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航母及其战斗群作为一种强大的海上作战兵力,长期游弋于世界各大洋,可在出现危机或冲突端倪的任何地方迅速部署,在公海近岸海域对敌方构成武力威慑,并根据需要作出及时反应。在上世纪的历次局部战争和冲突中,美国及北约的航母都充当了重要角色,使作战效能得到很大发挥。当然,这些都离不开作为突防和空袭武器的舰载机。舰载机经过近一个世纪的艰难历程,已发展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21世纪的现代海战中还将大显身手
穿行20世纪海上风云
1910年,世界第一架飞机问世不久,美国海军便进行了浮筒型水上飞机从舰上起飞的试验,这是海军最早的舰载机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海军首次从"奔·麦·却利"号母舰起飞水上飞机空投鱼雷,袭击并击沉了土耳其海军1艘供应船。随后在日德兰海战中,从"思盖代恩"号母舰起飞的水上飞机对德国舰队进行了侦察,首次实施了舰机合同作战。1918年7月,英海军从"暴怒"号航母起飞7架"骆驼"式飞机,袭击德军飞艇基地,首创舰载机对陆攻击。1918年,美国设计制造出用于舰载机起飞的飞轮弹射器,并于1928年3月从"萨拉托加"号航母实施弹射起飞,使舰载机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从此,舰载机。轰炸机。战斗机得以编队配备于航母。
20世纪30年代后期,活塞式飞机技术已经成熟,并逐渐取代水上飞机,舰载机的作战能力大为提高。美。英。法。日等海军强国相继建造一批航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西方国家海军受大舰巨炮主义影响,大都热衷于建造战列舰等大型火炮舰艇,美国海军更将战列舰视为舰队核心。只有日本海军对舰载机及航母十分重视,后来以6艘航母携载350多架舰载攻击机,对珍珠港发动袭击,使美国海军遭受沉重打击。
美国海军自珍珠港事件后,对舰载机及航母的作用有了深刻认识,随即以航母为主建立特混舰队。由于舰载机已从双翼活塞式飞机发展为单翼活塞式飞机,飞机的基本参数。战技术性能和作战能力空前提高。这一时期,海军强国均改变了对航母的偏见,纷纷大力发展航母。在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等几次大规模海战中,美日双方都以航母舰载机为主要攻击力量展开激战。大战结束前,美国海军已拥有各类航母上百艘,舰载机数千架;英国海军也拥有航母50多艘,舰载机1000余架。从此,大型水面火炮军舰称霸海洋的时代宣告终结,海军航母及舰载机成为制海权和夺取海战胜利的重要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坚持将战略空军置于武装力量发展首位,遏止航母及舰载机的建造。1950年,美国海军在"珊瑚海"号航母上首次实施了轰炸机携带原子弹起飞,这才使航母得以与战略空军共同成为"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基本力量。
随着喷气发动机和高速动力学的发展,喷气式飞机起飞和降落速度大为提高,重量大大增加,舰载机最大达到30吨以上,并开始进入超音速阶段。1952年,美国恢复建造"福莱斯特"级重型航母,至50年代末建成4艘。由于甲板强度更大,且具有专供降落的斜角甲板,并加装了新设计的蒸汽弹射器,使该级航母不仅能停降50吨重的喷气式飞机,而且各型载机停降数量也达到80架。60年代服役的"企业"号核动力航母,载机能力达到了近百架,与此同时,美国海军还发展了几型能不断对空。对海加以监视的新式雷达巡逻飞机。这种载机装备于反潜航母后,使攻击航母的海上防御纵深大大增加。
