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案例研究6篇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案例研究6篇

时间:2022-09-21 09:00: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案例研究6篇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案例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题 目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研究 作 者 谭孟林 完成日期 2021年5月20日 培养单位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指导教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案例研究6篇,供大家参考。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案例研究6篇

篇一: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案例研究

士 学 位 论 文

 题

 目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研究

 作

 者

  谭孟林

 完成日期

  2021年5月20日

  培 养 单 位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指 导 教 师

 袁昌菊

 专

  业

 金融

  研 究 方 向

 金融分析

 授予学位日期

 2021 年 6

 月 20

 日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研究

 金融 专业

 研究生:谭孟林

  指导教师:

 袁昌菊

  摘 要: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逐渐构建了中国的资本市场,近年来更是推行注册制改革以激发市场活力,并先后颁布了诸如新《证券法》的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秩序,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象却屡禁不止,监管机构对于此类事件的惩处决定缺乏应有的力度。财务造假,是指企业有目的地漏列或者虚报,有意使企业对外的财务报告产生非常严重的误导性,从而对投资者的决定产生实质影响。这些违规行为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因而,不断深入对于防范与治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的探讨,对于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非常重要。

 本篇论文选择了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一案作为研究案例,瑞幸咖啡是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自瑞幸上市以来,就其作为纳斯达克最快上市的中概股备受全球关注,在该案件中其涉嫌造假金额高达 22.46 亿元,性质恶劣,影响广泛,实务性与代表性较强。论文研究了瑞幸咖啡近年的财务报告及其他公开文件信息、美国浑水公司对于瑞幸财务造假的做空报告、美国处置财务造假者的相关法律、以及中国适用约束瑞幸的相关条款,从中获取瑞幸咖啡的行为资料,对案件进行分析。我国对于财务造假的案例研究文献较少,并且财务造假监管的制度建设相对薄弱,希望借鉴美国监管者对于上市公司的监管措施以及处罚依据,进一步汲取经验,增强我国监管执法的规范性与有效性,提出能够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防范与治理有用的建议。

 本篇论文聚焦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监管与处罚,选取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采用案例分析法与演绎法等手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段进行深入研究。本篇论文首先介绍选题的背景、意义,对财务造假的造假原因、内部控制、防范治理进行文献综述。其次界定财务造假相关概念,梳理相关理论基础。然后对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进行案例分析,一方面,从瑞幸公司角度出发,探究其事前违规动机,分析其事中违规手段,研究其事后市场反应与商业模式本质;另一方面,从政府监管部门角度出发,结合博弈论构建政府监管主体与瑞幸这类上市公司的博弈模型,分析存在监管问题的成因,并探究美国财务造假相关规章制度对于瑞幸此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惩处措施与力度,以及处于改革中的我国如何约束此类事件。

 通过案例分析,本篇论文总结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存在的问题与教训。一、关于瑞幸咖啡方面:(一)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缺陷。1.公司治理结构未能形成制衡机制。高管层集体失职,审计部门与独立董事缺乏独立性。2.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问题。代理人滥用委托人给予的企业权力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缺少监督与合适的奖惩制度。3.公司相关员工缺乏综合素质。瑞幸此次系统流程化的造假行为凸显瑞幸员工综合素质的缺乏;(二)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1.控制环境问题,股权过于集中。2.控制活动问题,未及时改变商业策略。3.信息沟通问题,代理问题缺乏有效沟通。4.风险评估问题,未合理评估商业模式的风险。5.内部监督问题,过度依赖管理层主观经验,缺乏制度监督。(三)商业模式存在缺陷。1.难以改变习惯积累用户。2.难以找到盈利点。二、关于当前监管方面:(一)政府监管不严,处罚力度太小。监管效率低,监管方式传统,违规成本低;(二)监管机制局限,法律法规欠缺。即使推出新《证券法》,其规定笼统且宽泛,缺乏明确的标准与范围;(三)外部监管宽松,滋生造假土壤。从中介服务机构到行业再到社会,缺乏谨慎性与监督力度;四是国际信任危机,缺乏监管合作。美国多次提醒中概股风险,跨境监管缺乏针对合作条款。

 最后,提出防范治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对策建议。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机制;二是构建完备监管机制;三是增强社会主体责任感,包括企业自身、中介机构、会计事务所强化自身责任感,尽职尽责;四是展望中美跨境合作。

 关键词: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监管研究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The Research on the financial fraud incident of Luckin Coffee

 Major:Finance

 Postgraduate :

 Menglin Tan

  Supervisor :

