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汇编18篇

2023年度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汇编18篇

时间:2023-07-25 13:30:0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第1篇一、目标导航1、知识与技能:通过让学生整理3种水果学具,探索出由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能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汇编18篇,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汇编18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第1篇

一、目标导航

1、知识与技能:通过让学生整理3种水果学具,探索出由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能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数学思考:引导学生从事简单的统计活动,用象形统计图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3、解决问题:能够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和符号(“>”、“<”、“=”)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1、小朋友,今天是小猴子的生日,它准备了许多水果,邀请了几个小伙伴一起庆贺自己的生日。教师边说边出示:

3只小猴子、4个苹果、3个橘子、2根香蕉(这几种水果凌乱地放在草地上)

2、引导学生思考:这里一共有几种水果?它们各有多少?怎样才能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

3、小组合作:按自己的想法,用学具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

4、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摆放的结果:

5、演示:把主题图摆放成教科书第17页的图,整理成象形统计图:

3 4 3 2

6、让学生动手数一数:图中有几只猴子?有几个苹果、几个橘子、几个香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分别在相应的图下出示数字(3、4、3、2)。

7、引入新课:这些物体的个数是有多有少的,表示物体个数的多少的数字也有大小,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数的大小。(引出课题:比大小)。

(二)引导观察,理解新知

1、观察已整理好的象形统计图,问:从这幅图中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2、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1)一只小猴刚好可以分到一个橘子。(3和3同样多,3和3是相等的,3等于3,3=3)。

(2)同理导出:3<4,4>3。

(3)你是怎样认识“<”、“>”的?

交流认识、记忆“<”、“>”的方法。“左边大,大于号;
右边大,小于号”或“大于号开口朝左边,小于号开口朝右边”等。

(4)用游戏的方式熟记这三种关系符号: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牌,教师举牌,学生说符号的名称。

(三)深入观察,灵活运用

1、继续观察主题图,问大家还能说些什么?

如:(1)猴子的只数比香蕉多,不够分,主人应先让客人吃。得到:3大于2 2小于3

3>2 2<3

(2)同理,还可以得到:4>2,2<4等。

2、创设情境:在草地上放着4个萝卜,跑来5只小白兔,如果一只兔子吃一个萝卜,够不够?

(四)课堂小结,深化巩固

1、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2、教师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大口朝较大数,尖尖朝较小数,大口朝左边大于号,大口朝右边小于号”。

3、开放练习:让学生用1、2、3、4、5及“>”、“<”、“=”符号组成不同的式子,然后交流。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第2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页的例题,第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教材创设厨房的场景,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两个碗、苹果和草莓的大小,再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分别比较辣椒和萝卜、萝卜和土豆的轻重,初步体会物体有大小和轻重。知道大小、轻重也是相对的,是比较的结果。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简单推理,自己判断物体的大小、轻重,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初步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物体的大小、轻重,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

2.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初步的观察、推理和判断能力,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场景引入,激发兴趣

有一位美丽可爱的小姑娘,非常好客。有一天,她家来了一些客人,怎么招待呢?这个 小姑娘非常着急,大家能帮她想想办法吗?(学生讨论后积极发言

[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并随机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根据小学生好表现自己及乐于助人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既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又能学习数学知识。]

二、 尝试比较,主动探索

叙述:小姑娘采用大家的好办法,现在正在和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呢!(出示场景图)

1.看一看。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场景图,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看谁观察得最仔细,看得多,说得好。

2.比一比。提问: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真好,那么我们能不能把看到的比一比?(学生讨论,在小组内自由发言;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比较、交流。)

提问:茄子老师也从图中找出两种物体进行比较,你能帮它比一比大小吗?请打开课本第6页,在大的下面画,小的下面画○,并说说你是怎样比较出大小的。

教师也从图中找出了一些物体,请学生也帮老师比一比,谁轻谁重。再请一两个学生上 来亲自操作,两手掂一掂比较轻重。

小结:用掂一掂的办法可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出示土豆与萝卜(重量相差不大),让学生想一想用掂一掂的办法是不是能比较出土豆和萝卜的轻重。

出示支架,介绍支架,请学生借助支架来比较土豆和萝卜的轻重。(打开第6页,在重的下面画,轻的下面画○。)

小结:用掂一掂或借助支架等工具可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评:由学生的讨论轻松地引入到探索新知的环节,让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的位置上。]

三、 活动深化,拓展应用

1.活动一:套环游戏。

谈话:现在小朋友做个游戏(出示教具:套环两套,请两名学生进行套环比赛,每人套3个套环),其他同学进行观察比较,互相说说谁套得准,谁套的环大,谁套的环小,并说出是怎样知道环的大小的。

2.活动二(出示课件或投影)。谈话:瞧,小花猫和一群小鸡在争论什么呢!小花猫说:我重!4只小鸡说:我们和你一样重。小朋友来当裁判,看看一只小花猫和一只小鸡谁重?(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并说出理由,把结果填在书上第7页)

