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矿山生态修复社会实践报告5篇

矿山生态修复社会实践报告5篇

时间:2022-08-30 13:15: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矿山生态修复社会实践报告5篇矿山生态修复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绿色发展”专题非煤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调研报告关于“绿色发展”专题非煤矿山生态环境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矿山生态修复社会实践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

矿山生态修复社会实践报告5篇

篇一:矿山生态修复社会实践报告

“ 绿色发展” 专题非煤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调研报告 关于“绿色发展”专题非煤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调研报告发表时间:2017-6-26 17:41:21

 **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绿色发展”专题非煤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调研报告

 为全面贯彻落实《**县棋盘井蒙西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方案》(鄂政发〔2016〕19)的要求,扎实做好非煤矿区环境整治工作,4 月初,我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档案资料、现场交流、入企业走访、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对全县非煤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非煤矿山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各现在运行的露天矿山部分企业成立了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主任,各岗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治理工作机构。同时建立、健全了各露天矿山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制,组织制定了各露天矿山企业环境治理规章制度,组织并实施制定了各矿山企业环境治理教育和培训计划,保证了各露天矿山企业环境治理投入的有效实施。在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定期和不定期管控下,各企业均配置了以安全员为兼职的环境治理员。做到每天检查各露天矿山的生态环境与安全

  好深储和加温实施。

 6、部分企业在车辆通行方便的地点,设立车辆进出口轮胎冲洗点,成品运输车辆均按照环境管理制度的要求,加盖了篷布。

 7、露天堆放石粉等易扬撒的堆场,设置了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防尘网,并对各类堆放物品予以覆盖。

 8、加快生态修复,采矿区加强植被恢复,表土剥离、弃渣场集中规范堆存。

 9、设立了闭矿后进行生态恢复的管理制度。

 10、对未硬化道路及工作场地制定了洒的管理制度。

 11、对有噪声的破碎岗位,设立隔音措施。

 12、石灰石全部企业卸车平台,在安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设立了防止卸料杨尘防粉尘飞扬房,确保了在破碎工序第一时间控制粉尘。

 13、部分企业对不能随时外销的石灰石成品面料,硅石成品细料,进行了覆盖。

 14、每年应用和谐发展基金 140 万元,用做农牧民生态补偿。在确保牧民生活的基础上,减少放牧头数和放牧时间,按期确保政府每年禁牧期的人畜安全,保证矿山区域夏季植被恢复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存在的问题

 (一)矿区缺水,粉尘落水不够彻底

 1、各企业多处缝隙需要修补,间断性、间隙性工作窗口,未能做到间断和间隙防粉尘处理。

 2、部分矿石运输车卸料平台在设置了防尘房后,仍然有小部分扬尘飘落距离不足而外泄。

 3、部分企业破碎工序水雾化改进措施不彻底,防尘雾化水压力底,水泵功率小,管道布置不技术,单喷嘴洒水,一处供给,多处同能力使用,加上储用水箱体积小,夏季用水都不充分,特难满足冬季用水,导致破碎工序因为水量不足卸车扬尘严重,皮带输送因为缺水扬尘严重,震动过筛缺水扬尘严重,搬移产品成堆因为缺水扬尘严重,废料排弃因为扬尘严重,成品装运因为缺水扬尘严重。

 4、有的采矿区洒水不足,出现原料装车扬尘。

 5、缺乏雾化水与粉尘飞扬降落计算的用水量、雾化量和喷嘴使用量,对管道投入计算不

 足。

 (二)矿区缺水,运行费用高

 石灰石行业现在运行 28 家企业,硅石运行 7 家企业,35 户企业主要分布在后马拉迪、马拉迪、卧龙岗、棋盘井东山和千里沟 5 个片区。现在生活用水、道路洒水,粉尘落水,矿其他用水全部靠汽车运输。用水成本高,费用大,每个企业都在配备司操人员,还增加了车辆数量。

 (三)矿区多表现为石灰岩和石英岩,无绿化土壤,无绿化用水,植被恢复困难。

 (四)各片区呈现企业群分布,环境监察各自为正,单企业粉尘监察成本高。

 (五)穿孔作业粉尘难保证,粉尘二次捕抓困难。

 三、对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1、对缺水片区采用地下打井取水,网络管道供水,全力满足各片区露天矿山企业粉尘落水需要。有条件的地方可引入疏矸水,解决洒水降尘水源。

 2、设立雾化水与粉尘落水技术开发小组,大力引进推广高承压远程雾化水的新技术。做到三个确保:第一要确保雾化量能够满足粉尘落水后不剩余,实际运行中因为雾化水量大而导致装载机铲装困难,造成运输困难;第二要确保雾化喷水后矿山矿石产品,品位不变化;第三要确保雾化喷水后,石料生产能满足各工序运行,破碎机、皮带运输机、分级震动筛正常运行。

 3、对经济条件较好的企业,办公区和生活区经过置换土壤,逐步引进桥木树种栽种,实时种植花灌木。探索为闭矿后,如何开展植被恢复工作。

 4、对穿孔作业机械要进行国内外调查,探索取消干法穿孔作业,引进水法穿孔作业、湿法穿孔作业的新.

