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6篇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6篇

时间:2022-09-14 20:5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6篇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安字【20XX】XX号关于制定发布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6篇,供大家参考。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6篇

篇一: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XXXXXXXXXX有限公司X 安字【20XX】XX号关于制定发布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制定发布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为认真贯彻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7〕12 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字﹝2017﹞194号)等相关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公司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机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X 有限公司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请公司各部门积极组织开展相关工作。附件《X 有限公司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X 有限公司

 主题词:

 安全生产 双重预防体系 实施方案 发X有限公司 20XX年X月X日印发X X 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审核:批准:

 编制单位:X 有限公司20XX年 XX月XX日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一、目标任务为了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参考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7〕12 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字﹝2017﹞194 号),公司范围内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对辨识的风险点实施分级管控,并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针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管理,提高公司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及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公司安全生产顺利进行。二、组织机构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加快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公司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领导(工作)小组组 长:副组长:成 员: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部,负责具体推进风险分级

 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任命安全员为双体系建设运行管理员。三、工作方法及步骤1.排查风险点。公司广泛发动各部室员工,全方位、全过程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包括设备设施、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施工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按照“客观存在、相对独立、环节清晰、易于管控”的原则,以生产系统为单元,按照工艺流程顺序,发动全员围绕所有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充分考虑人、物、环境、管理四种因素,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2.确定风险等级。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先确定风险类别(火灾、爆炸、坠落等危险因素和高温、粉尘等有害因素)

 ,然后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 1、2、3、4 级(1 级最危险,依次降低)。对具有爆炸、火灾等危险场所和生产装置,以及职业病危害严重、可能造成职业病的作业岗位,都应定为 1 级风险点进行重点管控,精准施策。3.明确管控措施。公司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公司、车间、岗位),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具体的管控措施。对排查确定的风险点,要以约束人的行为、保持设备设施的完好、确保作业环境人身安全与健康为原则,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程标准要求,从工程技术、设施装备、个体防护、职业健康、应急救援、现场管理、培训教育等各个方面编制科学严密、操作性强的管控措施,对风险点实施有效管控。以风险等

 级越高管控层级越高为原则,结合企业组织架构,明确分级管控责任。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上一级可以提级管控下一级风险。4.风险公告警示。公布本公司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工作场所、工作岗位,配置现场应急设备设施和撤离通道等。5.排查消除隐患。公司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和清单,明确公司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各设备设施排查范围和要求,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排查出的隐患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隐患整改方案,按时限要求认真整改。隐患整改完成后,企业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实现闭环管理。6.加强应急管理。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应急预案,并与上级相关部门的有关应急预案相衔接。在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要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重点岗位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定期组织一次应急演练。经常性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考核。7.防控职业危害。公司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在其醒目位

 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明示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作业现场配备职业危害防护装备,定期检查更新。依法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防护用品用具,监督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定期组织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现状评价,切实保障职工安全健康权益。8.强化动态风险管理。对有限空间作业、检维修作业、动火作业、危险物品装卸作业等动态作业、临时性作业,要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加强临时性作业审批、动火作业审批和现场管理,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和专项应急处置预案。在重点作业环节和作业岗位,要大力推行“双人作业、手指口述、书面确认、专人确认”等多种安全确认、动态监管方式,有效掌控各类风险的安全管控状态。9.企业建立双重预防体系,要以自建为主,外协为辅,确保建设质量和有效运行。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要定期对体系运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偏、调整,做到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当企业工艺、设备、材料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辨识,更新风险信息和管控清单。鼓励企业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推动高危企业逐步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降低企业生产安全风险。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保障措施1、技术和硬件支撑(1)组织计划环节的风险管控。

 科学地制订检维修计划,统筹技改、大修的各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结合人力资源、技术装备、工作时间、后勤保障等客观因素,大力推行综合检修和专业检修。增强计划执行刚性,减少和避免重复、临时工作,有效提升保障人身、设备安全的可控度。(2)现场作业环节的风险管控。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规范作业行为。将管理人员到岗到位监督检查情况纳入生产控制流程管理,严把现场安全关、质量关。推行班前安全会议,全面分析现场的危险点和控制重点。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深入开展“反三违”活动。推行作业人员行为安全观察,及时发现并消除人员不安全行为。(3)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形成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制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方法和要求等。按照方案进行隐患排查工作,并对公司的各个风险点进行重点监管检查,定期汇总检查所查处隐患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4)加强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域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及告知。外委施工作业人员进入厂区前必须接受安全告知、作业前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安全技术交底、个体防护、职业卫生、公司规章制度等相关教育培训学习。2、信息保障(1)

