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后果作文3篇【完整版】

2023年后果作文3篇【完整版】

时间:2023-01-14 17:20:0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后果的作文1  昨天下午放学回家,我先翻了翻书包,咦?李嘉芃的数学练习册怎么在我书包里?我慌慌张张地对妈妈说:“怎么办妈妈?我把李嘉芃的数学练习册忘交了!”妈妈赶紧给沈老师发短信说明情况。  我等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后果作文3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2023年后果作文3篇【完整版】

后果的作文1

  昨天下午放学回家,我先翻了翻书包,咦?李嘉芃的数学练习册怎么在我书包里?我慌慌张张地对妈妈说:“怎么办妈妈?我把李嘉芃的数学练习册忘交了!”妈妈赶紧给沈老师发短信说明情况。

  我等啊等啊,一直等到今天中午才收到沈老师的回信,告诉了我们李嘉芃妈妈的电话,原来沈老师一直没看她的手机。妈妈赶紧给李嘉芃妈妈打电话,原来他们也在焦急地找练习册,于是约好下午一点半来取。这下我终于放心了!但是感觉非常抱歉,对不起,李嘉芃同学,我以后不会这么粗心了。

后果的作文2

  今天上午的第一节课,黄淑殷同学给我们分享了一篇叫做《盲从的后果》。

  文章主要是讲有两个科学家来观察动物,他们看见了一头大犀牛,他们俩就想:“书上说犀牛只要摇头,就表达没有恶意,很友善!”俩人只看见犀牛摇了摇头,就开心地说:“犀牛摇了头,没有恶意,我们可以靠近它了!”只见两位科学家慢慢靠近犀牛,谁知犀牛误以为要攻击它,就先下手为强,首先冲了过去,把两位科学家撞倒在地!两位科学家回去查询资料,原来,犀牛摇头是为了驱赶耳朵里的虫子!两位科学家看见,都“吓傻”了!

  这篇文章告诉我,不要百分百的.相信任何资料,要自己亲身试验一下!不要想两位科学家那样,只依赖资料,不自己去亲身试验!最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后果的作文3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黄楚殷同学给我们分享了一篇非常有意义的文章—《盲从的后果》。

  《盲从的后果》主要讲述了美国的一位动物学家很喜欢犀牛,于是他带着助手们一起到非洲大草原考察犀牛。

  一天,他和助手们在一条河边看见远处有一头犀牛正慢慢地朝他们走过来,他们紧张地一动不动,因为书上讲犀牛闻到陌生的气味时就会朝陌生气味这边冲来把人撞伤。可犀牛却停下来,摇摇头,他们松了一口气,因为书上讲犀牛摇头代表友好、没有敌意的意思。他很高兴地向犀牛走来,可没想到犀牛却猛冲上去把他撞成重伤,后来他才知道犀牛摇头是为了赶走耳边的虫子。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任何理论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意思,要看看场合的情况,才能下结论。


后果的作文3篇扩展阅读


后果的作文3篇(扩展1)

——粗心的后果作文3篇

粗心的后果作文1

  有一天,一个人想去钓鱼。

  可是不知道哪里有鱼钓,就打开百科看,看见书上写着:“鱼儿离不开水。”那个人灵机一动,就想:反正鱼儿离不开水,附件有一口井,里面一定有鱼!前后兴高采烈地出发了,到了那里,就用鱼竿钓起鱼了,那个人自言自语地说:“书上说鱼儿离不开水,这里有水,一定能钓到鱼!”可是钓了半天,也没有鱼……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告诉你吧,那个人忘记看那里是鱼经常出现的地方了,这就是粗心的后果。

  我们不能粗心大意,要仔仔细细的,还要多多思考。

粗心的后果作文2

  星期天早上,阳光灿烂。小熊笨笨来到洗手间洗脸,忽然听见小猫*在窗口说:“笨笨,快来打篮球吧!”一听到打篮球来了劲头,飞快的冲出了屋子。

  一路上他们有说有笑。到了篮球场,笨笨提议说:“咱们来个三局两胜吧!”*说:“好呀!”前两局他们各胜一局,到了第三局,笨笨飞快的跑到投篮处,一跃而起,把篮球投了进去,笨笨胜了。

  在回家的路上,笨笨一边走一边还哼着小曲儿。到了家门口,他忽然大惊失色,为什么呢?因为家门口有许多水,他一拍脑门:“呀,我忘关水龙头了。”笨笨立刻冲进屋子,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家里打扫干净。

  这时妈妈回来了,知道了这件事,对笨笨说:“下次可要细心呀!”

  笨笨使劲点点头。

粗心的后果作文3

  有一天,小白兔出门散步,半路上遇见了小松鼠。它问小松鼠:“你这是要去哪儿?”小松鼠回答说:“我要去参加森林大会”。小白兔说:“我也想去参加森林大会”。小松鼠说:“那你有没有参赛入场券?”小白兔说:“参赛入场券放在家里了!”小松鼠说:“那你赶快去你家拿吧!”小白兔急急忙忙的跑到家里拿了参赛入场券,就朝刚刚遇见小松鼠的地点跑去。等它气喘吁吁的跑到目的地,发现小松鼠早就不见了。

  原来它并没有告诉小松鼠要等它一起去参加森林大会。小白兔只好自己单独一人去参加森林大会了,它拿着入场券一瞧,发现森林大会就在它家附近。小白兔不得不朝着家的方向重新跑一趟,等到小白兔到达森林大会的地点后,森林大会已经结束了。小白兔拖着沉重的脚步懊恼急了。从此以后,小白兔再也没有粗心过了。


后果的作文3篇(扩展2)

——贪吃的后果作文3篇

贪吃的后果作文1

  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能吃遍世界上所有好吃的美食,从小到大,零食是我不能缺少的食物,它比饭还重要,现在这么胖都是败贪吃所赐吧!

  每次放学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拉上小伙伴去学校门口小吃摊吃个够,自己的所有零花钱就都用在了吃上,胖子是怎样养成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边说要减肥一边手里还拿着高热量的食物,羡慕那些吃不胖的人,常常会这样安慰自己,难过的时候还可以摸摸自己的肚子。

  因为爱吃高热量油炸辛辣刺激的食物,把自己的肠子都给吃坏了,得了很严重的肠炎,但是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现在已经不是胖的问题了,现在关系到自己的身体健康了,我有的时候还是想办法克制自己贪吃的嘴,但是还是无济于事!

  后来又一次生了一场大病之后,从那时起我决定一定要改掉贪吃的这个坏毛病,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现在一定要朝着健康方向去选择食物,我这个例子也告诉身边很多朋友,可千万别像我一样,吃真的只是一时的快乐而已,但是它的后果会让你不堪设想!

