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8篇

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8篇

时间:2022-08-24 17:0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8篇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学 校代码 10459 学号或申请号 201412091357 密 级 硕士学位论文 民国时期河南师范教育研究(1927—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8篇,供大家参考。

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8篇

篇一: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校 代 码

  10459

 学号或申请号

 201412091357

 密

 级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民国时期河南师范教育研究(1927—1937)

  作

 者

 姓

 名:张全浩 导

 师

 姓

 名:刘宗志 副教授 学

 科

 门

 类:历史学 专

 业

 名

 称:中国史 培

 养

 院

 系:历史学院 完

 成

 时

 间:2017 年 5 月

 万方数据

 A thesis submit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The Research on Normal Education of Henan Province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from 1927 to 1937

  By ZHANG Quan-hao Supervisor: Prof.LIU Zong-zhi

 History of China School of History May 2017万方数据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郑州大学。根据郑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郑州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郑州大学。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

 日期:

 年

 月 日

 万方数据

 摘 要 I

 摘要 1927 年 6 月,北伐军进驻河南以后,冯玉祥取得了在河南的统治地位。在他统治河南的近两年时间内,他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教育的有力措施,河南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原大战以后,南京国民政府在河南的统治正式确立。此后至 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前,河南的社会秩序一直比较平稳,从而为河南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1928 年 5 月以后,河南省的师范教育事业逐渐恢复了独立的办学体制,并不断发展进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主要表现在省立师范学校和县立师范学校的发展。省立师范学校和县立师范学校在学校数量、教员数量、学生数量和办学经费上都不断增加,其中又以县立师范学校的发展较为突出。

 河南省的师范教育在这一时期,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管理体制,主要包括行政管理体制、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和师范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国民政府确立了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实施了一系列关于师范教育的方针政策,废止大学院、改设教育部作为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在地方,河南省设立教育厅作为省级教育行政机关,设立教育局作为县级教育行政机关。各级教育行政机关的设立,保证了教育政策法令的上传下达和贯彻执行。在教育经费管理体制上,河南省的教育经费逐渐取得了独立地位,省级教育经费和县级教育经费逐渐得到保障,从而为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和财政支持。在师范学校的内部管理上,河南省各类师范学校建立了领导机构和行政办事机构,加强了对学校各种事务的管理,保证了师范学校各种工作的有序进行。

 为了挑选合格的师资队伍,河南省的师范学校在教员的任用上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程序和制度。为了保证教员的正常生活和安心教学,河南省在教员待遇上制定了一套工资制度。在学生群体中,农民和教师家庭是学生主要的家庭出身背景,学生的年龄多处于 15 至 20 足岁之间。各类师范学校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制定了合理的成绩考核方式和标准。河南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一般主要是去省内各小学担任教员,从事规定期限的教育服务。

 这一时期,河南师范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特点:发展迅速,县立师范教育发展较为显著;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女子师范教育取得一定进步;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河南师范教育的发展有力地推万方数据

 摘 要 II

 动了河南地区的教育进步,为河南培养了大批师资力量,也为以后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但是受河南地方社会发展的制约,河南的师范教育也不免存在一些不足,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民国时期;河南;师范教育; 万方数据

 Abstract

  III Abstract After the Northern Expeditionary Army stationed in Henan in June 1927, Feng Yuxiang had achieved the dominant position in Henan.During his reign for nearly two years,he had taken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to develop education.And the education of Henan Province had got a certain degree of development.After the Central Plains War,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s rein in Henan had been formally established. From then to the full outbreak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in 1937,the order of Henan society had been always peaceful,so as to provide a favorable social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enan secondary normal education. After May in 1928,Henan normal education restored its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system.As a consequence ,it had been always developping and achieved huge progress,which wa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vincial secondary normal schools and county secondary normal schools.The number of schools,teachers,students and education funds of in these schools had all been increasing, among which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secondary normal schools was more dinstinct.

  During this period, Henan secondary normal education had establish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the educational funds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In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the National Government established the educational purpose of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educational policy,abolished the Major Colledge and set up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s the highes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 the locality,Henan Province set up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s the provincial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established the Bureau of Education as the county-level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t all levels had ensured 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In the system of educational fund management,the educational funds of Henan Province had gradually gained an independent status. Henan provincial educational funds and county-level educational funds had been gradually guaranteed thus to provide material assurance and financial 万方数据

 Abstract

  IV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rmal education.In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of the secondary normal schools, all kinds of normal schools in Henan Province established the their leading institutions and administrative offices to reinforce the management of various affairs of the school and ensure the orderly conduct of the work of the normal school. In order to select the qualified teachers,Henan provincial secondary normal schools and county secondary normal schools formed a set of strict procedures and system in the appointment of teachers.Henan normal schools established a wage system in the treatment of teachers so as to ensure their normal life and peace of mind teaching.In the community of the students,farmers’ and teachers’ families were the main family ground of these students.The age of them was between 15 and 20 years old.Henan normal schools developed a reasonable test methods and standards in order to detect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learning. Graduates of

 Henan normal schools mainly served as teachers in the primary schools in Henan province and were engaged in the prescribed period of educational services. During this period,Henan secondary normal education had shown a series of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rapid development,especially the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of county secondary normal education;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latively sound management system;a certain degree of progress of women "s normal education;a certain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imbalance. The development of Henan normal secondary education had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educational progress of Henan Province, cultivated a large number of teachers for the primary schools of Henan and also provided a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rmal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However,there were also some shortcomings and

 limitations about Henan secondary normal education,due to the restriction of local social development of Henan Province.

  Key words: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Henan province;normal education 万方数据

 目录

 V 目录

 绪论 ........................................................................................................... 1 第一章 民国时期河南师范教育的发展背景 ......................................... 7 第一节 近代中国师范教育思想的发展演变 ...................................................... 7 第二节 河南相对稳定的政局 .............................................................................. 9 一 冯玉祥主政时的河南政局...................................................................................... 10 二 中原大战后的河南政局.......................................................................................... 10 第二章 民国时期河南师范教育的发展概况 ....................................... 12 第一节 河南师范教育的学制系统 .................................................................... 12 第二节 河南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 14 第三节 河南师范教育的发展成就 .................................................................... 16 一 省立师范教育的发展 ............................................................................................. 17 二 县立师范教育的发展 ............................................................................................. 17 三 河南师范教育在全国的地位 .................................................................................. 19 第三章 民国时期河南师范教育的管理体制 ....................................... 22 第一节 民国时期河南师范教育的行政管理体制 ........................................... 22 一 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的确立 .............................................................................. 22 二 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 ............................................................................................. 26 第二节 民国时期河南师范教育的经费管理体制 ............................................ 33 一 河南省教育经费独立的实现 .................................................................................. 34 二 河南省教育经费的管理.......................................................................................... 36 第三节 民国时期河南师范教育的内部管理 .................................................... 41 一 师范学校的内部机构设置...................................................................................... 41 二 师范学校的内部管理 ............................................................................................. 46 万方数...

篇二: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 p' :,v :

 ::

 ..  ' ,v.  . .:,,,■ ? ,,' V/:

  n ■  .'.  v ::vc :

 , i .. .. 携  # ^ G 5 2 9 / 7.  1 3 1 :

 1 6 0 6 0 2 0 3 2  密 秦 :

 ^  公 开  _ _ _■.;  :

 i . 礙 ;:.:羅'F  技 南 京 砰 疤犬  't i -  A?以 轉 资 ; # 分 :、':

 _'w  :,:

 ; 雜 汾 獻 ¥..4 <. 胁 :v v , , y':

 t  n:

  <:

 Sv ? ^  4 ,,_.  ^ 民 国 时 期 江 苏 师 范 教 育 政 策 史 探 究 /■ ^ ^'.  / ;.  :', ■-^. {1 .■  -i^. j:

 :

  /  * 4/" ^v; ^ ■'■  議 雞 轉 _ 遍 轉 j 舞 :

 滅 3  ,_ 魏 _ 雜  完 成时间:; J0 1 9 年2月 ? 8  g ^.:

  4  答-时'. H ‘,廳钟 梦 丘 犛:一 義^  ':r ^ 

 学 位 论 文 独 创 性 声 明  本 人郑 重 声 明.?所 提 交 的 学 位 论 文 是 本 人 在 导 师 指 导下 进 行 的 研  宄 工 作 和 取 得 的 研 宄 成 果 。

 本 论 文 中 除 引 文外, 所 有 实 验 、 数据 和 有  关 材料 均 是 真实 的 。

 本 论 文 中 除 引 文 和 致谢 的 内 容 外 , 不 包 含 其 他 人  或 其 它 机 构 已 经 发 表 或 撰 写 过 的 研 究 成 果。

 其 他 同 志 对 本 研 宄 所 做 的 贡献均 已 在 论 文 中 作 了 声 明 并表 示 了 谢 意 。

 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0素 斤 束  日  期:1 3  学 位 论 文 使 用 授 权 声 明  研 宄 生 在 校 攻读 学 位 期 间 论 文 工 作 的 知 识 产 权 单 位 属 南京 师 范  大 学 。

 学 校有 权 保 存 本 学位 论 文 的 电 子 和 纸 质 文 档, 可 以 借 阅 或 上 网  公 布 本 学 位 论 文 的 部 分 或 全 部 内 容, 可 以 采 用 影 印 、 复 印 等 手 段 保 存 、 汇 编 本 学 位 论 文 。

 学 校 可 以 向 国 家 有 关 机 关或机构 送 交 论 文 的 电 子 和  纸 质 文档, 允 许 论 文 被 查 阅 和 借 阅。( 保 密论文 在 解 密后 遵 守 此 规 定 )

  学 位 论文作 者 齡:H  日  期 :2 〇 n. s,i 3  日  期:

 B.  j 

  ?   摘 要  民 国 时 期, 江 苏 政 府 召 开会议, 通 过议 案 , 颁 布 了一系 列 的 政 策 法 规 , 推 动  了 从 传 统 教 育 向 新 式 教 育 的 转 型。本 文 以 民 国 时期 江 苏 师 范 教 育 政 策为 研 宂 对  象, 采 用 历 史 研 宄 法 、 文 献 分 析 法 、 比 较 法 三 种 研 宄 方 法 , 揭 示 了 不 同 时 期 江 苏  师 范 教 育 的 政 策 制定背 景 、政 策 内 容 以 及实 施 效 果 。

  绪 论主要对 研 宄 的 相 关 概 念 , 即 时 间、 地 点 、 师 范 教 育 及 师范 教 育 政 策, 进  行 界定 , 并 且 总 结 了 研究现 状 , 主 要 包括:

 对 中 国 师 范 教 育 做 历 史 性论 述 、 对 不  同 性 质 及 不 同 区 域 的 师范 教 育 进 行研宄、 对 教 育 政 策 的 研 宄和史 料 汇 编 。

  第一章 阐 述 了  19 1 2-1 92 1年 间, 在 国 家 政 策 的 指 导 和 中 国 及 江 苏 师 范 教 育 发  展 的 基 础 之上 , 江 苏 在 政 府加强对 师 范 教 育 的监管、规 范各方面 要 求 、 给 予 学 校  些 许 自 主 权 , 通 过 执 行 政 策 江 苏 建 立 了 各种 师 范 学 校 , 师 范教 育 质 量 得 到 提 高 ,  但 也 造 成 了一 些 不 好的 结 果, 例 如, 学 校建 成 数 目 没 有 达 到 预 期 及 学校 重 设“读  经 讲 经”科 目。

