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病起书怀,陆游》阅读答案3篇(全文完整)

2023年《病起书怀,陆游》阅读答案3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4-05 11:15: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病起书怀陆游》阅读答案1  病起书怀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8.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病起书怀,陆游》阅读答案3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年《病起书怀,陆游》阅读答案3篇(全文完整)

《病起书怀 陆游》阅读答案1

  病起书怀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8.这首诗中诗人提到了他在很多诗中提到的千古名文,这篇文章是( )写的《 》。请你用你自己的话说说诗人“夜半挑灯更细看”细看的这篇名文的哪些方面的"内容?(5分)

  9.仔细品读这首诗,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复杂的思想情感?(6分)

  参考答案:

  8、答:这篇文章是(诸葛亮)写的《 出师表》。2分

  原因:1、《 出师表》中诸葛亮北定中原的政治理想。

  2、《 出师表》中诸葛亮为国尽忠、心忧国家的心情。

  3、《 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后主亲贤臣远小人的劝诫引起陆游的共鸣。

  答对1条可以给1分,3条给3分。不分条答扣1分。

  9、答:1、作品都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2、都表现诗人壮志难酬的深深的慨叹和感伤。

  3、都有虽然年已老大,但是诗人对前途仍然充满着希望的执着。

  4、收复中原统一国家信念。

  答对1条可以给2分,,3条可以给6分。不分条答扣1分。学生只能得0、2、4、6分,请老师不要打1、3、5分。


《病起书怀 陆游》阅读答案3篇扩展阅读


《病起书怀 陆游》阅读答案3篇(扩展1)

——《陆游字务观》阅读答案3篇

《陆游字务观》阅读答案1

  陆游字务观,名游,山阴人。盖母氏梦秦少游①而生公,故以秦名为字而字其名。或曰公慕少游者也。绍兴末始赐第。学诗于茶山曾文清公。尝从紫岩张公游,具知西北事。天资慷慨,喜任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自商贾、仙释、诗人、剑客,无不徧交游。宦剑南,作为歌诗,皆寄意恢复。书肆流传,或得之以御孝宗。上乙②其处而韪之,旋除删定官。或疑其交游非类,为论者所斥。上怜其才,旋即复用。上手批以出,陆游除礼部郎。上之除目,自公而止,其得上眷如此。公早求退,往来若耶、云门,留宾款洽,以觞咏自娱。官已阶中大夫,遂致其仕,誓不复出。韩侂胄固欲其出,公勉为之出。韩喜陆附己,至出所爱四夫人擘阮琴起舞,索公为词,有“飞上锦裀红绉”之语。又命公勺青衣泉,旁有唐开成道士题名,韩求陆记,记极精古,且以坐客皆不能尽一瓢,惟游尽勺,且谓挂冠复出,不惟有愧于斯泉,且有愧于开成道士云。先是,慈福赐韩以南园,韩求记于公。公记云:“天下知公之功而不知公之志,知上之倚公而不知公之自处。公之自处与上之倚公,本自不侔③。”盖寓微词也。又云:“游老,谢事山阴泽中。公以手书来,曰:‘子为我作《南园记》。’岂取其无谀言,无侈辞,足以导公之志欤!”公已赐丙第人谓公探孝宗恢复之志故作为歌诗以恢复自期至公之终犹留诗以示其家云王师克复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则公之心方暴白于易箦④之时矣。

  (选自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陆放翁》,有删节)

  【注】①秦少游:宋代词人,名观,字少游。②乙:画“乙”字形状的记号,从前读书时常用到,主要用来表示停顿或修改。③侔:音móu,相等。④易箦:指弥留之际。

  17.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其得上眷如此 亲属

  B. 知上之倚公而不知公之自处 处理

  C. 盖寓微词也 细微

  D. 足以导公之志欤 开导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故以秦名为字而字其名 留宾款洽,以觞咏自娱

  B. 为论者所斥 公勉为之出

  C. 上之除目,自公而止 知上之倚公而不知公之自处

  D. 其得上眷如此 韩侂胄固欲其出

  19.下列各句,都能表现陆放翁以“克复中原”为己任的一组是

  ①尝从紫岩张公游,具知西北事 ②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

  ③上手批以出,陆游除礼部郎 ④留宾款洽,以觞咏自娱

  ⑤慈福赐韩以南园,韩求记于公 ⑥至公之终犹留诗以示其家云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⑤⑥