篇二:矿山生态修复社会实践报告

理工大学

  生产实习报告

  学

 院: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时

 间:

 2010 年 8 月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资源开发工程系

 目 录 1 生产实习的目的和任务··············································1

 2 实习过程概述······················································2

 3 矿山概况··························································3

 4 矿山地质概况······················································4

 5 生产概况··························································4

 5.1 矿山开拓························································5

 5.2 穿孔爆破、采剥、运输、排土工艺、复垦等···························6

 5.3 矿物加工工艺流程·················································7

 6 矿山安全治理·····················································13

 6.1 日常安全治理流程················································13

 6.2 各类安全设施的原理、布置及工作方式······························17

 6.3 危险源的辩识、分析及控制········································18

 7 问题及建议·······················································24

 8 实习总结·························································25

 9 参考文献················································

 1 生产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初步认识社会,进一步了解现代矿山企业在矿山开采的采矿技术与方法(勘探、开拓、采剥、爆破、运输、排土、复垦)、现代的矿石加工工艺、安全组织与治理的相关识知,做到学以致用,把从学校学到的理论识知与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贯穿起来,从社会实践中,逐步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最终完全融入现实生活当中,做一名言出必行、识知与能力兼备、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合格大学生。主要是为了了解矿山企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治理技术,以便对我国的矿山企业治理工作能有更深的了解。

 2 实习过程概述 七月十二号的早晨我们带着激动兴奋的心情做公交车来到了距昆明 80 多公里的云南磷化集团下的直属单位昆阳磷矿。来到矿区,矿上的接待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把我们安排了在矿山的招待所住下,下午我们被安排听讲座,为我们讲课的是矿区安全环保科的工作人员,他讲课的内容是昆阳磷矿的露天开采简介,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昆阳磷矿矿石的走向和分布状况、采剥的方法、爆破技术、运输矿石的机械设备、矿石的深加工和浮选工艺流程、排土场的植被修复情形等。第二天上午为我们讲课的是一位生产车间的老主任,对我们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从中他还讲述了他参加工作期间许多发生在他身边的安全生产事故,他语言生动表亲丰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血淋淋触目惊心的伤亡事故给我们带来血的教训的同时也触发了我内心的许多感叹。下午我们上课的内容是由人事部门的法律专业的工作人员为我们介绍昆阳磷矿的人事治理和现在大学生到矿区工作所面临的一些法律问题和劳动合同的法律知识,让我们对和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有了大体的认知和了解。接着一位女士讲述了她坎坷挫折不断但不乏杰出的一生,她的杰出之处就是她从一个文盲在工作中不断的努力学习拿到了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从最底层的擦洗车间工人做起,从所学专业和工作实际需要不一致的跨工作知识学习,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她告诉我们人生不怕走入低谷和黑暗,就怕自己的信心和意志没有从低谷和黑暗中走出来,再多的挫折和不如意也消磨不了自己生活下去的信念。第三天安全环保科的工作人员带领我们来到了采矿区实地考察,在排土场的坡顶我们看到了昆阳磷矿的一、二、三采区的概貌,其中看到了磷矿的采矿方法,上层矿采运完后,对位于上层矿和下层矿中间的废石和

 土壤夹层进行剥离,采用拉沟和扩邦的方法在进行下次的剥离,采空区进行土壤覆盖和植被的栽种,在采矿的同时对滇池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和复原,其中还看到了大型的采运设备,如钻机(TITON-500、KQ-200)、电铲(FWK-5、WK-4)、挖机(沃尔沃 EC700、小松 PC1250)、运矿车(HD325、3305F、CAT773E)等。在排土场的复垦区我还了解到采用飞机播撒草种和人工造林的方式对采空区的生态进行改善,所值的树中有经济植物,复垦的同时也得到了资金的回报,用于更好的投入到复垦的生态保护中。在复垦区还建设有足球场、花园、鸵鸟野鸡养殖园,形成了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展的美好景象。第四天安全环保科的科长召开会议认真听取了我们实习参观期间的意见,把实习过程中不懂的和发觉的问题及安全隐患提出来,我们各抒己见,发表各自的看法和所存在的问题,例如:我所学的安全工程专业在企业工作中如何运用,把知识和实际接合:作为一名安全治理员如何去治理好周围的生产人员,如何开展安全工作:以后工作的挑选和对自己的定位问题和注意大四所要把握的专业知识。实习终止后,大家有太多的想法,有太多的向往,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了更好的参考,大家依依不舍地与昆阳磷矿的安全环保科的工作人员辞别。我此时充满了活力与激情,觉得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努力让自己的专业知识细化,一次成功的实习!