  第 二 章 阐 述 了  1 92 2-1 9 3 1 年 间, 江 苏 学 习 美 国 教 育 模 式 , 并 在 国家会议 决 案  的 引 导 之 下, 取 消 了 师 范 教 育 的 独 立 地 位 , 加强 思 想 管 控 , 于是 江 苏 的 师 范 学 校  并 归 于 综 合 学 校 之 中,公立乡 村 师 范 学 校 出 现 变 革 , 私 立 乡 村 师 范 学 校 也 开 始 创  建 , 而 且 在 此 时 期, 进 步 力 量 也 努 力革新。

  第 三 章 阐 述 了  1 9 3 2-1 9 3 6 年 间, 江 苏 在 抗 日 战 争 掀 起 的“读 书 救 国 论”和 师  范 教 育 恢复 独 立 地 位 的 呼 声 之 下 , 在 法 律 上 重 新确 立 师 范 学 校 的 独 立 地 位 、 科 学  收 归 领 导 权、 注 重 公 民 教 育 与 军 事 教 育, 江 苏 在 这一时 期 , 基 本 完 成 学 校 的 独 立  设置 工 作 ,设立讲 习 班, 而 且 提供 教 育 实 习 机 会 。

  第 四 章 阐 述 了  1 94 5-1 9 4 9 年 间 , 受 全 面抗 战 时 期 保 留 的 师 范 教 育 力 量 及 政 府 颁 布 政 策 的 影 响, 江 苏 政 府 制 定 了 全 面 的 教 育方案和 严 格 的 考 核 标 准,师范学 校  得 到 恢 复 和新 建 , 并 且 重 视毕 业 生 的 指 导 与 服 务 。 第 五 章 阐 述 了 江 苏 根 据 地 和 解 放 区 的 师 范 教 育 政策,政策都 是在 战 争 的 大 背  景 下 、 在 共产党 的 乡 村 师 范 教 育 实践和 师范教育 政 策 的 影 响 下 制 订 的, 根 据 地 的  政 策为 抗 日 战争 服 务、 调 动 学 校 的 积极性, 得 到 了 良 好 的政策实施效果, 建 立 了 一 批 新型 师 范学 校 、 宣 扬 了 政 治 教 育 、 提升 了 实 习 水 平 。

 解 放 区 的 师 范 教 育 政 策  是 为 乡 村 建 设 和 未 来 建 国 做 准备 。 结 语 部 分 总 结 了 江 苏 地 区 师 范教 育政策的 沿 革 、 特 点 及 价 值 。

  关 键 词:民 国 时 期 ; 江 苏 ; 师 范 教 育 政 策 ; 实施效 果  I  

  Ab s t r a c t  A b s tr a c t D u r i n g  t h e  R e p u b l i c  o f  C h i n a ^  t h e  J i a n g s u  g o v e r n m e n t h e l d  a  m ee t i n g  a n d  p a s s e d  a  bi ll  p r o m u l g a t i n g  a  s e r i e s  o f  p o l i c i e s  a n d  r e g u l a t i o n s  t o  p r o m o t e  t h e t r a n s i t i o n  f r o m  t r a d i t i o n a l  e d u c a t i o n  t o  n e w, s t y l e  e d u c a t i o n.  T h i s  t h e s i s  t a k e s J i a n g s u  t e a c h e r  e du c a t i o n  p o l i c y  i n t h e  R e p ub l i c  o f  C h i n a  a s t h e  r e s e a r c h  ob j ec t ,  a n d  ad o p t s t h r e e  r e s e a r c h  m e t h o d s :

  h i s t o r i c a l  r e s e a r c h  m e t h o d,  l i t e r a t u r e  a n a l y s i s  m e t ho d  a n d c o m p a r a t i v e  m e t h o d  t o  r e v e a l  t h e  p o l i c y  f o r m u l a t i o n  b a c k g r o un d ,  p o l i c y  c o n t e n t  a n d 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 e f f e c t  o f  J i a n g s u  t e a c h e r  e du c a t i o n i n  d i f f e r e n t p e ri o d s.  T h e 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 m a i n l y  d e f i n e s  t h e  r e l e v a n t  c o n ce p t s  o f  r e s e a r c h  ( t i m e,  p l a c e ,  t e a c h e r  e d u c a t i o n  a n d  t e a c h e r  e d u c a t i o n  p o l i c y ),  a n d  s u m m a ri z e s t h e  r e s ea r c h  s t a t u s,  i n c l u d i n g :

  a  h i s t o r i c a l  d i s c u s s i o n  o f  C h i n e s e  t e a c h e r  e d u c a t i o n ,  a n d  a  t e a c h e r  e d u c a t i o n  o f  d i f f e r e n t  n a t u r e s  a n d  d i f f e r e n t  r e g i o n s,  r e s e a r c h  o n  e d u c a t i o n a l  p o l i c y a n d  c o m p i l a t i o n  o f  h i s t o r i c a l  m a t e r i a l s .  T h e  i n t r o du c t i o n  m a i n l y  d i s c u ss e s  t h e  o r i g i n  o f  r e s e a r c h,d e f i n i t i o n  o f  c o n ce p t,  p r e s e nt  r e s e ar c h  s i t u a t i o n  a n d  r e s ea rc h  m e t h o d s .  C h a p t e r  O n e  e l a b o r a t e s  o n  t h e  g u i d a n c e  o f  n a t i o n a l  p o l i c i e s  a n d  t h e  d e v e l o p m e n t  o f  t e a c h e r  e d u ca t i o n  i n  C h i n a  a n d  J i a n g s u  o n  t h e  b a s i s  o f  t h e  g u i d a n ce  o f  n a t i o n a l p ol i c i e s  f r o m  1 9 1 2  t o  1 92 1 .  J i a n g s u h a s  s t r e n g t h e n e d  t h e  s u p e r v i s i o n  o f  t e a c h e r  e d u c a t i o n,  s t a n d a r d i z e d  a l l  a s p ec t s  of t h e 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 a n d  g a v e  t h e  s c h o o l  a  l it t l e a u t o n o m y.  J i a n g s u  h a s  e s t a b l i s h e d  v a r i o u s n o r m a l  s c h o o l s,  a n d  t h e  q u a l i t y  o f t e a c h e r  e d u c a t i o n  h a s b ee n  i m p r o v e d,  b ut  i t  h a s  a l s o  c a u s e d  s o m e  b a d  r e s u l t s .  F o r e x a m p l e,  t h e  n u m b e r  o f  s c h oo l s  b u i l t  h a s  n o t r e a c h e d  t h e e x p e c t e d  l e v e l  a n d  t h e  s c h oo l  h a s r e- e s t a b l i s h e d t h e " Re a d i n g  C l a s s i c s" s u b j e c t . C h a p t e r  T w o  e x p o u n d s  t h a t  d u r i n g  t h e  p e r i o d  o f  1 9 2 2-1 9 3 1,  J i a n g s u s t u d i e d  t h e A m e r i c a n  e d u c a t i o n  m o d e l,  a n d  un d e r  t h e  g ui d a n c e  o f  t h e  n a t i o n a l  c o n fe r e n c e d e c i s i o n,t h e  i n d e p e n d e n t  s t a t u s  o f  t e a c h e r  e d u c a t i o n  w a s  a b o l i s h e d,  a n d  t h e i d e o l o g i ca l  c on t r o l  w a s  s t r e n g t h e n e d .  T h e r e f o r e, t h e n o r m a l  s c h o o l  i n  J i a n g s u  w a s i n c l u d e d i n  t h e 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 s c h o o l .  C h a n g e s  h a v e  t a k e n  p l a c e  i n  p ub l i c  r u r a l  n o r m a l  s c h o o l s , a n d  p ri v a t e  r u r a l  n o r m a l  s c h oo l s  h a v e  a l s o  b e g u n  t o  b e  c r e a t e d,a n d d u r i n g t hi s p e ri o d,  p r o g r e ss i v e  f o r c e s  h a v e  a l s o  w o r k e d  h a r d  t o  i n n o v a t e . C h a p t e r  T h r ee  d i s c u s s e s  t h a t  du ri n g t h e  p e ri o d  of  1 9 3 2-1 9 3 6,  J i a n g s u*s " R e ad i n g i i  

  A bs t r a c t  a n d  Sa v i n g t h e  C o u n t r y" a n d  t h e  r e s u m p t i o n  o f  i n d e p e n d e n c e  o f  t e a c h e r  e d u c a t i o n  i n  t h e  W a r  o f  R e s i s t a n c e  A g a i n s t J a p a n,  l e g a l l y  r e- e s t a b l i s h e d t h e i n d e p e n d e n t s t a t u s  o f  t h e  no r m a l  s c h o o l s,  s ci e n t i f i c a l l y  r e c e i v e d  l e a d e r s h i p,  a n d  p a i d  a t t e n t i o n  t o  I n  c i v i c e d u c a t i o n  a n d  m i l i t a r y  e d u c a t i o n,  d u ri n g  t h i s  p e r i o d,  J i a n g s u  b a s i c a l l y  c o m p l e t e d  t h e i n d e p e n d e n t  s e t t i n g  u p  o f  s c h o o l s,  s e t  u p  w o r k s h o p s ,  a n d  p r o v i d e d  e du c a t i o n al  i n t e r n s h i p  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 .  C h a p t e r  F o u r  e x p l o r e s  t h e  i n f l u e n c e  o f  t h e  t e a c h e r  e d u c a t i o n  p o w e r  r e t a i n e d  b y t h e  g e n e r a l  a n t i- J a p a n e s e  w a r  a nd  t h e  g o v e r n m e n t's  p r o m u l g a t i o n  p o l i c y  d u r i n g  t h e p e ri o d  f r o m  1 9 4 5  t o  1 9 4 9 .  T h e  J i a n g s u  g o v e r n m e n t  h a s  fo r m u l a t ed  a 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 e d u c a t i o n  p l a n  a n d  s t r i c t  a s s e s s m e n t  s t a n d a r d s .  T h e  n o r m a l  s c h o o l s  h av e  b ee n r e s t o r e d  a n d  n e w l y  b u i l t ,  a n d  t h e y  e m p h a s i ze d  t h e  g u i d a n c e  a nd  s e r v i c e s  f o r  g r a d u a t e s.  C h a p t e r  F i v e  e x p o u n d s  t h e  t e a c h e r  e d u c a t i o n  p o l i c y  i n  t h e  J i a n g s u  b a s e  a r e a  a n d t h e l i b e r a t e d  a r e a .  T h e  p o l i c i e s  a r e  f o r m u l a t e d  u n d e r  t h e  b a c k g r o u n d  o f  t h e  w a r , u n d e r t h e  i n f l u e n c e  o f  t h e  C o m m u n i s t  P a r t y's  r u r a l  t e a c h e r  e d u c a t i o n  p r a c t i c e  a n d  t h e t e a c h e r  e d u c a t i o n  p o l i c y .  T h e  p o l i c y  o f  t h e  b a s e  a r e a  s e r v e s  a n d  p r o m o t e s  t h e  W a r  of R e s i s t a n c e  A g a i n s t  J a p a n e s e  A g g r e s s i o n .  T h e  e n t h u s i a s m  o f  t h e  s c h o o l  h a s  a c h i e v e d g o o d  r e s ul t s  i n p ol i c y 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 e s t a b li s h e d  a  n u m b e r  o f  n e w  n o r m a l  s c h oo l s,  p r o m o t e d  p oli t i c a l  e d u c a t i o n,  a n d  i m p r o v e d  t h e  l e v e l  o f  i n t e rn s h i p . T h e  t e a c h e r  e d u c a t i o n p ol i c y  i n  t h e  L i b e r a t e d  A r e a s i s t o  p r e p a r e  f o r  r u r a l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a n d  f u t u r e  n a t i o n- b u i l d i ng.  C o n c l u s i o n  s xx m m a r i z e s  t h e  e v o l u t i o n , 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a n d  v a l u e  o f  t h e t ea c h e r  e d u ca t i o n p ol i c yi n  J i a n g s u .  K e y  w o r d s :

 t h e  R e p u b li c  of  C h i n a ;  J i a n g s u ;  t e a c h e r  e d u c a t i on  p o l i c y ; 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e f f ec t i v e n e s s  i n  

