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17篇

2023年度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17篇

时间:2023-07-15 09:1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第1、大气污染物:Cl2、CO、H2S、氮的氧化物、SO2、氟利昂、固体粉尘等;2、水污染:酸、碱、化肥、农药、有机磷、重金属离子等。3、土壤污染:化肥、农药、塑料制品、废电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17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17篇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第1篇

1、大气污染物:Cl2、CO、H2S、氮的氧化物、SO2、氟利昂、固体粉尘等;

2、水污染:酸、碱、化肥、农药、有机磷、重金属离子等。

3、土壤污染:化肥、农药、塑料制品、废电池、重金属盐、无机阴离子(NO2-、F-、CN-等)

4、几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现象及引起污染的物质:

①煤气中毒——一氧化碳(CO)

②光化学污染(光化学烟雾)——氮的氧化物

③酸雨——主要由SO2引起

④温室效应——主要是二氧化碳,另外甲烷、氟氯烃、N2O也是温室效应气体。

⑤臭氧层破坏——氟利昂(氟氯代烃的总称)、氮的氧化物(NO和NO2)

⑥水的富养化(绿藻、蓝藻、赤潮、水华等)——有机磷化合物、氮化合物等。

⑦白色污染——塑料。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第2篇

一、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2-、HS-、HSO3-、等弱酸的酸根或酸式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CO32-+2H+==CO2↑+H2O、HS-+H+==H2S↑。

2、有沉淀生成。

钾(K+)、钠(Na+)、硝(NO3-)、铵(NH4+) 溶,硫酸(SO42-)除钡(Ba2+)、铅(Pb2+)(不溶),盐酸(Cl- )除银(Ag+)、亚汞(Hg22+)(不溶),其他离子基本与碱同。

如:

Ba2+、Ca2+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

Ba2++CO32== CaCO3↓、

Ca2++ SO42-==CaSO4(微溶);

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

Cu2++2OH-==Cu(OH)2↓,Fe3++3OH-==Fe(OH)3↓等。

3、有弱电解质生成。

能生成弱酸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

一些酸式弱酸根不能与OH-大量共存:

HCO3-+OH-==CO32-+H2O、

HPO42-+OH-=PO43-+H2O、

NH4++OH-==NH3·H2O等。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 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这两类离子因能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溶液中,

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二、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 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I- 和Fe 3+不能大量共存:2I-+2Fe3+==I2+2Fe2+。

2、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NO3- 和I- 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H+ 存在情况下则不能共存;SO32- 和S2- 在碱性条件下也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2S2-+SO32-+6H+=3S↓+3H2O。

三、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中学化学中还应注意有少数离子可形成络合离子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情况。如Fe3+ 和 SCN-,由于Fe3++3SCN- Fe(SCN)3(可逆反应)等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该反应常用于Fe3+ 的检验)。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第3篇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它们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大的原因碳原子的布列不同

碳的化学性质跟氢气的性质相似(常温下碳的性质不活泼)

①可燃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CO2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碳燃烧不充分(或氧气不充足)2C+O22CO

②还原性: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2↑现象:黑色物质受热后变为亮红色固体,同时放出可以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H2O+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C+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5)、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温室肥料

6)、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2)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第4篇

1、燃烧时火焰的颜色:

①火焰为蓝色或淡蓝色的是:H2、CO、CH4、H2S、C2H5OH;

②火焰为苍白色的为H2与Cl2;

③钠单质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都呈黄色。钾则呈浅紫色。

2、沉淀现象:

①溶液中反应有黄色沉淀生成的有:AgNO3与Br-、I-;S2O32-与H+;H2S溶液与一些氧化性物质(Cl2、O2、SO2等);Ag+与PO43-;

②向一溶液中滴入碱液,先生成白色沉淀,进而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③与碱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必是Fe3+;生成蓝色沉淀的一般溶液中含有Cu2+

④产生黑色沉淀的有Fe2+、Cu2+、Pb2+与S2-;

⑤与碱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一般是Mg2+和Al3+,若加过量NaOH沉淀不溶解,则是Mg2+,溶解则是Al3+;若是部分溶解,则说明两者都存在。

⑥加入过量硝酸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沉淀:可能是硅酸沉淀(原来的溶液是可溶解的硅酸盐溶液)。若生成淡黄色的沉淀,原来的溶液中可能含有S2-或S2O32-。

