联系电话等。9.3 规范化格式文本应急信息接报、处理、上报等规范化格式文...

篇五:gb29639-2022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1 页 共 153 页 新版企业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 1 总

 则 1.1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火灾、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坍塌、灼烫以及容器爆炸等各类事故应急处理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也可作为政府部门应急救援时作参考。

 1.2 响应分级 按照应急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对事故应急响应分为Ⅰ级(社会级)、Ⅱ级(公司级)、Ⅲ级(车间/班组级),Ⅰ级最高,相应分级具体情况如下表:

 响应级别 事

 故

 险

 情 请求支援 I 级响应 发生特、重大火灾、爆炸等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发生 3 人及 3 人以上人身伤害或造成一人及以上人员伤亡)等;发生雷电、地震、台风、暴雨、洪水等造成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

 119、120、110、当地派出所、政府 II 级响应 发生较大爆炸、火灾,但通过控制设备能控制,造成人员伤害(发生 2人及2 人以下人身伤害)。

 119、当地派出所、政府 Ⅲ级响应 发生一般火灾、其它事故(无人员伤害且经济损失较小)。

 无

 第 2 页 共 153 页

 第 3 页 共 153 页 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本公司根据生产情况设置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由以下人员组成:

 总指挥:××× 副总指挥:××× 应急指挥部成员:×××、×××、×××、××× 发生事故时,以应急指挥部为中心,负责本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如总指挥不在时,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在总指挥和副总指挥不在情况下,按照应急机构组员排名顺序由应急指挥部成员全权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应急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应急办设在安全办,主要职责是负责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成立本公司各应事故救援队伍,并组织培训和演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疏散警戒组、应急抢险组、后勤保障组、通讯联络组、医疗救护组五个小组负责处理应急救援事宜,见下图。

 ·

  总指挥:××× 疏散警戒组 组长:××× 总指挥:××× 应急救险组 组长:××× 后期保障组 组长:××× 通信联络组 组长:××× 医疗救护组 组长:××× 应急指挥部成员:×××、×××、×××、×××

 第 4 页 共 153 页 图 2-1 应急组织网络图

 2.2 职责 2.2.1 总指挥

 (1)负责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全面协调、指挥、制定和实施正确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方案,并亲临现场指挥,组织人员对物资、设备进行救援处理,有效地减少事件损失,防止事件蔓延、扩大。

 (2)负责宣布应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

 2.2.2 副总指挥

  (1)协助总指挥负责救援具体工作。向总指挥提出救援过程中生产运行方面应考虑和采取的安全措施。

 (2)当总指挥不在现场时,全面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2.3 各组职责 (1)疏散警戒组 组长:××× 成员:×××、××× 职责:

 1)接到应急抢险指令后,全体组员应迅速到达抢险现场,设置安全警戒区,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抢险现场,保障现场抢险人员、车辆和抢险物资进出畅通,保证抢险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2)负责保护事故现场,画出隔离区。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调查;事后将事故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并对事故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

 第 5 页 共 153 页 (2)应急抢险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

 1)接到事故抢险命令后,总指挥要立即向本组成员下达抢险指令,并亲临现场指挥救援抢险工作,做好灾情调查,制定抢险方案。及时将灾情性质、程度、范围报应急指挥部和上级有关部门,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和恢复。

 2)全体成员应迅速赶赴抢险现场,各负其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抢险工作;技术负责人和专业人员负责抢险、抢修以及采取应急措施,尽快恢复生产,降低损失,确保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3)负责组织指挥人员安全快速地撤离、现场人员的抢救,重要物品的转移,并保证外部救援车辆的畅通。按人员疏散图的要求,准确及时地指挥所有的员工撤离现场,在指定地点集合并进行人数清点,在政府专业救援队伍未到达时,负责所有的交通指挥,并引导消防车、救护车到达出事地点,防止车道受阻。当政府专业救援队伍到达后,所有的指挥权交由专业机构负责。在指挥官的指挥下,有序高效地进行灾害处理的各项工作,如灭火、堵漏等,并对伤员进行紧急抢救与转移。

