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有关论文5篇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有关论文5篇

时间:2022-09-09 13:35:10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有关论文5篇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有关论文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 我国的高等教育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动荡,人们的价值观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有关论文5篇,供大家参考。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有关论文5篇

篇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有关论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 [摘要] 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

 我国的高等教育飞速发展, 人们的思想动荡, 人们的价值观也趋向多元化。

 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

 无论从宏观层面, 还是从微观视角来考察, 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面临着不少严峻挑战。

 针对目前大学生的现状, 文章提出了新形势下对高职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途径 一、 当代大学生的几个显著特点及成因:

  1、 自信、 张扬、 思想开放、 接受新事物快。

 尤其是 90 后大学生成长在经济全球化、 政治多极化、 文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发展, 我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父母在“90 后” 的教育上投入的精力和财力都在变大, 不少很多 90 后都有一技之长, 比如音乐、 美术、 舞蹈、 体育等, 再加上接触新事物较多, 所以在很多场合都表现出自信、 个性张扬的一面。

 90 后大学生从懂事开始, 就与网络一起成长,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90 后” 的生活。

 无论是手机、 宽带、 MP3、 MP4、 数码产品等, 他们对新媒体的熟悉程度和亲和力远远超过前几代人, 他们是全球化时代中最易感染和吸收的人群。

  2、 自私, 集体观念淡薄, 承受能力差, 缺少责任感。

 90 后的大学生很多都独生子, 而他们的父母、 爷爷奶奶等长辈的青少年时代生活条件多数不好, 生怕他们吃苦受罪, 所以对“90 后” 的他们疼

 爱有加, 久而久之养成了 “90 后” 什么事都以自己为中心、 按着自己的意愿去做事的习惯。

 家里就一个孩子的“90 后” 们从小就一个人玩、 缺少心与心的沟通与感情上的交流, 从而导致他们养成不知道什么是忍让、 不知道什么是协作。

 “90 后” 们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是怎么回事, 而离开父母到了大学校园他们就面临着竞争的压力, 每天生活在竞争、 受敦促的环境中, 这些常常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由于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浪, 致使他们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 常因为一点小事受挫就会感觉人生毫无意义, 轻者出现学习动力不足、 厌学等现象, 重者产生焦虑、 焦躁甚至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这就造成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 缺乏为人服务的意识。

 对很多社会现象不闻不问, 更谈不上参与了, 没有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 缺少政治追求。

 3、 追求高档次、 高品位的生活, 缺少吃苦精神, 没有耐性, 有强烈的反叛心里。

 90 后大学生是在祖辈和父母的疼爱与呵护下长大的, 可以说吃的、 穿的、 用的几乎是想要就可以得到满足的一代, 这样养成“90 后” 消费观念超前, 欲望更强, 背后支持消费的能力也更强。

 服装、 电脑、 手机、 IT 产品等都追求名牌。

 许多 90 后大学生有自己的观点, 敢于反抗, 对父母、 学校一些不甚合理或和他们不能接受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 敢于公然提出。

 但有时反叛意识会出现偏差, 比如一旦在学校遭遇意外事件, 比如偶然的停水、 停电, 有些学生(包括平时比较老实)

 便会通过起哄、 制造混乱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一些学生对很多问题不能够用社会化的思维来看待。

 动辄以民主、

 自由、 权利为理由评价学校的人和事, 却往往忽视了社会常识。

 比如在制止学生使用违规电器时, 有的学生讲为什么住在学校的老师可以用, 这是不平等。

 二、 大学生思想现状及制约的内外因素

  1、 现在的大学生能对当前的社会状况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能客观、 全面、 正确地评价社会基本问题大部分学生也能充分认识到社会与个人、 自然与个人、 个人与个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规律和矛盾。

 但部分学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导致立场不坚定; 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思想、 新观念、 新事物、 新科技的学习和接受快, 但部分同学对社会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 片面的、 甚至是错误的层面上, 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到不能理解。

 大学生在政治取向上具有明显实用、 功利的特点, 对政治淡漠, 缺乏对社会、 集体和他人的责任感, 缺乏吃苦耐劳和献身 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只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从价值观说,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 注重自我价值的优先实现,主要表现在对自我价值、 自身利益的追求, 热衷于自我设计、 自我实现; 大学生追求更客观, 自我意识和成才意识日益强烈, 但身心发展不平衡, 存在许多矛盾和困惑, 且理想现实化、 功利化, 偏重个人发展。利己主义, 逐渐成为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价值取向。

 道德品质缺失, 守法护法意识淡薄。

 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准普遍不高, 有的缺乏最基本的公德修养。

 一些学生不肯吃苦, 劳动意识淡漠,不以克己、 勤俭、 吃苦、 谦虚等为美德。

 缺乏自觉主动的劳动意识;

 毕业择业时眼高手低, 没有好待遇的工作不愿意去选择; 不想付出得回报。

 是非观念差、 对法律理解肤浅, 缺少自我控制。

 2、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指出,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便摆在了学校管理的面前。

 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把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根本和核心, 带动其他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1)

 加强辅导员和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高素质辅导员及教师队伍。

 2)

 政府应努力净化社会环境, 高校也应积极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3)