 实行公司组织月度综合检查、部门组织周检查、班组进行日常巡查,根据预警等级适时发送预警信息,对于发现隐患及时进行整改落实,发

 现隐患下发整改通知单,督促相关部门整改。(2)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每月对预警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提出安全工作的改进建议和开展针对性的培训。(3)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动土、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等 8 项),规范各类危险作业安全行为和风险控制点,确保危险点分析预控到位。3、违章考核检查发现的隐患落实到车间、班组,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并限期整改,按照《安全生产考核实施细则》中规定进行考核,与月度安全绩效挂钩。五、要求1、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就是要一切从风险开始,动态地辩识和分析及评估公司所面临的一切安全风险,针对风险,制订并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消除或减小风险,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 ,并加强作为应急的“事中管理”,同时做到管理过程的闭环,以安全结果为导向,注重过程的控制,实施规范化和精细化的管理。2、强调以系统化、流程化、规范化的思想,树立持续改进的理念,从管理内容、方法、流程、人机控制以及行为管理等方面入手,建立一套系统的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并重的模式,对安全生产实施“标本兼治”是解决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唯一出路。安全风险管控机制以风险评估、危险点分析预控为主体,以克服人的不

 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改变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为手段,通过科学预警,督促各级管理人员有效地到岗到位,通过提前预控,将安全措施落实到现场,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X 有限公司20XX年 XX月 XX日附件推进实施双重预防体系时间进度安排时间2018.6.22018.6.2-6.102018.6.10-6.20完成任务制定工作方案双体系初始创建宣传教育培训组织编制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隐患排查管理制度、风险告知制度、双体系考核制度并培训负责人2018.6.20-7.10排查风险点、辨识危险源、风险评价、制定控制措施、确定风险分级控制层级、确定相关责任人

 2018.7.10-7.30 风险告知、公告并培训2018.7.10-7.30 编制隐患排查清单、隐患排查表并培训组织开展全体员工 2018.8.1- 持续进行隐患排查、治理

篇二: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细则

 1.总则 为加快推进全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以下简称“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的有关规定,制订本细则。

 2.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的重要指示,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作为今后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举措,深化全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推动安全生产从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转变,从事后的调查处理向事前的预防、源头治理转变,从注重隐患排查治理向以针对风险点、危险源的风险管控为主的系统治理转变,全面提高全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防控能力和水平。

 3.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 AA 区行政区域内的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和在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

 4.编制依据 4.1《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安办字〔2016〕10 号); 4.2《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 号);

 4.3《关于印发<2017 年下半年全省“两体系一平台”建设整体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安办法〔2017〕54 号; 4.4《关于印发建筑施工行业“两体系一平台”建设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建质安字〔2017〕25 号); 4.5《关于印发<2017 年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青安办〔2017〕35 号);

 4.6《关于加快推进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青建管质字〔2017〕20 号); 4.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2-2016 )

 4.8《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DB37/T 2883-2016 )

 4.9《建筑施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细则》(DB37/T 3014-2017); 4.10《建筑施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细则》(DB37/T 3015-2017); 4.1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DB37/T 3034-2018); 4.12《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DB37/T 3035-2018); 4.13《2018 年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方案》青建办字〔2018〕68 号; 4.14《AA 市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导则》; 4.15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 号) 5.术语和定义 5.1 风险

 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5.2 重大风险

 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5.3 风险点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5.4 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注: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5.5 风险评价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5.6 风险分级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5.7 风险分级管控

 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5.8 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5.9 事故隐患

  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5.10 隐患排查

 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

 5.11 隐患信息

  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6.工作机制 全区建筑施工企业、在建工程项目部应分别建立以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为组长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制定方案,建立制度,强化考核。

 6.1 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6.1.1 风险分级管控主体责任 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风险分级管控负总体牵头与统一管理责任;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风险分级管控负具体实施与综合管理责任;监理单位对工程项目风险分级管控负监理责任;勘察、设计、检验、检测、监测等单位应参照履行工程项目风险分级管控有关职责。

 6.1.2 风险分级管控层级

 序号 风险级别 危险程度 标识颜色 管控层级 责任人 1 一级风险 重大风险 红色 企业 主要负责人/部门 2 二级风险 较大风险 橙色 项目部 项目负责人 3 三级风险 一般风险 黄色 施工班组 班组长 4 四级风险 低风险 蓝色 作业人员 岗位员工 6.1.3 风险等级划分 依据国家现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结合建设工程施工常发易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概率,将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一级风险: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以下简称“危大工程”)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判定为一级风险,详见《建筑施工安全一级风险管控清单》(附件 1)。

 (2)二级风险:“危大工程”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判定为二级风险,详见《建筑施工安全二级风险管控清单》(附件 2)。

 (3)三级风险:风险基本可控,但依然存在着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诱因,可能引发人员伤亡事故或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判定为三级风险,具体参照《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DB37/3134-2018)附录 B。 (4)四级风险:风险较低可控,不需要另外增加控制措施,只需作业人员确保已有控制措施落实到位即可维持安全生产的,判定为四级风险,具体参照《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DB37/3134-2018)附录 B。 6.1.4 风险分级管理 (1)风险评估 建设工程开工前,必须进行一次科学全面的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价;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若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发生重大变化,

 进而引起“危大工程”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动态开展“危大工程”风险辨识与评价,建立风险评估台账。

 (2)风险管控 施工单位应根据风险分级情况,制定相应风险控制措施,科学配置风险控制需要的各类资源,做到“全员、全过程、全专业”安全风险管控。坚决杜绝违反标准规范和冒险赶工期、抢进度施工行为。