 (3)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

 1)查明事故经过,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第 6 页 共 153 页 2)查明事故原因和性质,提出事故调查报告。

 3)确定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4)配合政府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

 5)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建议,对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

 6)负责事故善后处置工作;做好受伤员工和家属的思想情绪稳定工作。

 (4)通讯联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

 1)报道联络组负责随时掌握突发事件应急抢险信息,向上级部门汇报灾情情况和抢险情况,接受媒体采访,组织新闻发布,以防止和避免因媒体报道工作的夫真、失误给应急抢险工作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2)接到应急抢险指令后,全体组员应及时到达抢险现场,工作地点要悬挂标志。通过多种途径取险情和抢险信息,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审定后,作为回答媒体采访的依据,召开新闻发布会,回答媒体记者提问,一般情况由新闻发言人统一回答,其他人员不得随便发表言论。全体组员要认真坚守岗位,做到抢险信息灵通,力求上传下达准确无误。

 3)负责内外部信息的联络沟通。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报警,详细告知公司的详细地址,灾害发生的位置,并及时与公司值班领导联系。当有人员受伤时,应立即拨打 120,与当地医疗急救中心进行联系。在紧急抢救的全过程中,负责内部与外部信息的联络沟通,并确保所有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由公司调度中心按照事故事件通报程序报告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主要领导。

 第 7 页 共 153 页 (5)医疗救护组 组长:××× 成员:××× 职责:

 1)负责组织抢险物资和后勤生活物资的供应,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和人员。

 2)负责对受伤人员实施医疗救护,提供运送车辆,联系确定治疗医院,办理相关手续。

 3)购置和储备应急救护需要的医疗器材和药品以及消防器材。

 4)负责应急车辆的完好工作,保证出现事故后,能随时、迅速地将应急领导小组人员接送到现场。

 第 8 页 共 153 页

  3 应急响应 3.1 信息报告 3.1.1 信息接报 本公司设置 24 小时应急值班电话:

 ×××××××。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值班室室、部门负责人或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迅速向应急办公室或主要负责人报告,应急办公室设有应急指挥人员及其它有关救援人员联系电话。

 由公司负责人在事故发生后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主要通过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进行通报。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 1h 内向××市应急管理局等政府部门报告。

 当发生的事故可能波及企业外时,由通讯联络组负责人通过电话、人员信息传递等通讯手段,迅速向周边企业、单位通报事故简况。

 发生事故后,如果需要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协助救援、救治、调查分析,请示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对口部门通知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寻求应急救援支持。安全管理对口应急部门、环保部门、经信部门;人力资源系统对口卫生部门、医疗机构、保险部门、劳动部门;后勤保障部门对口供电、供水、消防部门。

  发生事故 现场发现人员 厂区管理部门 当地消防部门 公司主管理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应急部门 应急指挥中心(一级)

 第 9 页 共 153 页

 图 3.1-1

 信息报告流程图

  事故报告应当包括如下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它应当报告的情况。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在发布信息时,必须发布事态的紧急程度,提出撤离的具体方法和方式。撤离方式有步行和车辆运输两种。撤离方法中应明确采取的预防措施、注意事项、撤离方向和撤离距离,撤离必须是有组织性的。

 3.1.2 信息处置与研判 (1)根据接收的事故信息,应急办公室组织人员立即对事故信息、事故响应级别以及救援情况进行研判。

 (2)Ⅲ级事故应急响应行动由发生事故的部门抢险救援小组负责启动。

 (2)II 级事故应急响应行动由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启动并组织实施。

 (3)I 级事故应急响应行动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启动并组织负责。

 第 10 页 共 153 页 (4)若未达到响应启动条件,应急领导小组可作出预警启动的决策,做好响应准备,实时跟踪事态发展。

 (5)响应启动后,应注意跟踪事态发展,科学分析处置需求,及时调整响应级别,避免响应不足或过度响应。

 3.2 预警 3.2.1 预警启动 (1)条件 依据公司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本预案分为三个预警级别:三级(现场级)预警、二级(企业级)预警、一级(社会级)预警。

