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2篇

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2篇

时间:2022-10-20 17:0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2篇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 “红岩”二字力千钧 “三句话”里有精神 日前,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新推出“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2篇,供大家参考。

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2篇

篇一: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

dquo;红岩”二字力千钧

 “三句话”里有精神

 日前,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新推出“读书打卡“,并推荐了《红岩》一书。“红岩”二字力若千钧,在我心中掀起万千波澜,而那次实地参观红岩村革命纪念馆的往事,一点一滴自记忆中浮现。其中,时光沉淀下的三句话,唤起心内遐思无限,更带给我新的力量和勇气。

  “为党的任务奋斗到最后一口气”。这是 1941 年 1 月 27 日南方局、办事处致毛泽东、朱德的电文,“我们向你们保证无论在任何恶劣的情况下,我们仍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坚守我们的岗位,为党的任务奋斗到最后一口气。”当时正处抗战相持阶段,正是我党我军最为艰苦的时期,深处国民党“陪都”的南方局,在天时地利皆不利于我的情势下,在周恩来的带领下,不负党中央重托,殚精竭虑、恪尽职守,坚持创造性地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思想文化宣传等工作,在斗争中团结、在团结中斗争,做了大量卓绝艰苦富有成效的工作。时代荏苒,岁月变迁,这份红色血脉、红色传承不可变,这份身处龙潭虎穴,面临十面埋伏,纵然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完成好党交代的任务,为党和人民事业殚精竭虑、夙夜在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宁精勿杂,宁专勿多”。这是周恩来 1943 年 3 月 18 日在《我的修养要则》七条的第一条中所说。这八个字此刻如晨钟暮鼓、醍醐

 灌顶般,令我眼前豁然开朗。经过春节假期追剧和 DY 刷屏的“速食”,我也变得不愿沉下心来认真读书思考,在紧跟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内容的学习上,也存在着“一学了之”的现象,没能摆脱当今“快餐文化”“速食文化”的消极影响,学习和思考沾染了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等不良习气。“一篙松劲退千寻”,此刻,夜深人静之下静心思考,不觉已然汗流浃背。这 8 字真经,可谓“切中肯綮”,令人有“顿悟”之感。面对新发展格局下,虎年新形势新任务,“躺平”不行、“佛系”不行,停留在“舒适区”也不行,无论是在学思践悟新思想上,还是在学习思考写稿上,我都不能小富即安、固步自封,一定要选准方向,在“精”和“专“上下一番真功,多一些”挤“和”“钻”的精神,力争虎年各项工作如虎添翼、虎啸风生。

  “为了六毛钱的检讨”。馆中一则检讨不寻常,时任南方局常委,负责财务工作的董必武,因为算账时有六毛钱无法“平账”,他十分自责,“不仅在大会上作了检查,还给中央写了检讨”。爱其业则敬其事,以“分毫不差”作以自我要求,便会心下内疚,敢于当众检讨,以此更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反之,若做不到诚心敬事,便不会将“六毛钱”挂在心上,更不会以此为咎,甚或以功劳自矜。古为今鉴、见贤思齐,比起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今天的我们,心头会否有所触动呢?同样一份工作,有人立足平凡岗位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业,有人浑浑噩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比起董老,我们也当多一份“不一样”的境界和追求,今日要

 和昨日不一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以先辈先烈、先进典型为榜样,在致力创新、追求卓越中,书写新时代共产党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精彩篇章!

 “红岩”上红梅开

 一片“丹心”迎春来

 红岩上红梅开,热血浇灌向阳开,昂首怒放花万朵。小说《红岩》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形象,他们用坚定的信仰照亮民族复兴的征程,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红岩精神是我们党红色精神花园中一株耀眼的“血色红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员干部当认真品读这部用血与泪谱写的悲壮篇章,以丹“心”向党的忠诚信仰滋养初心、引领使命,让红岩精神这株“血色红梅”迎春绽放“绚丽之花”。

  以许党报国的“忠诚心”,绽放“风雨多经志弥坚”的信仰之花。信仰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红岩精神充分诠释了共产党人对党忠诚,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主义信仰的深刻内涵。毛泽东在重庆谈判中面对艰苦的斗争,始终认为前途是光芒的,道路是曲折的;周恩来鼓励坚守重庆的南方局人员,只要坚守信念,胜利就会到来……正是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忠于共产主义的信仰,才激发出共产党人

