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的区别9篇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的区别 遗传学概念及要点一、绪论1) 遗传学(genetics): 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 遗传(heredity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的区别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的区别
学概念及要点 一、 绪论 1)遗传学(genetics):
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
遗传(heredity, inheritance): 生物在以有性或无性生殖方式进行种族繁衍的过程中, 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
3)
变异(variation)
:生物个体之间差异的现象。
二、 分离定律 4)
性状(character/trait):
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5)
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
生物某一方面的特征特性。
6)
相对性状(contrasting character):
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
7)
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
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互不沾染, 保持其独立性。
在配子形成时, 又按原样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
8)
基因型(genotype):
指生物个体基因组合, 表示生物个体的遗传组成, 又称遗传型。
9)
表现型(phenotype):
指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简称表型。
10)
显性基因(dominant gene): 在杂合状态下能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 如红花基因 C。
11)
隐性基因(recessive gene): 在杂合状态下不能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 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 如白花基因 c。
12)
等位基因(alleles): 决定生物同一性状的同一基因的不同形式相互称为等位基因, 如红花基因 C 和白花基因 c。
13)纯合体(homozygote): 个体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是相同的, 同为显性或同为隐性, 如 AA,
aa。
14)
杂合体(heterozygote): 个体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是不同的, 一个为显性, 另一个为隐性,如 Aa。
15)
分离比实现的条件: 1* 减数分裂时各杂种体内同源染色体必须以均等的机会分离, 从而形成数目相等的配子;并且两类配子都能良好发育, 雌雄配子具有均等受精结合的机会;
2* 受精后各基因型的合子成活率均等;
3*显性作用要完全, 不受其它基因所影响而
改变作用方式, 即简单的显隐性;
4*杂种后代处于相对一致的条件下, 且试验群体大。
16)
表现度(expressivity):个体之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称为表现度。
17)
外显率(penetrance):一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预期表型的比例 18)
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 杂合体(Aa)与显性纯合体(AA)的表型完全相同, 无法区分, 杂合体体内虽然有两个不同的基因, 但是只有显性基因的表型效应得以完全表现, 隐性基因的作用则被完全掩盖。
19)
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
杂合体(Aa)的表型是显性纯合体(AA)和隐性纯合体的中间型, 杂合子虽然表现显性纯合子的特征, 但是却达不到显性纯合子程度, 也就是显性作用不完全, 不能完全掩盖隐性基因的作用。
20)
共显性(并显性,
codominance):
一对等位基因杂合体体内都表达的遗传现象, 杂合子兼有“显性”纯合体和“隐性”纯合体的特征, 无显隐性之分。
21)
镶嵌显性(mosaic dominance):
两种等位基因在杂合体内的不同部位分别表现出显性作用的遗传现象。
是一种特殊的共显性现象。
22)
致死基因(lethal gene): 能使携带者个体不能存活的等位基因。
根据致死基因在杂合体和纯合体中的表现, 又可分为隐性致死基因和显性致死基因。
1*隐性致死(recessive lethal)基因:
杂合体 Aa 正常, 纯合体 aa 致死。
2*显性致死(dominant lethal)基因:
杂合状态即可表现致死作用的基因, AA 和 Aa 都致死。
3*根据致死作用发生在个体发育的阶段, 还可将致死基因分为:
配子致死(gametic lethal):
在配子时期致死。
合子致死(zygotic lethal):
在胚胎期或成体阶段致死。
4*条件致死基因(conditional lethal):
基因的致死效应与个体所处的环境有关, 有的基因在任何环境都是致死的, 有的基因则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表现致死作用。
5*亚致死现象(partial lethality): 由于个体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 或者个体的遗传背景不同,而导致致死基因的致死效应在 0~100%之间变动的现象。
导致杂交试验中观察到的分离比与预期有一定的偏差。
23)
复等位基因(mulitple allele):
群体中位于同一同源染色体同一座位的两个以上的、 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 三、 自由组合定律 24)
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基因在杂合状态时, 独立遗传, 互不混合, 形成配子时, 同一对基因各自独立分离, 不同对基因则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
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 分布在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 在减数分裂时, 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可以自由组合。
四、 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25)
互补作用(complementary effect):
若干个非等位基因只有同时存在时, 才出现某一性状, 其中任何一个基因发生突变时都会导致同一突变性状。
发生互补作用的基因称为互补基因。
孟德尔比率为 9:7。
例:
白花三叶草毒性的遗传; 香豌豆花色由两对基因(C/c, P/p)控制。
互补基因的相互作用机制是一系列首尾相接的生化反应, 即同一代谢途径中催化各步反应的酶的编码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通式为:
P+x—>X+y—>Y+z—>Z 26)
基因互作(gene interaction):
两对等位基因相互作用, 各控制一种性状, 同时存在时出现一种新的性状。
孟德尔比率为 9:3:3:1,但是不同于一般自由组合。
例:
家鸡冠型遗传。
27)
叠加作用(duplicate effect):
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同一性状的表达, 只要存在其中之一即可表现该性状, 双隐性个体表现另一种性状。
孟德尔比率为 15∶ 1。
例:
荠菜的硕果形状遗传。
28)
积加作用(additive effect):
当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 单独存在时, 表现另一种相似的性状; 而两对基因均为隐性纯合时表现第三种性状。
孟德尔比率为 9∶ 6∶ 1。
例:
南瓜果形受 A/a、 B/b 两对基因共同控制。
29)
上位效应(epistasis):
一对等位基因掩盖另一对等位基因的效应, 也称为异位显性。掩盖者为上位基因(epistatic gene), 被掩盖者为下位基因(hypostatic gene), 分为:隐性上位(Recessive epistasis) , 显性上位(Dominant epistasis)。
1*隐性上位(Recessive epistasis):
上位基因是一对隐性基因 aa,掩盖了下位基因 B 的作用。孟德尔比率为 9:3:4 例:
家兔的毛色遗传。
2*显性上位(Dominant epistasis):
上位基因是显性基因 A, 掩盖了下位基因 B 的作用,
孟德尔比率为 12:3:1。
例:
燕麦颖色遗传。
30)
抑制作用(inhibiting effect):
在两对等位基因中, 其中一对等位基因的显性基因本身并
不决定性状的表现, 但却对另一对等位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 这种基因互作的类型就称为抑制作用(inhibition), 起抑制作用的显性基因称为抑制基因(inhibiting gene, suppressor)。
孟德尔比率为 13:3。
例:
鸡的羽毛颜色遗传。
显性上位作用与抑制作用的不同点:
(1) 抑制基因本身不能决定性状, F2 只有两种类型(13:3);
(2) 显性上位基因所遮盖的其它基因(显性和隐性)
,本身还能决定性状, F2 有 3 种类型(12:3:1)。
五、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31)
果蝇性别决定:
果蝇的性别决定与 Y 染色体有无与数目无关, 而是由 X 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的组成比例决定。
性指数=X 染色体数目/常染色体的倍数=X/A 其中:
X:A=1 雌性
X:A=0.5 雄性
X:A>1
超雌性
X:A <0.5 超雄性
0.5 < X:A <1 间性(inter sex) :
并伴随着生活力、 育性下降。
在果蝇的性别决定中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 果蝇常染色体上带有雄性决定基因, X 染色体上带有雌性决定基因, 果蝇的性别是靠雌性决定基因与雄性决定基因平衡的结果来决定的。
2. Y 染色体上没有性别决定基因, 但决定雄性果蝇的可育性。
如 XO 雄蝇因无 Y 而不可育, 而 XY 雄蝇则可育。
但 Y 染色体对雌蝇的可育性没有作用,即对 XXY, XXXY 的可育性无影响。
3. 性指数 0.5<X:
A<1.0 的中间性果蝇, 当性指数与 1.0 越接近, 则果蝇的雌性程度越深, 当性指数与 0.5 越相近, 则果蝇的雄性程度越深。
32)
XY 型性别决定:
人类、 哺乳类、 两栖类、 某些鱼类、 昆虫、 植物。
雄性:异配 XY
雌性:同配 XX
子代性别由雄性亲本的配子决定。
ZW 型性别决定:
家蚕、 鸟类(包括鸡、 鸭等)、 爬行类、 鳞翅目昆虫。
雄性:
同配 ZZ
雌性:
异配 ZW
子代性别由卵细胞决定。
XO、 ZO 型性别决定:
直翅目昆虫如蝗虫,蟋蟀,蟑螂等。
雄-性染色体一条, 雌-性染色体二条 子代性別由精子的性染色体決定。
33)
染色体倍数决定性别 如蜜蜂、 蚂蚁。
基因决定性别: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 其性别决定受基因支配
ba 基因纯合时, 使植株无雌穗, 只有雄穗
ts 基因纯合时, 使植株雄花序变为雌花序, 能结实
因此基因型不同, 植株花序也不同:
(1)
Ba_Ts_
正常雌雄同株
(2)
Ba_tsts
顶端和叶腋都生长雌花序
(3)
babaTs_
仅有雄花序
(4)
babatsts
仅顶端有雌花序 环境因素决定性别:
后螠幼虫落在海底发育成为雌虫; 落在雌虫的口吻上就发育成雄虫。
雌雄嵌合体:
果蝇:
XX+X0 两性嵌合体。
由受精卵第一次分裂, 丢失一条 X 染色体所产生的。
34)
性分化:
受精卵在性别决定的基础上, 进行雌性或雄性性状分化和发育的过程。
外界条件对性分化的影响:
1. 营养对性分化的影响 (蜜蜂) 2. 温度对性分化的影响(爬行类)
3. 其它外界环境对性分化的影响(光照、 肥料、 CO2浓度、 激素等)
六、 伴性遗传 35)
伴性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
也称为性连锁(sex linkage), 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
特点:
决定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 正交与反交结果不同; 表现特殊的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现象。
36)
限性遗传(sex-limited inheritance):
是指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只局限在雄性或雌性上表现的现象。
限性遗传表达型表达取决于某种性激素的存在与缺乏, 因而使这些表现型的表达限于某种或另一种性别。
伴性遗传与限性遗传的区别:
限性遗传是常染色体遗传, 且只局限在一种性别上表现, 而伴性遗传则是性染色体遗传, 在雄性和雌性上都表现, 只是表现频率有所差别。
37)
从性遗传:
也称为性影响遗传(sex-influenced inheritance):
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但其性状表现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从性遗传的实质:
常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受到性染色体遗传背景和生理环境(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
同一性状在两性中均可能表现, 显隐性受性别的影响, 一个性状在一种性别中可能表现为显性, 而在另一性别中则可能表现为隐性。
伴性遗传 限雄遗传 限性遗传 从性遗传 基因 位于性染色体 位于 Y 染色体 位于常染色体 位于常染色体 表型 两性均可出现 但两性中出现的频率不相同 只出现于雄性 只出现于某一性别 两性中均可出现但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受性别的影响 七、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38)
初级例外、 次级例外、 染色体不分开 39)
巴氏小体(barr body):
由 X 染色体浓缩形成的、 惰性的、 异染色质化的小体。
由于巴氏小体与性别及 X 染色体的数目有关, 所以又称为性染色质体(sex-chromatin body)。
若 X 染色体的个数为 n, 则巴氏小体的个数等于 n-1。
40)
剂量补偿效应:
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 使性连锁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相近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称为剂量补偿效应 。
剂量补偿有两种途径:
(1). 两条 X 染色体都有活性, 但转录速率不同, 例如果蝇;
(2). 雌性个体细胞中只有一条染色体有活性, 另一条 X 染色体失活。如高等哺乳动物, 包括人类。
失活的 X 染色体就是巴氏小体。
41)
Lyon 假说(Lyon hypothesis):
M.F.Lyon 提出了阐明哺乳动物剂量补偿效应和形成巴氏小体的假说, 其主要内容是:
(1). 正常雌性哺乳动物的两条 X 染色体, 只有一条有活性(activation X, Xa), 另一条无活性(inactivation X, Xi) ; (2). 失活是随机的, 某些细胞中来自父方的 X 染色体失活, 某些细胞中来自母方的 X 染色体失活, 这两类细胞随机地镶嵌存在。
(3). 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 如人类在胚胎发育第 16 天时发生失活。
某一个细胞的一条 X 染色体一旦失活, 由这个细胞分裂而来的所有细胞中的该 X 染色体均处于失活状态。
(4). 伴性基因杂合体的雌性是嵌合体(mosaic)—某些细胞中来自父方的伴性基因表达, 某些细胞中来自母方的伴性基因表达, 这两类细胞随机地镶嵌存在。
八、 连锁遗传分析和遗传作图
42)
相偶:
是指两个显性基因或两个隐性基因同时存在于一条染色体上的现象。
43)
相斥:
是指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同时存在于一条染色体上的现象。
44)
连锁(linkage): 处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较多地联系在一起的现象称为连锁。
完全连锁(Complete linkage):
基因完泉连锁, 不能发生重组。
不完全连锁(Incomplete linkage):
基因可以发生部分重组, 但亲本类型多于重组类型。
45)
重组:
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同等位基因之间重新组合的现象叫做重组(Recombination)
以与自由组合相区别。
重组产生的重组类型个体称为重组子(recombinants)。
46)
重组率:
遗传学中以测交子代中重组子所占的比例来测定基因连锁的程度, 称为重组率(recombination frequency, RF)
。
47)
交换值与遗传距离:
A. 两个连锁基因间交换值的变化范围是[0,
50%], 其变化反映基因间的连锁强度、 基因间的相对距离。
...
篇二: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的区别
节 伴性遗传色盲检测图
你的 色觉 正常吗?