  20.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说,陆游的母亲在生他前梦见了秦少游,所以就用秦少游的名和字分别作为陆游的字和名。

  B.孝宗皇帝喜欢陆游的诗作,爱惜他的才华,不顾朝廷中一些官员的反对,仍然任用陆游为官。

  C.陆游官至中大夫之后,为了进一步实现自己抗金的愿望,他与韩侂胄联合起来,共同商讨计策。

  D.韩侂胄亲自写信请求陆游为南园撰写题记,陆游写下了《南园记》,当中隐含了对韩侂胄的不满。

  21.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公已赐丙第人谓公探孝宗恢复之志故作为歌诗以恢复自期至公之终犹留诗以示其家云王师克复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则公之心方暴白于易箦之时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上乙其处而韪之,旋除删定官。(3分)

  ②官已阶中大夫,遂致其仕,誓不复出。(3分)

  参考答案:

  17.D18.B19.A20.C

  21.(1)公已赐丙第/人谓公探孝宗恢复之志/故作为歌诗/以恢复自期/至公之终/犹留诗以示其家云/王师克复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则公之心//方暴白于易箦之时矣(每错、漏2处扣1分)

  (2)①皇上勾画圈点他的诗作并且赞赏他的.诗,立即决定授予他删定官的官职。(“韪、除”各1分,句意1分)

  ②他的官位已经升到了中大夫,就辞官退休了,发誓不再出来做官。(“阶、致仕” 各1分,句意1分)


《病起书怀 陆游》阅读答案3篇(扩展2)

——《病起书怀 陆游》阅读答案

《病起书怀 陆游》阅读答案1

  病起书怀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8.这首诗中诗人提到了他在很多诗中提到的千古名文,这篇文章是( )写的《 》。请你用你自己的话说说诗人“夜半挑灯更细看”细看的这篇名文的哪些方面的"内容?(5分)

  9.仔细品读这首诗,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复杂的思想情感?(6分)

  参考答案:

  8、答:这篇文章是(诸葛亮)写的《 出师表》。2分

  原因:1、《 出师表》中诸葛亮北定中原的政治理想。

  2、《 出师表》中诸葛亮为国尽忠、心忧国家的心情。

  3、《 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后主亲贤臣远小人的劝诫引起陆游的共鸣。

  答对1条可以给1分,3条给3分。不分条答扣1分。

  9、答:1、作品都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2、都表现诗人壮志难酬的深深的慨叹和感伤。

  3、都有虽然年已老大,但是诗人对前途仍然充满着希望的执着。

  4、收复中原统一国家信念。

  答对1条可以给2分,,3条可以给6分。不分条答扣1分。学生只能得0、2、4、6分,请老师不要打1、3、5分。


《病起书怀 陆游》阅读答案3篇(扩展3)

——蝶恋花陆游阅读答案

蝶恋花陆游阅读答案1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注】①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②《长杨赋》:汉代杨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官而作。

  蝶恋花陆游的古诗词阅读题目

  (1)首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

  (2)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蝶恋花陆游的古诗词阅读答案

  14、(1)①营造了凄清而萧瑟的氛围,②烘托了作者悲凉的心境,③触景生情,引起了下文作者的旅思。(4分,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对即可)

  (2)①作者被罢官即将回家,满腹韬略却无人可托,表达了对抗金大业难以为继的悲哀。(2分)②借用汉代扬雄作《长杨赋》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忠心耿耿献计献策却不被重用的愤慨。(2分)(4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答出所表达的情感1分)

  蝶恋花陆游的古诗词阅读赏析

  在一片秋天景色的旅途上,他看到桐树叶子在早晨飘落,又听到吟蛩[蟋蟀]在夜间鸣叫。这些标志秋光的落叶和虫鸣,更加勾起了他旅途的心事。 “旅思”,旅途的愁绪。他遥望通向京城临安的道路,觉得它分外暗淡。这里作者用唐代都城长安(当时在金占领下)借指南宋京城临安。“黯[àn]”是暗淡的`意思。这不仅是写实,也还有象征的意味。因为这时他在主和派排挤下被罢了官,从此远离朝廷,也就更难以实现他抗金报国的理想了。

