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感悟5篇

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感悟5篇

时间:2022-09-18 11:15: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感悟5篇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感悟 “塞罕坝精神”知多少 纪念林位于原马蹄坑造林会战区,是塞罕坝精神发源地、百万亩林海起源地。习近平总书记同林场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感悟5篇,供大家参考。

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感悟5篇

篇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感悟

dquo;塞罕坝精神”知多少

  纪念林位于原马蹄坑造林会战区,是塞罕坝精神发源地、百万亩林海起源地。习近平总书记同林场职工代表亲切交流,他强调,你们做的事非常有示范意义,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激励作用和深远影响。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塞罕坝要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一)“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塞罕坝位于河北承德市围场县北部。早年,这里曾是清王朝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同治年间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被砍伐殆尽。

 到新中国成立之初,过去的原始森林已变成“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百年间,塞罕坝由“美丽高岭”退变为茫茫荒原。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发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1961 年,林业部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并选址塞罕坝。

 1962 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来自全国 18 个省市的 127 名大中专毕业生,与当地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一支 369 人的创业队伍,拉开了塞罕坝造林绿化的历史帷幕。

 “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一代代塞罕坝人薪火相传,用半个多世纪的接力传承,以青春、汗水甚至血肉之躯,筑起为京津阻沙涵水的“绿色长城”,从茫茫荒原到百万亩人工林海,建造起一道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2017 年 12 月 5 日,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 2017 年“地球卫士奖”。

 2021 年 2 月 25 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以集体名义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2017 年 8 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55 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总书记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依托百万亩森林资源积极发展绿化苗木等生态产业,塞罕坝机械林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贫到富。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超过了 200 亿元。

 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对于生态脆弱、生态退化地区,只要科学定位,久久为功,自然生态系统完全可以得到修复重建,让沙地荒山变成绿水青山;只要坚持绿色发展,完全可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续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奋力谱写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新篇章。

篇二: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感悟

2021 年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专题党课讲稿

 塞罕坝精神植根于塞罕坝 140 万亩的土地,源于成百上千名塞罕坝务林人的奉献奋斗,成长于塞罕坝日益辉煌的绿色事业之上,是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

  2021 年 8 月 23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河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看望护林员。随后,总书记来到尚海纪念林,实地察看林木长势,了解林场弘扬塞罕坝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塞罕坝精神出现背景

  塞罕坝位于河北承德市围场县北部。早年,这里曾是清王朝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同治年间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被砍伐殆尽。

  到新中国成立之初,过去的原始森林已变成“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百年间,塞罕坝由“美丽高岭”退变为茫茫荒原。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发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

  1961 年,林业部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并选址塞罕坝。

 1962 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来自全国 18 个省市的 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当地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一支 369 人的创业队伍,拉开了塞罕坝造林绿化的历史帷幕。

  “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一代代塞罕坝人薪火相传,用半个多世纪的接力传承,以青春、汗水甚至血肉之躯,筑起为京津阻沙涵水的“绿色长城”,从茫茫荒原到百万亩人工林海,建造起一道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塞罕坝精神时代要求

  2010 年 6 月 5 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到塞罕坝林场调研;7月 11 日,全国林业厅局长座谈会在塞罕坝林场成功召开,贾治邦局长对塞罕坝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塞罕坝精神” 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

 “伟大的塞罕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林业行业的具体体现,是全国林业行业的宝贵财富,是激励广大务林人不断进取的旗帜,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对于确保实现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双增”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推动现代林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对于构建北方绿色生态屏障具有巨大的推动意义,对于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凭借塞罕坝精神,我们已经把塞外荒原变成万顷林海,我们更加相信,依靠和创新塞罕坝精神,一定有能力把山川秀美的塞罕坝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国有林场。

 2017 年 8 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55 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总书记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4]

  2021 年 8 月 23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纪念林位于原马蹄坑造林会战区,是塞罕坝精神发源地、百万亩林海起源地。习近平同林场职工代表亲切交流,他强调,你们做的事非常有示范意义,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激励作用和深远影响。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塞罕坝要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塞罕坝精神精神内涵

  原塞罕坝精神:“勤俭建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是在塞罕坝建场三十年之际,由熟知塞罕坝建设发展历程的原国家林业部副部长刘琨帮助总结提炼的。新塞罕坝精神:“艰苦创业,科学

 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是原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于 2010 年 6 月在塞罕坝调研后,在原塞罕坝精神基础上凝练提升而成。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是以艰苦创业为核心,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的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她既充满了塞罕坝人献身“绿色事业”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塞罕坝人特有的理想追求。