 3 矿山概况 昆阳磷矿始建于 1965 年,被化学工业部批准成立,属中央直属企业,归化学工业部直接领导。1970 年,被化学工业部划归地方管辖,归云南省燃化局直接领导。1978 年,昆阳磷矿矿务局成立,昆阳磷矿又隶属昆阳磷矿矿务局。1991年底,云南磷化学工业(集团)公司成立,昆阳磷矿为云南磷化学工业(集团)公司直属单位。2001 年,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在原云南磷化工业(集团)公司的基础上改制组建成立,昆阳磷矿为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直属单位。2005年 7 月,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全资进入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昆阳磷矿现隶属云天化集团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昆阳磷矿矿区开采范畴东起老鸦洞箐,西至狗老八箐,东西长约 5.1 公里,南北宽约 0.8~1.2 公里,矿区全部面积 6.76 平方公里。矿区内的梅树村剖面是我国研究震旦系——寒武系界线的主要地点之一,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在国际上也有广泛的影响。昆阳磷矿位于昆明市西南 72 公里,滇池南端西侧 2 公里处,

 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1′10″~103°34′48″,北纬24°12′58″~24°44′10″,行政隶属昆明市晋宁县古城区。批准矿区面积 15km 2 。矿区距昆明 80.5km,矿区交通方便,至昆明有专用公路、铁路、水路线相通,至安宁、玉溪等地有公路相通。昆阳磷矿现有在岗职工 1507 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253 人,占职工总数的 16.79 %,是一支思想素养好 、技术水平高、作风过硬的队伍。

 矿区专用铁路从矿区南侧通过。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昆阳磷矿,形成年产矿石 260 万吨,剥离 1000 多万立方米的大型露天磷矿采选企业,遵行公司“科学发展、四效(资源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企业效益)并举、建设一流采选企业”方针 。主要有擦洗酸法矿、黄磷矿、磷矿粉、钙镁矿等产品。昆阳磷矿在生产设备上达到了国内大型矿山企业的先进水平,在矿山开拓、爆破、矿石废石运输的生产机械设备(电铲、挖掘机、钻机、推土机、运输卡车等)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购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一些设备,在生产效率上取得了超前的领先。

 昆阳磷矿一直重视科技进步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并在磷矿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治理与复原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昆阳磷矿露天长壁式采矿方法工业性试验》、自行研制成功的适于缓倾斜矿体穿孔作业的 KY—1 型钻机,以及《采空区复土植被试验研究》等项目都先后获得了国家和部、省的奖励。随着矿山复能项目的完成,昆阳磷矿又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气,生产、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善。展望未来,随着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采选能力的不断扩大,昆阳磷矿的建设发展将迎来新的契机。昆阳磷矿必将为国家磷化工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奉献。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在一、二、三、四等四个纵向分布的采区的下方村庄周围都设有擦洗厂、钙镁厂,浮选厂等矿山深加工的厂区。采区里采用自上而下,水平分层,预先爆破,采剥分段超前,矿岩纵向移动的采矿方法。对采空区进行土壤的覆盖和边坡稳固性的设计,在所覆土壤上进行树木和花草得种植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长期以来矿山一直致力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昆阳磷矿矿山企业就摸索矿山复垦植被工作,经过 20 多年的努力,截止2010年年底昆阳磷矿在矿山复垦植被方面已投入资金近4000多万元,累计完成复垦植被面积 6000 余亩,大大减少了矿区的水土流失,有效改善了矿

 区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

 我想昆阳磷矿是一个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坚持科学发展观,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思想的先进优秀企业。

 4 矿山地质概况 区域地质、矿区矿床地质 我国的磷矿成因类型基本与国外相一致,分为沉积磷块岩矿床、内生磷灰石矿床、沉积变质磷灰岩矿床及鸟粪矿床等。

 昆阳磷矿的磷矿石形成于地质史上的寒武纪时期—距今约 6 亿年。地质史上的寒武纪时期,这里是一片浩渺的海洋。由于古印度洋往北汹涌奔腾的洋流在这古海湾中逐步变缓,海水中大量磷酸盐得以沉积下来,慢慢生成了磷块岩矿床。在自然界的变迁中,沧海变高原,终于形成了这个大型的高原磷矿 昆阳磷矿位于滇池南西部,属扬子准地台西部,川滇台背斜与滇东台褶带的交汇部位。位处普渡河-滇池断裂以西,罗次-易门断裂以东的挟持地带,普渡河-滇池断裂及罗次-易门断裂是矿区内重要的三级构造单元分界断裂,控制了本区构造的发生、发展及其分布规律。

 区内地层由老至新有震旦系灯影组(Zbdn)、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Є 1 y)、中谊村组(Є 1 z)、筇竹寺组(Є 1 q)、沧浪铺组(Є 1 c)、泥盆系中统海口组(D 2 h)、上统宰格组(D 3 z)及第四系(Q)。

 昆阳磷矿是海相沉积的大型磷块岩矿床,厚度较大,品位较高,矿层稳固。矿体规模较大,东起 1 号勘探线,西止 76 号勘探线,矿体长 7.6 公里,宽 1—2 .15公里,面积 12.4 平方公里。矿体倾角 10—30°,平均 16.4。,矿层分上下两层,上层矿 5—7 米,平均 6.18 米。下层矿厚 3—4 米,平均 3.25 米。上下层矿之间为夹层,厚度 2—3 米。