 把天下兴亡责任担在肩上,大公无私、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征程上接续奋斗,尤须从红岩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多吸“理论之氧”、常补“精神之钙”,学出忠诚、学出信仰、学出责任、学出担当,筑牢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以和衷共济的“爱国心”,绽放“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奉献之花。爱国情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也是红岩精神的本质属性。战斗在重庆的共产党人,将生死置之度外,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彰显了胸怀民族大义、忘我奉献的崇高思想境界和爱国情怀。今天,我们学习传承红岩精神,就是要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树立崇高的思想境界,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把个人梦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

  以改天换地的“拼搏心”,绽放“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之花。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论是为实现和平民主团结而坚持斗争到底,还是在狱中与敌人斗智斗勇,都充分体现出革命先烈临危不惧、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斗争到底的优良传统为我们今天的斗争提供了宝贵经验。斗争是一种顽强奋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须我们发扬英勇顽强斗争的精神,始终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不断加强思

 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增强敢于斗争、勇于斗争、善于斗争能力本领,用奋斗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

  以处变不惊的“革命心”,绽放“要留 清白在人间”的廉政之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无论是周恩来对南方局同志和从事秘密工作的党员“同流不合污”的告诫,还是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严峻考验面前的威武不屈,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操守、百折不挠的浩然正气和革命气节。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应对未知的风险、困难和挑战,尤须弘扬红岩精神,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价值观,永葆清正廉洁本色,以高风亮节和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群众;以坚定不移的革命斗志和威武不屈的革命气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矢志奋斗。

 读《红岩》小说

 学“红岩精神”

 “我死了有党,等于没死;我如出卖组织,活着又有什么意义”,这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的《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文章中讲述的小说《红岩》中的故事人物,在面对特务的劝诱下

 说的一句话,这对年轻干部有着重要意义。广大年轻干部应认真品读小说原文,从中学习坚定信念、敢于斗争、甘于奉献的“红岩精神”。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学习“红岩精神”,做品质高洁、坚定信念的翠竹。忍受竹签钉进十指的痛,江姐斩钉截铁地说道,“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面对狱中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革命烈士们坚强不屈,始终执着追求共产主义信念。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在党的历史上经历了数次变化,但“永不叛党”是不变的内容。成长在新时代下的年轻干部,生活安逸、信息多元,更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加强学习,补足精神之钙,用时间的跨度、行动的力度,展示信仰的纯度。

  。

 “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学习“红岩精神”,做百折不挠、敢于斗争的松柏。“在斗争中,我可以学会斗争”,狱中的烈士们尽管饱受酷刑折磨,但他们百折不挠,同反动派做斗争,即使面对死亡,也从容不破。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无数革命烈士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用血肉之躯换来如今我们的安逸生活,其中艰辛无法体会。新时代也有新的斗争,挑战、困难接踵而至,有形无形,多样复杂。“笑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广大年轻干部要发扬先辈们的敢于斗争、攻坚克难的精神,要经风雨、见世面,钻“矛盾窝”、接“烫手芋”、解“困难锁”,当“热锅上的蚂蚁”,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进步。

 “极目金黄千里秀,自成一景阅沧桑。”学习“红岩精神”,做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胡杨。“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意把这牢底坐穿”,烈士们为了下一代,为了中国人民不再受苦难,牺牲自己,不求功名,不求利禄,无私奉献。新时代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脱贫攻坚时代楷模黄大发、抗击疫情与死神赛跑的张定宇、“90后”消防员钱凌云等,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使命。“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年轻干部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奉献华章。

篇二: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

红岩精神,历史传承

 — 红岩革命纪念馆设计研究HONGYAN SPIRIT, HISTORICAL INHERITANCE—

  ANALYSIS ON THE DESIGN OF HONGYAN REVOLUTIONARY MEMORIAL HALL查新彧

 江苏省太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江苏无锡 214000Zha Xinyu

  Office of Jiangsu Taihu Lake Scenic Area Management Committee, Wuxi Jiangsu 214000, China摘要

