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命名为Remote PHY。该计划中的CMC 设备仅具备PHY 层的功能,1个 MAC 模块可以对若干个CMC设备进行控制,这样一来便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对于C-DOCSIS 系统架构的变更,可以将C-DOCSIS控制、转发分离作为突破口,如此便可以实现分布部署与集中控制,这一点和网络SDN/NFV 的发展形势相符。C-DOCSIS 的分布部署与集中控制,使网络部署更加灵活,网络运行效率更高,并且赋予了兼容性的特点,可以同时兼容 HINOC 协议、C-HPAV 协议等PHY 层协议[3]。
3.2 DOCSIS 技术
CableLabs与SDN/NFV 技术相结合,可以构成CCAP分布式架构,其中CMA、CCAP Core、L2/L3 Aggregate 等,都是CMTS、xPON 软件功能的体现,在通用平台中都可以有效运用,具体可以通过RPD、RMD以及Remote OLT等DOCSIS/xPON 转发设备来实现。
4 SDN/NFV技术在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的应用
4.1 基于SDN/NFV搭建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架构
应用SDN/NFV技术搭建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的架构,其中的SDN 控制器是网络通过抽象处理方式转变为统一形式的开放架构以及网络模型,而上层业务/应用按照业务的具体特点对网络配置、业务发放的要求进行描述。业务/应用可以直接联系终端,完成相关业务的高效配置,SDN控制器同时也可以由不同业务路由网元来配置。除此之外,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络在搭建SDN/NFV 架构时,必须要对相应接入技术在有线电视接入网中应用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因为技术整体来说比较复杂,所以针对不同的接入技术可以使用相应的SDN/NFV 应用模式,具体展开以下分析:
第一,有线电视存量双向接入网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应用PON+MoCA、PON+HomePlug AV、PON+WiFi降频技术。将SDN/NFV 技术应用在这一部分,接入网只可以利用网元管理系统的北向接口将网络能力提供给SDN控制器,SDN对能力进行抽象处理,由此一来便可以实现统一配置、集中管理的目标。因为存量网络技术整体来说比较繁琐,相关资源、功能虚拟化等实现起来有一定难度,更不用说统一配置和集中管控。用户接入带宽不断增长的现在,超过100Mbps的宽带产品数量越来越多,存量网络以往所使用的EoC 技术已经不符合高带宽业务承载力规定,今后必然会全面淘汰。所以,SDN/NFV 接入网可结合实际状况决定是否需要存量PON+EoC 网络[4]。
第二,现如今有线电视双向网络建设以及改造工作,主要是应用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技术以及HINOC 2.0、C-DOCSIS 2.0 技术等,这些技术的承载能力极佳,并且可以向上层业务开放网络能力,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要对网络管理/配置平台进行优化,以便为SDN技术的使用提供服务。
第三,今后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将会以 SDN/NFV 技术为主,无论是数据帧处理,还是业务流的处理工作,都会在NFVI中得到应用,并且利用SDN 控制器与接入网相连接,实现统一配置和集中管控。
3.2 基于SDN/NFV搭建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
今后,NGB宽带接入网络必然会朝着SDN/NFV的方向不断发展,为了尽快达到这一目标,目前搭建宽带接入网络的过程中,建议对以下为问题进行考虑,从而夯实接入网基础。
第一,提高开放架构统一性,对网络模型进行抽象处理。SDN/NFV 架构内的应用、相关服务会结合业务模型的描述进行网络维护配置以及发放业务,同时网络也会按照业务描述进行网络配置的优化,提高业务承载力。鉴于此,现如今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所使用的接入技术必须要具备统一性的开放架构。在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搭建中,HINOC 2.0以及C-HPAV 2.0 已经逐渐普及,这为有线宽带接入网能力模型赋予了一致性,与SDN/NFV 技术网络模型抽象要求相符。FTTH 所使用的EPON/GPON 系统以及C-DOCSIS、HINOC 2.0技术等,则要按照既定要求进行配置[5]。
第二,网络运维程序的统一处理。网络逐渐朝着SDN/NFV的方向不断发展,针对上层业务必须要完全公开,并且要按照业务承载能力进行自动化配置网络,终端创新之后要具备零配置、自动上线的功能。
第三,网络管理一致性。业务编排配置终端结束后,SDN控制器需要自动展开业务路由网元的配置。为了做到这一点,有线电视双向接入网的搭建和创新必须要具备统一网管这一项功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发展的道路中,为了最大程序的满足用户要求,突破传统网络结构限制,SDN/NFV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这对于今后互联网行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并且明确了发展方向,真正实现高效定位与修复故障,实现用户终端优化配置,节省运营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韩冰.NFV与SDN基础上的接入网虚拟化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1):1.
[2]金康正.基于SDS理念利用SDN&NFV技术云安全实践[J].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18(10):109-111.
[3]刘益岑,卢昱,陈兴凯,乔文欣.SDN/NFV协同部署技术在军事信息网络中的应用探讨[J].飞航导弹,2018(04):67-73.
[4]黄志军,冯铭能,刘璐.基于SDN/NFV技術的IP城域网演进方案研究[J].移动通信,2018,42(01):91-96.
[5]宫良.SDN/NFV技术在未来城域网中的应用[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8,45(01):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