    目 录  摘 要  I A b s t r a c t  I I  胃 & 1  第一 章1 9 1 2-1 9 2 1 年 的 江 苏 师范 教 育 政 策  1 1  第一节 政 策 出 台 的 背 景 1 1  一、 国 家 颁 布 《 师 范 教 育 令 》 等政策 , 并 通 过一系 列 师 范 教 育 决 案. . . .1 1  二 、民 国 前 中 国 师 范教 育 的 发 展 1 2 三 、 江 苏 师 范学 堂 的 创 建 与 师 范 学 校 的 保 留 1 3 第 二 节 政 策 内 容 1 4  ―、 加 强 政 府 对 师 范 教 育 的 监 管  1 4  二 、规范师范 教 育各方面 要 求  1 5 三 、 给 予 学 校 部分 自 主 权  1 6  第 三 节 政策 实 施效果1 7 "  ―、建 立 各 种 师 范学 校 1 7  二 、 提 高师 范 教 育 质 量  1 8  三 、 师范学校 的 创 建 数 目 并 未 达 到 预 期 及“读 经 讲 经”科 目 的 恢 复. . . .1 9  第 二 章1 9 2 2-1 9 3 1 年 的 江 苏 师 范 教 育 政 策  2 1  第一 节政 策 出 台 的 背 景  2 1 ’?  一、 学 习 美 国 教 育 模 式  2 1 *  二 、国 家 教 育 会 议 通 ...

篇三: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14 年第 6 期(总第 252 期)北 方 音 乐Northern MusicNO.6,2014(CumulativelyNO.252)228

 Northern Music浅析民国时期的音乐师范教育徐美瑶(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摘要】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存在中国 2000 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1912 年建立起民主共和的中华民国,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民国时期。中国的音乐教育也随之掀开了崭新的一页,音乐师范教育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蓬勃发展。【关键词】音乐师范教育;民国时期;教育法规;代表师范院校中华民国短短几十年的历史对于近代的中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11 年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清朝皇帝被迫退位,历时两千多年的君主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民主共和国时期;1919 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时期,预示着中国美好未来的前景;1921 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从此中国革命有了焕然一新的面貌……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音乐师范教育进一步发展。一、1912 ~ 1919 年的音乐师范教育从 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到 1919 年的五四运动,短短十几年间,中国政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军阀割据的局面再次将人们推入到水深火热之中,但这种政局活跃的局面却对音乐师范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从制度、 实施、师资到教材、 设备全面变革, 由此奠定了我国师范音乐教育的基础。(一)教育法规1912 ~ 1919 年,除了颁布了一系列普通教育法规外,还颁布了一系列师范教育的法规, 对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如:1912 年 12 月,教育部颁布的《师范学校规程》,共 8 章,规定“乐歌”为男女师范学校本科、预科必修科目之一。对乐歌要旨、内容等均有明确规定。1919 年 3 月,教育部颁布的《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规程》规定预科、本科、专科以及专修科各科开设的科目中均将“乐歌”列为必修课。(二)代表师范院校1.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02 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1908 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 年改名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制预科、本科各两年。预科课程设置中乐歌为必修科目之一,共开设三学期,每周 2 小时。1916 年起开设音乐讲习班初级班,1917 年增设高级班,1918 年续招音乐讲习班初级、高级各一班,学习年限半年、一年不等。1923 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2. 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是由吴梦非、刘志平、丰子恺自筹资金兴办的中国最早的一所私立艺术师范学校,吴梦非任校长,刘志平任教务主任。分普通师范和高等师范两级,分别培养小学艺术师资和中学及普通师范的艺术师资。学制均为两年,音乐课程分音乐通论、 和声学作曲法初步、 音乐史略、 声乐基本练习、 唱歌、风琴、钢琴、小提琴、国乐等。二、1920 ~ 1949 年的音乐师范教育1919 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启了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新篇章,也开启了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崭新一页。(一)教育法规1925 年颁布了《新学制师范课程标准纲要》。课程标准中规定音乐课作为必修课或公共必修课设立此次的课程改革,由重视基本学历转为注重专业智能培养,增加了科学知识和文化艺术陶冶的科目,开拓学生的视野,音乐课作为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养的主要课程得到了重视。1932年的 《确定教育目标与改革教育制度案》 , 明确规定:

 “师范学校应脱离中学而单独设立, 师范大学应脱离大学而独立设立” ;“各国立大学之教育学院或教育系,概行并入师范大学”;“师范教育机关,分简易师范学校、师范学校、师范大学三种,均由政府办理,私人不得设立”。从此之后,开始维持基本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使各级师范学校通过整顿,有所转机,步入正常发展轨道。1933 年颁布的《师范学校规程》规定:“音乐课是学校的主要课程,三个学年中都设音乐课,第一、第二学年每周 2 小时,第三学年每周 1 小时”;“乡村师范学校的音乐课在第一、第二学年及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每周 2 小时”;“师范学校所设的幼稚师范科的音乐课在三个学年中均开设,每周 3 小时,主要课程有声乐、乐理、键盘乐器、简单作曲法等这一时期”。教育部颁发的一系列有关师范学校音乐课程标准的文件,对于规范师范学校音乐课程的设置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音乐师资缺乏、经费短缺、教学设施不足以及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的不重视等诸多原因,使课程标准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得以全面贯实施。(二)代表师范院校1. 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于 1919 年夏创立。由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创办。课程设置上普通师范科不分部,图画、手工、音乐均为主课,并重学习,以培养小学艺术师资为主。图画课程中分中国画、西洋画、图案及几何画等项。音乐课中有普通乐理、和声乐、作曲、声乐、钢琴、小提琴、国乐(琵琶、二胡)等。手工有竹工、木工、金工、粘土工、石膏工及刺绣(以女生为限)等。均为两年制。此外组织有各种课外研究会、举办暑期讲习会等,学习和研究气氛很浓。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是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第一所规模较大且正规的艺术专科师范学校。2. 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专修科该校前身是 1908 年的京师女子师范学堂;1919 年改称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0 年增设音乐体育专修科,学制三年。最初参照日本学制拟定课程及教法,音乐体操各生平均学习。从 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到 1919 年的五四运动,短短十几年间,中国政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军阀割据的局面再次将人们推入到水深火热之中,但这种政局活跃的局面却对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师范音乐教育有了跨越式的发展。1919 年五四运动后,开启了新文化运动的篇章,中国社会进入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时期,多个有利于师范音乐教育发展的教育法规颁布,师范音乐院校也进一步得到完善,中国的音乐师范教育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致。参考文献[1] 杨传红.我国早期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之初探 [J].艺术教育,2006, (9)

 .[2]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M].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3] 孙继楠.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史纪年 (1840-2000)

 [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浅析民国时期的音乐师范教育浅析民国时期的音乐师范教育作者:徐美瑶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威海 艺术学院,山东 威海,264209刊名:北方音乐英文刊名:Northern Music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徐美瑶 浅析民国时期的音乐师范教育[期刊论文]-北方音乐 2014(6)2014(6)

篇四: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1卷第l期 教师教育研究 V01.3l,No.12019年1月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Jan..2019民国时期关于师范生教育实习问题的讨论陈兆肆(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 1 121)[摘要]民国时期(1912—1949),关注师范生教育的有识之士们认为,师范生教育实习问题系师资养成之荦荦大端,故通过教育期刊这一平台,对当时师范实习工作作出种种讨论和思考。其认为实习是知识化为能力的契机,是教育理论落实的过程,更属学、术、经验三者兼得的修炼,因而弥足重要。针对当时实习工作的种种流弊,如实习时空之不足、实习内容之偏废、实习流程之躐等、实习各方之敷衍等问题,一些对师范教育寄予厚望而心怀忧虑者,在批评之余,亦设法提出一些务实的应对之方。这些真知灼见,对今日开展卓越师资培养等工作,殊多启示意义。[关键词]民国时期;师范生教育实习;卓越师资[中图分类号]G65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05(2019)01—0086—07The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Normal Students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1912—1949)CHEN Zhao.si(&^Dof旷肌m口n娩s,m呼^鲫Ⅳor啪Z U凡妇聃吼肌呼危oM,夙咖昭,3』JJ2』,吼i加)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1912—1949),the scholar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nor-mal studentsheld that the teaching practice was Very important to the training of nonllal students.By the educational periodi-c以s,“1e scholars had a v撕ous discussion about the issue. They considered that the ceaching pIactice was a method to gainthe teaching experience, a chance to obtain the ability from the Knowledge, a process of the educational theory prac“ce,and the application of mixture with the Knowledge, method and experience.Therefore,it was very imponant.Aiming atthe malpractice of the teaching practice works, such as the space—time de矗ciency, all panies’peIfunctory,the content in—complete,and the routine missequence, the scholars raised the measures in addition to the criticism. These insights werevery illuminating for the work of cultivating the excelIent teachers.Key Words: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1912一1949),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no咖al students,the excellentteachers民国时期,相较清季,师范生教育在质与量上俱有进步,其具体学制既有三年或四年之完全师范教育,又有两年速成之简易师范教育。如何提升日益增多的师范生培养质量,时人有较多的思考,尤其是怎样真正发挥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功效,以助卓越师资之养成,成为民国期间教育类专刊经常讨论的一大主题。近年来,学界关于民国时期师范教育的总体研究渐多,但鲜见对师范教育实习这一具体[收稿日期]2018—03—15[基金项目]浙江省“十三五”师范教育创新工程建设项目(406sc50518102)成果之一[作者简介]陈兆肆(1982一),安徽马鞍山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清代法律史;E—mail:tingmeng)【uan@163.conl。一86—万方数据

