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校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

校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

时间:2022-11-09 11:45:09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馐1]6GMa{n-y
tӾ]ݴOx춶yb۝^v+ޮȭɩv'zqjxj+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场所,是一个具有独特性的城市化小环境,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可以说,校园既是城市化的一个小缩影,又是具有典型特色的城市小特区。开展校园不同绿地类型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生态分布及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研究[3],可以为校园绿地的生态建设提供土壤动物学方面的理论依据[4-5]。

2 材料与方法

2.1 采样点设计 在大庆师范学院校园内,根据植被生长情况和学生活动情况,分别选取6个不同样点,详见表1。

2.2 实验方法

2.2.1 土壤动物的采集与鉴定 每个样点按5点法进行取样,样方面积为900cm2 (30cm×30cm),土层分0~10cm和10~20cm2层。采用手拣法获取大型土壤动物,将其装入70%乙醇液的小瓶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鉴定,按照尹文英的《中国土壤动物分类图鉴》对大类别(纲、目)进行分类[6]。

2.2.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有机质含量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7]。自然含水量的测定采用烘干-失重法。pH的测定采用酸度计进行测定。

2.3 数据处理 应用SPSS 20.0软件和Excel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样点土壤的理化指标 通过常规检测法,对6个不同样点土壤含水量、pH值和有机质含量进行测定,其结果见表2。

3.1.1 土壤理化指标水平分布 由表2可知,B样点(图书馆东侧)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含水量最高,其他各样点间差异很小。B样点主要植被类型为杨树,这些树木较高,能阻止土壤水分的蒸发。林地内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显著优于林外土壤,这与林内土壤具有较高的腐殖质含量有关[8]。A样点为教师教育学院西侧,主要树种为杏树。根据调查了解,得知该杏树的果子快成熟的时候会引来喜鹊和麻雀。喜鹊和麻雀的粪便相当于对杏树园进行施肥,由于施肥的缘故,杏树园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所改善,所以其有机质的含量和pH值高于食堂、寝室楼和教学楼[9]。C样点植被类型为草地,春季草矮,夏季被修理后,植被裸漏部分较多,土壤含水量较低。木本植物的含灰量比草本低,枯枝落叶形成的腐殖质以胡敏酸为主,酸度较低,盐基饱和度较高,所以该样点土壤的pH值要比A样点的土壤高一些[9]。D(第一食堂南侧)、E(学生第6公寓东侧)和F样点(计算机楼门前)人为活动比较频繁,土层被严重踩踏,土壤存水量低,土壤含水量较其他3个样点均低,同时这几个样点无落叶层和腐殖质层,导致有机质含量明显低于其他样点。

3.1.2 土壤垂直面的分析 从有机质的角度来看,土壤有机质的分布主要在0~10cm的土层,0~10cm土层的腐殖质向10~20cm土层减少,所以10~20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降低。但土壤自然含水量10~20cm土层要高于0~10cm的土层[10]。

3.2 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 在校园6个样点内共采集大型土壤动物隶属8目,隶属2门(节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3纲(昆虫纲、寡毛纲和蛛形纲),详见表3。

由于大庆地区每年的1、2、3、11和12月份比较冷,土壤不能采样,所以采样时间定在2017年的9月份、10月份和2018年的4月、5月、6月份分5次进行,同时对不同月份大型土壤动物所占比进行了比较,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各动物的分布及种群数量波动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膜翅目分布在6、9月份;鳞翅目幼虫和双翅目幼虫在各个月份均有分布;鞘翅目在4月和10月份没有发现,仅在5、6和9月份调查到;正蚓目分布在5、6、9、10月份;蜘蛛目分布在4、5、6、9月份;地蜈蚣目分布在5、6、9、10月份;等翅目分布在4、5、6、9月份。

4 结论

通过实地调查表明,大庆师范学院校园不同绿地中大型土壤动物共10种,隶属2门、3纲、8目,以膜翅目数量最多,其他依次为鳞翅目幼虫、地蜈蚣目、鞘翅目、双翅目幼虫、等翅目、正蚓目、蜘蛛目,鳞翅目幼虫和双翅目幼虫在5个月份都有分布。各样点土壤pH值在7.03~7.62;土壤亚表层含水量高于表层,但有机质含量较表层低。

参考文献

[1]李振东,刘浩男,侯迪,等.佳木斯市四丰山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J].中国科技信息,2018(Z1):54-55.

[2]朱永恒,赵春雨,王宗英,等.我国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综述[J].生态学杂志,2005(12):1477-1481.

[3]殷秀琴,宋博,董炜华,等.我国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10,65(1):91-102.

[4]王振中,张友梅,邢协加.土壤环境变化对土壤动物群落影响的研究[J].土壤学报,2002,39(6):892-897.

[5]纪文婧,程小琴,韩海荣,等.山西太岳山好地方典型植被類型土壤理化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6,35(01):141-148.

[6]尹文英.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7]石利军,王小云,胡振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基本性质及肥力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06):106-108.

[8]柯欣,梁文举,宇万太,等.辽河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4):600-604.

[9]邓晓保,邹寿青,付先惠,等.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坡动物个体数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3.23(1):130-138.

[10]刘新民,郭砺,刘永江,等.腾格里沙漠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季节动态研究[J].中国沙漠,1999,19:185-190.

(责编:张宏民)

推荐访问:土壤 多样性 理化 性质 动物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