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句子成分经典3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子吧,从表达的角度说,句子是最基本的表述单位。你所见过的句子是什么样的呢?小编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3篇《句子成分》,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小编给您的好友哦。
句子成分 篇一
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间有一定的语法关系,根据不同的语法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它们在文中的基本位置如下:
[状语]谓 语(定语)宾 语<补语> (补语也可在宾语前)
句中的主要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修饰成分除定、状、补外还有复指成分(被复指的部分在句中作什么成分,复指成分就用什么符号)。 句子成分的准确判定,依赖于对各成分概念的准确把握:
一、主语:谓语的陈述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如: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二、谓语: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怎样或者是什么的句子成分。如:明天星期日。
三、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什么”一类的问题。如: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四、定语: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数量、所属等。如:(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那(颤抖)的手慢慢抬起来。
五、状语: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如:太阳[冉冉]地升起。
六、补语: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如:他坐在桌子旁边。
七、复指成分:两个成分同指一件事物的是复指成分。复指成分常用两种格式:
1、两个名词,或者一个代词一个名词,同指一件事物,连在一起同作句子的一个成分。如:朱镕基出使五国访问。
2、把一个较复杂的成分留在句外,句子里边用指示代词来代替它。如: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复杂单句:
复杂单句概括起来有两大类:
1、单句的主干由短语或复杂短语来充当。例如:人人都过幸福生活是我们的理想。(此句的主语部分是由主谓短语来充当。) 他看见一辆卡车从村子里开出来。(此句的宾语是由主谓短语来充当。)
2、单句的附加成分复杂化。例如:她是国家队里的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定语由多个短语充当。)
特殊单句:
把字句 “红旗”轿车把我们送到天安门交通队。
被字句 我被周总理那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所感动。 黄河终于让我们给制服了。 连动句 林部长扛着行李往工地走来。
周总理打电话询问我的情况。 我去图书馆借书看。
兼语句 党中央的决定使我明确了方向。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该句式谓语由一个动宾短语套接一个主谓短语而成。动宾短语中的动词通常是使
令性的词:叫、让、派、使、请、命令、禁止、任命等等。
是字句 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主语和宾语间应是同一关系或从属关系)
存现句 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
句子成分的划分 篇二
一、用符号法标出下列句子的主干:
(1)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
(2)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
(3)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
(4)消息在乡下传得特别快。
(5)他们对这位来自基层的女干部和她乡人民坚持不懈的治沙精神所感动。
(6)我一直沉醉在世界的优美之中。
(7)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8)理想中的女儿应该是个淑女。
(9)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
(10)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
(11)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12)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13)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14)写文章是交流思想、传播经验的一种方法。
(15)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有若干主要的关节。
(16)他们是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17)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8)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19)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20)一切活的生物都离不开食物。
(21)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22)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23)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24)那些模样最像武士脸形的蟹就得天独厚地生存下来。
(25)那时候,他们根本没有注意人与人之间的 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
(26)片面的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片面的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错误的。
(27)更让我动情的,则是从不少年轻人身上反映出的心灵美。
(28)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
(29)徐悲鸿以愤激的感情,用两年的时间,创作了巨幅油画《奚我后》。
(30)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
(31)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的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32)那有节奏的歌声是和谐的、优美的。
(33)我深深的明白: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决不可能写出那八百个字。
(34)他的魁梧的身形,温和的脸,明净的额,慈祥的目光时时出现在会场上,课堂上,杨家岭山下的大道边。
(35)祥子喝了瓢凉水就走了出去。
(36)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图画。
(37)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二、用“‖”划开主谓语:
(1)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2)在一天夜里,他被一陈尖叫声惊醒了。
(3)纽约市通常辉煌通明的帝国大厦今晚熄灭了灯光。
(4)袁隆平视为生命的四分田地,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还是被那些造反派扫荡一空。
(5)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通年没吃过白米。
(6)他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留意观察日、月以及各行星的运动。
(7)我们的祖国给科学开辟了广阔的前途。
(8)她教给了我生活的知识和革命的道理。
(9)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10)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
(11)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
(12)鲁镇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
(13)人类历史的发展,与人物的活动息息相关。
(14)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
(15)在汉江南岸狙击敌人的日子里,有一天他从阵地上下来吃饭。
三、选择题:
1、结构上全是动宾短语的一组是:( )
A、纯洁高尚 全面衡量 热烈响应 热切希望
B、灿烂异彩 重放光明 热情鼓励 放射光芒
C、分析成分 巩固胜利 战胜敌人 散发香气
D、感觉良好 完全彻底 修饰限制 搭配适当
2、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一项是:( )
A、他身材高大。 B、他的身材高大。 C、他有高大的身材。 D、身材高大的就是他。
3、选出对下边句子成分分析正确的一项。( )
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
A、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宾语是“在眼前”。
