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五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汇编11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汇编11篇

时间:2023-07-19 09:10:1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五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第1篇【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课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汇编11篇,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汇编11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 第1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6、成语故事三则

二、初读指导

1、布置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

⑴轻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

⑵拼读生字,记住字音,字形。

⑶朗读课文,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⑷画出不理解的词。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生字词(幻灯片)。

⑵分析哪些字音易错。

⑶文中哪些词不理解。

⑷指名读课文。

三、精读《滥竽充数》。

1、:滥、竽、充、数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

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呢?

4、朗读课文。

四、精读《画龙点睛》。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⑴张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⑵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了?

⑶“点睛”的结果怎样?

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第二课时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出示:鸟宿池边树,僧(seng)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名,注意读准“僧”

(2)说说诗句的意思。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吗?

(1)出示:唐(tang)朝贾(jia)岛

(2)指名认读。

3、简介贾岛。

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在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认真,字字斟酌,被称为“苦吟诗人”。

(1)认读词语:和尚(shang)(“尚”翘舌音,读轻声)斟(zhen)酌(zhuo)理解“斟酌”。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适当。

(2)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敲”字,至今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哩!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板书:11推敲)

二、听读课文。

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轻声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2、默读,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里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幽居皎洁吟哦妥帖冲撞

宽恕莽撞仪仗队犹豫不决簇拥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检查字音,了解词义。

(1)认读生字词。

皎洁骑着妥帖避让韩愈

簇拥宽恕门闩莽撞

(2)指导理解词语。

皎洁:形容月光明亮而洁白。

妥帖:恰当,十分合适。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宽恕:宽恕饶恕。

莽撞:鲁莽冒失。

幽居:隐蔽的或僻静的住处。

吟哦:有节奏地朗读诗文。

仪仗队:在古代,指帝王、官员等外出时的护卫队。

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的散文家、诗人。

2、检查朗读课文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议。

五、指导写字

1、让学生根据字音、字形、字的书写注意点来进行同桌之间的讨论并上台来进行自主教学。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 第2篇

胜大超市我已经去过无数次了,每当我们来到超市,都会有许多推销员阿姨向我们推销一些东西。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也当了一回小小推销员。

我一进胜大超市,老师就发给我们每个人一个圣诞帽,让我们推销一些圣诞节的小玩具和小老虎。我心想:明年就是虎年了,所以老虎应该好推销吧!于是我挑了一个大老虎,我胸有成竹的说:“我一定能推销出去许多小玩具!”说完,我就说出发了。我找到了一个推销对象后,刚想上前去说,却一下子又不敢了,怀里就像踹了一个小兔子似的,怦怦跳个不停。我在超市了转了好几圈就是不敢。当我在超市里来回转圈时听见张昊天正在向一位阿姨推销,我就想:我可不能输给那个“小胖子”呀!于是我一咬牙,一跺脚,就奔向人多的地方去了。说到玩具,那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小孩我是小小推销员,我找到一个阿姨说:“阿姨您好,打扰一下,明年就是虎年了,您买一个……”还没等我说完,阿姨连看都不看一眼,当时我尴尬极了,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一下子就没了,一次次的失败让我有点想放弃,但我想在尝试一下。我又向一个叔叔推销了,本来是不抱任何希望的,可是没想到那个叔叔竟然买了,我高兴极了,心里乐开了花,信心又回来了。我越来越不害怕了,可是后来,我一次也没有成功过,我彻底沮丧了,我都想想自己的妈妈推销了。我们集合了,虽然我是推销出去一个玩具,但也很快乐。让我感受也很深。

活动结束了,我也累极了,但我觉得很值得,因为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不容易,想要做好一件事更不容易,只有亲身实践才知道。


五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 第3篇

一、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学生汇报: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2.快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

3.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默读4~7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课文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4.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读第4、5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
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

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点)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

共同点 都吃鱼虾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从鼻孔喷气

须鲸 小鱼小虾吞进吃的多 喷出的水柱垂直细高

齿鲸 大鱼海兽咬住凶猛 喷出的水柱倾斜粗短

5.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学习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6.轻声读一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二、回顾内容,朗读记忆