  塞罕坝精神精神根源

  塞罕坝溯源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它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县境内。历史上,这里就地域广袤,树木参天,辽金时期被称为“千里松林”。

  塞罕坝之殇

  清朝后期由于国力衰退,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的森林荡然无存。到解放前夕,塞罕坝由“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

  塞罕坝肇建

 新中国成立后,林业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科学的规划设计,1962 年 2 月,决定建立林业部直属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确立了四项建场任务:

  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径级用材;

  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

  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

  研究积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

  塞罕坝涅槃

  60 年代的塞罕坝,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五种极端环境于一体,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刚刚建场的塞罕坝,没有粮食,缺少房屋,交通闭塞,冬季大雪封山,人们便处于半封闭、半隔绝的状态;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娱乐设施,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建设者们,除了简单的行李衣物,其他的几乎一无所有。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 50 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在 140 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 112 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 11.4%提高到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 1012 万立方米,塞罕坝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

 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

  塞罕坝效益

  如今,建场时营造的树苗,已经变成了浩瀚林海,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效益,造福着当地,泽被着京津,恩及着后世。

  塞罕坝效益包括塞罕坝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

  经济效益:建场以来,累计向塞罕坝林场投入 3.49.亿元,其中国家投资 2.5 亿元,林场自筹 0.99 亿元。截至 2009 年底,林场有林地面积 112 万亩,林木总蓄积 1012 万 m3,林木价值 40 多亿元,林木每年生长增加蓄积 80 万 m3,增值 3 亿元,多年来累计上缴利税近亿元,现林场固定资产 3 亿多元,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塞罕坝资源总价值为 152.9 亿元,投入与产出比为 1:44。

  生态效益:首先是阻沙源、保水源,维护京津生态安全。中国林科院2007年核算评估,塞罕坝每年可产生120亿元的生态服务效益。

  社会效益:一是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劳动就业岗位,有力地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二是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取得重大社会影响,在人才培养、科技推广与示范、生态与思想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传播了生态文化,弘扬了生态文明。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塞罕坝精神是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回顾塞罕坝林场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如同打开一本至真至诚的爱党誓言书。从第一代塞罕坝人服从组织安排上坝开始,一代代塞罕坝人奋斗不息、接力不止,他们最鲜明的特质就是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党的号召,集中体现了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弘扬塞罕坝精神,最重要的就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更加坚定自觉地践行新发展理念,更加坚定自觉地履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责任。

  塞罕坝精神是推进绿色发展的不懈追求,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坚持生态优先,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

  当年,面对荒山秃岭,塞罕坝人坚信“今天有一棵松,明天就会有亿万棵松”,坚持向绿色要发展、向绿色要未来,实现了从“一棵松”到百万亩人工林海的历史跨越。塞罕坝每棵树的年轮里都记载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阐释着绿色发展的理念。我们要坚持把绿色作为发展底色,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坚定不移地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我们要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整体修复,与京津及周边省区深入开展大气

 污染联防联治,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美丽河北形象的发力点。

  塞罕坝精神是攻坚克难的顽强意志,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勇于直面困难,矢志艰苦奋斗

  在 5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塞罕坝林场曾多次陷入困境,但塞罕坝人坚持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攻克难关,在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方面取得一个个新突破,形成独具特色的森林经营生产体系和培育作业流程。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劲和闯劲。要以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等重大制度为突破口,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开展生态建设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成熟适用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强环境治理、促进环境改善,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

  塞罕坝精神是久久为功的执着信念,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茬接着一茬干

  在高寒的塞罕坝上栽种落叶松,达到成熟状态需要几十年,造林者很难享受到自己辛劳的成果。塞罕坝林场之所以成功,塞罕坝精神之所以伟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不急一时之功、不计一己之利,为了长远发展默默付出、无怨无悔。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有

 一种“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遵循生态建设规律,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在治理环境污染、推进生态修复上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干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事情。坚定不移、持续发力,握牢“交接棒”、跑好“接力赛”,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1 2021 年关于不忘初心、不畏将来专题党课讲稿 文

  各位领导,各位青年同事:

  大家好!我是 XX 镇党委书记 XXX,很荣幸有这个机会汇报几点工作感悟,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一点感悟,青年干部要善于学习,筑牢思想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对广大青年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增强学习紧迫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古往今来。无数成功人士的实践告诉我们,学习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提高能力、增长才干、积累经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虚心学习。我以前在信访系统工作,侧重学习的是接待技巧和解决矛盾的方法,力求通过学习保持清