 民国时期关于师范生教育实习问题的讨论问题的探讨。①本文拟以当时影响较广之中央及地方教育类专刊(如《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教育改造》《江苏教育》《福建教育》等)为主要资料,揭示时人对师范生实习中的诸多流弊及对策的研讨,以对特为关注卓越师资培养之当下有所镜鉴。②一、时人对师范生实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实习,即为“实地教育之练习”之简称。据民国学者陶昌隆的研究,光绪二十二年(1896)由盛宣怀所建之中国历史上首家私立师范学校——南洋公学师范院,即已开师范生实习之端绪。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学制”颁布后,公立初级师范学校中即有“实事授业”之科目,此即为“实习”之亚名。¨1民国元年(1912)四月颁布之《注重师范教育实习之训令》,正式提出“教育实习”一名。。21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屡颁教育实习实施标准,师范生实习问题渐由漠视而转入重视。_3o民国时期,师范生实习一般于最末一学年或最末一学期举行,其形式分为参观、见习、试教(实习)三种。⑧其中,参观,具体又分教学参观及学校行政参观两种。前者进行时,关注教室状况、教学过程、教室管理、学生活动及教师活动等项;后者进行时,则措意于学校之沿革、环境与现状、行政与组织、课程与教学、训育的目标、实施办法及课外活动等。见习,则包括教室内的见习与教室外的见习。前者进行时,须注意观察教学方法的运用及师生研讨的实际状况;而后者进行时,则需对学校组织、设备及学生课外活动等项特为重视。试教(实习)一般在师范学校附属学校进行,先由相应级任教员向实习生介绍教学方针、实习所在年级杂务及惯例、学生个性等,继由科任教师介绍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相应教材、制定教案所应注意事项、考察成绩方法等。实习学校科任教师向实习生作示范教学一次后,令其试教。实习生则应在试教前,依循教材,详细编写教案,于实习前两日交由指导教师审查。试教时,由指导教师和本组实习生在教室中观摩,记录下该生教学上的优缺点,以便试教后召开批评会加以研讨。"。早在民国初年教育主管部门即已认识到教育实习之重要性:首先,对师范生而言,理论课程修毕,若不实地练习,则会功亏一篑,他日为师,教授才能短拙,于己于生均有负面影响;其次,对国家而言,值“推广教育,最为急务”之际,通过有效实习,培养合格师资,无疑是“尽师范教育之职,奠普通教育之基”。L5 o与作为教育行政主管的教育部不同的是,民国时期颇重实习工作的师范学校教员及学生,鲜少有“经国”之大视野,更多地是站在学理及于师范生个人提升的角度,来分析实习工作的重要性。1930年,任职于中央大学教育系的王秀南,对师范实习问题颇有研究,其认为师范生之实习,有如自然科学之实验般重要,其称:“科学贵于实验,而师范生则重于实习;倘师范学校而无实习,则直与科学之纸上谈兵而缺乏实验室者然。反之,有实习学校之组织而不善于利用,则又与不设何异?”∞o 1935年,南昌乡村师范学校的一名学员陈文达指出,师范专业与其它务实专业一样,须重视实习,其言称:“试看农业、工业、商业等毕业生,都要经过实习的阶段;就是律师等职业,也有实习的时期。师范教育既然是专业之一,那么实习这阶段,自然不能忽视。”一-在重庆从事乡①关于民国时期师范教育的总体研究,突出的成果有:张德忠.异质的移植与内化: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师范教育[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周宁之.近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叭3;苏刚.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5.上述研究对师范教育制度沿革有较深入的讨论,但对民国师范生教育实践问题未多措意。关于民国时期师范生教育实践问题,目前仅有张松祥《民国时期师范生教育实践的考察和当代启示》一文,但该文又集中于教育实习的制度性考察,而并未涉及制度实践中的流弊及应对举措等内容。参见张松祥.民国时期师范生教育实践的考察和当代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7.5:63—67。②2014年8月18日,教育部印发实施《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2016年3月17日,教育部又印发实施《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2号)。上述两意见,分别提出通过“开展规范化的实践教学”和“组织开展规范化的教育实习”,提升师范生的实践能力,以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近几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培养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教育部及各省皆在大力推动“卓越师资”培养计划。③20世纪20一40年代,师范生的教育实习的主体内容未有大变。参见徐阶平.一个师范生实习指导方案[J].河南教育月刊.1933,3(11):60一63;庄泽民.中等教育问题实习计划大纲[J].国立师范学校月刊,1941,2:13—36。一87—万方数据

 2019年教师教育研究 第1期村教育工作多年的李之朴,以学业优良之农学专业学生在实习前未熟谙“辨土性”等技能为喻,指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必躬行”的道理,其称:“一个对农业书籍读得烂熟的学生,往往跑到农场中不知道辨识土性,不知道如何选种,不知道如何耕种,可见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重要”。【8J上述三人皆从学理层面释解实习之重要地位,但皆未细致说明教育实习何以重要,实习之具体功能又到底为何。透过民国教育类的期刊,时人关于教育实习重要性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三种:(一)实习是知识化为能力的契机李之朴对实习目的的“惟经验论”提出批评意见,更反对在强调实习经验时否认所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相反其认为实习的最大功用乃使知识化为运用,化为能力。在李之朴看来,实习的一个重要原则即是“实习是课程的中心”,希望学生从实习活动中体认专业知识的精髓,把握教育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如能从实践活动中融会了各门学科,方算达到实习之真正目的。为驳斥流行的“反智论”,李之朴特为引用当时著名教育学家余家菊所言:“行为之习性仅可于行为中得之,徒为知识之启示无益也。是说也,非谓知识绝对无益于行为,乃谓欲使知识足以支配行为,必当改知识为能力而后可。实习者,即使知识化为能力之机会也。”【9J(二)实习是教育理论落实的过程1924年,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并致力新教学法实验的俞子夷曾指出,实习乃平素所受之教育理论的落地生根,故其主张“学理论时不忘实施,实习时不忘理论”。¨叫1934年,江苏教员程世光便认为,实习是为了获取经验,“有了理论的根据,然后再去实验,得到的结果,就是你的经验;把这些经验保存起来,逐渐改进,求出一个好的经验,这便是实习的成果”。¨¨1935年,福建师范学院的教师何祜先认为,“实习的意义乃使师范教育的理论和计划,措之于实际的活动,使师范生有亲躬其事的机会,以求得预期的成效。”【12o(三)实习是学、术、经验三者兼得实际上,上述所述专业知识、教育理论、技能训练,皆为实习工作中应有之义,难能偏废。如1934年,颇为重视平民教育的郑之纲指出,“(实习)使教育知识活动化,教育技能熟练化,教育理想具体化。”lI纠教育学专家李劭耘对师范实习重要一88一性认识,堪为全面而深刻。他认为教育是一桩千变万化的“人事工程”,其对象乃“活生生千殊万别的大中小学各级学生”,师范生以其数年的专业训练加上以往的普通基本知识训练,要应付这繁赜的工作,处理这善变的对象,非具有充分而活泼的知识技能不可。随后,他进一步指出,“尽管教师满腹经纶,如果讲说不明,词不达意,学生也一定索然无味;尽管教科书念得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如果不能给学生圆满地解答课外的问题,也是不免‘误人子弟、有忝厥职’之讥的”。是故,在其看来,教育需要学识,需要经验,更需要技术,所以欲当教师者,一身须兼“学、术、经验”三者而有之, “师范生的实习,就在使准备为人师表的‘新师资’于汇融综贯所学的知识外,并切实与经验、技术发生联系,以竞教人的全功”。¨41二、时人对师范生实习中诸多问题之批评因实习工作千头万绪,实施和组织殊为不易,各方视为畏途,告朔饩羊,敷衍了事,遂使实习工作绩效甚微。对此,民国教育报刊中批评之言所在多有。尤有进者,实习工作中具体问题,如实习时空之不足、实习内容之偏废、实习流程之躐等、实习各方之敷衍,逐渐得到暴露,引发一些对师范教育寄予厚望而心怀忧虑者的重视和批评。而究其根本,实习时空的不足,似乎又是诸弊之源。(一)实习时空之不足依照当时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师范生实习时间,采取“集中式”,即师范学生修业期满的末一学期,高级师范学校则以其所属附中或另觅师范学校,中级师范学校则以所属附小或另觅其他小学,作为应届毕业学生实习施教的场所,而实习的时间多者二月,少者一月,每人实习时长多在十小时以下三小时以上。这种为时甚短的实习安排,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有人批评时间短而致师生主观上皆不重视,如寿一指出“实习甫毕,实习生便相率整装而去,草草了事”。【l纠吴烈也认为:“师范生实习的时间,仅在最后一个学期,故在这短促的时间,往往不能充分培养教育者应有的知识和教学技能,以致多数敷衍塞责,草率从事,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1刮其次,实习时间短客观上带来成效低下,王秀南即批评:“实习时期本已过短,而实践中,名为一学期,实则二三月而已,殊少成效可万方数据

 民国时期关于师范生教育实习问题的讨论言”。[171李劭耘对这种其命之为“饕餮式”的实习法成效不彰,批评之词异乎激烈,其称:“这一两个月,学校则忙于分配指导教师,商洽实习地点与科目,同学则忙于准备教案,找寻补充材料;既经‘登坛说法’之后,便‘功德圆满’;实习后继以参观旅行,便是欢送告别暑假到临了”。¨副依照当时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师范学校例须自设附属实习学校,以解决实习场所之问题。然而,随着师范学生数量的膨胀,“断非附属之实习学校所能济事”,¨引亟待扩充实习场所。然而,民国时期,因受制于教育经费短拙、学生雅不愿离城赴乡实习等因素,这一问题始终未得较好之解决,故批评、建设之音也一直不绝于耳。(二)实习内容之偏废如前所述,民国时期,广义上的实习包括参观(或言“观察”)、见习、试教(即“实习”)。然而,在实践中,各方对教学之事相对较为重视,而对其它事项则有偏废之弊。时人对当时实习工作罔顾“行政实习”这一层,责难尤多。何祜先如是批评当时实习各方...

篇五: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14 卷第 3 期 2014 年 5 月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NAN

 M ASS MEDIA VOCATIONAL TECHN ICAL CO LLEGE V01_14 N o. 3 Ma v 20 14 民国初期幼儿师范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明张君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 摘 要] 民国初期的幼儿师范教育是在延续清末幼儿师范教育的基础上发展的, 并在新的条件 下有了新的突破。民国初期幼儿师范教育对我国当前幼儿师范教育有着一定的启示。在现今条件下, 应 加强本土化幼儿师范教育理论研究 , 努力构建完善的幼儿教师教育法制法规体系, 重视农村幼儿师范教 育发展, 平衡地区差距, 更好地发展我国幼儿师范教育。

 [ 关键词】

 民初; 幼儿师范教育; 存在问题; 启示 [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5454( 2014)03 — 099 — 03 民国初期 ( 1912 —1927) 的幼儿师范教育 是在延续清末幼儿 师范教育的基础上发展 的,

 并在新 的条件下有 了新的突破 。

 自 1903 年蒙 养院章程颁布, 我国有了第一个官办幼稚园,

 1904 年“ 癸卯学制” 颁布后 , 湖北武 昌幼稚园改 名为武昌蒙养院。为了解决蒙养院师资问题,

 促进蒙养院的发展, 张之洞在其中附设了女子 学堂 , 招收 15 —35 岁的女子 , 专门学 习幼儿师 范课程 , 这标志着我 国中等幼儿师范机构的萌 芽。

 ⋯ 这 也 是 国人 创 办 的最 早 的 幼 儿 师 范 机构。

 一、民初幼儿师范教育发展的原因 ( 一) 政体 和教 育制度变化为幼儿师 范教 育发展引领方向 民国肇 建, 政体变 更, 教育变革 也随之 而 来 , 这种变革也包括幼儿师范教育。1912 年 9 月 一1913 年 9 月 , 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 了包括 《 学校系统令》 在 内的一 系列有关学制的法令 ,

 紧随其后又陆续颁布了几项学校规程 , 统称为 “ 壬子癸丑学制” ( 1912 —1913 ) 。在这个学制 里 , 规定了幼儿师范教育的设立 :

 “ 女子师范学 校于附设小学校外应设蒙养园, 女子高等师范 学校于附属小学校外应 附设女子中学校 , 并设 蒙养园” 。

 ]7 ∞ 幼儿教师教育开始了真正意义上 的发展, 清末的保姆养成机构逐步取消, 正式的 幼儿师范教育机构开始萌现。1915 年 , 教育部 公布《 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 , 规定幼教师资由

 中等幼儿师范教育机构来培养, 这样使得清末 特有 的由乳姐、 节妇充任保姆 的做法得到了彻 底的否定 , 并且进一步强化 了教育机构培养幼 师的理念。1916 年修正的《 师范教 育令》中再 次规定 :

 “ 专教 女子之师范学校称 女子师范学 校, 以造就小学 校教员 及蒙养 园保 姆为 目

 的” 。

 f2J7 0

 幼儿教师的培训 , 被正式 引入 师范学 校的培养 目 标; 由此, 幼儿师范教育走出了制度 化的第一步。

 ( 二 ) 国民经济发展 为幼 儿师范教育提供 了物质基础 首先 , 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幼儿 师范教育 发 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根据《 中国近代工业资 料》 的统计 , 结果表 明在 1895 年至 1913 年 之 间 , 民族资本工矿企业新增 463 家 , 资本额也增 加了约 90 , 821, 000 元。国民政府成立之后 ,