我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看看哪个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

三、出示资料,延伸扩展

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

四、布置作业

1.完成指导丛书。

2.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 第4篇

一、读拼音,写词语。

huà lóng diǎn jīng zhāng kǒu jié shé shuō huǎng jīng tàn bù yǐ zì xiāng máo dùn tān lán làn yú chōng shuù shù yǐng pó suō pú tao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点( )之( ) 不( )不( ) ( )江( )海 ( )月当( )迫不( )待 张( )舞( ) 乌云( )( ) 犹豫( )( )电( )雷( ) 哑口( )( ) ( )空飞去 惊慌( )( )

三、选择正确的解释。

1、“即”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A.靠近 B.到,开始从事 C.当下,目前D.就着(当前环境)

(1)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 )

(2)康熙即位后,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疾苦。( )

(3)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件事成功在即。( )

2、“决”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A.决定 B.一定 C.决定最后胜败 D.执行死刑

(1)贾岛告诉韩愈,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 )

(2)在决赛中,李铁取得了第一名。( )

(3)面对困难,我决不退缩。( )

四、选词填空。

意思 意义

1、这项活动富有教育( )。

2、这部电影很有( )。

宁静 平静 安静

1、暴风雨过去了,海面又恢复了( )。

2、上课铃响了,校园里马上( )下来。

3、月夜,公园里是那样( )。

激烈 热烈 强烈 猛烈

1、战士们的心( )地跳动,恨不得一下子飞过江去。

2、总攻开始了,我方( )的炮火射向敌人的阵地。

3、故事讲完了,教室里想起了( )的掌声。

4、天黑了,我急匆匆地走在乡间的公路上,突然一道( )的灯光照过来,刺得我睁不来眼睛。

五、修改病句。

(1)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

(2) 上课时,始终专心听讲,因此,成绩很好。

(3)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黄瓜、毛豆、红豆、扁豆等蔬菜。

(4)经过教育,我明确了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5)墙上的挂钟走了一圈,一个小时又过去了。

(6)草原把夕阳照得五彩缤纷。

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画龙点睛”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

2、“读书莫放‘拦路虎’”中的“拦路虎”指的是在读书时“成为阅读障碍”的一些生字。( )

3、“戳穿、宽恕、宝匣、葡萄”这组字字形都对。( )

4、《艾滋病小斗士》讲述了一名中国儿童的故事。( )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八月十五是人们企盼团圆的_________节,这是人们怀念神话故事中的嫦娥,她为了老百姓不受害,与________的逢蒙巧妙周旋,最后吞下长生不老药*成仙,落了个“不知天上忆人间”的苦衷,这就是《________》的神话故事。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玲玲长高了

玲玲带上了红领巾。妈妈很高兴,就在星期天下午带她去看电影《小铃铛》。

玲玲跟妈妈上了电车,正好碰到她们认识的售票员张阿姨,张阿姨见了她俩问:“玲玲,今天跟妈妈到那儿去呀?”玲玲亲亲热热地回答:“张阿姨,我跟妈妈去看电影。”

妈妈从口袋里淘出钱,给玲玲买票。张阿姨说:“玲玲还小,不是不用买票吗?” 玲玲两只眼睛一忽闪,心想,那是一年前,我个子不高,乘车不用买票。现在是不是长高啦?她瞧见那有标尺的拉手杆,走过去一站,还用小手按着头,对准标杆上的尺码。嘿,刚好超过一点儿。

于是,她亮开了嗓门,嚷道:“张阿姨,您瞧,我长高了!”说着,玲玲接过妈妈手中的钱,递给了售票员张阿姨。

妈妈笑了 张阿姨笑了 车厢里的人笑了 玲玲是长高了

1、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填上字母。(1分)

(1)“乘客”的“乘”应是( )(1分)

A.chén B.chéng C.shèng

(2)“亮开嗓门”的“亮”,意思是( )(2分)

