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良肢位摆放在脑梗塞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良肢位摆放在脑梗塞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2-11-11 17:2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良肢位摆放,对干预组与对照组的临床干预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护理以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的FMA评分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ADL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对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锻炼早期给予良肢位摆放,可以使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进而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良肢位摆放;脑梗塞;应用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good limb position in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Methods: Selected 11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 2014 to Dec 2014,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whil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both good limb position and treatment of control group, and then compare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f FMA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fter treatment (P < 0.05). Conclusion: To early stag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limb functional exercise and give good limb placed in can improve the limb motor function and the self-care ability of patients obviously, which has clinical value.

Keywords: good limb position; cerebral infarction; application value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012-02

脑梗塞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大约占总体脑血管疾病的70%,致残率高达85.9%,特别是肢体功能障碍是主要的致残因素。所以,降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可以使其致残率明显减少,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科接收的患有脑梗塞的患者112例,对当中56例患者采取良肢位摆放干预,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科接收的患有脑梗塞的患者112例,112例患者全部符合脑梗塞的临床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当中,干预组男性35例,女性21例。年龄在34-76岁,平均年龄为62.1±3.5岁;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20例。年龄在32-71岁,平均年龄为60.7±2.7岁。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给予对比。

1.2临床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疗法、护理以及肢体被动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良肢位摆放干预,其中包括有以下几点;

1.2.1患侧卧位

患病一侧肩前伸、肘部伸直,手心向上,患病肩膀必须要处在前伸体位。患病一侧下肢髋关节稍微屈曲。枕头稳固支撑后背,保持体位。

1.2.2健侧卧位

躯体正面和床面保持直角,背部垫上枕头,保持体位。患病一侧肩关节屈曲100度,上肢伸直,手指伸展。患病一侧下肢垫上枕头,保持屈髋和屈膝体位。

1.2.3仰卧体位

病人面部朝向患病一侧,胸椎不可以出现屈曲。患病一侧肩关节下方垫上枕头,肩关节外展,伸直肘部,前臂旋后,腕部背伸以及伸指,拇指指向外方。患髋垫起以免发生后缩,患腿股外侧垫上枕头,以免患腿外旋。下肢伸展,应该注意要避免使用枕头在膝下或者小腿下方支持,由于前者会造成膝盖过于屈曲,后者会造成膝盖过伸。

1.2.4肢体被动运动

训练顺序首先为大关节,之后小关节,给予上肢和下肢各个关节的屈伸,内旋和外旋,牵伸痉挛收缩的肌肉、关节相邻组织以及肌腱,反复进行和痉挛收缩倾向相反的伸展活动。幅度从小到达大,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以病人没有不适感觉为宜。每一个动作重复10-15遍,每天两次。尽可能鼓励其给予主动运动或者由健康一侧帮助之下的康复训练。

1.3临床评价标准

1.3.1运动功能

采取简式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量化评分(FMA),总分一共为100分,上肢一共66分,下肢一共34分。

1.3.2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ADL评分采取Granger等相关报告改良的MBI(Barthel)指数。其中包括有饮食、洗澡、大小便控制、入厕、穿衣以及平地行走等相关内容。每一个项目分为1-5级,同时每一级分数也不同,一共100分,独立能力和得分呈正相关[2]。

1.4临床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组与对照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临床护理之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FMA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以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的FMA评分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干预组与对照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分)

组别nFMA评分

干预之前干预以后

干预组56上肢20.32±20.76上肢28.24±22.01*

56下肢16.65±10.12下肢24.63±9.32*

对照组56上肢21.12±20.43上肢24.65±21.85

56下肢17.15±10.35下肢18.92±9.87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2.2干预组与对照组ADL评分情况对比

临床护理干预之前,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ADL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干预以后,干预组患者的ADL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2。

表2 干预组与对照组ADL评分情况对比( ;分)

组别nADL评分

干预之前干预以后

干预组5636.4±8.973.1±14.5*

对照组5637.5±9.450.8±13.4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3讨论

脑梗塞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大脑皮质抑制功能丧失,导致躯体运动功能障碍。脑梗塞功能恢复机制是区域性脑功能重组,这是建立在大脑高度可塑性理论基础之上。在对脑梗塞康复护理当中,良好的姿势是重点[3]。另外,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主要临床特征,使上运动神经元受到损伤以后自然恢复过程当中的一个现象,其对患者自主活动以及康复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根据相关报道表明[4],对脑梗塞患者采取良肢位摆放,对相关神经细胞的轴突发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形成一个全新的突触,同时建立一个靠近正常神经功能的新的神经环路突触链,使中枢神经功能重新组合,同时对侧大脑半球代偿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且对异常低位中枢控制运动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使其突触部位一直处在受到一致的高阙值状态,甚至还可以进一步诱发初期分离运动,进而使患病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本文结果显示,临床护理以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的FMA评分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ADL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和上述相关报道结果大致相同。

总之,在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锻炼早期过程当中给予良肢位摆放,可以使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进而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3):227.

[2]鲍文,陈和木,高晓平.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定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安徽医药,2011,15(4):502.

[3]秦娟,郭秀君.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12,44(5):424.

推荐访问:放在 人中 价值 脑梗塞 良肢位摆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