3.活动三(幻灯出示狐狸、小鸡、小花猫场景图)。谈话:狐狸想考一考小鸡和小花猫。狐狸说:我这儿有一个气球和一个小皮球,小花猫重,应拿重的,小鸡轻,应拿轻的,同学们,你们说它们应该怎样拿呢?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结果: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轻。

4.活动四(幻灯出示大象)。谈话:大象伯伯说话了,你们懂得了这么多的知识,我给你们买些水果吃,你们得说出谁重谁轻。(幻灯出示第4题的场景图)说一说这三种水果,谁最重?谁最轻?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把结果填在书上)

[评:教师把教材想想做做的习题巧妙地编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学生在听故事中学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 总结评价

提问:你们能说一说这节课我们都知道了什么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比较大小、轻重)。回家后把学会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再找一些实物比一比,好吗?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第3篇

一 、教学目标

1、 认识“〉”、“〈”、“=”,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

2、 培养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二、预计教学时间:
1 节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

三、教具学具准备

猴子分水果图,猴子、梨、香蕉、桃子图片。

三、教学活动

(一)呈现课本主题图,组织学生观察,教师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1、 有一天,猴子灵灵过生日,他请了好朋友来家里庆祝。它一共请了几个朋友?它为大家准备了什么水果?每种水果各有几个?怎样整理可以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哪种水果够吃,那种水果不够吃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

(二)动手操作,学习“〉”、“〈”、“=”

1、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

2、学生展示自己摆放的结果,师生共同摆出书中的象形图,并写上相应的数字

3、学习“3=3”

(1)一只小猴子说:我喜欢吃桃子,可我们每人能吃到一个桃子吗?

(2)一个猴子吃一个桃,3只猴子要吃3个桃子。桃子够吗?猴子的只数和桃子的各数由什么关系?(它们一样多,同样多、相等)

(3)教师:表示两种东西一样多,我们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图下面写上“3=3”并教读这个式子。

4、学习“3〉2”

方法与前面相同,告诉学生3比2大可以用“〉”表示,说说大于号的形状,

5、学习“3<4”

方法与前面相同。与小于号比较,借助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记忆大于号的用法,如“大嘴对大数,尖角对小数”等。

6、区分“〉”和“<”

(1)区分两种符号

用手势表示不同等符号,教师说名称,学生用手势表示

(2)教师说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来

(3)5以内的数字比大小,填上正确的符号

(三)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我们比较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比较物体多少的时候,可以用一个对应一个的方法进行比较。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 课本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引导学生看图后说说书中是怎样比长短的?(用数格子的方法)

2、 填空

(1)左边摆2个梨,右边摆1个苹果,填( )〉( )

(2)左边摆4朵花,右边摆3个梨。填( )〉( )

(3)左边摆3个苹果,右边摆5朵花。填( )〉( )

3、完成书练习二第21页第5题

4、在□里填数。

□ =□ □〉□

6、在□里填数。

【提高练习】

7、 完成书练习二第22页第6题

8、 5〈□

【拓展练习】

9、这里有1、1、2、3、4、5、=、〉、<这些数字和符号,用这些数字和符号组成各种不同的式子。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第4篇

本课通过让学生初步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课的重点是教学生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培养学生交流能力。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对应“思想;

2、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

课前准备

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做手指游戏,教师和学生一起做。

2、填字游戏,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引入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时出示主题图)。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

提问:

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

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

(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2)请学生观察“>”,教师及时板书简笔画,“开口朝大数”,学生学说顺口溜帮助其进行形象记忆。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

“尖尖朝小数。”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相同数比大小,中间用等号;
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5、动手动脑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物品请学生上台摆一摆,填一填。

(1)看一看,比一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2)三组练习结束后进行小结。

三、练习天地

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点学生回答。

四、小兔子的家

(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说出来?

(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

五、课后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可以用“>”“<“和”=“来表示比较的结果,描述它们的大小。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第5篇

活动目的:

1、寻找发现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

2、通过观察、比较,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谁的大,谁的小”,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能主动参与,在活动中积极探索。

活动准备:

1、创设天线宝宝家的情景,摆放各种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碗、盘子、汤匙、玩具、衣服、鞋子等。

2、在活动周围贴上大小不同的卡片,一样的卡片大小各一。

3、活动室外面铺上大地垫和小地垫,摆放大的天线宝宝、大纸箱和小的天线宝宝、小纸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天线宝宝欢迎大家来到天线宝宝乐园来做客。丁丁喜欢大的东西,拉拉喜欢小的东西。(出示天线宝宝和他们喜欢的大东西和小东西)引导幼儿说一说他们分别喜欢什么?

(该环节作为引入,孩子很感兴趣。但是有些孩子吸引力都在天线宝宝上,不 能听清 老师的要求。)

二、找一找,说一说

天线宝宝乐园里还有许多有大有小的东西,请大家去看一看、找一找,回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小朋友可别乱拿东西,天线宝宝们会生气的!