问题探讨男性患者女性患者
一. 伴性遗传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一)红绿色盲的遗传: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遗传系谱图(家系图)表示方法遗传系谱图(家系图)表示方法 世代数:
Ⅰ、Ⅱ、Ⅲ、Ⅳ… 个体数:
1 、2 、3… 正常男性 患病男性 正常女性 患病女性 婚配:
问题1 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 位于X X 染色体上P34资料分析 无中生有 —— 隐性遗传问题2 该遗传病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人类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无论在大小和携带的基因种类上都不 样 X X 染X Y和携带的基因种类上都不 一 样 。X X 染色体携带着许多基因,Y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大小的1/5左右,携带的基因比较少Y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大小的1/5左右,携带的基因比较少 。所以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
XY 同源区段Y Y 非同源区段XY 同源区段Y Y 非同源区段Y Y 染色体色盲基因是 隐性 的,它与它的等位基因都 只存在于X X 染色体只存在于X X 染色体 Y 上,Y Y 染色体上没有。X X 非同源区段X染色体Y Y 染色体
(遗传性质):红绿色盲是由位于 X X 染色体 上的 ( 隐性基因 (b)控制 的 即 X X b b人类红绿色盲症是 致病基因位于X X 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
X ( ( 伴X X 隐性遗传)控制 , 即 :
的 , 即:
:
X X b b红绿色盲基因的等位基因(正常基因B B ),也位于X X 染色体上, 即:红绿色盲基因的等位基因(正常基因B B ),也位于X X 染色体上, 即:X X B BY Y 染色体由于过于短小,缺少与X X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而没有相应的基因,Y Y 染色体由于过于短小,缺少与X X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而没有相应的基因,
B B b bX X B B Y Y X X b bX X B B 带正常基因的X X 染色体X X b b 带色盲隐性基因的X X 染色体Y
男性Y Y 染色体(无等位基因)
在写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在写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 一定要先写出性染色体先写出性染色体 ,再在 右上角标明基因型 。
性 别 女 男基因型B B B b b b B b根据基因B 和基因b的显隐性关系,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对应如下的显隐性关系,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对应如下基因型表现型 正常正 正 常表现型 正常正 正 常) (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X B X BX B X bX b X bX B Y X b Y
女 2. 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 请写出以下组合的婚配图解:1. 正常女性纯合子与色盲男性4. 女性携带者与色盲男性3. 女性色盲与正常男性
亲代配子女性正常 男性色盲X
XB BX
YbX
BX
bY
×后代中无色盲患者,但女性全为携带者。配子子代 X
XB bX
YB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1
:
1
亲代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亲代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X
XB bX
YB配子X
BX
bX
BY
后代中男性有1/2色盲,女性全为正常,但女性中有色盲,女性全为正常,但女性中有1/2为携带者。此类婚配色盲患者一定是男性。为携带者。此类婚配色盲患者一定是男性。子代X
XB BX
XB bX
YBX
Yb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1
:
1
:
1
:
1
X bYX b X BX b配子X X B B X X b b女性携带者X X b b Y Y男性色盲×PX b1
:
1
:
1
:
1
比例X X b b X X b b女性色盲X X B B Y Y男性正常X X b b Y Y男性色盲X X B B X X b b女性携带者后代X b X b
父亲 正常 女母亲 色盲 儿X B Y男性正常X B Y亲代配亲代配子X b X b女性色盲X b女 女儿 儿 一定正常儿 儿子 子 一定色盲子子代子代X B X b X b Y女性携带者 男性色盲1
:
1后代中男性全为色盲患者,女性全为携带者。
X X b b × X X b bY Y母病子必病X X b b X X b b女病父必病
III1 23 4 5 6X X b b Y YX X B B X X b bIII7 89 10色盲遗传系谱图隔代遗传色盲遗传系谱图隔代遗传X X b b Y Y
1. 交叉遗传/隔代遗传(色盲基因由外祖父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色盲基因由外祖父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2. 母病子必病 ,红绿色盲遗传(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2.
母病子必病 ,女病父必病。3.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X B X b X b YX b Y
某人不色盲,其父母、 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色觉都正常,但弟弟是色盲,那么色盲基因传递的过程是( )的色觉都正常,但弟弟是色盲,那么色盲基因传递的过程是( )祖 (A )
祖父→ 父亲→ 弟弟(B )祖母→ 父亲→弟弟(弟弟(C )外祖父→ 母亲→弟弟(弟弟(D )外祖母→ 母亲→ 弟弟
A 、B两个家庭的色盲遗传系谱图如右所示,两个家庭的色盲遗传系谱图如右所示,A 家庭的母亲和B家庭的父亲是色盲患者家庭的父亲是色盲患者种 分析:A 家庭X B Y
× X b X bX B
Y
X b A .1 和3 B .2 和6 C .2 和5 D .2 和4,由于某 种原因,这两个家庭调换了一个孩子,请确定调换的两个孩子是:原因,这两个家庭调换了一个孩子,请确定调换的两个孩子是:X B X b
X b Y女性正常 男性色盲携带者女性正常 男性色盲携带者
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型(或0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型(或0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 。X D )
受X 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 )的控制抗 (二)抗维生素D佝偻病 的遗传分析性别类型性别类型女 性 男 性基因型男 性基因型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Y X D Y表现型正常表现型正常 正常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患者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 伴X X 显性遗传病 ,分析其遗传特点?归纳遗传特点1 1 )
女 性患者 多于男 性;2 2 )具有性;2 2 )具有 世代连续性 (代代有患者);3 3 )(代代有患者);3 3 )
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4 4 )患者的双亲中必有一个是患者;4 4 )患者的双亲中必有一个是患者
2 、一个患抗维生素D 性佝偻病(该病为X显性遗传)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为预防生下患病的孩子,进行了遗传咨显性遗传)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为预防生下患病的孩子,进行了遗传咨. .
询 你认为下列的指导中有道理的 ( )A .不要生育 B. 妊娠期多吃含钙食品C .生男孩 D .生女孩
(三)伴Y遗传:外耳道多毛症(三)伴Y遗传:外耳道多毛症
(三)伴Y遗传:遗传特点:
限雄遗传,患者全部是男性;致病基因“ 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致病基因“ 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
伴性遗传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如人类中血友病的遗传 致病基因是X h h 动物中果蝇眼色的遗传三、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动物中果蝇眼色的遗传 红眼基因为X W W ,白眼基因为X w w 雌雄异株植物中某些性状的遗传(如女娄菜叶形的遗传)雌雄异株植物中某些性状的遗传(如女娄菜叶形的遗传) 控制披针形叶的基因为X B B ,控制狭披针形的基因为X,控制狭披针形的基因为X b b
人类血友病伴性遗传病因:由于血液里缺少一种凝血因子,因而凝血的时间延长。由于血液里缺少一种凝血因子,因而凝血的时间延长。在轻微创伤时也会出血不止特点:症状:在轻微创伤时也会出血不止 ,严重时可导致死亡。血友病的基因是隐性的,其遗传方式与色盲相同。血友病的基因是隐性的,其遗传方式与色盲相同。
维多利亚女王家族照片
染常染常染色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三、性别决定概念:
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染色体色体性染色体性染色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
(1)XY型 :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雌性个体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的性别决定类型。: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雌性个体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的性别决定类型。性别决定的类型(2)ZW型 :雌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个两异型的性染色体(ZW),雄性个体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的性别决定类型。:雌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个两异型的性染色体(ZW),雄性个体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的性别决定类型。蛾类、蝶类、鸟类( 鸡、鸭、鹅) 的性别决定属于“ZW” 型
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其子代在早期时就根据羽毛来区分鸡的雌雄。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其子代在早期时就根据羽毛来区分鸡的雌雄。芦花鸡
芦 Z 型 1. 芦花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ZW 型,: : 雄性: : 的 同型的 ZZ 性染色体,雌性 异 :
的 异型的 W ZW 性染色体。Z B W×Z b Z bP芦花 雌 花 非芦花 雄 雄BWZ b2. 芦花鸡羽毛由位于Z Z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 B )决定,即:2. 芦花鸡羽毛由位于Z Z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 B )决定,即:Z Z Z Z B 则:
:
非芦花鸡羽毛 :
则为:
Z Z b bZ BWZ bZ b W Z B Z bF 1配子非芦花 雌 芦花 雄
四、小结1.基因遗传的类型及遗传特点1.基因遗传的类型及遗传特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显)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常隐)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X显)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隐)伴Y染色体遗传 (伴Y)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显)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常隐)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X显)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隐)伴Y染色体遗传 (伴Y)① ①. . 常显与常隐遗传情况与性别无关 , 男女性及整个人群中的发生概率都约相等;②.伴性及整个人群中的发生概率都约相等;②.伴 X显与伴X隐的遗传情况与性别相关③. 伴Y遗传情况也与性别相关:患者全为男性且“父→子→孙”:患者全为男性且“父→子→孙”
2 、人类遗传病的解题规律:根据遗传系谱图来判断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2)判断显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4 2 3 1(1)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病① .致病基因为隐性:
“ 无中生有为隐性 ” 。即双亲无病时生出患病子女,则此致病基因一定是隐性基因致病。(如图1、2)即双亲无病时生出患病子女,则此致病基因一定是隐性基因致病。(如图1、2)② .致病基因为显性:
“ 有中生无为显性 ” 。即双亲有病,生出不患病子女,则此致病基因一定是显性基因致病。(如图3、4)即双亲有病,生出不患病子女,则此致病基因一定是显性基因致病。(如图3、4)(3)再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根据遗传系谱图确定遗传的类型常用方法:特征性系谱根据遗传系谱图确定遗传的类型常用方法:特征性系谱①“无中生有,女儿有病”--必为 常隐③“无中生有,儿子有病”――必为 隐性②“有中生无,女儿正常”――必为 常显遗传,可能是常隐,也可能是伴X隐。④“有中生无,儿子正常” ――必为遗传,可能是常隐,也可能是伴X隐。④“有中生无,儿子正常” ――必为 显性遗传,可能是常显,也可能是伴X显。
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定口诀: : 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 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 , 子 , 传 , , , ,一 Y Y 。
父传子 子传孙 传到底为伴
1、父亲色盲,母亲正常,生了一个既是白化病又患色盲的女孩,问:(1)这对夫妇的基因型?1、父亲色盲,母亲正常,生了一个既是白化病又患色盲的女孩,问:(1)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夫 妇Aa X b b Y Aa X B B X b b夫 妇(2)再生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男孩的几率?Aa X b b Y Aa X B B X b b1 116
2、下图是六个家族的遗传图谱,请据图回答可判断为Y染色体遗传的是图______________可判断为常染色体遗传的是图______________2、下图是六个家族的遗传图谱,请据图回答可判断为Y染色体遗传的是图______________可判断为常染色体遗传的是图______________DA 和F
, 解析:根据图示,可以看出,D 图属Y染色体遗传染色体遗传,因为其病症是由父传子,子传孙,只要男性有病,所有的儿子都患病。,因为其病症是由父传子,子传孙,只要男性有病,所有的儿子都患病。B 图为X 染色体显性遗传,因为只要父亲有病,所有的女儿都是患病者。,因为只要父亲有病,所有的女儿都是患病者。C 和E 图是X 染色体隐性遗传 ,因为C 图中,母亲患病 , 所有的 儿子 患病 ,而父 亲 正 常 , 所有的; 女儿都正常;E图中,男性将病症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图中,男性将病症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A 和F 图是常染色体遗传,首选通过父母无病而子女有患病者判断出是隐性遗传,再根据父母无病,而两个家系中都有女儿患病而判断出是常染色体遗传。,首选通过父母无病而子女有患病者判断出是隐性遗传,再根据父母无病,而两个家系中都有女儿患病而判断出是常染色体遗传。
ⅠⅡⅠⅡⅢ1
2 3
41
2 3
45
6甲病男性乙病女性3、某家族有的成员患甲病,有的患乙病,见下面系谱图,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3、某家族有的成员患甲病,有的患乙病,见下面系谱图,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Ⅲ7
89 9(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乙遗传病位于_____染色体上。(2)写出下列两个体的基因型Ⅲ8_______,Ⅲ9________(3)若Ⅲ8和Ⅲ9婚配,子女中只患一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乙遗传病位于_____染色体上。(2)写出下列两个体的基因型Ⅲ8_______,Ⅲ9________(3)若Ⅲ8和Ⅲ9婚配,子女中只患一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AAX b Y或 或AaX b YX常aaX B X B
或aaX B X b3/81/163/81/16
⑤“母病子病,女病父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最可能为⑤“母病子病,女病父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最可能为 “伴X隐”⑥“父病女病,子...
篇三: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的区别
决定和伴性遗传性别决定伴性遗传我为什么是男孩?同是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为什么有的发育成雌性, 有的发育成雄性?我为 什么是女孩?