⑦加入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的往往是含有苯酚的溶液,产物是三溴苯酚。

⑧有砖红色沉淀的往往是含醛其的物质与Cu(OH)2悬浊液的反应生成了Cu2O。

⑨加入过量的硝酸不能观察到白色沉淀溶解的有AgCl、BaSO4、BaSO3(转化成为BaSO4);AgBr和AgI也不溶解,但是它们的颜色是淡黄色、黄色。

⑩能够和盐溶液反应生成强酸和沉淀的极有可能是H2S气体与铜、银、铅、汞的盐溶液反应。

3、放气现象:

①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此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般是二氧化硫,原溶液中含有SO32-或HSO3-或者含有S2O32-离子。

②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无味气体,且此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气体一般是CO2;原溶液可能含有CO32-或HCO3-。

③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应为H2S,原溶液中含有S2-或HS-,若是黑色固体一般是FeS。

④与碱溶液反应且加热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此气体是氨气,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离子;

⑤电解电解质溶液时,阳极产生的气体一般是Cl2或O2,阴极产生的气体一般是H2。

4、变色现象:

①Fe3+与SCN-、苯酚溶液、Fe、Cu反应时颜色的变化;

②遇空气迅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必为NO;

③Fe2+与Cl2、Br2等氧化性物质反应时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褐色。

④酸碱性溶液与指示剂的变化;

⑤品红溶液、石蕊试液与Cl2、SO2等漂白剂的作用;

石蕊试液遇Cl2是先变红后褪色,SO2则是只变红不褪色。

SO2和Cl2都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褪色后若加热,则能恢复原色的是SO2,不能恢复的是Cl2。

⑥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⑦卤素单质在水中和在有机溶剂中的颜色变化。

⑧不饱和烃使溴水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褪色。

5、与水能发生爆炸性反应的有:F2、K、Cs等。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第5篇

(一)由概念不清引起的误差

容量瓶的容量与溶液体积不一致。

例:用500mL容量瓶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分析:偏小。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且实验室常用容量瓶的规格是固定的(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用500mL容量瓶只能配制5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以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应以500mL溶液计算,要称取氢氧化钠固体配制500mL溶液,再取出450mL溶液即可。

溶液中的溶质与其结晶水合物的不一致。

例:配制的硫酸铜溶液,需称取胆矾。分析:偏小。胆矾为CuSO4·5H2O,而硫酸铜溶液的溶质是CuSO4。配制上述溶液所需硫酸铜晶体的质量应为,由于所称量的溶质质量偏小,所以溶液浓度偏小。

(二)由试剂纯度引起的误差

结晶水合物风化或失水。

例:用生石膏配制硫酸钙溶液时,所用生石膏已经部分失水。分析:偏大。失水的生石膏中结晶水含量减少,但仍用生石膏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使溶质硫酸钙的质量偏大,导致所配硫酸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

溶质中含有其他杂质。

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中含有氧化钠杂质。分析:偏大。氧化钠固体在配制过程中遇水转变成氢氧化钠,氧化钠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相当于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大,使结果偏大。

(三)由称量不正确引起的误差

称量过程中溶质吸收空气中成分。

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烧杯中称量时间过长。分析:偏小。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使所称量的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小,导致其物质的量浓度偏小。所以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速度要快或放在称量瓶中称量。

称量错误操作。

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两张质量相等的纸片。分析:偏小。在纸片上称量氢氧化钠,吸湿后的氢氧化钠会沾在纸片上,使溶质损失,浓度偏小。

天平砝码本身不标准。

例:天平砝码有锈蚀。分析:偏大。天平砝码锈蚀是因为少量铁被氧化为铁的氧化物,使砝码的质量增大,导致实际所称溶质的质量也随之偏大。若天平砝码有残缺,则所称溶质的质量就偏小。

称量时药品砝码位置互换。

例: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需称量溶质,称量时天平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分析:偏小。溶质的实际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减去游码质量,为。即相差两倍游码所示的质量。若称溶质的质量不需用游码时,物码反放则不影响称量物质的质量。

量筒不干燥。

例: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用没有干燥的量筒量取浓硫酸。分析:偏小。相当于稀释了浓硫酸,使所量取的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偏小。

量筒洗涤。

例: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倒入小烧杯后,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小烧杯中。

分析:偏大。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不必洗涤,因为量筒中的残留液是量筒的自然残留液,在制造仪器时已经将该部分的体积扣除,若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量筒读数错误。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分析:偏大。读数时,应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眼睛与量筒中浓硫酸的凹面处相平。仰视读数时,读数偏小,实际体积偏大,所取的硫酸偏多,结果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

