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百年纪检监察史2篇

百年纪检监察史2篇

时间:2022-08-30 20:55:09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百年纪检监察史2篇百年纪检监察史 纪检监察专题党课:从党的百年历史中看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历程 同志们: 按照工作安排,今天由我为大家上一节党课,题目是“从党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年纪检监察史2篇,供大家参考。

百年纪检监察史2篇

篇一:百年纪检监察史

监察专题党课:从党的百年历史中看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历程

 同志们:

 按照工作安排,今天由我为大家上一节党课,题目是“从党的百年历史中看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历程”。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的百年历史进程充分表明,我们党是革命的党,也是富于改革创新精神的党。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回顾我们党以改革不断完善自身的历史过程,总结党的自我革命宝贵经验,对于把握历史规律,赢得历史主动,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一、改革是我们党长盛不衰的必要条件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百年来我们党的发展壮大,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在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伟大自我革命。

  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本质上就是以改革精神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建党初期,我们党从革命斗争的失误教训中,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确立思想建党和政治建军的重要原则,纠正党内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明确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启了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我们党制定统一而严格的纪律,坚决维护党纪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在局部执政实践中探索建立廉洁政府,为保证党员对党忠诚、防止信仰动摇和“官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带领人民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艰辛探索的实践中,对执政条件下可能发生的脱离群众、腐化变质问题保持高度警惕,开展整党整风运动和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对巩固党的组织、纯洁党

 的作风发挥了积极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勇于坚持真理、纠正错误、自我革命,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也将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反腐败纯洁了党的队伍,反“四风”重塑了党的形象,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党的执政地位、执政基础更加稳固,确保了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历史充分证明,改革是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动力,作为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首先体现在管党治党的严肃严格上。新时代新阶段我们党进行伟大自我革命,必须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确保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成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核心。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要自觉在全面从严治党全局中谋划推进,将改革有机融入监督执纪执法实践中,最大限度减少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纪检监察机关治理能力提升。

  二、改革是我们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改革是其中一以贯之的主题。

  毛泽东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思想”,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巨大而深刻的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造。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应该成为“立志改革的人”,强调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自己的路,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创新性地探索形成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理论成果,其中

 蕴含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尊重客观规律等立场观点方法,为新时期改革开放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准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并实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性决策。邓小平深刻指出,“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改革开放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形势任务,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科学规划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主攻方向、工作布局和体制机制,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一系列具有突破性、战略性、指导性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举措。进入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把深化改革攻坚同促进制度集成相结合,把推进改革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相结合,把激发创新活力同凝聚奋进力量相结合。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论,强化系统观念、辩证思维、创新意识和钉钉子精神,推动改革落地见效。

  新时代新阶段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从中明方向、定立场、求方法。要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政治原则,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准确把握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要求,一体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和纪检监察机构改革,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改革是民心所向和群众智慧的集成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是一部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也是一部领导人民不断进行变革、创新的历史。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党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幕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小岗村 18 名村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的“红手印”,见证了党和人民的艰辛探索;深圳从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是人民群众不懈奋斗干出来的。我们党始终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依靠人民力量将改革开放的潮头一次次推向新的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在改革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进一步将改革开放这场伟大觉醒引向更高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加强对重大改革问题的调研,尽可能多听一听基层和一线的声音”“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全身心投入,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中国奇迹”不断刷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变为现实。

  历史充分表明,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人民立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立场,人民智

 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源泉。进入新时代新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始终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通过改革增强正风肃纪反腐的精准性实效性,让人民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坚持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发扬党的群众路线,增强反腐败工作透明度,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让干部感受到监督、习惯被监督,让群众知道有监督、参与监督,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主体作用。

  四、改革是实现路径和发展之道

  党的百年历史,是不断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危险的历史,也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产生、发展、完善的历史,是党的纪律检查体制不断改革完善的历史。