幼儿自由探索——集中个别讲述:我看到什么东西大,什么东西小?(结合社会性,进行谦让教育)。

(孩子们对桌上摆放的玩具动物很感兴趣,许多男孩在玩玩具,出现了争抢的现象。活动后的讲述活动,一些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不 能倾听 老师和同伴的话。)

三、比一比

小朋友很聪明,天线宝宝们在卡片上画了许多的礼物送给大家。每人到周围拿一张卡片,然后去找和你卡片上礼物一样的小朋友,两个人手拉手随便找个位置坐下来,说一说:我们的礼物都是什么?谁的大?谁的小?

老师简单示范——幼儿自由找朋友——集中讲述。

(在找卡片的过程中,能力强的孩子会主动去找自己卡片上内容一样的好朋友,能力较弱的孩子则不能,有些孩子没有找到好朋友 。因为固定位置的影响,有的孩子找到了好朋友却不能一起坐。)

四、延伸活动

天线宝宝要到外面去玩,小朋友们要不要一起去呀?门口有一条宝宝通道,拿大礼物的小朋友要爬过大的通道,去找大的天线宝宝;
拿小礼物的小朋友要爬过小的通道,去找小的天线宝宝,然后把卡片放进他们的口袋里。可千万别放错了!

幼儿根据卡片上物体的大小怕地点——根据物体的大小将卡片放进大小不同的篮子里。

(孩子们对爬很感兴趣, 能按 老师的要求不推不挤。有个别孩子将大卡片放进小箱子。)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第6篇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符号“>”、“<”和“=”,并了解其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

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及其他有关图片。

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小猴子梨桃子香蕉

3432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3>23<4

3等于33大于2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和“=”的?

2、出示第17页下面做一做:

(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两种东西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4,谁会读?

(4)一只小熊吃一个玉米,玉米够吗?

三、练一练

第18页练习三的第3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四、归纳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符号“>”、“<”和“=”来表示,比较时可以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来比较。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第7篇

设计说明

“比大小”是在学完“分一分(一)”和“分一分(二)”,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对于分数的进一步认识。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呈现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让学生用图形表示分数,使他们通过具体、直观的思维操作去理解和掌握。这样的编排,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巩固,使他们充分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突出现阶段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总体上还处在具体运算操作的发展阶段,形象思维是他们的优势。直观不仅是他们理解数学知识的手段,也是他们探索数学、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的工具。所以本节课比较分数大小,主要以掌握图示等直观方法为主,在此基础上借助具体背景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正方形纸 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懒羊羊和小灰灰遇到了问题,需要大家来帮忙,咱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同样大的饼,懒羊羊吃2份,小灰灰吃1份。用分数怎么表示?它们想让同学们帮忙判断究竟谁吃得多。

(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同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懒羊羊和小灰灰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分数的大小,同时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一)探究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1.比较和的大小。

(1)先把教材73页的一组正方形和一组圆分别表示出和,再比较和的大小。开始行动吧。(学生动手画图比较)

(2)学生展示比较结果。

比一比和谁大。

(3)学生交流汇报想法。(实物投影展示、讲解)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4)教师小结学生的想法,并演示。(贴教具)

师:其实,你们所说的1份就是整个圆的,这样的3份就是3个,通过涂一涂,比一比,我们发现:>。

2.比较和的大小。

师:我出示一组图形,你们能看阴影部分写分数并比较大小吗?

(1)学生写出分数,并比较和的大小。

(2)教师板书:>。

3.写十分之几的分数,比较大小。

师:同学们,看图写分数,然后比较大小,你们完成得非常好!如果让你们自由的想一组分数,画图涂一涂,再比较大小,相信你们会完成得更好。

(1)先自由想分数,涂一涂,再比较大小。

现在请根据你写的分数画图涂一涂,再比较大小,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生独立操作,完成后个别展示)

(2)老师也来写一组分母是10的分数。(板书:和)

没有图形,你们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生自由发表见解)

4.观察对比,感知规律。

(1)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这几组分数,再看看黑板上的每一组分数,每组在比较大小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交流。

(3)学生全班交流,教师总结。(板书: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二)自主探究分子是1的分数(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1.自选材料,探究和的大小。

要求:利用学具分别表示出和。

学生交流:和谁大?为什么?

请学生上前面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师小结:通过同学们这么多种方法的展示和讲解,我们知道了不管是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还是比较线段的长短,都能一眼就看出同一个图形的比大。(贴教具)

2.练一练:写一写,涂一涂,比一比。

师:为什么分母小的这个分数反而大呢?我们再来探究和这组分数的大小,看看在比较的过程中有什么新发现。

(1)先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再比较分数的大小。

(2)请同学们一起读这两个分数。(教师板书两个分数)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第8篇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

2、在探索活动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力改变的。

【活动准备】

1、圆形饼干(大、中、小)每位幼儿三块放人盘中。

2、投影仪、电视机。

3、课前请幼儿洗手并消毒桌面。

【活动过程】

一、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

1、观察饼干,感知形状与大小,发散幼儿思维。

师:“盘子里的饼干你们喜欢吗?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东西是圆形状的?”