  1)三级(现场级)预警:三级(现场级)预警是指一旦出现初始事故,而做出相应的预警。

 2)二级(企业级)预警:指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灾害态势和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未超出企业的控制能力,而做出相应的预警。

 3)一级(社会级)预警:指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灾害态势和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已超出或即将超出企业的控制能力,而做出相应的预警。

 (2)渠道 预警信息发布流程为:第一发现人—班组长—部门领导—副总指挥—总指挥—政府部门。

 三级预警,由现场负责人发布;二级预警,由应急指挥部发布;一级预警由政府部门发布。

 (3)方式 信息发布可采用有线和无线两套系统配合使用,即程控电话、手机或对讲机等。

 相关政府应急部门、应急救援指挥部、各应急组之间的通信方式,联系电话见附件。

 (4)内容

 第 11 页 共 153 页 发布预案信息时应说明清楚:事故类型、事故后果、事故规模、影响范围、发生地点、介质、发展变化趋势、有无人员伤亡、报告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

 3.2.2 响应准备 发生突发事故时,应急指挥部按照本预案相应级别规定进行响应准备。

 (1)三级预警响应准备: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及时报告,尽快消除安全隐患;各现场管理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岗位员工坚守岗位,各应急小组成员与应急指挥部的通信设备处于开通状态,做好应急抢险的各项准备工作。

 (2)二级预警响应准备:在三级预警响应的基础上,各有关人员高度关注重事故发展动态,应急指挥部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做好抢险人员和物资调配的各项准备工作。

 (3)一级预警响应准备:在二级预警响应的基础上,及时向相关政府部门及社会救援组织传递信息,做好相关应急及人员疏散工作。

 3.2.3 预警解除 三级预警: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人员有效救援,现场进行恢复后,由事故单位现场应急处置组解除。

 二级预警: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人员有效救援,现场进行恢复后,由应急指挥部提出解除,报××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一级预警: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人员有效救援,现场进行恢复,上报政府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确认后,由应急指挥部提出预警解除建议,报××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3.3 响应启动 (1)应急指挥部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对警情做出判断,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关闭。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各种应急救援人员开始应急救援行动。

 第 12 页 共 153 页 (2)Ⅲ级事故应急响应行动由发生事故的部门抢险救援小组负责,发生事故的部门应当按照本部门相应的应急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救援,组织本部门应急处置队伍进行现场应急处置,现场指挥由部门抢险救援小组组长担任,因特殊原因组长不能履行职责时(如出差在外等情况),由副组长代其履行领导指挥职责。应急行动期间,应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应急行动结束后,应及时将事故调查报告和应急救援的情况报公司应急办公室备案。

 (3)II 级事故应急响应行动由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当公司进入 II 级应急响应行动时,各部门协助公司应急响应,发生事故的部门应当按照相应的应急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救援,在公司总指挥、现场指挥到达前,由部门抢险救援小组组长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救援,并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事态不受控制时,立即响应 I 级事故应急响应行动。

 (4)I 级事故应急响应行动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负责。当公司进入 I 级应急响应行动时,各部门、各应急小组协助公司应急响应,发生事故的单位应当按照相应的应急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救援,在公司总指挥、现场指挥到达前,由本部门抢险救援小组组长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救援,并及时向公司应急办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

 各应急救援小组根据总指挥的指令和本组具体负责事项开展应急救援行动,具体如下:

 ①疏散警戒及通信联络组在最短的时间迅速组织撤离、疏散现场作业人员和其他非应急救援人员到安全地点,并在事故影响范围拉起警戒线封锁事故区,禁止行人来往;同时负责指挥部、各救援小组的联络及对外通信联络任务,保证信息及时、畅通。

 ②应急抢险组要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在现场领导的统一...