  一直以来,红岩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由无数仁人志士不惜流血牺牲,汇聚迸发出的最具代表性的革命精神闻名于世。红岩精神家喻户晓,而红岩村前的红岩革命纪念馆更是结合了红岩精神的设计产物,为广大同胞提供了接受红色教育的良好空间氛围。红岩革命纪念馆通过结合红岩精神的建筑外形设计、外部场地设计、内部氛围设计 3 个方面营造红色纪念馆空间氛围。通过游客对红岩革命纪念馆观感、配套设施、场地交通与未来拓展方向等问题的调查统计,发现该建筑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改进的方向与策略。关键词

  红岩精神;红岩革命纪念馆;建筑外形设计;外部场地设计;内部氛围设计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Abstract

  Hongyan spirit is famous for its most representative revolutionary spiri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period of arduous Anti-Japanese War, which is produced by countless people and people who are willing to sacrif i ce at the expense of their lives. Hongyan spirit is well known. Hongyan revolution memorial hall in front of Hongyan village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design product of Hongyan spirit, which provides a good space atmosphere for the majority of compatriots to receive red education. Hongyan revolutionary memorial hall creates the space atmosphere of the red memorial hall by combining the architectural appearance design, external site design and internal atmosphere design of Hongyan spiri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s of the visitors’ impression, supporting facilities, site traffic and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Hongyan Revolutionary Memorial Hall,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building are found, and the future improvement direction and strategy are put forward.Keywords

 Hongyan spirit; Hongyan revolutionary memorial hall; architectural design; external site design; interior atmosphere design自 1921 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已走过整整一百年的风雨征程。在那些艰苦奋战的日夜里,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坚定的信仰、赤忱的热血、爱民的温情谱写了一段段感人的故事,用自己无惧牺牲、无畏敌人的勇敢铸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1,2] 。在中国共产党不断为民族谋复兴的过程中,凝聚了各种优秀的革命精神[3] 。其中,红岩精神象征着共产党人的信念如岩石般坚硬,经得起敌人的狂风暴雨[4,5] 。为了纪念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在红岩村指挥作战的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红岩革命纪念馆于 1999 年动工建设,成了红岩精神的重要建筑象征。1 国内的“红色”纪念馆研究不同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民族,中华民族经历了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殖民危机、帝国主义的侵略危机、政权刮分的分裂危机等[6] 。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革命”救国之路,使其凝聚成中国的“红色”精神[7] 。正是如此,“红色”纪念馆成为国内纪念馆种类中的特殊一类,在纪念性的建筑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红色”纪念馆于国人而言,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充盈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国人精神食粮的物质形式表现。优秀的“红色”纪念馆设计能够使游览者沉浸其中、感同身受,带给游览者深刻的教育启迪[8,9] 。坐落于重庆市的红岩革命纪念馆就是一个优秀的“红色”纪念馆设计案例。2 红岩革命纪念馆2.1 历史背景与精神内涵重庆地处中国西南,抗战时期为了团结一致抵御外敌,以周恩来为首的一批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将中共中央南方局设在重庆,开启了与敌人艰苦卓绝的斗争。彼时的中共中央南方局身处极度危险的环境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在这样的生死考验之中,中共中央南方局以空前的魄力统一多方战线,为中国的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1985 年,中共中央原南方局的领导成员邓颖超回到革命故地红岩村,留下了“红岩精神,永放光芒”八个字[10] 。党中央历届历任最高领导人高度重视“红岩精神”的学习教育,坚持发扬“红岩精神”所包含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奉献精神,坚如磐石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及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政治品格。2.2 设计表达方式为了表现出“红岩精神”的主题内涵,1999 年开工建设的红岩革命纪念馆从建筑外形设计、外部场地设计和内部氛围设计等方面均对“红岩精神”主作者简介:

