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故事第1篇昨天,我读完了《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了四个不同国家的四位伟大科学家的故事。这四位伟大的科学家分别是中国的李时珍,他呕心沥血写成了一部伟大的医药学巨典——《本草纲目》;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家故事12篇,供大家参考。
科学家的故事 第1篇
昨天,我读完了《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了四个不同国家的四位伟大科学家的故事。
这四位伟大的科学家分别是中国的李时珍,他呕心沥血写成了一部伟大的医药学巨典——《本草纲目》;英国的达尔文,他力排异议提出了伟大的进化论;英国的牛顿,他追根寻源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力学三定律、光学……;美国的爱迪生,他坚持不懈发明了二重发报机、自动发报机、留声机、电灯……
其中我最崇拜的还是爱迪生。他小时候只读了三个月的书,但他还是不放弃。他在火车上当报童时,一边卖报,一边免费看报,赚下的钱既可以贴补家用,又可以做实验,还可以去图书馆看书。他在发明电灯时失败了许多次,但他毫不气馁,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一定要做到最好的信念支持他最终完成了发明。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时,也要像爱迪生一样珍惜时间、遇到困难自己克服、失败了也不气馁,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科学家的故事 第2篇
记得小时候,我望着明亮的电灯,很好奇地想:电灯为什么会亮呢?是谁发明了电灯?那时,由于我年龄小,还不能找到答案。
上学以后,我常读课外书。有一次,我读了《科学家的故事》后,才知道电灯是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的。这本书是我最喜欢读的一本书。
书中介绍了爱迪生、达尔文、高斯、居里夫人、哥白尼、牛顿等著名科学家的事迹。他们热爱科学,谦虚谨慎,刻苦钻研,不怕困难,勇于实践;
有着为科学不惜献身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的精神,他们在科学上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对人类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其中,最使我感动的就是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是世界上有名的“发明大王”。他一生发明的东西大约有两千多种,像留声机、电灯、电影、蓄电池等等。爱迪生对人类的贡献可大啦!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他的名字好像一颗明亮的星星,永远闪耀着光辉。
在爱迪生一生发明的东西当中,除了电灯,最费心血的要算蓄电池了。他一共花费了十个年头,经过了五万次的实验,无数次的失败,使他的助手都忍受不住了,有的朋友劝他不要再做试验了,而爱迪生却坚忍不拔地继续试验,经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攻破了千千万万个难关,爱迪生终于发明了经久耐用的蓄电池。
爱迪生认为: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这就是他奋斗一生的写照。伟大发明家爱迪生的一生告诉我们:巨大的成就,出于艰苦的劳动。
《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教育,帮助我克服了学习上不少的困难。记得有一次,数学老师给我们布置了难度比较大的智力题,其中有一道,我经过苦思冥想,怎么也不会做。可是,当我想起爱迪生花费了十三年的心血,才研究出白炽灯,在研制过程中,他在图书馆摘记的资料就有四万页以上,有时甚至接连工作五个昼夜不合眼,我遇到的困难与爱迪生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想到这里,我就又查查资料,经过多次演算,终于把这道题解了出来。
《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将永远鼓舞我奋发向上!
