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有关学习感悟(2023年)

有关学习感悟(2023年)

时间:2023-07-31 11:40: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有关学习的感悟第1篇阳明先生“岩中花树”的经典故事耐人寻味、历久弥新。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学习感悟,供大家参考。

有关学习感悟

有关学习的感悟 第1篇

阳明先生“岩中花树”的经典故事耐人寻味、历久弥新。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段对话寓意很深。简单地讲,如同法国艺术家罗丹所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理,工作中处处有花树,只是缺少发现花树的心灵。

价值观就是用来衡量人生和事业价值的标准。

由于价值观不同,也就是价值衡量标准不同,同样一份工作,对不同的人,就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这就是阳明先生所阐述的“心即理”——你有怎样的心,就能感知到怎样的真理和价值。

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在单位中承担着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如果以有形价值为衡量标准,他就会觉得百无聊赖。但如果他志存高远,那么,扫地打水这些琐事都成为了磨炼自己的一个机会。

因此,“价值观”决定一个人对工作的“价值感”。

当你喜欢草,草就有了价值;当你喜欢花,花就有了价值。一个人喜欢清闲,“钱多事少离家近”就是价值。一个人立志厚德载物自强不息,“996”就是价值。

心灵品质越高,格局境界就越高,在工作中发现的价值就越大。

对于士人,秉持脚踏实地忠于职责的价值观,感知人心就是工作的价值所在。

对于能人,秉持德才兼备志存高远的价值观,链接人心就是价值。

对于君子,秉持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价值观,利益人心就是价值。

有关学习的感悟 第2篇

家庭是可以建设的,裂痕是可以修复的,问题是可以消失或者解决的。所以,当家庭出现问题时,一定一定不要轻易放弃,因为推倒重来的代价太高太高,会形成心上深深的伤痕,也会给家人带来难以愈合的伤痛。

如何才能深刻地领会人生的规律呢?

关键在于做好明心和净心两个功夫。

明心就是持久地深入地明白和体证人生重大秘密和重大真理。人生重大秘密是心中拥有无尽宝藏!人生重大真理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通过持久深入地明心,才能不断地深层地去除心中的不明。

所谓净心,就是在起心动念处净化心灵,观照、反省、引导,循环往复,主动持续,净化心灵。唯有建设自己的心灵,才能“不糟蹋自己”。而那些不好的念头,不仅伤害他人,更是在糟蹋自己。

有关学习的感悟 第3篇

阳春三月,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今天是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45周年纪念日,也是我国第10个青年志愿者活动日。为了继续弘扬雷锋精神,在全校营造浓厚的“爱班、爱校、奉献社会、热爱祖国”的氛围,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今天下午我们在这里召开学雷锋活动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学雷锋活动,这是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雷锋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班长。一九四零年十二月十八日,他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他的一家被万恶的旧社会弄得家破人亡,在短短的四年多的时间里,他的爷爷、爸爸、妈妈、哥哥、弟弟五位亲人被逼迫相继死去,小雷锋不满七岁就成了孤儿。

一九四九年,雷锋的家乡解放了。雷锋这个孤儿才苦尽甘来翻了身,得到了党和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雷锋深知:是共产党,毛主席给了他幸福的生活,送他上学,培养他成长。因此,他怀着对共产党、毛主席的无限深情,党指向哪里他就战斗到哪里。斗地主、闹土改、搞合作化,他都奋勇当先。在学校里,雷锋一直是大家称赞的好学生。一九五六年,雷锋高小毕业,先后在乡政府当通信员,在县委当公务员,在团山湖农场开拖拉机。一九五七年,他加入共青团。在参加根治沩水河的工程中,被评为工地模范。一九五八年,他来到鞍钢参加工业建设,当一名推土机手,又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红旗手和标兵。一九六零年,雷锋参加解放军。参军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团营嘉奖多次,被评为节约标兵,沈阳部队工程兵领导机关授予他“模范共青团员”称号。一九六零年十一月,雷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六一年六月,当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雷锋同志在辽宁省抚顺市不幸因公殉职,年仅二十二岁。

有关学习的感悟 第4篇

人生的重大秘密,到底是什么?

