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标记物研究

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标记物研究

时间:2022-11-06 17:20: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标记物。方法:选取近3年笔者所在医院诊断为早期宫颈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接受宫颈癌根治术及淋巴结清扫,术后将淋巴结制成病理标本。按是否发生肿瘤淋巴结转移分为两组,48例阳性组和165例阴性组。对两组CXCR4基因、CXCL12基因表达和VEGFR-3、VEGFR-C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阳性组CXCR4基因、CXCL1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VEGFR-3、VEGFR-C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CXCR4、CXCL12、VEGFR-3、VEGFR-C可作为判断宫颈癌发生转移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关键词】 宫颈癌; 淋巴结; 转移; 标记物

中图分类号 R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2-0071-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12.035

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近几年呈增高趋势,而且宫颈癌的年轻患者逐渐增加,宫颈癌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1]。目前临床发现的宫颈癌患者多为晚期患者,宫颈癌严重地威胁妇女身体健康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学者指出宫颈癌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及时发现淋巴结转移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2]。一般肿瘤转移的途径为肿瘤细胞与基底膜附着,然后穿透入血管或淋巴管,形成转移灶。在此过程中,趋化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发挥重要作用。肿瘤细胞依靠趋化因子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最终出现靶器官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R)可使局部淋巴管和毛细血管增生,促进恶性肿瘤生长和淋巴道转移。因此,笔者拟选择近3年笔者所在医院诊断为早期宫颈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标记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近3年笔者所在医院诊断为早期宫颈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接受宫颈癌根治术及淋巴结清扫,术后将淋巴结制成病理标本,按是否发生肿瘤淋巴结转移分为两组,48例阳性组和165例阴性组。入选标准:(1)患者年龄大于18周岁,首次诊断为宫颈癌,术前无放化疗及免疫治疗史。(2)肿瘤分期为ⅠA及ⅡA。排除指标:(1)入院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2)入院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1.2.1 仪器 生物组织自动脱水机、石蜡包埋机、切片机、电热恒温水浴锅、培养箱、光学显微镜。

1.2.2 抗体和试剂盒 CXCR4、CXCL12鼠抗单克隆IgG抗体、VEGFR-3、VEGFR-C鼠抗单克隆IgG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

1.3 评价方法

(1)阳性组和阴性组CXCR4基因、CXCL12基因表达。(2)阳性组和阴性组VEGFR-3、VEGFR-C阳性率。

1.3.1 CXCR4、CXCL12测定方法 将肿瘤切片组织放入甲醛磷酸缓冲液中固定36 h,乙醇常规脱水、透明使用二甲苯,石蜡浸蜡包埋,切片,HE染色。使用美国微生物公司提供的多克隆抗体进行检测。

1.3.2 VEGFR-3、VEGFR-C测定方法 VEGFR-3、VEGFR-C主要在细胞质或线粒体内表达,呈棕黄色颗粒状。分别用低倍和高倍镜观察切片,每张切片选取观察5个高倍镜视野(200X)进行着色癌细胞计数。主要依据显色肿瘤细胞百分率进行判断:切片中无显色癌细胞者为0分,显色癌细胞占癌细胞总数<25%者为1分,占25%~50%者为2分,占>50%者为3分。将每张切片染色强度得分和染色细胞百分率得分各自相加得出的和为最后得分,<3分记为阴性,>3分记为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CXCR4基因、CXCL12基因表达

阳性组CXCR4基因、CXCL1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阳性组和阴性组CXCR4基因、CXCL12基因表達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L12又称前B细胞刺激因子,属于趋化因子,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最初有学者发现乳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如淋巴结、肺、肝脏高表达CXCL12,因此推论CXCL12与乳腺癌转移有密切关系[1]。而CXCL12在有转移的淋巴结中的表达量减少,可能与肿瘤细胞对CXCL12消耗增多,或肿瘤细胞与CXCR4受体结合,使CXCL12表达量减少有关。CXCR4是G蛋白偶联的跨膜蛋白受体,目前在肺癌、肝癌、乳腺癌等肿瘤病灶都有高表达的CXCR4基因。本次研究同样发现宫颈癌阳性淋巴结组织中CXCR4高于未发生转移的淋巴结组织,而无转移的淋巴结通过表达CXCR4受体趋化肿瘤细胞发生转移[2]。也有学者提出CXCR4-CXCL12生物轴概念,即CXCR4与CXCL12构成一个与细胞间信息传递有密切关系的偶联分子对,使乳腺癌细胞形成伪足,诱导宫颈癌细胞定向迁移和侵袭[3-5]。

VEGFR-C能特异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诱导血管发生、内皮细胞增殖等生理作用。正常状态下VEGF-C促进因子与抑制因子处于动态平衡中,而宫颈癌发生后会打破这种平衡。研究表明VEGF-C在肿瘤血供丰富、代谢旺盛的组织中呈高水平表达,使血管异常增生[6]。有学者发现VEGF-C在宫颈癌的转归中是最重要的促血管因子,VEGF-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为69.6%,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的12.4%水平[7]。也有学者提出高水平的VEGF-C可使得新生血管及毛细血管增生,刺激内皮细胞的分裂、组织因子表达的增强,促进微血管形成,促进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8]。VEGFR-3是VEGF-C的受体,众多研究指出人类肿瘤组织中周边新生淋巴管、有癌栓的淋巴管中VEGFR-3呈高表达。有学者对203例宫颈癌患者病理标本进行分析,有淋巴结转移的病理标本中VEGFR-3阳性表达率是62.5%,而无转移的病理标本中VEGFR-3阳性率仅17.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本次研究同样发现阳性组和阴性组VEGFR-3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还有学者指出VEGFR-3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浆中,通过旁分泌作用于淋巴管内皮细胞,增强淋巴管的渗透性,使癌细胞易于进人渗透性增高的淋巴管而发生转移[7]。

因此,CXCR4、CXCL12、VEGFR-3、VEGFR-C可作为判断宫颈癌发生转移的一个生物学指标,CXCR4基因、CXCL12基因构成的生物学轴,趋化宫颈癌转移至某些器官,形成器官特异性的转移,而VEGFR-3、VEGFR-C通过调节肿瘤血管新生以及淋巴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进入淋巴管。

参考文献

[1]陈德利,刘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14,31(7):502-505.

[2]王杰,欧周罗,邵志敏.CXCR4-CXCL12生物学轴与肿瘤转移[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14,31(5):326-330.

[3]于大海,温玉明,李龙江,等.宫颈癌CXCR4表达和血管及淋巴管生成与淋巴道转移关系的研究[J].临床医学杂志,2011,17(1):6-9.

[4]董听,邱雪杉,王恩华,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3,32(2):128-132.

[5]刘芳,张雅洁.CXCL12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19(3):252-254.

[6]汪青.VEGF-C 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4,7(5):17-19.

[7]苏丽萍,张进平.VEGFR-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癌症杂志,2012,21(2):97-100.

[8]乔玉环,张孝艳.VEGFR-3和VEGFR-C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8(4):227-228.

(收稿日期:2014-12-25) (编辑:黄新珍)

推荐访问:淋巴结 宫颈癌 标记 转移 相关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