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网3篇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网 ·20·2017年7月 第1卷社会研究社会科学 简述我国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张华超湖北工业大学,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网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网
iddot;20·2017 年 7 月第 1 卷 社会研究 社会科学
简述我国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张华超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8
摘要:网络教育使人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第一次全面突破时空的限制,使得人们不管身处何时,身在何处,拥有一台联网的多媒体计算机就能接受到全国甚至世界最优秀老师的讲课,获得需要的信息资源。各国在信息化教育领域中所投入的精力和资金越来越重。我国网络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其发展现状透示出其强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然而在诸多方面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网络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网络教育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终身教育;个性化学习;趋势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86(2017)1-0020-01
引言
所谓网络教育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传递数字化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有许多优点。正是由于网络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所以虽然发展不久,但人们看好,国家重视,大力发展网络信息化教育成为各国的共识。
1 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网络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成绩。由于网络教育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在网络教育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和矛盾。目前我国计算机普及率偏低,网络传输速度太慢,宽带多媒体电信网等远程教学信息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有待提高,上网费用过于昂贵,致使教学双向交互信息严重不对称,严重制约了网络教学的发展。此外如:办学指导思想不够端正;对远程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探索研究不够;教学模式、管理模式改革不深入;适合学生学习的多种媒体资源有效供给不足,对现有教学设施和资源的利用率不高;队伍建设滞后等等.具体而言,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对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的研究不够。由于受外界大环境影响,人们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形式过分推崇,急功近利思想严重,校际间攀比、跟风现象严重,在教育经费不足的状况下盲目“铺路搭桥”,把网络硬件建设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提高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造成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教育资金流失、浪费.对远程教育的试点,没有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反思、论证,缺乏站在教育哲学的高度上进行建设和运营.例如,对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教育”,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知识的传承还是担负知识创新的职责?应该通过何种方式实现二者的统一等理论问题缺乏深入探讨和研究. 2)网络教学质量和生源质量的保障和监控问题。由于远程教育实行师生分离,学生可以在异地进行学习、在家里完成学业,其优势自不待言,问题是这种教育的形式过于松散,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教学环节难以管理,教学评估难以实施,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导致目前用人单位对“网校毕业生”的实际能力持怀疑态度.而远程教育不是弱者教育,相反,其不仅对参与学习者的一般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而且还对参与学习者的某些能力有特殊的要求.如:自律能力、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而目前远程教育的生源质量问题恰恰表现在其学生的关键能力较差.这就不可避免地对提高网络教学质量增大了难度. 3)远程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制约远程教育的发展教学资源是远程教育的核心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网上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着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活动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容量.资源质量的高低也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影响着现代远程教育被认可的程度和教学效果.但目前的远程教育资源还远远不能满足远程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网站内容多而全,适合教育教学的内容不多,教育内容大多是文字教材“搬家”,而且内容陈旧,更新慢,创新少,模仿多.网上中文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严重制约着我国网络远程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真正适合远程教育的软件、教学平台还处于探索实验阶段,教育内容和网络技术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优化组合. 4)师生对网络教学、学习环境适应困难。目前的远程教育,其教学方法大都采用分点教学法,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给异地的学生上课,师生的交流沟通存在一定障碍,由于受传统思维模式和心理定势影响,师生目前还难以尽快适应这一教学新模式,从而影响了双方的教学的积极性. 5)