  不要说什么做一个快乐的吃货这种话了,我们年纪还小,现在虽然看不出什么大毛病,但是我们要为以后的健康着想,为自己的家人着想。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病魔缠身,就是因为吃太多乱七八糟不健康的食物而导致的。后来我很坚定了自己的要求,一定要改变这个毛病!以前以为怎样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我竟然做到了。所以只要你有顽强的毅力,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到!

  朋友们,可别像我一样贪吃了,管住嘴迈开腿,做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少年吧!无论怎样好吃的食物一定不要猛吃,要记得你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最后我想说的是,吃是可以带给你一时的满足,但是不能给你带来一辈子的健康。朋友请管好自己的嘴巴吧!

贪吃的后果作文2

  糖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零食,就连很多大人也抵不住它的诱惑。我是一个零食爱好者,只有我不知道的零食没有我没吃过的零食,也正因为如此,我的牙齿因为我一直吃甜的东西长了蛀牙,但是还好不是很多,每天吃完东西后我都会刷牙,妈妈每次叫我不要吃这些东西了,我也会偷偷地吃。

  最近不知道是怎么了,牙齿一直在疼,后来去医院看过以后,医生说我不能再吃糖了,不然牙齿就全部坏掉了,因此妈妈把我的零花钱和零食全都没收了,饮料也不可以喝了,只能喝靠白开水来解馋。有一天,妈妈的朋友从外地给她带回来了一盒巧克力,正好被我看见了,妈妈看见我后说:“你不能吃,你看你的牙齿成什么样子了,你想要牙齿治不好的话你就吃!”我赌气说:“不吃就不吃,我还不想吃呢。”说完,妈妈便把巧克力藏了起来。

  第二天妈妈有事出去了,我坐在家里面看着电视,肚子突然咕咕叫了起来,这时我想起了昨天的巧克力,回想以前的美味还是抵挡不了诱惑,于是我便在家里翻呀找呀,终于,找到了,妈妈把它藏在了花盆后面,还是和以前一样,哈哈,有巧克力吃了。看着巧克力,我心意未决,是吃还是不吃呢,吃了牙齿会严重的,算了,不管了,就一盒应该没什么大问题的吧。最终,在巧克力的诱惑下,我还是吃了,巧克力的美味是谁都抵抗不了的,它的美味是无与伦比的,优美可口,仿佛是神仙的感觉。就在我吃的时候,牙齿突然痛了起来,刚开始是轻微的,后来越来越疼了,疼得我满地打滚,这时妈妈回来,看见我在地上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于是马上带我去了医院,医生看了后说还好,幸好吃的不多,这次算我运气好,要是再有一次,我的牙齿恐怕就没救了。后来,我再也不贪吃了,乖乖地听医生的话比什么都好。

  这就是贪吃的后果,希望你们记住,也希望我自己记住教训!

贪吃的后果作文3

  说起我这个人嘛,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不好:贪吃。这可让父母伤透了脑筋,他们经常把好吃的藏起来,不给我吃。可是就算他们把吃的藏到天涯海角,我也可以把它找出来,并在父母毫无察觉的情形下,把它们吃得一干二净。但是,贪吃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小时候的我,十分贪吃,什么都要吃。我最喜欢吃的就是烧卖了,可妈妈每次只给我吃一个,因为她说:“吃多了油腻,吃多了也会拉肚子。”正巧,快过年了,人家送来了许多的烧卖和包子。这可让我乐得合不拢嘴,心里想着:这下我可以好好一饱口福,大干一场了。还要证明给妈妈看,吃多了我不觉得油腻,多吃几个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到了晚上,家里客人来了,妈妈蒸了十来个烧卖和包子,我一下抓起四个,边看电视边吃去了,如果是*时的话,妈妈肯定会用她的“狮吼功”,可现在家里有客人在,她可不会这么做的。不到十来分钟,四个烧卖全部被我三下五除二的弄下肚。我还偷偷吃了一根旺旺大礼包里的碎碎冰……

  睡觉前,我的肚子真的开始痛了,显然妈妈的话不过是危言耸听。没事,得忍着。一直到凌晨,我肚子越来越疼,胃疼并伴随呕吐,走下床的力气都没有了,疼得我实在憋不住了,我叫醒了妈妈,妈妈过来安慰我说:“叫你不要多吃,你不信,这就是不听话的后果。”后来还去医院挂了水,可真是“得不偿失!”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你们一定要记住,不能学我哦!

  老师点评:天真的年纪独有的生活体验为你积累了不错的写作素材,让读者又想笑又忍不住要同情你!


后果的作文3篇(扩展3)

——后果的作文300字3篇

后果的作文300字1

  今天我们上科学课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老师走下讲台给我们发做实验的材料时,陈卓安偷偷摸摸地走上讲台,拿起了老师的大U形磁铁放在了电脑上,然后又悄悄地回到座位上。等老师发现时,电脑已经没有用了。

  我向老师汇报了一切。老师立刻从一只温顺的小猫变成了一只凶狠的.大老虎,喋喋不休地骂了陈卓安一节课。可怜的陈卓安不但要罚写1000字的说明书,还要面对同学说100遍“我错了,我是笨蛋”,而且被扣*时成绩10分。如果说得慢,加扣成绩10分。没办法,陈卓安只好一一照办。

  虽然惩罚有点重,但我们并没有同情陈卓安,而是可惜那台电脑!

后果的作文300字2

  在出版报的时候,我总是不认真,总有一种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出差点也没人在乎,但是老师在前几天就向我说了板报质量变差了,果然,今天就有同学向我说,李老师看了板报后,让我们板报组的同学把标题写在中间,我就利用了这个大课间的时间把题目改在了中间,可是这次也是没多用心,邓老师看后又对我们进行了批评。

  我想也是啊板报也是班级的脸面,我们不能给班级丢脸啊,齐老师在各个活动中都带领着我们班力争第一,我们出的板报不就是为班级抹黑了么,请同学们一起监督我,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画出六.1班更美的明天,也将用我们的画笔画出北京更美的明天!践行北京精神,我在行动。

后果的作文300字3

  前天上午,科学老师宣布每人抓几只蜗牛,来观察它们的生活与习性。同学们高兴极了,准备和蜗牛好好玩一次。有的同学在中午已经将蜗牛抓来了,我们从中午到下午都在兴奋中度过。

  一直到中午午练的时候,我们还沉迷在自己瓶子里的小蜗牛之中,却没注意到黄老师喊了好几遍“吵够了没有?”最后,黄老师终于忍无可忍了,严肃地批评了我们。上课铃响了之后,黄老师向体育老师问了我们每天在体育课上跑几圈,她说:“既然兴奋得不得了,那就再跑两圈,发泄一下激情。”

  最后,我们跑了三圈,真是累得不得了。唉,谁叫我们这么激动呢?这全都是兴奋过度的后果!下次一定做任何事都要适可而止,不能再过分激动了!