今天我读完了《中外科学家故事》,我认识许多,中国的科学家,外国的科学家。
中国科学家我喜欢鲁班,他制造了锯子,古代的时候没有锯子,人们用斧子砍伐木材,有一天鲁王叫鲁班造一座宫殿,期限3年,鲁班和他的徒弟,每天上山去砍木材,鲁班看着一天天过去,鲁班说:“徒弟们我早上,上山先找好木材”,有一天鲁班上山的时候脚一滑,身体就顺着山坡往下滚去,鲁班看见身旁有草,一把就抓住了草,忽然手心一阵刺痛,他看见茅草的叶子两边都长着锋利的小细齿,鲁班就发明锯子。还发明了石磨、曲尺、墨斗、刨子、钻子、凿子、铲子、等。
我经过调查发现他们这些东西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东西,有些东西可以省时间,有些东西可以解决痛苦,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当上科学家。
科学家的故事 第3篇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每个故事都十分精彩,让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是叶永烈写的,是由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在这本书中,有100个关于科学家的故事,如:古代的“博士”亚里士多德、预言的胜利——哈雷、后花园的科学家实验——孟德尔……
这本书让我看得爱不释手,其中,我最喜欢《真金不怕火——塞尔维特》这一篇故事了。
在《真金不怕火》这篇中,主要讲了:塞尔维特指出了古代医学理论家——盖论在著作中的错误。因为盖论认为,血液是肝脏造出来的,通过血管流向全身,被身体各个部分吸收,不会返回了。而塞尔维特认为,血液由心脏的右心室流出来,通过肺,而“改造”成了鲜红色,再流回心脏的左心室。就这样,塞尔维特指出了盖论的错误。但是,受到了教会的迫害,塞尔维特逃到了维也纳还在研究血液循环问题。1553年,塞尔维特把血液循环的理论写进了《基督教的复兴》中。但又触犯了教会,塞尔维特又逃到了日内瓦,最后,为真理献出了生命。
读完了这本书,我知道了科学家是多么勤奋,惜时如金;
科学家是多么勇敢,知难而进;
科学家是多么谦逊,永不满足;
科学家是多么好学,孜孜不倦;
科学家是多么坚定,捍卫真理……我以后也要向他们学习,长大后争取当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科学家的故事 第4篇
人们一提起奥林匹克,就会十分自然地联想起一幅幅充满希望、活力四射的图景:圣火熊熊燃烧,五环旗迎风招展,和平鸽腾空而起,健儿们龙腾虎跃。奥林匹克意味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敢于行动,勇夺胜利;
奥林匹克是变化而不是停滞,是运动而不是静止。奥林匹克象征着生命、青春和美丽。奥林匹克运动更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知识宝库,从古代神话到现代科技,从体育运动到社会发展,它要告诉我们的东西实在太多;
奥林匹克运动也是一本难得的人生教科书,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奥运英雄,用自己活生生的榜样在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在逆境中奋起,怎样光明磊落地拼搏,怎样善待他人,怎样健康愉快地生活。
古往今来,人们总是热血沸腾的迎接每一局奥运会。2008年,是令所有中国人最激动的一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人们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对奥运做出了贡献。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也想干点儿什么事,表示我心中的喜悦。大事干不了,那我就锻炼锻炼身体吧!于是,我和妈妈,妹妹约定好了,从峨眉骑车到乐山,看谁能坚持下来。
似乎是刹那间,骑车的日子已经到了,我们准备了一些面包,上路咯!刚开始,我们都很带劲,精神焕发,神采高扬,边唱歌边悠闲的看着两旁的景物。可是我们没想到,困难在后头等着呢。渐渐的,我们已经过了符溪镇,收费站仿佛触手可及。只要过了收费站,离乐山感觉近多了。我不觉得意起来,心想:真是小样,有什么好骑的呀!便像离弦的箭似的,迅速的向前卖力的骑去。
这时,我突然刹住了车,原来,一条望不到边际的斜坡展示在我们面前。它好似一条龙向空中飞翔。我眼睛要看花了,浑身像散了架似的,真想放弃了,妈妈赶上来,她面对这个斜坡,没有露出躲避困难的思想。她对我说:“双双,你要克服这个困难,困难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学会如何面对困难,不要去逃避它,要勇敢的去战胜它,也不能气馁,不然,这次来骑车,有什么意义呢,对不对?假如你是一个奥运选手,正在参加马拉松,你是放弃还是坚持?”妈妈说完了。
这时,我脑海里有一个轻而有力的声音说:“真的要放弃吗?那么,奥运选手们面对比这大得多的困难,他们又是怎么克服的呢,加油吧!战胜这个小小的困难!”我又突然想到我们国家的女子排球队,她们不也是经历一次次失败,克服种种困难,但从不气垒,仍奋斗不息,才有了今日的光辉吗?我现在面对这样一件小事却退缩了,真是不应该!