性别决定高倍显微镜下的人类染色体想一想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男性染色体分组图女性染色体分组图常染色体:男、 女相同(22对)性染色体:男、 女不同(1 对)对性别起决定作用ABCDEFGABCDEFG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和形态特征, 将人类染色体分组并编号。同源染色体配对
染色体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
人的46条染色体配对后男性染色体女性染色体: 1 对XY: 1 对XX常染色体性染色体:
22对常染色体性染色体:
22对
性染色体的类型:XY型:XY型:♀ (2A + XX)
;2A:
表示常染色体总数。♂ (2A + XY)♂个体性别决定受精卵决定精子种类ZW型:ZW型♀ (2A + ZW)
;♂ (2A + ZZ)
果蝇的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精子卵细胞1
:1 22条+Y22条+X22对(常)+XX(性)♀22对(常)+XY(性)♂22条+X22对+XX♀22对+XY♂XY型性别决定×
ZZWZWZZZWZW型性别决定1
:
1ZZ×♂♀zzzw 异型同 型♂♂♀♀性染色体ZW型:
鸟类、 蛾蝶类
• (1 )
蜜蜂未受精的卵n雄性n受精卵2n雌性♀:
蜂王(2 n)♀ 工蜂(2 n)其他性别决定类型
(2)
某些蛙蝌蚪在20° C, XY型发育成雄蛙, XX型发育成雌蛙。>30 ° C, XY型、 XX型均发育成雄蛙。
• (3)
后螠后螠的受精卵孵化出的幼虫不分性别, 如果幼虫栖于海底, 则发育成雌虫, 如果幼虫落在雌虫的吻上,则发育成雄虫。
• (4)
鳝鱼• 鳝鱼的性别取决于其年龄, 刚出生的鳝鱼全为雌性, 产过一次卵的鳝鱼则全转变为雄性。
伴性遗传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常常与_____相关联表示方法性别1 . 写出性染色体(如XY)2.
在性染色体上的右上角, 用同一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3. X染色体上有的基因, Y染色体上没有; Y染色体上有的基因, X染色体上没有。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 遵循分离规律; 与其它的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一起时, 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遵循规律
伴 性 遗 传YX同 源区段同 源区段非同 源区段非同 源区段
色盲基因是隐性的, 它与它的等位基因都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
Y染色体上没有。XBBbYXb伴 性 遗 传
色盲的遗传方式:
伴X隐性遗传XY色盲基因:
Xbb色觉正常基因:
XBXB伴Y伴X同源区段非同源区段查一查!
红绿色盲症发现者:症状:道尔顿色觉障碍, 红绿不分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表现型基因型男性女 性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XBXbXbXbXBXBXbYXBY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
分析以下杂交方式的后代基因型及表现型:①XBXB× XbY:②XBXb × XBY:③XBXb× XbY:④XbXb × XBY:生一个女孩携带者为1/2, 生了个女孩携带者为1生一个女孩携带者为1/4, 生了个女孩携带者为1/2.生一个色盲男孩为1/4, 生了个男孩色盲为1/2.生一个女孩携带者为1/2, 生了个女孩携带者为1生一个女孩携带者为1/4, 生了个女孩携带者为1/2.生一个色盲男孩为1/4, 生了个男孩色盲为1/2.
女性正常×男性色盲亲代配子子代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1
:
1YXBXBXBXBXbXbXBYXbY父亲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随着X染色体传给女儿。1/2正常♀ (携带者XBXb)
、 1/2正常♂ ( XBY )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亲代配子子代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1
:
1
:
1
:
11/4正常♀ ( XBXB)
、XBXbXBXbYXBYXBXBXbXBXBXBYXbY儿子的红绿色盲基因一定是从母亲那里传来。1/4正常♀ (携带者XBXb)1/4正常♂ ( XBY )
、 1/4色盲♂ ( Xb Y )
女性携带者 ×男性患者亲代配子子代女性携带者 女性色盲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1
:
1
:
1
:
11/4正常♀ (携带者XBXb)
、 1/4色盲♀ (XbXb)XBXbXBXbXbYXbXbXBXbXBYXbYXbXbYXbXbXbXb父亲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随着X染色体传给女儿。
儿子的红绿色盲基因一定是从母亲那里传来。女儿是红绿色盲, 父亲一定是色盲。1/4正常♂ ( XBY )
、 1/4色盲♂ ( Xb Y )
女性色盲×男性正常亲代配子子代女性携带者男性色盲1
:
1YXBXBXbXbXBYXbYXbXb母亲是红绿色盲, 儿子一定也是色盲。1/2正常♀ (携带者XBXb)
、 1/2色盲♂ ( XbY )
• 男女6种婚配方式XBXBXBYx123546XBXbXBYxXbXbXBYxXBXBXbYxXBXbXbYxXbXbXbYx无色盲男:
50% 女:
0男:
100% 女:
0男:
50% 女:
50%都色盲特点1:男 >女无色盲
XbY7 %XbXb①色盲男性基因型:②Xb在人群中出现几率?③色盲女性基因型:④ 色盲女性在人群中出现几率?7 % × 7 % =0﹒ 49%XbXb % =已知:
色盲男性占人口总数 7 %= 7 %Xb % =我国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7 %, 女性色盲的发病率仅为0. 5%。
想一想, 为什么?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1 、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 交叉遗传(隔代遗传)bbX X
XB BX
XBX
YBX
XBX
YBX
XB BbX
YbX
YbXBY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规律Ⅰ
男性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 只能传给女儿, 不能传给儿子母亲色盲, 儿子一定色盲女儿色盲, 父亲一定色盲Ⅱ
女性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或父亲,可以传给女儿, 也可以传给儿子(3)
母病子必病(4)
女病父必病
男性正常男性正常女性正常女性正常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判断下列遗传系谱有可能是红绿色盲的是A BABCD
(1)III3的基因型是_____,他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中_____个体,该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2) III2的可能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她是杂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3)
IV1是色盲携带者的概率是__。1XbY1XBXbXBXB或XBXb1/2例题:
下图是某家系红绿色盲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1/4男性正常女性正常男性色盲女性色盲IIIIIIIV1123412123
血友病(皇家病)原意是“嗜血的病” , 就是说这种病人由于经常严重出血, 要靠紧急输血以挽救生命, 成了“以血为友” 的疾病, 这种病因缺少一种凝血因子而凝血很慢,是一种伴性遗传病, 跟色盲一样是隐性基因控制的。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家庭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性疾病。
患者由于对磷、 钙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碍。
患者常常表现为X型(或0型)
腿、 骨骼发育畸形(如鸡胸)
、 生长缓慢等症状。(写出婚配方式及遗传图解)你能推算出该病的发病规律吗?
男女6种婚配方式XDXDXDYx1 .2 .3 .5 .4 .6 .XDXdXDYxXdXdXDYxXDXDXdYxXDXdXdYxXdXdXdYx全患病男:
50% 女:
100%男:
0女:
100%男:
50% 女:
50%全正常全患病1、 女性患者多 于男性患者
2、 具有连续遗传的现象(代代相传)IVIIIIII25 1
2345678910 11121314 15 161718 19202122 23 24抗维生素D佝偻病系谱图
正常正常佝偻病患者佝偻病患者佝偻病患者表现型基因型男性女性XDXDXDXdXdXdXDYXdY伴X显遗传病的特点:女性多于男性;父患女必患, 子患母必患。
外耳道多毛症——伴Y遗传
试判断下列 遗传系 谱最可能的遗传方式Y染色体遗传特点:
患者均为男性, 且只要父亲患病,儿子均患病。示正常男女示患者12ⅠⅡⅢ53479106118
研究伴性遗传的意义1 、 指导人类的优生优育, 提高人口素质2、 指导生产实践活动
人类遗传病中,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从优生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A. 男孩男孩B . 女孩女孩C.
男孩C.
男孩女孩女孩D. 女孩男孩遗传咨询
ZBWZbZb非芦花雄鸡芦花雌鸡亲代ZbZBWZBZb芦花雄鸡1
:ZbW非芦花雌鸡1非芦花雄鸡与芦花雌鸡交配的遗传现象子代配子×指导生 产实践
第一步:
确认或排除伴Y遗传第二步:
判断显性、 隐性遗传:隐性1 . 父母无病, 子女有病——隐性遗传(无中生有)2. 隔代遗传现象——隐性遗传显性1 . 父母有病, 子女无病——显性遗传(有中生无)2. 连续遗传、 世代遗传——显性遗传第三步:
判断常、 性染色体遗传隐性遗传看女病, 女性患者的父亲或儿子正常,则一定是常隐显性遗传看男病, 男性患者的母亲或女儿正常,则一定是常显一般步骤
例题分析:□○□○□○□1■2●3○4ⅠⅡⅢ右图为某家庭遗传系谱图1 .该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Ⅲ中1 个体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概率为; 是Aa的。3.若Ⅲ中1 同4结婚, 生出一个健康孩子的可能性为常1
32
38
9
X染色体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1
、 人的性别是在(
) 时决定的。(A)
形成生殖细胞(B)
形成受精卵(C)
胎儿发育(D)
胎儿出生B课堂练习:
2、 在色盲患者的家系调查中, 下列说法正确吗?(A)
患者大多数是男性(B)
男性患者(其妻正常, 非携带者)的子女都正常(C)
患者的祖父一定是色盲患者(D)
男性患者(其妻正常, 非携带者)的外孙可能患病√√ √×
3、 判断题:(1 )
红绿色盲基因和它的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人类 的X 和Y 染色体上。
()×(2)
母亲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由于交叉遗传, 儿子一定患红绿色盲。
()(3)
人类的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是23+X 或23+Y()××
4 、 (2001年广东高考题)
基因检测可以确定胎儿的基因型。
有一对夫妇, 其中一人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 另一方表现型正常,妻子怀孕后, 想知道怀的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请回答:(1)
当妻子为患者时, 表现型正常胎儿的性别应该是男性还是女性? 为什么?(2)
丈夫为患者, 胎儿是男性时, 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吗? 为什么?提示:
母病子必病;交叉遗传(父亲的X只给女儿)
5 、 下图是一色盲的遗传系谱:(1)
14号成员是色盲患者, 致病基因是由哪个体传递来的? 用成员编号和“→” 写出色盲 基因的传递途径:1→4→8→14。(2)
若成员7和8再生一个孩子, 是色盲男孩的概率为, 是色盲女孩的概率为25%。12345678910111213140
ⅠⅡⅢ123456891 01 21 17正常白化白化兼色盲色盲
ⅠⅡⅢ123456891 01 21 17正常白化白化兼色盲色盲
9. 假若某一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 又从儿子直接传给孙子, 那么这一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 。A、 由常染色体决定的B、 由X染色体决定的C、 由Y染色体决定的D、 由性染色体决定的C
1、 人类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A、44条+XY
B 、 22条+X或22条+YD、 11对+X或11对+Y
D、 22条+Y2、 人的性别决定是在--------------------()A、 胎儿形成时B、 胎儿发育时C、 形成合子时D、 合子分裂时3、 某色盲男孩的父母、 祖父母、 外祖父母中, 除祖父是色盲外, 其它的均正常, 这个男孩的色盲基 因来自于--()A、 祖父B、 祖母C、 外祖父D、 外祖母DBC4、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 其父亲均为色盲患者, 他们所生的子女中, 儿子患色盲的概率是 ------------------()A、 25%
B、 50%
C、 75%
D、 100%B巩 固 练 习
5、 患某遗传病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
如生女孩则100%患病; 若生男孩, 则100%正常。
这种遗传病属于()
遗传BA. 常染色上隐性B. X染色体上显性C. 常染色体上显性D. X染色体上隐性巩 固 练 习6、 女性色盲, 她的什么亲属一定患色盲?A、 父亲和母亲B、 儿子和女儿C、 母亲和女儿D、 父亲和儿子D
7、 某男子患色盲病, 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 可能存在BA. 两个Y染色体, 两个色盲基因B. 两个X染色体, 两个色盲基因C. 一个Y染色体, 没有色盲基因D. 一个X染色体, 一个Y染色体, 一个色盲基因提 高 练 习
篇四: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的区别
/ 1第二章
孟德尔定律 1. 性状(character/trait):
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2. 相对性状(contrasting character):
不同生物个体在单位性状上存在不同的表现, 这种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
3. 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
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互不沾染, 保持其独立性。
在配子形成时, 又按原样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
在一般情况下,
配子分离比:
A:a=1:1, F2 基因型分离比:
AA:Aa:aa=1:2:1, F2 表型分离比:
显性:隐性=3:1 4. 基因型(genotype):
指生物个体基因组合, 表示生物个体的遗传组成, 又称遗传型;
5. 表现型(phenotype):
指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简称表型。
6. 显性基因(dominant gene): 在杂合状态下能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 如红花基因 C ;
7. 隐性基因(recessive gene): 在杂合状态下不能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 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 如白花基因 c;
8. 等位基因(alleles): 决定生物同一性状的同一基因的不同形式相互称为等位基因, 如红花基因 C 和白花基因 c;
9. 纯合体(homozygote): 个体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是相同的, 同为显性或同为隐性, 如 AA,
aa。
10. 杂合体(heterozygote): 个体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是不同的, 一个为显性, 另一个为隐性, 如 Aa。
11.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相互关系:
基因型是生物性状表现的内在决定因素, 基因型决定表现型。
12. 分离比实现的条件:
(1) 减数分裂时各杂种体内同源染色体必须以均等的机会分离, 从而形成数目相等的配子; 并且两类配子都能良好发育, 雌雄配子具有均等受精结合的机会;
(2) 受精后各基因型的合子成活率均等;
(3) 显性作用要完全, 不受其它基因所影响而改变作用方式, 即简单的显隐性;
(4) 杂种后代处于相对一致的条件下, 且试验群体大。
13. 分离规律的验证:
1、 测交法(test cross):
把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基因的亲本杂交, 根据测交子代(Ft)出现的表现型和比例来测知该个体的基因型。
2、 自交法。
3、 F1 花粉鉴定法。
14. 基因的多效现象(pleiotropism):