A.发光 B.显露、显示 C.使声音响亮

(3)售票员张阿姨说:“玲玲还小,不是不用买票吗?”意思是说玲玲 ( )(3分)

A.不用买票 B.应当买票 C.可买可不买

(4)玲玲说的“我长高了”的意思是( )(3分)

最后大家都笑着说“玲玲长高了”的意思是( )(3分)

A.长大了 B.个子比过去高了 C.懂事了,成长了

2、请在文章1~3节中找出4个错别字(用直线画出,然后依次纠正在下列横线上)(4分)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给第5自然段加上标点。

4、你喜欢玲玲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

秋天到了,秋天是美丽的。请你到野外去,到山上去,到植物园去,到公园去……观察一下美丽的秋天吧!再自定题目写一篇作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 第5篇

早上,同学们的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台灯、电脑……走进教室,你还以为来到小小商品市场呢!原来是我们五4班这节特殊的推销课。

你看!毛炳程上场了,他推销的是寻星镜,他说:“我这寻星镜,外表美丽,还看得很清晰,现在请大家上来看一看。”我们纷纷上来排队,轮到我了,我闭上左眼,往寻星镜靠近,对面的毛纪阳三个字看得非常清楚,觉得寻星镜非常好。大家都拍手鼓掌。

接下来王贞匀上场,她推销的是3D台灯,这个台灯体型像手机,其实是一台台灯,这个台灯是折形的,可随身带,非常方便,按一下触摸屏,它就会亮起,寿命是50000个小时呢!听了她的推销,听有人说,叫我妈妈也去买一台。

推销员一个接着一个上场,他们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的物品,我也想上去,可是,我没有那么好的口才。

我听到滔滔不绝的口才,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物品,是让我大开眼界。

五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 第6篇

一、看拼音,写汉字。(6分)

nàpèijīliáodiāojiān

()闷()服()肤()阔()刻()固

二、给下列字加上偏旁写出新字,再组词。(16分)

高____()____()扁____()____()

方____()____()居____()____()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6分)

佩服()敬重()缓缓()

搜集()大概()请教()

四、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6分)

穿着()()的江河()的赵州桥

佩服()()的图案()的画

五、按要求写词语。(18分)

1.填上意思相反的字,把词语补充完整。(6分)

()()闻名舍()求()()口()声

()()相间积()成()()邻()合

2.趣填数字成语。(6分)

五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 第7篇

一、字词练习。

1.拼写小高手。

(1)jǐnɡ( )方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抓捕了一个贩卖yīnɡ( )儿的犯罪团伙。

(2)我很cán kuì( ),因为我破坏了我们之间的jūn( )子协议。

(3)他把自己wěi( )装成了一个xī ɡài( )受伤的运动员。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到了夜晚,我们四人就露(lù lòu)宿(sù xiǔ)在草地里。

(2)他在商场买了几(jī jǐ)个茶几(jī jǐ)。

(3)很多网民转载(zǎi zài)了载(zǎi zài)重汽车出事的消息。

3.选词填空。

照料 照看 照顾

(1)你放心去吧,家里的事有我( )。

(2)请( )好你的孩子。

(3)她总是精心地( )每一位病人。

4.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

憨态( )( ) 戛然( )( ) 手脚( )( ) 习以( )( ) 形影( )( ) 异想( )( )

(1)晶晶是一只( )的大熊猫,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给人们欢乐。

(2)小妹妹( )地躺在床上玩耍,玩得真开心啊。

(3)他每天早出晚归,家人早已( )。

二、按要求写句子。

1.祖父说:“因为你嘴馋,它就不开花。”(改为第一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令人感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郁孤台下清江水,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长安,________________。(补充词句)

三、口语交际。

2012年5月8日晚,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发生了一件感人的故事:80后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而自己却被车轮碾压,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

1.这则新闻中的张丽莉老师和《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被张丽莉老师救出的学生之一,你想对张丽莉老师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快乐阅读。

(一)课内阅读。

有个孩子叫*乔(节选)

正在这时,背后的女儿尖厉地叫了起来,小身子使劲向后挣去——原来*乔不知怎么掉下去了。她正手脚朝天地躺在路口中间,远远看去,真像一个无助的婴儿。

这时,两边排着长龙的汽车已经发动,突然地朝着她驶去,眼看她被碾压已是无法避免了。女儿大哭着翻身下车朝她奔去,我赶忙死死地拉住女儿不放。这时,女儿放开嗓门儿朝*大喊:“叔叔,救救我的娃娃!”