 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都能影响大学生思想变化。

 因此, 全社会要共同努力, 采取一系列措施, 如开展法律宣传活动、 加强网络资源管理、 倡导主流文化等, 以此净化社会环境, 为大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教育 (一)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思想政治教师的工作有其特殊性, 是在向学生讲述有关思想政

 治、 道德修养方面的立德立身之本。

 这些不像自然科学中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那样具有客观性, 易被不同思想政治素质的人接受。

 不同思想素质的人对于立德立身各有自己的看法, 一些正确的观点极易被先入为主的不合理观点所抵制。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 教育对象对强制性的要求持反对态度,他们只愿意接受来自于自己心灵的观点。

 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做被教育者的朋友, 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让学生明白教师的要求、 标准也是他们自身发展应该努力达到的标准, 这样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由此观之,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我国古代教育学著作《学记》 中提到“亲其师, 信其道”。

 这种观点已被无数的教学案例所验证, 笔者对此也有亲身体会

 笔者在一节政治课上曾劝说过一名上课看无聊读物的学生, 效果不佳。

 为了收到较好的效果, 笔者尝试从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入手, 将过去按时按点走进教室改变为提前几分钟走进教室, 利用这几分钟时间和学生闲聊, 聊电影、 电视, 也聊文学作品, 聊伊朗核查, 也聊未来就业。

 尽管这几分钟所谈内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但是拉近了 师生的关系,使学生由接纳政治教师转变为接纳政治课, 这使学生上课的学习态度都有所改观。

 在笔者又一次与前面提到的那位学生亲切交谈后, 那位学生愉快地接受了笔者的观点, 这一点可从以后的政治课上他再也没有看课外读物得到证实。

  (二) 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 高尚的师德

 古人云: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万世师表, 就是因为他的才学以及品德, 他将“仁” 作为人生的核心内容去追求, 深受学生爱戴。

 教师作为学生的表率, 要让学生自觉地将教师作为学习、 仿效的榜样, 就必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识, 提高自身的修养。

 很难想象一个不学无术、 道德败坏的教师能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

  孔子曰: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我们政治教师以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为己任, 这就要求自己必须有高尚的师德。

 例如, 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情操, 教师自己首先就要是一个一身正气、 献身教育、 热爱学生的好教师; 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师自己也首先应该是一个善于协作沟通, 能与同行平等切磋、 团结协作的教师。

 只有把这些无形的影响和课堂上入情入理的教育结合起来, 学生才愿意听教师的讲解, 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子曰:“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 一代圣贤孔子的忧虑也应该是我们今天高校政治教师所忧虑的, 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才学与品德, 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 学科合作, 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学生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后面对大量书籍, 缺乏足够的能力去选择适合自身 发展的读物, 面对信息时代, 难以抵御计算机中不良信息的侵蚀。

 这都需要高校教师的共同努力, 来提高学生素质, 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首先, 文科教师联手院校团委, 共同向学生每月推荐几本好书,

 引导学生阅读, 并可通过评选读书心得, 以及评选读好书活动积极分子, 提高学生选好书、 读好书的积极性。

 其次, 计算机教师可与院方联系, 开展计算机基本技能等级认定工作, 举办计算机方面的创新大赛,将等级认定情况、 创新大赛结果记录在档案中, 为学生以后就业积累资本, 并隆重表彰在这些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

 通过这项活动, 使学生的注意力逐渐从电脑游戏、 不良信息中摆脱出来, 将精力集中在掌握信息技术, 用电脑这个工具促进自身发展, 促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出成绩。

 再次, 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开展学生关注的国内、 国际新闻评选活动, 每月由学生投票, 选出学生关注的重要国内、 国际新闻。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学会从互联网、 电视、 报纸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改变那种不会筛选信息、 盲目接受各种信息, 并且有可能被不良信息侵蚀自己心灵的现状。

  (四) 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提高学生公民意识

 思想政治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 并可借助学院团委的力量, 共同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

 首先,开展普法教育宣传活动, 提高学生公民意识之一的法治意识。

 要完成这项活动, 作为志愿者的学生首先应该了 解一些法律学识, 在义务宣传过程中不仅增强了 他人的法律意识, 也增强了 学生自 身 的法治意识。

 其次, 开展环保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公民意识之一的环保意识。

 开展这项活动时, 政治教师可以携手团委, 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环保宣传, 讲解塑料污染的危害, 宣传垃圾分类、 废旧电池回收等内容, 这样不仅能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也进一步增强了 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

 校园里, 还可组织青年志愿者进行分类回收垃圾的活动, 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 在教学楼附近、 宿舍楼附近, 分类回收学生使用过的电池、 塑料制品, 然后进行科学处理。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把“保护环境”从观念意识层面上升到自觉行动中, 于国于己都大有裨益。

  (五) 改革思想政治课评价方式, 提高学生社会公德

 公德意识是公民意识的内容之一,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如何不是一张政治卷上的文字表述就能简单评价的。

 有些学生卷子上洋洋洒洒,近乎满分, 而在实际生活中却缺乏诚信, 有自私、 嫉妒之心; 有些学生卷子上没有完美的答案, 生活中却乐于助人、 先人后己、 见义勇为。为此, 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大胆改革, 增加新的评价方式, 将笔试和实践活动、 实际表现相结合, 来全面评价学生的思想素质状况。