于是,我奋力向前骑去。将妈妈与妹妹远远的甩在后面。不一会儿,我的脚渐渐酸痛起来,车轮也转动得越来越慢,双脚好象不听我使唤似的,沉重得抬不起来。呼吸变得急促,眼看车就要停下,我几乎要崩溃了。但我心中,一个坚定信念站了出来,那就是—战胜困难很不容易,但如果没有困难,就没有明日的光辉!事情仿佛明朗了许多,我在心中不停的鼓励着,奥运精神是我唯一的支撑点。每一想到它,我就不会在累了。渐渐的,我的速度又快起来,几次想休息都忍住了。只顾着向前冲。再美的风景也无心欣赏。
突然,我看到收费站了!整个世界的阳光仿佛都照耀在我的心头,脚充满了活力,急于发出下一次的进攻。这就是奥运魅力所在吧!经过三小时的努力,我们终于到达乐山了!享受着柔和的春风,我深切感受到奥运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它仿佛是一种精神,支撑着人们克服困难。现在,我只想说一句话,那就是:奥运,在我心燃烧!
科学家的故事 第5篇
在本周我读了一本《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读完后,它使我久久不能忘怀,科学家们经历的种种磨难。到最后终于成功的经历让我深深感动。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是科学家牛顿,他生在意大利,是一个近代科学历史的物理学的大师,他曾
发现了力学三定侓:惯性定律,落体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为未来人们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牛顿对光的理解和研究,打开了近代光科学的大门。他发现了阳光可以分解成赤,橙,黄,緑,青,蓝,紫七色,对人们以后研究光时做出了很大的帮助。
这本书里讲了许多科学家在成长时期的小故事,并且用一些小故事来传达他们的成长道理。而且他们从小就热爱读书,所以才会有今天的伟大成就,并且在这些科学家中,有许多人都是在贫穷的情况下长大的,但成绩都名列前茅。由此,我想到了自己,我在这么好的环境下学习,却不如他们,真是自叹不如啊!
科学家的故事 第6篇
《科学家的故事》中讲了39位科学家的故事。这39位科学家有的发明了电灯;
有的发明了计算器;
有的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有的发明了麻沸散;
有的修正了《本草纲目》的错误;
有的发明了汲水工具;
还有的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对原料的利用率达到了98%以上。
书中还讲了帕斯卡,一个计算机发明者的故事。
他的父亲是个小有名气的数学家,曾发现了四位代数曲线。帕斯卡17岁时,出版了《圆锥曲线论》,以后又发明了计算器,但发明它是为了算帐用的,所以正适合当时法国零钱的兑换:1利维尔=20苏;
1苏=12尖野。所有的圆环也可以以苏为单位,也可以处理数据。
帕斯卡的发明给了人们启迪:机器可以代替人的思考。
v—2导弹是德国火箭专家发明的。虽然不够精准,但是为后来者开辟了一条道路。
《科学家的故事》给了我启迪:“发明就是做出别人做不出的东西,创造就是制作出新的物品来,要勇于创新,不断修正物品的缺点。切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科学家的故事 第7篇
假期时,我读了一本书,名叫《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不光我爱看,我的爸爸妈妈也喜欢看。
《科学家的故事》讲了许多科学家从小到大的故事和经历。其中有许多我国近代科学家,如:袁隆平、华罗庚等。他们都为我国科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袁隆平是一名水稻杂交专家。他生长于大城市,为什么会选择农业呢?原来这里也有一个故事:小学时,老师领同学们参观一个资本家的园艺场。园艺场里鲜花盛开,袁隆平想:如果长大后能在这样的地方工作该多好。这件事使袁隆平最终选择了农业。
华罗庚是著名的数学家。小时候,父亲让华罗庚学算命,可他七算八算,看出了其中的破绽。于是,又专攻数学。他自小爱解难题,有一次他居然发现大学教授苏家驹解错了题。他就写了一篇论文,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后来,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发现了这个奇才,就把他请到清华大学来,在以后的半个世纪中,华罗庚写了不少著作,成了一名享有盛誉的科学家。
这些科学家小时候虽然买不起书,上不起学,甚至被别人耻笑,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知识的渴求,而是靠着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拼搏的精神攀登科学高峰,最终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他们真是太了不起了!