缺乏对远程教育有深刻理解的复合型人才。远程教育作为新兴的教育形式必须有新的文化理念作支撑,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必须有既懂 IT 技术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方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而且这类人才应该活跃在远程教育第一线的教师队伍中.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影响与制约,目前这类人才非常稀缺,这一状况严重制约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2 网络教育的未来 在我国,网络教育是沿着与国外不一样的轨道发展的。在国外,网络教育是作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或在职培训的一种方式发展的,我国却用以发展本科学历教育。目前,在四个层次的网络高等教育中,专升本学生占绝大部分。如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升本在职学生约占 60%,其他试点高校也达到 50%以上。这种发展方式虽然提高了网络教育的含金量,但由于先天的不足,使得网络教育作为本科学历教育的一种形式,具有无法克服的困难,如校园文化的营造、教学秩序的管理等。另外,由于大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非常不适宜以网络的形式学习,我国这种模式的网络高等教育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对于在职的成人来说,网络教育因为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具有极强的开放性。他们将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主要以自学的方式来学习网络课件。可以肯定,网络教育更适合终身教育与继续教育。专家们认为要办好网络教育,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相关的网络教育专利方面的政策,研究、制定激励教师投身网络教育的政策。信息产业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向网络教育提供高速、优质的上网服务。政府有关部门也应该制定明确的优惠和补贴政策,用于弥补网络教育起步阶段经费的不足。
我国在网络教育方面的总战略目标是通过 12 年的努力,建立起与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对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现代化网络教育开放系统;网络教育成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成为远距离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成为国家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贯彻实施国家《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与民族创新能力做出较大贡献。
3 小结 网络教育对我们的传统教育进行了很好的补充,前景广阔。网络教育在我们国家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不少好的气象,但也带着诸多问题。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国家的网络教育能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走在世界信息化教育领域的前列。
参考文献 [1] 梁 建 . 网 络 教 育 的 发 展 与 思 考 [J]. 中 国 教 育 学刊,2001(1). [2] 李 郁 惠 . 浅 谈 远 程 教 育 现 状 与 发 展 [J]. 成 人 教育,2005(1).
篇二: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网
8卷第4期2015年7月高等继续教育学报J ournal OfConti nui ng Hi gher Educati onV01.28No.4J ul y 2015● 综述●新常态背景下成人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首届学术论坛暨第七届全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交流研讨会综述罗建婷,张蕾(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摘要:2015年4月27日--28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首届学术论坛会暨第七届全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交流研讨会于江西省南昌市召开,会议以“ 新常态背景下成人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 为主题,从7个专题报告入手,延伸到“ 成人高等继续教育” 、“ 成人教育学学位点建设” 、“ 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 、“ 远程与区域性成人继续教育发展” 等四个方面,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揭开了成人教育学在新常态背景下的现状与发展思路,进一步推进成人教育事业的新成长,从而成就成人教育事业的大格局。关键词:新常态;成人教育学;成人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图分类号:G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987( 2015) 04-0070-042015年4月27日至28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首届学术论坛会暨第七届全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交流研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学术委员会、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委员会、终身教育与学习研究中心、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来自国内20个省市63家单位180多名代表参加,其中包括成人教育学各学位点的研究生导师代表、期刊社代表以及在读研究生代表。本次会议的研究主题是“ 新常态下成人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有: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郑树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原会长、顾问朱新均,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谢国东,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长左和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玉保,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程样国,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吴照云,江西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胡永红,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叶忠海,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委员会理事长黄健,国家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少刚等。本次论坛由大会主题发言和分论坛研讨组成,在大会主题发言中,朱新均顾问等7位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围绕主题阐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分论坛研讨中,与会人员贴近实际,求同存异,各抒己见。