形形色色的人物故事告诉我们,生命并非一张白纸!每个人与生俱来拥有不同的“生命底色”。

生命底色不同,因而人们就呈现出千差万别的不同——比如有的人天生就是“孩子王”,有的人天生就喜欢读书学习,有的人生来就很勇敢,有的人从小就很胆小,有的人从小就很自私……有的人“命”好,生于豪门且天生丽质;有人的“命”不够好,出身寒门且资质平平。

每个人生而不同,我们要正视人生起点的天差地别。然而,这并非人生真相,也不是人生本质。

根据圣贤的教诲,如今我们明白,在这一人生表象背后,有一个惊天的秘密。那就是,一切民众,生而平等,每个人心中都拥有无尽的宝藏!

我们生命中所呈现出来的生命底色的差别,只是冰山一角,或者说是大海上的几个气泡。但相对于大海而言,这些差别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大海般的宝藏,才是我们的生命本质。

每个人心中都拥有无尽的宝藏。这是人生重大的秘密,鲜有人知,少有人得,明白且体证这一人生秘密的,更是寥寥无几!

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之后指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建设心灵品质从而开发心灵宝藏主宰行为作用,因而在今天成就的基础上,将格局境界提升百倍、千倍乃至于万倍。

如果能够开发更多的心灵宝藏,每个人的人生成就都可以若干若干倍地增长!

或许你已经功成名就,你的心中仍然有万亩良田有待开垦。或许你的事业还不尽如意,同样你的心中也有万亩良田值得开垦。

圣贤为我们揭示的这个人生秘密,让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如此充满希望!

有关学习的感悟 第5篇

有形的行为作用,无形的行为作用

为什么有些人看似付出少却收获多,有些人看似付出多却收获少?

先将圣贤体证的答案公布如下:大体上,生命中的一切都是有其缘由的。有些付出是有形的,有些付出是无形的;有些收获是有形的,有些收获是无形的。但付出与收获一定是有机联系的。这种联系是极其极其复杂的,不是点、线、面的关系就能说清楚的。就算将其提炼为立体关系,也只是呈现了冰山的一角,其深奥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人们常常相信“眼见为实”,却忽视了一些无形的东西。那些看似无形的付出,比如仁爱、智慧、胸怀、能量,也将获得无形的收获,比如仁爱和能量。

付出,不管有形或无形,最终也会以另一种方式,回馈到自己身上。

践行“行为作用与反作用”,不仅在于有形的事物或者看得见的付出,更在于无形的、看不见的起心动念之间,自己种下了怎样的“行为作用”。

教坏一个人,就是教坏无数人

以赌博为例,1个人1个月教坏3个人,3个人中每个人再教坏3个人(暂定每个人教坏3个人以后就停止教坏别人):

1月份:1×3=3个人

2月份:3×3=9个人

3月份:9×3=27个人

4月份:27×3=81个人

……

第12个月,被教坏的人数是53万,12个月累计被教坏的人数有80万人之多。如此,一个人的生命就与80万人结下恶缘。建立起这样“恶”的关系,也就给自己的人生种下了“恶”的行为作用,也必将收获反作用的恶果。

接下来再看另外一个公式:1个人1个月教坏3个人之后,每个月都教坏3个人,结果会怎样:

1月份:1+1×3=4人

2月份:4+4×3=16人

3月份:16+16×3=64人

……

依此类推,12个月累计的人数是1700万。互联网时代,一句话、一个影像传到互联网,无限式蔓延,所教坏的人数,细思极恐、不寒而栗,这等于在暴弃自己的生命。

念头是具有能量的。起心动念决定了意识、语言和身行,意识、语言和身行决定了事,所有的事汇集起来就是人生。

如果不在起心动念间观照,戒慎恐惧,一不留神,多少恶念就飞奔而出。假设一分钟有十个念头,其中的三、五个都是恶的念头,这将对整个社会产生多大的伤害。反之,如果建设自己心灵品质,同时帮助他人建设心灵品质,将利益多少人,自己又将获得多少的心灵圆满。

一反一正,不得不去认真感受。

以上的数学题例子,不仅令人不寒而栗,而且令人恍然大悟!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真理,是如此的博大精深,绝妙无穷,又是如此的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无声无息地主宰着我们每天的生活和工作。

根据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真理,最亲的人若受害于我们也可能会成为仇人;反之,庸人、小人、恶人等若受恩于我们都可能会成为朋友。

父母是孩子的导师,企业家是员工的导师,部门经理是下属的导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才能帮助孩子、员工和下属走上人生的康庄大道!

推荐访问: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