后果的作文3篇(扩展4)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论文3篇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论文1

  论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摘 要: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将影响到准则制定的政治过程,并导致对市场有效性的怀疑和改变准则制定和研究的范式,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对其经济后果的考虑不充分,影响到会计准则的有效性。

  关键词:会计准则;财务理论;新制度经济学

  一、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及其意义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说”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出现的一种现象。它是和“技术说”相对立的一种假说。“技术说”把会计准则作为一种纯客观的技术性规范,它和自然科学的原理一样,具有“真理”性,因而从具有真理性的理论体系中推导出来的会计准则也可以达到科学、有序和逻辑一致。从这一角度看会计准则,如果准则不能很好的规范企业的行为,只能是作为推理基础的会计理论本身不完善,或者是推理过程出了问题。所谓经济后果,按泽夫(1978)的理解,就是会计报告将影响企业、*、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行为,这些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又可能对其它团体的利益产生影响。简单的说,就是不同的会计准则和不同的会计程序导致各个主体不同的利益分配格局。泽夫还认为,经济后果学说代表了会计思想的真正革命。“社会和经济后果已成为当今会计的中心问题。”(泽夫1978)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应该说从会计出现以来就存在。只不过在资本市场出现以前,它的影响是很小的。只有随着资本市场不断扩展,现有的、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职工等等利益主体不断增多时,经济后果就显得越来越突出。准则的出台或变更都会引起利益相关方的关注。这样准则就不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规范了。许多从理论上看似能够导致“真实而公允”披露的会计准则,往往在施行之前由于各方的强烈反对而不得不妥协或者夭折。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的意义十分深远,笔者认为,它所代表的“会计思想的真正革命”,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导致准则的制定过程变成全体参与者博弈的政治过程

  在资本市场出现以前,剩余索取权基本上归物质资本所有者,管理者和职工得到的是固定收入。会计准则及其变迁的后果,影响的主要是物质资本所有者和国家的利益。但国家天生具有暴力优势,如果税收降低到不能满足需要时,国家会提高税率加重征收。所以准则所产生的经济影响是有限的。当资本市场出现后,企业不再只是物质资本所有者的企业了。企业是一组契约的连接体。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力量愈来愈强的管理者、不同渠道的债权人、员工、消费者等等都成为*等的签约主体。这样准则就成为决定他们利益的“游戏规则”,或者说,会计准则本身也是一个与参与各方利益相关的契约。就是说,即使某个主体根据企业的契约拥有较大比例的索取权,但不同的会计准则可能使他所拥有的实际收益“缩水”。所以他们在企业所获得的利益,不仅取决于各主体之间讨价还价所达成的契约,而且也依赖于作为计量规则的会计准则这个“契约”。由于通过契约连接起来的主体众多,所以准则的出台和变迁,都会引起众多人的关注。各利益集团都会在准则出台或者变迁之前,针对自己的利益变动情况,采取相应的行动。所以,准则的制定就变成了一个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政治过程。

  2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出现,引发了对资本市场有效性的质疑,对此问题的深入认识,又可加深对会计准则本质的理解

  一般说来,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与有效市场理论似乎是格格不入的。根据有效市场理论,在一个半强式有效市场中,投资者能识别不影响现金流量的不同会计方法的差异,并能进行调整。所以管理当局会计方法的选择不能有效的影响资本市场。即不影响现金流量的会计准则的变动不会引起股价的变动。既然这样,会计准则的变更不应该引起有关各方的反应。但实际情况却与此相反。是有效市场理论不成立吗?不是。那又是为什么?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可以部分的解释这种原因。管理当局与股东及债权人之间有许多以会计数字为基础的合同,如债务条款、报酬契约,这些合同具有刚性。准则变动就有可能造成违约。或者随着会计准则变更,管理当局虽然可以与各方就合同重新谈判,但那是交易成本极高的过程。所以刚性的合同使得管理当局对会计准则的变更非常敏感。

  但在资本市场上,除了刚性合同这一原因外,还有更深刻的原因使各方对会计准则的变更变得敏感。笔者试图从行为财务理论的角度来理解这一问题实质。

  行为财务理论是从研究具体人的行为特征出发,来研究人的行为对经济系统的影响的。行为财务理论认为,人的实际投资决策并不是理性的,所以人们的决策过程并不很好的遵守最优决策模型。DeLong,Sheleifer,Sumers(1990)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非理性投资者实际上可以获得比理性投资者更高的收益。行为财务方面的许多实证研究结果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了挑战。如“小公司一月现象”,“星期一现象”以及“反向投资策略”。这些都是与有效市场假说相矛盾的。只能从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中得到解释。行为财务理论发现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常表现以下心理特点:过分自信、非贝叶斯均衡、回避损失和“心理”会计、心理定式、减少后悔和推卸责任,而其中的心理定式和非贝叶斯均衡能较好的解释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的现象。

  现代财务理论的最优决策模型要求投资者按照贝叶斯均衡修正自己的判断并对未来进行预测。但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并不是按照贝叶斯规律不断修正自己的预测概率的。他们对事件的背景信息(基础信息)重视不够,而对最近发生的事件和自己的最新经验给予更多的权重,从而导致人们在决策和做判断时过分看重近期事件的影响。这样投资者即使调整两种不同方法无需成本,但他们更依赖近期报告的数字,而对替代的会计准则所产生的结果,即所谓的基础信息就不够重视。心理定式是指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构架将会影响人们对它的判断。例如同样的现金流量,却有两种不同的会计程序表示方法,投资者的心理定式决定了他们对不同的会计方法表示的相同的现金流量做出不同的决策判断,从而影响股价。行为财务的研究结果,笔者并不认为是对有效市场理论的否定。资本市场从信息的报告和吸收,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的整个过程,反映出整个市场是有效率的。在某种情况的某些因素作用下,投资者可能出现非理性行为,这是人类行为在特定条件下或者特定时期所出现的一种现象。但从总体上看整个市场还是有效的。它的意义不在于对有效市场假说的否定,而在于一些与市场矛盾的异常现象可以从这一角度得到合理的解释。正是由于人的心理及思维方面有这些特点,使得管理当局对即使不影响现金流量的会计准则的变更也十分关注。如果会计准则的变更,导致较低盈利数字或者使盈利处于波动之中,即使不是由于公司的经济波动,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也可能会导致公司股价的波动。所以由于纯粹的会计准则的变更必然引起有关利益方的强烈反应。

  笔者认为,行为财务理论对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比较满意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方法论启示:从行为人的心理、效用、感知和反应的角度而不是凭主观的想象和推理来研究会计准则,往往更能反映出会计准则的经济实质。这一研究范式导致了实证研究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西方会计准则的建设进程。

