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小学数学作文记作文,菁选3篇(精选文档)

小学数学作文记作文,菁选3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2-22 12:10: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数学作文记作文1  “上数学课罗。”“不知道今天老师会和我们玩什么游戏?”“总之每节课都有游戏。”“今天讲什么呀?”“好像是分数。”“雯雅。”“老师好。”“上课了,快进去吧。”  “上数学课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作文记作文,菁选3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作文记作文,菁选3篇(精选文档)

小学数学作文记作文1

  “上数学课罗。”“不知道今天老师会和我们玩什么游戏?”“总之每节课都有游戏。”“今天讲什么呀?”“好像是分数。”“雯雅。”“老师好。”“上课了,快进去吧。”

  “上数学课罗。”“不知道今天老师会和我们玩什么游戏?”“总之每节课都有游戏。”“今天讲什么呀?”“好像是分数。”“雯雅。”“老师好。”“上课了,快进去吧。”

  “今天我们讲分数。”调皮王又在吃东西了。老师过去了,人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我们把这个看作单位“1”。把它*均分。”我们每人都拿了一块。我刚要吃。“雅夙,别把单位“1”变成单位雅夙了。到时候拿你*均分。”全班都哄堂大笑。我却羞红了脸。

  “哇!”“老师,你。。你拿大饼干嘛呀,又想*均分哪。”“老师教你们认,认不出来就别想吃到它。先认先得哈。”老师写了个3/4,指了指中间。“老师我知道!”“雅夙你来。”“这是分数线。”老师扯了一小块下来。“给你,你要是敢吃。。大家一起来!”“把雅夙当成单位“1”!”“老师,不能吃呀。”“我说先认先得,我说了先认先吃了吗?”“。。。。”

  7/1+7/9=?老师写好了。可是她不叫人做。总算等到老师发言了,“雯雅你来。”‘怎么不抽我了。’只见上面写着一又七分之三。“她是住在天上的。”“有谁再来。”“雅夙!”我写了一个七又九分之七。“单位“1”给你了。”“大饼。。”老师拿了一张纸给我。“老师,您说的单位“1”。。”“就是它。”“。。。”

  “现在可以玩游戏了。”“雅夙,你是七分之七,也是单位“1”。”“开始了!”只见一大堆人堆过来扯我。“老师不要,救命呀。”“你出去我就告诉保安你逃学。”“别追我了,别追了!”

  “我话还没说完呢,雯雅是七分之六。。。。”“七分之七站一站。”可是我本来就是站着的嘛。“变成单位“1”!”又围过来了,一大堆人。我立刻坐下去又站起来。才幸免于难。

  “坐回原位!”“雅夙!”“什么是单位“1”。”我玩心还没完,以为又要玩这个。“这次我当单位“1””全班哄堂大笑,我还不知道。“有什么好笑的嘛,大不了你来当嘛。”我这一说大家笑得更厉害了,就连老师也笑了。

小学数学作文记作文2

  由于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是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这种特殊身份及其生活环境,使他们之间的交往、野外活动大大减少,导致他们“事实经验”贫乏。而这种“事实经验”又是引起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材料”。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来填补学生“事实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的体验学习获得成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帮助学生实现这种体验学习。

  ⒈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研究的对象。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能感到亲切,能产生数学情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⒉优化数学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可体验的数学事实。

  数学中概念课一般比较难教,如能把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教学,就能卓有成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这些抽象的概念。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毫米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建立1毫米的空间观念,教师为学生提供1分硬币、学生非常喜欢的“王牌”卡片和一些扑克牌等实物,让学生在这些实物中找出1毫米的实际长度。这样,就把抽象的数学概念“毫米”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事实——找1毫米的实际长度。学生找的积极性很高,有的说:“1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王牌’卡片的厚度是1毫米。”有的说:“1分硬币上表示的年份的`小数字如‘1978’的长度是1毫米、扑克牌中‘J’竖直的地方的宽度刚好是1毫米、扑克牌中‘4’一横出头部分的长度是1毫米。”你看学生观察得多仔细啊!有的说:“我发现了三张扑克牌叠在一起的厚度正好是1毫米!”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借助实物的表象真正形成了1毫米的空间观念,而且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能力和情感得到了和谐发展,特别是学生的创新“火花”得到了迸发。

  ⒊优化学习材料,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

  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和当前要讨论的问题之间的距离,来设计有结构的学习材料。设计的学习材料如果太难,学生的学习往往会不能成功,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就不会有愉悦的体验;如果过易,思维的强度不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愉悦的体验就不够强烈。

小学数学作文记作文3

  斤和千克是一样的,而他们的用处却不一样,今天我问了奶奶,奶奶高诉我告诉我了斤和千克的互化方式。我简单地再这写一下;

  1斤=0.5千克=10两=500克而且告诉我“千克”是国家法定计量单位,1千克=1000克。 “斤或两”应为“市斤或市两”,俗称“斤或两”是国家废除的计量单位,1市斤=10两或1市斤=500克。因此,千克和克,斤,两在量值上的换算关系为: 1千克=1000克=2市斤=20两

  而且我上网查了资料知到了《千克的认识》是培智学校数学教科书第九册中第四章《千米、千克的认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千克虽是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单位,但由于斤在生活中还未完全消失,学生并不十分熟悉千克,因此建立千克的概念对弱智学生来讲更加困难。再者,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借助工具、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重量,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千克”的感性认识;又通过称同一物体的重量,得出千克与斤的关系,很具体地感知斤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和一些让学生能好好的认识千克和斤

  如上堂课让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个调查作业,让我们去菜市场看看卖菜、卖水果小商贩是怎样叫卖的,但不知道我们完成的怎么样。也可这样说生:土豆0.5元一斤、 葡萄2.5元一斤、豆角5元三斤……

推荐访问:作文 小学数学 菁选 小学数学作文记作文 菁选3篇 小学数学作文记作文1 小学数学小作文 年级数学作文 一篇数学小作文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