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中历史重要基础知识,菁选3篇【优秀范文】

高中历史重要基础知识,菁选3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3-03-30 14:3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高中历史重要的基础知识1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  (1)外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侵略。  (2)内部:闭关自守,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  2、开眼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重要基础知识,菁选3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高中历史重要基础知识,菁选3篇【优秀范文】

高中历史重要的基础知识1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

  (1)外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侵略。

  (2)内部:闭关自守,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

  2、开眼看世界的状况:

  (1)林则徐,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四洲志》介绍世界三十余国的地理、历史和政情,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完成林则徐嘱托,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魏源在该书序言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有重要启迪作用。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

  (1)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

  (2)内有太*天国运动的打击。

  2、过程:

  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于是,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3、目的: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它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4、实践:掀起一场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进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三、维新变法思想

  1、背景:

  (1)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2)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

  (3)思想主张:

  a.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b.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c.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4)特点: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2、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

  (1)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

  (2)这时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3)过程:

  a.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

  b.撰写《新学伪经考》,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

  c.撰写《孔子改制考》一书,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4、实践:1898年,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

  5、影响:尽管变法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潮流。

高中历史重要的基础知识2

  一、罗斯福新政

  (1)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打击美国;

  ②*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危机;

  ③罗斯福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立法、救济、复兴)

  ①整顿财政金融: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②调整工业生产:《全国工业复兴法》和“蓝鹰运动”

  ③调节农业生产:减少耕地面积和产量以控制市场价格

  ④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振:通过《社会保障法》,兴办公共工程提供就业机会

  (3)新政的特点:*大规模的干预经济

  (4)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①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全面来临的时代,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②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国家力量扩大消费,调节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③新政式的调整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资本主义经过这一重大调整,获得了新的发展余地和活力。

  ④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①背景: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②措施: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加强*干预经济的方式

  (2)福利改革

  ①资金来源: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

  ②福利种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

  ③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④实质: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⑤评价:福利国家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但国家的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高中历史重要的基础知识3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

  (1)外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侵略。

  (2)内部:闭关自守,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

  2、开眼看世界的状况:

  (1)林则徐,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四洲志》介绍世界三十余国的地理、历史和政情,林则徐成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完成林则徐嘱托,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魏源在该书序言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有重要启迪作用。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

  (1)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第二次*战争)。

  (2)内有太*天国运动的打击。

  2、过程:

  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于是,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3、目的: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它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4、实践:掀起一场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进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三、维新变法思想

  1、背景:

  (1)洋务运动的展开和*资本主义的产生。

  (2)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

  (3)思想主张:

  a.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b.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c.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4)特点: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2、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

  (1)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

  (2)这时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3)过程:

  a.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

  b.撰写《新学伪经考》,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

  c.撰写《孔子改制考》一书,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4、实践:1898年,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

  5、影响:尽管变法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近代一次思想*潮流。

推荐访问:基础知识 高中历史 菁选 高中历史重要基础知识 菁选3篇 高中历史重要的基础知识1 高中历史重要的基础知识1-3 高中历史重要的基础知识1-2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点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