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电子对抗的发展历程与无线电技术和电子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紧密相连。每当一项无线电技术和电子技术取得重大进展,进而形成一种新的无线电电子装备并在军事应用上产生重大影响时,就势必会催生出相应的电子对抗技术和装备与其对抗。因此,研究分析电子对抗装备的发展规律对于我们研究电子战的应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子对抗装备 发展运用规律
电子对抗装备革新与军事斗争紧密相连,二者相互促进。电子对抗的装备革新加深了电子对抗在战争中的运用程度、推动了战术战法研究;军事斗争不断提出的新需求,刺激了电子对抗装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可以说,电子对抗在实战中的运用史,也是其装备技术性能的发展史。
1 早期无线电收、发信机间的单一通信对抗
1904年2月爆发的日俄战争,被认为是第一次敌对双方都使用无线电进行通信联络的战争。战争初期,俄军通过火花发射机干扰日军射击校准信号,成功躲避日军袭击。然而在对马海战中,俄舰队指挥官又由于禁止使用无线电干扰而被日军准确掌握舰队组成、航线、位置、速度等信息,招致全军覆灭。尽管在这次战争中电子干扰规模很小,但却是初战成功,电子战崭露头角,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电子对抗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其中较为著名的便是1916年发生在英、德两国间的日德兰大海战。在这一时期,无线电技术逐步运用于军事斗争,并出现了一些与之匹配的战术战法。但是,由于当时各军种领导人和参谋将电子战的作用定位为获取敌重要军事情报,因此电子战的实战应用更侧重于侦察、截取敌方的无线电发射信号,而不是中断与破坏他们的发射,这也直接导致了这一时期缺乏专用的电子战设备,只是利用无线电收、发信机进行单一的通信对抗。
2 战火中催生的系统化发展
电子战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并逐步崭露头角,但是其真正形成和大量应用阶段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二战期间,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国家开始研制和应用无线电导航系统和雷达系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夺取制空权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目标探测雷达、导航雷达、高炮控制雷达等已广泛装配部队,成为作战飞机、舰艇的重大威胁。在此期间,英、美、苏、德等国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无线电对抗研究机构,大力研制无线电对抗设备,组建无线电对抗部队。由此,电子战逐步从单一的通信对抗发展为导航对抗、雷达对抗和通信对抗等多种电子战形式,同时也陆续研制出一些专用的电子战装备,如无线电侦察测向和干扰设备、雷达侦察设备、有源雷达干扰设备、无源箔条干扰器材、专用电子战飞机等。这些装备的应用,使得电子战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二战后,美军却因为没有给予电子战足够重视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战后,美国一度认为没有哪个国家在电子对抗能力方面能与其抗衡,于是,撤消了电子对抗研究机构和电子对抗部队。大量装备被锁进了仓库,电子战装备的发展基本陷于停顿,以至于越南战争初期,美国空军只有约20%的轰炸机安装了电子战装备,战斗机则几乎都没有电子战装备。而同一时刻,越南军队则全面装配了雷达制导的萨姆-2型导弹,平均每17枚导弹就可击落一架美军战机,美军飞机战损率一度高达14%。血的教训让美军迅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重新把电子战发展放到了首要位置,加速更新、生产电子战装备。1967年初,美军所有作战飞机完成改装,加装了大量电子战装备,新研制的“百舌鸟”反辐射导弹、“野鼬鼠”反雷达飞机等武器装备相继应用于实战。由于电子战手段的应用,到1972年,越南军队打下一架美军飞机所需的导弹数量上升到150多枚,美军战机的战损率下降为1.1%。据统计,越战期间,电子对抗装备的使用使美军少损失了至少500架飞机和300多名飞行员。由此可见,电子战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它已然成为了现代战争的“倍增器”。
在20世纪40至80年代,电子战装备逐步从单机过渡到系统,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系列化方向发展,成为武器装备系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 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应用
20世纪80-90年代,局部热战愈演愈烈,电子战在战场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以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为代表的高技术战争标志着电子战进入体系对抗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引发了一场空前广泛的新军事革命,研究并确定了信息时代的战争形态——信息化战争。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投入的电子战兵器种类之多,技术水平之高,作战规模之大和综合协同性之强都是现代战争史上罕有的。自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到海湾战争爆发前的5个多月时间内,多国部队严密组织了包括电子和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飞机和地面电子侦察站等多种侦察手段,对伊拉克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多频谱、大纵深的电子情报侦察网。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综合的电子兵器的攻击下,伊军雷达迷盲、武器失控、通信中断、指挥失灵,防空体系完全解体,从此一蹶不振,处处被动挨打。
进入21世纪,大量新概念武器相继问世并投入实战使用,加强了非对称战争环境下的信息威慑能力。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了10多种,90多架电子战无人机对作战进行支援,一是进行情报监视侦察(ISR),防止伊军导弹袭击以色列;二是对伊进行情报侦察,确定每个电子辐射源的位置,辨别其作用,进而建立电子作战序列,为摧毁伊防空雷达和指挥控制网作好准备。此外,美军还通过收集伊境内的电子信号及其细微特征,利用EC-130“罗盘呼叫”和EC-135“铆钉”电子战飞机,试图对伊防空系统实施欺骗、植入假目标甚至进一步获得对设备的控制权。无独有偶,2007年以色列空袭叙利亚的作战行动中,以空军电子侦察机、电子战飞机、预警机和地面指挥中心一体联动,运用“舒特”机载网络攻击系统,“接管”叙利亚防空雷达网,成功掩护作战飞机摧毁叙利亚核设施。这标志着传统的电磁频谱领域斗争形式正在开始改变,斗争从电磁信号层次走向了信息层次,电子战与网络战相结合的综合化应用正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电子战的发展确定了信息化战争的形态,信息时代的进步推动了电子战装备的不断革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电子对抗的领域的不断拓展,将会有更多的新武器、新手段、新运用进入我们的视野,电子战必将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作者单位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省常州市 2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