  我们党创建之时就坚持以严格的纪律和规矩立党,二大党章专章对“纪律”作出规定,五大选举产生了党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党在局部执政实践中,逐步形成以党内监察机构和苏维埃政府监督机构为主体、以群众性监察组织为补充的新型工农民主政权监察制度。新中国成立后,1949 年 11 月,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1955 年 3 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和地方各级党的监察委员会。党的八大规定各级监委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工作,建立了各级监委同时接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监委领导的双重领导体制。改革开放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纪委,重新确立了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党的十二大对纪检机关的产生、领导体制、任务和职权等根本性问题作出规定,奠定了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反腐败体制机制作出部署,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改进中央和省区

 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强化了纪委监督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真正实现了党内监督的全覆盖。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作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通过整合行政监察、预防腐败机构和检察机关反腐败相关职责,组建与纪委合署办公的监察委员会,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提升了反腐败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历史充分表明,纪检监察机关因党而生、为党而战、兴党而强,纪检监察体制适应党在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不断进行探索、改革、完善,提升了纪检监察机关服务保障党的中心工作的水平,增强了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新时代新阶段纪检监察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因势而变,持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推进正风肃纪反腐理念思路、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创新,并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优化治理贯通起来,不断破除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弊端和制度障碍,不断破解纪检监察工作实践中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更大战略性成果,为完成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发挥重要作用。

  五、总结党的百年历史经验,面向新时代新阶段推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改革不仅仅是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动力、手段、途径,而且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发展之道。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改革这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成功发展的制胜法宝牢牢抓在手上,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先导、突破、创立作用,促进纪检监察机关更好履行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使正风肃纪反腐更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使监督体系更好融入国家治理体系,释放更大治理效能,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紧扣“两个维护”,提高政治能力,确保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正确政治方向。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是重大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首先从政治上看,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任务,把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落实到改革全过程和各方面。要从体制机制上对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作出制度安排,体现到职责定位、机构职能、协作衔接、建章立制等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通过改革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具体化,完善党领导反腐败的工作体制、决策机制和实施举措,确保反腐败斗争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工作机制,健全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督查问责机制,推动以精准有力政治监督和正风肃纪反腐监督推力,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

  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以改革引领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系统观念是我们党的基础性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既是改革的阶段性特征,也是改革的重要方法论。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必须强化系统思维,既以“中军帐运筹帷幄”的视...

篇二:百年纪检监察史

21 年第 4 期总第 200 期治理研究Governance StudiesNo.4,2021General No.200中国共产党百年纪检监察领导体制的历史演变与基本经验收稿日期: 2021-05-15作者简介: 唐皇凤,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长江学者; 杨洁,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 编号 19ZDA009) 。□ 唐皇凤 杨 洁摘要: 作为纪检监察体制的核心环节,领导体制在中国特色的纪检监察工作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地位,从根本上决定着纪检监察工作的效能。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与监督理论,积极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汲取历史智慧,始终立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现实需要,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的主要依据。中国共产党百年纪检监察领导体制的历史演变表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的根本政治原则,持续强化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垂直领导是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演变的基本方向,健全派驻领导体制是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纪检监察法规制度建设是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既是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永葆生机的动力源泉,也是新时代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大方略。关键词: 百年大党; 纪检监察; 领导体制; 党内监督中图分类号: D262.6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7-9092( 2021) 04-0028-010在中国特色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纪检监察领导体制事关纪检监察权力的制度化配置,从根本上影响着纪检监察机关在执政党主导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和地位,直接决定着纪检监察工作的具体效能。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涉及两大关键问题: 首先是理顺党委领导和纪委监督的关系。一般而言,各级党委是领导核心,同级党委与纪检监察机关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可以而且应该对同级党委实施有效监督; 其次是理顺上下级纪检监察机关之间的关系,即纪检监察机关与同级党委之间是以属地管理为主还是以垂直领导为主。在不同历史时期,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到底是业务指导为主还是直接领导为主有不同的体现。整体而言,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取向是切实增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本文试图在探究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基本依据的基础上,回溯百年大党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并总结我国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8 2DOI:10.15944/j.cnki.33-1010/d.2021.04.003