 建设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落实风险管控责任,督促监理单位落实安全监理责任,负责组织协调同一建设工程区域内多个标段多家施工单位间的交叉风险管控工作。

 监理单位应建立项目风险管控措施核查验收制度,重点核查危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审批、人员持证上岗和设备设施监控监测、预警应急等安全管理情况,并做好检查记录。对风险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监理单位应及时下达监理通知,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施工单位逾期不整改的,监理单位应下达停工整改指令;施工单位拒不停工整改的,应及时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报告。

 (3)风险公示 项目部应根据辨识和评价出的安全风险,在施工现场大门口显要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公示牌》(附件 3)进行公示告知;在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点,详见《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点清单》(附件 4),设置《安全风险告知卡》(附件 5)进行风险等级、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及应急处置措施等信息的公示告知。

 (4)文件管理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管理档案,企业建立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一企一册”档案,具体详见《安全“两个体系”建设“一企一册”清单》(附件 6);项目部建立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一项目一册”档案,具体详见《安全“两个体系”建设“一项目一册”清单》(附件7)。

 6.2 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6.2.1 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 建设单位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督促管理责任;施工单位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监理单位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监理责任;勘察、设计、检验、检测、监测等单位应参照履行工程项目隐患排查治理有关职责。

 6.2.2 企业隐患排查计划 序号 排查 类型 排查 时间 排查目的 排查要求 排查范围 组织 级别 责任人 备注 1 日排查 每天 及时发现和消除日常的事故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按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检查和巡查。

 对所分管或负责的区域、设备、设施等进行全面排查。

 作业人员 施工班组 安全员

 2 周排查 每周 通过全面排查,发现和消除施工现场各类事故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按照隐患排查清单每周定期进行检查。

 以对施工现场各风险点存在的事故隐患为检查重点,进行全面排查 项目部 项目 经理

 3 月排查 每月 通过全面排查,发现和消除施工现场各类事故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按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检查。

 对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进行全面排查 企业 企业安全负责人

 4 专项检查 适时 及时发现和消除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存在的各类问题和隐患,确保施工安按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检查。

 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全面隐患排查。

 企业 企业安全负责每半年至少组

 全。

 人 织1次 5 季节性 检查 适时 防范季节性可能造成的各类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按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检查。

 对所属区域内的设备、设施、人员等进行全面检查。

 项目部、企业 项目、企业安全负责人 春季、夏季和冬季 6 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 适时 防范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可能造成的各类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按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检查。

 对施工状况和应急物资等进行检查。

 项目部、企业 项目、企业安全负责人 五一、十一、春节及重大活动前 7 事故类比 隐患排查 适时 吸取事故经验教训,防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确保施工安全。

 按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检查。

 对同类型作业活动或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

 项目部 企业 项目、企业安全负责人

 8 复工前 隐患排查 停工超过1 个月需开展复工前隐患检查 防范停工可能造成的各类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按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检查。

 对停工区域进行全面检查。

 施工班组 项目部 项目经理 春节后必须开展复工隐患检查 6.2.3 隐患排查 施工单位应明确企业与项目部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职责,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隐患日排查。由项目专职安全员负责开展,重点排查以下内容:①项目前期排查出的隐患治理情况;②危大工程、高处作业、设施设备、临时建筑、人员教育教育和安全交底、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文明施工、职业健康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情况;③其他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上级建设主管部门及安全生产监督机构规定应排查的内容。

 (2)隐患周排查。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开展,重点排查以下内容:①项目前期排查出的隐患治理情况;②项目本周的隐患日排查开展情况;③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危大工程、高处作业、设施设备、临时建筑、人员教育教育和安全交底、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文明施工、职业健康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情况;④其他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市建设主管部门及安全监督机构规定应排查的内容。

 (3)隐患月排查。由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重点排查以下内容:①项目前期排查出的隐患治理情况;②项目经理是否带班生产的情况;③项目本月的周排查、日排查开展情况;④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危大工程、

 高处作业、设施设备、临时建筑、人员教育教育和安全交底、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文明施工、职业健康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情况;⑤其他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上级建设主管部门及安全生产监督机构规定应排查的内容。

 施工单位对各类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排查出的隐患应记录在案,履行签字手续,通过《隐患整改通知单》等形式督促责任单位落实整改,实现隐患的“闭环管理”。对风险等级高的项目,要加强隐患排查频次和强度。

 6.2.4 隐患分级 根据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DB37/T3014-2017)中“5.1 条规定”,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隐患一旦失控极易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隐患;或整改难度较大,应全面或者局部停工,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

 建筑施工活动以下情况可直接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1)未取得施工许可证进行施工的,或超越企业资质等级进行施工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设施、职业病防治设施未按照依法批准的设计组织施工。

 (2)国家现行标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中,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审核、审批并...