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表型性状, 单个基因的多方面表型效应。
15. 表型模拟(表型模写, phenocopy):
环境所诱导的表型类似于基因型所产生的表型, 但是不能遗传。
16. 表现度(expressivity):个体之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称为表现度。
17. 外显率(penetrance):一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预期表型的比例(0~100%)。
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18. 完全显性:
杂合体(Aa)与显性纯合体(AA)的表型完全相同, 无法区分, 杂合体体内虽然有两个不同的基因, 但是只有显性基因的表型效应得以完全表现, 隐性基因的作用则被完全掩盖。
例:
豌豆的 7 对相对性状 19. 不完全显性:
杂合体(Aa)的表型是显性纯合体(AA)和隐性纯合体的中间型, 杂合子虽然表现显性纯合子的特征,但是却达不到显性纯合子程度, 也就是显性作用不完全, 不能完全掩盖隐性基因的作用。
例:
紫茉莉花色遗传 20. 并显性 (共显性):
一对等位基因杂合体体内都表达的遗传现象, 杂合子兼有“显性” 纯合体和“隐性” 纯合体的特征, 无显隐性之分。
例:
人类 MN 血型遗传、 人镰刀形贫血病遗传
例:
异色螵虫鞘翅色斑的遗传 21. 镶嵌显性:
两种等位基因在杂合体内的不同部位分别表现出显性作用的遗传现象。
是一种特殊的共显性现象。
22. 致死基因(lethal gene):
能使携带者个体不能存活的等位基因。
根据致死基因在杂合体和纯合体中的表现, 又可分为隐性致死基因(杂合体 Aa 正常, 纯合体 aa 致死, 黄色小鼠)
和显性致死基因(杂合状态即可表现致死作用,AA 和 Aa 都致死, 人类视网膜母细胞瘤)
。
根据致死作用发生在个体发育的阶段, 还可将致死基因分为:
配子致死(在配子时期致死)
、 合子致死(在胚胎期或成体阶段致死, 如黄鼠 AY)
。
条件致死基因:
基因的致死效应与个体所处的环境有关, 有的基因在任何环境都是致死的, 有的基因则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表现致死作用。
亚致死现象:由于个体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 或者个体的遗传背景不同, 而导致致死基因的致死效应在 0~100%之间变动的现象。
23. 复等位基因:
群体中位于同一同源染色体同一座位的两个以上的、 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
例:
家兔毛色遗传、人类 ABO 血型遗传、 烟草的自交不亲和
在一个复等位基因系列中, 如果复等位基因的数目为 n, 则可能有的基因型的数目为:
Ck2=n(n+1)/2 种, 其中 n种为纯合体, n(n-1)/2 种为杂合体。
24. 自由组合规律—孟德尔第二定律:
两对基因在杂合状态时, 独立遗传, 互不混合, 形成配子时, 同一对基因各自独立分离, 不同对基因则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
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 分布在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 在减数分裂时, 每对同源染
2 / 2 色体上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可以自由组合。
即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
测交法、 自交法。
用分枝法分析多对相对性状遗传:
由于各对基因的分离是独立的, 所以可以依次分析各对基因/相对性状的分离类型与比例(概率)。
完全显性时, n 对染色体的生物可能产生 2n 种组合。
二项式法
棋盘法
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25. 互补作用:
若干个非等位基因只有同时存在时, 才出现某一性状, 其中任何一个基因发生突变时都会导致同一突变性状。
发生互补作用的基因称为互补基因。
孟德尔比率为 9:7。
例:
白花三叶草毒性的遗传、 香豌豆花色遗传 26. 基因互作:
两对等位基因相互作用, 各控制一种性状, 同时存在时出现一种新的性状。
孟德尔比率为 9:3:3:1,但是不同于一般自由组合。
例:
家鸡冠型遗传 27. 叠加作用:
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同一性状的表达, 只要存在其中之一即可表现该性状, 双隐性个体表现另一种性状。
孟德尔比率为 15∶ 1。
例:
荠菜的硕果形状遗传 28. 积加作用:
当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 单独存在时, 表现另一种相似的性状; 而两对基因均为隐性纯合时表现第三种性状, 孟德尔比率为 9:6:1。
例:
南瓜果形遗传 29. 上位效应:
一对等位基因掩盖另一对等位基因的效应, 也称为异位显性。
掩盖者为上位基因, 被掩盖者为下位基因。
隐性上位:
上位基因是一对隐性基因 aa,掩盖了下位基因 B 的作用, 孟德尔比率为 9:3:4。
例:
家兔的毛色遗传显性上位:
上位基因是显性基因 A, 掩盖了下位基因 B 的作用, 孟德尔比率为 12:3:1。
例:
燕麦颖色遗传、 西葫芦皮色遗传 30. 抑制作用:
在两对等位基因中, 其中一对等位基因的显性基因本身并不决定性状的表现, 但却对另一对等位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
起抑制作用的显性基因称为抑制基因, 孟德尔比率为 13:3。
例:
鸡的羽毛颜色遗传 31. 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处理:
相乘法则:
2 个或 2 个以上独立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的乘积。
相加法则:
2 个或 2 个以上互斥事件中, 出现这一或另一事件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之和。
32. χ2测验检验适合度:
χ2 = Σ
|当 χ2<χ2E0.05,k-1时接受无效假设, 说明差异不显著; 反之接受备择假设, 差异显著。
第三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1. 性染色体:
与性别有关的一对形态、 大小不同的同源染色体。
2. 常染色体:
除性染色体以外的那些染色体, 通常以 A 表示。
3. 性别决定:
(一)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XY 型性别决定:
人类、 哺乳类、 两栖类、 某些鱼类、 昆虫、 植物
雄性:异配 XY
雌性:同配 XX 果蝇性别决定——果蝇的性别决定与 Y 染色体有无与数目无关, 而是由 X 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的组成比例决定。
Y染色体上没有性别决定基因, 但决定雄性果蝇的可育性。
ZW 型性决定:
家蚕、 鸟类(包括鸡、 鸭等)、 爬行类、 鳞翅目昆虫
雄性:
同配 ZZ
雌性:
异配 ZW XO、 ZO 型性别决定:
直翅目昆虫如蝗虫, 蟋蟀, 蟑螂等
雄:
性染色体一条
雌:
性染色体二条 (二)
染色体倍数决定性别 如:
蜜蜂、 蚂蚁
(三)
基因决定性别
如:
玉米 (四)
环境因素决定性别
如:
后螠
(五)
雌雄嵌合体
4. 性分化:
指受精卵在性别决定的基础上, 进行雌性或雄性性状分化和发育的过程。
性反转 5. 性别畸形:
(一)性染色体数目引起的性别异常:
克氏综合症(XXY 型) ,Turner’s 综合症(XO 型) ,XYY 型,多 X 女性,多 X 男性 6. 伴性遗传:
也称为性连锁, 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
7. 伴性遗传的特点:
① 决定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② 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
8. 在男性体内减数分裂时非同源区域不能配对, 存在于 X 和 Y 染色体非同源区域的基因往往只有一个拷贝, 没有等位基因, 表现为性连锁遗传, 分别称为 X 连锁遗传和 Y 连锁遗传。
(一)X 连锁遗传 1、 X 连锁隐性遗传:
如果致病基因频率为 q, 则男性发病率为 q, 女性发病率为 q2,在人群中男性患者(XcY)远远多于女性患者(XcXc), 而且 q 越小, 女性患者越少见。
隔代遗传, 交叉遗传。
例:
红绿色盲、 血友病 2、 X 连锁显性遗传:
在人群中, 女性患者的人数多于男性。
患者双亲中必有一方是患有此病, 不存在隔代遗传现象, 不分男女。
例:
抗维生素 D 佝偻病 (二)
Y 连锁遗传:
由于 Y 染色体仅仅存在于男性体内, 因而存在于 Y 染色体非同源区域的基因所决定的性状, 只能出现在男性, 且仅由父亲传递给儿子, 不能传递给女儿, 又称为限雄遗传。
例:
印第安人中较为常见的毛耳缘 ③ 正交与反交结果不同;
④ 表现特殊的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现象。
2()O E基因型或表型每一特定组合出现的概率:!!()!sn sns n sp q
3 / 3 9. 限性遗传(sex-limited inheritance):
是指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只局限在雄性或雌性上表现的现象。
限性遗传的表达取决于某种性激素的存在与缺乏, 而使这些表现型的表达限于某种或另一种性别。
例:
胡子 10. 伴性遗传与限性遗传的区别:
限性遗传是常染色体遗传, 且只局限在一种性别上表现, 而伴性遗传则是性染色体遗传, 在雄性和雌性上都表现, 只是表现频率有所差别。
11. 从性遗传:
也称为性影响遗传, 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但其性状表现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从性遗传的实质是常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受到性染色体遗传背景和生理环境(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
伴性遗传 限雄遗传 基因 位于性染色体 位于 Y 染色体 表型 两性均可出现, 但两性中出现的频率不相同 12.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孟德尔定律在 1900 年重新发现后, Sutton 和 Boveri 就注意到基因的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平行, 他们于 1903 年提出假设, 孟德尔的遗传因子是由染色体携带的, 这就是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13. 巴氏小体:
在大部分正常女性许多组织细胞的间期细胞核中也有此类染色质小体, 而男性没有, 被称为巴氏小体。
由于其与性别及 X 染色体的数目有关, 所以又称为性染色质体。
若 X 染色体的个数为 n, 则巴氏小体的个数等于 n-1。
14. 剂量补偿效应:
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 使性连锁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相近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
Lyon 假说:
(1) 正常雌性哺乳动物的两条 X 染色体, 只有一条有活性(Xa), 另一条无活性(Xi);
(2) 失活是随机的, 某些细胞中来自父方的 X 染色体失活, 某些细胞中来自母方的 X 染色体失活, 这两类细胞随机地镶嵌存在。
(3) 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
某一个细胞的一条 X 染色体一旦失活, 由这个细胞分裂而来的所有细胞中的该 X 染色体均处于失活状态。
(4) 伴性基因杂合体的雌性是嵌合体——某些细胞中来自父方的伴性基因表达, 某些细胞中来自母方的伴性基因表达, 这两类细胞随机地镶嵌存在。
限性遗传 位于常染色体 只出现于某一性别 从性遗传 位于常染色体 只出现于雄性 两性中均可出现, 但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受性别的影响 第四章
连锁遗传分析和遗传作图 1. 连锁(linkage): 处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较多地联系在一起的现象。
2. 完全连锁(Complete linkage):如上述第一种情况, 基因完全连锁, 不能发生重组。
3. 不完全连锁(Incomplete linkage):
如上述第二种情况, 基因可以发生部分重组, 但亲本类型多于重组类型。
4. 重组(Recombination):
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重新组合的现象叫做重组。
重组产生的重组类型个体称为重组子。
5. 重组率(RF):
遗传学中以测交子代中重组子所占的比例来测定基因连锁的程度, 也称作交换值或交换率。
重组率(%)
=
×100 %
重组率越低, 基因之间的连锁程度越高; 重组率越高, 基因越倾向于自由组合。
6. 遗传距离(genetic distance):
通常用交换值/重组率来度量基因间的相对距离。
两个连锁基因间交换值的变化范围是[0, 50%], 其变化反映基因间的连锁强度、 基因间的相对距离。
通常以 1%的重组率作为一个遗传距离单位/遗传单位(cM)。
7. 交换:
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片断交换使连锁的基因发生重组。
8. 连锁交换定律:
(1) 连锁:
处在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或多个基因联合在一起传入子代的频率大于重新组合的频率.
(2) 交换:
重组类型的产生是由于配子形成时, 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局部交换的...
篇五: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的区别
色盲基因是隐性的,它与它的等位基因都只存在于X X 染色体上,Y Y 染色
体上没有,这是为什么?
思考:
1.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问:
(1 1 )再生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是多少?
(2 2 )再生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的概率是多少?
(3 3 )再生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孩的概率是多少?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伴性遗传。人的 色盲症遗传 、 血友病遗传 都属于伴性遗传。
二、伴性遗传
一、伴性遗传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伴性遗传。人的 色盲症遗传 、 血友病遗传 都属于伴性遗传。
色盲症: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某两种颜色的遗传性色觉障碍症。最常见的是红绿色盲。红绿色盲基因属于伴X隐性遗传,以X表示,Y染色体由于过于短小,其上没有色盲基因。
跳转
X B B X B B
正常女性
X B B X b b
正常(携带者)女性
X b b X b b
色盲女性
X B B Y
正常男性
X b b Y
色盲男性
在写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
基因相区别,一定要先写出性染色体,再在
右上角标明基因型。
六种婚配方式:
母
父
X B B X B B
X B B X b b
X b b X b b
X B B Y
X b b Y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四种婚配组合:
X B B Y
X b b Y
X B B X B B
X B B X b b
X B B Y
X b b X b b
X B B X B B
X B B X b b
X B B Y
X b b Y
X B B X b b
X b b Y
X B B X b b
X b b X b b
X B B Y
X b b Y
4 4
2 2
3 3
5 5
其它伴性遗传病:
人类伴性遗传病
伴X X 显性 :抗V V D D 佝偻病
伴X X 隐性 :红绿色盲、血友病、先天
性白内障
伴Y Y 遗传病 :外耳道多毛症
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
1. 一般地说,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即 隔代交叉遗传 。
2.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例 1. 一个色盲男孩的父母、外祖父母、祖母均正常,而祖父是色盲。那么,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最终是由谁传给他的?
答案:外祖母
其它伴性遗传
果蝇:眼睛的颜色
红色 (X X W W )
, 白色 (X X w w )
女娄菜:披针形叶 (X X B B )
, 狭披针形叶 (X X b b )
鸡:芦花鸡(Z Z B B ),非芦花鸡(Z Z b b )
小结:
伴性遗传与遗传规律的关系
1. 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
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②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发病几率雌雄不等,Y Y 染色体只传雄性。
2. 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遗传时,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 ; 位于常染色体之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则按自由组合定律处理。
例 2. 父亲色盲,母亲正常,生了一个既是白化病又患色盲的女孩,问:
(1 1 )这对夫妇的基因型?
