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肿瘤三项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PHC患者及59例NHC患者联合检测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及糖类抗原199(CA199)。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AFP、CA125及CA199。结果PHC组与NHC组血清AFP、CA125及CA19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血清标志物单项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66.1%、19.4%及14.5%,联合检测三项肿瘤指标诊断PHC的阳性检出率可达85.4%。结论联合检测肿瘤三项指标AFP、CA125及CA199对PHC患者早期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癌(PH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侵袭性强的恶性肿瘤,在全球癌症病死率中居第三位,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含量作为PHC筛查和诊断的有效手段,已得到公认[1,2],笔者在临床上观察联合测定三项肿瘤指标AFP、CA125、CA199在诊断PHC肿瘤的临床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分为两组,PHC组62例,其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26~74岁,平均53岁;NHC组59例,其中男32例,女27例,其中包括肝硬化51例,肝脏其它良性病变8例,年龄28~70岁,平均56岁。以上患者均经B超、CT、实验室化验检查及临床明确诊断。
1.2检查方法所有标本均为早晨空腹静脉采血3 ml,分离血清,立刻检测。采用雅培公司AXSYM型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测定均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联检时有一项高者即为阳性病例。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NHC组和PHC组的辅助检查项目情况对比,见表1。
2.2两组患者血清中3种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比较,见表2。
﹙11.9﹚29﹙49.2﹚3讨论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细胞分泌或脱落到体液或组织液中的物质或是宿主机体发生新生物反应产生并进入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反映肿瘤细胞转化过程中的阶段和特性,并与肿瘤的发展关系密切[3]。因此,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对于疾病的筛查、早期诊断、疗效监测、预后判断都具有重要意义。AFP是特异性最强的标志物和诊断肝癌的主要指标,但其阳性率仅为50%~70%,其敏感性远远不能满足疾病诊断的要求。CA125广泛用于妇科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在消化系统肿瘤、肝硬化、腹部手术、妊娠等发生时其水平也会升高,研究发现,CA125水平与腹腔积液产生具有正相关性。CA199最初是作为胰腺癌的肿瘤标志物在临床广泛应用,在肝癌尤其是肝胆管癌以及肝硬化失代偿期,其腹水CA199检测阳性率水平升高[4,5]。由于每一单项检测均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因而多项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受到关注。本文结果显示血清AFP、CA125、CA199的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PHC的阳性检出率与各单项指标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联合检测肿瘤三项标志物AFP、CA125、CA199可以提高PHC的阳性检出率,有助于无临床症状及体征的PHC的早期发现,从而达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肝癌患者生存期的目的。参考文献
[1]汤钊.现代肿瘤学[M].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553.
[2]覃慧珏.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肝脏病杂,2005,13(5):379-380.
[3]王怡明.GGT、AFU、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J].浙江医学,2006,10(8):1021-1022.
[4]马道新,刘春生.联合检测CA125、CA199作为卵巢上皮癌诊断及疗效观察指标的研究[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2001,39(5):462-463.
[5]叶飞,胡若愚.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血清CEA125观察[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0,13(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