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助农增收六大行动经验交流

助农增收六大行动经验交流

时间:2022-11-15 20:10:1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助农增收六大行动经验交流助农增收六大行动经验交流3篇助农增收六大行动经验交流第1篇增加农民收入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近年来,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助农增收六大行动经验交流,供大家参考。

助农增收六大行动经验交流

  助农增收六大行动经验交流3篇

  助农增收六大行动经验交流第1篇

  增加农民收入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近年来,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精神,有效促进了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为进一步总结经验,寻找差距,近期,我们组成调研组对全区实施“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和对策。

  一、区实施“六大行动”助农增收的具体实践

  2022年以来,区紧紧围绕实施“六大行动”,不断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22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30元,较2022年增长1320元,年均增长%。

  1.特色优势产业提升行动。实施了索罗、草峰果产业开发整乡推进,建成了4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和高堡、赵堡等10个果业示范点,共新植果树经济林万亩,累计达到万亩,其中苹果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万吨。蔬菜产业启动了柳湖-安国、四十里铺-白水-花所两个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种植面积达到万亩,实现产量27万吨,其中设施蔬菜万亩(日光温室万亩、拱棚万亩),无公害蔬菜10万亩。2022年,果菜产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70元,占纯收入的%。

  2.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重点实施了“万千百十”工程,新建了、等10个千头牛场,全区累计建成肉牛养殖万头乡12个、千头村55个、千头养殖场(小区)10个、百头养殖场40个,发展10头以上养牛大户2940户,肉牛饲养量达到万头,商品率为54%,已成为东部辐射西北的肉牛养殖、贩运、屠宰加工、交易的重要集散中心。进一步扩大饲用玉米种植面积,秸秆转化利用率达到70%。成功举办了全省草食畜牧业发展现场会。2022年,全区畜牧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87元,占纯收入的%。

  3.农村二三产业推动行动。围绕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增强了产业化经营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同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区种养殖、仓储、运销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36个,会员万人,带动农户万户,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2022年,农村二三产业实现总产值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57元,占纯收入的%。

  4.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行动。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及劳动力培训工程,共举办农、林、牧等方面的培训612场(次),受训人员达万余人(次)。各乡镇还从乡情实际出发,采取以会代训、党员冬训、群众大会等形式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有效提升了农民整体素质和务工技能。三年来,共输出劳动力24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860元,占纯收入的%。

  5.扶贫开发水平提高行动。坚定不移地贯彻开发式扶贫方针,按照“边温饱,边发展”的思路,制定了“振兴川区,建设北塬,开发南山”的扶贫开发思路,实施了以基础设施建设、种养产业开发、科技扶贫为主的四大类100多个扶贫开发项目,重点实施了12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共投入扶贫开发资金3000多万元,解决贫困人口万人。

  6.强农惠农政策保障行动。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了各项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近三年,共发放惠农资金亿元,人均772元。同时,抓住国家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大投入,实施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等级路、村村通自来水等工程,解决了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达到85%,入户率达到80%;完成通乡油路铺油公里,硬化通村等级路131公里,新建客运站4处、行政村汽车停靠站10个,145个村通上了公交客车,农村公路养护里程达到公里,有效解决了群众行路、吃水难的问题。突出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民居住条件,先后建成“一池三改”示范工程12646户,完成造林封育面积万亩,新修梯田万亩,流域治理平方公里;建成新农村示范点74个、小康屋示范户3777户,完成“三清五改”示范户4000户。