2、品尝饼干,比较大、中、小。

师:“三块饼干比较一下,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图案、花纹、厚薄等。)

“请你挑一块你最喜欢的饼干尝一尝,然后说说你吃的饼干?”(从大、中、小来分。)

“你吃的叫什么饼干,你是怎样知道中饼干的?”(让幼中饼干是相对大、小饼干而言的。)

小结:“中饼干比大饼干小些,比小饼干大些,安排们叫它中饼干。”

二、在探索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力改!

师:“刚才有位小朋友咬了一口饼干,你们看,饼干被口洧什么变化?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

“饼干被咬,掰了以后,像什么呢?”……发挥幼儿想像探索大或中饼干的变化。(像船、山峰、扇子……)

师:“饼干被小朋友咬了以后,发生了许多变化,改变的形状。”

三、请幼儿继续吃饼干,想像、交流。(先吃完饼干的水、漱水。)

【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比较大、中、小”是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生活中常见物“饼干”进行粗浅的数学活动。活动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幼儿在活动中感到亲切、自然。活动过程,难易结合、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恰当的设问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多通道感知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便于幼儿掌握学习。生活化的数学活动使幼儿真正做到了“生活即教育”,让小班幼儿在没有学习压力和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粗浅的科学道理,从而掌握了有关数学的奥秘。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第9篇

1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整理三种水果学具,用象形统计图进行统计活动,探索出由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2、认识符号“ =”、“>”和“< “,知道它们的含义,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数学思想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1—5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比大小。在第一单元的学习准备阶段,学生对同样多、多些,和少些等知识已经有了初步感知。本节主要是通过创设猴子吃水果的童话情境引出学习内容,让学生再次感知同样多、多些和少些的同时,认识” =“、”>“和”< “三个数学符号,会用这几个符号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 =“、”>“和”< “的含义。

难点: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复习旧知识

小朋友,你喜欢小动物吗?小猴带来了几个数字,你们能帮忙把这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吗?板书课题:《比大小》。

认识了3个数学符号,大家动手写一写,看谁写的认真规范。

区分“ =”、“>”和“< “。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1)我说符号,请小朋友们摆出相应的符号卡片。

(2)我说符号,请小朋友们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

(3)你喜欢哪个符号?请你把它介绍给大家。遇到什么样的式子用这个符号连接呢?

(4)我们一起来唱一首儿歌:大数在前用大于号,小数在前用小于号,相同的数字间用等于号,打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活动3【练习】拓展训练

1、出示数字卡片,选择合适的符号。

2、课件显示练习,4=4,2>1,2< 5。

3、5>(),括号里填几,式子才能成立?

4、思考题:2和4,怎样使两边的数字相等呢?

活动4【练习】课堂总结

小朋友们,谁能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要用” =“、”>“和”< “来表示。可以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来比较,也可以用数的排列顺序比较。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第10篇

[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册教材17页

[教材分析及思考]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在前面学过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了三只猴子分水果(4个梨,3个桃子,2只香蕉)的主题内容,在一个班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效果并不是很好。感觉这一内容离儿童的实际生活远了一点点,给学生的感觉不够鲜活。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进行教学。也指出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的提供途径应该是多样的,可以是教师提供,也可以是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应该是丰富的,便于学生进行探索与研究。根据这一理念的指导,在第2个班教学时我有所改进,我从学生自己身上所具有的东西入手,引导他们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从而引出“<、>和=”的认识和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改变后的情境更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大小。

2、能力目标: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合作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字啊?(出示1--5数字卡片)。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同桌互相找找说说对方身上有哪些东西的个数可用1-5来表示的。比一比谁最棒,找得又快又多!

2.同桌互找互说。一人说另一人听。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请愿意向全班同学汇报的同桌来说说。

(1个鼻子,2只眼睛,2只耳朵,2只手,2只脚,1条辫子,3个兜,衣服上有4朵花,4个字,5个手指头)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我一开始就创设让学生去同桌身上找能用1-5来表示的东西的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学生个个兴趣高涨地去找去发现,并快乐地体验到原来自己身上也藏着这么多的数学知识。这样教师自然而然地把学习材料的选择权还给了学生,把发现问题的机会留给了学生。同时拉近了学生与数学间的距离,从而使学生轻松地进入课堂,为课堂教学建立良好的开端。]

二、探究新知

1.师:找了之后,你有什么发现吗?或有什么话要说吗?

生1:我们每个人的眼睛,耳朵这些东西是一样多的。师追问:都有几只?生:2只。

生2:我们每个人也都有2只手和2只脚。

生3:手指头,脚指头也一样多。

师:对了。象眼睛和耳朵同样多时,我们就说2只耳朵和2只眼睛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根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2=2。

知识迁移:师:根据刚才的发现,你还能说出其他象这样的算式吗?