篇三: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运输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建设实施方案

 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是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着力解决企业当前安全生产区域存在的薄弱环节、突出问题和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杜绝较大事故发生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措施。现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 xx 集团公司及基层各单位、机关各部室在办公、管理区域及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识别、评价、分级和管控。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国务院安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 号)

 《国务院安委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 号)

 《甘肃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指导意见》(甘安委发电〔2016〕5 号)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

 三、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理念,坚持风险管控、关口前移,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

 隐患治理挺在事故前面,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企业把安全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工作目标 集团公司各级、各单位、各部门,尽快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制和规范标准,完善安全风险预警和防控的系统化、规范化、智能化、标准化管理,进一步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和隐患自查自纠能力,杜绝较大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五、主要任务 ( ( 一) ) 建立健全企业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分级、管控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责任清单和措施治理清单,将每个风险点按照风险等级逐级落实到集团公司、基层单位、班组、岗位进行管控,并针对每个风险点制定和采取具体严密的安全管控措施,预防控制各类风险隐患可能导致的后果。为企业研究制定本单位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提供依据。

 (二)有效管控安全风险。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安全风险等级、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通过隔离危险源或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防护管理、监控措施等,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一落实管理人员、责任单位、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高度关注运营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实现风险隐患排

 查、登记、评估、报告、监控、治理、销账的全过程记录和闭环管理。

 六、组织保障 (一)组织机构

 集团公司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xx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副组长:xx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xx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xx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xx

 集团公司工会主席

  xx

 经理助理

  xx

 经理助理 成

 员:集团公司行政办公室、安全管理部、运输经营部、站务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计划财务部、基层各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日常协调和推进工作。办公室设在安全管理部,安全管理部部长 xx 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电话:xx。

 各单位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在集团公司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本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安全、生产的责任人任副组长,具体负责本单位、本部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宣传、推广和实施工作。

 (二)措施保障

 集团公司及司属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结合企

 业风险辨识和评估结果以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1、针对可能引发较大以上安全事故的重点区域、部位、环节和岗位,加强监测预警、监督管控、紧急避险、自救互救设施设备使用。

 2、及时根据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等因素变化,持续进行风险辨识、评估、管控与更新完善。

 3、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广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装备,加强安全技术改造和安全设施设备的升级更新。

 4、强化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综合平台及车辆监控平台的应用管理及信息共享。

 5、聘请专家或购买第三方机构的安全技术服务,评估、检查企业在各领域存在的安全风险点,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七、术语和定义 企业要在掌握本行业、本区域及生产经营范围内安全风险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省市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分析、排查、评估、研判本单位的安全风险隐患。

 (一)风险

 是指: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后果造成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二)风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辨识风险因素存在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分级

 根据风险大小,从高到低确定为“红、橙、黄、蓝”4 个等级。即: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一级、红色/重大风险:不可容许的,极其危险,不能开展作业及生产、经营活动或必须立即整改的。

 二级、橙色/较大风险:必须立即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的风险。

 三级、黄色/一般风险: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风险。

 四级、蓝色/低风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风险,但仍需进行监控,防止风险升级。

 八、安全教育培训与风险告知警示 。

 (一)制定年度培训教育计划。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全员都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确保紧急或突发情况下的管控应变、处置水平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

 建立和完善安全风险告知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九、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全司要将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细致地进行安排部署。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内容、方法和步骤,加强工作力量,保障工作经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提升能力。强化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熟悉掌握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办法和风险管控措施以及安全隐患分类及排查治理能力。

 (三)建立清单。建立风险源危害清单,并为保持清单的有效性,各单位、各部门要每年组织 1 次全面的风险源危害辨识评估活动。

 (四)考核问责。把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和工作情况,纳入集团及各单位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内容,明确考核奖惩办法,对消极应付、工作落后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公司将进行严肃问责。

 十、其他 请各单位于 xx 年 xx 月 xx 日前,建立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相关内容,并上传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部备案。

 本方案最终解释权归 xx 集团公司。

篇四: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XX 年,我市作为泉州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试点单位,严格按照省、泉州市关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部署要求,积极探索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点、线、面”有机结合、“市、镇”无缝对接、标准化和信息化共同支撑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解决了“想不到”“管不到”“治不到”的问题,做到了“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治理、精准监管”的要求,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态势(20XX 年我市的安全生产死亡人数、亿元 GDP 死亡率、十万人死亡率实现了同比下降)。目前,全市已完成所有镇(街道)区域和 XXX 家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明确工作思路,坚持“两个层面统筹”

 市安委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下发了《XX 市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在推进模式上,按照“先试点、后条块、再综合”的工作思路,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统筹确定 X 个镇和 XXX 家企事业单位作为试点单位。先由试点单位完成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然后以试点成果为基础由各镇(街道)和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区域本和行业(领域)的特点,推进本区域、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形成区域和行业(领域)风险评估报告,最后,综合各镇(街道)区域和行业(领域)风险评估报告形成全市的“一市一册”风险分级评估报告,建立全市安全生产风险数据库、分布图,制定相应管控措施。

 (二)落实建设方法,坚持“三种形式并用”