 Changju Yuan

  Abstract: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China"s capital market from no to have, from the area to the whole country, has achieved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register system reform stimulate market dynamics, and successively promulgated the new "securities law" laws and regulations such as the maintenance of market order, but the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phenomenon is, regulators have the punishment of such events decided to lack of proper strength. Financial fraud refers to the behavior that seriously misleads the financial report and has a material impact on the decision making of investors due to deliberate or reckless behavior, whether omission or false statement. On the one hand, this phenomenon has caused huge losse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ontinuously deepen the research and prevention of financial fraud of listed companies. Paper chose by early 2020, the development of events - Luckin coffee financial fraud case, luckin coffee is China"s largest coffee chain brand, since Luckin listed, its fastest as nasdaq listed are in the world watches, in the case of the alleged fraud amount up to RMB 2.246 billion, nature, bad influence is widespread, with a strong focusing and representative. This paper studied the financial reports and other public documents of Luckin in recent years, the short-selling report of Muddy Waters on Luckin"s financial fraud, the relevant laws in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disposal of financial counterfeiters, and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applicable to China to constraining Luckin, obtained the behavioral data of Luckin and analyzed the case.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V Our country for financial fraud case study literature is les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is relatively weak, hope to learn from us regulators for regulation and punishment on the basis of listed companies, further learning experience, strengthen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regulatory enforcement in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to the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prevention and governance of useful advic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upervision and punishment of financial fraud of listed companies, selects Luckin Coffee"s financial fraud incid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mbines historical analysis with logical analysis, and uses case analysis and deductive method to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the reasons for financial fraud, internal control,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literature review. Secondly, the definition of financial fraud related concepts, sort out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basis. On the one h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ucki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otives of its prior violations, analyzes the means of its violations, and studies the market reaction and the nature of its business model after the event. , on the other h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ment regulators, the union game theory to build the government regulatory body and rui xing this kind of the game model of listed companies, analyzing the cause of regulatory problems, and explore the financial fraud related 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 luckin such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punishment measures and efforts, and how to constraint such events in the reform of our country. Through case analy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and lessons of Luckin Coffee"s financial fraud event. I. About Luckin Coffee :(1) There are defects in the company"s governance structure. 1.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fails to form a check and balance mechanism. The senior management is dereliction of duty, and the audit department and independent directors lack independence. 2. Serious principal-agent problem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exists. The agent abuses the enterprise power granted by the principal to pursue the maximization of personal interests and lacks supervision and appropriate reward and punishment system. 3. The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V company"s related employees lack comprehensive quality. Luckin"s fraud in the process of the system highlights the lack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Luckin employees; (2) the company"s internal control mechanism is not sound. 1.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excessive concentration of equity. 2. Control activities and fail to change business strategies in a timely manner. 3. Lack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agency issues. 4. Risk assessment problems, including failure to reasonably assess the risks of the business model. 5. Internal supervision problems, excessive reliance on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management and lack of institutional supervision. (3) There are defects in the business model. 1. Difficult to change habits and accumulate users. 2. It"s hard to make money. Two, about the current supervision :(1) the government supervision is not strict, the penalty is too small. Low regulatory efficiency, traditional regulatory methods, low cost of violation; (2) Limited supervision mechanism and lack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Even if the new "Securities Law" is launched, its provisions are general and broad, lack of clear standards and scope; (three) loose external supervision, breeding soil for fraud. From the intermediary service organization to the industry and then to the society, the lack of caution and supervision; Fourth, the international crisis of confidence and lack of regulatory cooperation. The United States has repeatedly reminded China of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the lack of cross-border regulations on cooperation. Finally,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financial fraud of listed companies. First, improve the relevant legal mechanism; Second, to build a complete supervision mechanism; Third,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social subjects, including enterprises themselves, intermediary agencies, accounting firms to strengthen their own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due diligence; Fourth,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look forward to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Keywords:Luckin Coffee, Financial fraud, Regulatory research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VI 目 录

 1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1.1.1 研究背景 .........................................................................................

篇二: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案例研究

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收稿日期]2020-11-091 瑞幸咖啡公司简介瑞幸咖啡出身于神州系,是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

 瑞幸咖啡于 2019 年 5 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成为当年在纳斯达克 IPO 融资规模最大的亚洲公司。

 从第一家门店 2017 年 10月开业到在美国成功上市的短短不到 2 年的时间内,瑞幸咖啡已在中国开设了 4 507 家门店, 并计划继续实行市场扩张策略,大幅增加门店数量。

 瑞幸咖啡品牌定位为新零售专业咖啡运营商,采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新零售模式,并打算进军智能无人零售行业。瑞幸咖啡在美国做空机构的操作下, 于 2020 年 4 月 2 日被曝财务造假,虚增交易额 22 亿元。

 5 月 19 日,瑞幸咖啡被要求退市,申请举行听证会。

 在市场对财务造假容忍度很低的情况下,瑞星咖啡的未来不容乐观。2 瑞幸咖啡财务状况分析2.1 资产负债表存在的问题2.1.1 存货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零售企业的存货与其销售量是呈正比的。销量增加,收入相应增加,那么企业就需要增加购入的材料来保证产品的正常供应,那么必然会导致存货增加。然而,如表 1 所示, 瑞幸咖啡 2019 年二季度, 公司收入环比增长了90% ,存货仅仅上涨了 23% ; 2019 年三季度,公司收入环比增长了 70% ,存货总量反而下降了。

 反观存货周转天数也从 2019年一季度的 55 天下降为三季度的 28 天,这意味着瑞幸咖啡作为一个新上市的零售企业, 在门店数量不断扩大的基础上,不但没有增加库存以保证产品供应, 并且存货变现速度在不断加快。2.1.2 货币资金瑞幸咖啡的货币资金来源很大部分是通过股权质押。公司的股权质押占总股权的比重过高会引发股权质押风险,同时股权质押使银行存款大幅度提升,在现金流量为负的情况下存在虚增货币以粉饰财务状况的嫌疑。2.2 现金流量表存在的问题由表 2 可以看出,瑞幸咖啡的经营现金流量都为负,其投资现金流量大部分为负,融资现金流量基本为正,说明瑞幸咖啡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外部融资去维持企业资金链的运行,还款压力大,财务风险高。2.3 利润表存在的问题从表 3 可以看出,瑞幸咖啡的营业利润率均为负,企业盈利能力差。

 但在 2019 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销售收入大幅度增加,运营亏损率大幅度降低,说明企业在 2019 年盈利能够提高。

 但是销售收入和盈利能力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是值得注意的问题。3 瑞幸咖啡商业模式分析( 1 )补贴模式,用户转化率低。

 瑞幸咖啡通过首杯免费、买二赠一、三八折优惠券等大折扣补贴模式在短时间内实现市场规模化和品牌知名化。

 瑞星咖啡的这一补贴模式使企业经营承担高额的补贴支出,同时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使其同时承受高额的营销费用,导致瑞幸咖啡至营业以来一直处于巨额亏损之中。

 自身的盈利能力不足使其只能靠源源不断地对外融资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石 金(贵州财经大学,贵阳 550025 )[摘 要]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关联更加密切。

 2020 年 4 月 20 日被曝财务造假的瑞幸咖啡是 2019 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概股,是 2019 年在纳斯达克 IPO 融资规模最大的亚洲公司。

 但在其被曝财务造假之后公司股票大跌,被要求退市,在中国甚至世界市场掀起轩然大波,对中国经济以及企业信誉造成巨大冲击,加大了未来中概股在国外上市的难度。

 文章以瑞幸咖啡的财务状况分析和商业模式分析为基础,探讨了其财务造假的动因。[关键词] 财务造假动因;财务状况分析;商业模式分析doi: 10. 3969/j. issn. 1673 - 0194. 2021. 09. 011[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194 ( 2021 )