  3 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的特点,彻底改变了会计准则制定和研究的范式,使我们对会计准则有了全新的视角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来回顾经济学从新古典到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在新古典经济学里,信息完备、完全竞争、产品同质等等假设构成了其理论基础。所以新古典的框架里,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结论都已经包含在这些假设里,即都可以从这些假设里推导出来。在新古典的世界里,确定性、线性均衡和最优点成了必然的结果。新古典除了给我们描绘了一副美好的蓝图外,什么都没提供,因为它离现实太远了,只能是一个遥远的乌托邦。以科斯交易费用为基础的新制度经济学,揭开了对新古典反叛的序幕。在新制度经济学里,信息不对称,企业各参与者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面对的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在这样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参与个体在参与约束条件下博弈的结果,所以不存在必然的最优和线性的均衡点。新古典是从假设中演绎出结论,而新制度经济学是从具有不同偏好和心理预期的行为人的行动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来分析经济系统的特征,用科斯(1972)的话就是“研究问题的直面方式”。这是和新古典完全相反的一种研究范式。

  从新古典和新制度经济学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可以看出会计准则的“技术观”和“经济后果观”的本质差异。前者是从理论演绎出准则的研究范式。作为理论基石的推理前提是人们设定的会计目标,接下来的是由此而要求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性、可靠性。这些都反应了人们一种良好的主观愿望。再推下去,就会有公允价值是最佳的计量属性、递延法有助于最佳配比等等许多看上去非常科学的结论。这个研究的过程,笔者认为和新古典研究范式完全一样,所推导出的结论同样只是一副美好的蓝图。这一研究范式最大的问题是无视作为个体的人的行为。正如Georgescu-Roegen(1971)所说:“经济组织中或组织与个人间发生的活动……并不是由根据规则利用给定手段达到目的的行动组成的现象。……在所有社会里,个人在不断地追求占为己有的一切,正是对这一目的的追求使他成为经济过程的一个真正主体。”新制度经济学正是从研究这样“经济过程中的一个真正主体”出发来研究问题。所以与此相同,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研究,预示着会计准则研究的新方向、新范式。它从“不断地追求占为己有的一切”的经济人的行为出发来研究准则。在这样研究范式里,不存在最优的点,只会有利益各方通过博弈达到的均衡解。所以由所有参与方进行博弈而形成的会计准则,才真正反应了经济世界的本来面目,也才是最有解释力的制度设计。这一过程说明了:随着人们拥有知识的变化,随着其计算方法的变化,决策过程也要发生变化。因此,从一个很小的前提集通过演绎推导来预测和描述人类经济行为的企图注定要失败,并且已经失败……(西蒙,1975)。

  我们还可以从人类理性的局限性这一视角来理解“技术说”和“经济后果说”的本质差异。哈耶克(1991)认为,人的理性在理解自身运作的能力方面有着逻辑上的局限。人类在有意识地设计和指导文明的制度方面有不可避免的认识局限。而理性主义认为,个人足以知道并能够根据社会成员的偏好而考虑到建构社会制度所必需的境况的所有细节。哈耶克把这种观点叫作“致命的自负”。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自生自发秩序”的概念。就是说,那些追求自己目的的个人之间发生的一种秩序,是人类行动的结果,但不是人类有意识设计的结果。在他看来,文明于偶然之中获得的种种成就,是人类行动的结果,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是条理井然的人类智慧设计的产物。所以,由于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人类的理性不可避免的处于短缺状态,因此不可能依靠人类的理性来设计和规划制度和秩序。而只能靠行为人之间有机的自发的作用来形成制度和秩序。从哈耶克关于自发秩序的观点来看会计准则的“技术说”和“经济后果说”的差异,结论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准则制定者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他的理性是处于一种不可及状态,再加上如公共选择理论所言,*作为制定机构,也是以自身效用最大化为行动准绳,这样设计出来的制度和秩序的局限性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会计准则的性质,也应该是经济行为主体“行为的后果,但不是人类设计的结果。”所以笔者认为,由所有参与者行动(博弈)而不是一厢情愿设计出来的准则,代表了未来会计准则发展的方向。

  哈耶克对理性的批判,并不是否定理性本身,而是批判那种“知识的自命不凡”。“我们所主张的,并不是要废弃理性,而是要对理性得到恰当的控制的领域进行理性考察”。所以他并不是赞成要放弃理性,而是认为理性的不完全,强调人的试错、竞争等有机的进化机制。同样道理,就像新古典经济学仍然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参照系一样,从理论演绎出来的会计准则,也是准则发展过程中一种参照系,可为准则的发展提供启发、思考和灵感。所以准则的“技术说”,在准则发展过程中也有它的发展空间。只是不能无视它的不足而强行应用到复杂多变的经济世界里,这样就是一种“致命的自负”了。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切实可行的准则发展模式应该是,以概念框架演绎出来的会计准则为基础,再经过充分程序(duprocess),让所有行为主体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考虑经济发展中行为人的心理、效用等因素,使准则既有理论基础,又能反映复杂多变的经济现实,做到有效、合理和切实可行,这样的准则才有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关于我国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思考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会计准则无疑也具有很强的经济后果。但从我国准则制定过程看,有两个倾向值得注意。第一,我国准则制定机构,几乎不考虑这种经济后果。准则制定之前,虽然也在专业会计刊物《会计研究》上开辟“会计准则大家谈”栏目,但实际参加讨论的大多数是高校教师。椐吴联生(2002)的统计,从1995到1997年该栏目的统计中,总共40篇讨论文章,除有一篇是国家机关干部、一篇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以外,剩下的38篇全部是高校教师的议论。与相关准则关系最密切的工商界却几乎无人关心准则的具体内容。而高校教师的“感想”大多是从理论到理论的议论,有些纯粹是从字面上来辨析和自己的想象。这样,准则的制定变成一个单向的一厢情愿的过程。至于像听证会这样的充分程序(duprocess),尚没有进入制定机构的议事日程。所以制定的准则只能代表制定机构的主观愿望,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制定者的自身效用。第二,管理当局、投资者等行为主体,对准则的经济后果缺乏一个明确的认识,没有形成一个自觉的有意识的行动。准则是会计理论与实际最接近的一个环节,它的直接“消费”者也是企业,只所以没有引起相关利益者的关注,原因很复杂,但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可能是主要的:首先,以前计划经济时代,*制定政策,企业照章执行,这样的思维定势延续到今天,改变它尚需时日。再者,我国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所有者虚位,使得缺乏信息需求的强大主体。所以即使出台的准则对这一主体利益有损,也无人问津。另一方面,小股东分散,搭便车心理严重,无人关心新准则对他们利益的影响。相反管理者则会利用自己的地位优势,来“放大”准则的经济后果。所以我们看到,当新准则影响企业上市、配股、管理者报酬,或者使公司变成ST、PT,管理当局的控制权受到影响时,他们就会千方百计地钻准则的漏洞,或者采取粉饰、做假等消极行为。为了能蒙混过关,又威胁或拉拢审计等签证机构,由此以围绕准则的经济后果而发生一系列违背市场基本规则的恶性循环行为。严重扰乱资本市场的秩序,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