  具体说来, 可以将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情况记录下来, 转化为一定的学分; 另外, 也可以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 通过教师的观察记录, 使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 转化为一定的学分(这个过程尤其要注意客观公正) 。

 最后, 将以上学分折合为一定的分数, 与思想政治笔试的分数相结合, 共同构成学生的思想政治成绩。

 这样的成绩较为客观公正,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他人、 互帮互助、 尊老爱幼、 诚信礼让等良好品德。

  (六)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据报载, 上海海事学院特困研究生扬元元, 在多次哀求院方领导让其母与他在学生宿舍同住一床未果后, 因不堪忍受楼道管理员的刻薄讥讽之语, 在宿舍用毛巾自缢身亡。

 对此, 笔者一方面感叹于这个社

 会不时飘散的冷漠所具有的强大杀伤力, 同时又对扬元元这种以生命为代价来抗争做人的尊严之举充满了敬意。

 然而, 还有其他的思考——一个人面对各种挫折时究竟应该怎样对待?这种生活的折磨难道仅仅会发生在扬元元一个人的身上吗?当然不是。

 很多职业院校的大学生也同样会面对一些不尽相同的挫折。

 为此, 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里要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应该包括如何面对心理打击与如何面对艰难环境的打击两种。

 通过一些理论讲解与模拟训练, 使学生能够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尊严, 或以个人的自强奋进, 最终事业的成功给那...

篇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有关论文

NSTRUCTION管 理 观 察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陈亚楠河北经济管理学校 河北 050091摘 要: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指南。我们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科学发展观的视域之中,才能更深刻的把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境遇,也才能更好地认识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中图分类号:D412

 文献标识码:A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解读(一)科学发展观大大丰富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是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更应坚持以人为本。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保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性,克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的不平等现象,探索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方法,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的双向的教育方式;不断增强教育的自主性,发展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方式。帮助受教育者自觉进行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使自教自律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不断增强教育的民主性,避免教育的强制性,发展情境式、体验式、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 ,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各项综合素质,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二)思想政治教育应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彰显自身价值马克思曾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 。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理论说服人、掌握群众的基本途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相信也会变成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物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理应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彰显自身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所面临的时空境遇挑战(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带来的挑战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即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向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转变不是对原有体制的修补,而是一场彻底的深刻变革。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调整,给人们的思想和心灵带来极大的震荡。一方面,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竞争意识、民主法治意识、效率意识等显著增强。这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单一性、教育者的权威性、教育内容的空泛性提出了挑战,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加强自我反思。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弱点和缺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沉渣泛起。(二)网络等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带来的挑战当今社会,网络已成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面对的新的时空境遇,网络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网络由于其“信息内容的海涵性、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与平等性、传播手段的兼容性、信息传播的时效性”等优点,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载体。但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和虚拟性,在现实社会中所形成的责任伦理和道德规范很容易丧失其约束作用,导致人们网络行为的失范;网络信息固然十分丰富,但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很容易误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网络病毒、黑客的非法入侵,则易导致网络对私人领域的不适当干预,干扰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网络化所带来的上述种种负面影响无疑有碍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展开和受教育者健康而全面发展的实现。(三)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动给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带来的挑战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和理论应运而生。这些思潮就其性质而言,既有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也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其中,关于中国模式之争、普世价值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成为影响当今中国社会的重要思潮和理论。这些社会思潮有许多是错误的,它们对社会生活产生的许多消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加以批判,将很容易引起人们信仰的迷茫、精神的涣散,社会的凝聚力和整合力势必会因此下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也势必会因此受到冲击。三、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其基本内涵是把人作为第一位的资源,确立人的主体性,倡导尊重人、理解人、爱护人,肯定人的意义和价值,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应成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应走出把教育者当作传声筒、受教育者被当作改造对象和教育活动“我说你听” 、 “我打你通”的误区,着眼于受教育者的需要和特点,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受教育者在个体需要得到满足和情感共鸣中提高自身认识水平;着眼于受教育者自身资源的开发,注重受教育者自身的反省、反思,使受教育者主动开展自我批评与自我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注重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我们应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始终,把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坚持教育的实践性。在教育过程中要避免空洞的说教和片面的灌输,注重非智力因素开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婚恋、就业、人际交往等实际开展教育活动,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切实结合起来。坚持教育内容主导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和多样性是相互联系,辩证发展的。因而,一方面我们应坚持主旋律教育,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道德教育为基础、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反对片面追求多样性的形式主义,甚至搞用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善于根据受教育者和教育活动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反对“一刀切” 、 “一锅煮” 。(三)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发展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一方面,我们应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到全球化的视野下去考察,打破不同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接触、交流的思想障碍,增进彼此间的交流和了解,在比较、借鉴别人有益的基础上发展自己。另一方面,我们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要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特色,防止简单的“拿来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的做法。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独立品性,努力保持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学科特色。我们在借鉴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经验时,应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学科体系的构建,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规律和方法的提炼,防止把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什么都有的“大杂烩” 。四、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开展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实现的关键是我们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我们既要立足于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时空境遇,又要着眼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自身问题。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原则,统筹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真正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参考文献:[1]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6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3]邱伟光、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5.第5卷 第9期2015年3月文章被我刊收录,以上为全文。此文章编码:2015M    9505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作者:陈亚楠作者单位:河北经济管理学校 河北 050091刊名: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LiLun Yan Jiu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陈亚楠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9)2015(9)