 大力鼓励实业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中国民 [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生。研究方向:

 教育心理学。

 2013 — 03—21

 明张君( 1 990 一 ) , 男, 安徽芜湖人 ,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 2013 级硕士研究 一9 9 —

 族资本主义发展较为迅猛。

 自然经济的主体地 位受到了严重冲击, 在此前提下, 一方面, 传统 的家庭教育 的受到猛烈的冲击 , 小农经济下家 庭幼儿教育逐渐失去物质依托 、 并退 出历史舞 台; 另一方面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蓬勃发 展为近代幼儿教育 的兴起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 础, 这使得近代幼儿教育机构的大规模设立成 为了可能。在此条件下, 幼儿师范教育的产生 及发展成为了必然。

 其次,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下, 教育经 费投入增加 , 也为幼儿师范教育 发展提供 了直 接的经费支持。民国伊始 , 新 生的民主政府 为 发展教育 , 奠定民国建设基础 , 想方设法增加教 育投入 , 在此基础上幼J UJi~范教育也有 了一定 中央财政的支持。1912 年 4 月 , 教育总长蔡元 培在与部员谈话 时强调 :

 “ 国家无论如何支绌 ,

 教育经费万难减少, ” 专门教育经费:

 “ 取给于 国家税 , 或以国有财产为基本金 ” , 普通教育经 费 :

 “取给于地方税 , 或以地方公有财产 为基本 金” 。

 l3

 同时 , 为补充 国家教育经 费 的不 足, 国 民政府还鼓励私人办学。

 二、 民初幼儿师范教育的发展 民初幼儿师范教育 的发展伴 随着鲜 明的时 代特征 , 在制度 层面上 , 幼儿师 范教育 围绕着 “ 壬子癸丑” 及“ 壬戌” 两大学制系统而发展 。

 1912 —1922 年 , 南京 临时政 府成立 , 新 的 共和政府希 望在各个方 面破 除落后 的封建成 分 , 向先进的西方靠拢。这时, 摒弃了清末 以乳 姐 、 节妇充任师资的做法 , 从政府层面上促使幼 儿师范教育迈 向正规化。1922 —1927 年 , 随着 国外专家来华 和优秀 留学生归国, 以及五 四运 动后各种新的教育思潮传人 中国, 给中国幼儿 师范教育带来新的血液 。在他们 的影 响和努力 下 , 幼儿师范教育不断往本土化及科学化方 向 发展 。综上所述 , 这些学校和机构的建立 , 既提 高了蒙养园保姆的水平 , 又注重幼儿师范教育 水平 , 从而保障幼儿师范教育质量的上升。

 张雪门于 1926 年主持孔德、 北京等幼稚师 范学校。他主持的北京幼稚师范学校 , 在办学 上具有 民族特 色, 办学方针定 位为 “ 求适合 本 国国情及生活需要 , 为使完成为平 民造就忠实 的师资” , 培养具有改造 民族素养 的新一代 国 ~10 0 一

 民的幼儿教育师 资。

 4】

 3 弛北京幼稚 师范学校 的 学生每 日上午在课堂听课学 习, 下午义务训 练 贫穷家庭 的儿童 ; 并且该 校还附设五所 幼稚 园 以供学生实习之用。陶行知办的乡村幼稚师范 院与社会上一般正规幼稚师范学校不同, 它采 取了“艺友制” 的办法来培养幼稚园老师, 这种 方法是让学生与有经验的教 师交朋友 , 在实践 中学习如何当老师, 一边工作一边学 习。这种 用“ 艺友制”培训幼稚 园师资的方法大胆创新 、

 与时俱进 , 适合当时中国农村实际情况 , 并且充 分利用了现有 的师资和条件 , 用“ 穷” 办法来解 决幼教师资不 足的问题 。在当时风行 一时 , 收 效颇大 , 为国家培养了一批 乡村幼儿教师。

 可见 , 当时的教育家通过 自办幼儿师范教 育 , 贴合 中国实 际, 指 向平 民和广大农村 , 开始 建构适合中国国情的幼儿师范教育模式理论与 实践模式。

 三、 民初幼J I . . I Jili范教育发展带来的启示 ( 一 ) 加强本土化幼儿师范教育理论研究 在发展 中国幼儿师范教育事业 的过程 中 ,

 必须立足于中国实 际, 鼓励适合 中国儿童身心 发展 和教育实际的理论创造 。在近代相 当长 的 段时期 内, 教会将西方先进的幼儿 师范教育 理念传人 中国, 中国幼儿师范教育在 目标及 内 容上完全照搬 照抄 国外模式 , 有些地方并不是 特别符合中国国情。现今我国综合国力增强,

 社会文明提升。在这种新形势下 , 我 国幼儿 师 范教育应尽快脱 离 “ 跟着 走” 的阶段 。我 国疆 域辽阔 , 各地 区在政治 、 经济 、 文化等方 面的发 展水平上存在着很 大差异 , 就单一某种理论或 做法并不适合全盘套用 , 需要教育研究者和参 与者 因地制宜 , 加强本土化幼儿师范理论的研 究, 推动幼儿师范教育均衡发展。所以研究与 发展 中国幼儿师范教育 , 就必须立足于国情 , 充 分将教 育事业本土化 , 创造出具有社会主义 中 国特色的幼儿师范教育理论 。

 (二)努力构建完善的幼儿教师教育法制 法规体系 近十年来 , 学前教育 的重要程度开始越来 越被人民群众所推崇 , 幼儿师范教育也得到了 更多的重视 , 在重视的同时 , 幼儿师范教育发展 现状 中存在的问题也愈发深刻地暴露 出来 :

 幼 一

 儿 园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 ; 幼J LN 资培养过多 的注重理论而忽视了技能 的培养 ; 幼儿教师知 识结构具有滞后性 ; 幼儿教育与 中小学教育有 很大的差异, 要求幼儿师资培养要遵循科学的 幼儿观及理论。人们对提高幼儿师范教育质量 的呼声愈加地强烈起来 。

 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保 障 。

 1907 年我国第一个有关幼儿 园教师教育的 法规——《 女子师范学堂章 程》 正式颁 布。到 90 年代 以后 , 学前教育得到 了国家和政府的高 度关注 , 为了保证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 国 家非常重视幼儿园教师教育的立法工作。

 目前 幼儿园教师教育的法制 、 法规体 系已得到较快 完善, 主要涉及幼儿 园教师教育事业发展 、 幼儿 园教师教育机构 的教育教学安排、 在职幼儿 园 教师 ( 含园长) 的进修 、 幼儿园教师任职资格与 待遇等方 而的 问题 ; 实用性较强 、 针对 范围较 广。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幼儿师范教育的发 展息息相关 , 改革开放进入了新时期 , 教育改革 也到了关键期 , 在学前教育领域更是如此 , 变革 需要健全的法制法规来规范监督。现有法规体 系还存在一些 问题 , 如 :

 法规数量偏少 , 难 以涵 盖幼儿园教师教育的所有领域 ; 法规缺乏系统 性 、 前瞻性 ; 地方对法规的执行不力 , 等等。如 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 , 正是未来幼儿 园教师教 育立法工作的首要及核心任务 。

 ( 三) 重视农村幼J LN 范教育发展 , 平衡地 区差距 中国拥有广大农村地区 , 农 村人 口现在还 是占绝大比例。与城市和县镇的幼儿 园教师相 比, 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 , 农村地区都有较大差 距 。在 民初时期 , 就已经有教育家对农村 幼儿 师范教育提起重视。陶行知与张宗麟创办的乡 村幼稚师范院就是针对农村办学水平不高的现 状而探索出的一条实践道路 。在一定程度上 ,

 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中国学前 教育的发展水平 , 这是 由中国是农业大国, 并且 现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国情所决定 的。

 因此 , 国家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幼儿教育 事业的发展 , 保证农村幼教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

 采取“ 教育理论 与农 村实 际相结合 、 教学 方法 与农 民生活情况相结合 、 长期培养与短期强化 相结合 ” 等多种措施 途径 , 多管 齐下 , 切 实 、 快 捷地提高农村在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 。国 家还应当出台专门针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 计划和措施 , 并且保证其落实到相应的教 师教 育机构 , 同时要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幼教机构工 作 , 还要制定 相关的激励政 策和机制。增加农 村落后地区的幼儿师范培养 的资金投入 。只有 把培养合格的农村幼儿园教师纳人我国幼儿 园 教师教育体 系的规划范畴 , 才能保证农村幼儿 园教师 队伍 的数量与质量 , 促进 中国学前教育 事业均衡发展 。

 自 1912 年到 1927 年这段 时间 , 我 国学 前 教育事业 的发展经 历了许多坎坷 曲折 , 也收获 了许多卓越成就, 学前教育的普及率、 师资水 平、 民办学前教育数量 、 学前教育研究等 , 都 取 得 了一定成果 , 同时也存在 比较突 出的问题 , 如 财政投入不足 、 教育法规体制不系统 、 教育模式 落后等。显然, 这些问题反映了当时我国政府 对学前教育管理与推动不足。根据这段历史经 验 , 在探索我 国幼儿师范教育更强更优发展 的 道路中, 可以获得一些珍贵启示 。研究 、 梳理 民 初幼儿师范教育发展概况、 发展 中存在 的问题 及问题产生 的原 因, 是为 了取 其精华 , 弃 其糟 粕 , 以史为鉴 , 思考 现今幼儿 师范教 育发 展 问 题, 从而推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高质量、 高水 平 、 平衡性发展 。

 ( 责任编辑远扬) [ 参考文献 ] [ 1] 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 选之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 M] .北京:

 人民教 育 出版社 , 2003 :95.

 [2]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中册) 之教育部 公布学校 系统 [ M ] .北京:

 人 民教育 出版社 ,

 19 85 :70 2 .

 [3] 高平叔.蔡元培全集( 第2 卷) [ M] .北京. 中华 书局 , 1984 :164.

 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 育史资料 选[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89:

 332.