  所以,深化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认识,可以明确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方向,彻底改变那种救火式的被动的制定模式。笔者认为,我国会计准则应该从“研究问题的直面方式”出发,正视所有者缺位的现实,努力打造信息寻求主体,深入研究行为主体的心理、效用等因素,采取公开的全社会的“充分程序”,让各利益主体充分表达他们的思想,再考虑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多变性,在此基础上制定的会计准则,就有望做到可理解、可操作、可被接受。诚如此,准则就能够有效的改善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 菲吕博顿,瑞切特著。孙经纬译: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 哈耶克,贾谌译。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3] 斯蒂芬。A.泽弗主编。夏东林译:现代财务会计理论———问题与争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 周首华等主编。现代财务理论前沿专题[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 吴联生。会计域秩序与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J].经济研究,2002(4)。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论文2

  会计准则对会计制度经济后果的影响

  【摘要】会计准则所出现的经济后果,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不公*性,目前来说,我国会计准则所出现的经济后果的表现也是不同的,而且性质上比较独特。为了今后能够制定更高水准的会计准则,我国必须在经济后果研究这一块加大力度,明确方向,做到有方向的研究,这样才能够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了确保会计准则在执行上能够达到有效并且公*的目的,我国必须在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和制定程序上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和比较规范的,并在会计准则的表现形式上,一定要做到科学和明确。

  【关键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经济后果

  引言

  会计准则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入世,以及会计领域的变化等。我国各个领域的人士对于会计准则建设这一块儿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关心了。为了保证所制定的会计准则可以达到其该有的效率和公*性,能够调节和保护各个企业间的利益,则我国必须在会计准则所产生的经济后果这一块儿加大研究力度,从而达到将我国会计准则的质量有所提高的目的。

  1、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

  1.1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定义

  我国会计领域对于会计准则有着不同的观点,而且会计理论圈儿内还提出了部分关于会计准则的定义,并且比较特别,例如:《*现代会计手册》中指出,“会计准则是指导会计工作的理论思想方法政策和技术标准的总称。会计准则,就其包括的内容来说,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既包括会计处理的一般原则,又包括会计处理的方法和程序。”

  1.2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辩证关系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有区别但是也有联系,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以及会计法律法规都被称为会计制度,而且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也都是会计标准。虽然说有的会计标准相对原则化,有的则是较为具体化,不过却都能够体现出他们运用的会计政策。

  1.3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作用

  首先在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中起着灯塔的作用,有利于加强会计作业的统一性;其次是各单位核算财务收支、判定运营作用和编制会计报表有必要遵循的规则;然后是各单位的会计报表和运营作用的一同核算基础;还有,会计准则的首要作用是规范会计举动,确保经会计信息的真实无缺,推进会计人员出产和供应可靠、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准则具有多重功用,在会计规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功用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的。

  1.4会计准则同会计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一是能够影响企业各个股东以及接受财务报告的人,对于不一样信息内容的财务报告,董事会的股东们以及接受者也会给予不一样的选择;二是对搭便车的一类人群有着一定的影响,他们可以在财务报告公开以后,无条件获取财务报告信息;三是对于公司本身来说有着一定的影响,公司会通过一些经济行为达到让财务报告更加好看的目的,从而得到正面的市场评价。

  2、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的兴起及评价

  2.1经济后果研究的兴起

  “经济后果”学说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于社会的进步,资本主义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后果”学说成为了会计思想真正革命的代表。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也氛围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的层面,宏观的经济后果就是会计准则直接产生的经济后果,微观的经济后果则是由于企业会计政策的变更和选择才产生的。会计准则自身就具有直接的经济后果,就外表形式来说,会计系统提高的信息,从经济内容的角度看,不管是报表还是凭证或者是账本等,他们都是信息载体,而他们所呈现的数据所代表的经济内容都是不相同的。比如,财务报表上的数据则会显示出盈利的高低,而这也会直接影响企业外部各利益关系人的利润分配。

  2.2对经济后果的评价

  由于会计准则一定会产生经济后果,因此在实际的实施运行中,会计准则是无法达到公允和完美的,尽管理论上有些会计准则似乎可以达到公允又真实的效果,不过在执行的时候往往是困难重重。所以会计准则的制定,仅仅是代表制定机构的主观意愿。

  3、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及建议

  3.1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

  我国制定会计准则理应考虑经济后果的利、弊两方面。千万不能够忽视经济后果,因为一旦忽视将会无法确定需要颁布准则的问题范围。还有不要只考虑经济后果,还要考虑会计信息和契约的成本。因为企业本身就是由一组契约组成,而契约又有这契约成本的客观存在性和不完备性以及刚性。所以为了避免企业因为技术性违约而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就应该把企业的契约成本和会计信息成本考虑进去。

  3.2对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随着我过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也逐渐深化,会计准则在制定和实施上的斗争也越来越白热化,但在其在制定程序上相对来说还有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不够公开化,参与意识比较低等方面。必须在这些出现问题的方面加以改进,以下是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四点建议:

  3.2.1我国目前的形势,会计制度因为缺少强大的外部投资者,所以必须依赖*,所以在这方面应该加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独立性。

  3.2.2借鉴欧美各国在制定会计准则时的方法,重视财务报表提供者的视野变化,为投资者提供正确决策的信息。

  3.2.3让公有制经济和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利益代表都可以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鉴于我国目前的国情,公有制经济占着主导地位,所以应该让公有制经济的利益代表相对来说名额多一些,其最终目的就是增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广泛代表性。

  3.2.4在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上进行改进,加强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公开性,努力做到广泛的征求对会计准则制定的意见,充分的利用他人知识并让各个利益主体充分较量。在此基础上让会计准则更加的科学合理和完善,降低实施过程的难度。并加强我国准则制定机构与证券监管部门的协调、合作与交流。

  4、结束语

  我国*虽然有着会计准则制定者以及产权利益主体两个身份,但是在研究会计准则产生的经济后果的时候,却也要利用会计准则去协调各个集团的利益,让个经济主体达到均衡的最佳效益。

  参考文献

  [1]郝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发展的国际趋势及其影响[J].财务与会计,2003,(9).

  [2]杜兴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对会计准则制定的态度及对策探讨[J]会计研究2003(7).