篇六:gb29639-2022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2022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计划及会议记录大全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范文 篇一:安全事故

 为预防我局可能发生的交通及其他安全事故,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做好抢救和消除隐患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 为积极策应和协助沿江乡镇发生安全事故及在我局范围内安全事故的抢救及协调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1 1 、 教育 性原则。①经常群众安全工作会议,不断强化安全工作要求,使全局职工高度重视安全工作; ; ②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规范安全工作管理,使安全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 ③坚持责任到人,强化安全督查。

 2 2 、预防性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 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即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尽可能将损失和影响消除或降到最。

 低程度。

 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组

 员:

 处理交通安全事故方案

 1. 报告 。一旦出现交通安全事故,我局机关所有职工均有权、有义务立即报告。一般情况报告程序:现场人员在第一时间内,立即向局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情况; ; 局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报告后要在第一时间内到达现场并进行指挥; ; 组长根据情况决定向 上级及有关部门报告。情况非常特殊可越级上报。

 2. 应急工作分工:

 现场处理组: :

 职责任务:迅速处理现场情况。根据现场情况决定以下事宜:①向交警及相关部门报告情况; ; ②做好现场伤员处理并向医院要求,做好抢救准备; ; ③向上级报告; ; ④向基层单位发出指令。

 坐镇处理组: :

 职责任务:迅速做好了解情况、做好接应工作。具体准备工作:①迅速查清事故原因、具体姓名、家庭地址; ; ②迅速通知应急组及其他有关人员集中; ; ③根据现场处理组的指令,迅速落实医院、车辆、及有关人员。

 其他

 1 1 、发生事故后,组长应及时向 总指挥( ( 法人) )。

 汇报,不迟报瞒报。

 2 2 、对未能尽责而发生责任事故的有关人员,局应急领导小组将上报有关部门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处分。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范文篇二: : 单位干部职工

 安全工作关系到单位干部职工的人身安全,为增强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牢固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在安全预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并结合本单位安全的薄弱环节,组织制定各项防范 措施 ,努力防止事故的发生,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预案

 ( ( 一) ) 发生火灾时,现场负责人应保持冷静,现场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应当保持头脑清醒,做到及时报警,报警者应准确地向消防队说明发生火灾的时间、地点、燃烧物性质、火势状况,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并派人站在交叉路口处, , 指引消防车辆迅速赶到事故现场救

 灾灭火。并迅速切断电源,组织人员离开火源、电源,避免更大的危险性发生。

 ( ( 二) ) 发生火灾情况紧急时,安全领导小组的同志及各部门的防火。

 责任人,必须负责引导职工安全疏散转移,避免拥挤和推搡现象发生。

 ( ( 三) ) 要迅速组织人员展开自救工作,派人到规定地点或路口迎接消防人员到来。

 如果发生初起火灾,可根据起火的物质、地点等情况采取灭火器灭火、消火栓灭火等灭火 方法 。如果是办公桌、沙发等物品起火可利用干粉灭火器、消火栓直接灭火。如果是电器或是仪器发生火灾,应首先切断电源,普通电器可利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仪器设备起火必须使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液体物质如化学试剂等千万不可用水扑救,必须用灭火器灭火。仪器设备如发生电器火灾,应切断电源,然后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得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是:拔下灭火器的 保险 销,将喷嘴对准火源,压下灭火器开关进行灭火。

 二、安全防火有关 规章制度

 现场动用明火,由安全员填写动火证,经业主批准的时间段内进行动火,动火科室派员到用火现场监督、检查,并做好火灾扑救准备工作。防火安全员要熟练掌握防火、灭火知识和消防器材使用方法 ,做到能扑救初起火灾。

 现场所有进、出口等部位,严禁堆放物品,保持畅通无阻。疏散标志和指示灯,要保证完整好用。

 所有现场人员应掌握工作环境附近的消防报警装置和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在无火灾情况时,禁止启动消防报警装置和动用灭火器材。

 三、安全应急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四、安全领导小组职责:

 要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层层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车辆、办公室和职工宿舍防火设施及用电、火等场所安全工作,及时对安全隐患和漏洞进行专项整治,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 ( 一) ) 指挥机构职责

 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订、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 ; 检查监督做为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

 ( ( 二) ) 领导小组: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 向上级和有关主管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医院、县消防队发出救援 申请; ; 组织事故调查, 总结 应急救援工作 经验 教训。