篇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有关论文

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年第5卷第3期和 谐 视 野 中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现 代 化 转 型 的 理 性 思 考李 浓( 内蒙古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蒙古呼 和 浩 特 010051)【摘要】

 和谐 的人是和 谐 社会 的文化主体, 全 面和 谐 社会 的创建以个 体和 谐 为基 础和前提. 以人 为本的科 学发展 观强调人的发展在 社 会经济发展 中的核心 作用. 强调人 的发展 最根 本的就 是要 突出人 的理性的发展 . 人的理 性是 人 的一 种高级属性. 政治思想是人的理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彰显主体性、 开发创造性、 强化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培养和谐之人 的应有之意.【关键词】

 和 谐社 会; 思想政治教育【中 图分类号】

 G 64al【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344(2007) 03—0061—03和谐 是当今社 会发展的主流。

 从宏观上来讲。和 谐 社会需要一个 合理的政治和 经济体制, 能够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但是, 从长远来看也许更为重要的方面就 是这个 社会里每一个个 体身心 健康、 精神愉悦. 和 谐要求消解人与自身、 人与自 然、 以及人与社 会的二元对立状态, 使之在一 致和 融合中寻找平衡协调发 展。

 全面和 谐的社 会集中表现为社会 的和 谐完美与人的全面发展。

 正如马克思所言:

 “每个人的自 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 由发展的条件. ” 和谐的人是 和谐社 会的文化主体, 所以全面 和谐 社会的创建以个体和 谐为基 础和 前提 。

 以人 为本的科学发 展观强调人的发展在 社会经济 发展中的核心 作用, 强调人 的发展 最根 本的就 是要突 出人的理性 的发展 。人的理性是 人的一 种高级属性。

 政治思想是人的理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 施教者与受教者的价值互通与心 灵融契过程。

 我们只有注意研究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新特 点, 选定最 佳的方式开展 工作 , 才能完成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 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也在稳步进行。

 原有高 等教育体系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特 别 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与跨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

 使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 学术视野不宽, 个性发展不足,政治 观念淡漠, 道德素质脆弱, 人格不健全。

 寻找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无力的原因也许是 个永无止境的努力, 但在特 定的条件下, 探索教育的有效性是我们应长期追求的目标。一澎显主体性所谓主体性 , 就是人 作为主体的规定性. 主体是一 个关系范畴, 是在 主客体 的对应关系中呈现出来的。

 人的主体性, 是在他同自然、 社会以及他自身发生的主客体的关系中确立的。

 社 会关系产生和 造就现实的人。

 产生和 规定人的现实的特 性’ 本质和本质力量。

 因此, 主体性既是 属性概念, 更是关系概念, 是只有在关系中才具有意义的属性概念。

 人 作为实在的现实的、 具体的存在物, 与客观 世界有着不可分割的五动的联系, 进而发展自我, 改善环境。主体 性的内涵包括自主性、 能动性和 创造性 。主体 性有整体主体 性与个体 主体性 之区别:

 整体 主体性 是人类通过漫长的历史实践全 面地建 立起来的一整套区别于自然界而又可以作用于自然界的超生【收稿日期】

 2007-08-11【作者简介】

 李 浓 ( 1962一) , 女(回族) , 河南省荥阳人, 内蒙古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61

 物族类的主体性, 它为个体 主体性 的存在 奠定了人类学的基础 ; 个体 主体性主要是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所要求的和 所凸现的, 因而, 个体主体性的内在规定性为自 主性、 能动性和超越性。

 主体在与他人、与社 会的关系之中表现出自主性; 主体在 对象性 活动中, 即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中, 表现出能动 性;主体在自我关系中表现出超越性。“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 文化知识技能的传授中, 教师要注意结合专业和 课程特 点进行世界观、 人生观 以及良好品德的教育. 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渠道、专业课教学为延伸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

 过去的教育往往只注重某一专业、 某一课程的教学, 而 在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今天, 应结合各专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充分挖掘潜藏在每一 门课程中可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不仅仅是 知识赦能的学习过程, 同时也是职业人格、 思想政治和 道德素质的培养过程。二J干发创造性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是高等教育必须超脱旧的教育体制, 从过去比较狭隘的学历教育学校教育专业教育 和 陈旧的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 构建新的机制与环境, 培养具有创新品质的人才。

 创新人才的培养重要 的是后天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各类教育的强 化。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 系、 教育方式方法, 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发展, 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创新人才的成长。

 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应从现实的情况出发, 注重学生创新意识、 仓IJ造能力和 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强调大学生作为21世纪的主要建设者, 只有克服保守知足、 重继承轻创新的传统观念,在人格上具备创新性, 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勇于开拓进取, 敢于冒尖, 敢于标新立异, 才能适应新知识层出不穷蝌学技术日新月 异的知识经济型社会的发展需要。