 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现在我在乡镇工作,侧重学习的是群众工作方法和为民服务的能力。XXX 同志原来是 XX 镇一名村支部书记,后经组织选拔到我镇担任党委委员。初到我镇时,我就多次找到其谈心谈话,农村的疑难杂症问题多数需要基层经验解决,但是政治理论水平也要不断提高,社会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变化,只有不断的学习,把政策理论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提升工作能力。XXX 同志通过半年多的学习,现在无论是理论水平和实践工作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青年干部也是如此,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实践知识,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注重在实践中加强磨炼、增长本领,不断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第二点感悟,青年干部要心系群众,涵养人民情怀。新时代青年要坚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真正放下个人得失,把个人的经验与群众的智慧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低调务实不张扬逐利,静心沉淀不目光短浅,取长补短,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民情,在“身入”和“心至”上齐发力,把个人的人生价值定位在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梦想中去。20XX 年我镇 XX 村群众 X 某投资了 XX 余万元在 XX 流转了 XX 余亩水面用于 XX 养殖,20XX 年 X 月 XX 湿地被环保部门定为禁养区,XX 养殖需要依法拆除。面对养殖户对拆除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面对养殖户面临的可能出现的巨大损失,为了把群众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尽量减少群众损失,我先后多次带队前往周边的 XXX 等地

 帮助 XX 寻找适宜迁移 XX 的水面。经过多方寻找在 XX 帮助卢某租到了 XX 余亩水面,及时将未达到收获标准的 XX 迁移,帮助 XX 减少损失近 XX 万元。XX 养殖的成功迁移,深刻说明,不论面临的困难有多大,我们都应该甘于扎根基层,默默地为人民奉献,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好,不断积累经验、成熟进步,成为业务领域的行家里手,才能不断走向更大的成功。

  第三点感悟,青年干部要充满激情,不负青春韶华。激情是工作的灵魂。学习和工作中没有激情就好比身体失去了灵魂,什么事情也不可...

篇三: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感悟

塞罕坝精神做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仝静海内容提要: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习近平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到新闻报道具体工作中。以实际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效弘扬塞罕坝精神,关键词:新闻报道工作;塞罕坝精神;弘扬;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荣获了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和塞罕坝精神的最高褒奖,为河北争了光、为中国添了彩,令人欢欣鼓舞。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获得这一奖项,是河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也展示了河北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绿水青山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从2017年6月26日起,河北日报在头版连续推出《用生命书写绿色传奇》《在燕赵大地续写绿色传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篇长篇通讯,其中反映塞罕坝机械府与民众的重要纽带,12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让时政新闻成为受众爱看、想看的新闻题材是央视新闻频道正在摸索的突破口。在十九大系列专题报道中,央视遵循“平衡与纵深”原则,循着“民生”与“时政”结合的思路,坚持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发展结合,用生动事例说话,从人民的视角观察,形成重点突出、视角全面的时政报道新思路,有效地激发了人们观看和了解十九大新闻的浓厚兴趣,提高了时政新闻的穿透力和影响力,为新形势下做好时政新闻报道提供了成功案例,积累了宝贵经验。参考文献:1.龚莉.让时政新闻更好看【J].新闻前哨,2012(6):63—64.2.央视“朝闻天下”迎接十九大特别节目《还看今朝·数说内蒙古:向自然要效益》.h t t P:fl t~.C C t、.C 0 m|2 0、7/、0|0 4|VIDEIjGQDCjwKzoVvFIHKuz9171004.shtml3.《聚焦十九大·记者观察:数字背后的民生新期待》,http://tv.cctv.com/2017/10/22/VIDEKOZrzi25tOaqcyMsPYXll71022.shtml4.《中央电视台持续深入报道十九大》,http://www.cctv.com/2017/10/23/ARTItce6ZMJk80uly0P90VRDl71023.shtml5.CI Hovland.,IL Janis,HH Kelley.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2(2):135..142,6.魏克举.新形势下民生新闻的新做法[J】.青年记者,2014(24):67..67.7.张艳楠.民生新闻和时政新闻的区别与融合【J].记者摇篮,2014(4):32-32.8.陆军.谈央视品牌影响力与地方台特色资源的互补双赢【J】视听,2014(8):6—7.9.尹韵公.从“新闻舆论工作”看习近平新闻宣传新理念.光明网,2016#-2月24日。http://theory.gmw.cn/2016-02/24/content一19012085.htm.10.歹永聪.做好新常态下的党媒工作者.求是网,2015-午1月18日,http://www.qstheory.cn/laigao/2015.·0l求是网./18/e-1 1 14036650.htm.11.马勇.坚守定位联动融合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J】电视研究,2016(8):17.19.12.朱贞华.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民生”与“时政”的融合叨.新闻研究导刊,2016,.(6):147—147.●(作者简介:包海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硕士研究生;覃洁。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2017年第6期围园万方数据