只以为是不懂事的女儿的幼稚之举,不料奇迹却发生了:那个*果断地做了一个手势,两边汽车就在(即 既)将交会的时刻戛然而止。*跳下岗亭把布娃娃拾了——不,“抱”了起来。他让汽车继续通行,自己快步来到已经惊呆了的我们跟前。

我赶忙迎上前。他立正,举手敬礼:“请照顾好你的孩子。”却并不把*乔给我,转身几步到女儿面前,郑重地交给她,且又是一个立正,举手敬礼:“请照顾好你的`孩子。”这次他说的“孩子”,分明是指布娃娃*乔。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戛然而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抱”字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出现了两次“请照顾好你的孩子”,第一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爱没有重量

一名虔诚的印度教徒,步行到遥远的喜马拉雅山的圣庙去朝圣。

路途非常遥远,山路非常难行,空气非常稀薄,他虽然只携带了很少的行李,但是一路走来,还是显得举步维艰,气喘如牛。

印度教徒走走停停,不断地往前遥望着,希望目的地赶快出现在眼前。就在这时,他看到自己的前方有一个小女孩儿,年纪不会超过10岁,背上还背着一个消瘦的小男孩儿,也正缓慢地向前移动着。①她气喘得非常厉害,②汗也一直在流个不停,可是她的双手还是紧紧呵护着背上的小孩儿。

印度教徒经过小女孩儿的身边时,满脸同情地对小女孩儿说:“我的孩子,你一定很疲倦,你背的那么重!”谁知,小女孩儿听了之后,很不高兴地说:“我不累!你背的是一个重量,但我背的不是一个重量,他是我的弟弟。”印度教徒哑口无言。

确实如此,在天平上,不管是弟弟或者包袱,都没有差别,都会显示出实际的重量。但就心而言,那个小女孩儿说得一点儿没错,她背的是弟弟,不是一个重量,包袱才是一个重量。因为她对自己的弟弟是出自内心深处的爱。

爱没有重量,爱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喜悦的关怀与无求的付出。

1.你能用两个成语来表示文中画线部分的内容吗?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看得出来,小女孩儿应该很累,可她为什么“还是紧紧呵护着背上的小孩儿”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印度教徒的同情,小女孩儿为什么感到“不高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女孩儿为什么说“我背的不是一个重量,他是我的弟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细细品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你的感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妙笔生花。

亲情是人世间最无私、最珍贵的。我们无时无刻不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呵护着。请选择一件发生在你与亲人间的事情写下来,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 第8篇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字。

2.默读课文,要在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再次加快速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文,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把课文分成四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文章条理不是那么明显,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不要在这设置障碍。(1)小时候,作者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可是没有生命的怀表也能发出声音,父亲又不让作者动。(2)一次父亲亲手拨开表盖让作者看,他被表里的世界迷住了。(3)父亲又一次打开表盖让作者看,并告诉他“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蜇你”。作者证实了自己的猜测。(4)作者逢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只小蝎子,也不知说了多久。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学生从字的发音、字的书写上抒发自己的看法。)

(3)教师适当的总结,注意“拨”的读音以及与“拔”字的区分。

(4)开火车读生字词,并巩固。

二、指导默读,提高默读的速度。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开火车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深入学习课文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十分感兴趣、充满好奇

2、指名反馈。学生结合课文相关的句子谈体会。

“他这么说,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要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这段话对作者心理描写非常细腻,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在体会的基础上就是指导学生读好,读出作者的好奇和儿童的那份天真。