 采取集中培训、现场观摩和宣传答疑等形式,深入开展培训,普及业务知识。

 一是集中培训。于 20XX 年 X 月份和 X 月份,分别组织召开全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动员部署会和培训会,让全市 X 个镇(街道)、XX 个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及具体经办人员了解怎么开展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及具体工作方法,使监管部门知道“管什么、怎么管”;X 月份和 X 月份,分别组织开展全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业务培训,让全市 XXX 家试点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及管理人员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二是现场观摩。20XX 年 X 月份,组织全市 X 个镇(街道)、XX 个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现场观摩 X 家标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情况,并召开会议就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典型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推广。各镇(街道)也相继召开现场观摩会,将市现场观摩会议精神及典型经验做法传达到辖区内每个企事业单位。

 三是宣传答疑。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板报、微信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构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目的和意义,引导企业认识构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实施试点突破,坚持“四个轮子驱动”

 充分发挥试点引领作用,以“全面排查风险点、合理确定风险等级、落实管控措施、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四个轮子为驱动,督促指导华克五金等XXX家试点企事业单位XXX家非试点企事业单位完成了“一图一册一报告三公告”(一图: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生产风险空间分布图;一册: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点名册;一报告: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报告;三公告:企业实施安全生产风险“三

 级”公告警示,企业制作一套公司级公告栏、一套车间级告示牌、一套岗位级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告知卡),逐步规范全市企业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有效地预防了事故的发生。截至目前,共摸排城乡公共区域风险源 XXX 处、企事业单位风险点 XXXX 处(其中重大风险点 X 处、较大风险点 XXX 处、一般风险点 XXX 处、低风险点 XXXX处),落实管控措施 XXXX 条,排查治理隐患 XXXX 条。

 (四)层层落实责任,坚持“三个主体齐动”

  坚持“政府、部门、企业”三个主体,层层落实责任,强化组织保障。

 一是坚持政府领导主体深入发动。20XX 年, 我市分别召开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市财政拔出专项经费 XX 万元,其中给予每个镇(街道)X 万元财政补贴。

 二是坚持部门监管主体全力推动。我市各行业主管部门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推进小组,结合本行业特点,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举行本行业企业工作部署会和培训会,推进本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现我市安监局、教育局已完成安全生产风险辨识与评估工作;海洋与渔业局、交通和城市建设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交通警察大队组织本单位专业人员,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辨识与评估工作。

 三是坚持企业责任主体积极行动。引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组织安全管理人员或者聘请安全生产技术专家按照本企业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场所、单元等进行辨识,并逐步细化到设施、设备、部位、岗位和作业行为,主动进行本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艺、设备、设施、物品、场所和岗位,建立分级管控制度,制定落实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有效预防和减少生产

 安全事故。

 二、存在问题 我市安全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建设虽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部分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对安全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仍停留在制定方案、开展培训等层面,没有开展实质性工作。

 二是中。

 介竞争秩序较乱。企业在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建设中离不开第三方中介机构的辅导服务,第三方中介机构在服务价格上竞争激烈,更多体现为“拼价格、拼速度、拼个数”,而不是“拼质量、拼示范、拼成效”。

 三是业务支撑较为薄弱。我市企业大部分为民营小微企业,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多身兼数职,安全生产知识掌握较少,管理水平不高,自主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的能力较弱。

 三、下阶段工作计划 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是由以事故为重点向以风险为重点的转变,下一步我市将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推进。

 (一)深入培训,有效指导企业管控体系建设

 继续协同各镇(街道)、行业主管部门采取集中培训、现场观摩和交流答疑等方式,深入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专题业务培训,提高部门监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今年计划再完成 XXX 家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工作。

 (二)加快进度,核 查确认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点

 督促未完成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 XX 个行业主管部门加快工作进度,力争在 20XX 年 X 月底前全部完成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评估报告;同时组织各镇(街道)、行业主管部

 门对企业上报的风险点开展核查,确保信息客观、准确、真实、管用。

 (三)分级分类,落实针对性安全生产管控措施

 从健全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及其分级分类管控工作制度入手,对不同等级的安全生产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实行差异化管理;对高风险等级区域,实施重点监控,加强监督检查;对重大工程、重大活动,开展专项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措施和应急预案,优化应急资源配备,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四)综合完善,实施全市安全生产风险源管控

 综合各镇(街道)区域和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汇总建立全市安全生产风险数据库,绘制全市“红、橙、黄、蓝”四色安全生产风险空间分布图, 力争今年年底前,形成全市“一市一册”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评估报告,全面实施全市安全生产风险源监测与管控。

 (五)强化督导,有效推进风险管控体系建设

 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作为镇(街道)、市直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生产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工作被动应付、体系建设落后的视情节轻重采取通报批评、取消安全生产评先评优资格、定为安全生产不合格单位等措施;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查处因没有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没有及时发现、管控而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并酿成事故的企业和监管部门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篇五: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快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全面贯彻落实《X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市构建双重预防机制遏制较大以上事故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X 政发﹝X﹞36 号)精神,根据X 年省、市安全生产工作总体部署,以及建立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工作要求,全面扎实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推动死亡人数和较大事故持续双下降,现就有关工作制定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党的 X 大精神和 X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新时代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要求,始终坚持抓重点、补短板,顺应大局谋划好、实施好安全监管工作。把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为新时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防范各类事故的治本措施,凝心聚力,扎实工作,推动安全生产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和社会治理等制度机制更加完备。二、基本思路建立实施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核心是树立安全风险意识,关键是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目的是通过精准、有效管控风险,切断隐患产生和转化成事故的源头,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实现关口前移、