 林场三代人55年艰苦奋斗造林的8000字长篇通讯《用生命书写绿色传奇》,被“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专题转发。在此基础上,河北日报相继开设“塞罕坝人物志”“记者心中的塞罕坝”等专栏,推出塞罕坝精神内核解析报道,刊发塞罕坝精神系列评论,并推出了《我把青春献林海》《森林卫士写忠诚》《寻访那些人那片林》等摄影专版。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是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集中力量开展的一场网上网下互动、媒体记者全情投入的集中主题新闻报道战役,浓墨重彩地讲述了河北绿色发展的故事,有力传播了这一生态文明建设典型在全国的示范效应。我们要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把弘扬塞罕坝精神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把新时代新闻报道工作推上新水平。第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彰显了我们党站在大历史、大文明的新时代高度,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华文明再铸辉煌的科学把握,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惠泽子孙后代、开创千秋伟业的战略考量。指示中有“理”,彰显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大道理。指示中有“道”,贯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为打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指明了发展道路。指示中有“法”,号召全党全社会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揭示了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的科学方法。指示中有“情”,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的赤子之情、对子孙后代的殷殷深情、对河北大地和燕赵儿女的挚爱真情。我们作为党报集团的新闻工作者,要以此次塞罕坝机械林场摘取“地球卫士奖”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全省人民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第二,大力传承弘扬塞罕坝精神,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塞罕坝精神三句话12个字的科学概括,既描绘了塞罕坝林场前世今生的“精神图谱”,也给出了河北未来发展的“精神密码”。我们要把传承弘扬塞罕坝精神深入持久地贯彻到新闻报道工作中,为新时代加快推进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要在“结合”上持久用力。把塞罕坝精神宣传与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结合起来,立体多元展示好塞罕坝林场的“奋斗路”“精神谱”“宏图志”,使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成为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担当、持续奋斗圄2017£E:第6期的生动教材。要在“融入”上持久用力。将塞罕坝精神宣传有机融入到社会主义核·tL,价值观宣传教育中,着眼于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激励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有自信、守道德、讲奉献、重实干、求进取,依靠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建设绿色家园。要在“践行”上持久用力。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推广复制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引导人们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把塞罕坝“一点绿”变成各地“片片绿”、汇成全省“河北绿”,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第三,主动服务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永远在路上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成功实践,从一个侧面证明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对服务和推动中心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重大作用。新闻报道一定要坚持正确方向。要在学懂弄通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宣传报道上走在前,高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增强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把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体现在方方面面,坚定不移维护和捍卫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定要胸怀中心大局。立足河北处于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紧紧围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工作的总要求,精准聚焦重点工作,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奋力开启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征程加油助力。一定要锤炼务实作风。大力弘扬媒体记者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宣传报道中展现的“夜宿望火楼、采访面对面”扎实刻苦的作风,围绕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肩负起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担责抓落实、强化责任抓落实、改进作风抓落实、真督实查抓落实、完善机制抓落实,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以实际行动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以实际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效弘扬塞罕坝精神。■(作者简介:仝静海。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党群工作部副主任、主任编辑)万方数据

篇四: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感悟

8卷 第3期2018年8月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Vol.38

 No.3July.2018塞罕坝精神与承德绿色发展模式2017年8月28日,习近平同志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一、塞罕坝精神的内涵1962年,第一代务林人在物质匮乏、技术不成熟、高原高寒的塞罕坝建立了机械林场,从此,三代林场职工历经56年的艰苦创业,终于成就了世界最大的人工林,成就了“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初心和使命,更成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截止到2017年,塞罕坝机械林场累计植树造林1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接近饱和的80%。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塞罕坝人在创造绿色奇迹的同时,用心血和汗水甚至生命凝结成伟大的塞罕坝精神。首先,塞罕坝精神是忠于使命的政治品格。塞罕坝精神的核心是对党绝对忠诚。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党员干部和职工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任何情况下不打折扣、不做选择、不搞变通。不但完成了党中央交代“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灾害创造条件”的艰巨任务,更实现了塞罕坝的凤凰涅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其次,塞罕坝精神是攻坚克难的顽强意志。塞罕坝林场的成功,是在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中取得的。面对高寒、高海拔的恶劣自然条件,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不但克服了吃、住、行、医等生活难题,还在各方面条件极度欠缺的条件下,攻克了一项又一项技术难关。开创了中国机械栽植针叶林的先河,创造了多项“首例”,在森林经营、工程造林、防沙治沙、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累计完成了9类60余项科研课题。为我们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经验。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做到敢于担当、改革创新、苦干实干,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打攻坚战。第三,塞罕坝精神是久久为功的执着信念。56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朵浪花,在浩渺的宇宙时间中只是一粒尘埃,而对于塞罕坝人,却是整整三代人的青春和热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李效东