  这时涌上他心头的,不是对官职的眷恋,而是那一段最不寻常的战斗经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南郑,他曾经“横戈盘马”,亲临前线。回想起来,至今还是那么令人神往。“戈”古代一种长柄武器。“盘”是回旋的意思。最使他念念不忘的是前线的大散关和渭水清流。在渭河上,他曾雪夜强渡;在大散关,他曾守关拒敌。在这两个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现在,他多么想知道,那大散关和渭河,是不是仍然同他在前线时一样啊!看,他的所谓旅愁,不是哀叹岁月,也不是感伤劳苦,他是在系念着关系国家命运的前线,怀念着那实现他崇高理想的地方。这是一种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的旅愁。 《蝶恋花 桐叶晨飘》诗意图

  当他在怀念前线的时候,罢官的现实还迫使他思考以下的问题:“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陆游的家乡山阴地接杭州湾,临江近海。“江海轻舟”,驶往江海的小船,这里用来代表驶往家乡的小船。“具”是具备。这三句意思说,今天已经有了回乡的小船,意味着已经罢了官,可以回乡退隐了,然而,那对付金兵、收复失地的军事韬略和计划,却没有人可以托付,使他难以放心啊。原来,陆游不仅是诗人、词人,他还熟知军事,在南郑前线任职时,曾经向川陕安抚使(边防军事机关的长官)王炎提出过恢复中原的进军策略,由于朝廷的苟且偷安,他的北伐之志一直未能实现。所以,我们对他“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的心情,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想到这里,他的感情不由得从慨叹转为激愤。遭遇的相似,使他想起了西汉著名词赋家扬雄。扬雄曾经写《长杨赋》讽谏汉成帝游猎于长杨宫。他很有才华,但一直未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陆游回顾自己一片爱国赤诚而终于不为朝廷所用,他以难以遏止的气愤之词来结束作品:“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如果早就料到(信)我这一生始终不会被了解,任用(不遇),我当初又何必象扬雄写(草)《长杨赋》那样忠心耿耿地献计献策呢!


《病起书怀 陆游》阅读答案3篇(扩展4)

——北宋陆游的爱国诗3篇

北宋陆游的爱国诗1

  作者:陆游

  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字词解释

  ⑴溪柴:若耶溪所出的小束柴火。

  ⑵蛮毡:*西南和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出产的毛毡,宋时已有生产。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器》:“蛮毡出西南诸番,以大理者为最,蛮人昼披夜卧,无贵贱,人有一番。”

  ⑶狸奴:指生活中被人们驯化而来的猫的昵称。

  ⑷僵卧:直挺挺地躺着。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僵,僵硬。

  ⑸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⑹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

  ⑺思:想着,想到。

  ⑻戍(shù)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这里指戍守边疆。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此代指边关。

  ⑼夜阑(lán):夜深。

  ⑽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⑾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⑿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翻译

  其一

  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

  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其二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北宋陆游的爱国诗2

  作者: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解释

  ①记梦:记录梦境;师伯浑,词人的朋友。

  ②雪晓清笳乱起:大雪飘飞的清早笳声乱起。笳,古代x队中用的一种管乐器。

  ③想关河:想必这样的边关河防。

  ④雁门:雁门关,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

  ⑤青海际:青海湖边。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⑥睡觉:睡醒。

  ⑦漏声断:漏声尽。指夜深。漏,古代计时器。

  ⑧自许句:自己许下诺言在万里疆场为国杀敌,建功立业。

  ⑨残:此指头发脱落稀疏,意即年老。

  翻译

  这下过雪的清晨,有清幽笳声响起,梦中所游之地,不知道是什么地方。 铁骑无声,望过去如水流淌一般绵延不绝。我猜想这样的关河,应该在雁门关西边,青海的边际。 在寒灯照射下睡醒时,更漏声已经滴断了,月光斜斜透过窗纸。 我自许可在万里之外的战场封侯,但有谁能知道呢?我鬓发虽残败灰白,可我(在战场杀敌立功报效祖国的)心却并未死去!

北宋陆游的爱国诗3

  作者: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解释

  江干:江边。

  阖棺:盖棺。

  庙社:宗庙社稷,指国家朝廷。

  和銮:天子的车驾。

  翻译

  这幅病体羸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身一人远离京城,客居江干。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人)要死后才能盖棺定论的。

  (期望)天地神灵佑护国家社稷,北方父老都在企盼着君主(出征)。

  《出师表》传世之作,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在挑灯细细品读。


《病起书怀 陆游》阅读答案3篇(扩展5)

——游山西村 陆游翻译 (荟萃2篇)

游山西村 陆游翻译1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①,丰年留客足鸡豚②.