  [3]曲晓辉.试论具体会计准则及其社会影响[J].财政研究,2004(2).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论文3

  论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摘 要: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将影响到准则制定的政治过程,并导致对市场有效性的怀疑和改变准则制定和研究的范式,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对其经济后果的考虑不充分,影响到会计准则的有效性。

  关键词:会计准则;财务理论;新制度经济学

  一、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及其意义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说”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出现的一种现象。它是和“技术说”相对立的一种假说。“技术说”把会计准则作为一种纯客观的技术性规范,它和自然科学的原理一样,具有“真理”性,因而从具有真理性的理论体系中推导出来的会计准则也可以达到科学、有序和逻辑一致。从这一角度看会计准则,如果准则不能很好的规范企业的行为,只能是作为推理基础的会计理论本身不完善,或者是推理过程出了问题。所谓经济后果,按泽夫(1978)的理解,就是会计报告将影响企业、*、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行为,这些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又可能对其它团体的利益产生影响。简单的说,就是不同的会计准则和不同的会计程序导致各个主体不同的利益分配格局。泽夫还认为,经济后果学说代表了会计思想的真正革命。“社会和经济后果已成为当今会计的中心问题。”(泽夫1978)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应该说从会计出现以来就存在。只不过在资本市场出现以前,它的影响是很小的。只有随着资本市场不断扩展,现有的、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职工等等利益主体不断增多时,经济后果就显得越来越突出。准则的出台或变更都会引起利益相关方的关注。这样准则就不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规范了。许多从理论上看似能够导致“真实而公允”披露的会计准则,往往在施行之前由于各方的强烈反对而不得不妥协或者夭折。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的意义十分深远,笔者认为,它所代表的“会计思想的真正革命”,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导致准则的制定过程变成全体参与者博弈的政治过程

  在资本市场出现以前,剩余索取权基本上归物质资本所有者,管理者和职工得到的是固定收入。会计准则及其变迁的后果,影响的主要是物质资本所有者和国家的利益。但国家天生具有暴力优势,如果税收降低到不能满足需要时,国家会提高税率加重征收。所以准则所产生的经济影响是有限的。当资本市场出现后,企业不再只是物质资本所有者的企业了。企业是一组契约的连接体。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力量愈来愈强的管理者、不同渠道的债权人、员工、消费者等等都成为*等的签约主体。这样准则就成为决定他们利益的“游戏规则”,或者说,会计准则本身也是一个与参与各方利益相关的契约。就是说,即使某个主体根据企业的契约拥有较大比例的索取权,但不同的会计准则可能使他所拥有的实际收益“缩水”。所以他们在企业所获得的利益,不仅取决于各主体之间讨价还价所达成的契约,而且也依赖于作为计量规则的会计准则这个“契约”。由于通过契约连接起来的主体众多,所以准则的出台和变迁,都会引起众多人的关注。各利益集团都会在准则出台或者变迁之前,针对自己的利益变动情况,采取相应的行动。所以,准则的制定就变成了一个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政治过程。

  2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出现,引发了对资本市场有效性的质疑,对此问题的深入认识,又可加深对会计准则本质的理解

  一般说来,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与有效市场理论似乎是格格不入的。根据有效市场理论,在一个半强式有效市场中,投资者能识别不影响现金流量的不同会计方法的差异,并能进行调整。所以管理当局会计方法的选择不能有效的影响资本市场。即不影响现金流量的会计准则的变动不会引起股价的变动。既然这样,会计准则的变更不应该引起有关各方的反应。但实际情况却与此相反。是有效市场理论不成立吗?不是。那又是为什么?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可以部分的解释这种原因。管理当局与股东及债权人之间有许多以会计数字为基础的合同,如债务条款、报酬契约,这些合同具有刚性。准则变动就有可能造成违约。或者随着会计准则变更,管理当局虽然可以与各方就合同重新谈判,但那是交易成本极高的过程。所以刚性的合同使得管理当局对会计准则的变更非常敏感。

  但在资本市场上,除了刚性合同这一原因外,还有更深刻的原因使各方对会计准则的变更变得敏感。笔者试图从行为财务理论的角度来理解这一问题实质。

  行为财务理论是从研究具体人的行为特征出发,来研究人的行为对经济系统的影响的。行为财务理论认为,人的实际投资决策并不是理性的,所以人们的决策过程并不很好的遵守最优决策模型。DeLong,Sheleifer,Sumers(1990)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非理性投资者实际上可以获得比理性投资者更高的收益。行为财务方面的许多实证研究结果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了挑战。如“小公司一月现象”,“星期一现象”以及“反向投资策略”。这些都是与有效市场假说相矛盾的。只能从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中得到解释。行为财务理论发现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常表现以下心理特点:过分自信、非贝叶斯均衡、回避损失和“心理”会计、心理定式、减少后悔和推卸责任,而其中的心理定式和非贝叶斯均衡能较好的解释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的现象。

  现代财务理论的最优决策模型要求投资者按照贝叶斯均衡修正自己的判断并对未来进行预测。但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并不是按照贝叶斯规律不断修正自己的预测概率的。他们对事件的背景信息(基础信息)重视不够,而对最近发生的事件和自己的最新经验给予更多的权重,从而导致人们在决策和做判断时过分看重近期事件的影响。这样投资者即使调整两种不同方法无需成本,但他们更依赖近期报告的数字,而对替代的会计准则所产生的结果,即所谓的基础信息就不够重视。心理定式是指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构架将会影响人们对它的判断。例如同样的现金流量,却有两种不同的会计程序表示方法,投资者的心理定式决定了他们对不同的会计方法表示的相同的现金流量做出不同的决策判断,从而影响股价。行为财务的研究结果,笔者并不认为是对有效市场理论的否定。资本市场从信息的报告和吸收,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的整个过程,反映出整个市场是有效率的。在某种情况的某些因素作用下,投资者可能出现非理性行为,这是人类行为在特定条件下或者特定时期所出现的一种现象。但从总体上看整个市场还是有效的。它的意义不在于对有效市场假说的否定,而在于一些与市场矛盾的异常现象可以从这一角度得到合理的解释。正是由于人的心理及思维方面有这些特点,使得管理当局对即使不影响现金流量的会计准则的变更也十分关注。如果会计准则的变更,导致较低盈利数字或者使盈利处于波动之中,即使不是由于公司的经济波动,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也可能会导致公司股价的波动。所以由于纯粹的会计准则的变更必然引起有关利益方的强烈反应。

  笔者认为,行为财务理论对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比较满意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方法论启示:从行为人的心理、效用、感知和反应的角度而不是凭主观的想象和推理来研究会计准则,往往更能反映出会计准则的经济实质。这一研究范式导致了实证研究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西方会计准则的建设进程。

  3 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的特点,彻底改变了会计准则制定和研究的范式,使我们对会计准则有了全新的视角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来回顾经济学从新古典到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在新古典经济学里,信息完备、完全竞争、产品同质等等假设构成了其理论基础。所以新古典的框架里,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结论都已经包含在这些假设里,即都可以从这些假设里推导出来。在新古典的世界里,确定性、线性均衡和最优点成了必然的结果。新古典除了给我们描绘了一副美好的蓝图外,什么都没提供,因为它离现实太远了,只能是一个遥远的乌托邦。以科斯交易费用为基础的新制度经济学,揭开了对新古典反叛的序幕。在新制度经济学里,信息不对称,企业各参与者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面对的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在这样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参与个体在参与约束条件下博弈的结果,所以不存在必然的最优和线性的均衡点。新古典是从假设中演绎出结论,而新制度经济学是从具有不同偏好和心理预期的行为人的行动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来分析经济系统的特征,用科斯(1972)的话就是“研究问题的直面方式”。这是和新古典完全相反的一种研究范式。