 樊红敏(中共承德市委党校 特色教育教研室,河北 承德 067000)摘

 要:习近平同志将塞罕坝精神高度概括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它是当代共产党员的精神坐标,是中国绿色发展的时代坐标,更是承德人实现生态强市魅力承德的强大精神动力。承德人必须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在京津水源涵养功能区的定位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承德生态强市的长远规划。关键词:塞罕坝精神;绿色发展;生态强市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63(2018)03-0026-05DOI:10.16729/j.cnki.jhnun.2018.03.005收稿日期:2018-03-23作者简介:李效东(1965- ),男,满族,河北承德人,中共承德市委党校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塞罕坝精神研究】万方数据

 第3期 ·27·孙”,塞罕坝从茫茫荒原到绿色海洋,半个多世纪的生态变迁,是一曲忠于使命、无私奉献的壮歌,更是一部持之以恒、不懈奋斗的传奇,面对重重困难、塞罕坝人沉下心来抓落实,用三代人的坚守诠释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更体现了塞罕坝人“功成不必在我”的高尚情怀。一棵树,要经历几番雷霆风雨,才能站成一道风景。塞罕坝人的每一天都是平凡的、平淡的,甚至是琐碎的,但,因为信仰、因为创造、因为坚守,这些平凡的日子,最终,凝成了不朽!二、弘扬塞罕坝精神的现实意义弘扬主旋律,社会风貌便有了风骨;传播正能量,社会发展才有不竭的动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正是为全党、全社会传播正能量,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首先,牢记使命,是塞罕坝精神的核心,是当代共产党员的精神坐标。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是创造这个人间奇迹的信念支撑,共产党人砥柱中流的先锋引领,更是创造这个人间奇迹的不竭动力。塞罕坝,是一个绿色奇迹,更是一部红色史诗。林场几代党员干部和职工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践行了对党的誓言,深刻诠释了对党绝对忠诚的内涵,在美丽高岭上铸起了一座永远的绿色丰碑。是每一位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品格和素质。其次,艰苦创业,是塞罕坝精神的灵魂。任何一项事业要想成功都必然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和考验。面对风险,塞罕坝人敢于担当,面对考验,塞罕坝人迎难而上。塞罕坝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奋斗史和创业史,林场人用不屈不挠的精神,战胜了困难,迎接了最终的胜利。今天,我们的改革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在打造、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上,我们的地方政府、我们的很多企业都面临着改革的阵痛和利益的调整,甚至可能要割舍不少既得利益;在政治生活中,我们的党面临着“四大风险”和“四种考验”,每一步都步履维艰,这其中的哪一项都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作为共产党员,甚至作为普普通通的群众,我们都应继承和发展塞罕坝人艰苦奋斗,敢于担当的精神,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利益面前不动摇,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把我们的事业进行到底!第三,“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精神的时代坐标。塞罕坝长达半个世纪的建设历程,是承德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是中国林业史上的一个奇迹,更是中国人矢志不渝追求中国梦的爱国史、奋斗史、光荣史。发展进入新时代,要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就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要求,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生态环境方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就是我们共产党人必须担当的时代课题。自建场以来,塞罕坝机械林场总投入3.49亿元,截止到2017年,林场现有资产估值超过202亿元,投入产出比达到1:58。与此相适应,塞罕坝机械林场每年创造的生态价高达120亿元。而随着炭汇交易的兴起、生态旅游的崛起,塞罕坝人是真正的用手里的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是实现“绿色”与“发展”并行的现实支撑。因此,习近平同志特别指出,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成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习近平同志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三、弘扬塞罕坝精神,大力推进“生态强市”是承德的必然选择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事实上,早在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美国从奥巴马政府开始便重启了制造业大国模式,而特朗普政府更是依照资本的逻辑,履政之初便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时移世易,初心不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却坚持了自己的科学判断。将绿色发展的理念纳入到我们的战略部署中来。体现了共产党带李效东