20世纪60~70年代,航母舰载机中的战斗机最先改用超音速飞机,但攻击机还是高亚音速飞机。如美军1958年8月开始装备部队的F-8E"十字军战士"式舰载战斗机最大时速达到马赫数2,A-4。A-6攻击机最大时速仅为马赫数0.93。80年代初,F/A-18飞机装备部队并部分取代A-6攻击机,美国海军的舰载攻击机才开始进入超音速阶段。
因为超音速飞机不断增加,所以需要更长的起落滑跑距离,对弹射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航母在跑道长度和弹射装置的耗费上更大。因此许多国家开始尝试发展喷气式高速垂直起降飞机。前苏联海军在尚未发展固定翼滑跑飞机航母的情况下,最先为"基辅"级轻型航母设计研制了雅克-38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尽管该机速度接近音速,但性能还不够完善。后来,英国在"鹞"战斗机基础上改进的"海鹞"舰载机脱颖而出。垂直起降飞机虽不用滑跑起飞,但飞机的载重量和作战半径却受到极大限制。英国海军为充分发挥其轻型航母的作战效能,将航母舰艏改装成斜升式跃飞甲板,使"海鹞"舰载机因能滑跃起飞而大大提高了起飞重量;在返回时则因采用垂直降落而无需拦阻装置。在1982年英阿马岛海战中,"海鹞"舰载机为英军夺取海上制空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舰载机进入喷气阶段后,普遍加装了雷达。电子对抗设备,并携带先进的导弹武器,具备了较高的夜战。远战。电子战以及精确制导攻击能力。随着现代海战中航空兵的使用日趋增多,舰载机可随舰队机动完成各项指定任务,具备了在海战场上行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对现代海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尤其在和平时期,以舰载机为主构成的航母战斗群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是其他兵力所无法取代的。从战后美国海军介入的所有国际争端看,有近70%是航母编队参加的。进入21世纪,各主要海军国家仍重视航母及舰载机的作用,使舰载机得到不断发展。
海洋上空竞相比翼
目前,世界各国海军现役航母舰载机以固定翼飞机为主,从作战性能上可分为战斗机。攻击机。反潜机。预警机。电子对抗机及空中加油机等不同机种。从起降方式上分为高速滑跑起飞喷气飞机和滑跃起飞喷气飞机,即垂直/短距起落飞机。除固定翼飞机外,舰载机还包括舰载直升机,它们分别搭载于航母。两栖攻击舰或其他作战舰艇。当今最具代表性的航母舰载机分别为美。英。俄。法等海军强国所有。这些飞机各具特色,代表着20世纪舰载机发展的整体水平,尤以美国的舰载机最具代表性。以下对各国主要舰载机作典型例举。
F-14A"雄猫"可变翼防空战斗机于1973年装备部队,乘员2人,最大时速马赫数2.4,最大航程3706公里,作战半径927公里。主要武器包括M61型20毫米六管航炮1门,"不死鸟"。"响尾蛇"或"麻雀Ⅲ"导弹各4枚,另装AN系列预警和敌我识别等系统。机上雷达可同时跟踪24个空中目标,并引导6枚空空导弹同时攻击80~100公里处的目标,具有较好的攻击与机动性能。其中部分飞机改装为RF-14侦察机,替代以前的RF-8型机。美国海军在1991年海湾战争参战的6艘航母中,除"中途岛"号之外,各带2个中队的F-14A"雄猫"战斗机,在90多天战斗中出色地完成了争夺战区制空权和担负航母编队防空等任务。该机从此名声大振。