 预防为主,落实岗位、班组、车间、企业、行业部门和政府全链条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安全风险辨识为基础,强化风险管控,落实隐患治理责任,构建持续有效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通过系统的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及时治理风险管控过程出现的缺失、漏洞及失效环节等形成的事故隐患,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形成前面,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前面,切实提高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和水平。三、工作目标(一)X 年 5 月 30 日前,各企业全面开展排查评估安全风险,市政府确定的 3 家重点示范企业基本完成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经验梳理。(二)7 月 30 日前,各重点行业领域(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各中省企业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撰写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9 月 30 日前,上述重点行业和企业基本完成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形成“一图两清单”。(三)11 月 30 日前,各镇(办)及县级行业部门基本建立双重预防机制,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3 个行业分别完成经验梳理。(四)X 年底,初步构建起县、镇(办)、行业和企业多层次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四、建设内容

 (一)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责任。各镇(办)、各行业管理部门、各企业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对机制建设工作进行督导和考核,并保证建设所需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定期检查机制建设与运行成效。发动全体员工参与风险点排查、辨识,完善管控措施和隐患排查治理,并将双重预防体系的关键环节、核心内容细化、量化成考核指标,强化过程考核。(二)建立完善双重预防制度。建立健全双重预防体系规章制度,主要包括: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风险管控层级、落实管控措施等;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隐患排查清单、排查周期、整改目标、整改措施、整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完成时限;教育培训制度,明确教育培训工作目标、方式方法、具体内容、培训考核及登记统计等;双重预防体系运行管理考核制度,明确考核内容、标准和方法。(三)全面做好风险辨识。按照有关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各镇(办)、各行业管理部门、各企业全面开展风险辨识。按照“客观存在、相对独立、环节清晰、易于管控”的原则,以生产系统为单元,按照工艺流程顺序,充分考虑人、物、环境、管理四种因素,发动全员围绕所有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按照可能造成的事故等级后果及社会影响大小,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级。安全风险平面分布图和电子分布图对风险点从高到低依次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四)做好风险管控。对排查确定的风险点,要以约束人的行为、保持设备设施的完好、确保作业环境人身安全与健康为原则,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程标准要求,从工程技术、设施装备、个体防护、职业健康、应急救援、现场管理、培训教育等各个方面编制科学严密、操作性强的管控措施,对风险点实施有效管控。以风险等级越高管控层级越高为原则,结合企业组织架构,明确分级管控责任。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上一级可以提级管控下一级风险。(五)实施风险清单管理和风险告知。对风险点的管控责任、措施等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建立企业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内容包括风险点名称、类别、等级、管控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作为企业风险管控台账进行动态管理。企业、车间、班组、岗位分层级对风险进行告知,并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同时,要为员工制作“岗位风险告知卡”,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地提示岗位风险、管控措施、应急处置及报告方式等。(六)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要基于风险管控措施,结合实际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排查出的隐患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隐患整改方案,按时限要求认真整改。隐患整改完成后,企业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实现闭环管理。(七)做好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要坚持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一体化的原则,根据危害特性、接触时间、检测结

 果、劳动强度以及发生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等对职业病危害进行作业分级和风险分级,针对职业病危害风险点,从工程技术、个体防护、应急救治、现场管理和培训教育等方面制定具体管控措施,并与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措施有机结合,形成本企业一体化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有效落实管控责任。(八)强化动态风险管理。对有限空间、高处、动火、吊装、临时用电、检维修、危险物品装卸等危险动态作业、临时性作业,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严格作业审批制度和现场管理,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和专项应急处置预案。在重点作业环节和作业岗位,要大力推行“双人作业、手指口述、书面确认、专人确认”等多种安全确认、动态监管制度,有效掌控各类风险的安全管控状态。(九)实施重点工程。各镇(办)、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有计划的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灾害隐患排查治理示范工程、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空区治理工程、尾矿库“头顶库”综合治理工程、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及事故预警工程、危险化学品罐区本质安全提升工程、工贸行业粉尘防爆治理工程等保护生命安全的重点工程建设。(十)持续改进提升。建立双重预防机制,要确保建设质量和有效运行。在运行过程中,要定期对体系运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偏、调整,做到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当企业工艺、设备、材料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辨识,更新风险信息和