  从新古典和新制度经济学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可以看出会计准则的“技术观”和“经济后果观”的本质差异。前者是从理论演绎出准则的研究范式。作为理论基石的推理前提是人们设定的会计目标,接下来的是由此而要求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性、可靠性。这些都反应了人们一种良好的主观愿望。再推下去,就会有公允价值是最佳的计量属性、递延法有助于最佳配比等等许多看上去非常科学的结论。这个研究的过程,笔者认为和新古典研究范式完全一样,所推导出的结论同样只是一副美好的蓝图。这一研究范式最大的问题是无视作为个体的人的行为。正如Georgescu-Roegen(1971)所说:“经济组织中或组织与个人间发生的活动……并不是由根据规则利用给定手段达到目的的行动组成的现象。……在所有社会里,个人在不断地追求占为己有的一切,正是对这一目的的追求使他成为经济过程的一个真正主体。”新制度经济学正是从研究这样“经济过程中的一个真正主体”出发来研究问题。所以与此相同,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研究,预示着会计准则研究的新方向、新范式。它从“不断地追求占为己有的一切”的经济人的行为出发来研究准则。在这样研究范式里,不存在最优的点,只会有利益各方通过博弈达到的均衡解。所以由所有参与方进行博弈而形成的会计准则,才真正反应了经济世界的本来面目,也才是最有解释力的制度设计。这一过程说明了:随着人们拥有知识的变化,随着其计算方法的变化,决策过程也要发生变化。因此,从一个很小的前提集通过演绎推导来预测和描述人类经济行为的企图注定要失败,并且已经失败……(西蒙,1975)。

  我们还可以从人类理性的局限性这一视角来理解“技术说”和“经济后果说”的本质差异。哈耶克(1991)认为,人的理性在理解自身运作的能力方面有着逻辑上的局限。人类在有意识地设计和指导文明的制度方面有不可避免的认识局限。而理性主义认为,个人足以知道并能够根据社会成员的偏好而考虑到建构社会制度所必需的境况的所有细节。哈耶克把这种观点叫作“致命的自负”。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自生自发秩序”的概念。就是说,那些追求自己目的的个人之间发生的一种秩序,是人类行动的结果,但不是人类有意识设计的结果。在他看来,文明于偶然之中获得的种种成就,是人类行动的结果,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是条理井然的人类智慧设计的产物。所以,由于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人类的理性不可避免的处于短缺状态,因此不可能依靠人类的理性来设计和规划制度和秩序。而只能靠行为人之间有机的自发的作用来形成制度和秩序。从哈耶克关于自发秩序的观点来看会计准则的“技术说”和“经济后果说”的差异,结论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准则制定者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他的理性是处于一种不可及状态,再加上如公共选择理论所言,*作为制定机构,也是以自身效用最大化为行动准绳,这样设计出来的制度和秩序的局限性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会计准则的性质,也应该是经济行为主体“行为的后果,但不是人类设计的结果。”所以笔者认为,由所有参与者行动(博弈)而不是一厢情愿设计出来的准则,代表了未来会计准则发展的方向。

  哈耶克对理性的批判,并不是否定理性本身,而是批判那种“知识的自命不凡”。“我们所主张的,并不是要废弃理性,而是要对理性得到恰当的控制的领域进行理性考察”。所以他并不是赞成要放弃理性,而是认为理性的不完全,强调人的试错、竞争等有机的进化机制。同样道理,就像新古典经济学仍然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参照系一样,从理论演绎出来的会计准则,也是准则发展过程中一种参照系,可为准则的发展提供启发、思考和灵感。所以准则的“技术说”,在准则发展过程中也有它的发展空间。只是不能无视它的不足而强行应用到复杂多变的经济世界里,这样就是一种“致命的自负”了。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切实可行的准则发展模式应该是,以概念框架演绎出来的会计准则为基础,再经过充分程序(duprocess),让所有行为主体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考虑经济发展中行为人的心理、效用等因素,使准则既有理论基础,又能反映复杂多变的经济现实,做到有效、合理和切实可行,这样的准则才有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关于我国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思考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会计准则无疑也具有很强的经济后果。但从我国准则制定过程看,有两个倾向值得注意。第一,我国准则制定机构,几乎不考虑这种经济后果。准则制定之前,虽然也在专业会计刊物《会计研究》上开辟“会计准则大家谈”栏目,但实际参加讨论的大多数是高校教师。椐吴联生(2002)的统计,从1995到1997年该栏目的统计中,总共40篇讨论文章,除有一篇是国家机关干部、一篇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以外,剩下的38篇全部是高校教师的议论。与相关准则关系最密切的工商界却几乎无人关心准则的具体内容。而高校教师的“感想”大多是从理论到理论的议论,有些纯粹是从字面上来辨析和自己的想象。这样,准则的制定变成一个单向的一厢情愿的过程。至于像听证会这样的充分程序(duprocess),尚没有进入制定机构的议事日程。所以制定的准则只能代表制定机构的主观愿望,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制定者的自身效用。第二,管理当局、投资者等行为主体,对准则的经济后果缺乏一个明确的认识,没有形成一个自觉的有意识的行动。准则是会计理论与实际最接近的一个环节,它的直接“消费”者也是企业,只所以没有引起相关利益者的关注,原因很复杂,但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可能是主要的:首先,以前计划经济时代,*制定政策,企业照章执行,这样的思维定势延续到今天,改变它尚需时日。再者,我国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所有者虚位,使得缺乏信息需求的强大主体。所以即使出台的准则对这一主体利益有损,也无人问津。另一方面,小股东分散,搭便车心理严重,无人关心新准则对他们利益的影响。相反管理者则会利用自己的地位优势,来“放大”准则的经济后果。所以我们看到,当新准则影响企业上市、配股、管理者报酬,或者使公司变成ST、PT,管理当局的控制权受到影响时,他们就会千方百计地钻准则的漏洞,或者采取粉饰、做假等消极行为。为了能蒙混过关,又威胁或拉拢审计等签证机构,由此以围绕准则的经济后果而发生一系列违背市场基本规则的恶性循环行为。严重扰乱资本市场的秩序,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

  所以,深化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认识,可以明确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方向,彻底改变那种救火式的被动的制定模式。笔者认为,我国会计准则应该从“研究问题的直面方式”出发,正视所有者缺位的现实,努力打造信息寻求主体,深入研究行为主体的心理、效用等因素,采取公开的全社会的“充分程序”,让各利益主体充分表达他们的思想,再考虑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多变性,在此基础上制定的会计准则,就有望做到可理解、可操作、可被接受。诚如此,准则就能够有效的改善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 菲吕博顿,瑞切特著。孙经纬译: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 哈耶克,贾谌译。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3] 斯蒂芬。A.泽弗主编。夏东林译:现代财务会计理论———问题与争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 周首华等主编。现代财务理论前沿专题[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 吴联生。会计域秩序与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J].经济研究,2002(4)。