  二、区实施“六大行动”助农增收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在贯彻省委32号文件,实施六大行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自然条件和发展资金的制约,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村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逐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加强,但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仍然有不少的差距。目前,全区尚有3460户农民群众居住在窑洞,有88个村没有通油路,农村公路路面铺装仅为17%;有万人没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有291公里的干渠、支渠、斗渠没有衬砌。二是肉牛、果菜产业开发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肉牛、果菜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总体来看,产业优势还不突出,集约化程度不高,没有规模优势,农民从肉牛、果菜产业中的收入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产业化中介组织还不够健全,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尚处在培育阶段,数量少、规模小、欠规范,自身实力不足,服务功能单一,难以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和规避市场风险。三是农村投入严重不足。我区属于典型的“吃饭不足型”财政,用于发展的资金十分有限,只有依靠转移支付才能实现正常运转。从我区近几年的农业发展投资来看,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中央、省、市的项目投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今后新村建设、南北二塬和偏僻山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量日益加大,财政投入无能为力。四是农产品加工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发挥不够。从畜牧业深加工来看,我区有“景兴食品”、“凯沣食品”等产业化龙头企业,都具备一定的加工能力,但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尚未有效对接,不能有效带动农户生产,在应对市场变化上,对农民的帮助不大。从果、菜深加工来看,全区还没有一家果菜加工企业。

  三、对继续实施“六大行动”助农增收的建议

  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继续实施“六大行动”,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1.从发展特色产业入手,推进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坚定不移地按照全区“十二五”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规划,以现代农业产业园、绿色肉牛基地为带动,推进肉牛、果菜产业快速发展。肉牛产业以建设全省最大的绿色畜牧基地为目标,以培育发展专业大户、专业村、集约化养殖小区为重点,大力实施“万千百十”养牛工程,狠抓基础母牛保护、品种改良、秸秆转化利用等关键环节。果产业按照川区巩固提高,塬区整体推进、山区适度集中的原则,实施北部塬区果产业开发整乡推进工程,逐步实现适宜区域全覆盖。菜产业重点抓好柳湖-安国、四十里铺-白水-花所两个万亩无公害基地和10个特色示范点建设,每年新增设施菜2500亩、无公害蔬菜面积1万亩。

  2.从龙头企业建办入手,壮大农村二三产业。围绕果菜、畜草产业,大力开发果汁、苹果脆片和皮革制品、生化药品、明胶制品、牛肉熟食品等产品,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成长性好、产业关联度大、规模集约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拉长做粗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全面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政策规定,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开展技术信息、仓储、运销、培训等服务。进一步引导、支持乡镇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创新,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等方式,参与农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农资经营。

  3.从职业技能培训入手,大力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工程。全力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按照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要求,切实抓好农民教育培训,重点抓好以“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计划”为重点的农村劳务转移就业培训,加快提高农民素质和创业能力,实现以提高素质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富裕农民。同时,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最大项目来抓,每年新建劳务基地5个,巩固率达到70%以上。

  4.从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入手,着力提高贫困人口收入。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每年完成4-5个整村推进项目,努力降低贫困面。进一步加大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育贫困乡村的主导产业,使每个贫困户都能有1个主导产业或增收项目。加强对口帮扶、社会帮扶,集中力量抓好重点乡村的扶贫开发,加大对贫困乡村和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增强发展后劲。加大贫困乡村青壮年的职业教育,大规模开展技能培训和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推进智力扶贫。

  5.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国家政策机遇,以“路、水、电、气、房”为重点,整合项目资金,分类规模推进,逐步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实施村村通等级路工程。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快实施泾河灌区节水改造、泾河防洪减灾工程、泾河流域河道治理等农田水利工程。加强农村能源和生态建设,大力开发农村清洁能源,推广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采暖房,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程度。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四期、重点公益林等生态工程建设,全方位推进新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助农增收六大行动经验交流第2篇

  一、工作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按照省上“六大行动”和县上促进农民增收的具体要求,发挥现有种养业优势,发动群众扩大种养殖规模,创建个体私营企业和种养业带头人。突出抓好“一村一品”农业工程和优势特色产业工程,培育壮大支柱产业。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对接政策,对接农户,抢抓机遇,以项目为依托,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创造农民增收的良好环境,加大劳务输出力度。不断促使农民持续增收。

  二、奋斗目标

  以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022年达到2760元,较上年2645元增长%;2022年达到3100元,增长%;2022年达到3490元,增长%;2022年达到3910元,增长%;2022年达到4415元,增长%为目标,力求实

