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试卷分析1 随着课改的深入,考试评价的形式和内容也在做相应的改变,突现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关注;在发展性上,积极寻求试题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加大联系生活实际的数学知识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五篇(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1
"随着课改的深入,考试评价的形式和内容也在做相应的改变,突现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关注;在发展性上,积极寻求试题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加大联系生活实际的数学知识的考查力度。具体而言,此次命题题量大,题目类型琐碎灵活。不但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及口算、笔算能力又考察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考察了学生认真审题及细心答题的习惯。
考生卷面得分率及失分状况分析
"试卷共分六个大题:
(一)填一填。
共7小题。出错最多的是第5,7题。这道题是考查学生对“找规律”“万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的知识的掌握,出错原因是部分学生没有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学得不扎实。
(二)直接写出得数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共12小题。8×4÷6超纲了,我校改成8×4÷4,学生多能做对。
(三)列竖式计算。
共三题,正确率较高。
(四)我会画。
学生失分率较高,不能正确定位,图形画得不准确。
(五)统计。
第四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中失分,原因是没看清题目给的数字信息,很混乱。
(六)解决问题。
共3小题。特别是第3小题,此题本身有一定难度。并且在这一个题目中出现了3个不同的问题,学生不知道逐一解答,反而无从下手,将上面“便宜约--元”答在最下面,而且他们不明白“现在买”的意思,在加上要先约后算,增加了难度,好多学生不懂题意,加上分值较大,造成学生失分率比较高,看来在今后教学中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需要强化训练。
1、低年级学生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3、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
4、教师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培养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才施教。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2
本学期我带了10-12班的化学课,其中有两个重点班以及一个*行班。对于重点班来说,这张试卷难度适中,及格率分别为50%和75.86%,但由于这张试卷有很多细节分,因此想要得高分并不容易,这就体现在优秀率上并不是很高。对于*行班来说,这张试卷难度较大,因此及格率也较低。
针对学生的成绩,我总结了一下学生失分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审题不认真,马虎。比如:
16题是有关气体制取与气体收集的实验探究题。第一小题由于学生审题不认真,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都要写,而有的同学只写了一个,没有做到认真的审题。
23题第一问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3:22,但还是有学生写成22:3,这充分说明学生做题不细心。
24题:第一小题,乙醇燃烧的方程式写成甲烷燃烧的方程式;方程式中反应物氧气前的化学计量数很多误写成“2”,生成物二氧化碳后多加气体符号。
(2)答题不规范,不完整
19题部分同学答题不完整,只写变红。
23题标准答案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氢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乙烯分子和水分子。相当一部分人只写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没有具题结合到此反应中。
(3)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17题:第二空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正确答案是生成蓝色沉淀。基本上第一空空白的第二三空都是空白,错误答案比较多的是“溶液变成蓝色”,还有完全是瞎写的答案。第三空是加热上述反应后生成物质的现象,正确答案是蓝色沉淀变成黑色。错误答案比较多的“黑色逐渐消失”,“蓝色沉淀”还有一些不沾边的答案。
19题:标准答案是酚酞溶液变为红色。但是有学生答浓氨水变红。这部分学生显然没有区分清楚浓氨水和酚酞的性质,具有挥发性质的是浓氨水。因此,这部分学生需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20题:典型错误:(1)化学式有错:硫酸的化学式写成HSO4、SO4、HCl,硫酸锌写成Zn(SO4)2,硫酸铝的化学式写错等;还存在没有配*、没有标气体符号等问题。(2)很多学生写成8.3g,这是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改进措施:①会正确书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②进一步加强金属的化学性质的训练,特别是理解多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先后顺序。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多个反应及反应的过程;置换反应的先后及书写规律。
21题:离子结构示意图题:出现频率最高的错误答案:该“原子”是阳离子,正三价的“正”离子,该“元素”易失去电子,该“电子”有2个电子层,这个“分子”是稳定结构,这个“分子”失去了电子,是阳离子,该“物质”是阳离子,这个“物质B”是铝…
化学方程式,每一道题失分率都特别高,很多同学把化学式写错或者是书写不规范,写错条件,忘记标箭头,等等。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3
试卷中存在的问题:
1.从考试情况看,大部分学生不到60分钟就做完了试卷,但是有的学生玩,不知道检查,有的学生不会检查。
2.从试卷看,有些学生卷面不整洁,数字书写了草,还有学生抄错数的,有漏题不做的,有漏写得数、单位名称和答案的,良好的学习惯和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从学生来说,审题不够仔细,解题较马,概念横糊不清,知识的应用能力差。
学生的计算题错的还是太多。
不及格学生太多,*均每个班10个学生
今后教学的建议: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个别学生在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题中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不够细心,比较浮躁,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工整、独立检查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得到提高,每天坚持锻炼,所以假期加了一项计算的作业,相信学生在今后的考试中会有所进步。