 创新人才的两个重要标准是学术独立性 与学术批判性 。

 大学生尽早接触研究、 发现与创造, 实现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教师为学生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和 求知欲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破除学生对知识对权威的迷信。

 教师应把当前本学科 甚至邻近学科 的最新理 论以及正在争论的前 沿学术问题介绍给学生。

 激起他们对科学的探索欲望62和 批判精神。创造性是主体性发展 的最高 形式。

 培养、 发 展主体 的创造性 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追求的目 标。认识这个问题。

 可从创造性的本质说起。

 创造性 是人在创造活动中的能动性, 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 是人特有的创造活动的特 性. 马克思曾说过:

 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也就是类生活。

 这是创造生命的生活。生活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 物种的全部特 性, 它的类特性。

 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 性” 。人类的创造性 活动就是 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 。当下. 人们论及创造性活动多指“知识的创造” 或“技术的创新” 。

 然而, 21世纪, 随着科技、 经济、 社会的发展, 人 们的生活方式、 价值观, 包括思想观念、政治标准不断变化。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仅要 向受教育者灌输一些既有的思想认识、 政治要求, 而 是要指导受教育者学会判断、 学会选择{善 会创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 以社会 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为基础, 以促进人的现代化为中心, 进而促进社会的现代化的教育。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反映现代社 会中人 自身思想政治发 展的要 求、 反映现代社会发 展的要 求。

 因此。

 必须把培养创造性 纳入思想政治 教育目标、 内容, 要以培养富有创造性的主体或培养主体的创造性 为己任。

 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就是要 从禁锢人的头脑、 抑制人的主动性和 创造性 的封闭性淖向式教育, 转向开放性的、 激发人的自主创造潜能的发展性教育。三强化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和 实践能力的途径。

 实践教学的内涵是主要 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强化和拓展, 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操作 性, 旨在培养埘” 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和 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

 “实验。

 学习、 {. 土会实践’ 从益劳动矗果程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斟学研究、 第二课堂等。

 实践教学的意义在于:

 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教学是教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切入点” ; 实践教学是由理论过渡到实践的桥梁和 纽带。强化实践教学, 观念更新先行。

 谈到创造教育与实践的关系, 不禁使我们想到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提出了以“行动” 为中心的创造教育观。

 “教育非但要教, 并且要 学要做.… . . 做的最 高境界就是 创造。

 ” 在实践教学中必须树立创新观. 一面 结合教学实践重新认识实践教学

 的特 点及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实意义, 另一 方面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基 本目标, 实施创新教育. . 要注重教学对象学习能力、 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 提高 , 特 别重视实践教学过程及活动的创新性, 重视对学生个性 和个 体潜能的挖掘和培养。从教育 目的看, 与智育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 主要不是 形成一 种知识体系, 而是 要形成一种信念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方式。

 从教育的过程和手段看, 智育过程也强调活动, 但更多的是要突 出学生的理 智活动。

 单纯的外部活动断然不能作为智育之系统的和 主导的方法(杜威的杰出之处在于把活动引入教育领域, 而其致命缺点也恰恰在于把外部活动泛化、绝对化) 。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则不同, 它不仅要求学生积极的理 智参与, 而且更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获得和 实现思想的、 政治的价值。

 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特 征, 事实上是 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强烈的人学特 征, 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特征。一 .把“实践” 范畴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并以“实践活动” 为元点建 构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 也是基于对“实践活动” 之独特 的教育功能的认同与肯定。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 对事物现实 、 人, 只能从实践、 从人的感性活动去理解, 而不能主观地、 直 观地去理解。

 实践活动概念的引入, 赋予认识论以科学的解释, 从根本上解决了逻辑范畴, 因而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的发生或起源问题。实践理念指导下的实践教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三贴近_增强实效性意义重大。

 实践教学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 念, 弥合个体与课程的断裂, 有助于建立新的课程观; 实 践教学强调现实的感性 活动在 学生思想发 展中的决定作 用, 还教学以生活世界之本原, 体现教学范式的转变, 弥合个体与教学的断裂。

 有助于建立新的教学观; 实践教学重申了实践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 础, 而自 我教育是一种更为深刻、 更为根本的教育, 改变了原有的单纯被动地认知学习模式, 实现学生学习方式与组织形式的改变, 弥合个体智力与人格发展的断裂, 有助于建立新的学习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一 个系统工程还应建 立组织保障、 制度保障和 物质保障。[参考文献】『11马克思, 恩格斯. 妈恩选集》 (第一卷)『M1. 第二版.【2】【捷】

 夸美纽斯 著, 博任敢译( 伙教学论》 [ M 】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3】马克思. 锹 1844年经济学——哲 学手稿》 [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197Q【4】

 陶行知. (佝行知全集》 [ M 】

 . 成都:

 四川 教育出版社 ,199t【责任编辑:

 萨茹拉】R at i o nal T houg h t son th e T ransit i on ofC ol l ege Student s"I deol ogicalan dP ol it ical E ducationM odernizationL i N ong(I n nerMongol iaF h ance an dE con an icsC ol l eg e; H u hh otI n n erMong ol h 010051)A bstract A h am o ni ouspersoni s the C U hu ral m ainbodyofa h arn onbussoci et yandindi vi dual ham onyis thebasi s an dprm aise of t h e co nstruct i o n of al loveraHharaon bussoci et yH um al l . . centered scient ifi cdevebl rnentvi ew st resses the co re rol e of t h e h di vidu aldevebpnenti n the soci al and econ otl l icdevebl anentan dth em ost五J n-danent ali n divi dualdevebpm en tis to st ress t h e rat ionaldevel opm entH anan §reason i s a k h dofh gh er propert yandpol iti cal ideobg yis al li np ort ant partofh u m ang rea80l lT herefore; tost ress I h em ahbo d); devebp creativit ]and reh tbrcepract icalt eachh gis essenti al forthe t ransit bn of educational m odem izat ion and the cul t i vatbn ofh atm on i ouspeopl eK eyWordsh am on bussoci et y ideobgical an dpol i ticaleducation63

篇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有关论文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现代化研究姓名:于飞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教师:伍进20090601

 摘要摘要2l 世纪西方意识形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我国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直接冲击着他们所接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同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知识经济所带来的人才竞争和就业压力的加剧,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也给高校学生的思想带来巨大的冲击。在这个开放度扩大、文化多元化的新世纪里,高校学生的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有大的突破,获取更大的实效,必须加强新世纪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现代化,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 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组织机构及工作人员) 为了实现预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遵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通过充分利用现代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协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对整个思想教育过程有计划地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并合理调配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资源,优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教育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创新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的现代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要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的束缚,建立超越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现代化研究》一文,旨在通过深入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全面分析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面临的挑战,并对如何实现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现代化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笔者希望通过这一研究,唤起人们对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并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帮助。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现代化