 09-0025-02表 1 瑞幸咖啡存货数据2019 年一季度 2019 年二季度 2019 年三季度季度收入(百万元)479 909 1 542存货(百万元)

 189 232213存货周转天数(天)55 41 28表 2 瑞幸咖啡现金流量表2018 年全年2019 年一季度2019 年二季度2019 年三季度经营现金流量(百万元)

 -1 311 -628 -375 -123投资现金流量(百万元)

 -1 281 77 -2 365 683融资现金流量(百万元)

 3 989 86 5 565 -160中 国 管 理 信 息 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2021 年 5 月第 24 卷第 9 期May , 2021Vol.24 , No.925

 /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维持经营。

 在补贴模式下,瑞幸咖啡在短时间内收获了一大批客户,但同时却提高了顾客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在没有优惠的情况下,产品会对大部分顾客失去吸引力。( 2 )快速扩张门店以抢占市场。瑞幸咖啡自 2017 年开业以来快速扩张门店,截至 2019 年底,短短两年时间内瑞幸咖啡门店总数达到 4 507 家。

 快速扩张使得瑞幸咖啡在房租、设备、工资方面投入巨大,加剧了亏损。门店数量扩充过快在抢占市场、高品牌认识度的同时会导致同一地区内不同单个门店的竞争,客源被稀释,限制单个门店的销量。4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4.1 贪婪动因瑞幸咖啡出身自神州系,瑞幸咖啡的第一大股东陆正耀同时也是神州租车的第一大股东。“闪电战”模式往往通过大规模融资、烧钱扩张、快速 IPO 等方式抢占市场,而公司上市后,管理层则通过高位套现实现盈利,而陆正耀正是该商业模式的代表型人物。由此看来,瑞幸咖啡的管理层存在诚信问题,很大概率上会为了粉饰公司业绩,实现盈利而采取不正当的行为。4.2 机会动因( 1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

 瑞幸咖啡的高管层大部分出自神州系,公司在治理结构上并没有做到权力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是系统性、全流程的,其间关系到公司各个层级,集体串通舞弊的可能性很大,因而瑞幸咖啡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存在重大缺陷,审计委员会不能及时发现披露问题,独立董事也未尽到职责。( 2 )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瑞幸咖啡利用“跳单”方式虚增销售量、存货的增加不与销售量挂钩、夸大产品的实际单价等明瑞幸咖啡在销售环节、采购环节、货币资金运营环节的内部控制流程设计上都存在很大漏洞, 导致瑞幸咖啡随意捏造财务数据,实现全流程的财务造假。( 3 )外部监管审查不力。瑞幸咖啡 IPO 是安永的大手笔,安永在为瑞幸咖啡提供审计和 IPO 服务时是否保持了必要的谨慎性和独立性,我们现在还未可知。

 但是即使在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时只是为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提供合理保证,审计过程中也要受到审计成本的制约,在现实的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不可能像美国浑水公司一样付出大量人力物力去对每家门店进行长时间录像调查,收集上万张小票。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许多非传统的企业应运而生,企业财务造假的手段也不断翻新,如何让审计适应需求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4.3 需要动因( 1 )提高公司估值。瑞幸咖啡是一家上市公司,但由于它的利润率一直为负,未实现盈利,并且由于瑞幸咖啡发展时间较短,投资者往往会很在意其销售收入的增长,如果销售收入增长力强,那么投资者会认为该公司是有发展潜力的,是值得投资的。

 因此销售收入越高,公司估值就会越高。( 2 )维持股价和融资需求。

 公司上市后,股价越高,管理层才更能够在减持套现时获得更多利益。维持股价需要良好的财务业绩,这成为财务造假的动因之一。于此同时,由于瑞幸咖啡经营现金流量一直为负,投资现金流量也基本为负,公司资金链的维持需要靠外部融资。瑞幸咖啡利用股权质押的方式进行外部融资,只有良好的财务业绩,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才能满足融资需求。( 3 )维持快速扩张的商业模式的需要。

 瑞幸咖啡采用的是快速扩张以抢占市场的商业模式,该商业模式需要短时间内投入大量的资金, 但是一个品牌的建立和盈利是需要时间的,资金回笼速度跟不上扩张所需要的资金,这就决定了瑞幸咖啡必须要靠外部融资维持运营,进而需要良好的财务数据为其做支撑,一旦因业绩不良而失去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资金链就会断裂,那么快速扩张的商业战略将会失去意义。4.4 暴露动因财务造假行为被发现和披露的概率以及对造假者进行的惩罚的性质和力度决定了企业是否选择进行财务造假。瑞幸咖啡作为非传统型的新型零售企业,采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新零售模式, 科技的发展为其财务造假提供了更多可能,由于审计单位的审计过程受到成本的制约, 不可能面面俱到,因而为企业提高了企业财务造假后不被发现的侥幸心理。我国对财务造假企业的惩罚力度较轻,企业造假收益是远远大于其成本的。主要参考文献[ 1 ]韩洪灵,刘思义,鲁威朝,等 . 基于瑞幸事件的做空产业链分析—— — 以信息披露为视角[ J ] . 财会月刊, 2020 ( 8 )

 .[ 2 ]冯丽娅 . 企业财务舞弊的成因与治理对策浅析[ J ] . 中国商论, 2015( 33 ):

 6-8.[ 3 ]耿婷婷 . 新零售模式下市场的“搅局者”:瑞幸[ J ] . 全国流通经济, 2019( 27 ):

 67.[ 4 ]吴美娅,陈楚曦 .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诱因及手段分析[ J ] .2017 ( 8 ):

 54-58.表 3 瑞幸咖啡利润表2018 年一季度 2018 年二季度 2018 年三季度 2018 年四季度 2019 年一季度 2019 年二季度 2019 年三季度收入(百万元)

 13 122241 456 479 909 1542运营利润率 -996% -283% -202% -138% -110% -76% -38%税前利润率 -1 047% -274% -201% -143% -115% -75% -35%会计研究26