 查新彧(1991 — ),女,硕士。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风景园林等。

 69红色建筑·传承保护题进行了阐释。

 2.2.1 建筑外形设计(1)岩石形象的隐喻“红岩精神”之所以被称为“红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所处地区中多存有侏罗纪时代的红色页岩。红岩革命纪念馆在建筑外形设计上并没有采取一般建筑设计服从场地周边建筑群特征形貌的方式,而是考虑到特定纪念意义的纪念建筑采用直击视觉印象的类“岩石”形态作为抽象隐喻(见图 1),用以表现红岩精神所蕴含的共产党人的信念坚如磐石[11] 。(2)红色精神的隐喻红岩革命纪念馆在建筑色彩的选择上采用砖红色为主体的红色主基调,采用红色花岗岩作为建筑贴面,搭配以浅锈色的横向分隔,以及建筑入口处的扁“H”形强化建筑入口标识的贴面面砖,使其更接近红岩村盛产的红色页岩的颜色。同时,这种色彩的搭配也成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斗期间为中华民族的统一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气概的隐喻,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旗党徽以红色为主体颜色的隐喻。(3)严肃庄重的隐喻革命历史成就卓越,但时刻不能忘记的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仁人志士为此做出的牺牲与付出的代价。革命历史应铭记于心,其革命征途的严肃、沉重、庄严也图 1 红岩革命纪念馆实景(图片来源:作者自摄)红岩革命纪念馆场地大台阶梯步场地入口小广场建筑入口广场理应展现给后人。为了凸显这段革命历史的严肃庄重感,红岩革命纪念馆在外形上采用了上大下小、上宽下窄的设计形式,利用红色花岗岩贴面层层向外重叠伸展。其既如四足方鼎般沉稳厚重;又如革命之花骨朵,虽外形凝聚,但已有向外绽放之意,隐喻众多革命人士虽身处恶劣环境,但革命事业的未来充满希望。2.2.2 外部场地设计(1)中心轴线设计在纪念性建筑的外部空间场所设计中,中心轴线往往是重要的外部空间设计思路之一。强化中心轴线的设计可以给空间使用者带来庄重肃穆的纪念意味,譬如中国古代宫城、皇城的设计,以建筑的对称式布局强化中心轴线的设计,营造皇权至上的威严感。西方国家在纪念性广场的设计中,往往采用一个中心标志物的视觉中心方式,利用广场的中心对称性营造庄严肃穆的空间氛围,譬如圣彼得大教堂广场,就是此中经典。红岩革命纪念馆的外部场地设计,采用的是中心对称的建筑形式、中心对称的建筑入口广场,以及中心对称的红岩广场前台阶路径(见图 2)。通过一系列中心对称的空间设计,营造出庄重肃穆的纪念氛围。(2)场地地形利用重庆是一座建于山脉中的城市,有“山城”之誉。红岩革命纪念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红岩村,场地红线内东西方向存在 15 m 的高度差距且北临嘉陵江,具有极好的观景优势。为了充分利用场地东西向的 15 m 高差,红岩革命纪念馆的外部空间设计将场地西部制高点用于纪念馆建筑的布局,场地东部高程最低,用于达到红岩革命纪念馆的空间序列入口设置。游客进入场地入口后,需要通过广场大踏步的方式拾级而上,最终到达场地西部坡顶的红岩革命纪念馆及其入口广场。场地踏步共 120 余级,分 8 段。游客在拾级而上的过程中,因视线高度的不断变化,能够观看到的红岩革命纪念馆建筑形貌也逐渐变化,这也给游客展示了革命道路艰险,但坚持到底就能胜利的精神隐喻。(3)外部空间序列营造对于纪念性建筑来说,外部空间序列的营造能够强化游客对场地秩序的感受,进而衬托出对纪念性建筑的庄重观感。红岩革命纪念馆的外部空间序列,以 6 级台阶中镶“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 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石碑为始,暗示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的空间序列自此开始。建筑外部场地的空间设计结合地形地势走向与周边建筑布置小型广场。站在该小型场地入口的广场中间,迎面是 8 段中心对称大踏步,踏步两端种图 2 红岩革命纪念馆外部场地中的中心轴线设计(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70植纪念树种 — 松柏。登上这一段大踏步后,游客到达一小段平台,通过平台两侧的阶梯,登上突然变宽的红岩革命纪念馆广场(见图 3)。宽阔的尺度、高爽的地势,以及广场正中心飘扬的红旗无一不在暗示该广场是红岩革命纪念馆外部空间序列的高潮。游客到达此处,眼前的红岩革命纪念馆豁然开朗,游客也可在此俯瞰嘉陵江及重庆城市景观。整个外部空间序列营造了标识暗示与场地入口小广场的“起”,8 段 120 余级大踏步的“承”突然转变步行方向与更小尺度阶梯的“转”,红岩革命纪念馆门前大广场及红岩革命纪念馆建筑本体的“合”。这样一个完整的游览序列,游客虽然感受到在相对较窄的踏步面的体力消耗较大,但是登上红岩革命纪念馆广场后却是豁然开朗。2.2.3 内部氛围设计红岩革命纪念馆建筑共三层。第一层为门厅大堂,进入门厅大堂后迎面是 4段 60 余级中心对称布置的台阶踏步,以此作为纪念馆中连接一、二、三层建筑平面的交通核心。第一层的建筑导览标志嵌于正中。纪念馆第一层室内从地面到墙面再到台阶踏步,均采用统一的藕色大理石,与“红岩”色泽纹理相称,可以强化“红岩”象征。室内绿植对称式的摆放、对称式的台阶踏步等都在延续外部空间序列里的中心对称,从而达到庄重肃穆的纪念意义(见图 4)。两段踏步之上可到达红岩革命纪念馆第二层。踏步平台右手边可进入“千秋红岩 — 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展览馆。该层展览馆在室内设计上仍然采取“红岩”意象的抽象设计:以红岩形态的装饰物为背景墙,整个展厅采用了砖红色、咖色、淡黄色的色调,并配以暖色调射灯,将“红岩”的意象进一步强化。展览采取展板隔离的方式,制造流线型的展览方式,通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共中央南方局结庐红岩、坚持团结抗战维护合作大局 3 个阶段的历史介绍,以时间序列讲述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抗战故事(见图 5)。再经历两段踏步后可到达红岩革命纪念馆第三层。第三层正中为 8 m 宽的落地电子大屏,醒目的标识暗示了室内游览序列达到高潮。第三层展览馆延续了第二层展览馆的室内设计风格,通过文字、图片和历史实物陈设等展览方式,辅助小剧场、试听化的展示技术,透过对人物与事件的阐述向游客展示由无数共产党人凝聚而成的“红岩精神”。展览末处以原南方局领导成员邓颖超同志重返红岩村时的题词“红岩精神

