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的继承与发展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的继承与发展

时间:2022-11-13 11:4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内容提要:《莺莺传》出自唐代诗人元稹之手,主要叙写了崔莺莺与张生之间曲折感人的感情故事,受到众多文人的关注和喜爱,也经过多次增补和改编,其中尤以著名元杂剧作家王实甫改编的《西厢记》影响最大。《西厢记》对《莺莺传》在继承的基础上,做了较多改动和发展,本文主要从情节的继承与改动、人物的继承与增修、表现手法的继承与发展、主体思想的演变等方面,全面探究了《西厢记》对《莺莺传》的继承和发展。希望以此深入解析这部文学作品的流变历程。

关键词:莺莺传西厢记继承发展

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莺莺传》以其独特的叙事视角引来了众多人们的关注和改编,在宋代时,文人雅士以《莺莺传》的故事为体裁,创作了大量诗歌唱词。金戏曲作家董解元又以诸宫调将《莺莺传》改编为《西厢记》,他在继承《莺莺传》叙事元素的基础上,冲破了传统限制,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赋予了这部文学作品以新的艺术特点。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在董解元改编的基础上进行了再次的文学加工,使得这部文学作品更加成熟和完善,成为中国戏曲舞台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叙事内容的继承与发展

1.情节的继承与改动

元稹所著《莺莺传》的故事情节相对简单,内容较为单薄,主要包括兵掠蒲人、张生护卫、张生与莺莺相见、张生情诗挑逗、二人相约月夜、张生抛弃莺莺等情节。王实甫在继承这些情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目成、惊艳、拷红、赖婚等情节,促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紧凑,内容更加充实。此外,王实甫在借鉴《莺莺传》故事框架的基础上,又将故事格局做了相应调整,《莺莺传》主要是围绕张生、崔莺莺二人展开,而《西厢记》则加入了老妇人、红娘等角色。《莺莺传》中张生和崔莺莺是在张生解围之后才相遇的,而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则安排二人在一开始就在普救寺邂逅,并互生情愫,后又有张生解围,二人感情升温,但老夫人横加干涉,二人感情受阻,最终在红娘诸人的帮助下终成眷属。显然,改编之后情节更加复杂多变,衔接也更加自然紧凑。

2.人物的继承与增修

王实甫在继承《莺莺传》人物设置的基础上,为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又增添了孙飞虎、郑桓、法聪等人物角色。孙飞虎作为一个反面角色出场,主要是为了剧情需求,但总体而言其艺术形象还不够丰满,缺乏应有的个性特点。郑桓是崔莺莺的未婚夫,因此,他无疑成了崔、张二人的感情障碍,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将他描述为一个丑陋不堪的纨绔子弟.用尽手段破坏崔、张二人的幸福,最终以死亡收场。法聪则是一个侠义助人的佛门侠士形象,为了解救世人他不惜性命,在关键时刻为崔、张二人出谋划策,最终促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除了增添新的人物角色,王实甫对《莺莺传》中的人物也做了修改,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故事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复杂动人。尤其是老夫人和红娘的形象在王实甫笔下变得更加丰富可感。在《莺莺传》中老夫人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没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老夫人演变成一个虚伪、专制的封建家长形象,她以逼迫和赖婚的诡计将张生赶走,派红娘监视崔、张二人,为了维护封建礼教和门阀利益不惜棒打鸳鸯。同时,在《莺莺传》中,红娘的性格特点也相对模糊,只是一个普通的丫鬟角色,但在王实甫笔下,红娘勇敢机智,且富有正义感,是促进崔、张二人感情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叙事方式及主旨的继承与发展

1.表现手法的继承与发展

《莺莺传》属于传奇题材,它源于小说,因此以叙写情节为主,对于环境和情绪等因素并未着太多笔墨,因此,在元稹的《莺莺传》中多为白描手法,写景抒情的文字则相对较少。《西厢记》属于元杂剧,它在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汲取优秀的词曲内容和技巧。因此,元杂剧也包含了诗歌的抒情性,在《西厢记》中就有大量的抒情性文字,例如在著名的“长亭送别”一节,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在一开始就写了大段景物: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这些景物描写与情节发展没有直接关系,但却将人物的感情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

2.主体思想的演变

《莺莺传》的结局是张生始乱终弃,最终抛弃了莺莺,这种结局将这部作品的主体思想界定为:通过描写崔、张二人对爱情自由的执着追求,抨击了压迫相爱青年的封建势力,歌颂了崔、张为了爱情自由积极抗争的精神。王实甫在继承这种反封建主题的基础上,又在《西厢记》中深化了这一主题思想,着重强调了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与反叛者之间的激烈冲突。

【参考文献】

[1]王实甫著,王季思校注,西厢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

[2]段启明,西厢论稿[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3]凌茜,莺莺传到西厢记的继承与发展[J]比较文学,2008

推荐访问:西厢记 继承 莺莺 发展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