 ( ( 三) ) 安全领导小组人员分工

 1. 组长:负责火灾发生时现场 总指挥职责,安排组织人员处理火灾事故,防止火灾进一步扩大; ; 负责组织对火灾事故的调查和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批准所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 ;

 2. 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具体工作; ; 负责组织人员疏散,现场工作人员的转移; ; 对火灾事故发生原因调查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 ;

 指挥电气火灾事故后的恢复生产工作, , 物资、负责和组织生产设备方面的紧急配备或事故的处理; ; 参与负责电气火灾事故后的理赔工作; ;

 3. 安全员职责:协助组织现场管理,指导工作人员基本 安全知识 ,以免事故扩大,参与火灾原因调查,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 负责对现场发生意外的人员采取急救措施,准备急救用医疗防护用品 ; 4. 各班组兼职消防专责:负责本单位消防的日常工作; ; 发生火灾及时汇报,在消防人员未到达前采取紧急救火措施,服从指挥安排疏散; ; 如实汇报火灾目击状况。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范文篇三: : 现场安全管理

 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搞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将可能发生的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矿要求,特制订检修一区事故救援预案,具体措施如下:

 1. 组织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

 1.1. 组织领导:组长:作业长

 副组长:副作业长

 成员:职能人员、各班长

 责任单位:检修一区

 责任人、指挥:作业长

 报告:当班值班、检修人员

 2.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措施) ) :

 2.1. 发生一般火警、火灾事故、设备事故、人身伤害事故,当班值班人员应立即报告作业区领导、矿调度,逐级上报。火警火灾拨打9 119 请求救援。人身伤亡事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但不管是哪类事故,抢险救 护时都要先切断电源或采取防护措施后再组织救护,防止事态扩大。

 2.2. 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迅速向矿调度汇报,

 矿调度逐级向上反映。岗位人员拨打“ 119 ”救援电话请求救援后,首先组织自救,使用现场的灭火器进行灭火。根据着火部位、性质也可用现场备用的防火沙、土、水进行灭火,电气火灾要用干粉灭火器、变压器、油罐等用水冷却时,人要远离,严防爆炸伤人,待消防专业人员赶到后,在专业人员指挥下配合灭火。

 2.3. 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发现人员要立即向作业长、矿调度,逐级上报后,还要通知医院工伤抢救小组,立 即赶赴现场组织救援。若伤者属擦伤、碰伤、压伤等要及时用消炎止痛药物擦洗患处,若出血严重,要用干净布料进行包扎止血。若伤者发生骨折要保持静坐或静卧。若发生严重烧伤、烫伤,要立即用冷水冲洗 0 30 分钟以上。若伤者已昏迷、休克,要立即抬至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人工呼吸或按摩心脏,待医生到达后立即送医院抢救。

 2.4. 若发生泄露中毒事故,救援人员在救援时要先关闭气源,在实施抢救时,必须戴好防毒面具,迅速把中毒人员抬至通风良好处进行抢救,救援人员若感觉自己呼吸困难应立即撤离,更换人员。待救护人员到达后送医院抢救。

 2.5. 发生重大设备事故,要立即报告,同时停止设备运转,处理事故时,要有专人监护,严格执行检修程序和停送电确认制度,防止打乱仗,冒险作业。

 2.6. 发生爆炸事故,要立即关闭爆炸源,若有人员伤亡,按人员伤亡预案救援。

 2.7. 发生各类事故都要保护好现场,待事故调查分析。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范文篇四:公司安全管理

 在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指导、监督下,公司认真贯彻国家的安全生产法规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的法令,按照排除消防隐患,杜绝机械伤人事故的要求,在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松籽仁( ( 坚果) ) 加 工厂区禁火规定》、《防火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机械操作规程》的基础上,制定本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组织领导

 1 1 、公司总经理为实施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第一责任人。如遇火。

 灾和生产事故,应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实施灭火和抢救工作。

 2 2 、厂长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执行的直接责任人。当发生火灾和生产事故时,必须立即拨打“ 119 ”和“ 120 ”电话报警,同时向总经理报告,采取应急措施,保护公司财产和职工人身安全,并配合消防部门和急救中心实施灭火和救护。