篇三: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案例研究

流通经济 94资本运营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研究——基于财务分析的视角张引弟(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摘要 :到 2020 年 4 月,在新业务模式下以最快速度在海外上市的瑞幸咖啡因成功创造了 22 亿元的假货销售,并陷入了舆论漩涡。本文以瑞幸咖啡为例 :首先,简要描述了该造假事件 ;其次,用数据从财务分析角度来分析其存在的欺诈问题和欺诈方法,以便投资者可以提前分析财务数据和其他一般信息,了解公司财务欺诈行为,避开雷区,并相应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 :瑞幸咖啡 ;财务造假 ;财务分析中图分类号 :F831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2096-3157(2021)11-0094-03近年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一些新的业务运营模式推动了许多创业企业的萌发,而且也产生了许多关于创业工公司的传奇佳话。好多企业凭借这些新的运营模式在市场上盈利,但是随着这些新公司的诞生及运营,其背后也暴露出许多造假事件,比如虚增资产、运营效率低下等。较远的比如有安然公司和银广厦都曝出了财经丑闻,近的有万福生物科技、康美药业的财务舞弊,以及 2020 年曝出的瑞幸咖啡财务舞弊事件。事件一经曝出,便在资本市场上引起了很大的波动,也给投资者带来了很严重的损失。本文就通过分析瑞幸咖啡的财务数据及财务报表来判断出其财务舞弊的动因和手段,最后得到一些启示并给出建议,使中小投资者们可以从财务报表等一些内部信息 ,以及一些公开信息资料进行分析与甄别,在事情发生前就能及时发现公司存在的一些财务问题,来确定哪些公司是值得投资,减少投资损失。一、瑞幸咖啡简介1. 瑞幸咖啡企业的基本介绍瑞幸于 2017 年 10 月成立,第一家门店在北京银河 soho 开业。自从成立以来,瑞幸公司在中国市场上迅速扩大。到 2018年,瑞幸咖啡仅用 5 个月的时间,门面的数量已高达 500 家以上。到 2019 年 12 月,它的商店数量高达 4400 家以上。在短短两年时间内,瑞幸咖啡已经成为了咖啡界的大佬。自上市以来,瑞幸咖啡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成为中国最快上市的咖啡品牌。2019年 7 月,瑞幸新推出了小鹿茶、瑞纳冰等一些新口味饮品和新的战略 ;2020 年,瑞幸公司实现了可转债的增发,当时公司的资金池已经高达约 10.9 亿美金以上。2. 瑞幸咖啡运营模式概述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极大便利催生了一些新的运营模式。瑞幸能如此迅速上市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该公司声称已经应用了互联网经济公司的商业模式,它是线下和线上销售的结合,以数据为核心,以技术为驱动,通过互联网销售咖啡、饮料和甜点。一般是在 App 上线上点餐,然后通过线下门店自制,美团外卖派送或消费者到店自提。瑞幸咖啡的运营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 O2O 快速消费零售运营。自上市以来,瑞幸咖啡一直倡导运用创新性的技术和模式,改变咖啡业之前的运作模式,进而降低成本。根据商店的规模和销售 , 在中国市场上 , 瑞幸咖啡是第二大快速增长的线上咖啡店 , 一种技术创新促进新的零售业务模型 ,大大方便客户的需求 , 创新销售模式使得大量未满足的需求满足咖啡的消费市场 , 零售业务模型是基于新的应用程序和移动互联网商店。该 App 涵盖了顾客购买的整个过程,并且给顾客提供一个全程消费没有收银员的环境。瑞幸主要经营三种类型,即外卖厨房、提货店和休闲店,并与之一起发展网店。从战略上讲,线上门店主要集中在中国人口比较多以及经济较活跃的地方,主要位于咖啡消费高的地方,比如写字楼、商场、高等学校周边等。当进军一个新的地方 , 瑞幸咖啡就会制定到店提货和送货策略,通过接触顾户来获得更多的数据,进而运用大数据对积累有用的客户数据进行分析 , 以生成一个消费者的情况 , 根据这个情况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客户需求并引导我们扩展更多的产品以及发掘更多的客户。3.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始末瑞幸咖啡在 2020 年 4 月宣布,它已经成立了一个专业调查机构。经专业委员会内部调查,认为2019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约有 22 亿元的销售总额与造假有关,虚增部分成本和费用。调查结果一公开,瑞幸企业当天股票市价下跌 75.6%,跌幅最大达81.3%。二、瑞幸咖啡财务造假动因及手段1. 财务造假动因零售运营模式很难维持下去。瑞幸咖啡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开发了线上商店技术,太早将线下消费流引入线上消费流。与此DOI:10.16834/j.cnki.issn1009-5292.2021.11.030

 全国流通经济 95资本运营同时,大量的优惠折扣和第一杯免费赠送的咖啡使得销售和市场拓展成本巨大。难以继续下去时,财务欺诈必然成为了一个首要的选择。提高盈利能力进而改善融资能力与现金流。2018 年,瑞幸在四轮集资中筹集了 5.5 亿美元。公司上市之后利润并不理想,但仍利用大量股权融资借钱来增加门店,扩大大量门店。2018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瑞幸亏损约 17 亿元。2019 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瑞幸亏损 12.4 亿元,2019 年下半年,亏损仍在继续。如果没有财务造假,瑞幸咖啡的盈利能力会很差,集资困难,现金流破裂,很难生存,所以财务造假也是有迹可寻的。2. 财务造假手段2020 年年初,浑水公司具体列示了瑞幸各种财务不正当行为的破绽,收集了长达 24900 多张销售票据,调取了长达 12160个小时的商店监控,并整理了许多的内部员工微信群、QQ 群聊天记录,并进行现场考查各个门店的销售数量和客流。研究发现瑞幸的主要营业收入来自于咖啡的销售,它的虚假交易方式主要有以下方面 :通过“跳转订单”来增加订单数量。一般来讲,取餐码应该是按照“一、二、三、四”的次序依次递增,但瑞幸并非如此,而是通过随机数递增,这样一来,瑞幸的出单量一下子就上涨了。第三季度瑞幸商店一天的出单量就被夸大了大约 70%,第四季度出单量更是被夸大了,达到了约 89%。取餐码也由开始时的按照次序依次增加变成了随机数增加。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同店当日订单量大幅增加,从 35 个增加到 240 个。提高单件商品的卖价。2019 年第三季度单件饮品的净销售价为人民币 11.3 元,但是,约 25800 张票据展现的净售价仅有人民币 9.98 元,表明被高估了 12.4%,单件物品的零售单价最少被高估了人民币 1.24 元。瑞幸由于发放许多的优惠券和打折的补贴活动,其实际销售价格价只有标价的 47%,但是在 2019年第三季度的报表中显示,62.9% 的销售价格超过了 49.9% 的零售价格。三、瑞幸咖啡财务造假迹象分析——基于财务分析视角公司风险可以结合公司其他方面内容一起考虑分析。通常来讲,财务欺诈不可能是单个主体的欺诈。如收入的虚增往往伴随着销量的造假,从而对财务报表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不正常的指标或者数据,进一步分析了解是否有虚假行为存在,就可以判断一个公司是否存在财务舞弊行为。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的财务数据对瑞幸进行分析。1. 瑞幸财务情况一个公司的现金流量是一个公司生存所必需的,特别是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是一个公司的命脉。经营现金流量是最常用的财务舞弊指标之一。从图 1 来看,2018 年及 2019 年第一至第三季度,瑞幸产生的经营现金流都是负数。此外,投资现金流在 2018 年第三季度和 2019 年第四季度也都是负额,并且数额不小。瑞幸基本完全依赖外部集资发行债券等手段来弥补这些巨款。2018 年至 2019 年集资现金流量约为 94.8 亿元。表1 瑞幸咖啡现金流量概况