 管控清单。鼓励企业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推动高危企业逐步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降低企业生产安全风险。五、职责分工县安委会办公室:负责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总体部署、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和督查考核,建立完善县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各(镇)办: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建立数据库和绘制安全风险等级和重大隐患分布电子地图,编制本级政府较大以上安全风险“一对一”事故应急预案,完成“一图两清单”(“红橙黄蓝”四色风险分布图、风险管控责任清单、风险管控措施清单)。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制定危险化学品(包括生产、经营、储存、使用)、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储存)、非煤矿山(含尾矿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石油、烟草、地堪、贸易等单位)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规范,指导有关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县发改局:负责制定油气管道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规范,指导督促有关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县住建局:负责制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供热、供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场(包括渣土受纳场)、公园等单位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规范,指导督促有关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制定公路施工、公交运营、危桥险路、水上交通、“两客一危”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规范,指导督促有关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商业行业办:负责制定商业零售、餐饮、城市星级饭店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规范,指导督促有关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县旅游局:负责制定旅游景区、景区星级饭店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规范,指导督促有关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县文体局:负责制定文化娱乐场所、体育运动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规范,指导督促相关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县水务局:负责制定水利系统管理水电站及其域网发配电单位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规范,指导督促有关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县教育局:负责制定校园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规范,指导督促各学校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县卫计局:负责制定卫生所、医院风险辨识评估规范,指导督促各卫生所、医院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县消防大队:指导督促各县市区消防部门及有关单位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县民政局:负责制定各福利院、养老院、宗教场所、陵园、救助站风险辨识评估规范,指导各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县电力局:指导督促国家电网 X 公司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上述单位要重点抓好 1—2 个示范点的建设工作,形成可在行业推广复制的工作经验。其他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和实际,制定本行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规范,并组织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电信、移动、联通公司等企业积极组织开展通讯行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5 月 25 日前各部门将确定的重点企业名单报县安委会办公室,电力、通讯行业的企业将开展情况以书面材料报县安委会办公室(联系人 X)。六、工作要求(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国务院安委会将我市列为全国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城市,是推进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大发展大进步的重大机遇。市委、市政府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市长亲自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试点工作方案》,进行安排部署、提出具体要求;市政府分管领导先后3 次主持专题会议研究试点工作,并将试点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但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看,一些单位还不同程度存在政治站位不高、思想重视不够、工作思路不清、推动不力等问题,建设工作严重滞后,如此下去很难按上级要求和时间节点完成建设工作任务。各单位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吃透弄懂中、省、市关于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主要领导亲自督促、主动作为、务求实效,真正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工作作为一项十分重要且非常紧迫的任务来抓,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推进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二)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办)、各有关部门、各企业要充分认识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要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指定专人负责,切实加强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领导。要尽快确定重点企业名单,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内容、方法和步骤,完善工作机制,层层推进,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三)加大推进力度。各镇(办)、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确定的重点单位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完善重点单位的建设工作。县政府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纳入各单位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内容,对未按时限和要求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单位,要严肃追究单位负责人的相关责任,强力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四)抓好典型带动。各镇(办)、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企业特点,在不同行业和重点领域选择一批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效果较好的单位作为典型单位的补充。适时在典型单位采取召开会议、现场观摩等方式进行实地培训,开展经验交流,取长补短,以点带面,推动全面开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五)按时报送总结。6 月底前各镇(办)、各有关部门要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小结,形成书面报告报送县安委办。

篇六: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贸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工贸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指南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2—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贸企业 主要包括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行业企业等。

 4 基本要求 4.1 成立组织机构 工贸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分管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应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2 实施全员培训 工贸企业应将风险分级管控的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本单位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并保留培训记录。

 4.3 编写体系文件 工贸企业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作业指导书、风险点统计表、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或采用其它评价方法分析的记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等有关记录文件,确定危险源辨识、分析、风险评价方法及等级判定标准。

 5 工作程序和内容 5.1 风险点确定 5.1.1 风险点划分原则 5.1.1.1 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工贸企业风险点划分可按照原料、产品储存区域、生产车间或装置、公辅设施等功能分区进行划分。对于规模较大、工艺复杂的系统可按照所包含的工序、设施、部位进行细分。

 示例:

 按区域场所划分如原料仓库、生产车间、成品仓库、储罐区、制冷车间、污水处理场、锅炉房等;按工序划分如纺织行业的前纺工序、织造工序等;按设施划分如除尘系统等;按部位划分如铁合金生产企业的炉前部位、炉面部位等。

 5.1.1.2 操作及作业活动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作为风险点。

 示例:

 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危险区域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危险作业。

 5.1.2 风险点排查 5.1.2.1 风险点排查的内容 工贸企业应按照风险点划分原则,在本单位生产活动区域内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确定包括风险点名称、类型、区域位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建立风险点统计表,参见附录B.3。

 5.1.2.2 风险点排查的方法 风险点排查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

 5.2 危险源辨识 5.2.1 辨识方法 5.2.1.1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即:针对每个作业活动中的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建立作业活动

 清单,参见附录 A.1,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表,参见附录A.3。

 5.2.1.2 企业可以针对设备设施等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建立设备设施清单,参见附录 A.2,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参见附录 A.4。

 5.2.1.3 对于复杂的工艺可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危险度评价、事故树分析法等进行危险源辨识。