 5 生产概况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昆阳磷矿,形成年产矿石 260 万吨,剥离 1000 多万立方米的大型露天磷矿采选企业。矿区于 1956 年由原西南地质局 528 队完成详细地质勘探,提交了第一篇和第二篇储量运算报告书,共批准地质储量 12083.50万吨。1965 年 10 月,化工矿山设计研究院以详勘报告为基础完成了扩初设计,圈定可采储量 8213.70 万吨。经过四十多年的开采,一采区阶段闭坑;二采区由

 设计最高开采台阶 2280m 水平已采至 2080 -2020m 水平,高品位矿石保有储量减少,已进入晚期开采阶段;三采区接替一采区于 1987 年完成基建投产,开采至 2100-2080m 水平;四采区为二采区接替开采区,2007 年基建工程竣工后,进入正常生产阶段,东采场开采至 2200m 水平,西采场开采至 2070m 水平。目前正在准备五、六采区首采段和待云寺矿区的前期生产工作。

 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如钻机(TITON-500、KQ-200)、电铲(FWK-5、WK-4)、挖机(沃尔沃 EC700、小松 PC1250)、运矿车(HD325、3305F、CAT773E)、4 立方米电铲,4.5 立方米电铲、 4 立方米沃尔沃 EC700 反铲、4.5 立方米 PC750正铲、6 立方米小松 PC1250 正、反铲,部份地段采用小型内然挖掘机小松 PC400进行配合开挖,矿石主要采用 CAT330、PC400 等内然挖掘机进行采装,东风车外委运输。

 采矿方法为自上而下,水平分层,预先爆破,采剥分段超前,矿岩纵向移动的采矿方法。

 爆破技术为逐孔微差“V”型起爆技术。

 采场公路从工作帮推进方向直入式进入平盘工作面,从非工作帮进入排土场。四个采区均有独立的开拓运输系统。

 矿石通过东风车运至各加工点,加工成酸法(擦洗)矿、黄磷矿、磷矿粉、磷矿砂、钙镁矿、酸法(筛分)矿等产品后,通过火车、汽车运至全国各地销售。

 主要加工单位和加工产品:80 万 t 擦洗装置:黄磷矿、酸法矿三打:黄磷矿、酸法矿...

篇三:矿山生态修复社会实践报告

乡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 可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目

 录

 1 立项依据及意义

 ................................ ...................

 1 1 1.1

 立项依据 .............................................................................................................. 1 1.2

  项目的必要性 ..................................................................................................... 1 1.3

  项目意义 ............................................................................................................. 2 2 项目概况

 ................................ .........................

 3 3 2.1

  项目基本概况 ............................................................................................... 3 2.2

  项目申请单位及协作承担单位基本概况 ...................................................... 3 2.2.1

 项目申请单位基本概况 ............................................................................... 3 2.2.2

 协作承担单位基本概况 .............................................................................. 3 3

 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 ..........

 4 4 3.1

 自然地理 ........................................................................................................ 4 3.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 4 3.1.2

 地形地貌 ...................................................................................................... 5 3.1.3

 气象 ............................................................................................................... 6 3.1.4

 水文 ............................................................................................................... 6 3.2

  地质环境条件 ............................................................................................... 6 3.2.1 工程地质 ....................................................................................................... 6 3.1.6 水文地质条件 ............................................................................................... 7 3.2.2 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 ................................................................................... 7 3.1.8 人类工程活动 ............................................................................................... 8 4 4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 ......

 9 9 4.1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 9 4.1.1 玉湖山项目区.............................................................................................. 10

  4.2.2 河口庄项目区.............................................................................................. 28 4.2

  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 .......................................................................... 36 5

 治理项目的原则、目标及任务

 ................................ .....

 36 5.1 原则 .................................................................................................................... 36 5.2 目标 .................................................................................................................... 37 5.3 任务 .................................................................................................................... 37 5.4 预期成果 ............................................................................................................ 38 6 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依据

 ................................ ........

 38 6.1

  技术路线 ........................................................................................................... 38 6.2

  工作方法 ........................................................................................................... 40 6.3

  工作依据 ........................................................................................................... 41 7

 项目实施方案

  ................................ ...................

 41 7.1

  治理工程基本方案原则 ................................................................................... 41 7.2

  治理对象及范围 ............................................................................................... 42 7.3

  治理项目实施方案及主要工作量 ................................................................... 42 7.3.1

 勘查工程 ..................................................................................................... 42 7.3.2

 治理措施 ..................................................................................................... 44 7.4

  技术要求 ........................................................................................................... 50 7.4.1

 勘查工程技术要求 ..................................................................................... 50 7.4.2

 治理工程技术要求 ..................................................................................... 51 7.5

  施工进度安排 ................................................................................................... 52 8 8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项目费用概算

 ...............................

 52 8.1 预算编制依据 .............................................................................................. 52 2 8.2 费用构成 ..................................................................................................... 52 8.2.1 取费说明.................................................................................................... 52 8.2.2 工程施工费................................................................................................ 52 8.2.3 其它费用.................................................................................................... 54 8.2.4 不可预见费................................................................................................ 54

  3 8.3 投资概算 ..................................................................................................... 55 9 9 、申请财政资金数额及使用方向

 ................................ .....