一、共话“ 新常态” ——围绕主题。专题报告精彩纷呈本论坛的主题为“ 新常态背景下成人继续教收稿日期:2015.01.16作者简介:罗建婷,江西赣州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成人学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张蕾,贵州六盘水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成人学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万方数据第28卷第4期2015年7月高等继续教育学报J ournal of Conti nui ng Hi gherEducati onVoI.Z8No.4J ul y 2015育改革发展” ,旨在贯彻“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并呼应当下“ 互联网+” 时代的热潮,从而推动新常态下成人教育学全方位转型升级,以及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学专业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与建设学习型城市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主题报告中,朱新均顾问作了题为《四个全面视野下成人继续教育工作的着力点》的发言,阐述了党中央提出“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的背景、意义和主要相关内容,并指出成人继续教育为“ 四个全面” 服务的着力点应以需求为导向,完善成人继续教育体系;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发展成人继续教育事业;以校企结合和教研结合为突破,创新成人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张少刚副书记则在新常态背景下以开放在线教育的发展视域为基点,提出在“ 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可基于互联网平台构建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协同创新平台的新思路。吴照云副校长在题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我国继续教育事业新发展》的主题发言中总结了30所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位点院校的丰硕成果,并强调应在成人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着重把握继续教育的定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书记肖菲作了题为《新常态下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改革实践与思考》的发言,从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新时代的培养思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实践探索及未来规划等方面做了精彩的分享。辽宁教育研究院终身教育研究所所长潘士君介绍了辽宁成人继续教育发展的特点以及区域成人继续教育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杭州市成人教育研究室主任汪国新以《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与养护:社区教育科学发展的新常态之一》为题,与参会代表分析了社区教育的发展趋势,并指出共同学习已成为社区教育的主流,社区共同体的培育与养护将成为社区教育的新常态之一。南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郭华在《新常态背景下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思维》的主题发言中,一方面鲜明阐释了新常态下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发展的内涵,另一方面也表明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新发展是新常态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以上各位专家代表围绕新常态背景下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改革发展、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其他成人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等分主题展开的全方位、新视角的深度解析,给与会代表留下深刻印象。二、共探“ 新问题” ——各抒己见。论坛研讨求同存异( 一) 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发展现状与探索成人高等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满足了成人接受继续教育的学习需求,也不断推动着高等教育的后续发展。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发展困境,比如管理体制滞后、自身定位模糊、生源不稳定、课程资源不足、教师“ 质” 与“ 量” 的问题等。浙江师范大学陈明昆教授、江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谢琴副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吴梦文、江西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游卫平、山东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尹增德、温州大学成人( 继续) 教育学院教师白炳贵等来自各院校的代表分别介绍了其所在单位的情况,分享了各自在发展探索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就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展开了激烈的探讨。关于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结构的问题,赣南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周运锦教授提到,目前这个领域还缺乏正式文件来明确规范成人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和结构,使得成人继续教育很多工作无法有序地推进,继续教育学院在实行“ 管办合一”或“ 管办分离” 时存在一种情况,即自身角色介于机关、职能部门、学院之间以致难以定位自身职权。尹增德院长指出,继续教育学院在发展过程中作为管理部门没有行使相应职权,而作为二级学院又存在职能不健全的问题,并以此提出应对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加以整合的思路。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的问题,游卫平院长认为目前我国的成人继续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 只要文凭不管教学” 的情况,他还强调在终身教育发展背景下成人继续教育教学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周运锦教授指出,在提供成人高等教育服务时,需对服务本身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认清在为成人提供继续教育时主要追求的是经济价值还是公共价值。谢琴副研究员认为,我们应该重新找回成人教育的精神内核以提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万方数据