生1:我有2只手和2只脚。可以写成2=2。

生2:伸出一只手说:我的5个手指头和他的(指其同桌)一样多。可以写成5=5。

2.师:刚才小朋友很棒,找出了每个人身上一样多的东西。再观察看看,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

学生思考后,由于前面的影响,有点思维定势。师提示:把每个人身上不同的东西比比看。

生1:我的耳朵比嘴巴多。师:好的。能把数量也说出来吗?生1:耳朵2只比1张嘴巴多。

生2:我有2只眼睛,只有1个鼻子。我的眼睛比鼻子多。师纠正:应该说你眼睛的数量比鼻子的数量多。

生3:我扎了1条辫子,她扎了2条。我的辫子比她的少。师:你先说少的,和他们不一样。

生4:我的衣服上有3个扣子,他只有2个,我的扣子比他的多。

师:3个扣子比2个扣子多,也就是3>2。板书:3>2。请学生跟读三大于二。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能用一个动作表示它的形状?

(有的把食指和拇指张开朝向左边表示,有的把两只手的腕部合拢手掌张开口子朝向左边,更有的用身体来表示,屁股朝向右边来表示)

做过之后帮助学生形象地记忆符号的形状。

师:谁还能说出其他这样的算式吗?

生:5个手指头比2条眉头多,可以写成5>2。

有一个比较调皮的学生起来说:我有2个鼻孔,只有1个鼻子,鼻孔的数量比鼻子多,可以写成2>1。众生都笑了。不过他的回答说明他观察的很仔细,我给予了极大的肯定。

3:“<”的教法同上。

4:请学生观察2=2,3>2,3<5这3个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自己思考后解决不了的,可以小组讨论(教师辅助进行如:谁在前面,谁在后面?符号前面的数与后面的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学生回答后,师用顺口溜帮学生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号,小数在前用小于号,相同数间用等于号。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三、拓展应用

1:师:小白兔听说小朋友今天学习了一种新本领,要来考考小朋友,行吗?众学生都很高兴。

师说问题--就是教材17页的思考题。学生思考后基本上有2种解法。一是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连线)看出兔子多,萝卜少;
一是用数数的方法数出兔子多,萝卜少。所以每只兔子吃一只萝卜是不够的。

2: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的第一题。师读题,生听清题意。

(1)左右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左右两边各有几只猴子,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生独立填,师巡视,及时批改。

3.游戏:看谁找得快

(1)师拿出数字卡片3和5,问: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呢?请学生快速在学具盒里找出今天学的符号,举起来。看谁找的最快!

(2)小组游戏:请小组长出示1-5中的两个数,其他同学找符号。并互评谁找得又快又对!

(3)睁大眼睛在教室里找找还可以比比哪些东西的数量?并说出算式。指名说。小组内说。

[力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白兔解决问题,在教室中找东西进行比较,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更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

生1:我认识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这些数学朋友。

生2:我会用大于号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了。

生3:这节课我学的很开心。

[课后反思]

这一节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知识的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教学较为成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与生动、丰富的儿童生活紧密联系才便于为儿童所理解,并借以取得学习数学所必需的感受和生活经验;
但是,生活感受、生活经验还不是数学,还必须经过一番“数学化”的工作。而这一过程就需要教师辅助完成。本堂课一开始,我就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先请学生找找同桌身上能用数字1-5表示的东西,从中发现问题,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所见,所想,从而顺利地引出新课,并完成新知识的学习过程。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旁,激发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浓厚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而且一年级的小朋友比较好动。在教学中,我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请学生找一找同桌身上能用1-5表示的东西;
用动作表示>,<的形状;
根据数字找符号;
在教室里找可比的东西进行比较,再抽象出数字说出算式。使学生在口说、手动、耳听、眼看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

3.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弘扬了学生的主体精神,符合当今社会“主体回归”的时代要求。数学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发展。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入学时间短,所以在课堂上我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兴趣,个性思维各方面的互动;
留给学生广泛开放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情境演绎的经历者,情境意义的建构者,将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成为情境展开过程中的主角,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主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场所,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不断发展。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第11篇

活动目标

教导小班幼儿参加数学活动,学会用对比的方法来判断大小,初步认识如何判定大小,体验参加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不同年龄段的照片。

2、大小不同的物品如书2本、玩具2个、凳子2张。

3、小、中、大的小熊玩具或图片各1个一张。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

请幼儿比较照片,说一说每张照片中的自己。(引导幼儿说长大了等)

二、开拓视野。

1、了解比较的参照物。

教师出示一只小熊,问幼儿这是大的还是小的?

如果幼儿说大,教师再出示一只大一点的小熊,问刚才那只小熊是大的,还是小的?

如果幼儿说小,教师则出示比第一只更小的小熊,问第一只小熊是大还是小?

教师小结:任何比较都是相对的,一个东西,不能比出大小,只有两个或者更多才能比大小。

2、比较大小。

教师拿出自己的鞋子和幼儿的鞋子进行比较:“老师的鞋子和小朋友的鞋子,哪个大?”(老师的鞋大)

请幼儿观察教师身上的哪些物品比幼儿身上的大?(衣服、裤子等)

教师出示大小书本各一本进行比较,请幼儿说说哪个大,哪个小?

教师出示大小凳子各一张,请幼儿说说哪张大,哪张小?

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玩具各一个,请幼儿说说哪个大,哪个小?