文章中还有多处这样的文字,(比如6、1、15自然段都是例证)心理描写夹杂在叙事之中,,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所以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小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他共同感受童年的天真无邪。

在体会这些语句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心理描写方式一是有提示语,易发现。二是没有提示语,难分辨,必须仔细阅读才行。举例

3、标点符号的特点

冒号(冒号在本文出现了多次,应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掌握冒号的规范使用。)冒号的作用:(1)提起下文(2)提取下文(3)引起下文(4)解释或说明(5)总结上文

以第七自然段为例,冒号在这里的作用是引起下文,究竟是怎样一个美丽的世界呢文章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段描写要指导学生朗读好,并争取积累下来。

分号:并列的两个分句间的停顿,往往是为说明几个方面的内容时才会使用。第一自然段和16自然段都有这样的句子。

4、读文章的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说了什么为什么后来不说了

三、拓展练笔

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发现,虽然这样的发现或许是那样的可笑,但却是作者记忆中的珍宝,童年的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吧请你学习作者边叙事边抒情的方法写一写。

五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 第9篇

教学目标

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

2、能生动形象地把物品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等介绍清楚。

3、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写作,将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恰当运用到习作中去,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习作重点

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把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生活习性等介绍清楚。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两件“小商品”,可以是吃的、玩的、用的……如果有产品说

明书也可以带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我们这单元学习的是什么体裁的课文啊?

生:说明文!

师:说明文有哪些说明方法?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呢?

师:说明文是一种说明性很强的文章,比如我们刚学习的《鲸》、《松鼠》等等,想我们说明、介绍某种事物。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怎么写说明文。

二、指导观察

1、师:首先你要向别人说明你要介绍的是什么事物,它可以是?

生自由回答:家用电器、玩具、水果、蔬菜等等的东西。

2、师:首先不管你介绍什么,要把他们的特点介绍出来,比如文具有什么?玩具呢?男生喜欢的玩具有变形金刚,女生喜欢的有什么?布娃娃?

师:讲到玩具每个人都很兴奋。确定了我们要写的东西后,然后用到我们学过的方法,有哪些?

(生答: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

3、师:如果你选择的是文具,那你要怎么写?例如铅笔盒,它看起来不起眼,确实文具中最有内涵的。(教师拿起一个铅笔盒向大家展示)

4、我们可以从他的外形特点,使用方法来写。

长有多长?高有多高?宽有多宽?然后介绍它的颜色,打开来,我们可以介绍一下它的功能。

5、师:假如是家用电器的话,我们经常接触的又有什么?

(学生回答:洗衣机、冰箱……)

首先我们要先介绍它的外形,比如微波炉,“妈妈给我家买了一个格兰仕的微波炉,它……”(教师读范文。)这一段介绍的是它的外形。

紧接着我们可以写它的内部构造,……(读范文)

作用,对人类的贡献,……(读范文)

举个小事例,“有一次……”(读范文)

6、(接下来,以同样的方法分别介绍玩具、水果、蔬菜的写法)

三、师生合作,探索表达方法

1、交流网上、作文书上、教科书中同类文章的`表达方法(开头、结尾、精彩片断、说明方法)。例文

2、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说明方法?(如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特点。)

3、说说自己文章的开头、结尾及写作思路

四、确定习作内容

1、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2、确定习作内容列提纲

五、起草

六、板书

写一物品

1确定物品名称,总印象。

2按一定顺序写。

3表达喜爱之情。

五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 第10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在生活中找习作素材,记录真情实感,学会与人分享。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互动设计)

一、再现生活

1、话题导入,让学生回忆近期开展的探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一活动。

(学生回忆)

2、引导学生选择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请他们提意见。

(学生在自由交谈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交流合作的氛围中,把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已有的知识被他人的所唤醒和激活,各自充实自己的知识,整个表达的过程就充满创造色彩。】

二、描述生活

1、指名同学在班内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介绍给大家。

(学生倾听、评价)