 5.2.1.4 有能力的工贸企业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可不限于以上推荐的方法。

 5.2.2 辨识范围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包括:

 ——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工程)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5.2.3 危险源辨识 5.2.3.1 企业应对全体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方法的培训,按照确定的辨识范围组织全员有序地开展危险源辨识。

 5.2.3.2 辨识时应依据GB/T 13861的规定充分考虑四种不安全因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应充分考虑国家安监总局组织编写的《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中提及的较大危险因素。

 5.2.3.3 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作业活动开展危险源辨识时,应在对作业活动划分为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的基础上,系统地辨识危险源。在作业活动划分时,应以生产(工艺、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为主,也可以采取按地理区域划分、按作业任务划分的方法,或几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划分出的作业活动在功能或性质上相对独立,既不能太复杂(如包括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由一、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

 5.2.3.4 运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对场所、设备或设施等进行危险源辨识,应将设备设施按功能或结构划分为若干检查工程,针对每一检查工程,列出检查标准,对照检查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和后果。

 5.3 风险评价 5.3.1 风险评价方法

 工贸企业宜选择风险矩阵分析法(LS),参见附录C.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参见附录C.2、风险程度分析法(MES),参见附录C.3等方法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按从严从高的原则判定评价级别。

 5.3.2 风险评价准则 工贸企业在对风险点和各类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时,应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频次、风险值的取值标准(参见附录C)和评价级别,进行风险评价。风险判定准则的制定应充分考虑以下要求: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 ——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相关方的投诉。

 5.3.3 风险评价与分级 企业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将各评价级别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等风险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评价出

 其他级数评价级别的企业在进行风险分级划分时参照以下原则,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进行划分。

 ——E 级\5 级\蓝色\可接受危险:班组、岗位管控。

 ——D 级\4 级\蓝色\轻度危险:属于低风险,班组、岗位管控。

 ——C 级\3 级\黄色\显著危险:属于一般风险,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需要控制整改。

 ——B 级\2 级\橙色\高度危险:属于较大风险,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应制定建议改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A 级\1 级\红色\极其危险:属于重大风险,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应立即整改,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停产整改,需要停产整改的,只有当风险降至可接受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5.3.4 确定重大风险 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

 10 人及以上的; ——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5.3.5 风险点级别确定 按照风险点中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5.4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5.4.1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这五类中进行选择。

 5.4.2 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5.4.3 设备设施类危险源通常采用以下控制措施:安全屏护、报警、联锁、限位、安全泄放等工艺设备本身固有的控制措施和检查、检测、维保等常规的管理措施。

 5.4.4 作业活动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通常从以下方面考虑:制度、操作规程的完备性、管理流程合理性、作业环境可控性、作业对象完好状态及作业人员技术能力等方面。

 5.4.5 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对于评价出的不可接受风险,应制定补充建议措施并实施,直至风险可以接受。

 5.4.6 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评审:

 ——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是否产生新的风险; ——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5.5 风险分级管控 5.5.1 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 5.5.1.1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

 5.5.1.2 工贸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和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和岗位级,也可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对风险管控层级进行增加或合并。

 5.5.2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工贸企业应在每一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编制包括全部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附录B.1、B.2),并按规定及时更新。

 5.5.3 风险告知

 5.5.3.1 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5.5.3.2 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将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及工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应采取的措施通过培训方式告知各岗位人员及相关方,使其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并落实到位。

 6 文件管理 工贸企业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应包括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风险点统计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参见附录B.4)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重大、较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7 分级管控的效果 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贸企业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每一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应使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通过增加新的管控措施提高安全可靠性; ——重大风险场所、部位的警示标识得到保持和完善; ——涉及重大风险部位的作业、属于重大风险的作业建立了专人监护制度; ——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 ——保证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的制度得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 ——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隐患排查工程清单,使隐患排查工作更有针对性。

 8 持续改进 8.1 评审 工贸企业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并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和公布。

 8.2 更新 企业应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风险分析,更新风险信息: ——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

 ——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价; ——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 ——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 ——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以及其他变更情况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8.3 沟通 企业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管控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风险信息,树立内外部风险管控信心,提高风险管控效果和效率。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风险分析记录 A.1 作业活动清单 (记录受控号)单位:№:

 序号 作业活动名称 作业活动内容 岗位/地点 活动频率 备注

  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注:

 当选用风险矩阵分析法(LS)时可不填写活动频率 A.2 设备设施清单 (记录受控号)单位:№:

 序号 设备名称 类别 型号 位号/所在部位 是否特种设备 备注

 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注:1.按照单元或装置进行划分,同一单元或装置内介质、型号相同的设备设施可合并,在备注内写明数量。

 2.厂房、管廊、手持电动工具、办公楼等可以放在表的最后列出。

 A.3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记录受控号)风险点:岗位:作业活动:№: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

 序号作业 步骤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人、物、作业环境、管理)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 现有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 风险分级 管控层级建议改进(新增)措施 备注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可能性严重性频次风险值评价级别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

推荐访问: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分级 安全生产 完善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