(四)由溶解转移过程引起的误差

未冷却溶液直接转移。

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分析:偏大。容量瓶上所标示的使用温度一般为室温。绝大多数物质在溶解或稀释过程中常伴有热效应,使溶液温度升高或降低,从而影响溶液体积的准确度。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定容后冷却至室温,溶液体积缩小,低于刻度线,浓度偏大。若是溶解过程中吸热的物质,则溶液浓度偏小。

转移溶质有损失。

例:转移到容量瓶过程中,有少量的溶液溅出。分析:偏小。在溶解、转移的过程中由于溶液溅出,溶质有损失。使溶液浓度偏小。

烧杯或玻璃棒未洗涤。

例:转移后,未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或者虽洗涤但未将洗涤液一并转移至容量瓶中。分析:偏小。溶质有损失。使溶液浓度偏小。

(五)由定容过程引起的误差

定容容积不准确。

例: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取多余的液体至刻度线。分析:偏小。当液面超过刻度线时,溶液浓度已经偏小。遇到这种情况,只有重新配制溶液。

定容后多加蒸馏水。

例: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分析:偏小。容量瓶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是因为极少量的溶液润湿磨口或附着在器壁上未流下来,不会引起溶液浓度的改变。此时加水会引起浓度偏小。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第6篇

1、分离提纯方法口诀:

(1)过滤操作口诀

漏斗烧杯玻璃棒,三样仪器不能少。

一贴二低三要靠,滤渣记得要洗涤。

解释:

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斗"指漏斗;"架"指漏斗架。这两句说明了过滤操作实验所需要的仪器:漏斗、漏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并且强调滤纸折叠的角度要与漏斗的角度一样(这样可以是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

过滤之前要静置:意思是说在过滤之前须将液体静置一会儿,使固体和液体充分分离。

三靠两低不要忘:意思是说在过滤时不要忘记了三靠两低。"三靠"的意思是指漏斗颈的末端要靠在承接滤液的烧杯壁上,要使玻璃棒靠在滤纸上,盛过滤液的烧杯嘴要靠在玻璃棒上;"两低"的意思是说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的边缘,所倒入的滤液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2)蒸发操作口诀

皿架玻棒酒精灯,加热搅拌不放松。

液体少时停加热,熄灯之后余热干。

(3)蒸馏操作口诀

隔网加热冷管倾,上缘下缘两相平。

碎瓷用来防暴沸,热气冷水逆向行。

解释:

隔网加热冷管倾:"冷管"这冷凝管。意思是说加热蒸馏烧瓶时要隔石棉网(防止蒸馏烧瓶因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在安装冷凝管时要向下倾斜。

上缘下缘两相平:意思是说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上缘要恰好与蒸馏瓶支管接口的下缘在同一水平线上。

热气冷水逆向行:意思是说冷却水要由下向上不断流动,与热的蒸气的流动的方向相反。

(4)萃取操作口诀

萃剂溶剂互不溶,溶解程度大不同。

充分振荡再静置,下放上倒要分清。

解释:

萃剂原液互不溶,质溶程度不相同:“萃剂”指萃取剂;“质”指溶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萃取操作实验中,选萃取剂的原则是:萃取剂和溶液中的溶剂要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和原溶剂中的溶解度要不相同(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大于在原溶液中的溶解度)。

充分振荡再静置:意思是说在萃取过程中要充分震荡,使萃取充分,然后静置使溶液分层。

下放上倒要分清:这句的意思是说分液漏斗的下层液从漏斗脚放出,而上层液要从漏斗口倒出。

(5)混合物分离和提纯小结

原则:不增(不引入新杂质)、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物质)、

易分离(被提纯物质易分离)、易复原(被提纯物易复原)

2、摩 尔

一摩尔微粒有几多?常数“阿佛加德罗”;

摩尔质量是几何?分子(原子)量值单位克每摩;

一摩气体“升”多少?标况二十二点四;

摩尔计算变化多,数目、质量、体积、浓度要灵活。

3、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

算称量取步骤清,溶解转移再定容。室温洗涤莫忘记,摇匀标签便告成。

解释:

算称量取步骤清,溶解转移再定容:这两句的意思说明了摩尔溶液配制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转移、定容。

室温洗涤莫忘记:"室温"的意思是说溶解时往往因溶解的放热而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故必须冷至室温以后再转移定容。"洗涤"的意思是指移液后,必须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皆并入容量瓶中,然后再定容。