 二、防火应急措施

 1 1 、当火灾事故发生时,在第一时间组成由公司总经理、厂长和。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成的指挥部,清点职工人数,安排报警和自救。

 2 2 、工厂电工立即切断厂区内所有电源,同时启动院内机井,保证灭火用水。

 3 3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疏散职工的同时,按照公司消防工作分

 工,在消防车未到之前,组织职工利用工厂的消防水枪和灭火器材进行了自救,控制火情,等待救援。

 三、生产事故应急措施

 1 1 、加工、烘干等车间若出现生产事故时,车间主任和现场第一目击人,要在第一时间拨打求救电话,同时报告厂长和总经理。

 2 2 、如有机械伤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人员立即关停机械,组织。

 人员对伤者进行止血等应急救护,并安排专人看护,等候救护车急救。

 3 3 、对受伤人员要有专人陪护到医院救治,安排财务人员亲自到医院办理相关手续,保证实施有效的抢救。

 四、火灾、生产事故应急组织

 1 1 、火灾扑救应急组织

 ①由公司总经理和分厂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灭火指挥部,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

 ②成立公司义务消防队。在火灾发生后和专业消防队未到之前赶到,控制火势蔓延或把火扑灭在初级阶段。

 ③义务消防队由机关男职工和分厂工人组成。分三个 组:水枪灭火组。由刘德胜负责,利用院内机井和楼内消防栓灭火; ; 泡沫灭火组。由史铁章负责,利用楼内和厂区内的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 报警通讯组。由门卫负责,及时报警,维持厂区秩序,引导消防车灭火。

 2 2 、生产事故应急组织

 ①由公司总经理和分厂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生产事故自救应急指挥部,负责对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实施。

 ②组成由厂长和车间主任负责的机械伤人自救小组。在万一发生生产事故时,切断电源,抢救受伤人员,报警求救。

 ③成立由副总经理和财务人员组成的救护组。负责陪同受伤人员

 到医院进行救治。

 ④成立由 办公室和安全生产安全应急预案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事故报告组,配合相关部门处理事故的善后事宜。

 五、预防为主、杜绝事故发生

 1 1 、公司及分厂和各部门,在严格执行本公司的防火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强化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把预防放在首位。严格治理一切不规范和违反安全生产的行为,加大硬件设施改选和建设,保证及时排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2 2 、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全体职工处理突发事件、执行应急预案的能力,做到保证自身安全和企业减少损失、及时报警、报案,充分利用“ 119 9 ”、“ 120 ”等急救方式。

 3 3 、应急预案每年演练两次,各工种岗位培训每年两次,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各项应急预案措施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保证预防为主,不出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以上应急预案落实到机关、工厂、车间、班组,并遵照执行。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范文篇五:健全规章制度

 ( (1 1) ) 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

 ( (2 2) ) 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

 ( (3 3) ) 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 (4 4) ) 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 ;

 ( (5 5) ) 及时、准确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

 2 3.2 工作组组成成员和职责

 灭火组:负责消防、抢险。

 成员:( ( 略) ) 。

 救护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护。

 成员:( ( 略) ) 。

 警戒组:负责治安、交通管理。

 成员:( ( 略) ) 。

 通讯联络组:负责通讯、供应、后勤

 成员:( ( 略) ) 。

 运输组:负责运送伤员

 成员:( ( 略) ) 。

 4 4 预防与预警

 1 4.1 事故预防措施

 (1)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

 (2)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强化安全生产教育; ;

 (3) 车间、库房加强通风、完善避雷设施; ;

 (4) 采用便捷有效的消防、治安报警措施; ;

 (5) 保证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的有效使用。

 2 4.2 报警...