想想现在的我们,不仅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更有专门的老师教导。我们的学习生活是何等的幸福啊!我们又怎能不好好珍惜呢?
科学家的故事 第8篇
我读了一本能我们去了了解古今中外的科学家的知识,更加深层的,去了了解这些伟大的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无数令人敬佩的科学家,他们有自己最独特的思想和广博的知识最睿智的目光,永不停息的上进精神。他们为了让社会有着更大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其中,令我记忆犹新的一位名人是:黄道婆。她之所以让我记忆犹新是因为她是一个十分懂礼貌的一个人。首先,请由我来介绍介绍下黄道婆吧!黄道婆原名黄阿妹,出生在上海华泾镇,因出身贫苦、贫寒,自幼就被卖给别人做了童养媳,在婆家是吃不饱,穿不暖,还常常被打,还要看别人的脸色。有这么一天,她终于受不了在婆家的那种日子了,于是她从婆家一直跑到当地的码头。跳上了前往黎族自治区的渔船,由于十分饥饿。她跑到了船上的小厨房里,正准备吃一点儿东西的时候,忽然,厨师沈大爹走进了厨房。他们聊着聊着,黄阿妹讲起了自己悲惨的身世。沈大爹于心不忍,只好带着她走了。由于黄阿妹不愿回家乡,沈大爹把她托付给了一位黎族老婆婆。在这度过了37年后,她又返回了自己的故乡了,让那里的人们有了新的纺织机与技术。
在《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里向我们展现的是他们儿时的成长过程,在那时的生活感受和许多成功的经验和荣耀。让我们懂得了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更让我们懂得了科学家在世界上的重要性和地位与作用。
科学家的故事 第9篇
在我读了《科学家的故事》,使我知道了我们的家园时刻在变幻着,在以后的日子里贫困人家会变得更富裕。
在科技不发达的时候我们过的日子不好,每天都饥寒交加,我们疼痛不已,那时候只能用牛拉又费力气,在热的时候没有电风扇只能拿东西对自己扇,时间长了会觉得手非常痛,可是又能怎么变。
地球除了自转外,还被太阳领着围绕银河系的中心高速运动,速度是每秒250千米,你还可以计算一下,以这个速度我们每天可以运行多少千米?
以这么快的速度运动,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到呢?原因是地球就像一艘开得十分平稳的大轮船,幽州空间有没有大风大浪,我们又都像小蚂蚁一样住在船舱里,所以就没有什么柑橘。
我看了之后,我知道了我们未来会变得更好,不会像以前这样累,会让人省劲,不过也不能全靠他们帮你做事情,自己也要多劳动劳动才行。
我相信未来会变得更好。
科学家的故事 第10篇
科学实验意义非凡,但又充满危险性。可是,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却不因此退缩。李时珍则是我国古代研究草药的一颗巨星。
李时珍非常喜欢草药,可在那个时代,医生的社会地位很低,所以,父亲希望李时珍走上仕途,做大官,光宗耀祖。李时表为了安慰父亲,遵从了父亲的意愿,参加了县里的科举考试,中了秀才。后来,他又参加了三次考举人的乡试,但都落榜了。第三次乡试回来,李时珍恳切地对父亲说:“我再也不去考官了,看着乡亲们受着病痛的折磨,我怎么能无动于衷,而整天去读那些没有用的入股文呢?您还是让我学医吧!”
李言闻被儿子的诚恳打动了,只好答应了他。李时珍跟父亲学医,十分勤奋,因此,他很快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医生。
在古时候,人们把专门讲述药物知识的书叫做“本草”,医生开药和药铺里配药都以它为依据的。从汉代的第一本草本《神农本草经》到唐朝官府派人编修的《唐新修本草》,历时1000多年,经过历代人的修订,记载的药物也从360多种发展到1500多种。可到了明朝的时候,本草书又有几百年没有修订了。而且,其中还有不少错误的配方。
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李时珍,他想:用错药关系到生命,旧本草里有那么多错误,应该重新修订了,否则,不知道以后还会危害多少人呢!