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为单座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1975年由YF-17型飞机改装而成,1983年装备部队,与F-14战斗机一起替代了F-4"鬼怪"战斗机。该机最大平飞时速马赫数1.8,最大航程3700公里,带空空导弹时作战半径为740公里。主要武器除20毫米六管航炮外,设有9个外挂点,可挂"麻雀"。"响尾蛇"导弹各4枚或其它炸弹,最大载弹量7.7吨,另可携带"哈姆"高速反辐射导弹。该机装有较完备的电子设备,如自动着舰系统。跟踪雷达和雷达预警接收器。激光跟踪照相系统和红外探测仪等。其新型别还加装了夜视仪和数字式彩色移动地图。前视红外传感器,能在夜间或低能见度下探测。识别和攻击目标。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6艘航母共携载该型飞机260架,除参加第一次空袭作战外,还在后续战斗中较好地完成了编队防空。护航以及对海。陆目标的打击任务。
A-6E"入侵者"攻击机为一种双座全天候高亚音速重型舰载攻击机,1963年服役并成为美军航母的主要突击兵力。该机最大时速马赫数0.95,最大航程4382公里,作战半径1672公里。它可携带4枚"响尾蛇"。"鱼叉"或"斯拉姆"导弹以及"哈姆"高速反辐射导弹,另可载炸弹8吨。A-6E装有先进雷达设备。空中活动目标指示器。同型机还有KA-6D加油机等。由于A-6E具有较大作战半径和较强突击威力,因此该机可执行对敌纵深地面和海上目标实施常规或核攻击等任务。海湾战争中,美军有110架A-6E飞机参战。当时,载机航母仅泊于阿曼湾及红海海区,便对波斯湾海域舰船及内陆纵深目标实施了有力攻击。
A-7E"海盗"舰载攻击机由A-7A型改进,1970年开始装备部队。该机在高度1500米时最大时速1123公里,最大航程4600公里,活动半径1295公里。武器除航炮外有8个挂架可选挂空空导弹。反坦克导弹。反辐射导弹。电视和激光制导炸弹等,总载弹量约6.7吨。由于装有导航/武器投放计算机。多普勒雷达和前视雷达。平视显示器及主动式电子干扰装置等,该机可作为其它攻击机的指挥机。A-7E具有可超低空飞行。机动性能好。结构简单和便于维修等特点。在"沙漠风暴"行动中,该型飞机只在位于红海的"肯尼迪"号航母载有24架,交战中曾以单机起飞,成功引导2架A-6E飞机在敌防空区外发射"斯拉姆"导弹,一举摧毁伊拉克一主要武器工厂。
E-2"鹰眼"舰载预警机是美国海军专用于舰队防空的早期预警机。每艘航母配备4架,主要有A。B。C等型别。原型机1960年试飞成功,1964年装备部队。该机最大平飞时速为600公里,最大航程2771公里,实用升限9000多米,在此高度预警范围为480公里,续航时间7小时。机上装有机载战术数据系统,包括APA-172数据显示控制器。APS-120全自动空用搜索雷达等多种先进电子设备。其中APS-120雷达的最大作用距离为750公里,可同时处理600个目标,并跟踪其中120个。E-2C的雷达具有多种反干扰措施,能使飞机在各种复杂电子环境中提供可靠空中预警并作为控制平台。该机另外装有三源探测和测向系统。电子支援接收系统。敌我识别和探测询问处理机等。其中测向系统可分4个波段全方位接收无线电波,准确测定信号的到达方向。频率脉宽等重要参数,并通过对比识别辐射源及其载体。在海湾战争中,该系统在提供舰队防空预警。空战指挥和电子情报侦察等任务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现代海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电子战成为重要的攻防手段,而电子战飞机在历次海上战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EA-6B是由A-6攻击机改装而成的,1971年开始装备部队,每艘航母配备4~5架。该机具有雷达。通信干扰能力和功率管理能力,主要实施支援干扰,掩护航母战斗群进行空中攻击。该机的最大时速1158公里,最大航程3254公里,作战半径1175公里。EA-6B可携带"哈姆"反辐射导弹和投放箔条。红外干扰弹及投掷式有源干扰机,能在各种威胁环境和飞行状态下对付敌雷达和导弹,为战斗机提供可靠掩护。该机的主要电子设备包括:雷达预警接收机,可探测工作频段内全部信息,并迅速传送给机上其它设备及反辐射导弹系统;战术通信干扰机,能干扰敌无线通信信号及远程警戒雷达信号;战术杂波干扰吊舱,5个吊舱各有30度可调干扰扇面,可一次干扰多部雷达,并在不同频率迅速识别电磁威胁信号,具有很高的有效辐射及功率。