 59 10 、节能减排

 ................................ ......................

 59 10.1 编制依据 ................................................................................................... 59 10.2 节能减排原则 ............................................................................................ 59 10.3 节能减排措施 ............................................................................................ 60 10.3.1 节水措施.................................................................................................. 60 10.3.2 节油措施.................................................................................................. 60 11 、环境保护

 ................................ ......................

 60 11.1 编制依据 .......................................................................................................... 60 11.2 场址环境条件 .................................................................................................. 61 11.3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 61 11.4 环境保护措施 .................................................................................................. 62 11.4.1 防尘环保措施.......................................................................................... 62 11.4.2 污水、废气环保措施.............................................................................. 62 11.4.3 噪音环保措施.......................................................................................... 62 11.4.4 固体废物环保措施.................................................................................. 62 12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

 62 12.1 劳动安全、卫生设计依据 .............................................................................. 62 12.2 安全保护措施 .................................................................................................. 63 12.3 卫生防疫 .......................................................................................................... 63 12.4 消防 .................................................................................................................. 63 13 、项目组织与管理制度

 ................................ ............

 64 13.1 组织机构设置 .................................................................................................. 64 13.2 项目管理制度 .................................................................................................. 64 13.2.1 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 ............................................................................... 64 13.2.2 实行项目公告制 ....................................................................................... 64 13.2.3 实行项目工程招标制 ............................................................................... 65

  13.2.4 实行合同管理制 ....................................................................................... 65 13.2.5 实行项目工程监理制 ............................................................................... 65 13.2.6 实行项目审计制 ....................................................................................... 65 14 、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 ............

 65 14.1 组织保障措施 .................................................................................................. 65 14.1.2 安全生产措施 ........................................................................................... 66 14.2 技术保障措施 .................................................................................................. 66 14.2.1 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 66 14.3 资金保障措施 .................................................................................................. 67 14.4 安全保障措施 .................................................................................................. 68 15 、工程招投标

 ................................ ....................

 69 15.1 概述 .................................................................................................................. 69 15.2 招标依据 .....................................................................

篇四:矿山生态修复社会实践报告

NSTRUCTION勘 察 测 绘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以淮南老龙眼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工程为例丁 畅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淮南 232000摘 要:矿山生态修复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矿山废弃地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制定出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方案,不仅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也符合矿业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将以淮南老龙眼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工程实践为例展开简要分析和论述。关键词: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老龙眼中图分类号:U469

 文献标识码:A随着国家对矿产资源需求的迅速增加及矿业经济的迅猛发展,矿山开采造成大规模的土地破坏和植被破坏,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十分严重且日益受到高度重视的问题。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作出了很贡献,但也引发一系列难以避免的环境问题。采矿活动所形成的废弃地具有众多极端理化性质,对矿区土地资源、水环境、生物多样性等均产生巨大影响并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影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项目概况项目区位于淮南市主城区南部,由于历史采石原因,老龙眼水库及其周边的刘家山、张家山一带区域,于上世纪70 ~ 80年代大量开采山石资源,导致区内地质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留下了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该区域的建制划归淮南市后,市政府已对该区域实施了山石禁采。项目区属于舜耕山山脉,面积约0.6km2。2、治理前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2.1山石开采造成地貌景观的破坏整个老龙眼矿区由于多年开采山石而废弃的采石场面积达到了约0.5km2,占项目区总用地的83%。开采山石造成的石土裸露、沟谷消失或断流、沟谷雨林消失,生态环境和景观受到严重破坏。整治区内密布大小不等的采石坑,深度1 ~ 3m,周长5 ~ 30m。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区内存在大量取土时留下的土坑,这也增加了整治工程的工作量。2.2山石开采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项目区内植被类型相对单一,乔木林几乎全部为人工栽植,主要以侧柏、水杉为主,部分呈现明显的人为修建痕迹,树龄一致,缺少更新层,林下二层乔木和灌草层植被稀缺,主要由于人工栽植的树木密度间距较小,透光性差所致,不利于林下植被生长。采石场区植物中仅有少量小灌木和草本植物。这种地域上的植被分布差异,主要是因为山体的采石活动频繁,导致一系列的土壤养分和水分的流失和土壤盐渍化程度增高。2.3山石开采造成水土流失与土壤环境的破坏采石场周边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由于长期的开采,造成地面起伏较大,形成的石壁、台阶使地表倾斜、坡度改变。坡度越大则径流量越大,冲刷量也越大,引起水土流失和土地侵蚀也越严重。采石过程中土石堆积及碾压,增加土壤密实度,导致土壤重度加大的现象。采石活动改变了土壤的质地结构,增大了土壤的导水率,持水力降低,土壤所含水分减少。因此土壤湿度大幅下降,植被难以生长,再加上不断的固体废弃物堆放、地表坑洼不平造成的水土流失都是植被稀少的限制因素。2.4山石开采诱发不良地质现象项目区内高陡边坡已经发生了较多的局部破坏,此类破坏在治理之前将继续发展。根据局部破坏形式和边坡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以下不良地质现象随时可能被诱发的潜在威胁。(1)崩塌。坡顶处平面滑塌和组合型弧面滑塌破坏,由于风化强烈,风化裂隙极发育,岩体强度相对较低,因而破坏规模较大。除结构面发育因素外,边坡坡度过陡是坡顶部位的滑塌主要诱发因素,爆破松动是边坡中部及以下楔形崩塌的主要诱发因素。崩塌破坏多发生于雨季,尤其时暴雨时,雨水下渗对边坡稳定影响严重。(2)坠落与掉块。边坡表面上零星分布着崩塌或崩塌形成的碎石夹土松散堆积物,边坡坡度普遍陡峻,局部可达80°左右,坡体节理裂隙发育,在爆破松动作用下岩体破碎或较破碎,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块体或块石,随时有产生坠落或掉块的可能。3、设计原则3.1治理方案设计原则项目的治理遵循重点突出、因地制宜,并要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废弃矿山的治理,不只是简单的绿化,更重要的是生态重建,应充分考虑修复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长久性。4、主要生态修复技术4.1清除危岩技术通过降低边坡高度或放缓边坡角,从而提高稳定性,并清除坡体表面松动的岩体和崩塌堆积物,消除崩塌、滑坡等安全隐患。爆破采用裸露药包方式,根据危岩体积的大小,将药包放在危岩体表面或深度小于0.5的浅穴处,爆破使危岩破碎并飞移,一部分碎石直接落入采坑,另一部分碎石经人工清理,并移至采坑。为减少地表水渗入边坡体内,在坡顶设置截水沟,坡面和坡角处设置地表排水系统。4.2 PMS植生基材喷射技术主要由植生基材、锚杆(钉)