  (单位:百万元)2018年 2019年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经三季度 第四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经营现金流 -124 -196 -720 -271 -628 -375 -123投资现金流 -167 -145 -1297 327 77 -2365 683融资现金流 178 1314 1067 1430 86 5565 -160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113 973 -950 1486 -465 2825 400从表 2 得知,2018 年,瑞幸咖啡的营业利润率都是负数且数额较大,推翻了此前人们认为的咖啡毛利率为 49.9% 的标准。在 2019 年第二季度运营利润率发生了转折,经营利润率仍为负数但是有所降低。2019 年第三季度开始,单个门店已开始盈利了。所以,2019 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实现运营盈利是可疑的,里面存在着一些令人困惑的情况,应该进一步探讨。表2 瑞幸咖啡利润率情况2018年 2019年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收入(百万元)

 13 122 241 465 479 909 1542运营利润率(%)

 -966 -283 -202 -138 -110 -76 -38税前利润率(%)

 -1047 -274 -201 -143 -115 -75 -352. 单店收入分析在 2019 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瑞幸企业的单店营业收入大幅度上涨,从第一季度的 20.2 万元增长到 30.7 万元和 41.9 万元 ( 表 3);同一时期,瑞幸企业的门面总数也是大幅度上涨。按理来说,新开门店的收入都有一个缓慢的增长期,刚开始其收入应该是较低并多有下降的趋势,但是瑞幸在新开门店时并非如此,它在大量新开门店时,营业收入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大幅增加,这很明显是有悖于常理。在之前的网络电话会议中,瑞幸的高管没有给出比较合理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异常现象。表3 瑞幸咖啡单店收入及与星巴克的比较2018年 2019年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瑞幸门店数 624 1189 2073 2370 2963 3680瑞幸单店收入(万元)

 19.5 20.3 22.5 20.2 30.7 41.93. 毛利率情况从表 4 来看,瑞幸在 2019 年第一季度的收入环比增长只有3%,但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出现了突然上升,增速不符合环比增长规律。表4 瑞幸咖啡毛利率变化情况2018年 2019年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收入(百万元)

 13 122 241 465 479 909 1542年增长率(%)

 - - - - 3594 648 540材料费(百万元)

 9 76 152 295 276 466 721材料费/产品收入(%)

 85.3 69.6 66.8 67.4 62.0 53.5 48.3毛利率(%)

 14.7 30.4 33.2 32.6 38.0 46.5 51.7

 全国流通经济 96资本运营从材料费用占产品收入的比例来看 :2019 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材料费用占产品收入的比例从 62% 下降到 48.3%,这引起了毛利率从 38% 上涨到 51.7%,间接引起单个门店营业利润率从负数转为正数。通常来讲,随着销量的增加,其原材料成本也会相应的上涨,所以每个季度之间的原材料成本变化应该是比较小的,而不是很大。不管是在协同效应方面,还是在产品品种变化方面,都表现出不合理。4. 存货情况分析瑞幸咖啡作为一家零售业公司,库存是一项尤为重要的分析指标。从表 5 分析中可以看到,2019 年第二季度,瑞幸营业收入比上个季度增加了 89.9%,存货只增长了 22.9%,令人难以相信的是,2019 年第三季度,企业季度营业收入较上季度增长69.9%,但总库存有所降低。在 2019 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企业库存周转天数从 56 天下降到 27 天,说明在收入增加的同时库存理应也是增加的,这显然存在不合理之处。因为作为流动资产,一般销售收入变动的比例与变动方向相同。尤其是零售企业,库存变化更为明显。瑞幸的季度营业收入较上一季度翻了一番,但库存基本没有变化。而且在店铺数量和商品品种增加的情况下,库存周转日减少了 1/2,明显的是收入被夸大,但库存并没有实质的变化。表5 瑞幸咖啡存货分析表2018年底 2019年第一季度 2019年第二季度 2019年第三季度季度收入(百万元)

 465 479 909 1542存货(百万元)

 150 189 232 213存货周转天数(天)