3.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尤其是检查的良好习惯。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4.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时既要注意知识的及时巩固,更要注重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灵活应用知识解诀实际问题的能力。
5.在课堂的教学中需要关注到后进生的表现,做到每天都能落实好一项学习的任务,让他们学会学懂。培养好学困生的阅读和审题能力,让学困生的知识能够为他们自己所灵活运用。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抓好家庭作业的质量和完成量,及时查漏补缺,抓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为了在以后的教学和考试中取的进步特对本次考试做如分析:
1.本次试题紧扣教材,没有偏题、怪题和似是而非的题目,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查,不但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还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试卷涵盖了全册内容,重点在期中考试以后部分,重点突出,问题设计的新颖灵活,时政性强。
3. 试题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广而浅的知识。
4. 具体试卷分析概况:
选择题题型特点:
(1)覆盖面广:20道选择题涉及范围比较广。
(2)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政治知识。
(3)注重知识的迁移,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原因分析:本题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失分最多的是第3题,造成该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题干不理解,不明白提示的意义,题干所提示的内容学生了解不太清楚。其次是第6题、第14题,失误原因:一是在学习新课时不求甚解,二是对一些抽象的概念性较强的知识不太理解,三是对老师要求的记忆知识点没有记忆牢固。
非选择题共4个大题。第21题,学生答的不是很准确,说明学生对所问问题不是加以思考,而是把所背过来的内容硬搬过来写下来,答案不是很准确,审题不认真,题目中已经暗含着答题角度,由于没有掌握审题技巧,所以答非所问。只背表面,不看内容,不善于对所学知识理解,不善于对比比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这一题可以看出,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的能力不怎么样。第23题,由于不认真分析问题要求,把课本上背过的相似问题照搬过来,失分率比较高。
5、建议及构思:
(1)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再多渗透一些能力考查题,多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开卷考试尽量避免学生直接翻书抄书,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
(2)在学习中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多问、多探讨,强化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达到爱学、乐学,力求全面培养学生。
(3)加大阅读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答题技巧,*时注意纠正错别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5
一、试卷分析
此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八年级下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总分100分,以基础知识为重点,所学的内容都已覆盖到,难度适中,本试卷时间为60分钟,满分为100分。试卷共四大题,由以下几个题型构成。第一题选择题,共计30分,第二题归纳列举题,共计30分,第三题是材料分析题,共计20分,第四题是探究题,共计20分。本套试卷没有偏题、怪题,整个试卷难易适中。特点
1、整套试卷对教材各单元知识点的"考查分配较均匀,涵盖较全面。
2、部分选择题设置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本套试卷充分考虑到城乡差别和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试题比较容易。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1小题)新*成立之初,相当于国家宪法一部文献是
答案选B,很多同学选A。
错误原因: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不够牢固。
2、(选择题6小题)*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上海APEC会议,学生多答A. WTO
错误原因: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凭感觉答题。
3、(选择题13小题)写新*的艺术成就
错误原因:对问题认识不清,复习是没有把该项内容放在重点上,另外11、12、14、小题 错误也较多,究其原因就是对基本概念不清,掌握基础知识不牢固造成的。
4、材料分析题,俩题中对
(1)小题的回答,大部分同学答的较好。
(2)小题大部分同学答非所问,没有弄清题意。
(3)小题,大部分同学对其取得成就的原因分析不够全面准确,是造成失分率高的原因。
5、探究题中17题
(1)小题的回答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正确,小部分同学答题不全面,基本都能够说出,此题得分较高。
(2)小题第一问大多能回答出来,第二问就回答的不够好,分析其原因,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较差。
(3)小题是一开放性的问题,学生普遍答的不够好,暴露出学生的总结分析能力较差。
18题有点难度,即综合课程内容有体现活学活用的能力,一道好题,能看出学生*时的功底。所以学生能大好该题说明学生会学习。我们学生有85%能很好的回答该题。
三、整改办法: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能因课改而丢弃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基础知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在*时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忽视对中下学生的辅导。基础知识是思考问题、解决和分析问题的工具,离开了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研究和分析问题就只能停留在表层,不可能深入,只能是泛泛而谈。
2、加强对学生历史记忆能力的培养
现在学生学习的对象是各学科基础知识的一些基础理论,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理论,才可能为未来的再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记忆能力训练的主要途径。
总体上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渗透德育。以课标准为准绳,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紧跟时代脉搏,设问巧妙,立意高远。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
推荐访问:期末考试 试卷 分析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五篇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1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