  永放光芒”为结束,再次为“红岩精神”的纪念主题点题(见图 6)。2.3 基于调研问卷的游客评价为了更详细直观地反映游客对红岩革命纪念馆设计中的“红岩精神”的领会,这里结合调研问卷,针对重庆市域内的城市人群发放网络调研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是否参观过红岩革命纪念馆、对于“红岩精神”的历史了解、红岩革命纪念馆的空间设计体验、红岩革命纪念馆的配套设施及交通条件、红岩革命纪念馆的未来提升方面等。本次通过网络回收有效问卷 118 份,其中 89 份问卷的填写人员参观过红岩革命纪念馆,占总数的 75.4%。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红岩革命纪念馆的知名度与重要性。经过对网络回收问卷的梳理,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初步结论。2.3.1 红岩革命纪念馆向游客有效展示了“红岩精神”经统计,76 人在参观了红岩革命纪念馆后,对“红岩精神”的历史了解得“非常清晰”,占参观总人数的 85.4%;13 人在参观了红岩革命纪念馆后,“比较清晰”地了解了抗战时期的“红岩精神”,占参观总人数的 14.6%。64 人能够发现红岩革命纪念馆建筑外观与“红岩”的形态联系,占参观总人数的71.9%;71 人认为红岩革命纪念馆外部步行台阶与广场能够凸显其所彰显的历史的厚重感、庄重感,占参观总人数的79.8%。这些数据都表明了在凸显“红岩精神”、向游客讲述“红岩故事”上,红岩革命纪念馆的设计取得了比较明图 4 红岩革命纪念馆室内首层实景图(图片来源:作者自摄)“起”“承”“转”“合”图3 红岩革命纪念馆外部空间序列的营造(图片来源:作者自改)

 71红色建筑·传承保护图 5 红岩革命纪念馆室内二层实景图(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 6  红岩革命纪念馆室内三层实景图(图片来源:

 作者自摄)显的正面效果。2.3.2 红岩革命纪念馆目前存在的不足经统计,在参观过红岩革命纪念馆的 89 人中,53 人认为红岩革命纪念馆在景区配套设施布置方面存在不足,没有足够的景区配套服务设施,使得游客的游览体验质感下降,不满意人数达到了参观总人数的 59.6%;27 人认为场地的交通状况不容乐观,占据了参观总人数的 30.3%,这其中尤为重要的原因是红岩革命纪念馆门前的建筑入口平台作为参观车辆的停车场,严重影响了游客...

推荐访问: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 红岩 纪念馆 参观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