 一、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的基本依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及“为什么能”推进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高度重视党的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和廉政建设。作为从事党内监督、执纪问责和反腐败斗争的专门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对于有效解决党风党纪问题、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基础性的保障作用。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不仅是无产阶级政党加强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汲取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历史智慧的集中体现,更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实现党长期执政的政治保障。( 一) 无产阶级政党有效实现权力制约与监督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效论证了加强党内监督与健全纪检监察体制对于提升无产阶级政党建设质量的极端重要性。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民是权力的真正主体,权力由人民赋予且必须接受人民监督。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后,要警惕“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① ,要防止党内的官吏变成在党内作威作福的官僚。为了警惕和防止党的领导人滥用职权,必须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允许党员在党内充分自由地交换意见,并就发现的党内领导干部的错误行为认真开展批评。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权力监督的思想为后来中国共产党探索纪检监察制度设计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石。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并执掌政权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党内权力过分集中导致党的僵化和分裂,突出强调党内监督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将纪检监察视为“消除分裂的可能性的唯一保证”② 。1920 年俄共( 布) 九大,列宁提出建立一个同中央委员会平行的监察委员会,他主张中央监察委员会与中央委员会都由党的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共同对党的代表大会负责; 监察委员会有权接受一切申诉并经与中央委员会协商后可以审理一切申诉; 当同中央委员会的意见不一致时,监察委员会可同中央委员会举行联席会议或把问题提请党的代表大会来解决。③随后,这一战略构想在 1921 年俄共( 布) 十大通过的《关于监察委员会》的决议中得以落实,大会选举产生了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明确规定成立监察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党的统一。此后,1922 年 3 月召开的俄共( 布) 十一大通过了《关于监察委员会的任务和目的的决议》,对监察委员会成立一年来的工作实践给予了肯定,大会同时通过的《监察委员会条例》,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对监察委员会的地方机关、报告制度、成员组成、结构职权等作出明确规定。经过列宁一系列的实践探索,纪检监察的领导体制、职能定位、机构设置、运行模式基本确立,纪检监察工作逐步迈入制度化轨道,为解决党内权力制约和监督问题提供了全新的制度设计思路和宝贵的实践经验,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持续推进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可资借鉴的重要理论资源。( 二) 汲取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历史智慧的集中体现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④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历经数千年发展,在巩固国家政权、加强权力监督效能等方面,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宽广深邃的大历史观,深刻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历史大势,不断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⑤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和政治智慧,探究其对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的现实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秦汉时期,由于封建监察制度尚处于创建和形成过程中,监察机9 2治理研究 2021 年第 4 期①②③④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55 页。《列宁全集》第 13 卷,人民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95 页。《列宁全集》第 39 卷,人民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323 页。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1 页。中国历史研究院: 《以大历史观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人民日报》,2021 年 4 月 27 日第 9 版。