夫
妇
(2 2 )再生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男孩的几率?
Aa X b b Y
Aa X B B X b b
1 1
16
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为什么? 近亲结婚的危害:
近亲结婚增加了隐性致病基因结合的机会。
例如:正常双亲可生出白化病孩子、色盲孩子。
近亲结婚,遗传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会增高。比如,我国湖南大庸市偏远地带有三个“ 傻子村 ” ,其中的汪家小村,全村共 500人,有 250 人智能偏低,其中呆痴 58 人。
人类遗传病的解题规律:
1. 首先确定显隐性:
(1 1 )无中生有为隐性
(2 2 )有中生无为显性
2. 再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
(1 1 )伴Y Y 遗传:
“ 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 ” 即患者全为男性,且 “ 父 → 子 → 孙 ” 。
(2 2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
(3 3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
(4 4 )伴X X 隐性遗传: : 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5 5 )伴X X 显性遗传: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3. 不确定的类型:
(1 1 )代代连续为显性,不连续、隔代为隐性。
(2 2 )无性别差异、男女患者各半,为常染色体遗传病。
(3 3 )有性别差异,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为伴X X 隐性,女多于男则为伴X X 显性。
7 7 .决定猫的毛色基因位于X X 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bb 、 BB 、
Bb 的猫依次是黄色、黑色、虎斑色。现有虎斑色雌猫与黄色雄猫交配,生下三只虎斑色小猫和一只黄色小猫,它们的性别应是(
)
A. 全为雌猫或三雌一雄
B. 全为雄猫或三雄一雌
C. 全为雄猫或全力雌猫
D. 一半雄猫一半雌猫
A
; http://www.jt113.com 恒耀娱乐 恒耀娱乐公司 ; 2019.1 ;
狠狠伸个懒腰,他见到士兵依旧在挖掘大坑.不少人也把阵亡的士兵抱过来,由于正直夏季气温颇炎热,他们必须迅速入土为安. 李桃非常担心丈夫,同时她自己也忙的不可开交. 野战医院里哀嚎遍地,很多伤兵失血过多已经休克,不少人就那么死掉了.还有一些伤兵,他们的境遇也非常糟糕,子弹击中躯干的人没有一个活的,剩下的多是击中四肢. 李桃和她的老伙计莉莉娅,两人都奇迹般的安全度过了一系列战斗. 其他的一些护士,它顿炮击之后损失不少,剩下的医生护士人数太少,无法很好的照顾所有伤兵.一些随军的市民市民被紧急喊来作为帮手,他们顶多打个下手. "消毒的刀子,拿来." "消毒的止血钳,拿来." …… 李桃小小的身板像个幼小的孩子,她已经是部队里少有的优秀卫生员.对于医生的指令她听得懂,也保持淡定的去做. "医生,那个病人它真的没有事?"女孩弱弱的问. "也许把,起码得把子弹取出来.之后的事看他自己的能力,我们仅剩下最后几瓶伏特加做消毒酒精了." 李桃已经见惯了生死,但是真的血肉模糊展现在自己面前也是惊心动魄.人血的腥味很大,她看到那个伤兵,被几个强壮的战士按住. 此人左侧大腿中弹,如若任凭子弹在肌肉里,很快细菌感染和铅中毒会要了他的命. 士兵嘴里咬着木棍,他的拼命挣扎被士兵按住.医生在伤口里探寻着弹丸,鲜血往外喷涌. "贝茜卡?你害怕了?"莉莉娅猛然问道. "没……没有,就是觉得有些受不了." "安静!"医生强调一下纪律."莉莉娅,把钳子拿过来,我已经找到子弹位置." 士兵已经在剧痛中休克,那是一种人体的自我保护. 李桃的紧张并不弱于那个兵,她的额头满是汗水,长辫子也湿漉漉的. "贝茜卡,盘子拿过来." "唉,好的." 李桃端着盘子,只听咔啪一下,一颗沾血的弹丸在上面.医生也是长舒一口气:"谢天谢地,那个人没有被伤到大血管." 那样的手术非常多,甚至还有取出敌人炮弹碎片的活儿. 李桃确实没有成年,她的体力总体还不错,而精力在飞速消耗.双腿站的疼,一直在盯着血腥异常的手术,忽然间她昏倒了. "你怎么样了!"莉莉娅怀抱着女孩,"我的妹妹,你不要吓唬我." 被晃荡了几下李桃终于清醒过来,头还有些发昏. "莉莉娅,那孩子已经非常努力.可能是天气太热她中暑了,你让她去休息一下好了,我们继续工作." 李桃被搀扶着到开阔地透透气,李小克环顾四周的时候一眼便认出了.他立刻掐了烟扔下铲子向妻子它边跑去. 李桃脸色有些憔悴,她还努力的微笑着. "士兵.贝茜卡到底怎么了?" "报告营长,贝茜卡似乎中暑了." 李小克立刻皱起额头,接替士兵的工作,一把将女孩抱起. 那一刻,对于那个姑娘可是幸福极了.她头有些疼,还是努力的双手搂着丈夫的脖子.很多士兵不明就里纷纷走过来,他们知道那个女孩是营长的妻子,她该不会是出了什么事? "同志们,你们继续工作.贝茜卡只是工作太累罢了." 李小克旋即坐下,摘下自己的水壶给妻子补水.甘露入口,李桃下意识的抱着水壶猛喝,别的毫不顾忌. "你啊你啊.枪林弹雨上不到你,结果你能把自己累成那样子." 女孩强颜欢笑,喝了不少水,还吃了点东西,她便在李小克的安排下睡一会儿. 士兵们继续挖掘墓地,更多的阵亡将士遗体被抱来,整齐的码放在墓地旁. 李小克看着那些战士,不少人是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还有十几位是应征入伍的民兵,他们死不瞑目面色灰白,身上普普通通的衬衫全部染血. 不知为何,一股强烈的沧桑感笼罩着他的内心.西方面军的指挥一塌糊涂,很多士兵进行殊死抵抗最终被分割包围歼灭,残部能走到今天那一步实属侥幸.那些人本应该成功突围,结果一场战斗又报销数百人. 如果那样的战斗多几次,部队就没有兵了. 那些爱国者确实奋战到底,终究死在了冲锋的道路上. "全体士兵都有!立正!" 士兵们不知营长抽了哪门子疯,见他在立正敬礼,大家追随着. 真正的葬礼过了一会儿正式开始,耶夫洛夫率领全师出席.整支部队仅剩下两千余人,部队齐刷刷的立正,临时的仪仗队对天鸣枪致意. 就在那时候,德军的侦察机飞过罗莎斯卡亚,侦查员立刻航拍,并记录发现苏军残部大部队. 刚刚还立正的士兵产生了一些骚乱,耶夫洛夫大吼一声:"不许乱!它是侦察机." 葬礼继续进行,最终士兵们将土坑掩埋,并修建了巨大的坟茔. 至于德国人的尸体,苏军的泄愤行为没有更多的发生,尸体多是被草草的掩埋在散兵坑而已,有的直接掩埋在山上. 结束那一切已经是晚上,部队要在那里修正两天吃饱喝足了继续撤退.因为出现了德军侦察机,事态变得有些微妙.库兹涅佐夫彻底否决了部下再休息一天的恳求,所谓:"德国人已经侦查到我们的位置,如若消极怠慢,德军必然会继续堵截.我们已经没有更多机会,明天早晨六点,全体开拔." 183师领取的是同样的命令,李小克和耶夫洛夫回到营地后立刻命令士兵收拾内务,检查所有要带的物资. "又要出发了么?"李桃问着准备行李的丈夫. "对.那里非常不安全,我们必须走." "走?我们去哪里?" "去沼泽地,通过它里我们就进入德国人尚未侵略的地域了."李小克说罢,看到妻子还有些漠然,旋即在其额头献上一吻."亲爱的,我们现在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你跟着我就好了." "嗯,我跟着你." 李小克点点头,他让妻子乖乖做好在帐篷里,把袜子脱掉.女孩还以为丈夫又要它什么,他一个大男人经历了它么刺激的事,火气真应该发泄一下.自己的上衣已经脱掉,正准备把内衣也脱掉,等着丈夫的爱抚. "哎哎哎!我让你脱袜子,不是让你脱衣服.衬衣你继续穿着." 李桃很费解,只见丈夫在它放着珍藏物品的小盒子里拿出一双崭新的布袜,并给她子换上.那些生活用品是战前买的,李小克奉行有备无患的原则,现在来看那些内衣用品完全是买对了. "等到过沼泽地,还有雨季的时候,保持双脚的干爽非常重要.我可不希望你的小嫩脚被泡烂磨烂,你必须时刻换袜子.当然我也如此." 李桃噗呲乐一下."你还是那么关心我." 废话,你救了我的命,还嫁个我.咱们俩在那异国他乡的可是亲人,我不关心你我关心谁.你还是好好睡觉,明天开始我们要开始长征了." 李桃微笑的躺下,心里充满了感激. ------------ 第三十二章 穿越德军封锁线 历史走向稍稍发生了一些偏移,宏观上却没有显著变化. 根据希特勒的"第10号命令",他是将战场由普里佩特沼泽地划分,沼泽地北部集结了中央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任务正是占领原波兰全境,之后占领波罗的海三国和白俄罗斯. 完全消灭苏力西方面军和波罗的海部队,同时占领列宁格勒、喀琅施塔得、明斯克那样的大城市,从而给强大的机动部队向莫斯科进攻提供条件.那一切必须在苏军被闪电战击败迅速崩溃方可奏效,目前历史走向正按着希特勒的规划一步步行进. 但是古德里安无疑是太着急了,他正向斯摩棱斯克方向前进,一路上遭遇了一些苏军的抵抗,那些都不是决定性的,他的部队依旧在狂奔. 所以即使他将帝国师调到后方听从元首的安排,去堵截伺机突围的苏军.其本人依旧带领精锐和少量仆从国部队继续前进,直到希特勒下达最终命令,要求其所属部队全部转向,完成乌克兰大合围.可那些都是之后的事. 李小克所属的部队跟着大家穿行于森林中,又是长途的行军,那搞的有一些长征的意思. 他命令妻子必须跟着自己,甚至恨不得用一根绳子把李桃拴着,省着走丢. 李桃还是很心系自己的伤兵,它些病患好需要照顾呢. 李小克知道她是很不乐意,旋即下达命令,"我以近卫183师临时副师长的身份命令卫生员李桃同志,你必须听从我的指挥." 一开始听到那个要求女孩马上乐了,李小克旋即再换一种口吻:"说到底还是担心你.你是我唯一的亲人,那森林外面又都是党卫军.他们和倭寇敌人没有本质的区别,对于我们都会采取最残忍的手段." 那么一说,李桃感觉到一丝恐惧,目光也下意识的向远处看,仿佛敌人就在潜伏者.[ 超多好看] 李小克的意图算是完成,他也是非常关心妻子.那个小丫头顶多一百斤,走累了就背着她,总之不能掉队. 之前的战斗,183师消耗了非常多的弹药.现代战争非常吃后勤,苏力固然是不缺少强制弹药的,只是十几天的战斗武器和粮食一直没有正式的补充.如果有,也是拿起阵亡战士染血的,要么缴获德国人的武器. 弹药损耗外,人员的消耗更加严重.二百多伤兵中有几个重伤员,他们非常悲壮的选择自杀,所谓不给大部队拖后腿.当然更多的还能救的重伤员,担架手很珍惜他们的生命. 不少伤兵已经没法获得足够的纱布,只好用布条包裹着伤口.有些人是胳膊腿中了子弹,有着严重的贯穿伤.那些人被获准骑着最后的战马,也有被担架抬着的. 李小克很欣慰,弹药耗损有唯一的好处,便是士兵的负重减轻了,大家能携带更多的食物.、 队伍整体的行军速度不是很快,在森林中穿行更是困难.李小克看看天,起码现在还没有下雨,否则又是新的挑战. 与此同时,元...