 [4] 一10 l一

篇六: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研究姓名:王向文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中国近现代史指导教师:莫志斌20090501

 摘要“ 国家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大计,在于教师",教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取决于师范教育是否发达。湖南的师范教育起步于清末,发达于民国时期。在民国时期,与全国其他省份,特别是与其他经济实力较强的省份相比,湖南的师范教育是位居前列的。为什么在经济条件并不发达的内陆省份,师范教育却较为发达,并呈现多样化,具有超前性?师范教育对湖南近代教育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如何?师范教育对湖南近代化乃至全国师范教育的作用如何,等等,这些都是笔者所要探讨的问题。通过对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的探究,不但可以拓宽地方师范教育史乃至全国师范教育史的研究,彰显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的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当今我国师范教育的具体实施与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全文包括绪论、正文七章和结语等九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的意义,梳理与综述了以往研究者对师范教育研究的主要成果,强调说明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之处。正文分七章。第一章阐述湖南师范教育的缘起。从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背景和清末民初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对兴办师范教育的需求论述湖南师范教育发展的原因,并简要地叙述清末湖南师范教育的肇兴。第二章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概论。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思想既受到湖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也是在全国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的推动下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第三章至第六章,先阐述民国H 寸期湖南师范教育的发展轨迹,然后从教师管理机制、学生管理机制以及师范课程设置来说明湖南师范教育的运行机制,对湖南师范教育发展状况进行了量化考察与分析。

 第七章对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与全国其他省份的师范教育进行对比,揭示出湖南师范教育的个性特征。阐述湖南师范教育的发展对湖南教育发展产生的重大作用,特别是促进了湖南教育近代化。结语部分论述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对湖南乃至全国当今师范教育实施的现实启示。关键词: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II

 ABSTRACT‘ ‘ The ri se and fal l of thecountryl i es i neducati on;educati on pl ani s thatteachers’ ’ on teachers toprom otesoci alprogressare ani m portantfactor.Thequanti tyandqual i tyofteachersdependson thatthe teachereducati on i sdevel oped.H unani ni ti al teacher educati on garted i n the l ateQ i ng D ynasty, devel opedi n theperi odof theRepubl i cof Chi na.In thatti m e,com paredw i th otherprovi ncesof thecountry, especi al l yw i thstrongeconom i c strengthof otherprovi nces,teacherEducati on i n H unan i s theforefrontof teacher educati on of the country.W hyare the econom i ccondi ti ons notw el l —devel opedi nl andprovi nces,teachereducati on i s m oredevel opeddi versi fi ed and advanced?W hat about theuti l i tyand thei m pactof the rol e teacher educati onpl ayon thedevel opm entof m odem educati oni n H unan Provi nce?Teacher educati on on the rol e of m odemeducati on i nH unan and i nfl uence how ?Teacher Educm i on and the m odem i zati on ofH unan,the countryof howthe rol e of teachereducati on,andSOon,theseare the author to beexpl ored.Through studyi ngon H unan teacher educati on i n theperi odto theRepubl i cofChi na,theyw i l lnotonl ybroaden the study of teacher ofeducati on i nl ocalas w el las thecountry, showthe characteri sti cs of teachereducati on i n H unan and have ani m portant hi stori calsi gni fi cance;butal sopossess great practi calsi gni fi cancefor thespeci fi c i m pl em entati onof thedevel opm entof teacher educm i on i n ourcountry today.The ful lthesi s i ncl udes the preface,seven chaptersandconcl usi on,suchas thebody part9.The Preface part of the thesi ssets forth thesi gni fi canceof teachereducm i on i n H unan Provi nce i n the peri od ofthe Republ i cof Chi na,

 cl earsupand sum m ari zesthe m ai n resul ts of researchesi n Teachereducati on,em phasi zesthe m ai nprobl em s of theperi odi nH unan,w hat’ Sm ore,puts f orw ard research i deas i n thi sthesi s,researchm ethods and them ai n i nnovati on.The m ai nbodyhas 7 chapters.ChapterI deal s w i th the ori gi nsofteacher educati on i n H unan Provi nce.Fromthedevel opm ent backgroundof teacher educati on i n Chi na and the needs tosetti ng upteacher educti oni n thedevel eopm entof m ordoneducati on i n the End ofQ i ng D ynastyandi n H unanprovi nce earl yofM i ng D ynastyIexpoundedthe reseansons forthedevel opm entof teacher educati on i n H unan and bri efdescri pti onofcom m ence oftheteachereducati oni n H unanduri ngthel ateQ i ngDynasty.InChapterII Introducti on to theperi odof teacher educati on i n H unan.Inthi nki ngof theperi odof teacher educati on i n H unanProvi ncebyH unanProvi ncei s the tradi ti onal thi nki ngof the i m pactof educati on i s al sothi nki ngof teacher educati on i n thecountrytoprom otethedevel opm entofunderdevel opm ent。Chapterl IItoChapterVIfi rstl y expoundthe devel opm enttrack ofteacher educati on i nH unan,andthen fromthe teacherm anagem ent system ,the student m anagem ent m echani smas w el las curri cul umpl ani l l ustratetheoperati onm echani smof teacher educati on i nH unan,and quanti tati vel yi nspect andanal yzethedevel opm ent condi ti ons the teacher educati on i nH unan.Chapter VII,by com pari ngthe teacher educati on i n H unanprovi nceduri ngtheRepubl i c of Chi na w i th that of otherpansof thecountry, bri ngtol i ght thepersonal i tytrai ts ofteacher educati on i n H unan Provi nce.Aunthor i l l ustrate them ajor rol e w hi ch of thedevel opm entof teacherl V

 educati onpl ayi n educti ondevel opm enti n H unanProvi nce,especi al l ytherol e w hatprom otethe m odem i zati on of educati oni n H unan Provi nce.Concl usi onexpoundthereal i ty of enl i ghtenm ent on w hat teachereducati on i n H unanduri ngtheRepubl i cof Chi napl ayi n part of thei m pl em entati onof the teacher educati on i n H unan as w el laS the w hol ecountryatpresent..Keyw ords:duri ngtheRepubl i cof Chi naH unanteacher educati onV

 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墨伺L硼7)年占月二弓日,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固。(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砂匈L步乞支w日期:日期:矽厂年占月2歹日石月q日/

 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研究绪论教育是立国之本,师范是教育之母。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所说:“ 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 ①师范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教育子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整个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师范教育办得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中、初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影响到中、高等教育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而影响到未来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湖南的师范教育在清末起步较晚,发展相较于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处于劣势,在民国时期,却又后来居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民国时期与全国其他省份,特别是与其他经济实力较强的省份相比,湖南的师范教育是走在前列的。为什么在经济条件并不发达的内陆省份,师范教育却较为发达,并呈现多样化,具有超前性?师范教育对湖南近代教育的作用与影响如何?师范教育对湖南近代化乃至在全国师范教育的影响如何等等,这些都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一、选题的意义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在近代湖南社会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曾领先于全国师范教育,出现了湖南第一师范、长沙师范、湖南第三师范、桃源女子师范等一批在全国颇具声望和影响的师范名校,催生了徐特立、杨昌济、孔昭绶、马邻翼、方维夏、易培基、王季范、匡互生、柳浞、张国基等一批教育人才,造就了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李维汉、林伯渠、粟裕、萧三、萧子升、罗学瓒、陈章甫、郭亮、夏明翰、陈天华、田汉、丁玲、许光达、廖沫沙、刘英等优秀人才,对近代湖南社会乃至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研究湖南师范教育不仅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①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l 卷),阴川教育{f;版社,1991年,第16l —162贞。1

 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研究义:1、有助于拓宽和深化湖南近代史特别是湖南近代教育史的研究。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是近代湖南教育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此前这方面的研究十分薄弱,进行此课题研究将改变没有一本相关研究专著、没有一篇相关学位论文的现状,将促进湖南教育史研究向纵深发展。2、可以为当代湖南师范教育更好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可以为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研究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曾经是如何走在全国前列的,提炼出湖南师范教育的规律性认识,总结出师资、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经费筹措等方面的经验教训,无疑将有助于湖南师范教育的良性发展,推动湖南师范教育进一步发展。进行这个方面的研究,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无疑将有助于湖南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科教事业的发展。3、有助于湖湘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具有浓郁的区域文化色彩,不仅传承了湖湘文化,更是弘扬了湖湘文化。对此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住湖湘文化发展的脉络和精髓,更好地将湖湘文化在当代发扬光大。二、研究综述2007年5月至2009年2月,笔者查询国家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超星数字图书馆,一共找到131部有关师范教育的著作,其中中文著作( 包括港台图书及海外出版的中文图书) 130本,外文著作1本,硕士论文4篇、博士论文5篇,论文数篇。但是研究某一个省份的师范教育的著作只有沈雨梧的《浙江师范教育》①,该著作将浙江省的师范教育,以其历史发展为纵向主线,以对浙江师范教育变革和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著名人士为横向线索,构成了浙江师范教育前①沈雨梧:《浙江师范教育》,天津古籍⋯ 版社,2002年。2

 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研究50年的基本框架。1949年前的近50年,作者对浙江师范教育,在纵向上把它分为前期和后期,又把前期分为萌芽期和鼎盛期,把后期分为低谷期、艰难发展期和调整期,并深入分析研究了四位对浙江师范教育最具有影响的经享颐、鲁迅、吴锦堂、郑晓沧先生所做的重要贡献。对1949年后浙江师范教育50余年,体例上既与前50年保持一致,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风貌。作者在纵向上把它划分若干阶段:从全面接管、重建、恢复、发展,到“ 文化大革命” 中遭受严重破坏,从拨乱反正使浙江师范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到改革开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封闭式为开放式的师范办学体系,从当前的师范教育,到未来浙江师范教育发展趋势。关于湖南近代师范教育的论文只有笔者发表的《略论近代湖南师范教育》①。由此可见,尽管学术界在师范教育理论研究、师范教育史研究、师范院校校史等三个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果。而研究区域性( 以某一个省份) 的师范教育的成果则很少,研究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的成果则近于空白。早在新中国成立前,教育家和教育界人士在多种教育思潮的影响下,对中国师范教育进行探索性地研究。有关师范教育的主要著作有:余家菊的《师范教育》②,该著作第一章是绪论;从第二章至五章分别介绍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的师范教育概况;第六章对我国师范教育进行回顾;第七章阐述了师范教育的特质;从第八章至第十二章叙述了我...

篇七: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校 代 码:

 10135 论文分类号:

 学

 号:20114005037 研究生类别:

 全日制

 硕士学位论文

 民国时期绥远地区师范教育研究

 The research of Suiyuan normal education

 in republic of China

 学科门学科门类:

 历史学

 一级学一级学科:

 历史学

 学科

 、专

 业:

 中国史

 研

 究

 方

 向:

 中国近现代史

 申 请 人 姓 名:

 阴瑞芬

 指 导 教 师 姓 名:

 张建军

  二○一四年三月二十日 万方数据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万方数据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 文 摘 要 中国自古便有尊师重道的传统,但专门培养师资的教育机构一直到清末才出现。1897 年,盛宣怀创办的上海南洋公学师范院揭开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序幕。而中国正规的师范教育则开始于近代学制的诞生,晚清政府、民国初期及国民政府颁布的师范学制,正式确立了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独立地位,中国师范教育得到了初步发展。近代绥远地区的师范教育正是在全国师范教育兴起的大背景下兴起并发展起来的。

 清末以前的绥远地区教育非常落后,到了清末,传统教育越来越落后,新式教育逐渐兴起。在全国各地纷纷建立新式学堂的风潮下,绥远地区也逐渐建立起了新式学堂,具有专业技能教师的需求便成为绥远地区办新式学堂的困难之一。1907 年,归绥道胡孚宸在归绥中学堂办成简易师范科一班,为绥远地区师范教育的开端。北洋政府初期绥远地区没有创办新的师范学校,到 1922 年,绥远师范学校的创办,是绥远地区创办中等师范学校的开端。后绥远区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凉城县简易师范、五族学院师范班、绥远省第二师范、固阳县立简易师范班、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包头分校师资班、国立绥远蒙旗师范学校、巴彦塔拉盟师范学校、绥远省立五原简易师范学校、蒙古学院师资速成班及师范班、国立伊盟中学师范部、国立绥远中学师范班、托县师范班、萨县师范班、绥远省河西师范学校、兴和县教师训练班等相继创设。

 近代绥远地区师范教育起步比较晚,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发展,为绥远地区各项教育事业培养和输送了一批有专业技能的教育人才,有利于绥远地区近代教育的发展。因当时社会环境、教育经费等因素的局限性,绥远地区的师范教育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 20 多年的发展,近代绥远地区师范教育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为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地区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民国时期,绥远地区,师范教育,成就与不足

 万方数据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The specialized training institutions of teachers appeared until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ough Chinese had the tradition to respect the teachers and value education. In 1897, Shanghai Nanyang public normal school founded by Sheng Xuanhuai lifted the curtain on the normal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The Chinese regular normal education stemmed from the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The normal educational system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established independent status and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normal education. The normal education in Suiyuan area was built up gradually under the background.