 AbstractAbstractThe 21 st century,w estern i deol ogyoutl ook,the outl ook on l i fe and the val uesattacki ng the soci al i sm core val ues and the Chi nese characteri sti c soci al i smtheory systemeducati on w hi chthey accept.Atthe sam e ti m e,thenegati vei nfl uence of m arketeconom y,thei ncreasi ng ofpressureof theknow l edge—based econom y bri ngs com peti ti onfor tal ent andem pl oym ent,as w el luni versi ty student’ S m i nd.Thj S i s acom pl etel y newcentury.w hi chi s a m oreopenandw orl d,and i n thi s century,the thoughts of studentsbecom eunprecedented com pl ex,i nthi sbreakthroughandgetm orepracti calresul ts i n thei deol ogi cal pol i ti cal educati on,the researchofi deol ogi caleducati onadm i ni strati on m ust be strengthened.ne m odemresearch ofIdeol ogi calandUni versi ti es,j ustm anagem ent) of uni versi ti es’ Ideol ogi calobj eeti vel awofIdeol ogi calPol i ti cal Educati onbei ngi n order to achi eve theanti ci pated goalofIdeol ogi calcertai nm anagem entm anagem ent system s,m anagem entm ethods andm anagem ent tool s,coordi natethe vari ousrel ati onshi psof acti vi ti es of Ideol ogi cal andpol i ti cal Educati on,Cal Tyon theorgani zati on,coordi nati on, m oni tori ngand eval uati on throughthe w hol ereasonabl y depl oyavari etyof resources ofi deol ogi cal andpol i ti cal educati on,opti m i zetheenvi ronm enteducati on forenthusi asmand sel f-consci ousness of w orkers toi nnovati ngthecontents,w aysand m ethodsof educati on,thenreal i ze the m oderni zati on of educati on.The essence of the m oderni zati onof Ideol ogi cal Pol i ti cal Educati onadm i ni strati on for the students i ncol l egesand uni versi ti esi sattacki ngChi neseuni versi ty students’at anunprecedented speed,al sow orl di Sdi rectl yas H i gherEducati on’ S ow n reform ,al so bri ng huge i m pactto thepl ural i sti ccul turaluni versi ti esi ncol l eges andto m ake aw i l lcase,i f w e w antPol i ti cal Educati onAdm i ni strati on for the Studentsthe superi ntendents(i ncl udi ng agenci esand staffsEducati on Adm i ni strati on,fol l owthei nCol l egesofPol i ti calPol i ti cal Educati on,enhance andi m proveuni versi ti es’ educati onaccordi ngtopri nci pl e andm aki ngful l useof m odemm anagem entconcepts,processof educati on,andof i deol ogi cal andpol i ti calstudents,take efforts to i m provei s to breakthroughthe shackl es of the tradi ti onal i deol ogi calandpol i ti cal educati onw ays,andestabl i sh the transcendence m echani sm .功epurposeof” The M odem ResearchofIdeol ogi calPol i ti cal Educati on Adm inistrationfor the Students i nCol l eges and U ni versi ti es i n Chi na i s tocom prehensi vel y anal yzethepresent probl em sand facedchal l engesi n thei deol ogi cal pol i ti caleducati on adm i ni strati on i ncol l egesand uni versi ti esthroughdeep—goi ngandsystem ati cal i nvesti gati onandresearch,andtoexpl orehowto real i ze the m oderni zati on ofIdeol ogi calPol i ti cal Educati on Adm i ni strati onfor the Students i nCol l egesandU ni versi ti es i n Chi na.It i sexpectedthat thei m portanceofstrengtheni ng i deol ogi cal pol i ti caleducati onadm i ni strati on i ncol l egesand uni versi ti es i n thenewcenturyw i l l be real i zed and i t w i l lprovi deassi stance for the adm i ni strati on.Key w ords:U ni versi ty;U ni versi ty students;Ideol ogi caland Pol i ti cal Educati on;M anagem ent;M oderni zati onII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扣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江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签名:主登日期:2翌竺:受:!墨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江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江南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也遵守此规定。吖妙El签名:导师签名:五笪期: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弟一早绪论三:百y匕1.1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现代化研究现状1.1.1国内研究现状述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以来,中国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和科学化日益得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也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逻辑。从20多年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的整体状况来看,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尚没有专著和直接性的著作,部分重点教材和主要著作在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内涵以重要内涵的同时有所提及,其余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论述则散见于一些报刊和课题项目之中,而其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现代化的研究则更是少之又少。不少文章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都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结构分析,并将其各个要素冠之以“ 现代化” 之名,缺少系统性地从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研究.其研究内容和视角、所安排的结构都基本类似,“ 观念、体制、内容、方法、手段"等词语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占33.3%、11.7%、20%、26.7%、23.3%。(见附表B)虽然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现代化的研究专著和论文很少,但纵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已经经历了起始阶段( 1984—1989年) 、发展阶段( 1990-1996年) 和深化阶段( 1996年至今) ,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概念、特点、职能、内容、过程和组织体系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如叶汉林《跨世纪思想教育管理特征简析》①一文从方向性、科学性、民主性、开放性、多样性等五个方面对跨世纪思想教育管理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曾盛聪《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本管理:差异与契合》。一文就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的差异、现代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本管理相契合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现代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本管理相契合的内容体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胡映卫《论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控制》@ 一文对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控制的内涵、基本原理和一般运行过程做出了详尽的阐述。同时,在深化阶段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面的论著,它们在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基本规律、基本过程的基础上,有效地将西方的组织行为学、选择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等现代管理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建树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思想。如陈成文、徐志远、严华合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锄一本共分为四篇,第四篇论及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管理的研究,下设四个小问题即环境优化论、效果评估论、领导管理论和队伍建设论,其中领导管理论这一章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涵义、内容、体制和方法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叶汉林.跨世纪思想教育管理特征简析[J ].湖北大学学报( 哲社版) ,1997( 06) :87—88@ 曾盛聪.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本管理:差异与契合[J ].理论与改革,2002( 01) :81—82@ 胡映卫.论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控制[J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2( 2) 54—57@ 陈成文、徐志远、严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M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6—47l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分析,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日趋丰富。陈秉公教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管理( 主体机构的管理和主体人员的管理) ,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同年12月陈秉公又出版一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固专辟一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管理系统,具体分节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的概念、职能、特征、意识、原则和方法、管理类型等作了一次较深刻、较科学、较系统的论述,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此后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㈣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管理的内容、过程和组织体系进行了分析。这一阶段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方面的专著主要有秦在东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弛该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研究进行了历史回顾与评介,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的两重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对象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组织、领导与决策的同构性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技术内容及其要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论述。综上所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工作经过广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者们20多年的艰苦探索,初步形成了基本的理论框架。但从总体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还处在一个较浅的层次上,研究还不系统,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在研究高等学校的管理时将其作为一个组成部分来研究。另一方面,一些学者或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内涵;或研究其方法手段;或研究其现状对策,真正比较系统的研究不多。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内涵的研究仍停留在其概念或含义上;大多数文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也只是触及表面。换句话说,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多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管理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管理和两个管理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论述多是对西方管理理论和思想的简单移植,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组织行为学和有关管理理论的融合机制的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远远落后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求,影响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急待进一步拓宽和深化。1.1.2国外研究现状述评从国际范围看,教育管理理论经过了传统的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 人际关系一行为科学” 理论,到当代的教育管理理论群一“ 角色理论"(Rol etheory) 、“ 过程理论” ( Processes theory) 、“ 系统理论"( Systemtheory)、“ 素质理论”(Trai ts theory)等发展形态。学尤其是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对于学校管理多有借鉴。进入管理“ 丛林"以后,西方人际...