后果的作文3篇(扩展5)

——绿茶喝多了会有什么后果 (菁选3篇)

绿茶喝多了会有什么后果1

  损伤肝肾

  喝绿茶可以促进排尿,大量喝茶,大量的水分进入体内,会增加肾脏的代谢负担,并且茶多酚等多酚物质会损伤肝脏和肾脏,对身体不利。

  加重体质寒凉

  绿茶性寒,食用会加重体质的寒凉程度,长期大量食用会改变体质,导致体质虚寒,容易生病,对身体不好。

  便秘

  便秘的人群食用大量的浓茶有可能加重便秘的情况,因为绿茶中含有的鞣酸具有收敛性,大量喝绿茶,鞣酸进入肠道中,刺激肠道收敛,对于本身便秘的人群而言,肠道收敛会加重便秘的程度,导致腹胀,对身体不利。

  降低铁元素的吸收

  绿茶中的茶多酚是一种功效很好的活性物质,*时食用可以有很好的保健效果,但是和植物性铁元素相遇的时候,会和铁元素结合,形成茶多酚和铁的复合物,降低铁元素的吸收。

  神经敏感

  绿茶中含有一定量的*,*可以刺激神经,使神经保持清醒,长期大量喝浓茶就会导致神经敏感,出现头痛、失眠、心悸、不规则心跳、焦虑、难以入睡的症状,对身体不利。

绿茶喝多了会有什么后果2

  绿茶适合在午后喝。

  夏秋时节,在一天中,午后时环境中热气最旺盛,绿茶属于凉性茶品,有清热避暑的功效,这时候食用绿茶,能中和环境中的热气;并且,在午后,环境的高温容易使人精神疲乏,绿茶带有清香,含有较多的*,有提神醒脑的效果,十分适合上班族饮用。

绿茶喝多了会有什么后果3

  1.绿茶属于凉性的茶,食用后会增加身体寒气,因此,寒性体质和经期的女性不适合喝绿茶,以免体内寒气过重,引起宫寒痛经等症。

  2.绿茶中的咖啡碱会对胃肠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脾胃功能欠佳的.人群不适合喝绿茶。

  3.绿茶茶叶中鞣酸的很容易和铁元素反应,饮用过多会抑制铁元素的吸收,因此,贫血的人也不适合喝。


后果的作文3篇(扩展6)

——愚人节的后果的八年级作文 (菁选2篇)

愚人节的后果的八年级作文1

  “你的鞋带松了”,“老师叫你去办公室”,“我喜欢你”,“你背上有虫子”,“你考试得了第一名”,各种各样的骗人招数,我今天去上课,不知道今天是愚人节,走进教室就有人跟我说了今天老师布置了好多的作业,我立马拿给作业本,然后他们在背后捂着嘴巴偷笑,咦,难得不是真的么?哦,对了,今天是愚人节啊,我差点就被他们给骗了。我实在是不甘心啊,然后我就在QQ上给整过我的同学各自发了一条短信,内容是:我的车子坏了,我现在无法到达学校啊,快来救救我啊,我现在好无助啊,拜托啊,快来吧。过了一会儿,她们纷纷跑过来,她们上气不接下气的问:现在怎么样了,本来老师不让我们那么多人来的,我一再二三的恳求老师,他才答应的,现在怎么办啊?哈哈,活该,你们被我给骗了,难得你们那么快就忘记了么,今天是愚人节啊,哈哈,她们个个火冒三丈地大声骂我,我笑的满地打滚,我们一起回到了学校,她们一脸不高兴,而我却笑死了,认为这个愚人节太好玩了吧。快乐时短暂的,痛苦是长久的。

  放学了,我喜气洋洋的开着电动车,哼着小曲向回家方向开去,路边的小花小草都跟着我们一起手舞足蹈的,天空的云朵向我挥手,我开着开着,忽然,天空中笼罩乌云,凛冽的寒风向我刺来,路边的小花都缩会身子,感觉有什么不对劲,车子一摇一晃,“啊”,栽了个跟头,妈呀,疼死了,我后悔了,车子坏了,早知道没有的事情就不要乱说,就算想娱乐也不要给车子来找乐子啊,它可是你回家的唯一途径啊,怎么办啊,这时我要是给他们打电话他们根本不会搭理我的,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我在哪蹲了一阵子后,还是给老爸打电话吧,这时我才解救了,我喃喃自语:哎,玩笑真的不能开太大啊!

  虽然愚人节,我遇到倒霉的.事,但是还是很高兴了。大家一定要记住哦,愚人节可以骗人,但是玩笑不能开得太大哦,我祝大家愚人节快乐!

愚人节的后果的八年级作文2

  4月1号什么节呢?没错,是愚人节。愚人节也称万愚节,是西方社会民间传统节日。今天我们就被体育老师张老师耍了一通。

  在星期二张老师宣布:“全五年级在星期五进行武术操考核,请各班做好准备。”这对不了解武术操的我们,简直是下了一个难如登天的任务!一回到班级,白老师就给我们进行了“魔鬼训练”。我们专心致志的反复练习武术操动作要领,各个挥散着自己的汗水,等待着考核的到来。

  等待的时间总是那么漫长,星期四了,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等待着明天的到来,终于考核的日子到了。

  同学们,各个精神抖擞,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到了操场,首先张老师让我们整个五年级集体做了一遍,接着轮到正式考核了,考核顺序由抽签决定。我们的代表老师白老师自信满满的走上前,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说:“放心吧,我们一定会抽到最后一个的。白老师从木质的抽签桶抽出了一根木签,微微一笑向我们走来,我们个个都齐刷刷的盯向白老师,以为她抽中了最后一个,她把木签拿到我们面前,我们看着木签上的1字,异口同声的说:唉--真是做梦拾元宝---空欢喜。

  我们来到考核地点,个个做好准备。“3,2,1开始。”音乐响起,随着音乐的旋律,大家的心情也舒畅起来,欢快的做着武术操的每个动作。一会我们班武术操考核结束了,轮到下一个班级考核,各个班级都展现练习的成果,考核结束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张老师大声的説:“五1班,不合格!五2班,不合格!五3班……五ILP班不合格!”在那一瞬间我们的心像跌入谷底,冰冷冰冷的。午饭时间到了,我们怀着失落的心情吃完了午饭。

  在接近放学时,唐老师接到一个电话,唐老师接完电话后,笑着对我们说:“刚刚我接到了一个电话,是张老师打给我的,他拜托我祝大家愚人节快乐!”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自己被耍了。

推荐访问:作文 后果 后果作文3篇 后果的作文1 后果的作文700字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