 构并不独立,在隶属关系上受到丞相统制。东汉御史台的建立,标志我国古代专门监察机构的确立。自魏晋始,御史台脱离少府而成为完全独立的监察机构。唐代则建立了独立而健全的中央监察机构。元代的御史台与中书省、枢密院三权分制,三者地位并重,彰显了御史台在皇权领导下的独立地位。明代的都察院作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直接对皇帝负责,地方设立的按察司直接受制于都察院,有相对的独立性。清代的监察机构无论在地位上还是在职权上,都超过了前代,并且地方的监察机构亦是独立的,垂直于中央领导。①可见,在中国历史上国家监察制度的成熟时期,基本上都是实行独立、垂直的领导体制,即确保其在皇权统治下拥有相对独立地位的同时,注重加强上级对下级的垂直管理,并为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赋予较为充分的自主权,使之能够相对独立地行使监察权,为有效提升国家监察实效提供较为坚实的制度保障。当然,中国古代监察领导体制本身存在固有的天然缺陷。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古代监察机构由皇帝直接领导控制,皇帝拥有最高的监察权且皇权不受监督,皇权的强弱、皇帝的喜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监察机构的存废,监察领导体制的人治色彩非常浓厚。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在充分汲取古代监察制度历史正反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强化上下级纪检监察机构之间的制度化联系,切实加强上级纪检监察机构对下级的直接领导,积极稳妥地推进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有效保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履职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稳固的政治基础和体制机制保障,是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历史智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实现党长期执政的客观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实现党的长期有效执政,需要执政党强大的政党能力作为有力支撑。持续推进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提升党内监督执纪效能,是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自身坚强有力的题中应有之义。首先,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的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都是以加强党的领导尤其是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目标,也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探索和发展的。无论是 1927 年建立的各级纪委与同级党委平行的领导体制,1945 年建立的党委单一领导体制,还是 1982 年建立并逐步发展延续至今的双重领导体制,都是党根据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更好地配合完成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而探索出的有利于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和维护党的团结一致的领导体制。回溯党的百年发展史,纪检监察领导体制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纪检监察工作的效能,使得党的肌体更加健康,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政治基础更为稳固,执政党能力得到稳步提升,这些成就的取得有利于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其次,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为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提供坚强保障。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需要不断深化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尤其需要从严从实推进双重领导体制的程序化制度化。纪检监察双重领导体制下垂直领导的不断强化,能够进一步提升纪检监察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更好地推进反腐败工作和推动从严管党治党实践向纵深发展,进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提高党的长期执政本领。最后,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为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探索有效路径。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实现党的长期有效执政,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对权力的有效监督。要破解这一难题,就必须探索出一条无产阶级政党持续实现自我净化的有效路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最为关键的环节就在于不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尤其是推进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推进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不断加强上级纪监委0 3治理研究 2021 年第 4 期①②张国安: 《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现代借鉴》,《法学评论》,2009 年第 2 期。习近平: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9 年 11 月 6 日第 1 版。

 对下级纪监委的领导,着力推进纪检监察机构派驻领导体制和巡视制度改革,推动派驻监督和巡视监督向基层延伸拓展,不断增强党内监督的力度和实效,进而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实现党的长期执政提供有利条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既是无产阶级政党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百年大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且永葆青春活力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推进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核心要义,同时以史为鉴,有效汲取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所蕴含的历史和政治智慧,更要立足当下,聚焦纪检监察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着力提升从严管党治党的质量和水平。二、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的百年历程领导体制改革是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有效推进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推进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和重要方略。在党的历史上,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以及管党治党方略等方面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党在不同时期面临的外部环境、中心工作和历史任务的差异,中国共产党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遵循,先后对纪检监察领导体制进行了数次重大改革。改革的焦点在于明晰和理顺党委与纪委( 监委) 之间的关系,改革的方向在于逐步强化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垂直领导,以期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一) 萌芽阶段( 1921-1926 年) : 中央执行委员会直接监督、统一领导在极其严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一经建立,就建立起相对严密的组织体系,并以严格的纪律保障党的生存和发展。从 1921 年中共一大到 1926 年中共四大之间,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均对纪律检查工作有明确规定。这一时期虽然党内还没有成立专门的纪律检查机关,但是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学说,积极探索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规律,为后期确立党的纪检监察制度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1921 年 7 月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规定由中央和地方的执行委员会来直接履行党内监督职能。比如,第十条规定: “工人、农民、士兵和学生等地方组织的人数很多时,可以派他们到其他地区去工作,但是一定要受当地执行委员会最严格的监督。”第十二条规定: “地方执行委员会的财政、活动和政策,必须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这表明党在成立之初就有了加强纪...

推荐访问:百年纪检监察史 纪检监察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