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巧对对联获资助

巧对对联获资助

时间:2022-11-13 16:35:09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明朝之时,河北唐县西南小曹庄有个曹文衡,自幼聪明伶俐,读书用功,小小年纪就中了秀才。只是家庭贫穷,无钱继续求学,只好早早放弃举业,到村里的学馆做了一个小先生,挣一份薪酬补贴家用。

这一天,有个典史下乡公干,从小曹庄的学馆门前路过。那正是阳春三月,曹文衡带着十来个童子在草坪上席地而坐,摇头晃脑地教《三字经》。典史见曹文衡稚气未脱,不过是个毛孩子,竟也装模作样地登台执教,有些好笑,也有些可爱。典史爱开玩笑,就顺口吟出一联:

“十四五岁小先生。”

曹文衡一听就知道典史看自己年纪小,有些小瞧的意思。他抬头见典史是个大胖子,腰身粗如水桶,略一思索就对出了下联:

“二三百斤肥典史!”

这下联也包含着戏谑的意思,你笑我当先生的太年轻,我就笑你做官员的太肥胖。典史见曹文衡才思敏捷,不由竖起大拇指说了声“后生可畏”,就忙自己的公干去了。

到了秋天,正是家家户户完粮纳税的季节,新来的县太爷比较勤政,经常下乡作例行巡视。这天县太爷在一个小镇落了轿,通知周围几个村子的粮长前去汇报征粮情况。小曹庄的粮长一年一轮换,这年正轮到曹文衡的老爹。可他老爹正在打摆子,忽冷忽热的,根本下不了床。没奈何,只有让曹文衡替老爹当一回差。

曹文衡办事干练,小曹庄的征粮任务很快就全部完成了,曹文衡来到县太爷面前,出示了官仓的收据。县太爷验看后很满意,说:“你这个粮长挺能办事,如果都像你这样,老爷我可就省心了!”

得到县老爷的表扬,曹文衡也为父亲高兴,说了声“谢谢夸奖”,正要离开,冷不防站在县太爷身后的典史认出了曹文衡,满腹狐疑地说:“这孩子不是在当先生教书嘛,什么时候做了粮长?可惜,可惜!”

县太爷听了一怔,喝住了曹文衡:“你到底是先生还是粮长?”

曹文衡说:“小人以教书糊口,小人的父亲才是村上的粮长。只因父亲卧病在床,小人才代他前来履行差事。”

县太爷当即变了脸:“既是代行差事,为什么不向官府申明?欺骗官府是要受罚的!跪下,领刑!”

曹文衡也一怔,但没有跪下,而是上前一步说道:“大老爷,小人不懂官场规矩,才没有及时申明替父代行差事。俗话说不懂不为错,怎么就要受刑呢?更重要的是,小人是个黉门秀才,有功名在身,与平民不同,见了官员是可以不下跪的!小人不跪,你如何行刑?”

这倒把县太爷给镇住了。不过县太爷的脑瓜子转得快,皱了一下眉头就有了主意,他故做严肃状,说:“老爷我向来令出如山,说打就打,而且还打得有理有据。你现在不是在代替粮长吗?我打的是粮长,而不是秀才!”

这下轮到曹文衡傻眼了。人说是官刁民死,看来这顿打还真跑不了呢。

不料县太爷又改了口,说:“我也可以收回成命,那就要看你这个秀才的肚里有多少墨水了。我把眼前的情景出一联,如果你能对出另一半,那就免责免打。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对上对联就能免责免打,曹文衡当然求之不得,他只有点头的份儿。

县太爷成竹在胸,张口吟道:“秀才粮长,打粮长不打秀才。”

曹文衡反应奇快,脱口对出下联:“父母大人,敬大人如敬父母!”

曹文衡的话音刚落,那个典史就带头拍起巴掌。县太爷满脸笑容地站起来,拍着曹文衡的肩膀说:“如此才俊,埋没了实在可惜。你现在就回去把学馆安置一下,给家人打个招呼,然后去县城的书院读书。一切费用由我负担,你就用心去考举人、考进士吧!”

曹文衡因祸得福,对对联获得资助,一时成为美谈。他没有辜负县太爷的厚望,发奋读书,先举人后进士,最后做了明朝万历年间的兵部尚书。

(责编 何 毅)

推荐访问:对联 资助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