三、开心游戏。

教师准备若干张小卡片,卡片上画有不同的图形,每种图形都一个大一个小,请幼儿随便抽一张,然后老师说出一种图形,手拿该图形的幼儿要上台比较并且说出谁的图形大,谁的图形小。

教师将准备好的小卡片发给幼儿,请相同卡片的幼儿两两比较,直至比出最大的。

活动应变

比较大小的时候,所选择的物品最好是一样的,方便幼儿比较。

活动延伸

开展比长短、比高矮的活动。

区角活动

1、语言区:教师将大小相对的教具放在区域,供幼儿比较,复习哪个大,哪个小。

2、益智区:将不同大小的物品卡片放在区域,让幼儿进行大小分类。

环境创设

1、幼儿使用的玩具、图书可以按大小标记进行分类摆放。

2、将幼儿小时候的照片与现在的对比展示。

家园同步

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玩比较大小的数学游戏,引导幼儿找一找、比一比家庭成员里面,谁的鞋子大、谁的鞋子小等等。

随机教育

学会两两比较,引导幼儿将物品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排序。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第12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分数的大小,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比较分母相同的或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初步对比、总结的能力。

4、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比较分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分母相同或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

1、投影仪及相应的投影片

2、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纸若干张,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在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几的分数,同学们能够通过折纸的方法表示出一些你喜欢的分数吗?

(1)学生用纸折分数

(2)小组交流自己是怎么做的,表示出了那些分数。

(3)全班交流汇报展示的过程,有针对性的张贴并板书四组分数:(3/4,1/4)、

(1/4,1/2)、(3/8,1/8)、(1/8,1/6)。

2、观察分数,组织分类。

刚才老师把同学们展示的分数张贴了四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四组分数,你能给它分一下类吗?

(1)学生独立观察每组分数的特点

(2)小组讨论交流如何分类

(3)全班交流:小组选代表陈述分类的思维过程。

(4)教师小结:我们把分数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像3/4和1/4、3/8和1/8,一类是分子都是1,而分母不同,像1/4和1/2、1/8和1/6

3、引导质疑,引入课题

对于刚才我们分出的这两类分数,大家想研究它们哪方面的问题?

(1)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

生1:我想知道两个分数哪一个大,哪一个小?

生2:我想知道两个分数的和是多少

生3:…

(2)有选择的解决问题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多,下面我们就来解决比较一下两个分数,哪个大哪个小这一问题,好吗?(板书课题:比大小)

(二)探究新知:

1、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1)质疑:

“3/4和1/4谁大?你是怎么想的,四人一组拿出手中另一张正方形纸分一分,涂一涂,发挥集体的力量,看能不能得到答案”

(2)四人一组合作学习,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说一说。

(3)交流汇报。

①出示图(见课本61页右上图)。

②小组选代表说出比的思维过程

(3)教师小结:

把两张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3份,也就是三个1/4,而另一张纸表示其中的一份,也就是一个1/4,3个1/4比一个1/4大,所以3/4>1/4。

(4)用同样的方法比较3/8和1/8的大小。

①出示图(见课本61页中间左边图)。

②学生争当“小老师”自行讲解比的过程。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1)质疑:

“1/4和1/2谁大呢?大家是怎么想的,用刚才比较的方法,四人一组想一想”。

(2)四人一组合作学习,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说一说。

(3)交流汇报。

①出示图(见课本61页右上图)。

②小组选代表说出自己小组比较的思维过程。

(4)教师小结:

把两张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纸,一张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1/4;
而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也就是1/2。4份中的一份,比2份中的一分少,也就是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少,所以1/4<1/2。

(5)用同样的方法比较1/8和1/6的大小。

①出示图(见课本61页中间右图)。

②学生自告奋勇讲解比较的过程。(师适当引导并鼓励)

③根据分类总结比较大小的策略。

(1 )学生独立思考比较大小的方法。

(2 )小组交流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比较大小的方法。

(3 )全班交流,归纳总结: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分子是1的分数比大小,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

(4 )拓展延伸

为什么?说明:分母相同,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相同,那么每一份的大小就相同,分子大的表示取得份数,分数就大;
分子小的表示取得份数少,分数就小。

分子是1的分数表示都取其中的一份,分母小的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少,其中的1份反而大;
而分母大的表示平均分得的份数多,其中的一份反而小。

(三)巩固、实践、应用。

1、给分数先涂上颜色再比较大小(见课本61页下图)。

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按份数涂颜色,并比较分数的大小。(投影出示)

(1)、学生独立看一看、涂一涂、比一比。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3、电脑出示题意:怎样才能平均分呢?