 樊红敏:塞罕坝精神与承德绿色发展模式万方数据

 ·28·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领下的中国人民,科学求实、立足长远的精神,更体现了面对全球生态问题、甚至面对整个人类生存问题的中国担当和中国方案。我们全党全社会必须认真学习、坚决拥护、努力实践。首先,生态强市是承德肩负的政治任务。生态文明是关乎亿万人民福祉、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绿色变革。而塞罕坝精神,正是这一科学决策的有力支撑。55年的坚守,塞罕坝人创造的不仅仅是112万亩的人工林场,不仅仅是荒原变绿洲的人间奇迹,更是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生动诠释。而承德,更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定位的“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担负着水源涵养、生态支撑的重大政治责任。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发展理念,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布局中,在全社会实现绿色发展的整体部署中,先行一步、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其次,生态强市是根据承德市情做出的科学决策。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以来,承德市财政一直以“两黑”产业为支撑。随着世界经济的低迷,“两黑”产业的劣势日益明显,直接造成了承德市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财政支撑畸形,发展后劲不足,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等多方面的弊端。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承德市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挖掘自身优势,市委书记周仲明指出:承德的优势在生态、责任在生态、潜力也在生态。我市区域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丰沛,矿产资源丰富,文化特色鲜明。在发展“绿色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对于承德来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是弥补发展中的短板,努力追上时代步伐的关键。截止到2017年底,承德市“十大绿色产业”已经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超“两黑”产业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5%,对生产总值贡献率达到65%。事实证明,我们的决策是科学的,可持续的,是承德未来发展的有利保障!第三,生态强市是我国经济进入新时代的必然选择。2017年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无论是供给侧结构改革,还是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的工作策略、方法,都要求我们坚决摒弃传统“短平快”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思路,为承德的永续发展探索新路径。因此,面对新时代、新起点,承德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增量调整”的绿色路子。为建设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努力奋斗!四、弘扬塞罕坝精神,促进承德经济绿色发展塞罕坝缘起于生态文明建设、主线是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却超出我们的想象。塞罕坝人始终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不追求短期效益,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塞罕坝的发展模式,为我市加快转型绿色发展提供了范本。首先,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围绕优势,实现“绿色崛起”。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提质增效、动能转换的新阶段,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步伐,我们必须增强信心,保持定力,继续围绕自身优势打造经济增长的“引擎”,培育“内生”动力。从世界范围来看,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促进工业振兴;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技术产业群;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靠自主创新支撑型经济发展;从资源高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转变是各国寻求经济增长动力,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可选项。我市也必须根据实情,围绕优势做出自己的选择。一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应面向京津大市场,借助承德市生态优势,根据山区特点,以生态农业为主导模式,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加工系列化程度;提升农产品加工精深化程度;提升农业区域协作水平。把农业服务万方数据

 第3期 ·29·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产业来培育,鼓励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参与农业服务业发展。目前我市农业产业化程度还不高,农业合作社无论从数量、规模,还是从社会化程度、市场化程度及服务水平上都还存在很大差距,农产品品质不高,叫响品牌少。亟需进一步努力。二是提升传统工业产业。我市传统工业长期以来都是以钢铁产业为主。在从“两黑主导”到“绿色支撑”的发展思路下,我市正在全面推进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我们有钒钛铁矿的独特资源优势,引领钛磷铁等矿业资源的整合深挖,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严格按照环保、安监、国土等法律法规,有序退出“僵尸企业”,积极用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对资源“榨干吃净”,循环发展,拉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是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大课题。三是承接产业转移。经济调整期,往往是产业转移的高潮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京津正在重新进行功能定位,紧紧抓住机遇,吸纳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产业项目无疑应是我市今后一段时期常抓不懈的工作。特别是我市空间广阔,治污和“腾笼换鸟”的负担不重,后发优势明显,瞄准新兴产业:如清洁能源、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等工业服务业,努力加以推进是实现“弯道超车”绝好时期。四是发展旅游、休闲和健康养老产业。生态、文化资源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更多地以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经济新常态下,休闲旅游需求日趋旺盛,为我们发展休闲旅游业和健康养老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深入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将旅游产品做精、做细、做出特色应是我们长期的任务。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健康养老业市场前景广阔,我市宜居、宜游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很适合养...

篇五: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感悟

021 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个人心得感想范文 5 篇

 2021 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个人心得感想范文 5篇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锻造形成的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是值得我们大力弘扬的,下面是 2021 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个人心得感想范文 5 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1 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个人心得感想 1

 脱贫攻坚,取得了物质上的累累硕果,也取得了精神上的累累硕果。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锻造形成的脱贫攻坚精神,号召全党全国全社会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英勇奋斗,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

 作为年轻干部,2021,我们还要不断学习、脚踏实地、敢于担当,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 100 周年。

 非学无以广才。在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心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干部又上了一课,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 7 种能力,要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去解决问题,破解难题。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作为年轻干部要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学习中实践。2021 年,年轻干部要继续

 把学习作为常态、作为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紧密结合岗位职责,认真审视自身存在的知识空白、经验盲点、能力弱项,做到查漏补缺、对症下药,不断充实提高自己!