 、高强土工网三部分组成,第4卷 第34期2014年12月

 CONSTRUCTION勘 察 测 绘利用植生基质专用喷射装置将搅拌均匀的植生基质按设计厚度喷射到岩石坡面上,在岩石坡面构建一个具有自生长的功能系统,通过植物的生长活动和其他辅助工程措施进行边坡加固。该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固坡迅速;适用范围广;基材抗旱耐寒性强;易进行施工管理和竣工养护等特点。4.3生态棒防护技术生态棒采用不可降解土工合成材料制成,棒体内填充植生基质材料(多孔性材料为主,富含有机质、无机矿物质、保水剂等。

 )生态棒防护技术主要依靠生态棒特有的柔性特点,在岩石坡面按一定距离(15 ~ 2m)横向布置,起到分割坡面,稳定后期喷播基材作用。同时,由于棒体内多孔性基质材料具有很好的保水、透气性能,有利于边坡植物的生长发育。4.4植被垫防护技术植被垫采用不可降解土工合成材料制成,植被垫内充填植生基质材料,充填饱满的植被垫采用缝包机封囗。由于石壁坡面具有整体性强、不透水等特点,在生态棒防护框架内铺设植被垫,并用专用射钉枪将其固定在岩石坡面。植被垫特有的材料结构,可以确保垫与坡面良好的贴服,同时植被垫又可以与坡面形成良好的蓄排水空间,基材内多余的水分可以通过植被垫及时排除,又可以将必要的水分蓄积在垫体及坡面微型凹凸空间内,有利于基材层的长期稳定和植物根系的生长与延伸。4.5岩面垂直绿化技术通过对坡度较陡、不适合采用其他绿化方式的裸露岩体,在岩体的坑洼部位种植攀缘植物的容器苗,实现岩体、挡墙绿化和生态修复。这种技术延伸了以往只在岩体或者挡墙下部种植攀缘植物的模式,结合工程措施利用岩面局部坑洼和人工采用工程措施呈梅花状实施的坑洼部位栽植藤蔓植物,从多个方位进行垂直绿化。4.6景观再造技术复绿达到一定的效果后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配合城市建设需要,将废弃采石场开辟成公园、游乐园、野生动物栖息地、生态廊道等观光游览景点。结合城市规划需要,以全新理念和生态景观美学为标准进行多种形式的营造。5、结语通过生态修复治理,老龙眼矿区被采石破坏的土地资源重新得到利用,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使昔日的荒地、荒滩、荒水,变成了绿树成荫、花开满园的怡人环境,生态环境效益显著。不仅为项目及周边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舒适的生活空间,也为实现区域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参考文献:[1]李洪远.工业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景观更新途径[J].城市,2005(4).[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三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3]周连碧.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4]沈烈风.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工程[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作者简介:丁畅/1987年生/女/安徽淮南人/同济大学风景园林硕士,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修复。第4卷 第34期2014年12月文章被我刊收录,以上为全文。此文章编码:2014D   1101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以淮南老龙眼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工程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以淮南老龙眼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工程为例为例作者:丁畅作者单位: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淮南 232000刊名: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LiLun Yan Jiu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丁畅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以淮南老龙眼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工程为例[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4) )

 2014(34)