2、介绍同一传统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也可以说说从哪几个方面介绍。

3、指导整理写成一篇文章。

【此设计让学生各抒己见。既加深了对内容的记忆及掌握,又训练了口头表达及思维能力。】

三、回味生活

1、指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批改,提出修改意见,学生根据所提的意见进行修改。

3、选取优秀作文,加以评价,发现带共性问题,适当指导。

(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在互评过程中语言和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四、创造生活

1、把自己的习作介绍给更多的人,做一名祖国文化的传播者。

2、班里选出优秀习作,形成文集。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会成就感,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写作。】

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五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 第11篇

教学目标】

1、能在读文中理解"迤逦、喜怒哀乐、千种情思"等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结构特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能在研读课文中根据语言环境选用合适的动词。

4、能体会作者对培育自己成长的母校的热爱,对童年集体生活的留恋。唤起自己对母校的依恋不舍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媒体出示:两张不同时期的毕业照,激发情感,引出课题。

2、媒体出示课题:母校。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完成填空

媒体出示:

我重返母校,跨入(),漫步();
想起了五年的()。走出(),()涌上心头。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跨入拱门

漫步操场喜怒哀乐

走出校门千种情思

触景生情

师小结:我们跟随作者跨入拱门,漫步操场,走出校门,每到一处熟悉的地方,都让我们回忆起五年中的喜怒哀乐,唤起千种情思。这就很好地诠释了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触景生情。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

1、媒体出示句子:

我似乎又尝到了与小伙伴们手拉手欢呼着跑入拱门的喜悦,似乎又闻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涌起最后一次迈出校门时的留恋之情。

2、读句子,发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4、这三个"似乎"包涵着作者跨入拱门那一刻的喜悦(板书:喜悦),如果你是那位作者,你似乎想起了什么呢?

(二)学习2 — 8小节

过渡:从大门到操场,路不长,但在作者写来却是十分优美。

1、媒体出示句子:

走进大门,沿着石砌的清道,穿过秋菊傲放、松柏沃青的花园,踏着宽宽的石阶,我来到了宽阔的操场。

2、“沿着、穿过、踏着”都有“走”的意思,可是作者用了不同的动词,你从这三个动作中又似乎体会到了什么呢?

3、指导朗读。

4、下文中还有一句和它结构相类似的句子。

5、媒体出示句子:

我()在操场上,()着花木,()着幼苗,()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6、不看书,你能选择不同的动词来说说吗?

7、媒体出示作者写的句子,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恰当:

我漫步在操场上,欣赏着花木,抚摸着幼苗,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10、来到操场,作者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请两位同学来读读4—8小节。

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作者当时的感受?(板书:兴奋)

11、朗读体会

(三)学习9 — 11小节

1、媒体出示:

我慢慢来到拱门下,踏着遍地落叶,看着迤逦的阳光拖成长长的身影,缓缓回首,千种情思涌上心头。

2、学习词语:迤逦

①读准音

②看清字形发现什么?

③看看这两个字,再看看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3、是啊,在这迤逦的阳光下,熟悉的校园中,唤起了作者的什么情思呢?读读课文,找一找。(板书:留恋)

4、出示第10 — 11小节

这诗一般的语言,让我们发自内心地读读吧!

5、指导朗读

四、复习巩固

1、复习词语:

媒体出示:

熟悉、喜悦、留恋之情、松柏常青、兴高采烈、甜蜜蜜、稚气

2、仿照课文内容,展开联想写一写。

媒体出示:

例:

我漫步在操场上,欣赏着花木,抚摸着幼苗,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我驻足在教室里,,五年的喜怒哀乐,像,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五、拓展作业

1、作者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没过几天,我们就要毕业了,再来看看我们的母校,(看照片)此情此景,唤起了你们哪些喜怒哀乐,千种情思呢?

今天母校为我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明天我们将放飞理想。最后让我们带着万分不舍向母校告别吧!

齐读:母校,再见!母校,再见!

2、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附板书

36、母校

跨入拱门

漫步操场喜怒哀乐

走出校门千种情思

触景生情

推荐访问: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