  The education of Suiyuan area before Qing Dynasty education was very backward and only some old-fashioned private school was provided for the children of nobles. By the end of the Qing,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was more and more backward, the modern education gradually on the rise. Since Suiyuan area had gradually established a new school, the needs for professional teachers became one of difficulties. In 1907, Hu Fuchen in Guisui built the simple normal science class in Suizhong middle school, which became the beginning of normal education in Suiyuan area. During the Beiyang regime, Suiyuan area did not start a new normal school. By 1922, the foundation of Suiyuan normal school is the beginning of Suiyuan normal education. After that, the first women"s normal school, the simple normal school in Liangcheng County, Mengqi nomal college, Hexi normal school, Bayantala Meng normal school, normal classes in Wuzu college and teacher training class in Xinghe county were created.

  Modern Suiyuan area normal education started relatively late, but it cultivated and delivered a number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al talent for the 万方数据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hometown,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modern Suiyuan area. Due to limitations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educational fund and other factors, teacher education in Suiyuan area inevitably has some problems. But after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normal education in modern Suiyuan area have accumulated some experience in running a school, which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rmal education in Mongolia area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KEY WORDS:the Republicanperiod,Suiyuan area,normal education,achievement and deficiency

  万方数据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前言 ..................................................... 2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 2 (二)目前学术界对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研究情况 .......... 2 (三)论文框架和所用材料 .............................. 3 一、民国时期绥远地区师范教育发展的背景 ................... 4 (一)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的源起 .......................... 4 (二)近代中国教育行政机构变迁 ........................ 4 (三)近代中国师范教育学制、政策 ...................... 6 二、民国时期绥远地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 8 (一)民国时期绥远地区的教育行政机构变迁 .............. 8 (二)1907—1949 年绥远地区师范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 9 (三)民国时期绥远地区师范教育发展的代表 ............. 16 三、评价民国时期绥远地区的师范教育 ...................... 27 (一)民国时期绥远地区师范教育成就 ................... 27 (二)民国时期绥远地区师范教育发展的不足 ............. 37 结语 .................................................... 39 参考文献 ................................................ 40 致 谢 ................................................... 43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成果 .............................. 44

  万方数据

 前言

  前言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关键环节,始终肩负“定群学之基”的历史重任。但 1897 年以前我国始终没有专门的师资培养机构。专门培养和训练教师的机构,是以 1897 年盛宣怀创办的上海南洋公学师范院为开端的。

 1840 年,西方列强撞开了中国尘封已久的国门,时先进士大夫们认为,中国的典章文物远在西人之上,不足仅在器物层面。为回应西方冲击,他们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想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挽救清王朝。办洋务期间,为更方便跟洋人交流,学习洋人的科学、军事等,洋务派在沿袭传统体制的前提下,兴办了一批洋务学堂。其中,于 1862 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拉开了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序幕。此后,二十余所洋务学堂陆续开办,而在全国各地也纷纷创办新式学堂。

 洋务学堂开办初期的教师主要靠高薪聘请洋人担任,但随着新学堂的增多,各地中小学不可能均聘洋人当老师。这样便在客观上要求我国办师范教育,培养自己所需要的老师。上海南洋公学师范院的创办拉开了中国师范教育的序幕。之后随着京师大学堂师范馆,通州师范学校等的创办,近代师范教育在中国兴起并发展起来。

 绥远地区地处我国北部边疆,是一个近代以来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民国时期绥远师范教育兴起较晚,但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为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地区师范教育的发展积累了经验。本文试图对民国时期绥远地区师范教育的研究,分析民国时期绥远地区各师范学校的设立、经费、环境及师生人数、待遇等。总结民国时期绥远地区师范教育的成就及不足,使人们对民国时期绥远地区的师范教育有初步的认识。使其可以为我们今天内蒙古地区的师范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二)目前学术界对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研究情况 目前国内对于清末民国时期师范教育的研究成果较多。我从知网上找到 187 篇研究清末民国时期师范教育的论文,另外在图书馆查阅到有关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著作。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教育体制以及对当时师范教育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等。另外对女子师范教育,乡村师范教育以及区域师范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首先,从全国范围对清末民国时期普通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发展特征及学制的万方数据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研究著作较多。1、研究清末民国时期师范教育发展历程的文章有:凌兴珍的《试探清末师范教育发展历史分期》,王慧君的《我国近现代师范教育模式的历史变迁》,王建军的《论中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模式的演变》等。2、研究清末民国时期师范教育发展特征的文章有:石静的《论清末师范教育的特点》,曲铁华的《民国初期师范教育学费制度的特点及启示》等。3、研究清末民国时期师范教育学制的文章有:张艳艳的《从近代学制看我国师范教育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夏金元的《近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沿革》,周谷平的《我国近代学制改革的启示》等。

 另外对民国时期的女子师范教育、乡村师范教育、地方上的师范教育以及为师范教育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等的研究也较多。1、对民国时期女子师范教育的研究文章有:巢小妹的《国民政府时期女子师范教育研究》,李英兰、杨可的《浅析清末明初女子师范教育》和李红的《清末女子师范教育》等。2、对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研究文章有:张燕的《抗战前国民政府对乡村师范的办理及历史评析》,刘克辉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乡村师范学校》,牟秀娟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乡村师范教育述论》等。3、对民国时期区域性师范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内蒙古、新疆、福建、江西、山西、陕西、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研究。但笔者没有查阅到有关西藏、青海地区师范教育的文章。4、对为师范教育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的研究。主要有研究陶行知的《陶行知乡村师范教育思想影响下的乡村师范》,研究袁世凯的《清末新政时期袁世凯的师范教育思想及实践评述》,研究张謇的《论张謇与近代师范教育》,研究张之洞的《张之洞与我国早期师范教育》,另外还有研究盛宣怀、陈宝泉、王国维、徐特立等为师范教育做出贡献人物的文章。关于民国时期师范教育研究著作主要有:毛礼锐、沈灌群的《中国教育通史》,刘问岫编的《中国师范教育简史》,崔运武的《中国师范教育史》,杨之岭的《中国师范教育》,马啸风的《中国师范教育史》,彭时代的《中国师范教育 100 年》,谢维和的《栅栏内外: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吴定初、潘后杰等编的《中国师范教育简论》,宋嗣廉、韩力学编的《中国师范教育通览》,王泽普的《中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等。

 目前关于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通过检索这些文章、著作等,也发现了一些不足。首先对地区师范教育的研究不平衡。对民国时期师范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东南部地区,对边疆地区如内蒙古、新疆、西藏、甘肃、青海等地的研究较少。其次对师范教育内容的研究不平衡。对民国时期万方数据

 前言

 3 师范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制演变,发展特点,代表性学校沿革等,对具体某所师范学校或某地区师范学校设备、学生人数、待遇、教职员待遇、检定、经费等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随着近来对区域史研究的深入,关于绥远地区的研究逐渐增多。笔者找到论述绥远地区的文章百余篇。其中关于民国时期绥远地区教育的文章有:杜烨、忒莫勒的《国立绥远蒙旗师范学校》、《从蒙古学院到厚和兴盟农业中学》,杜晓荣、白燎原的《绥远五族学院》,金海、姚金峰的《蒙疆政权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教育述略》,金海的《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内蒙古西部地区教育体系》,丁平的《抗战时期民国政府边疆教育政策在绥境的实施》、《抗战时期绥西实施的蒙旗教育》,牛敬忠的《绥远地区教育近代化初论》,张建军的《抗战初期国立绥远蒙旗师范学校始末》、《伪蒙疆时期蒙旗初等学校师资的培养》,武志华的《 国民政府蒙旗教育政策及相关措施》,孙懿的《北洋政府的蒙古教育政策》,朱慈恩的《蒙藏委员会与...

篇八: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0 10 年9 月第5期南京晓庄学院学报JO U R N A LO FN A N JIN G X I A O Z H U A N GU N I V E R S I T YS e p . , 20 10N o . 5民国时期的乡村师范教育——以江苏省为中心的考察吴晓朋, 蒋超群(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中心, 江苏南京210 0 9 3)摘要:

 “五四” 运动之后, 乡村教育思想兴起, 乡村师范教育作为乡村教育的“母机” 发展起来。江苏省作为教育大省, 积极发展乡村师范教育, 经历了初创探索、 改革发展和衰落三个时期。

 对江苏省的乡村师范教育要客观公正地评价, 既要看到其取得成效的一面, 也应看到这种成效是小范围和局部的, 其社会影响并不是非常显著, 并没有达到改造整个乡村社会的目的。关键词:

 民国时期; 江苏省; 乡村师范教育; 乡村社会中图分类号:

 G 659 . 2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 0 9 —7 9 0 2【20 10 )0 5一O ll0 —0 4“五四” 运动之后, 各种救国思潮兴起, 教育救国呼声甚高。

 随着美国、 丹麦、 墨西哥等国乡村教育思想的传人, 教育界人士意识到中国教育走错了路,一味模仿外国使中国教育成为城市少数人的教育,教育救国必须大兴乡村教育。

 师范教育是教育的“母机” , 乡村师范教育是乡村教育的“母机” 。

 陶行知认为, 大办乡村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造就好的乡村教师” , 有本领的乡村教师, 就可以使学校有生气, 使学校成为整个乡村的中心。

 随着乡村教育运动在全国的开展, 乡村师范教育发展起来。江苏省作为教育大省, 在乡村师范教育运动中走在全国的前列。

 苏省乡村师范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9 22至19 27 年是初创探索时期, 苏省五所省立师范学校首先在农村添设分校, 成为全国乡村师范教育的发轫, 开始了探索的历程。

 19 27至19 37 年是改革发展期, 是苏省乡师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十年。

 这十年间, 苏省乡师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数量的增加上, 更表现在质量的提高上, 即乡村师范学校具有了改造乡村社会的功能, 培养改造乡村社会的人才。

 19 37 至19 4 9 年是衰落时期,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使苏省遭受重创, 苏省乡村师范教育陷入困境。一、 初创探索时期( 19 22- - 19 27 年)教育向称发达的江苏在民国元年就颁布法令,实行义务教育, 只是一直未有大的成效。

 为发展义务教育, 江苏省“民国八年颁定了义务教育施行程序, 拟于民国十一年试行强迫教育并拟仿欧美先例,征收教育特捐, 其计划系各县同时举办。

 ” …义务教育的推行, 设置在乡村的小学为多, 而师范学校毕业生在城市呆久了, 很少有人愿意去农村, 乡村缺少合格的小学教师。

 为此, 19 22年, 江苏义务教育期成会在该会出版的《义务教育》 上极力鼓吹省立师范学校添设农村分校, 农村分校设在农村, 招收农村的学生, 养成其刻苦耐劳的习惯, 以服务乡村教育。

 在江苏义务教育期成会的推动下, 19 22至19 24 年, 江苏省五所师范学校分别添设了农村分校, 一师分校于19 23年设在吴江, 二师分校于19 22年设在黄渡,三师分校于19 23年设在洛社, 四师分校于19 23年设在栖霞山, 五师分校于19 24 年设在界首。

 江苏省首设五所乡村师范学校, 成为全国乡村师范教育运动的发轫之地。苏省五所乡师设立最早, 无成例可循, 只能在摸索中寻求发展。

 为促进乡村师范教育的发展, 五所收稿日期:

 20 10 一0 0 一0 0作者简介:

 吴晓朋,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中心硕士研究生; 蒋超群,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中心博士研究生, 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一110 一万方数据

 乡师组织了江苏省立师范分校联合会, 以“联络研究共谋各该校教育上改进及乡村教育之发展” 。

 【zJ分校联合会定期举行常会, 共同讨论乡村师范学校的发展问题, 制定符合乡村需要的课程。

 根据联合会的提议, 苏一师农村师范制定了二年讲习科课程,该课程规定的科目除包括公民、 教育、 国文、 地理等师范学校通设的课程外, 还根据农村的需要增加了农用手工、 农事、 农村社会学三门课程, 逐渐向乡村生活靠拢。