B、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延安机场”,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C、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D、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十几年来”,谓语是“延安机场送行的情景常常出现在眼前”。
4、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管理 ②治理 ③昨天 ④推测 ⑤汉语 ⑥应该 ⑦清楚 ⑧宽阔 ⑨减少 ⑩懒惰
A、①②⑤/③⑥⑦⑧/④⑨/⑩
B、③⑤/①②④⑥⑨/⑦⑧⑩
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⑨⑩
D、①②⑤⑥⑨/③⑦⑧/④⑩
5、下列短语归类有错的一项是:( )
A、并列:听说读写 思想感情 光荣而艰巨 轻松愉快
B、偏正:新的语法 大操场上 跟我们学 非常激动
C、动宾:复习短语 洗热水 擦干净 送我一首小诗
D、补充:热起来 做下去 疼得发紫 读两遍 摆整齐
6、选出与“愚公移山”同类结构的一项:( )
①大江两岸 ②温故知新 ③学习计划 ④襟怀坦白
7、下列句子中用主谓短语作谓语的是:( )
A、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B、冰凉的河水呛得我好难受。
C、苏州园林布局幽雅。
D、人人都过幸福生活是我们美好的心愿。
四、句子成分划分:
长江三峡曾经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我家的猫最怕陌生人。
祖父正在找五十年前的照片。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一大早,勤奋的同学们就安静地坐在教室里认真地复习
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
薄薄的轻雾浮起在池塘里 。
乔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我已经读过两遍了。
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
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根系。
一切生物都离不开食物。
会变色的花很多。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一斤苹果五角钱。
小李这个人性格非常好。
爷爷一句话都没说。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今天星期六。
今天是星期六。
说话要简洁一些。
长江三峡曾经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窗外,细雨烟似的飘散着。
他身体健康。
长颈鹿脖子很长。
这时候,我的脑里突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年轻的我们一定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昨天,全班同学都做完了语文作业。
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脸上直往下落。
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
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
已经上了岸的勇士乘机俯身冲了上去。
小学校显得那样幽静而又神秘。
心里突然感到万分沉重。
他推开门走进去站在桌子前。
连长命令我们马上休息。
祥林嫂叫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
句子成分 篇三
一、句子的组成部分。
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
完整的句子结构是:
(定)主//[状]谓<补>+(定)宾
例如:(我们)学生||[一定][要]学<好>(专业)课程
定语用在主语前面,是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语的
如:“(冬天里)的春天”
补语用在谓语的后面,是补充说明谓语中心语的
如:“辨认<仔细>”
1、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经常有名词、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充当充当。例如:
(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例如:
(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例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例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
7、独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
例如:
(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
(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
(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
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二、句子成分划分口诀:
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
(2)纵观全局找主谓。
(3)主前定状谓后补。
(4)谓前只有状地位。
(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三、示例。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
主干:鲁班是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
主干:生产力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答案:(鲁班)主语(接受)谓语(了)状语(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定语(任务)宾语。
主干:鲁班接受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答案:(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启发)宾语。
主干:鲁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答案:(蔡伦)主语(出生)谓语(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补语。
主干:蔡伦出生。
四、练习。
划分句子成分,找出主干。
1、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2、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形成的压力叫血压。
3、人类征服沙漠的远大理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会更快的成为现实。
4、他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5、青岛主要街道在山城的脊背上弯弯曲曲的延伸着。
6、母亲那种勤劳简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7、几句话把大家逗得笑出了眼泪。
8、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9、在人们心目中,松鼠的确是一种漂亮的、驯良的、乖巧的小动物。
10、宇宙里有千千万万个像银河系一样的恒星系。
11、无数颗行星在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
12、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13、开调查会,是最简单易行又最忠实可靠的方法。
14、香港胜利回归是全国人民的一件大事。
15、谈论教育改革问题是今天大会的主要任务。
16、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17、一些似云非云似物非物的灰气低低地伏在空中。
18、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国航天遥控器研制工作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20、因为鲁班的技艺高超,后世的建筑工匠、木匠尊称他为“祖师”。
21、鲁班所处的时代,距现在已经好几千年了。
2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2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24、鲁班发现这种草叶的两边都长着锯齿状的刺。
25、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26、鲁班用锯齿状的竹片在一棵小树树干上来回拉了起来。
27、鲁班想,如果用铁片代替竹片,效果可能会更好。
28、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29、后来,鲁班有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30、出去发明了许多木匠工具外,鲁班在其他方面还有不少创新。
31、当时,还有人把字写在丝织的帛上。
32、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33、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
34、蔡伦苦苦地思考着改进的方法。
35、地球上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地震。
36、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37、当时我国的地震灾害十分频繁。
38、一天,地动仪向着西方的那条龙嘴里的铜球忽然落下。
39、这儿本是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小渔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3篇《句子成分》,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