(1)学生独立审题。

(2)小组交流,把自己分的思维过程讲给同伴听。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评:

同学们表现的很出色,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独立解决一些问题,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更新的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学会了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知道了比较分数的大小分两种情况,也就是分母相同还有分子是1的时候。分母相同时,看分子,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当分子是1时,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第13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9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认读1-5各数。

(二)排序。

教师在黑板上摆上3、1、5、2、4。让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讲故事:有几只猴子到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地上吃。同学们,你们能猜出猴子他们采了什么水果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出示主题图。师:“同学们,你们猜对了吗?”“你们再仔细看一下,猴子采了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用哪一个数字表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黑板上贴出水果图,并标上数字。

(二)引导学生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1)师:“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够不够?”教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板书:“=”),等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3)师:“同学们看看,等号两边的数有什么有趣的地方?你们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师:“如果每只猴子吃1根香蕉,够不够?”教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学生观察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3)请学生观察“>”,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开口大,朝大数。

(4)师:“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吗?”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

“尖头小,对小数。”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相同数间用等于;开口大,朝大数;尖头小,对小数。

5.发散思维。

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三、运用知识

(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再拿几个学生的上投影仪上长方体讲评。

(二)游戏:比一比

1.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比大小,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的?谁和谁比?几大于几?”

2.小组游戏:同桌间拿出学具,摆一摆,比一比,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第14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引导探究两位数比较两位数的规律1。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总结两位数比较两位数的.规律。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探究法、练习法

学法:

讨论法、鼓励发

教具准备:

例4放大图两幅、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教育

一、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课。

二、五月是份民族团结、所以经常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十位是8的两位数有

(80。81。82。83。84。85。86。87。88 。89)

2、比89多1的数是()

比89少1的数是()。

3、84是由()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

同学们表现真棒,看来你们把昨天的数的顺序掌握的很好了,那么我们今天来学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二、新授。

教学例5。

(1)出示计数器图。

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 25、又问:“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2)出示小棒图2。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42 37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3、另一幅图创设情景,帮小乌龟回家: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第4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2、击掌辨大小游戏:出示卡片,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四、课堂小结

两位数比较两位数,十位相同,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两位数比较两位数,十位大的那个是就大。

五、作业:完成同步练习册比较大小。

板书:比较大小

23<25 42="">37

教学反思:

看似简单的数学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反思如下:

学生语言表述不清楚,不流畅;
这节课我主要训练学生会说谁和谁比,谁大于谁,谁小于谁,学生表述比较费力,在后面的教学中必须加强训练。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第15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1~5各数的实际含义,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来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运用“=”、“>”、“<”来描述数的大小。

2、学生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开火车数数。

2、说一说上节课学了哪些内容?用“=”、“>”和“<”填空。

34 42 21 55

让学生回顾怎样区分“=”、“>”和“<”,借助顺口溜来记忆。

二、巩固提升

1、完成练习三第1题。

(1)指导学生看第1幅图,然后说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

(2)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2、完成练习三第2题。

指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然后独立解答,小组内相互交流,最后全班评价展示。评选出每组画的同学,让其他学生说说为什么好,好在哪里。

3、完成练习三第3题。

(1)师: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师:“数一数,比一比”是什么意思?怎样数才不会数错?

引导学生先数出小狗和小猫以及花朵的数量并把数字写上去,再进行比较。

(3)还可以怎样比?

4、完成练习三第4题。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师:图中都有哪些动物?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

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除了动物,你还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充分地说,鼓励学生把一句话说完整,并且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进一步理解1~5各数表示的实际含义。

(3)师:小鸟和大象比,你能用式子表示吗?

【设计意图】

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有序看图的学习习惯。通过数一数活动加深学生对于1~5每个数字的含义的理解,并进一步建立数与图之间的联系,培养良好数感。

5、完成练习三第5题。

(1)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的方式来表示1~5这几个数字。对于学生的不同的表示形式,要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2)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方式表示出的这几个数字。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示?

6、完成练习三第6题。

(1)出示爱心桃和三角形,让学生说一说它们各有几个?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4=4。

(2)让学生给圆形涂色,要求圆形要比爱心桃多。

师:圆形要比爱心桃多,应该怎么涂?

先让学生说一说应该涂几个圆,再指导学生填空。圆形有5个,所以圆形比爱心桃多,5>4。

(3)师:五边形比爱心桃少,应该怎么涂?

提示学生可以少1,可以少2,也可以少3,告诉学生只要比爱心桃的数量少就可以,让学生体会答案的不唯一性,但是涂的数量要和式子相对应。

7、完成练习三第7题。

让学生先观察这几个数字,再填入正确的括号里。使学生体会4大于2,也可以说成2小于4。

8、完成练习三第8题。

先让学生观察珠子的排列规律,再用水彩笔涂一涂,最后把数量填入括号里。

三、拓展延伸

完成教材第19页思考题。

师:这只猴子说的对吗?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升华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第16篇

教学内容:

比大小P17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
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动物头像学具、﹤、﹥和1—5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一说:指名读一读前面学的5个数字,说说我们教室里能用数字表示的事物。

2、动一动:听老师说数字,小朋友用小棒摆出个图形,并在草稿本上写出你用几根棒摆的?