第28卷第4期2015年7月高等继续教育学报J oumal ofConti nui ng Hi gherEducati onV01.28No.4J ul y 2015教育的质量。此外,与会代表还就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革新、师资建设等问题作了进一步讨论。周运锦教授指出,传统的面授课程已经难以满足成人学习的需求,众多的专业与课程设置也给课程资源建设提出了难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学校需要通过对外购买、自主开发或与其他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的方式来解决。吴梦文副院长在分析“ 成人教育边缘化” 问题中强调,成人教育的发展需要苦练内功,积极打造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与教师队伍。白炳贵老师介绍了其所在院校结合当地发展特点,积极与行业、研究所合作并开设特色班的实践经验。( 二) 成人教育学学位点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的新思路自上世纪90年代年以来,成人教育学学位点经历了从无到有,由有到优的过程,成人教育学学科点的发展离不开各学位点成人教育专业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与坚持。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深圳大学、河南大学、云南大学等硕士点培养院校分别介绍了各学位授予点的情况,并围绕成人教育学学科名称、专业概念、硕士生培养、学科发展和教师团队建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交流。关于对成人教育学学科名称及专业概念的认识,福建农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吴锦程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史志谨教授认为,成人教育学学科概念的清晰界定对学科的发展十分重要,在缺少严谨的学术探究的基础上,随意加以“ 继续” 或“ 高等继续” 的头衔,容易带来专业概念在名称和内容上统一性缺失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厘清各概念之间的关系,避免频繁或随意地对学科及专业概念进行界定。关于成人教育学专业学生培养的问题,吴锦程研究员提出,在我们培养学生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学生未来的就业问题;史志谨教授强调,不管学科怎么发展,课程质量都是核心,这就需要健全的制度来实现课程质量的提升。华东师范大学朱敏老师指出,成人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教学具有很强的情境性,而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薄弱且社会阅历不足,以致学生存在进入专业情境较慢以及专业涵养不够的情况。华中师范大学黄一璜老师则从基础性和拓展性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指出学生跨专业学科背景使得研究生进入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习阶段会出现基础性知识缺失的问题;在拓展性方面,学科的交叉性对学生素养的要求也更加全面而复杂,因此,我们需要在加强学生专业基础学习的同时培养其更广阔的学科视野,不仅如此,还要增加对学生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拓展训练。关于学科自身发展和教师团队建设的问题,吴锦程研究员提到,成人教育学教师队伍的构成有一定的特殊性,改行和兼职的老师较多,此外在学科建设上有些学校学位点还存在“ 只申不养” 的情况。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聂琴教授对此也指出,教师团队的不稳定将不利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她还提到,今年的硕士点评估要求学科必须要有一个独立的团队和研究成果,这就对学位点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重新去审视学科及导师的发展路径。在学科建设方面,国家开放大学老师介绍了信息技术发展在成人教育发展中的运用,并认为这将给成人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华中师范大学黄一璜老师提出,学科建设需要注重学科、学位点的品牌效应,例如曲阜师范大学虽然是少数不在中心城市的学府,但其良好的品牌效应及学科传承使其在专业发展中颇具影响力。在研究生学术论坛交流上,各专家领导及各院校单位的教师与成人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展开了精彩的交流。叶忠海教授强调,我们要建立学科自信,其中包括专业自信、理论自信与对研究方法的自信。谢国东副会长谈到,成人教育学的发展源于终身学习的需求,源于持续创新的渴望,并指出成人教育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黄健理事长带着研究生们一起回顾了成人教育学的发展历史,面对当下的发展她还提到,成人教育学的发展是长青的事业,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实现专业的价值和自身的价值。在论坛上,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窦刚教授从学科要素、研究要素、研究组织等方面为研究生做了题为“ 学科、问题、方法” 的分享与指导。河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刘奉越副教授则以万方数据
第28卷第4期2015年7月高等继续教育学报J ournal of Conti nui ng Hi gher Educati onV01.28No.4J ul y 2015“ 访谈法” 为主题,详细介绍了访谈的基本理论、实际操作及其具体运用。华东师范大学张永副教授就如何设计调查问卷,结合自身的研究案例为大家作了深入的分析。上海外国语大学于文浩老师则为研究生介绍了质性研究的内涵与运用,并就研究工具做了具体介绍。( 三) 远程与区域性成人继续教育发展现状与探索新常态背景下的远程与区域性成人院校的发展在迎接挑战的同时也有很多发展机遇。远程教育与区域性成人院校论坛在讨论中提出:我们的教育已从学历教育扩展到非学历教育,并将随着终身学习思潮的发展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迸发出更大的生机与活力,与会代表就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远程与区域性成人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新常态激发新思路,参会代表一致认为,成人教育的发展已步入转型阶段,无论是理论体系、发展理念还是实践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需要我们结合时代特征推动成人教育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上海开放大学长宁分校校长宋亦芳从社区治理的视角,从街道改革、下放赋权、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社会自治等方面为与会代表介绍了上海社区发展的创新实践,他还提出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一是强化机制,改革社区教育治理体系;二是主动对接,加快教育机构融入步伐;三是顺势而为,提升社区教育社会价值。同时,我们在谋求开拓创新之际,还需要深入到基层各行业,关注到落后地区、弱势群体的继续教育问题。中国水利教育协会主管雷友芳提到,在行业职工培训方面,不仅存在由于管理职权模糊而导致培训难以落实的情况,还有一个更普遍的问题,即当各方在积极推动并提供资源平台时,职工的参与度不高,因此如何调动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此外,与会代表还就政策支持、自身定位等问题进行了深人交流。北...