篇五:矿山生态修复社会实践报告

2019 年 ** 区 ** 山 废弃露天矿山

 生态修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省 地质工程勘查院

 一 二 ○ 一 九 九 年 年 九 九 月 月

  2019 年**区**山废弃露天矿山 生态修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报告编写单位 : **省地质工程勘查院 资质证书编号 : 危险性评估甲级 ****

  勘查甲级 ****

  设计甲级 ***** 资 质 等 级 : 甲级 报 告 编 写 人 : ******** 项 目 负 责 人 : ** 技 术 负 责 人 : ** 审 核 人 : ** 总 工 程 师 : ** 院 长 : **

  提交报告时间 : 2019 年 9 月

  目

 录

  1、任务由来、必要性及意义 ............................................... 1 1.1 任务由来 ......................................................... 1 1.2 项目必要性 ....................................................... 1 1.3 立项的意义 ....................................................... 2 2、治理项目概述 ......................................................... 2 3、治理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 6 3.1 地质环境背景 ..................................................... 6 3.2 治理区地质环境现状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 10 3.3 地质环境问题及危害 .............................................. 18 4、治理项目的目标任务 .................................................. 20 4.1 目标 ............................................................ 20 4.2 任务 ............................................................ 20 4.3 预期主要成果 .................................................... 20 5、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 .................................................. 20 5.1 技术路线 ........................................................ 20 5.2 工作方法 ........................................................ 21 6、具体的实施方案 ...................................................... 21 6.1 治理工程总体部署 ................................................ 21 6.2 治理对象 ........................................................ 21 6.3 治理措施 ........................................................ 21 6.4 技术要求 ........................................................ 34 6.5 施工进度安排 .................................................... 36 7、投资估算 ............................................................ 36 7.1 估算依据 ........................................................ 36 7.2 取费标准 ........................................................ 37 7.3 投资估算 ........................................................ 37 8 、 申请财政资金数额及使用方向 ........................................ 42 9、节能分析 ............................................................ 42 9.1 节能 ............................................................ 42 9.2 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 43 9.3 节能措施 ........................................................ 43 9.4 能源管理 ........................................................ 43 9.5 节能效果分析 .................................................... 44 10、环境保护 ........................................................... 46 10.1 编制依据 ....................................................... 46 10.2 场址环境条件 ................................................... 46 10.3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 46 10.4 环境保护措施 ................................................... 46 11、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47 11.1 劳动安全、卫生设计依据 ......................................... 47 11.2 安全保护措施 ................................................... 47 11.3 卫生防疫 ....................................................... 48 11.4 消防 ........................................................... 48

  12、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 49 12.1 组织保障措施 ................................................... 49 12.2 技术保障措施 ................................................... 49 12.3 资金保障措施 ................................................... 51 12.4 安全保障措施 ................................................... 51 13、工程招投标 ......................................................... 52 13.1 概述 ........................................................... 52 13.2 招标依据 ....................................................... 52 13.3 招标范围 ....................................................... 52 14、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及风险性分析 ....................................... 54 14.1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 54 14.2 项目实施的风险性与不确定性 ..................................... 54 15、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 55 15.1 社会效益 ....................................................... 55 15.2 环境效益 ....................................................... 55 15.3 经济效益 ....................................................... 55

  附图 1 .................... 2019 年**区**山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 A 采区勘查工程布置图 附图 2 .................... 2019 年**区**山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 A 采区治理工程规划图 附图 3 .................... 2019 年**区**山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 A 采区典型剖面示意图 附图 4 .................... 2019 年**区**山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 B 采区勘查工程布置图 附图 5 .................... 2019 年**区**山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 B 采区治理工程规划图 附图 6 .................... 2019 年**区**山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 B 采区典型剖面示意图 附图 7 .................... 2019 年**区**山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 C 采区勘查工程布置图 附图 8 .................... 2019 年**区**山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 C 采区治理工程规划图 附图 9 .................... 2019 年**区**山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 C 采区典型剖面示意图

 1 1 1 、任务由来、必要性及意义

 1 1.1 任务由来

 为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和完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的意见》(*字[2018]3 号)相关要求,2019 年 8 月,**省自然资源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通知》,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保障安全、恢复生态、兼顾景观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并下拨财政专项资金,要求按照“2019 年**市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任务明细表”对相应废弃露天矿山进行生态修复。

 根据上述文件要求,**区拟对**区**山废弃露天矿山开展生态修复。为此,**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分局委托**省地质工程勘查院对“2019 年**区**山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

 2 1.2 项目必要性

 本次需治理的矿山为露天开采矿山,其责任主体灭失。

 (一)国家政策的需要

  根据《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和完善矿产资源制度加强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的意见》(*字[2018]3 号),要求于 2020 年 3 月底之前完成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任务。

 (二)改善当地地质环境的需要 项目区位于**山风景区保护范围之内,由于矿山开采而形成的采坑断面“白茬”,与周围绿树环绕的景区自然景观极不相配,严重影响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矿业活动形成高陡采面,大面积山体裸露,严重破坏了当地地质环境、地貌景观和生态环境,遇大风天气极易产生风沙扬尘,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产生活和大气环境。同时项目区在**区西外环路的可视范围之内,影响了公路两侧的可视范围内的旅游景观,因此对这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治理恢复,可以有效改善当地生态地质环境。