一天,李时珍突然对父亲说:“旧草本书里有那么多的错误,我想整理整理,把该收进去的新药收进,把通过验证后证实是错误或混乱不清的地方修正过来,您看行吗?”
李言闻不禁大吃一惊:“旧本草是该修了,可是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靠官府找许多名医才能办成,你一个人怎么行呢?”
“我的决心已定,有机会我就上书朝廷,让朝廷派人重修本草。”李时珍坚定地说。
从那以后,李时珍除了给病人治病以外,还用闲余的时间读医书,为修订本草做准备。十年过去了,他读了800多本医书,摘抄了好几柜笔记。
有一年,朝廷要各地推荐名医到京城的太医院,李时珍也被选上了。太医院是专门给皇帝家人看病的,是天下云集的名医。李时珍怀着施展自己才学的希望来到这里,可是没想到,当时的嘉靖皇帝是迷信一些道士的说法,妄想服用仙丹长生不老,还让道士把持太医院,像李时珍真才实学的医生却得不到重用。
李时珍好几次向太医院提出修本草的建议,可是,有那些道士把持太医院,谁能听进他的建议呢?甚至有人骂他“草包医”,修本草是妄想。李时珍听后非常失望,在太医院待上没有一年的时间,就假托有病,辞职回到了家乡。李时珍回到家乡,继续修订本草。他发现,要想验证旧本草的内容,光靠收集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出远门,于是带着学生庞宪,儿子李建元一起出外考察。
一路上,李时珍不断地向农民、猎人、药农等请教。
有一次,李时珍在《刘郁西使记》的书里发现了奇特的“撒八儿”。它起初是由一种叫玳瑁的动物吐出来的东西,后来又被大鲛鱼吞了下去,经过了很多年,才变成“撒八儿”。
李时珍没有见过“撒八儿”,问过许多人,也都不知道,就连一个很有学问的人都不知道。
从1552年李时珍写这部书算起,已经整整经历37个年头了,他也从30多岁的青年,变成了60岁的老人,他给这部书取名叫《本草纲目》。
李时珍坚持不懈的精神实现了他的愿望。
李时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本草纲目》永远流传在世间。
科学家的故事 第11篇
暑假里,我读了《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里面讲述了很多中外科学家成功成才的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国的数学家陈景润。
在现代数学史上,陈景润的名字是与哥德巴赫猜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成功地证明了“1+2”这个我们现在看来很平常的问题。由于陈景润的贡献,人类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结果“1+1”仅有一步之遥了。为了攻克这个难题,他在仅有6平方米的小屋里坚持埋头研究,经过无数个日夜、几度寒暑的艰苦努力,终于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然而陈景润付出的努力也是惊人的,他用掉的演算草稿纸可以装满几个麻袋,也终于积劳成疾。后来虽然他身体不好,依然锲而不舍地耕耘着。陈景润在其他著名问题的研究上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读了这个故事,我被陈景润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做出那么大的贡献,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想想我们今天的生活环境,又是多么优越啊!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时光,好好学习,努力刻苦地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为祖国的腾飞做贡献!
科学家的故事 第12篇
鲁班是我国古代一位出色的发明家。我们中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鲁班为祖师,主要是因为他发明了许多木匠用的工具。直到现在“班门弄斧“这句成语还常被人们所运用。
据说,鲁班在一次干活的时候,手一不小心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他发现草叶上生满了刺,同时还看见一只大蝗虫正用它那参差不齐的大牙咬着草叶。鲁班从这件事中得到了很大启发,一直在认真思考着这个问题,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利用毛竹片在上面刻上锯齿,然后打了条带有锯齿的铁片。从此人们伐树就方便了,锯子就是这样发明的。
读了这篇文章后知道,鲁班从小就有个脾气,不管做什么事只要下定决心,就非要把它做好不可。作为我一名小学生,也应该像这位科学家那样,碰到问题敢于思考和探索,凡是自己已经决定的事就一定要做好,不能半途而废,这样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推荐访问:科学家 故事 科学家故事12篇 科学家的故事(推荐12篇) 科学家的故事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