篇三: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网
21 年 8 月第 39 卷 第 221 期当 代 继 续 教 育Contemporary Continuing EducationAug.,2021Vol.39 NO.22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等继续教育的百年历程、进展与展望李中亮*( 河南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摘要: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国高等继续教育主要经历了萌芽发展期、曲折发展期、积极发展期、大力发展期和稳步发展期等重要阶段。我国高等继续教育进展主要表现为多样的学校实践体系、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多元的发展价值。展望我国高等继续教育的未来远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更加坚定,融合机制更加成熟,特色更加彰显,治理机制更加完善。关键词: 高等继续教育; 历史; 进展; 展望中图分类号: G7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5510( 2021) 04-004-08The Centennial Course,Progress and Prospect ofHigher Continuing Education under the Leadership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LI Zhong-liang( School of Distance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Henan University,Kaifeng,Henan,475001)Abstract: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hina's higher continuing edu-cation has experienced such important stages as embryonic development period,tortuous develop-ment period,recovery development period,vigorous development period and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perio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China mainly shows the diversepractice system,perfect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multiple development value. Looking forward to thefuture of higher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China,the concep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s much firmer,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mechanism is more mature,the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more prominent,and the education governance mechanism is more perfect.Key Words: Higher continuing education; History; Progress; Prospect* 收稿日期: 2021-06-03作者简介: 李中亮( 1969— ) ,男,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继续教育研究。在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回望高等继续教育走过的百年历程,梳理高等继续教育的演进轨迹,总结高等继续教育的发展进展,展望高等继续教育的远景,具有重要意义。“以史为鉴”,我国高等继续教育汲取历史营养,增强发展信心。面向未来,我国成人高校增强初心意识,推动高等继续教育创新发展。一、高等继续教育的历史轨迹中国共产党 1921 年成立以来,我国高等继续教育呈现“螺旋式”发展,主要经历了萌芽发展期、曲折发展期、积极发展期、大力发展期和稳步发展期等重要时期。1.1949 年以前: 萌芽发展期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重视党员、革命干部、工人、农民等群体的继续教育,举办补习学校、讲习所、夜校、半日学校、识字运动等,提升革命者和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1931 年中央苏区设立教育人民委员部,中国工农红军大学、中央党校、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中央农业学校、中央列宁师范学校等先后在江西瑞金成立,开展军事、政治、文化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继续教育。1935 年至 1945 年,陕甘抗日根据地成立后,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鲁迅师范学校等学校坚持学习与工作、学与用一致的原则,培养军政干部、抗日干部、艺术人才和教师等。1946 年至 1949 年东北、华北和华中解放区教育事业方兴未艾,各解放区积极举办农业职业学校、地方干部训练班、卫生学校、师范学校等,针对各类人员的教育因其学制短、半脱产、业余等特点而具有继续教育的性质。2.1949 年—1977 年: 曲折发展期1951 年教育部颁布《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暂行实施办法》,开展干部初等和中等继续教育。之后,为了提高干部素质层次,干部教育开始附设于各类高校。1956 年党中央倡导开设各类党校,由高级党校、中级党校、初级党校和业余党校组成的党校教育系统开始形成。[1]1950 年政务院发布《关于开始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对全国职工业余教育进行部署,到1955 年全国初步建立由扫盲、初等、中等和大专组成的职工教育体系。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大学等一些普通高校参与职工继续教育,举办夜大学和函授教育。