  山重水复疑无路③,柳暗花明又一村④.

  箫鼓追随春社近⑤,衣冠简朴古风存⑥.

  从今若许闲乘月⑦,拄杖无时夜叩门⑧.

  翻译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注释

  ①:腊酒:头一年腊月酿制的酒.

  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③: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

  ④:柳暗花明: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

  ⑤: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做春社日.

  ⑥: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⑦: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⑧:无时:随时.叩(kòu)门:敲门.

  【赏析】

  这是一首朴实自然的山村记游诗.诗人用真挚的感情,明朗的笔调,描绘了山村景物和农家习俗,生活气息十分浓郁.

  诗中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家乡的风光和习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诗的头两句,用“莫笑”和“足鸡豚”这些亲切的词语,表现了村民待客忠厚真挚的情态.诗的第三、四两句对山村风光的描绘,是历来为人称颁的名句.第三句中的“重”、“复”二字同义,再和“疑”字一起,写出了山水重叠回环令人迷惑的景象;第四句中的“暗”、“明”相互陪衬,再和“又”字一起,描绘出绿树荫荫、鲜花灼灼,令人惊喜的景象.诗的第五、六两句,写这里的民风民俗,箫鼓齐鸣,衣冠简朴,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赞美.诗的最后两句,作者抒发感情.这里的热情招待,优美风光,淳朴民俗,使诗人兴致勃勃,但诗人没有直接叙述这种心情,而是通过另一种形式曲折地表现,说“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足见兴致浓厚而强烈.

游山西村 陆游翻译2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 的陶醉,对 的喜爱之情。

  2、找出诗中有哲理的两句诗,并说说其蕴涵了什么哲理。

  3、诗人游山西村有哪些亲切感受?

  4、这首诗的尾联意蕴丰富,余味无穷。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歌朗读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衣冠/简朴/古风/存”。

  B “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性格。

  C 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D 全诗都是写实,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

  答案:

  1、农村纯朴民风;秀丽清新的山村景色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人生陷入某种困境时,如能锲而不舍,继续前进,往往会豁然开朗,发现一片新天地。

  3、景色优美,风俗古朴,主人盛情

  4、山西村有巨大的`吸引力,游后诗人意犹未尽,只愿从今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

  5、D

  中心思想

  这首诗是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 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及太*景象,反映了他乡居闲散的思想感情。 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诗人在语调极其自然亲切的诗句中向人们展示了农村自然风景之美、农民淳朴善良之美,并把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美融于其中。


《病起书怀 陆游》阅读答案3篇(扩展6)

——陆游爱国诗词 (菁选2篇)

陆游爱国诗词1

  1、《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示儿:告诉儿子。

  元:通原,本来。

  万事空:心里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这里代指的是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的军隊。

  北定:将北方*定。

  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无:通“勿”,意思是不要。

  乃:你 ;你的。

  无忘:不要忘记。

  翁:父亲,爸爸。

  译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 我快死了才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但悲不见九州同: 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王师北定中原日: 当宋朝的军隊收复祖国领土的那一天,

  家祭无忘告乃翁: 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在天之灵。

  2、《十一月四日风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

  ⑴ 僵卧:之卧病在床。

  ⑵ 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⑶ 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

  ⑷ 尚:副词,还,仍然;表示事情的继续或残存状态。

  ⑸ 思:想着,想到。

  ⑹ 为:介词,为,为了;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⑺ 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戍(shù),守卫。轮台:汉代西域地名,在现在新疆轮台县。这里泛指边塞。

  ⑻ 夜阑:夜将尽。

  ⑽ 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⑾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⑿ 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2]。

  译文

  我僵直地躺在孤寂的乡村里,并不为自己悲哀,

  还想为国家去戍守边塞。

  深夜躺在床上听着风吹雨打的声音,

  梦里我跨上战马跃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3、《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中原草草失承*,

  戍火胡尘到两京。

  扈跸老臣身万里,

  天寒来此听江声!