3、写一写:指名小朋友上黑板写数字。

二、探究新知

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提问:

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

师:老师把猴子和水果很有顺序的排列起来,我们可以一眼就看出他们的数量(多媒体演示)

师:猴和桃比?谁多谁少?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吗?(猴和桃一样多请多名学生说)

2.师:猴和桃一样多,也就是3和3相等,我们还可以这样表示3=3(板书)

请学生读一读3=3“=”书空

3.教学“3>2”“3<4”过程同上

师:除了猴与桃,猴和香蕉,猴和梨比,还可以比什么?梨和香蕉比:

请学生用谁比谁多或少这句话说一说,如果用符号表示呢?出示4>2,学生认读。

4.梨和桃比:过程同上

5.P17的图:有5只兔子和4个胡萝卜,一只兔子吃一个胡萝卜,够不够?

三、巩固深化

1.基本练习:完成18页“做一做”第1题。

先用谁比谁多(少)说一句话,然后用几比几大(小)说一句话。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

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

2.完成21页第5题。同上

3.完成22页第6题:先用几比几大说一说,然后说一说每个符号的意思:如:>前面应该填大的数,后面填小的数。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4..开放作业:用学具<,>,=,以及数字进行比大小。

师:这里有1、1、2、3、4、5、=、>、<一些数字和符号。用这些数字和符号组成各种不同的式子。

四、完成课时特训。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第17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3.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4.在探究三个关系符号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类及一一对应的思想;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
建立数感,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准备:

PPT、或主题图。1-5的数字、<、>、=等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1.课件演示:小猴吃水果图

师:仔细观察图画,看看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数一数,小猴和水果都有多少。

2.汇报交流。

生:4个梨,3只猴子,3个桃子,2个香蕉。

3.动手操作。

(1)师:请同学们用学具摆一摆图上有的东西,怎样摆就能看出那种水果多,那种水果少呢?

(2)如果每只猴子都要吃1个桃、1个梨、1个香蕉,够不够?怎样摆能一眼看出来?请同桌小朋友一起摆一摆,说一说。

②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

()和()同样多;

()比()多;

()比()少。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认识“=”

师:小朋友们说小猴先吃什么水果啊?为什么?

师:猴有3只,桃有3个,一只小猴吃一个桃子,刚好够吃,我们就说猴和桃的数量同样多,3和3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等号”)

课件出示3 = 3读作:3等于3

等号

师:一起和老师写一遍,3=3,读作3等于3。请你在自己的本子上再练习几遍,再和用桌的小伙伴互相说几遍,看看是不是每个小朋友都掌握了他的写法和读法。

学生活动:同桌读写后再抽问几个学生,保证人人都会。

2.教学“>”(猴和香蕉比)。

师:小猴吃完了桃子,还没有吃饱,那他们接下来吃什么水果好呢?

师:我们来看看小猴和香蕉,怎么进行比较啊?

师:一个对一个,咦,发现小猴比香蕉多,怎么办呢?

①学生汇报。(课件出示一一对应的摆法)……

②引出大于号。

师:4比3多,在4和3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等号行吗?“我们把这个等号变一变,”课件动画演示等号变大于号:把等号左边的口张大点,右边的口变小点,就成了大于号。(让学生体会到符号之间的联系)

③这个式子4>3怎么读?(4大于3)。用手势帮助我们记住大于号:“大数在前用大于,大口朝(前)左大于号”。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
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三、练习与拓展

1.练习使用“<”“>”

师: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

请同桌交流:说一说几大于几?几小于几?课件逐一出示

2.再次体验: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观察这些算式,用大于号和小于号时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两边相同用等号”。)

(1)揭题: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三个好朋友。(出示课题)

(2)课件出示书P18“做一做”第1题。

(3)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4)右图:两边各有几只猴子,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再讲评。

(5)游戏:排排队。请5位学生上来当数字娃娃1、2、3、4、5,小朋友们,你们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①按大小排队。(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再交流)

②谁?谁最小?请随意选出其中两个数比大小?(每个学生用“﹤”“﹥”摆摆看,看谁想的多?再上台汇报。)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刚才我们学习了比大小,下课后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的?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第18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说:称秆 鸭子 耳朵 红旗 小棒。

生配合回答1~5各数

1.教师报数请学生拿:2、5、3、1、4。

2.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的开始就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唤起学生的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时出示主题图)。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

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

(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2)请学生观察“>”,教师及时板书简笔画,“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鱼”,学生学说顺口溜帮助其进行形象记忆。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

“一条小鱼和大鱼,小鱼在前读小鱼。”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谁和谁比较进行教学,既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
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5.发散思维。

(1)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培养学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

三、方法应用

(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

3.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

(二)做教科书第21页练习二第5题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图意:

1.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小于几?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大于几?

(三)游戏:比一比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比大小,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的?谁和谁比?几大于几?”

[设计意图]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事例,什么和什么比,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既运用了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又体现了新《课标》精神。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这节课大家学会了什么?

五、课堂检测

(一)游戏:看谁找得快

1.教师出示数字2和4,问: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请学生快速在学具盒里找出今天学的符号,举起来,看看谁最快。

2.小组游戏:请学习小组的组长出示两个数字,其他同学找符号。

3.填第22页第6题,相互评价。

(二)出示第17页下面思考:

(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 赶走一只小免)

推荐访问:汇编 大小 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汇编18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汇编18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