篇六: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的区别
生物伴性遗传知识点总结:伴性遗传的最大特点就是性状与性别的关联, 这部分常考题目主要有伴性遗传的判断和相关计算。
判断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 常用同型的隐形个体与异型的显性个体杂交, 根据后代的表现型进行判断。
以 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为例, 如果为伴 X 隐性遗传, 雌性隐性个体与雄性显性个体杂交, 如果后代雄性个体中出现了显性性状, 即为常染色体遗传, 否则即为伴 X 遗传。
3. 常见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1)
单基因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并指、 多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白化病、 失天性聋哑
X 连锁隐性遗传:
血友病、 红绿色盲;
X 连锁显性遗传:
抗维生素 D 佝偻病;
Y 连锁遗传:
外耳道多毛症;
(2) 多基因遗传:
唇裂、 先天性幽门狭窄、 先天性畸形足、 脊柱裂、无脑儿;
(3 ) 染色体病:
染色体数目异常:
先天性愚型病;
染色体结构畸变:
猫叫综合症。
单基因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较常见的有红绿色盲、 血友病、 白化病等。
根据致病基因所在染色体的种类, 通常又可分四类:
一、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致病基因为显性并且位于常染色体上, 等位基因之一突变, 杂合状态下即可发病。
致病基因可以是生殖细胞发生突变而新产生, 也可以是由双亲任何一方遗传而来的。
此种患者的子女发病的概率相同,均为 1/2。
此种患者的异常性状表达程度可不尽相同。
在某些情况下,显性基因性状表达极其轻微, 甚至临床不能查出, 种情况称为失显。由于外显不完全, 在家系分析时可见到中间一代人未患病的隔代遗传系谱, 这种现象又称不规则外显。
还有一些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在病情表现上可有明显的轻重差异, 纯合子患者病情严重, 杂合子患者病情轻, 这种情况称不完全外显。
常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1、 多指(趾)
、 并指(趾)
。
临床表现:
5 指(趾)
之外多生 1~2指(趾)
, 有的仅为一团软组织, 无关节及韧带, 也有的有骨组织。
2、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病因:
珠蛋白肽链合成不足或缺失。临床表现:
贫血。
3、 多发性家族性结肠息肉。
病因:
息肉大小不等, 可有蒂, 也可以是广底的, 分布在下段结肠或全部结肠。
临床表现:
便血, 常有腹痛、 腹泻。
4、 多囊肾。
病因:
肾实质形成大小不等的囊泡, 多为双侧。
临床表现:
腹痛, 血尿, 腹部有肿块, 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
5、 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
病因:
长骨干骺端软骨细胞形成障碍,软骨内成骨变粗, 影响骨的长度, 但骨膜下成骨不受影响。
临床表现:四肢粗短, 躯干相对长, 垂手不过髋关节, 手指短粗, 各指平齐, 头围较大, 前额前突出, 马鞍型鼻梁, 下颏前突, 腰椎明显前突, 臀部后凸。
6、 先天性成骨发育不全。
临床表现:
以骨骼易折、 巩膜蓝色、 耳聋为主要特点。
7、 视网膜母细胞瘤。
临床表现:
视力消失, 瞳孔呈黄白色, 发展可引起青光眼, 眼球突出。
二、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致病基因为隐性并且位于常染色体上, 基因性状是隐性的, 即只有纯合子时才显示病状。
此种遗传病父母双方均为致病基因携带者,故多见于近亲婚配者的子女。
子代有 1/4 的概率患病, 子女患病概率均等。
许多遗传代谢异常的疾病, 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按照“一
基因、 一个酶” 或“一个顺反子、 一个多肽” (one 的概念, 这些遗传代谢病的酶或蛋白分子的异常, 来自各自编码基因的异常。
常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1、 白化病。
病因:
黑色素细胞缺乏酪氨酸酶, 不能使酪氨酸变成黑色素。
临床表现:
毛发银白色或淡黄色, 虹膜或脉络膜不含色素,因而虹膜和瞳孔呈蓝或浅红色, 且畏光, 部分有曲光不正、 斜视及眼球震颤, 少数患者智力低下。
2、 苯丙酮尿症。
肝脏中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 使苯丙氨酸不能氧化成酪氨酸, 只能变成苯丙酮酸, 大量苯丙氨酸及苯丙酮酸累积在血和脑积液中, 并随尿排出, 对婴儿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并抑制产生黑色素的酪氨酸酶, 致使患儿皮肤毛发色素浅。
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 皮肤毛发色浅, 尿有发霉臭味, 发育迟缓。
3、 半乳糖血症。
病因:
由于 α 1-磷酸半乳糖尿苷转移酶缺乏,使半乳糖代谢被阻断, 而积聚在血、 尿、 组织内, 对细胞有损害, 主要侵害肝、 肾、 脑及晶状体。
临床表现:
婴儿出生数周后出现体重不增、 呕吐、 腹泻、 腹水等症状, 可出现低血糖性惊厥、 白内障、 智力低下等。
4、 粘多糖病。
病因:
粘多糖类代谢的先天性障碍, 各种组织细胞内积存大量的粘多糖, 形成大泡。
临床表现:
出生时正常, 6 个月到
2 岁时开始发育迟缓, 可有智力及语言落后, 表情呆板, 皮肤略厚,似粘液水肿, 可有骨关节多处畸形。
5、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病因:
肾上腺皮质合成过程中的各种酶缺乏。
临床表现:
女性患者男性化, 严重者可呈两性畸形; 男性患者外生殖器畸形, 假性性早熟, 可合并高血压、 低血钾等症状。
三、 X 连锁显性遗传病 X 连锁显性遗传
一些性状或遗传病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其性质是显性的,这种遗传方式称为 X 连锁显性遗传( X-linked dominant inheritance)
, 这种疾病称为 X 连锁显性遗传病。
目 前所知 X连锁显性遗传病不足 20 种。
由于致病基因是显性的, 并位于 X 染色体上, 因此, 不论男性( XAY)
和女性( XAXa)
只要有一个这种致病基因 XA 就会发病。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同之处是, 女性患者既可将致病基因传给生子, 又可以传给女儿, 且机会均等; 而男性患者只能将致病基因传给女儿, 不传给儿子。
由此可见,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大约为男性的 1 倍。
另外, 从临床上看, 女性患者大多数是杂合子,病情一般较男性轻, 而男患者病情较重。
抗维生素 D 佝偻病( vitamin D resistant rickets,
VDRR)可以作为 X 连锁显性遗传病的实例。
VDRR 是一种以低磷酸血症导
致骨发育障碍为特征的遗传性骨病。
患者主要是肾远曲小管对磷的转运机制有某种障碍, 困而尿排磷酸盐增多, 血磷酸盐降低而影响骨质钙化。
患者身 体矮小, 有时伴有佝偻病等各种表现。
患者用常规剂量的维生素 D 治疗不能奏效, 故有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之称。
从临床观察, 女性患者的病情较男性患者轻, 多数只有低血磷, 佝偻症状不太明显, 表现为不完全显性, 这可能是女性患者多为杂合子, 其中正常 X 染色体的基因还发挥一定的作用。
男性患者( XHY)
与正常女性( XhXh)
结婚, 所生子女中, 儿子全部正常, 女儿全部发病; 女性患者(XHXh) 与正常男性(XhX)结婚, 子女中正常与患者各占 1/ 2。
X 连锁显性遗传病病种较少, 有抗维生素 D 性佝偻病等。
这类病女性发病率高, 这是由于女性有两条 X 染色体, 获得这一显性致病基因的概率高之故, 但病情较男性轻。
男性患者病情重, 他的全部女儿都将患病。
常见 X 伴性显性遗传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1、 抗维生素 D 佝偻病。
病因:
甲状腺功能不足, 影响体内磷、 血钙的代谢过程, 致使血磷降低, 且维生素 D 治疗效果不好。
临床表现为:
身材矮小, 可伴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的各种表现。
2、 家族性遗传性肾炎。
病因:
肾小管发育异常, 集合管比常人分支少, 呈囊状, 远曲小管薄, 但近曲小管变化轻。
临床表现为:
慢性进行性肾炎, 反复发作性血尿, 1/3~1/2 患者伴神经性耳聋。
四、 X 连锁隐性遗传病
致病基因在 X 染色体上, 性状是隐性的, 女性只是携带者, 这类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 子代中的男性有 1/2 是概率患病, 女性不发病, 但有 1/2 的概率是携带者。
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 子代中男性正常, 女性都是携带者。
因此 X 连锁隐性遗传在患病系中常表现为女性携带, 男性患病。
男性的致病基因只能随着 X 染色体传给女儿, 不能传给儿子, 称为交叉遗传。
常见 X 伴性隐性遗传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1、 血友病 A。
病因:
血浆中抗血友病球蛋白减少, AHG 即第Ⅷ因子凝血时间延长。
临床表现:
轻微创伤即出血不止, 不出血时与常人无异。
2、 血友病 B。
病因:
血浆中缺乏凝血酶成份 PTC, 即第Ⅸ因子。
临床表现同血友病 A。
3、 色盲。
临床表现:
全色盲对所有颜色看成无色, 红绿色盲为不能区别红色和绿色。
4、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病因:
为原发性横纹肌变性并进行性发展。临床表现:
初为行走笨拙, 易跌到, 登梯及起立时有困难, 从仰卧到起立必须先俯卧, 双手撑地, 再用两手扶小腿、 大腿才能站起。
进行性肌肉萎缩, 但一般不累及面部及手部肌肉。
隔代遗传 隔代遗传
从遗传学的角度看, 致病基因的传递是代代相传的, 一个个体一旦没有从亲代继承到某个特定的致病基因, 那么, 其后代一般也不必担忧此种致病基因所带来的遗传病。
伴性遗传病患儿绝大多数为男性, 追踪其家族发病的情况时可以发现, 患者的母亲是正常健康人, 但其外祖父却是本病患者。
从中可以总结出两个特点:
①伴性遗传病是从外祖父传给外孙, 跳过母亲这一代, 有明显的隔代遗传现象;
为什么这种伴性遗传病都是隔代遗传的呢? 是因为这种病是隐性遗传病, 并且都是通过女性传递的。
女性虽不发病却是伴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并将这种病传递给其子代中的男性。
比如甲型血友病, 它的发病基因是位于 X 染色体上的第八凝血因子突变所致, 是一种典型的隐性遗传病, 其发病者均为男性。
由于父亲遗传给儿子的性染色体只是 Y, 传给女儿的则是唯一的一个带致病基因的 X 染色体,所以患血友病的男人, 他的儿子完全正常, 女儿虽然表型正常, 但全部为致病基因携带者, 她们结婚所生男孩约有一半将患有外公所患的
遗传病。
由此可见, 伴性隐性遗传病虽有隔代现象, 但致病基因都是通过患者女儿传递下去的
篇七: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的区别
生物 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 第2 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岳阳市五中 陈小雄老师你看我多美,嫁给我好吗?
我为什么是男孩?同是受精卵发育的个体, 为什么有的发育成雌性,有的发育成雄性?
性别决定1 1 、 染色体分类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 , 如XY 型 。
性别决定于生物体细胞中的X X 染色体和Y Y 染色体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叫性别决定。一般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2 、性别决定的类型最常见是以下两种方式XY 型性别决定ZW 型性别决定
红绿色盲检查图你的 色觉 正常吗?
色盲: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最常见—— 红绿色盲光谱(三原色):红、绿、蓝红绿色盲:不能辨认红绿两种颜色全色盲:红、绿、蓝均不能辨认色 弱:一种颜色辨认能力降低———— 红色弱、绿色弱职业限制:美术、纺织、印染、化工、交通运输等色觉敏感职业
伴性遗传:引起疾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
一. . 色盲症的发现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 道尔顿在圣诞节前夕买了一件礼物 ---- 一双“棕灰色”的袜子,送给妈妈。妈妈却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我怎么穿呢?• 道尔顿发现,只有弟弟与自己看法相同,其他人全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 道尔顿经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为此他写了篇论文 《 论色盲 》 ,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后人为纪念他,又把色盲症叫道尔顿症。J.Dalton
1766--1844
1、 、 谱系中相关符号 :3 、患者是什么性别?说明色盲同什么有关?7、 、 为何男性患者多余女性患者 ?2 、色盲是显性还是隐性遗传病?5 、色盲基因在X 染色体上还是在 在Y 染色体 上?隐性男性 性别人类红绿色盲症4? 、色盲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在性染色体上? 性染色体上8、 、 色盲遗传的特点6、 、 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有哪些 ?X 染色体
• 血友病• 先天性凝血障碍性疾病,• 缺乏凝血因子• 特点:出血。• X 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伴 伴X 隐性遗传病的特点:1.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2. 通常为交叉遗传 ( ( 隔代遗传) )典型遗传过程是 外公- > 女儿- > 外孙。3. 女性患病,其父、子必患病(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 X 型(或0 0 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 。受X 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 )的控制。女性患者:X X D X X D ,, X X D X X d d男性患者:X X D Y Y
遗传特点二. . 抗维生素D D 佝偻病 的遗传分析1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2 )具有世代连续性(代代有患者)3 )男性患病,其母、女必患4 )患者的双亲中必有一个是患者
患者全部是男性;致病基因“父传子、子传孙、传男不传女”三、伴Y Y 遗传病:外耳道多毛症
遗传病伴性遗传病( (X 、Y 染色体)常染色体遗传病伴 伴X 遗传伴 伴Y 遗传伴 伴X 显性遗传病伴 伴X 隐性遗传病外耳道多毛症佝偻病到目前为止,仅发现10 余种 ,主要因为Y 染色体很小,其上基因有限原故。
无显、隐性的区别 ,只要Y 染色体上有致病基因的男子,就会发病。蹼趾色盲 血友病等目前发现有200种 种 左右白化病等显性遗传病隐性遗传病多指、并指 等
五. .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1. 你能设计一个果蝇的杂交实验,使其子代就根据眼色来判断雌雄吗?X W Y×X w X WX WYX wX W YX W X WPF 1配子眼 红眼 雌 眼 白眼 雄
2. 你能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其子代在早期时,就根据羽毛来区分鸡的雌雄吗?
1.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ZW 型,雄性: : 的 同型的 ZZ 性染色体,雌性 :
的 异型的 W ZW 性染色体。2. 芦花鸡羽毛由位于Z Z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 B )决定,即:Z Z B 非芦花鸡羽毛 :
则为:
Z Z b2. 你能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其子代在早期时,就根据羽毛来区分鸡的雌雄吗?
