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警惕危险性害虫草地贪夜蛾入侵中国

警惕危险性害虫草地贪夜蛾入侵中国

时间:2022-11-06 10:25: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的重要的毁灭性农业害虫,目前已经入侵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及亚洲的印度,对我国构成入侵威胁。本文综述了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特征、为害、分布区域及入侵性、形态及分子鉴定方法,以及防治措施,并对其入侵中国的风险进行了预测分析,同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生物学特征; 分布; 鉴定;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 435.13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688/j.zwbh.2018452

Abstract Fall armyworm,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 is a major and destructive crop insect pest native to the Americas. It has invaded subSaharan Africa and India in recent years. It is a potential invasive insect pest to China.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amage, distribution and invasion,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S. frugiperda, as well as the control measures. We also made predictions for its potential invasion risk to China and proposed strategies to combat the potential invasion.

Key words Spodoptera frugiperda;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istribution; identification; control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也称秋黏虫,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杂食性害虫[1],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2],为害多种作物,是重要的农业害虫[3]。近年来, 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日趋频繁,草地贪夜蛾传播扩散的几率越来越大,现已入侵到撒哈拉以南的44个非洲国家以及亚洲的印度[4],并有進一步向以东南亚和中国南部为主的亚洲其他地区入侵蔓延的态势[5]。我国毗邻印度,同时云南、广西和广东、海南等省区地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植物种类丰富,是草地贪夜蛾的适生区。一旦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可在这些地区周年繁殖。由于其具有巨大的繁殖力、暴发为害及迁飞能力,草地贪夜蛾将严重威胁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本文综述了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特征及为害特点、分布区域及扩散特点、鉴定方法及防治措施等,希望有助于防范该害虫入侵为害。

1 生物学特性及为害

草地贪夜蛾是杂食性害虫,其寄主植物广泛,包括玉米、苜蓿、大麦、荞麦、棉花、燕麦、粟、水稻、花生、黑麦草、高粱、甜菜、苏丹草、大豆、烟草、番茄、马铃薯、洋葱、小麦等80余种植物[6]。草地贪夜蛾分为玉米品系(corn strain, C strain)和水稻品系(rice strain, R strain)两种单倍型(haplotypes),前者主要取食为害玉米、棉花和高粱,后者主要取食为害水稻和各种牧草[7-9]。这两种单倍型外部形态基本一致,但在性信息素成分、交配行为以及寄主植物范围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10-11]。草地贪夜蛾完成一个世代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6],其世代长短与所处的环境温度及寄主植物有关。草地贪夜蛾的适宜发育温度为11~30℃,在28℃条件下,30 d左右即可完成一个世代,而在低温条件下,需要60~90 d才能完成一个世代。由于没有滞育现象,在美国,草地贪夜蛾只能在气候温和的南佛罗里达州和德克萨斯州越冬存活[2],而在气候、寄主条件适合的中、南美洲以及新入侵的非洲大部分地区,可周年繁殖[12]。草地贪夜蛾成虫可在几百米的高空中借助风力进行远距离定向迁飞[13],

每晚可飞行100 km[12]。成虫通常在产卵前可迁飞500 km[14],如果风向风速适宜,迁飞距离会更长,有报道称草地贪夜蛾成虫在30 h内可以从美国的密西西比州迁飞到加拿大南部,长达1 600 km距离[15]。成虫具有趋光性,一般在夜间进行迁飞、交配和产卵,卵块通常产在叶片背面。成虫寿命可达两至三周,在这段时间内,雌成虫可以多次交配产卵,一生可产卵900~1 000粒[14]。在适合温度下,卵在2~4 d内即可孵化成幼虫。幼虫有6个龄期,高龄幼虫具有自相残杀的习性[16]。

草地贪夜蛾在幼虫期取食为害,取食部位及为害程度与作物的种类、生育期以及幼虫的龄期密切相关,6龄幼虫为害最为严重[12]。在玉米上,1~3龄幼虫通常隐藏在叶片背面取食,取食后形成半透明薄膜“窗孔”。低龄幼虫还会吐丝,借助风扩散转移到周边的植株上继续为害。4~6龄幼虫对玉米的为害更为严重,取食叶片后形成不规则的长形孔洞,可将整株玉米的叶片取食光,严重时可造成玉米生长点死亡,影响叶片和果穗的正常发育。此外,高龄幼虫还会取食玉米雄穗和果穗[17]。

草地贪夜蛾为害严重威胁玉米生产。据统计,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草地贪夜蛾为害可造成玉米减产20%[18]。在一些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其为害造成的玉米产量损失更为严重,比如在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其为害可造成玉米减产达到40%[19],在南美的阿根廷和巴西,其为害可分别造成72%[20]和34%[21]的产量损失。2017年9月,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CABI)报道,仅在已被入侵的非洲12个玉米种植国家中,草地贪夜蛾为害可造成玉米年减产830万到2 060万t,经济损失高达24.8亿到61.9亿美元[12]。

推荐访问:夜蛾 害虫 危险性 中国 草地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