篇五: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有关论文

政治教育发展特点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经过恢复、发展、创新,日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方法不断创新,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已成为科学学科和学术体系的重要一域。

 [关键词] 改革;扎根;借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理论研究不断拓展,社会功能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日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强大理论工具。

 一、改革:从重工具价值到既重工具价值更重目的价值的整合发展 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呈现出了不断发展的阶段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从重工具价值到既重工具价值更重目的价值的整合发展,树立起“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先进理念。这个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 1. . 学科正规化阶段。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这一时期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恢复中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力恢复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开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和学科化进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创造性的论述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提出了许多新内容、新要求,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新发展。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党的十二大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 2. . 学科科学化阶段。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这一时期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应对新情况,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也在不断加强。这一时期,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作用、任务、基本内容、方针原则等做了科学系统阐述,逐步形成了丰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科学化阶段。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南,2000年 6 月中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阐发,2001 年 9 月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

 3 3. . 学科人本化阶段。

 十六大以来,这一时期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全面加强、创新发展时期。2004 年 2月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 2004 年 8 月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标志着思想政

 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取得新发展和新跨越。我们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进一步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四德”教育,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阶段强调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以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和根本利益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从教育对象个人发展的要求出发,来增进个体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进步,实现个人自由的全面发展。

 二、扎根:传承中华文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扬弃,中华文化已深深地融进我们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支配人们思想行为的强大精神力量。把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能够为人们解决在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思想困惑提供一定的启迪和帮助,能够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综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把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强大理论优势的主要方法,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

 1 1. .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

 中华文化,自古强调天人的同一,在社会领域,人与人之间倡导“仁”的思想,就是强调人伦义务,希望人人尽伦尽职,在为人处世方面就应该努力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爱人”解释仁,作为仁德的根本标志,仁爱思想不仅要求以“仁爱”精神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要求以“仁爱”原则来治国安邦。仁爱思想要求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优化育人环境,形成良好氛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加深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感;通过沟通、说服、宣传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引导人们正确看待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减少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产生,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创造和谐人际方面的作用,引导人们积极面对生活,强化人们和谐合作,形成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

 2 2. .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

 重视民生是中华文化中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以民为本的“民本意识”,是一种以依靠“民”、解放“民”、发展“民”为根本目的的思想意识。我们党提出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可以说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意识”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我党在现阶段“民本意识”的生动体现。重视民生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以人为本,从人们的基本利益要求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人们的利益要求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人们群众关心的问题结合起来。

 3 3. .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建设。

 自强不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人文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强不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尊自重,不断地自力图强,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精神的培育是个

 体成长与发展完善的必由之路,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目标,培养人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自强不息的人格品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应该努力战胜自己,追求上进,做时代的强者。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实现传统文化精华与时代需求的有机融合,把自强不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使其成为每个受教育者都应该具有的一种内在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根据社会的要求,创造性地进行自我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4 4. .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建设。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它所要求的是关心他人、扶危济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提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弘扬公而忘私的爱国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国思想要求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为中华民族的盛兴而奋斗。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操、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培养社会成员的民族精神,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期实现全面的创新。

 三、借鉴:从多学科的视角来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探索和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已经发展内成为具有不同层面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从客观上要求对其进行多视角的研究,“是将本学科的发展,奠立在相关学科发展创造的资源、奠定的基础、形成的高度之上,以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支撑、为动力、为资源,谋求本学科的长足发展。”1

 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和社会学调查方法是常用的三种研究手段。

 1 1. . 心理学技术的运用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在研究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施教育和管理时,掌握有关人的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及其规律,科学地分析人的思想和行为,能更好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对在政治思想、职业理想、人际关系、个人生活等方面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其排除心理障碍,消除心理潜在的孤独、压抑、苦闷、忧郁等心理因素,进而引导人们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品质,这也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从分析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入手,并从个性、情感、认知、需要、审美、品德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探讨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开展一系列的如健康人格教育、价值观教育、恋爱观教育、挫折教育、审美教育、品德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性,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实效性,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具有魅力,从而避免形式和说教。

 2 2. . 组织行为学的运用

 1

 沈壮海:《在依托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建设的要径》,《马克思主义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1-102 页。

 组织行为学就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的科学,组织行为学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凝聚力。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社会转型在给公众带来普遍利益的同时,也引起了新的利益矛盾,同时也激发了人们更大的利益预期和利益追求。另一方面,随着旧的价值体系的解体,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一些社会成员不可避免的出现心理失衡、道德失范,价值取向发生变化,人们在思想认识上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混乱。这些新的变化,反映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必然会引起人们包括个人情绪、群体心理、社会心态以及人们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在内的重大变化。组织行为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能够发挥不同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当今时代,随着改革开放而产生许多新的社会阶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在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盲点和空白,有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和视野。

 3 3. . 社会学技术手段的运用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群体和组织,研究社会群体间的互动,分析群体活动对各个成员的影响甚至是对日常生活所带来的效果,这些社会学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能够有效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社会学是一门系统性和综合性比较高的学科,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社会学的许多研究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价值。将社会学的技术手段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更加丰富和具体,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之间的整和更加合理、科学。社会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不同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提高了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和互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全方位的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不断拓展和教育载体的不断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从而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进入新世纪,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生活不断提高,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人们的思想形态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时代和社会要求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新问题,解决新情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繁荣。

 1 1. . 教育工作者社会责任担当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成效显著,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思想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一系列的不良现象,如社会公德的淡化、诚信道德认识不清晰、人际交往中重权重利现象影响较大、网络道德行为有待改善等等。同时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等明显增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明显提高,所以

 社会责任的承担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选择,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与研究与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结合现实,充实内容,做到远与近,虚与实的结合,“走向社会建学科,走出学科建学科”。

 2 2. .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下移”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包括全社会所有成员,包括各个领域、各个类型、各个层次,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活力显著增强,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阶层日趋复...

推荐访问: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有关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化 论文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