S-3A"北欧海盗"舰载反潜机主要用于舰队反潜巡逻。该机1974年装备部队并逐步取代S-2D"搜索者"反潜机,共装备11个中队,每机有乘员4人。S-3A的最大时速834公里,最大转场航程可达6085公里,巡逻时为4255公里,反潜搜索时为1480公里。该机所带的武器有鱼雷4枚。MK54。57深水炸弹或MK53水雷2枚或500磅炸弹6枚。随着直升机更多用于反潜,美国海军还为每艘航母配备了8架SH-C"海王"反潜直升机,以共同承担反潜任务。
苏-33舰载机为俄罗斯海军集歼击。轰炸功能于一身的多用途战斗机,原称苏-27K型。1989年该机完成着舰试飞,1992年首次露面,目前部署在北方舰队。苏-33最大时速2300公里,最大航程3000公里,实用升限17000米,最大起飞重量33吨。它能外挂10枚AA-10空空导弹实施近距空中格斗,也能挂MOSKIT超音速远程空舰导弹或换装航空炸弹,用于对舰和对陆攻击,最大外挂重量达6.5吨。该机电子设备非常先进,主要有用于水陆目标搜索跟踪任务的高效能脉冲多普勒雷达,用于目标指示的光学电子测量仪。多波道通信系统和抗电子干扰系统以及空中加油装置等。此外,该机只有一名乘员,自动化程度和作战使用性能相当高,从起飞。探索目标和导弹攻击,直至撤出战斗。返航降落,几乎全部自动化操作;而美欧等国同类机均为两名乘员。苏-33采用了水平前翼等先进技术;采用了滑跃起飞。阻拦着舰方式,不仅稳定性好,而且能在全载重情况下从长仅105米的甲板起降。
米格-29K舰载机俄海军短距起落式舰载战斗机,是米格-29岸基型歼击机的改进型,于1989年底开始服役。与米格-29相比,该机除保留原有性能外,还改进了电子元件,装有电子侦察设备,载油量增大。
雅克-38(原为雅克-36)俄罗斯海军搭载于轻型航母的垂直/短距起落战斗机。该机1973年试飞,1976年在"基辅"级航母正式服役,主要用于对地面和海上目标实施低空攻击和侦察,并可为舰艇编队提供近程空中掩护。该机最大时速马赫数0.95,升限12000米,攻击作战半径240公里。雅克-38主要装备2枚AM-7。AA-8P空空导弹4枚,并可挂火箭弹。主要机载设备有雷达测距仪和红外瞄准器以及平显仪等。雅克-38采用升力发动机和可转喷口发动机相结合的动力系统,便于舰上平稳起落。
"海鹞"战斗机英国专为海军轻型航母设计制造的作战飞机。它作为垂直/短距起落舰载机的佼佼者,代表了舰载机进入了滑跃起飞喷气飞机阶段的发展方向。该机最大航程1480公里,最大时速1186公里,实用升限15600米。"海鹞"携带的武器主要包括"海鹰"空舰导弹。"魔术"空空导弹各2枚,"阿登"30毫米航炮2门。此外,该机还可携带炸弹3.6吨,另有"蓝狐"机载截击雷达以及电子干扰金属箔条筒。由于该机占甲板面积仅30平方米,在舰上起落不依赖弹射。阻拦等装置,适用于中小型航母使用,因此受到世界各国海军普遍重视。
新世纪大有用武之地
由于战斗机的格斗式空战以4000米中空为最有利高度,即使是对战略轰炸机实施导弹攻击时,最高也在11000米。因此,在此高度以下,战斗机的速度达到2.35马赫已绰绰有余。超音速舰载机发展至今,在达到最大速度马赫数2.35。最大升限20000米之后,已到达极限。因此,超音速滑跑式飞机在未来发展中首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起落性能问题。如美国海军F-14和F/A-18飞机的起飞滑跑距离目前在430米左右,超出航母甲板长度。这样弹射器的动力行程大为增加,不仅耗费昂贵。维修复杂,而且超出飞行员的生理极限,会大大降低飞机性能。
美国海军虽早在80年代就对F-14。F-18和S-3等现役主力舰载机进行了陆上滑跑起飞试验,但只是积累了一定资料和经验,后来还是在引进"鹞"飞机的基础上研制了AV-8B垂直/短距起落战斗机,并规定海军陆战队的该型战斗机定期到海军航母执勤。不仅如此,"海鹞"舰载机的身影还出现于西班牙。意大利。印度及泰国等国海军航母。日本也决定为其8000吨级军舰引进该类飞机。