  欣赏

  【作者】陆游 1125-1210,字务观(读去声),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试礼部,名列前茅,因论恢复,被秦桧黜落。孝宗立,赐进士出身,任枢密院编修,后为建康、镇江等地通判。王炎为四川宣抚使,辟游入幕。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宁宗嘉泰三年(1203)修宗、光宗两朝实录成,升宝章阁待制,致仕。所著《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今存。诗稿有钱仲联注本。

  【注释】

  ①龙兴寺:在唐忠州(今四川忠县)。少陵先生:杜甫。杜甫曾在长安西南的少陵住过,自称少陵野老。唐代宗永泰元年 (765)五月,杜甫离开成都,沿江东下,入秋抵忠州,曾在龙兴寺住了大的两个月。淳熙五年(1178)正月,宋孝宗召陆游东归。这首诗是他四月间路过忠州时写的。 ②中原:黄河流域中下游的泛称。草草:匆忙貌。承*:本意为对已往治*之世的承继,后来以指太*。 ③戍:边境上的城堡。戍火,即烽火,古代边防上的报警装置。胡尘:胡兵入侵时扬起的灰尘。 两京:唐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7),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大肖)叛变, 攻陷了洛阳,次年又陷长安。安禄山本是杂种胡人,所率部隊又为契丹、奚、突厥等族,故称其叛变为胡尘。

  ④扈跸(音毕):随从皇帝车驾。跸本指帝王出行时禁止行人,清除道路。老臣:指杜甫。安禄山陷长安后,玄宗逃往四川,太子在甘肃即位,史称肃宗。至德二年 (757),杜甫由长安奔赴凤翔谒肃宗,并随驾回返长安。后又因救房琯事弃官西走,辗转流离,在忠州时已五十四岁,而陆游写此诗时,也是五十四岁,可谓巧合。身万里:指杜甫身在忠州,距长安很远,不是实数。 ⑤陆游原注:“以少陵诗考之,盖以秋冬闲寓此州也。寺门闻江声甚壮。”与军事活动,但恢复大业迄无所成,终于奉诏东归了。他经过*生敬爱的、一生都作为学习榜样的杜甫的遗迹,想到自己和他们类似的命运,不禁感慨万分。这是他此行所写这类诗中的一首,此诗从空间着想,与同时所作是另一首《楚城》从时间着想,略有不同。

  杜甫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从思想还是从艺术说,都是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最难以企及之处就在于,生活在皇帝是天然尊长的时代,心中永远有人民。杜甫在人民被统治者残害的时候,他永远站在人民一边。陆游当然不会看不到这一点。同时,杜甫生活的时代,汉族中央*正受到带有民族斗争性质的地方叛乱的威胁,陆游更不能不想到自己和先辈的境况何其相似。

  古代诗歌中有咏史一类。从晋左思以来,咏史已经成为咏怀的一种常见手法。而以七言绝句咏史,则在陆游之前,唐之李商隐、宋之王安石在这方面成就尤高。陆游在他们的启发之下,也写过一些咏史的七言绝句。此诗对杜甫的不幸遭遇,寄予了无限同情,实际上是为自己年过半百而壮志难酬所发出的长叹息。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5、《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6、《夜泊水村》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7、《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8、《秋晚登城北楼》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9、《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10、《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1、《陇头水》

  陇头十月天雨霜,壮士夜挽绿沉枪。

  卧闻陇水思故乡,三更起坐泪数行。

  我语壮士勉自疆;男儿堕地志四方。

  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

  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12、《长歌行》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手枭逆贼清旧京。

  金印辉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螿鸣?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哀丝豪竹助剧饮,如锯野受黄河倾。

  *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千人惊。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陆游爱国诗词2

  1、《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示儿:告诉儿子。

  元:通原,本来。

  万事空:心里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九州:古代*分为九个州: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这里代指的是*。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的军隊。

  北定:将北方*定。

  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无:通“勿”,意思是不要。

  乃:你 ;你的。

  无忘:不要忘记。

  翁:父亲,爸爸。

  译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 我快死了才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但悲不见九州同: 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王师北定中原日: 当宋朝的军隊收复祖国领土的那一天,

  家祭无忘告乃翁: 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在天之灵。

  2、《十一月四日风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

  ⑴ 僵卧:之卧病在床。

  ⑵ 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⑶ 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

  ⑷ 尚:副词,还,仍然;表示事情的继续或残存状态。

  ⑸ 思:想着,想到。

  ⑹ 为:介词,为,为了;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⑺ 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戍(shù),守卫。轮台:汉代西域地名,在现在新疆轮台县。这里泛指边塞。

  ⑻ 夜阑:夜将尽。

  ⑽ 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⑾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⑿ 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2]。

  译文

  我僵直地躺在孤寂的乡村里,并不为自己悲哀,

  还想为国家去戍守边塞。

  深夜躺在床上听着风吹雨打的声音,

  梦里我跨上战马跃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3、《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中原草草失承*,

  戍火胡尘到两京。

  扈跸老臣身万里,

  天寒来此听江声!