 尽管苏省乡师积极进行探索, 但五乡师的设立多少含有提倡试办的意味, 所以并不完善。譬如最初办的几个分校:

 苏一师分校、 二师分校、 三师分校, 招收高小毕业生, 修业年限仅为二年, 后来因为感觉学生二年毕业, 学力不足, 才改为三年。

 普通师范学校修业四年才得毕业, 乡师只要三年乃至二年即可毕业。

 从学制上不难看出, 苏省乡师带有师范讲习科的意思, 其目的在于快速为义务教育提供合格的乡村小学教师。

 总之, 19 27 年之前的苏省乡村师范学校与普通师范学校没有太大的差别, 这些乡村师范学校虽然设在农村, 但与农村并没有太大的联系。

 它们只是把学校从城里搬到了农村, 课程除了增加一两门农业知识外, 其余的仍然是从城市学校抄过来, 与农村生活关系不大。

 且这时期社会动荡, 战乱不断, 苏省乡师试办数年后没有取得大的成效, 也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二、 改革发展时期( 19 27 - - 19 37 年)随着乡村教育运动的开展, 乡村教育家意识到乡村师范学校是乡村教育的中心, 纷纷关注乡村师范学校的发展。

 早在19 23年, 乡村教育家过探先在义务教育上发表《办理农村师范的商榷》 一文, 就对苏省农村师范的发展提出商榷意见。

 他敏锐地看到农村教育的发展与农事改良、 村民智识的提高紧密相连, 乡村师范学校改造乡村教育必须同时承担起改造乡村社会的责任。

 19 26 年, 陶行知在《师范教育下乡运动》 一文中指出:

 “师范学校在乡村里设分校, 在乡村的环境里训练师资, 已经是朝着正当的方向进行了。

 我们的第二步办法就是要充分运用乡村环境来做这种训练的工作……我们不要以为把师范学校搬下乡去就算变成了乡村师范学校, 不能训练学生改造眼面前的乡村生活, 决不是真正的乡村师范学校。

 ” L 31在教育界人士的倡导之下, 19 26 年12月 , 中华教育改进社准备改造全国的乡村教育, 乃发表宣言:

 “乡村师范之主旨, 在造就有农夫的身手,科学头脑, 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这种教师, 必能用最少的金钱, 办最好的学校, 培植最有生活力的农民。

 ” 【4 1宣言强调培养有改造农村社会精神的乡村教师, 这可以说是乡村师范根本改造的起点。

 19 27年, 陶行知在南京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 晓庄的开办揭开了苏省乡村师范改革发展的序幕。在晓庄师范的影响下, 南京国民政府从发展乡村教育和加强对乡村社会控制的需要出发, 相应地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乡村师范教育的发展。

 江苏省教育厅也做出了相应的举措, 颁布法令促进苏省乡村师范的发展。

 譬如19 32年6 月 教育厅公布的《改进江苏全省师范教育计划大纲》 第九条规定:“分年添办乡村师范学校, 以谋乡村教育之平均发展” 。

 【51同年, 江苏省教育厅颁布的乡师独立案使乡师不再附属于中学, 有了独立的地位, 为乡师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教育界人士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下, 乡村师范有了快速的发展。

 从全国来看, 乡师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学校数量的增加上。

 全国乡村师范学校到19 27 年只有几处, 19 27 年之后, 乡村师范学校数量迅速增加, 特别是19 29 至19 34 年是数量激增的时期。

 19 29 年新建乡村师范学校达39 所之多, 19 32年是增长最快的年份, 达到了50 多所。

 到19 34 年,全国的乡村师范学校有327 处, 而全国中等师范学校总数是7 8 8 处, 乡村师范学校几乎占了一半, 可见乡村师范的发展之快。

 这时期, 江苏省乡村师范学校在数量的增加上与全国的速度相比, 显得相形见绌。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 19 32年江苏省有公立乡师19 所, 私立乡师4 所, 共23所, 学生数2319 人, 毕业生数10 4 0 人, 每年的花费为27 9 4 27 元。

 江苏省地靠上海, 19 32年的“一・- - A ” 事变直接影响苏省乡师的发展。

 事变后, 黄渡乡师校舍遭破坏, “该校为敌人蹂躏无余, 是屋七间竟被焚毁大半” 0 16]洛社乡师被迫停课53天, 界首乡师停课4 7 天。

 更重要的是, “一・二八” 事变后, 苏省乡师的发展速度开始变缓, 一些乡村师范学校因经济困难被迫停办。

 根据全国中等学校校名地址一览表的统计, 19 34 年江苏省有乡村师范学校15所, 其中省立乡村师范学校9 所, 县立乡村师范6 所, 比19 32年减少了8 所。同是19 34 年, 乡村师范数量最多的河北省达到7 0所, 河南和湖南也达到4 0 多所, 江苏省仅有15所,在数量上确实不突出。19 27 至19 37 年这十年间, 苏省乡师数量有所增加, 但速度缓慢。

 苏省乡师的发展不似其它省份表现在数量的快速增长上, 而更多体现在乡师的发展质量上, 即苏省乡村师范学校学习晓庄师范, 聘请有献身农村事业精神的导师, 挑选优秀的愿意服务一111—万方数据

 乡村教育的学生, 师生共同努力, 开展乡村推广事业, 期冀彻底改变苏省乡村现状。

 为更好地服务乡村, 苏省乡师纷纷聘请优秀且致力于改造乡村社会之导师进入乡师, 要求导师和学生同甘共苦, 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改造乡村社会。

 在慎选导师的同时, 乡师对学生也严格挑选。

 栖霞乡师19 29至19 35年这六年中, 每一百人中最多录取17 人, 最少录取10 人, 可见乡村师范的录取还是很严格的。乡师为保证学生有乡居兴趣, 毕业之后服务农村, 尽可能地吸纳农村家庭的孩子进入乡师。

 苏省乡师聚集了优秀的导师和学生, 他们学习晓庄经验, 使学校社会化, 致力于改造农村现状。

 各乡师的组织机构里设有推广部, 负责开展乡村推广事业。

 各乡师的乡村推广事业一般包括教育推广事业, 农业推广事业, 卫生推广事业, 建设新村等几个方面。

 教育推广事业包括办乡村民众学校, 设立民众问字处, 民众代笔处, 办实验小学, 办壁报, 通俗演讲等, 通过教育推广事业, 提高农民识字率, 增进人民智识, 以培养自治的新村民、 新国民。

 农业推广事业包括指导农民种植改良麦种, 代购改良蚕种并指导育蚕, 组织病虫害消除队, 组织肥料使用法指导队, 举行农事演讲及农民同乐会等。

 农村的根本问题在于经济落后, 对处于赤贫境地的农民奢谈教育不啻于对牛弹琴。

 各乡师在附近农村开展农业推广事业, 以期改变农村的经济状况, 使村民过上富足的生活, 人民富足了,教育、 卫生等事业才会同步前进。

 卫生推广事业包括设立村民医院, 布种牛痘, 举行清洁运动等。

 长期营养不良、 不卫生导致村民频生疾病, 为解决这个问题, 乡师设立乡村医院, 收取少量诊费乃至免费为村民看病。

 与此同时, 宣传卫生、 营养知识, 布种牛痘,举行清洁运动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为锻炼学生服务乡村社会之能力, 培养学生成为新村民, 各乡师纷纷建设新村。

 栖霞乡村师范学校建立了栖霞新村, 出版《栖霞新村》 半月 刊, 新村事业卓有成效。

 界首乡村师范学校建立了甓湖新村, “本村以培养自治能力, 促进经验发展, 增进协作精神, 养成服务习惯为宗旨” 。

 【7 1洛社乡村师范学校内设有洛社新村, “规模详备, 举凡学生在校生活上之实际需要与课外作业, 以及推广事业方面之诸般活动, 悉包括其中。

 以全校学生为村民, 教师为村佐。

 ” ” 1苏省乡师通过乡村推广事业, 改变了学校附近的农村现状, 受到了当地村民的欢迎。

 乡村师范学校在改造乡村的同时指导学生实地去作, 培养了一批具有改造精神的乡村师范生, 对苏省的乡村发展起了推动作用。除省立乡师外, 江苏省教育厅积极鼓励各县设一112一立乡村师范学校。

 在晓庄乡师的带动下, 各县单独或联合设立乡村师范学校, 这时期的县立乡师有昆青嘉三县立乡村师范, 太仓县立乡村师范, 吴县县立乡村师范, 沭阳县立乡村师范, 私立常州乡村师范等乡村师范学校。

 各县立乡村师范学校以晓庄师范为蓝本, 学习晓庄改造乡村社会的精神, 对附近的乡村进行改造。

 昆青嘉三县立乡村师范是昆山、 嘉定、 青浦三县教育局联合设立的乡村师范学校, “其组织及行政, 系模仿晓庄乡师, 成绩亦优美, 可称‘后起之秀” ’ o [ gJ昆青嘉三县立乡村师范建立的新村组织称蓝塘新村, 时人对蓝塘新村评价颇高, “著名教育家秦风翔先生, 在江苏教育厅所出版的《地方教育》上撰文介绍:

 ‘与其到丹麦去考察, 不如到蓝塘新村去走一遭” ’ 。

 【l训可见昆青嘉三县立乡村师范学校的社会推广事业做得较好, 受到广泛赞誉。

 私立常州乡村师范学习晓庄教学做合一的精神, “学校里经常可以听到《镰刀舞》 、 《锄头舞》 的歌声, 人们啧啧称道:

 ‘南京晓庄, 常州乡师” ’ 。

 【l¨ 苏省县立乡村师范学校多以晓庄乡师为榜样, 培养的学生被分配在各县乡村小学, 成为乡村合格教师的主力军, 为乡村教育做出了贡献。

 与此同时, 县立乡师改造乡村社会的努力, 也一定程度上改造了附近乡村。三、 衰落时期【19 37 - - 19 4 9 年)19 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教育事业遭受重创。

 苏省乡村师范学校或停办或迁往内地、 上海或农村, 省立洛社乡村师范学校迁入上海办学。

 从19 37 到19 4 5年抗日战争胜利, 苏省乡村师范教育陷入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 抗战期间, 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创建的华中苏皖抗日根据地为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教育事业, 在江苏创办了一些乡村师范学校。

 譬如泰兴乡村师范学校有两个分校, 是历史较长、 影响较大的。

 除此之外, 还有靖江乡村师范, 苏北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等。

 共产党创办的乡村师范学校为适应抗战需要, 设有时事、 政治课等, 注重使乡村师范成为乡村社会的中心。

 抗战胜利后, 迁入内地的学校陆续迁回复校, 停办的也部分恢复。

 此时期江苏省省立乡村师范有14 所, 包括吴江乡师、 界首乡师、 黄渡乡师和洛社乡师。

 但由于这些学校原来校舍大多被日军破坏, 而国民党忙于内战, 军费开支大, 学校经费不足, 复校工作艰难, 所以这时期的乡村师范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四、 小结苏省乡村师范学校最初创办之目的是为苏省义万方数据

 务教育提供合格的乡村小学教师。

 晓庄乡师建立后, 苏省乡村师范学校纷纷学习晓庄精神, 对乡师进行改造, 培养有改造乡村社会精神的小学教师, 使乡村小学教师成为改造乡村的生力军。

 苏省乡师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这些目标, 可从乡村师范学校毕业生的服务状况来看。

 19 32年...

推荐访问: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 民国时期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