篇七:gb29639-2022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版本号:A A 版0 /0 次修改编 制: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审 核:×××批 准:×××状 态:2022 — 01 — 01 发布 2022 — 01 — 01 实施地 址:

 ×××××××××××××××电 话 : ×× ×× ×× ×× ×× ×× ×邮 编:× ×× ×× ×× ×× ×× ×

 KF 【应急】字( 2022 )第 1 01 号关于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的通知公司各部门 :为了积极响应和认真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令第 2 号《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完善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经研究决定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其具体人员组成如下:组 长:×××副组长:×××组 员:×××、×××、×××、×××特此通知!******有限责任公司2022 年 1 月 1 日I

 KF 【应急】字( 2022 )第 2 02 号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发布实施令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后能及时控制事态,防止重大事故蔓延,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助,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及企业财产安全,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20),结合本公司实际,本着“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快速响应、果断处置”的原则,编制了本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于 2022年 3 月 22 日批准发布,2022 年 4 月 1 日正式实施。请本公司全体员工遵照执行。本《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本公司应对突发事故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用于规范指导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各部门应执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内容与要求,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训练,以便有效预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在重大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按照预案方案进行救援,在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负责人(签名):2022 年 1 月 21 日II

 KF 【应急】字( 2020 )第 3 03 号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执行部门签署页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20)以及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相关执行部门签署意见如下:序号12345部门名称生产部人事行政部财务部仓储部品质工程部能否执行预案中内容能 否能 否能 否能 否能 否部门签字确认 时间III

 目 录关于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的通知.........................................................I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发布实施令....................................................................II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执行部门签署页.............................................................. III第一篇 综合应急预案............................................................................................................ 11 总则................................................................................................................................. 11.1 适用范围............................................................................................................... 11.2 响应分级............................................................................................................... 1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2.1 应急组织机构....................................................................................................... 22.2 职责....................................................................................................................... 23 应急响应......................................................................................................................... 63.1 信息报告............................................................................................................... 63.2 预警....................................................................................................................... 73.3 响应启动............................................................................................................... 93.4 应急处置............................................................................................................. 113.5 应急支援............................................................................................................. 153.6 响应终止............................................................................................................. 164 后期处置....................................................................................................................... 184.1 污染物处理......................................................................................................... 184.2 生产秩序恢复..................................................................................................... 184.3 事故后果影响消除............................................................................................. 184.4 善后及赔偿......................................................................................................... 194.5 应急评估............................................................................................................. 195 应急保障....................................................................................................................... 205.1 通信与信息保障................................................................................................. 205.2 应急队伍保障..................................................................................................... 205.3 物资装备保障..................................................................................................... 205.4 其他保障............................................................................................................. 21I V

 第二篇 专项应急预案.......................................................................................................... 231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231.1 适用范围............................................................................................................. 231.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31.3 响应启动............................................................................................................. 261.4 处置措施............................................................................................................. 281.5 应急保障............................................................................................................. 312 机械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342.1 适用范围............................................................................................................. 342.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42.3 响应启动............................................................................................................. 372.4 处置措施............................................................................................................. 402.5 应急保障............................................................................................................. 42第三篇 现场处置方案.......................................................................................................... 451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452 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483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514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545 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576 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607 坍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638 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66第四篇 附件及附图.............................................................................................................. 69附件 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70附件 2 风险评估的结果.................................................................................................. 73附件 3 预案体系与衔接.................................................................................................. 74附件 4 公司应急物资装备台账...................................................................................... 75附件 5 公司内部应急救援队伍成员及联系方式.......................................................... 76附件 6 外部应急救援机构及联系方式.......................................................................... 77V

 附件 7 规范化格式文本.................................................................................................. 78附件 8 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清单.................................................................................. 84附件 9 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86附件 10 紧急救护法........................................................................................................ 90附件 11 关键岗位应急处置卡式样 .............................................................................. 110附件 12 公司外部救援力量分布图.............................................................................. 113附件 13 指挥部位置及应急队伍行动图...................................................................... 114附件 14 公司应急疏散图.............................................................................................. 115附件 15 公司消防设施分布示意图.............................................................................. 116附件 16 重点防护目标标识图...................................................................................... 117附件 17 公司周边关系图.............................................................................................. 118附件 18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推荐访问:gb29639-2022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 gb29639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