Z B W×Z b Z bP花 芦花 雌 花 非芦花 雄 雄Z BWZ bZ b W Z B Z bF 1配子非芦花 雌 花 芦花 雄
3. 遗传咨询:有一对新婚夫妇,女方是血友病患者,如果你是医生,当他们就如何优生向你进行遗传咨询时,你建议他们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1. 首先确定显隐性(1 1 )无中生有为隐性(2 2 )有中生无为显性六、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依据和方法2. 再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1 1 )伴Y Y 遗传: : 患者全为男性,且“父 → 子 → 孙”。(2 2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无中生有为隐性, 生女患病为常隐 。(3 3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有中生无为显性, 生女正常为常显 。(4 4 )伴X X 隐性遗传 : 女性患病,其父、子必患病(5 5 )伴X X 显性遗传 :男性患病,其母、女必患病。
3. 不确定的类型:(1 1 )代代连续为显性,不连续、隔代为隐性。(2 2 )无性别差异、男女患者各半,为常染色体遗传病。(3 3 )有性别差异,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为伴X X 隐性,女多于男则为伴X X 显性。
右图为某家庭遗传系谱图1. 该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2.Ⅲ 中1 1 个体的基因型为 AA 的概率为 ;是 Aa 的概率为 。常1
32
33. 若 Ⅲ 中1 1 同4 4 结婚,生出一个健康孩子的可能性为( )
8
9□ ○□ ○ □ ○□ ■ ● ○ⅠⅡⅢ12 3 4Aa Aa1/3AA
2/3Aa1/3AA2/3AaAa A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 伴X 显性遗传
伴X X 隐性遗传
1 、一个色盲男孩的父母、外祖父母、祖母均正常,而祖父是色盲。那么,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是由谁传给他的?答案:由外祖母传给男孩。说明:一般的说,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特殊情况是女性携带者也可以把色盲基因通过她的女儿传给她的外孙。2 2 、女性色盲,她的什么亲属一定患色盲?A A 、父亲和母亲 B B 、儿子和女儿C C 、母亲和女儿 D D 、父亲和儿子答案:D D
3、 、 假若某一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又从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这一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
) 。A A 、由常染色体决定的 B B 、由X X 染色体决定的C C 、由Y Y 染色体决定的 D D 、由性染色体决定的C4 4 、猫熊的精原细胞中有 42 条染色体,它的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是 期时,细胞内染色体的可能组成是 ( )A .20体 条常染色体 + X B .20体 条常染色体 + YC .40体 条常染色体 + XY D .40体 条常染色体 + XX解析1 1 、精原细胞中有 42 条染色体,其组成是 40 条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XY ; ;2 2 、处于次级精母细胞时,染色体组成是 20 条常染色体和一条性染色体X 或Y; ;3 3 、处于后期时,染色体暂时 加倍 ,其组成为 40 条常染和两条性染色体XX 或YY。
。D
5 5 、某男性色盲,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可能存在( )A. . 两个Y 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B. . 一个X ,一个Y ,一个色盲基因C. . 两个X 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D. . 一个X ,一个Y ,两个色盲基因解析1 1 、处于后期时,染色体暂时 加倍 ,其组成为两个性染色体XX 或YY ,有两个色盲基因 。2 2 、色盲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C
4 (2001 年广东高考题)基因检测可以确定胎儿的基因型。有一对夫妇,其中一人为X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另一方表现型正常,妻子怀孕后,想知道怀的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请回答:( (1 )当妻子为患者时,表现型正常胎儿的性别应该是男性还是女性?为什么?( (2 )丈夫为患者,胎儿是男性时,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吗?为什么?提示:母病子必病;交叉遗传(父亲的X 只给女儿)
6 6、 、 有一对夫妇,女方患白化病,她的父亲是血友病患者;男方正常,但他的母亲是白化病患者。预计这对夫妇子女中一人是 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 ( )A .50%
B .25%
C .12.5%
D .6.25[ [ 解析] ]1 1 、血友病是X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X h )控制的遗传病;白化病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a )控制的遗传病。2 2 、根据题意,得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P
aaX H X h 常 白化正常 × × AaX H Y 正常正常3 3 、每对性状的遗传情况:aa
× × Aa →1/2 aa 白化 1/2 Aa 正常X H X h × ×X H Y →1/4 X H X H 常 正常 1/4X H X h 正常1/4 X H Y 正常 1/4 X h Y 血友4 4 、患两病的几率 = 1/2 aa 白化 × × 1/4 X h Y 血友C
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则这对夫妇所生孩子患病的几率为:_______。7/16• 有一男孩,他的父母和外祖母都不是色盲,他的外祖父和舅舅色盲,此男孩患色盲的概率是( )。• 一白化女子(其父患色盲)与一正常男子(其母患白化病)婚配,所生子女中色盲与白化兼发的概率是( )1/21/8
ⅠⅡⅢ1 234 56 89 10 12 117正常 白化 白化兼色盲色盲人的正常色觉(B )对红绿色盲呈显性;正常肤色(A )对白化呈显性。下面是一个白化病和色盲症的遗传谱系。请回答:(1 )
的基因型是________ , 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 )
是纯合体的几率是________ 。(3 )若生出色盲男孩的几率是______;Ⅰ 1 Ⅰ 2Ⅱ 5Ⅲ 11 Ⅲ 10X1/61/4AaX YBAaX Xb B
下图为某遗传病系谱图(显性基因H ,隐性基因h ),致病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据图回答:(1 1 )
Ⅰ 2 2 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_______ ,这时 Ⅱ 6 6 与Ⅱ 7 7 基因型是否一定相同____ ; ; Ⅱ 6 6 与 Ⅰ 4 4 的基因型是否一定相同 ____ 。1 12 2 3 34 45 5 6 6 7 78 89 910 11 12 1314ⅠⅣⅢⅡX H X H是是(2 2)
)
Ⅱ 9 9 可能为纯合体的几率为 _____ 。
50%(3 3 )
Ⅲ 13 的致病基因来自第 Ⅱ 代 ___ 号个体, , 最可能由 Ⅰ 代 ___ 号个体遗传而来。
7 7 1 1(4 4 )
Ⅲ 10 与 Ⅲ 11 生一个女孩,患病的几率是 __ ,生出一个患病男孩的几率是 _____; 如再生一个男孩子患病的几率为 _____ 。0 0100% 50%
X d X dX D Y1X d Y2X D X D34遗传图解X D X d X d YX d X d X D X dX d Y X D YX D X dX D YX D X dX D X D X d Y X D Y
高倍显微镜下的人类染色体想一想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男性男性染色体分组图染色体分组图女性女性染色体分组图染色体分组图1 常染色体:男、女相同( (22 对)2 性染色体:男、女不同( (1 对)对性别起决定作用A BCDEFGA BCDEF G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和形态特征,将人类染色体分组并编号。同源染色体配对
男性 :性染色体女性:X异型同型性别决定方式:----XY 型X YX XXX 是同源染色体XY 是同源染色体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随着对基因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科学家发现,人的性别实际上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Y Y 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叫做 SRY 基因 (sex detemied region of
Ychromosome) 。
由于正常男性Y Y 染色体上有 SRY 基因,因此能够形成睾丸并发育为男性。而正常女性的X X 染色体上则没有这个基因 。
最近,科学家又在小鼠胚胎细胞内的X X 染色体上发现了与雌性性别决定有关的基因。
XY型性别决定男性( ♂)女性( ♀)以人为例44 (常)+ XY (性) 44 (常)+ XX (性)22+ X X 22+ X X 22+ Y Y44+XX (女孩)44+XY (男孩)XY 型性别决定一般模式(常染色体总数以2A 表示)雄性( ♂ ♂ )
)
2A+XY雌性( ♀ ♀ )
)
2A+XXA+X
A+YA+X2A+XX X 2A+XY Y精子后代卵♀♂关键:
雄性 能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精子举例 大多昆虫、部分两栖动物、哺乳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硬骨鱼等
雄性( ♂ )
)
ZZ 雌性( ♀ )
)
ZWZ
W Z ZZ ZZ ZZ Z W配子后代雄性雌性关键:
雌性 能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卵子ZW型性别决定的一般方式举例家蚕、蛾类、鸟类、一些两栖类和爬行类的性别决定皆属此种类型。
正常男性正常女性性别不确定已死亡个体确定死于本病个体患者携带者配偶关系近亲结婚Ⅰ 、Ⅱ 、Ⅲ 等:
世代数1 、2 、3 等:每世代各成员编号一卵双生二卵双生婚后未生育流产
请由系谱图入手,判断外耳道多毛症基因最有可能位于哪条染色体上? 如何证明?示正常男女示 外耳道多毛症者12ⅠⅡⅢ5 3 4 79 10611 8
X B X BX B X bX b X b X B Y X b Y女 性男 性基因型表现型 正常正常( (者 携带者 ) )色盲 正常 色盲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男女有关红绿色盲的6 种婚配方式X X b b Y 男患者X X B B X X B B 女正常X X B B X X b b 女正常( ( 携带者) )X X B B Y 男正常X X b b X X b b 女患者
女性正常 × 男性色盲亲代配子子代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1
:
1Y XBXBXBXBXbXbXBYXbY父亲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随着X 染色体传给女儿。
者 女性携带者 × 男性正常亲代配子子代常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常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1
:
1
:
1
:
1XBXbXBXbY XBY XBXBXbXBXBXBYXbY儿子的红绿色盲基因一定是从母亲那里传来。
者 女性携带者 × 男性患者亲代配子子代者 女性携带者 女性色盲 常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1
:
1
:
1
:
1XBXbXBXbY XbXBXbXBYXbYXbYXbXb父亲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随着X 染色体传给女儿。
儿子的红绿色盲基因一定是从母亲那里传来。女儿是红绿色盲,父亲一定是色盲。
女性色盲 × 男性正常亲代配子子代女性携带者 男性色盲1
:
1Y XBXBXbXbXBYXbYXbXb母亲是红绿色盲,儿子一定也是色盲。
X
XB bX
XB BX
Xb bX
YBX
Yb• 3. 根据基因B B 和基因b b 的显隐性关系,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对应如下:女 性 男 性基因型表现型 正常正常( ( 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男性的X X b b 只能从 传来,以后只能传给他的 。母亲女儿1 、交叉遗传 :
(隔代遗传)2 2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色盲的遗传特点: :X
XB BbX
XBX
YBX
X X
Y X
XB B B b BX
YbX
YbX B Y男性患者的母亲表现正常,但是他的外祖父却是此病的患者。色盲典型遗传过程是 外公-> 女儿-> 外孙。
X b X bX b YX b YX b X bX b Y3.