到 1957年全国有 58 所高校举办函授教育,有 36 所高校举办夜大学。1960 年北京电视大学成立。文革期间,大学和专科学校的学制被压缩,许多高校停办或取消,夜大学、函授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等基本停办。厂办学校、职工学校和成人学校等工人大学兴起,实行脱产或半脱产学制,七二一工人大学、五七大学等在全国兴起,开展在职学员的学历教育或非学历培训。3.1978 年—1998 年: 积极发展期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继续教育迎来发展机遇,成人高等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自学考试得到积极发展。1980 年教育部颁布发展高校函授教育和夜大学的政策,要求在校人数达到全日制学生的三分之一以上。[2] 1986 年各类成人高等学校纳入全国统一招生制度,在命题、考试时间、评分标准、考试、评卷、录取等方面实行统一。1987 年原国家教委颁布函授教育和夜大学暂行工作条例,提出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质量“达到高等学校同层次、同类专业毕业生相应水平”的规定。[3] 1993 年原国家教委颁布函授教育和夜大学教学过程实施要点,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过程进行规范。[4] 1998 年高等教育法颁布,明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法律地位,“采取广播、电视、函授及其它远程教育方式实施高等教育”。[5] 至 1987 年全国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的高校为367 所,至 1995 年全国有 1022 所高校举办了函授教育和夜大学,至 1998 年全国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 962 所。至 1998 年全国普通高校函授部、夜大学、成人脱产班招生人数为 543954 人,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招生人数为 457422 人。这一时期,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相对较小,发展相对缓慢,但学员入学素质较高,教育教学质量较高。5 第 39 卷第 221 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等继续教育的百年历程、进展与展望
1979 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成立,其后全国 28个省市陆续建立广播电视大学,并在市、区、县设立分校。至 1998 年广播电视大学形成以中央电大为核心、以省级电大为骨干、以市级电大为分校、以县级电大为站点的广播电视教育体系。至 1998 年广播电视大学招生 17.91 万人,在校 48.44 万人。1980 年北京市率先实行自学考试试点,1981 年天津、上海加入试点,1982 年辽宁加入试点。至1985 年全国 29 个省市建立自学考试制度。至 1990年自学考试专业达到 102 个,累计参与人数达 1500万。1998 年自学考试实行“考教分离”制度,主办高校停止主考专业的社会助学活动。4.1999 年—2009 年: 大力发展期1999 年起,我国进入高等教育扩招阶段,高等继续教育也跟随着进入大力发展阶段,招生人数得到大幅增加,录取率逐年攀升。2007 年教育部要求部属高校停止成人脱产班和自学考试社会助学脱产班的招生。2008 年教育部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停止招收成人脱产班,成人高等学校招收成人脱产班的规模要从严、合理确定。2009 年底,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 201.48 万人,在校生 541.35 万人。1999 年现代远程教育在普通高校开始试点,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湖南大学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成为首批网络高等学历教育试点高校,“试行用开放教育的办法重点开展本、专科、研究生及大学后继续教育”,此后发展加快,至2009 年试点高校达到 68 家。2007 年教育部将网络教育定性为成人高等教育。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大系统加快教育模式改革的步伐,大力推进“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将广播电视教育形式向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形式转型,实现由教师的教为中心向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转变,实现由单一的广播电视课向包括网络在内的多样化交互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由以文字教材为主向文字、音像、计算机课件和网络等媒体综合利用的教学资源转变,实现由封闭式校园管理向网络化、开放化管理转变。办学规模迅速扩大,2009 年底,全国电大开放教育招生总数超过 300 万。5.2010 年至今: 稳步发展期2010 年以来,在国家政策文件中,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远程教育统称为高等继续教育。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并呈现融合发展趋势。2010 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要求“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6] 2014 年国家取消“利用网络实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网校审批”权力,各类成人高校皆可以应用网络进行网络教学或混合式教学。2016 年教育部开始规范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和学历层次招生,规定“须在本校已开设的全日制教育本、专科专业范围内设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专业”。[7] 2018 年教育部开始实施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高校继续教育办学信息向社会公开。