 脚踏实地加油干。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 年,面对新任务、新安排,年轻干部要踏实做事,踏实走好每一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扬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韧劲,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

 磨砺始得玉成。2020 年,我们克服疫情的影响,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我国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经济体。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不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不接几次烫手的山芋,就不可能激发出个人潜能,也难以磨砺出担当重任的真本领。2021 年,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年轻干部要继续勇挑重担,要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坚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信念,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

  2021 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个人心得感想 2

 2 月 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摆脱贫困,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广大基层干部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百年来,共产党人带领着亿万人民乘风破浪、昂扬奋进,从嘉兴南湖的一叶扁舟,发展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强国号巨轮。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进入 2021 年,开启十四五新时期,这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蓝图绘就千般景,扬帆破浪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当有继续大踏步前进的凌云志,对照时间表路线图谋发展、强推进;当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担当,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传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力棒,让高质量发展的列车跑出加速度;当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新作为,千方百计多解决一些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最美的风景在下一程。2021 年,我们要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实干家、追梦人,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乘风破浪,勇毅前行,续写中华民族复兴新篇章。

  2021 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个人心得感想 3

 选调生作为基层干部的一份子,在党的引领下直面挑战,在不同实践经历中磨练意志,充分彰显选调生本色,为基层谱写了一曲实干的青春赞歌。

 吹响抗疫集结号。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东省蕉岭县选调生们迅速响应号召,冲在防疫第一线。有的不分昼夜配合镇村干部入户排查外来人口、宣传防疫知识,在村内重要卡口设点排查外来车辆、防控流动人员;有的配合县疫情防控指挥中心的安排,抽调至人手紧缺的防疫点或复工复产第一线,有序引导企业恢复生产。他们克服恐惧,战胜严寒,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防疫阻击战中,努力用自身的光和热点燃人民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切实守好农村战疫防线。在这次疫情中,有无数先行者做出榜样,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等医务人员以生命赴使命,在形势最严峻的时候挺身而出,用逆行而上的行动诠释了舍生忘死和生命至上。无数镇村(社区)干部及志愿者一线工作者主动扛起政治责任,以坚定的信念为我们筑牢了防疫的直接防线,展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的品质,是选调生们在未来面对重大风险挑战时的指明灯。唯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和坚毅,方能真正成长为一面为人民群众遮风挡雨的城墙。

 奏响脱贫新乐章。选调生大多驻扎于省定贫困村、软弱涣散村,贫困现状严峻。面对艰巨的脱贫任务,刚走出校门的他们第

 一次面对工作任务繁重、环境艰苦、所学专业不对口、工作经验缺乏等困境,不但没有临阵退缩,反而凭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虚心向第一书记学习脱贫致富的法子,和镇村干部学习群众语言、走家串户亲近群众,了解实情,结合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想办法、找出路。在脱贫攻坚这条道路上,不理解不配合的群众有之,伸手要小康的贫困户有之,吞下其中的苦,扛下这份难,用真心、耐心和热心酿出脱贫致富的甘露,啃完最后难啃的硬骨头,才能算走到终点。当我们看到五保户家里喝上自来水、看上有线电视,看到贫困学子拿回家的三好学生奖状,看到美丽乡村建设下干净整洁的村道,就能深刻领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贫困地区人口的那份挂念,明白中国共产党大力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的深远意义。广大选调生不仅要身在基层,更要心在基层,要出于公心,珍惜难得的机会,为乡村建设挥洒汗水、奉献青春。

 唱好服务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不能在农村最后一公里失去落脚点。遍布于广阔农村大地上的选调生,是宣传基层政策的大喇叭,更是推动这些好政策真正造福百姓的引线人。人居环境整治、土地确权、森林防火、人口普查、换届选举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涵盖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若有一环疏忽,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干群矛盾。要将每件看似平凡的工作,当成关系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大事来完成,提升服务意识,知群众之

 所盼,解群众之所忧。初出校门的选调生犹如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播种到农村的土壤里,不仅要学会适应不同酸碱度,不断俯下身子倾听百姓的心声、体察民意,更要用双脚丈量黄土大地、经风雨见世面,从中吸取养分,在基层一线成长为参天大树。

 跨过艰难坎坷的2020年,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未来五年和中长期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奋斗目标越宏伟、斗争形势越复杂,越要求我们牢记党和国家的嘱托,时刻把基层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选调之路只是开始,未来漫漫实干之路还很长,选调生们将以最赤诚的初心、最热血的青春,奏响实干协奏曲,在中国大地上挥洒青春正能量。