 52 56 41 27四、财务分析小结从以上分析表来看,特别是对毛利率、营业收入、存货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初步小结,即瑞幸企业的财务报表存在不合理之处,就算是不进行财务数据的作假,为了弥补巨大亏损和增开门店,也可能用不正当的手段进行发展。我们可以看出,瑞幸咖啡最常用的造假手段是,通过直接伪造客户销量、顾客身份、发票和销售额进行欺骗,但并没有实际生产订单上的货物。只有伪造的客户销售,才能虚增销售收入、虚增毛利率,而库存量却保持不变。就以上的财务数据分析来看,瑞幸咖啡公司存在可疑的财务数据。因此,中小投资者在选择投资企业时,很有必要根据公司的内外部信息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从而对过去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是否是一家值得投资的企业,衡量当前的经营状况,预测未来的投资价值,分析公司的财务数据,找出公司存在的问题或评估投资价值。五、启示与建议瑞幸咖啡不断通过股权融资获得相应资本金,并快速扩张店铺,并且创新不同的销售方式。这种运营方式实际上并不会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现金流。虽然总资产规模增长迅速,但投资于单个门店的资产并不值钱。从产业化运营的角度来看,瑞幸咖啡作为一个销售咖啡、饮品和甜点的产业,要注重新饮品的研发、开发新口味以及提高客户满意度。如果没有新产品的创新,如新口味的吸引力,没有使顾客得到满足,就算扩张再多的门店,再快速的营销方式,即使推出更多的优惠打折活动,都将不是使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方针。提高饮品新口味的创新,推动新产品的销售。与咖啡业成功的星巴克来比,瑞幸咖啡在不同阶段推出的新饮品数量远远低于星巴克,而星巴克在咖啡行业是非常成功的。2019 年上半年,星巴克推出了 38 款新产品,而瑞幸只推出了 11 款新产品。星巴克是在饮品的细化和完善下扩大了各式糕点食品等小食,将食品与饮品配套,而瑞幸咖啡的咖啡种类和饮品种类的更新比较缓慢,在这一过程中又增加了甜点等轻食,这使得饮品更新更慢了,不但无法使咖啡、饮品等的销量增加,更无法带动轻食的销售。因而,瑞幸咖啡可以借助大数据,通过大量的销售数据分析消费者的购买习惯,然后从这些数据中看到已有...

篇四: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案例研究

分类号:F23 学校代码:10207学号:6181041116 密级:公开

 硕士学位论文

  瑞幸咖啡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2021 年 6 月

  姓

 名:

 牟平 指导教师:

 石岩 申请学位: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 学科专业:

 会计硕士 研究方向:

 财务会计 培养单位:

 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吉林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I

  硕士学位论文

 瑞幸咖啡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2021 年 年 6 月

  姓名:

 牟平 指导教师:

 石岩

 II LUCKIN COFFEE FINANCIAL FRAUD CASE STUDY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Candidate: Mu Ping

 Supervisor: Shi Yan

 School of

 Accounting JiL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III 摘要 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就会被资本模式以及资金流等原因限制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上市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用以扩大生产规模、改变公司现有的资本结构和提高公司知名度等。在 21 世纪,不仅信息全球化,经济也做到了全球化,世界各国的大中小企业纷纷跨越现有的资本市场界限,踊跃的涌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海洋中,以获得更多的对企业发展有利的支持。固步自封,只限于在国内发展的企业明显已经跟不上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这个进程中,不止衍生出了对外投资的方式,而且还由于国外的资本市场相较于中国更早的发展,再基于文化的差异,对上市的形式更加包容,形成了很多企业选择境外上市,来参与到世界经济中的壮观局面。但是由于跨境监管的难度,在境外上市的企业对于投资者来说具有更大的风险。作为上市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吸收资本的效果,在面对投资者主要依赖的投资信息来源渠道——财务报表时,难免会使用一些手段与运作来隐瞒、虚构内部真实的财务信息。

 瑞幸咖啡作为一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也没能逃脱这种定律,在2020 年初的时候被爆出财务舞弊的新闻,虽然瑞幸咖啡立即否认这个新闻,但是在过了两个月的时间之后却自曝舞弊事实。为了对这起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的财务舞弊事件进行分析,本文运用了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并且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章与文献,研究了各种舞弊手段的原理及其大致操作流程,通过还原瑞幸咖啡的舞弊全过程,分析了瑞幸咖啡舞弊的动因、机会和借口,并且分析了此次舞弊对瑞幸咖啡本身以及市场大环境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进而对上市公司内部监管、内部治理环境和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财务舞弊的政府监管、社会监管,以及财务舞弊的防范与识别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 关键词:财务舞弊;瑞幸咖啡;关联方;

 IV Abstract When a company develops to a certain scale,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will be restricted by the capital model and capital flow. Therefore,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choose to go public and absorb more social funds to expand the scale of production and change the company’s existing capital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company"s reputation, etc. In the 21st century, not only the globalization of information, but also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economy, large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crossed the boundaries of the existing capital market and rushed into the ocean of the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to gain more business development. Favorable support. It is obvious that companies that are confined to domestic development have been unable to keep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Driven by the “One Belt, One Road” policy,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in the Chinese market have participated in this process, not only deriving ways to invest abroad,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earlier development of foreign capital markets compared to China. Based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they are more tolerant of the form of listing, which has created a spectacular situation in which many companies choose to list overseas to participate in the world economy. However, due to the difficulty of cross-border supervision, companies listed overseas have greater risks for investors. As a listed company, in order to obtain a better effect of absorbing capital, it will inevitably use some means and operations to conceal and fabricate the true internal financial information when facing the investment information source channel that investors mainly rely on-financial statements. As a Chinese company listed on NASDAQ, Ruixing Coffee failed to escape this law. At the beginning of 2020, it was exposed to the news of financial fraud. Although Ruixing Coffee immediately denied the news, it has been two Months later, he exposed the facts of fraud. In order to analyze this financial fraud incident that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article uses the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 and case analysis method, and consults a large number of related articles and documents, and studies the principles and general operating procedures of various fraud methods. Through restor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Ruixing Coffee"s fraud, analyzed the reasons, opportunities and excuses of Ruixing Coffee"s fraud, and analyzed the consequences and impact of this fraud on Ruixing Coffee itself and the market environment, and then on the internal supervision of listed companies , Internal governance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control rules and regulations,

 V government supervision of financial fraud, social supervision, and preven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financial fraud, put forward their own opinions and draw conclusions. Keywords: Financial fraud; Luckin Coffee;Related parties;

 吉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V 目录

  第 1 章

 绪论

 .............................................................................................................................. 1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

 1.1.1 选题背景

 .......................................................................................................... 1

 1.1.2 研究意义

 .......................................................................................................... 2

 1.2 研究方法

 ...................................................................................................................... 2

 1.3 文献综述

 ...................................................................................................................... 3

 1.3.1 财务舞弊成因研究 ........................................................................................ 3

 1.3.2 财务舞弊手段研究 ........................................................................................ 4

 1.3.3 财务舞弊防范研究 ........................................................................................ 5