 (三)消除灾害的需要 项目区内开采遗留采面高耸陡立,局部破损,遗留危岩浮石。采面及边坡随着风化、卸荷等作用的侵蚀,在降水、地震等作用下,易发生崩塌类地质灾害,对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为了消除崩塌灾害隐患,对其进行治理非常必要。

 综上所述,开展此项目,对改变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居民安居乐业非常有必要,

 2 也符合国家及地方政策,顺应民心。

 3 1.3 项目 的意义

 通过对该矿山进行综合整治,使矿山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落实了**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省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2019)》中“落实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任务,积极开展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助力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的任务要求;另外,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潜在的矿山地质灾害隐患得到有效控制,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和优化,可以达到恢复植被、改善环境、避免风沙扬尘污染周边村庄、道路并提高周边村民生活水平使之安居乐业的目的。

 2 2 、治理项目概述

 **区**山废弃露天矿山位于**区西北部,共包含 A、B、C 三个采区,其中 A 采区位于**山东南侧,北侧 0.75km 为 B 采区,C 采区位于**山北侧、B 采区西北侧约 1.25km处,总计破坏总面积约 498487 ㎡,其中采面面积约 182403 ㎡,采场平台面积约 316384㎡。

 3 表 2-1 各采区破坏面积统计表 采区 图斑破坏面积(㎡)

 采面破坏面积(㎡)

 平台破坏面积(㎡)

 合计(㎡)

 A 125600 75600 129700 205300 B 65400 58000 104500 157500 C 108700 48503 82184 104455 总计 299700 182103 316384 498487 A 采区位于**城区西南侧约 3.8km,**村东北约 800m,有简易道路与**区西外环相连,行政区划隶属**市**区**村,中心地理坐标:东经 115°16′14.869″,北纬38°56′19.867″,属于“**县**村东 300 采石场”图斑,编号 CC1306072017000051。西北侧约 2.6km 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西侧约 3.3km 为京昆高速引线(省道 332 保涞公路),东侧约 0.75km 为**区西外环路,交通方便(插图 1)。

 A 采区周边地表植被以杂草、荆条、椿树、榆树为主,区内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山体裸露。矿山多年开采,形成多处陡立采面,自南向北划分为 7 处采场及一个残垣危岩体(卫片 1)。各采场采面长一般 90~330m,高约 5~80m,采面坡度在 45°~85°之间,CK1 处为表层剥采,采场较平整;CK2、CK3、CK4.CK7 为直线型采面,无台阶遗留;CK5、CK6 采面可见 3~4 级台阶遗留。各采面基岩裸露,局部存在危岩浮石。

 卫片 1

 A 采区采石场(拍摄时间 2019 年 5 月)

 B 采区位于**城区西侧约 3.7km,位于**村东南侧约 500m,有简易道路与**区西CK7 北危岩体

 4 外 环 相连, 行 政区划 隶 属 **市 ** 区 **镇 ** 村,矿 区 中心地 理 坐标:

 东 经115°16′19.128″,北纬 38°56′46.720″,属于“**县**镇**村东南 500m 建筑石料用白云岩”图斑,编号 CC1306072017000032。采石场西北侧约 1.7km 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北侧约 1.3km 为京昆高速引线(省道 332 保涞公路),东侧约 0.7km 为**区西外环路,西侧约 1.8km 为京昆高速,交通方便(插图 1)。

 矿山多年开采,形成多处陡立采面,自西向东,由高到低划分为 9 处采场(卫片2)。各采场采面长一般 100~320m,高约 15~50m,采面坡度在 40°~60°之间,均为直线型坡面,未进行分级处理,采面基岩裸露,局部存在危岩浮石。在 CK1 采场平台前缘形成 1 处边坡,边坡呈土石混合质,高度约 20m,坡度约 45°,长度约 200m,边坡面积约 5000 ㎡。

 卫片 2

 B 采区采石场(拍摄时间 2018 年)

 C 采区位于**市**区西约 5km,**村西南侧约 300m 处,行政区划隶属**市**区**镇**村,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 115°15′33″,北纬 38°57′09″,属于“**县**镇**村西南 300m 建筑石料用白云岩”图斑,编号 CC1306072017000082。采石场西北侧距国家南水北调渠道工程约 240m,西北侧约 100m 为京昆高速引线(省道 332 保涞公路),向东约 1.2km 为**区西外环路,向西约 1.0km 为京昆高速,交通条件便利(插图 1)。由于以往多年的矿山开采,该区遗留有多个高陡采面,自西向东,由高到低大致可划分为 6 处采场(卫片 3)。各采场采面长一般 100~550m,高约 25~60m,采面坡度在 45°~90°之间,多为直线型坡面,单一采面自上而下未进行分级处理,采面为裸岩坡面;局部坡面遗留了危岩,局部坡面小台坎地形上...

推荐访问:矿山生态修复社会实践报告 矿山 修复 生态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