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提出畅通教育转换渠道,强化高校的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服务功能。2010 年国家提出“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8] 同年,国家要求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云南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9] 2012 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国家开放大学,上海、广东、江苏、北京、云南等省市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开放大学。2016 年教育部提出办好开放大学的政策,提出信息化平台、资源、系统和队伍等建设 12 项重点任务。2019 年教育部提出促进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要求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控制招生规模、提高办学质量。[10] 2020 年教育部提出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整体性推进国家开放大学改革发展,省级电大转型为地方开放大学,健全开放大学系统“集团化”办学模式。[11]2014 年国务院对自学考试暂行条例进行修改完善,对专业设置规划、权限等做了新规定。[12 ]2018 年教育部出台自学考试实施细则和开考专业清单,明确自学考试专业设置、调整、停考、监督等环节的要求和程序。二、高等继续教育的主要进展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和沉淀,我国高等继续教育业已形成多样的学校实践体系、完善的人才培养6 当代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研究 2021 年 8 月
模式和多元的发展价值。1.多样的学校实践体系一是业已形成成人高等教育体系。办学形式包括函授教育、夜大学、业余教育和脱产教育等形式,办学层次包括高中起点升专科、高中起点升本科和专科起点升本科等层次。由于高等继续教育属于面向成人的教育,因而全日制的脱产学习并不符合继续教育的本质要求,故而普通高校逐渐停止脱产学员的招生。函授教育因能照顾学员的工学实际、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而受到学员的欢迎,因而具有持续发展的前景。因艺术类、医学类等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的要求,必须实行夜大学、业余的教学形式,因而夜大学、业余教育仍然具有发展的潜力。自1986 年起实施的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严把进口关,对于成人高等教育生源质量和社会声誉保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二是业已形成现代远程教育体系。起始于 20世纪末的现代远程教育经过 20 余年的发展,已经转型为以服务在职学员为基本功能的高等继续教育。68 所试点高校已经建立以网络教育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办学机制和管理机制,各种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教学和管理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经建立自主招生和免试入学制度、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学生部分公共课程实行全国网络统考制度等教育制度,有效地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三是业已形成开放大学体系。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开放教育经历电视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和开放大学等名称的更迭,体现出丰富的发展、转型和创新等时代品质。当前开放教育系统正在加快转型发展改革,由单一学历教育的价值导向向学历和非学历并重的价值导向转型,由以国家开放大学为主体的单一办学格局和管理格局向以国家开放大学和地方开放大学为主体的多主体办学格局和管理格局转型。[13] 省级开放大学充分依托国家开放大学资源办好学历继续教育,又在自身发展中在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方面形成特色模式、推进特色发展。[14]四是业已形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体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以国家考试为主导、个人自主学习为基础、社会广泛参与助学为辅助的高等教育形式,已经建立严格的“教考分离”教育考试制度,已经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考试管理体系和辐射到县区的考试网络体系,已经成为最能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和学习型社会特点的开放式高等教育形式。[15]2.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业已形成高等继续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得益彰的办学格局。长期以来,高等继续教育一直坚持与全日制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理念,在一致的终身教育、个人成长和社会服务的价值导向下,坚持平等、协同、开放与融合发展。许多高校坚持二者平等发展的原则,给予高等继续教育应有的战略定位和学校地位,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管理、工作规划和实施等方面给予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许多高校坚持二者功能互补、职责有别的协同发展的原则,要求高等继续教育承担全日制高等教育无意...
推荐访问: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网 中国 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