 第 2 章 财务舞弊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6

 2.1 财务舞弊相关概念

 .................................................................................................... 6

 2.1.1 财务舞弊定义

 ................................................................................................. 6

 2.1.2 财务舞弊类型

 ................................................................................................. 6

 2.2 财务舞弊常见手段

 .................................................................................................... 6

 2.2.1 利用收入舞弊

 ................................................................................................. 7

 2.2.2 利用资产舞弊

 ................................................................................................. 7

 2.2.3 利用关联方舞弊

 ............................................................................................ 7

 2.3 财务舞弊相关理论基础

 ........................................................................................... 8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8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8

 2.3.3 舞弊三角理论

 ................................................................................................. 8

 第 3 章 瑞幸咖啡案例介绍与分析 ........................................................................................ 9

 3.1 瑞幸咖啡案件始末

 .................................................................................................... 9

 3.1.1 瑞幸咖啡公司背景介绍

 .............................................................................. 9

 3.1.2 瑞幸咖啡财务舞弊案件始末

 ................................................................... 11

 3.2 瑞幸咖啡舞弊原因分析

 ......................................................................................... 15

 3.2.1 舞弊压力

 ........................................................................................................ 15

 3.2.2 舞弊机会

 ........................................................................................................ 18

 3.2.3 舞弊借口

 ........................................................................................................ 19

 第 4 章 瑞幸咖啡舞弊的后果及影响

 ................................................................................. 20

 4.1 对自身造成的后果及影响

 .................................................................................... 20

 4.2 对投资者造成的后果及影响

 ................................................................................ 22

 4.3 对资本市场造成的后果及影响

 ........................................................................... 23

 第 5 章 瑞幸咖啡财务舞弊案例启示

 ................................................................................. 24

 5.1 公司治理层面

 ........................................................................................................... 24

 5.2 政府监管层面

 ........................................................................................................... 24

 5.3 社会监管层面

 ........................................................................................................... 26

 第 6 章 结论

 ......................................................................................................................

篇五: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案例研究

83-企业经营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案例研究王明吉,马佳煜(河北师范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摘要 ] 曾经创造“最快”上市记录的瑞幸咖啡,又一次刷新了“最快”记录,成为了“最快”退市的中概股公司。在浑水机构发布做空报告的 2 个月后,2020 年 4 月 2 日瑞幸咖啡最终承认财务造假。当前,瑞幸咖啡不仅面临高额的多重索赔诉讼和“财务造假”的品牌信用暴跌的双重危机,也给其他中概股企业带来的造假阴影。通过分析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基于舞弊三角理论分三方面分析其财务造假的动因,并结合财务报表和做空报告具体剖析财务造假手段。为避免类似财务造假案例发生,监管部门应加强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合作和加大违法惩戒力度;上市公司应审视自身商业模式和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关键词 ]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造假动因[ 中图分类号 ]D9    [ 文献标识码 ]A1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动因分析以舞弊三角理论为基础,财务造假行为可划分为压力、机会和借口的三方面因素进行分析。1.1 压力因素利润表的一系列造假手段往往目的在于此。大体上是通过虚增收入、少记成本或者虚增营业外利润三种手段来完成。根据瑞幸咖啡 2018 年第二季度至 2019 年第三季度的季度披露的报表中可以看出,没有一个季度产生过正向的经营现金流,大部分时间投资现金流也均为负数。我们可以推断瑞幸咖啡财务作假的动因可能是为了避免长期亏损给公司带来的 ST 或者退市风险,进而通过造假虚增利润来美化公司业绩。瑞幸咖啡仅经历 18 个月的发展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分析其火速上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2019 年的创投市场不景气,但是瑞幸咖啡又面临着初创期亏损和激烈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所以急需大量资金缓解财务危机和满足市场扩张。因此,我们可以推断瑞幸咖啡财务作假的动因可能是为了获取更多融资来帮助公司缓解经营的困难。1.2 机会因素机会因素可以推动财务舞弊的发生。一方面,失效的外部治理。安永作为瑞幸咖啡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对其审计过程中是否完全做到独立性和专业性。审计师是否真正的去研究其瑞幸咖啡在运营方面的逻辑和进行实时的核查,然后去发现其中的财务造假问题。另一方面,瑞幸内部治理较弱。在瑞幸咖啡的公告中,22 亿元的高额财务造假的涉事人员仅包括首席运营官刘建和部分员工,我们可以看出其内部控制出现问题。瑞幸咖啡 2019 年的上市资料中也可看出,存在着信息披露缺陷。1.3 借口因素在同时拥有压力和机会因素后,借口就成为财务造假行为的最后一关。张新民(2020)认为瑞幸咖啡的发展过于追求速度,缺少对资本市场的“敬畏之心”。截止 2019 年底,瑞幸咖啡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 4500 家门店,甚至超过了咖啡行业巨头星巴克。另一方面,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也可能是导致财务造假的因素。由于国外的投资者并不能很好的了解到瑞幸咖啡在国内发展的情况,仅凭借他们所了解常识,中国市场很大、中国存在空白的咖啡消费空间、星巴克在中发展的很好等,认为咖啡市场前景光明。戴丹苗(2017)认为中概股公司可能由于历史、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产生合理的借口。2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迹象2.1 捏造交易成交额4 月 2 日晚,瑞幸咖啡发布公告承认 22 亿元人民币财务造假事实,在 2019 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存在伪造交易行为。具体方式包括:一是由于大量派发超低折扣的优惠卷,店里超 70%的订单都是免费。有各种补贴活动,首杯免单、满减、发优惠券,导致很多用户下单都是来喝免费咖啡。即存在大量真实的订单,然而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实际收益。二是用取餐码跳号的方式,公司甚至会发邮件要求“跳号”,夸大门店的交易订单量。瑞幸咖啡的商品分为现磨咖啡、饮料与其他产品,根据瑞幸咖啡披露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出无论是现磨饮料的日均销售量还是其他产品的日均销售量在 2019 年的二、三季度均有 70.7% 和 91.1% 的大幅增长。三是商品的销售单价虚高,商品实际单价远低于瑞幸公布的价格。根据表 1 信息,在商品销量增长的同时,现磨饮料和其他产品的销售价格在2019年的二、三季度也出现了相应的增长。具体膨胀幅度从浑水公司发布的做空报告中可以看到“我们收集了 25843 份客户收据,发现瑞幸将每件现磨饮料和其他产品的净售价至少提高了 1.23 元和 12.3%。”2.2 虚假交易导致成本和费用相应膨胀一是通过提高分众传媒等广告商的支出成本,提升门店营业利润。浑水公司发布的做空报告中指出,瑞幸咖啡 2019 年第三季度实际支出的广告费用比披露的要高出 150%。其中虚增的部分可能被用于造假收入和利润的增加。二是虚增材料费用,仅仅通过捏造增长的交易额和广告费用支出无法将财务报表做平,通过分析表 2,我们可以推断瑞幸咖啡可能也存在一定的材料费费[ 收稿日期 ]2020-08-04[ 作者简介 ] 王明吉(1965—),男,河北无极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企业投融资管理。王明吉,等: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案例研究