  欣赏

  【作者】陆游 1125-1210,字务观(读去声),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试礼部,名列前茅,因论恢复,被秦桧黜落。孝宗立,赐进士出身,任枢密院编修,后为建康、镇江等地通判。王炎为四川宣抚使,辟游入幕。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宁宗嘉泰三年(1203)修宗、光宗两朝实录成,升宝章阁待制,致仕。所著《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今存。诗稿有钱仲联注本。

  【注释】

  ①龙兴寺:在唐忠州(今四川忠县)。少陵先生:杜甫。杜甫曾在长安西南的少陵住过,自称少陵野老。唐代宗永泰元年 (765)五月,杜甫离开成都,沿江东下,入秋抵忠州,曾在龙兴寺住了大的两个月。淳熙五年(1178)正月,宋孝宗召陆游东归。这首诗是他四月间路过忠州时写的。 ②中原:黄河流域中下游的泛称。草草:匆忙貌。承*:本意为对已往治*之世的承继,后来以指太*。 ③戍:边境上的城堡。戍火,即烽火,古代边防上的报警装置。胡尘:胡兵入侵时扬起的灰尘。 两京:唐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7),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大肖)叛变, 攻陷了洛阳,次年又陷长安。安禄山本是杂种胡人,所率部隊又为契丹、奚、突厥等族,故称其叛变为胡尘。

  ④扈跸(音毕):随从皇帝车驾。跸本指帝王出行时禁止行人,清除道路。老臣:指杜甫。安禄山陷长安后,玄宗逃往四川,太子在甘肃即位,史称肃宗。至德二年 (757),杜甫由长安奔赴凤翔谒肃宗,并随驾回返长安。后又因救房琯事弃官西走,辗转流离,在忠州时已五十四岁,而陆游写此诗时,也是五十四岁,可谓巧合。身万里:指杜甫身在忠州,距长安很远,不是实数。 ⑤陆游原注:“以少陵诗考之,盖以秋冬闲寓此州也。寺门闻江声甚壮。”与军事活动,但恢复大业迄无所成,终于奉诏东归了。他经过*生敬爱的、一生都作为学习榜样的杜甫的遗迹,想到自己和他们类似的命运,不禁感慨万分。这是他此行所写这类诗中的一首,此诗从空间着想,与同时所作是另一首《楚城》从时间着想,略有不同。

  杜甫在*历史上,无论从思想还是从艺术说,都是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最难以企及之处就在于,生活在皇帝是天然尊长的时代,心中永远有人民。杜甫在人民被统治者残害的时候,他永远站在人民一边。陆游当然不会看不到这一点。同时,杜甫生活的时代,汉族中央*正受到带有民族斗争性质的地方叛乱的威胁,陆游更不能不想到自己和先辈的境况何其相似。

  古代诗歌中有咏史一类。从晋左思以来,咏史已经成为咏怀的一种常见手法。而以七言绝句咏史,则在陆游之前,唐之李商隐、宋之王安石在这方面成就尤高。陆游在他们的启发之下,也写过一些咏史的七言绝句。此诗对杜甫的不幸遭遇,寄予了无限同情,实际上是为自己年过半百而壮志难酬所发出的长叹息。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5、《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6、《夜泊水村》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7、《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8、《秋晚登城北楼》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9、《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10、《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1、《陇头水》

  陇头十月天雨霜,壮士夜挽绿沉枪。

  卧闻陇水思故乡,三更起坐泪数行。

  我语壮士勉自疆;男儿堕地志四方。

  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

  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12、《长歌行》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手枭逆贼清旧京。

  金印辉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螿鸣?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哀丝豪竹助剧饮,如锯野受黄河倾。

  *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千人惊。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推荐访问:陆游 答案 阅读 《病起书怀 陆游》阅读答案3篇 陆游在《病起书怀》中感叹什么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