以自由滑跃方式起落的超音速舰载机和以滑跑方式起飞的垂直/短距起落飞机(STOVL)虽然分别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但却一直代表着舰载机发展的两个方向。STOVL飞机的最大问题就是未实现超音速。目前,美国海军在开发作为反潜机。预警机和运输机使用的V-22"鱼鹰"垂直/短距起落飞机之后,正全面展开代号为SSF的STOVL舰载攻击战斗机的研制。其设计要求是:起飞滑跑距离仅为90~120米,并能带全部武器着舰;在各携带2枚近距格斗导弹和中距导弹等对空武器时,飞机能以马赫数1.3~1.4的速度巡航。这种舰载机的隐身能力与F-22飞机相当,而机敏性接近F/A-18E/F的水平。该机计划于2005年首飞,2015年形成作战能力,以取代现役的F/A-18A/B。F/A-18C/D及AV-8B型飞机。在现阶段,美国海军正通过加装高精度地面地形雷达。前视红外激光指示器及夜视。显示等设备,将F-14舰载机改进成为D型战术攻击战斗机,并决定用F/A-18E/F先进型"大黄蜂"攻击机取代F/A-18C/D型机和A-7攻击机,计划2010年完成换装。此外,美海军还抓紧提高F-14D。F/A-18E/F等型号飞机从跃飞甲板上滑跃起飞的适应性,以逐步减少对航母起飞弹射器和着舰阻拦装置的依赖性。
1996年7月,美国海军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制定了21世纪的《海军航空兵作战构想》,成为新世纪指导海军航空兵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据此,美国海军将进一步强化近海作战能力,加强军种内部联合,以主航母编队和两栖大队组成联合特遣部队,实行全新兵力编组。其中航母在原建制外,加载陆战队航空兵1个联队及2000名陆战队员。新的兵力编组打破战时临时抽组的惯例,平时就进行混编,以提高一体作战能力。
由于传感器和航空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架飞机装备多种设备和增加多种功能将成为可能。为减少航母载机类型,美军将以JSF联合战斗攻击机和CSA通用支援飞机,取代现役的战斗机。攻击机。电子战飞机和预警机等。同时现役8种舰载直升机也将减至3~4种。
俄罗斯海军虽早已失去"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另两艘后继舰,但其作为世界排名第二的海军舰载机大国,仍将大力发展舰载机,尤其以进一步完善仅有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舰载机为重点,发展海空打击能力,并通过增强远距离打击能力,进一步提高航母及舰队的生存力。2000年,俄海军舰载机已增至100余架,其中作为主力机型的苏-33舰载歼击机。米格-29K型歼轰机和苏-25强击机都得到进一步发展。苏-33歼击机和米格-29K型歼轰机均为采用滑跃起飞和阻拦着舰的舰载战斗机,尤其苏-33阻拦着舰的纵向过载加速度只有2g左右,比之弹射起飞4~5g已有很大进步。目前,俄海军已完成苏-35的矢量推力控制技术试验,并转用于苏-33飞机,其着舰滑跑距离大为缩短,甚至无需阻拦装置。
尽管由于雅克-44改型早期空中预警机和反潜机的计划搁浅,俄海军航母的早期预警任务将由卡-32直升机来担任;但雅克-44飞机届时仍采用滑跑起飞,如使用螺旋桨的负拉力,其着舰滑跑距离将不会太长,也有可能不需要阻拦装置。总之,俄罗斯海军航空兵在短距滑跑起落飞机的技术方面仍将不断进步,并将为舰载飞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贵的经验。
责任编辑:艾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