 -184-企业经营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 年第 31 卷第 19 期(总第 495 期)用造假的情况。因为现在大部分系统都是自动扣减原物料库存的,不造假很容易被发现,包装材料、乳制品、咖啡豆等主要原材料的消耗必须要跟着一起造假,这样才能通过造假套取现金,然后再做成收入反哺营收。许多商家可以共同进行造假的行为的原因可能是,部分供应商可以通过造假收取品牌折扣点。3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的启示3.1 对监管者的启示3.1.1 加强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合作。瑞幸咖啡自曝财务造假,成为了中概股被曝财务造假的“导火索”。与此同时跟谁学、爱奇艺等公司相继也被做空机构盯上,股价呈暴跌状态。自从“东南融通案”发生后,中美双方在监管机制方面展开了许多合作。但是,目前仍存在监管标准、监管资源不统一的问题。由于中美会计准则的差别,只能通过协调制定双方均能接受的监管标准,目前可先选择会计准则具有趋同性的监管标准。中美双方应联合对资源进行统一监管,整合监管资源可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有助于我国与境外监管机构的合作,规范在境外上市公司的行为。3.1.2 加大违法惩戒力度。如果道德的绳索不能捆绑住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时,唯有严峻的法律可以制约其企业,对企业形成更大的震慑力。首先,在公司内部,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有主犯与从犯,实际控制人在其企业中扮演“主犯”的角色,在量刑方面应当从严,对于“从犯”,可适当的减去一些刑罚,但也不可放纵,对于违法犯罪的人员,凡是参与者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不论财务造假的行为是否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其次,在上市企业财务造假的过程中,协助企业进行财务造假行为的供应商、会计和会计事务所也应该同样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追究其法律责任。另外,建议在处罚过程中所处罚的罚金,应按照控制人的持股比例进行处罚,避免因主要持股人的个人错误而让其他中小股东共同承担的行为。3.2 对上市公司启示3.2.1 选择合理的商业模式。通过分析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动因,不难看出目前存在的商业模式仍存在一定问题,才会导致财务造假的发生。但就目前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模式更多的是以软件形式驱动,但是在产品咖啡的研发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突破。正如瑞幸咖啡招股说明,他们说售卖的商品并非专利产品,如果不能进行更多的产品研发和生产,那么会在一定程度上减低客户对瑞幸咖啡的忠诚度,不能进行有效的竞争。很可能会失去市场份额和客户,他们的财务和经营状况可能会受到十分不利的影响,所以一个合理的商业模式能够在源头上避免财务造假的发生。3.2.2 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依据国际通行标准,完善境外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来提升中概股公司财务信息的可信度。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其真实性才能有保障,也能够在遇到财务信息问题时更好的进行处理,减少国外资本市场由于质疑而产生的危机。企业的董事会、证券分析师、投资人和相关管理部门应共同制定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可作为企业向外界展示公司治理良好的信号,而且对审计主体的独立性能够保持充分的尊重。境内外在上市准则上有很大的差异,监管也不同,所以在企业强化治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强化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分析风险意识,持续的进行专业性学习。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中暴露的不仅仅是上市公司本身存在商业模式的诸多问题,其中内部财务造假的动因和手段同样值得关注。通过分析发现,造成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动因主要是为维持当前的商业模式来美化公司经营状况和满足大量的融资需求。为了避免类似案例的发生,恢复中概股市场的信心。从监管部门来说,应加强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合作和加大违法惩戒力度两方面入手;上市公司应审视自身商业模式是否符合现行经济环境和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和治理结构来从自身避免财务造假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韩洪灵,刘思义,鲁威朝,等 . 基于瑞幸事件的做空产业链分析——以信息披露为视角 [J]. 财会月刊,2020(08):3-8.[2] 戴丹苗,刘锡良.中概股公司财务舞弊的文献综述[J].金融发展研究,2017(01):11-19.[3] 陈彬,刘会军 . 什么样的公司有财务造假嫌疑 ?——来自香橼公司和浑水公司的启示 [J]. 证券市场导报,2012(07):66-71.[4] 谈多娇,冯鑫.从瑞幸咖啡事件看互联网企业盈利逻辑[J].财会月刊,2020(9):8-12.[5] 黄世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八因八策[J].财务与会计,2019(16):4-11.表 1 2018-2019 年度瑞幸咖啡单品销售价格和单店销售量统计2018Q2 2018Q3 2018Q4 2019Q1 2019Q2 2019Q3平均每个现磨饮料的销售价格(元)

 8.9 10.3 8.6 9.2 10.4 11.0平均每个其他产品的销售价格(元)

 10.9 7.4 7.2 8.8 10.7 12.1单店现磨饮料日均销售量(杯)

 200 174 216 184 237 314单店其他产品日均销售量(件)

 14 43 68 45 74 86表 2 2018-2019 年度瑞幸咖啡收入及材料费统计2018Q2 2018Q3 2018Q4 2019Q1 2019Q2 2019Q3收入(百万元)

 122 241 465 479 909 1542材料费(百万元)

 76 152 295 276 466 721材料费 / 产品收入(%)

 69.6 66.8 67.4 62.0 53.5 48.3毛利率(%)

 30.4 33.2 32.6 38 46.5 51.7

推荐访问: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案例研究 造假 案例 咖啡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