  现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

  三、增收的主要渠道

  (一)全力实施科学种植增收工程。增加优势特色农产品播种面积。调整产业结构,压夏扩秋,逐年减少夏粮播种面积,由现在的18770亩按每年3000亩的速度递减,5年后稳定在7000亩左右,扩大洋芋种植面积,在现有万亩的基础上逐年递增3000亩,4年增收1200万元(3000亩x4年x1000元)。稳定全乡玉米(12000亩)、黑瓜子(10000亩)、优质葵花(10000亩)的播种面积,改良土壤,测土配方、科学施肥,优化农产品品种,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亩均每年增产5公斤,增收10元,5年增收160万元(32000亩x10元x5年)。大力推广旱地全膜覆盖,水地间作套种,使洋芋套玉米、豌豆套葵花每年新增2000亩。提高土地利用率,增收500万元(500元x2000亩x5年)。合计种植业5年增收1860万元。

  (二)全力实施科学养殖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养殖大户,带动全乡经济规模发展。依托畜牧扶贫项目,培育壮大窟坨村养羊规模,打造全乡畜牧经济强村。带动其他各村养羊业的发展。发展舍饲养殖,转变养殖观念,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出栏率,力争全乡羊存栏量在现有万只基础上,每年存栏递增4500只,五

  年饲养量达到万只,每年新增出栏6000只,5年增收600万元(6000只x5年x200元)。

  加大树王村、总堡村、九百户村家禽养殖基地建设力度,重点发展规模化养殖小区,在现有74户养鸡大户万只,30户养猪大户9150头的基础上,每年发展规模养鸡户30户,养猪户10户,五年养鸡存栏达到万只,增收250万元(万只x10元),养猪存栏达到14000头,5年增长5000头,增收500万元(500头x1000元),养殖业增收合计1350万元。

  (三)全力打造农副产品加工增加农民收入

  鼓励私人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兴办葵花加工业一个,年加工葵花1000吨,秸秆回收利用企业一个,年加工回收80000吨。油料加工企业2个,洋芋贩运户10户,加工户2户,农资贩运户10户,各种营销、服务户50户,5年收入达200万元。

  (四)实施劳务开发增加农民收入。挖掘农民劳务开发深度。以“坚持服务引导,有序输出劳动力;健全工作机制,组织引回生产力”的发展模式,积极组织劳务输出,组建各种劳务输出组织,建立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和畅通的劳务输出渠道;继续开展培训一门技术、介绍一份职业、致富一个家庭、带动一方群众的良性劳务输出活动;搞好劳务定单培训、定向培训,逐步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努力打造劳务服务品牌。5年使劳务增效1000万元(年均80元)。

  (五)全力落实政策、依靠项目扶持增加农民收入。认真

  兑现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惠民政策。全面兑现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助、两免一补、能繁母猪补助、合作医疗、大病救助资金。积极争取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减少各类支出,增加收入。把改善水利设施作为争取国家项目支持的重点,想尽一切办法,争取立项。5年内改造泵房20座,支渠60公里,斗渠80公里,立项改造提升村组道路100公里,校舍危房改造1000平方米,80%的农户通电通水,50%的农户实现机械化。合计增收300万元。五年总计4710万元,人均增收1952元,达到4594元。

  助农增收六大行动经验交流第3篇

  日前,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促进农民增收。

  甘肃将通过加快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着力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特色优势产业提升。重点培育马铃薯、中药材、现代制种等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优化结构、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经过5年努力使特色优势农产品收入占全省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比重提高6个百分点。

  实施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着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在加强生猪、家禽生产的同时,把加快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作为着力点,5年内草食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龙头企业培训计划”,5年内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个,5亿元以上的10个,1亿元以上的5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500亿元以上,并积极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行动。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指导服务,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通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切实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扶贫开发水平提高行动将通过提高扶贫开发成效,不断创新扶贫方式、完善扶贫机制,力争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2%以上。

  不断加大投入,开展强农惠农保障行动,为农民增收提供政策支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提供体制保障。

推荐访问:产业招商助农就业增收经验材料 助农增收六大行动经验交流 增收 经验交流 大行动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