 2021 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个人心得感想 4

 作为新时期组工干部,要在思想上、业务上、工作上做到心定业精人实,从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中汲取到坚定信念和强大力量,努力干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业绩,走好、走稳新时期组工路。

 心定而后方能静。《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心静才愈能彰显力量,静也是检验党员干部在对待群众时是否心平气和、态度诚恳的工作标准,无论任何时候都要静心调查,坚决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

 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对党绝对忠诚、静心增强党性,在不断学思践悟党的伟大思想理论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对党忠诚、为党做事当作毕生追求,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始终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始终牢记群众之事无小事,静心察民情,厚植为民情怀,俯下身子,甘当群众的孺子牛。做到心静如水,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心不为其所动、志不为其所丧、身不为其所累。无愧于心,不负韶华。

 业精而后破万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组织工作是一门科学,专业性很强,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业精于勤,技精于专,打铁还须自身硬,组工干部必须勤于学习,不断充实提高专业追求,学会自讨苦吃,增强专业能力、提升专业素养、涵养专业精神,树立靠素质立身、靠实绩担当的理念,不断提升适应能力,时刻紧跟时代潮流,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中成为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要着眼于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同时坚持高标准与高质量、过程论与结果论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工作的层次和水平。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赋予组织工作在内的所有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之下,作为基层组工干部更要严谨细致地对待组织工作,把勤于学习业务知识作为第一要务,发扬钉钉子精神认真研究如何让理论武装跟上实际创新的步伐,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提高攻坚克难的本领,在破解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发展壮大村级集

 体经济等难题中彰显新时代组工干部的责任担当。

 人实而后业可成。古语云,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四下基层、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正是告诫我们要脚踏实地干工作,做泥腿子而不做空想家。新时代组工干部要有新担当,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走街串巷知民心,田间地头察民情,在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信访维稳等繁重工作中实干担当,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情况下,集中精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摒弃面子工程、花架子,把更多精力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毕竟组织工作不是做表格,谁做得精美,谁就胜出。干工作要脚踏实地,吃透上情、摸准下情,找准上级政策与基层实际情况的最佳结合点,敢于接烫山芋,敢于啃硬骨头,让上级政策在基层更好地落地开花,勇敢走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落实十四五规划的新征程,在真抓实干中砥砺奋进。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作为新时期的组工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时刻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精益求精的专业要求、锐意进取的真抓实干,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做好组工事业,走好组工之路!

 2021 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个人心得感想 5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基层公务员,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走好上坡路,开好顶风船,保证基层不

 掉队,在基层广阔天地逐梦前行!

 发扬老黄牛精神,做一名坚定的信仰者。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在基层的漫漫长夜,没有灯红酒绿、霓虹闪烁,有的只是头上的满天星斗,和脚下的坚实土地。然而,我从未后悔,亦从不羡慕。胸怀坚定信念,纵使只身前行,却仿佛带着百万雄兵。我从未感觉孤独,我深知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无论是大雪纷飞的北国,还是大漠孤烟的边疆,亦或是氧气稀薄的高原,都有我的同龄人在坚守。胸怀浩然气,何处皆是快哉风。孕育我的是脚下这片土地,和共产主义的精神。无数的先辈仁人志士为脚下的土地、心中的信仰抛头颅洒热血,方能成就今天这番伟业。如今名为信仰的火炬已经传递到吾辈手中,让信仰之火永不熄灭是我们的职责,将信仰的力量传递给下一代是我们的任务。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我们要做一名坚定的信仰者,走好上坡路开好顶风船,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发扬拓荒牛精神,做一名勇敢的先行者。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临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经过改革开放的积累,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身处变幻莫测的当今世界,我们眼睛要亮,手要快。顺势而行,下好先手棋把握先机。就我们基层工作者而言,更要开拓创新、闯关夺隘、奋勇前行,更要遇事学习、随事用智、因事砥砺。多学多思多实践,做到一事有一事之长进,更要一事一

 事都有闯劲。青年基层干部要深刻领会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融会贯通,了然于胸,发挥敢拼敢想敢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热血。为基层事业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将青春的热血撒在大地上,将青春的论文在实践中谱写。不负江山不负人民,且将利剑破长空!

 发扬孺子牛精神,做一名勤恳的实干者。以文则不治,以实则治,逐梦十四五,纸上谈兵不可行,实干是第一要务。我们基层工作更是重在落实,定了就干,说了就算,说到做到,不放空炮。身处联系百姓的第一线,时刻秉持天地之大,黎元为先的理念。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困难和问题,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以基层优秀前辈作为学...

推荐访问: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感悟 新发展 贯彻 感悟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