女性色盲,其父亲和儿子都色盲
篇八: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的区别
花开,拾起散落的珍珠———学生对华师大版《初中科学》教材的几点质疑◎梁正莲摘要: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及想象能力有时超过了我们老师原定设想,学生对知识的质疑能力有时也比我们老师强,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学会静心聆听学生花开的声音,捡起散落的珍珠,这可能是教学的一种境界。关键词:思维定势 ;聆听 ;质疑声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往往指责学生思维定势,并费劲纠正学生的定势思维。而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也经常性犯着思维定势的错误。用教材教学多年,很少去质疑教材内容的科学性或缺限,也很少蹲下身子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去理解教材,或很少给学生机会讲讲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如果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学会静心聆听学生花开的声音,捡起散落的珍珠,这可能是教学的一种境界。下面笔者记录了学生课堂中的一些质疑声,供我们老师思考。一、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是初中科学的一个重要实验。它的经典实验如教材中的用钟罩进行实验(如图1),把钟罩一部分浸入水中,把露出水面的钟罩体积平分成五等份,用过量的红磷燃烧,观察水进入钟罩内的体积,由此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比例。它的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钟罩内压强减少,水在大所压作用下进入钟罩内。消耗的氧气体积用进入水的体积显示。有次在初三复习这个实验时,教师提示这个实验的测量结果,氧气的体积分数测量值小于五分之一的原因有:1、气密性不好,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2、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耗尽;3、未待容器内空气完全冷却就读数。结果有一学生说,尽管上述条件都满足了,实验测量结果还是要偏小的。原因是用这种方法测定空气中的含量实验本身就存在着问题。理由如下:图1钟罩内外水面相平,内外的气压相等。图2中由于氧气的消耗,钟罩内气压减少,使之水面上升。导致钟罩内外出现了水面差,钟罩内一部分的水由于罩外水面下降引起压强差而减少,从而影响测量值。正确的方法:待容器内空气完全冷却后钟罩外的水面必须滴加到图 1原来的位置才能比较。课后教师按这一学生的提法重新做了这实验,误差明显减少了。二、光合作用的遮光操作八年级上册 P105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节中有一实验过程如下: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并用回形针固定,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如图 3中 b……有学生就提问:老师,书本图中的这种用黑纸片遮盖叶片的方法能行吗?前面不是说叶脉中有筛管和导管且与其它部位的筛管和导管相通吗?这种遮盖叶片方法其它部位的叶片制造的有机物还会输送到被遮盖的那部分叶片上。还画了图 4来解释,图甲叶片遮光方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应该如图乙。三、铁和硫粉反应前后实验来理解混合物和化合物的区别在八年级上册 P163的《混合物和纯净物》一节内容:图 5表示化合物与混合物的区别。铁屑与硫粉混合在一起成为混合物,它们各自保持自己的性质,磁铁与硫粉分离。但是热源条件下让它们反应形成化合物硫化亚铁后,磁铁无法将硫、铁两种元素分离。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了这个实验,结果实验失败。铁粉与硫粉反应后,磁铁还是会吸上部分物体。教师增加了硫的含量又做了几次实验,结果还是没有成功。结果有学生发表了见解:老师,我曾在课外书中看到,细铁粉在空气中与氧气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磁铁又能吸引四氧化三铁。如没隔绝空气做这个实验,书本的结论是不会出现的。事后老师用二氧化碳作保护气实验获得了成功。如此学生对教材质疑的现象很多,如萝卜吸水时质量增加,不一定说明细胞吸水,也可能是物质间粒子有空隙,像粉笔吸水质量也可增加,但粉笔中没有细胞,等等。为此笔者在县里对全体初中科学老师进行了调查,极少的老师思考过上述学生提出的问题,平时也很少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中怀疑或思考。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及想象能力远远超过了我们老师原定的设想,学生对知识的质疑能力有时也比我们老师强,希望我们的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多给学生开花的机会。(作者单位:浙江宁波象山教科研中心 315000)浅谈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判断方法及解题技巧◎陈志刚
摘要:根据控制人类遗传病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基因的显、隐关系,可将人类遗传病分为五种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 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和伴 Y染色体遗传。怎样根据遗传系谱图来区分它们呢?关键词:隐性遗传病;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遗传病;伴 X染色体遗传病;和伴 Y染色体遗传病;母系遗传●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第一步:确认或排除 Y染色体遗传。第二步:判断致病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第三步:确定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染色体上。首先考虑后者,只有不符合 X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时,才可判断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一、确定遗传病是由隐性基因还是显性基因控制(假设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 A、a控制)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即无病的双亲生出了有病的子女,则该病为隐性)隐性看女病。有中生无为显性(即有病的双亲生出了无病的子女,则该病为显性)显性看男病。二、判断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 X染色体(1)隐性遗传病找女病,(女性在家庭上下成分中是母亲或者是女儿),1)若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例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I、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女性):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②、交叉遗传,③、隔代遗传。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母病儿必病)。女儿色盲,父亲一定色盲(女病父必病)。父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父正女必正)。(2)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母病儿正或女病父正,则一定是常染色体,例如,白化病,苯丙酮尿症等。2.显性遗传病找男病,(男性在家庭上下成分中是父亲或者是儿子)。(1)若为伴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父病女必病,儿病母必病。例· 4 0 2 ·万方数据
基于核心素养开发阅读课中的思维提升资源———以鲁教版初一下册英语 Unit7《Whydoyoulikepandas?》阅读课为案例分析◎肖立梅
摘要: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成为新时期英语教学中要着重培养的核心素养,其中,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词:核心素养;思维品质;阅读教学核心素养表现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其中思维品质主要反映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思维品质主要表现为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初一阶段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帮助学生发展这些方面的思维品质:能够根据上下文推测部分词汇或短语的含义;能够在文中了解代词的指代意义;能使用简单的阅读技巧理解文章;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概括或总结文章的思路或是框架,正确理解大意;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自己阅读的语言材料。本文以鲁教版 2014年版初一英语下册 Unit7《Whydoyoulikepan-das?》中的一节阅读课为视角来分析如何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思维品质的开发与培养。一、精细分析教材,挖掘课本中的潜在资源Unit7《Whydoyoulikepandas?》这个单元的阅读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文本,讲述的是来自泰国的学生为拯救濒危动物———大象而在在网站上刊发的一篇文章,从大象的重要性、能力、大象生存的现状以及濒危的原因、我们如何拯救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课本设计的思路上看,体现的思维品质培养的活动设计是:1.让学生整体阅读文章并选择最佳标题,这一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归纳语篇主旨的能力。2.设计了思维导图填空的活动,帮助学生将抽象的零碎信息分类整理。那么在课本呈现的内容之外,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首先,获取语篇主旨的方法是让学生快读文本,在这个环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标注文章的段落中心句的办法来实现,具体操作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快读的过程中划出每段的中心句,然后综合段落中心句来确定文章的中心大意,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对于文中给出的思维导图,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拿来主义”让学生去填写就将这个活动设计的价值大打折扣了,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文章的脉络,这个思考脉络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文本重新进行建构的过程,然后再去寻找细节信息进行填空,这个过程又是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信息概括的过程,这样的处理会更好的帮助学生发展思维品质。文本中有利于开发学生思维品质的资源还有很多:1.给一些关键词或是图片提示,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够说出一些自己所了解的大象的信息。2.文中讲到的是泰国的濒危动物大象的信息,在阅读文本之后我们的学生能不能想到我国的濒危动物,并且进行他们生存状况的说明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呢?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迁移思维的能力。3.文中呈现了一些人称代词,我们可以设计活动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获取这些词的指代意义。4.文中讲到了大象濒危的原因之一就是人类的杀害,老师在此处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一步的思考:人类为什么要杀害大象?引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5.文章中作者讲到了两种拯救大象的方法,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散思维,我们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拯救大象呢?6.在读后环节,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再现文本,引导学生重新整合信息呢?这就需要分类思维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二、问题设计有深度,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具体教学环节,我们就要将我们对于文本的思考付诸于教学实践,在阅读的过程中,问题设计就成为了一条贯穿前后的线索,所以在问题设计上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思考。展示性问题是为了促进学生对于文本信息的识记和理解而设计的问题,答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本信息。参阅性问题是在学生理解并获取文本的事实性信息之后,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教师围绕文本中有价值的关键点进行的提问。而评估性问题是为了增进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态度,对文本进行的拓展。三、课堂教学中注意抓住学生的思维闪光点,进行有效追问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在倾听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的同时,我们教师应注意获取学生的思维线索,进行有效的追问,比如在描述自己所了解的大象的环节,学生描述了大象的外貌能力等,老师就进行这样的追问:Doyoulikeelephants? Whydoyoulikeelephants?Elephantsateingreatdanger;couldyoutellmesomeotheranimalsthatareindanger?Whatcanwedotosavethem?具体问题要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临时的增补,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去驾驭了。四、作业设计有层次,启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作业设计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现,而是教会学生针对课堂中学习过的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延伸,这样的作业才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讲到的是泰国学生想要拯救大象的故事,我们在作业设计上可以让学生首先去阅读其他的有关濒危动物的文章,如中国的老虎、熊猫、中华鲟等,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五、结语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材分析先行,将教材分析与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进行结合,并将自己的思考融到教学设计之中,贯穿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注意提升作业的思维含量,这样的阅读课上的才有深度,才能更好的为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参考文献:[1]藤家庆《初中英语教学的 20个细节》———关于阅读教学[2]教科书: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六年级英语下册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4年版[3]《Whydoyoulikepandas?阅读课》中小学外语教学 2016年 6月刊[4]李建红 2016.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 《教学月刊中学版》07期(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泊于中学 264213
)如,抗维生素 D佝偻病等。Ⅱ.伴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男性)①、女患多于男患;②、连续遗传;③、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2)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即父病女正,儿病母正,则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例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三、确定是否为伴 Y遗传(1)若系谱图中:“父传子,子传孙,传男不传女”即患者全为男性,且“父 → 子 → 孙”。则最可能为伴 Y遗传。(2)若系谱图中有女患者,则不是伴 Y遗传。例如:外耳道多毛症。如图:四、确定是否为母系遗传指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不论正交或反交,子一代总是表现为母本性状的遗传现象。母系遗传属细胞质遗传。五、不确定的类型在系谱中无上述特征,就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来推测,可能为隐性也可能为显性(一般优先考虑显性)(1)代代连续为显性,不连续、隔代为隐性。(2)无性别差异、男女患者各半,为常染色体遗传病。(3)有性别差异,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为伴 X隐性,女性多于男性则为伴 X显性。●常见的遗传病的种类及特点:1.常染色体遗传病:后代患病几率与性别无关(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①代代相传,②男女发病率相等。(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①隔代遗传,②男女发病率相等。2.X染色体遗传病:后代患病几率与性别有关(1)X染色体显性遗传:①连续遗传。②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③男性患者的母女都是患者。(2)X染色体隐性遗...
篇九: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的区别
. 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名称特点典型病例单基因遗传病显性致病基因常染色体上一般在家族中表现为代代相传,男女发病的概率相等并指、 软骨发育不全X染色体上代代遗传,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均为患者抗维生素D佝偻病隐性致致病基因常染色体上体上在家族中通常表现为隔代遗传,家族中男女发病的概率相等白化病、 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X染色体上隔代遗传和交叉遗传,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女性患者的父亲、儿子均是患者血友病、 红绿色盲、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基因遗传病一般表现为家庭聚集现象; 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唇裂、 无脑儿、 原发性高血压、 青少年型糖尿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常染色体病往往造成较严重的后果, 甚至在胚胎时期就引起自然流产猫叫综合征,合征21三体综性染色性腺发育不良
2、 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判定口诀• 无中生有为隐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 隐性遗传找女患, 父子都病是伴性;显性遗传找男患• 显性遗传找男患, 母女都病是伴性。母女都病是伴性
3. 先天性疾病、 后天性疾病、 家族性疾病的区别项目先天性疾病后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含义出生前已形成的畸形或疾病在后天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疾病指一个家族中多个成员都表现出来的同一种病病因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人类疾病为遗传病从共同祖先继承相同致病基因为遗传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人类疾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人类疾病为非遗传病由环境因素引起由环境因素引起为非遗传病联系①先天性疾病、 家族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②后天性疾病不一定不是遗传病提醒系如下:用 集合的方式表示遗传病与两类疾病的关
例子先天性疾病:遗传病:
先天性愚型, 多 指, 白化病, 苯丙酮尿症非遗传病:
胎儿在子宫内 受天花病毒感染, 出 生时留瘢痕家族性疾病:遗传病:
显性遗传病非遗传病:
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 一家族中多个成员 都患夜盲症
对位训练1. (2009· 江苏卷, 18)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 错误的是①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 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 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A ①②A. ①②C. ①②③解析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可能是隐性遗传病; 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 现过的疾病可能不是遗传病; 只携带隐性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病; 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因基因突变等也可能会患遗传病。()B ③④B. ③④D. ①②③④D
2.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DA. 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B. 抗维生素D佝偻病、 哮喘和猫叫综合征三种遗传病中只有第一种遗传时符合遗传定律C 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C. 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D.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解析遗传病是指因遗传物质不正常引 起的先天性疾病, 通常分为单基因遗传病、 多 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类。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而不是受一个基因控制, 且只有单基因遗传病遗传时符合遗传定律。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先天性疾病是遗传病, 后天性疾病不是遗传病B. 家族性疾病是遗传病, 散发性疾病不是遗传病C. 遗传病的发病, 在不同程度上需要环境因素的作用, 但根本原因是遗传因素的存在D. 遗传病是仅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疾病先天性疾病如果是由遗传因素引 起的, 肯定是遗传病, 但有的则是由于环境因素或母体条件的变化引 起的, 如病毒感染或服药不当; 而有的遗传病则是由于环境因素引 发遗传因素起作用导致的后天性疾病。
家族性疾病中有的是遗传病, 有的则不是遗传病, 如营养缺乏引 起的疾病。同样, 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由于出现的概率较小, 往往是散发性而不表现家族性。()解析C
遗 传 病 的 监遗 传 病 的 监测和预防婚前检测 和预防4.你能概括出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的措施吗?________________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遗传咨询产前诊断 基因诊断__________
思维误区警示( 1)
需检测的染色体数①对于XY型或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 其基因组和染色体组的情况与人的一致, 即基因组包含5. 对染色体组和基因组的概念混淆不清常染色体的一半加一对性染色体; 而染色体组包含常染色体的一半加一条性染色体。②对于无性别决定的植物如水稻, 因无性染色体, 故基因组与染色体组一样, 均为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 2)
常见生物基因组和染色体组中染色体人( 44+XY)果蝇( 6+XY)家蚕( 54+ZW)玉米( 20♀ ♂同株)基因组组22+X+Y=24条3+X+Y=5条27+Z+W=29条1010染色体组22+X( 或Y)
=23条3+X( 或Y)
=4条27+Z( 或W)
=28条10
纠正训练人体细胞中共有46条染色体, 玉米体细胞中共有20条染色体, 要测定人类基因组和玉米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 分别需要测定的染色体数为(
)CA. 46, 20
B. 23, 10C 22(常)
+X+YC. 22(常)
+X+Y, 10
D. 22(常)
+X+Y, 1110D 22(常)
+X+Y11
实验强化平时12.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1. 调查原理(1)
调查时, 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如红绿色盲、 白化病、 高度近视(600度以上)
等。(2)
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2)
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 要在群体中要在群体中随机抽样调查, 并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 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
×100%(3)
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 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绘遗传系谱图。
对位训练1. 某研究性实验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 ×病的遗传方式” 为子课题。
下列调查的遗传病与选择的方法最合理的是()多指症A. 多指症, 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在学校内随机抽样查BB. 红绿色盲, 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 苯丙酮尿症, 在市中心随机抽样调查D. 青少年型糖尿病, 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随堂过关检测题组一: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其预防1. (2008· 广东生物, 7)
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发病率与母亲年龄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预防该遗传病的主要措施是(
)A①适龄生育 ②基因诊断 ③染色体分析 ④B超检查A. ①③B. ①②解析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加, 21三体综合征的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 因此要适龄生育, 同时可对胎儿做染色体分析, 及时发现, 及时采取措施。C. ③④D. ②③
2. 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 已知Ⅰ -1为携带者。可以准确判断的是()题组二:
遗传病的判断及调查BA. 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 Ⅱ -4是携带者C. Ⅱ -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D. Ⅲ-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1/2
3. 优生, 就是让每个家庭生育健康的孩子。
下列与优生无关的措施是()A. 适龄结婚, 适龄生育B. 遵守《婚姻法》 , 不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C. 进行遗传咨询, 做好婚前检查做好婚前检查D题组三:
遗传病的预防、 监测诊断D. 产前诊断, 以确定胎儿性别解析本题涉及优生措施的考查, 但是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性别不属于优生的范畴。
• 下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导致苯丙酮尿症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患者的体细胞中缺少▲, 致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沿正常途径转变为酪氨酸只能转变为苯丙酮酸为酪氨酸, 只能转变为苯丙酮酸。
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对婴儿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使智力低下, 且患者尿味异样。• (2)
如果一对患白化病的夫妻(酶1基因均正常)
生了 8个小孩都是正常的, 最可能的根本原因是可见, 基因与性状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3)
若在其它条件均正常的情况下, 直接缺少酶③会使人患▲症。• (4)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 基因通过控制控制▲,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课后▲。
由此▲来
推荐访问: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的区别 遗传 交叉 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