摇匀标签便告成:"摇匀"的意思是说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指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标签"的意思是说要贴好标签,标明溶液浓度和配制的日期。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八步曲”

摩尔溶液处处用,配制“八步”记心中;

第一计算溶质量,固算克数液毫升;

二是计算称量准,固用天平液量筒;

三置溶液于烧杯,加水搅动促全溶;

第四注入容量瓶,杯嘴抵棒莫乱行;

五要两洗杯内壁,①洗液全部注入瓶;

第六振荡容量瓶,混合均匀要记清;

七要加水近刻度,再用滴管来定容;

第八加塞再摇动,反复倒转即成功。注:①要用蒸馏水洗。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第7篇

1、求物质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

①由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求气体的摩尔质量:M=ρ×

②由气体的相对密度求气体的摩尔质量:M(A)=D×M(B)

③由单个粒子的质量求摩尔质量:M=NA×ma

④摩尔质量的基本计算公式:

⑤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

(M1、M2……为各成分的摩尔质量,a1、a2为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若是气体,也可以是体积分数)

2、克拉贝龙方程:PV=nRT、PM=ρRT

3、溶液稀释定律:

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m1×w1=m2×w2

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c1V1=c2V2

4、水的离子积:Kw=c(H+)×c(OH-),常温下等于1×10-14

5、溶液的PH计算公式:PH=一lgc(H+)(aq)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第8篇

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错误,低级有机酸易溶于水

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制取漂、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确,制取漂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

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

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正确

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正确,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

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

正确

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

错误,硫化钠可以和氢硫酸反应:?Na2S+H2S====2NaHS?

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2-、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正确,Fe3+可以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

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

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

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

错误,Fe2+和Br2不共存?

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

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

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错误,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

有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错误,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

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正确,如较稀的HClO4,H2SO4等?

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错误,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

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

错误,无法制的纯净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会马上有Cu2(OH)2CO3生成?

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

错误,(4)非金属和金属不可能发生这个反应

、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

错误,H2SO4是因为吸水且放出SO3而变质

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

错误,浓硫酸常温与铜不反应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第9篇

物质鉴别方法

沉淀法

待鉴别物质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进行鉴别。

例:如何鉴别Na2SO4溶液和NaNO3溶液。

解:使用BaCl2溶液鉴定。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a2++SO42-=BaSO4↓

气体法

根据某物质加入某一试剂,是否有气体产生,予以鉴别。

例:有两瓶失落标签的固体,它们是Na2CO3和NaCl,如何鉴别。

解:使用盐酸鉴别。

反应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

过量法

利用加入某种试剂,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消失,达到鉴别的目的。

例:怎样鉴别ZnCl2溶液和MgCl2溶液。

解:将两种待鉴别的溶液分别放入二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均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滴加NaOH溶液,可看到有一支试管内的白色沉淀逐渐消失,另一支试管内无此现象。则先产生白色沉淀后逐渐消失的试管内放的是ZnCl2溶液,另一支试管内是MgCl2溶液。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g2++2OH-=Mg(OH)2↓

Zn2++2OH-=Zn(OH)2↓

Zn(OH)2+2OH-=ZnO22-+2H2O

相互法

利用物质间反应,现象不同而予以鉴别。

例:不用任何化学试剂,也不能加热,如何鉴别NaOH溶液和AlCl3溶液。

解:根据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和Al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现象不同进行鉴别。方法是:取一试管,将两种溶液中的任何一种倒入试管内,再用胶头滴管吸取另一种溶液,滴入几滴于试管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摇动仍不消失,则说明试管内放的是AlCl3溶液,胶头滴管内放的是NaOH溶液。反之,先产生白色沉淀,摇动沉淀立即消失;试管内是NaOH溶液,胶头滴管内是AlCl3溶液。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溶解法

利用物质的溶解情况进行鉴别。

例:如何鉴别CaCO3和CaCl2固体。

溶解热法

利用物质溶于水,放热或吸热情况不同,予以鉴别。

例:如何用水鉴别NH4NO3固体和KCl固体。

解:将两种固体分别溶于水,水温有明显降低的是NH4NO3,无明显变化的是KCl。

密度法

根据物质密度不同而进行鉴别。

例:水和苯是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密度是水大于苯。如何进行鉴别,不能用试剂和加热。

解:取一试管,倒入等量两种液体,此时分为等量两层,下层是水,上层是苯,再加入任何一种液体,若上层增多,则加入的是苯;若下层增多,则加入的是水。

丁达尔法

根据胶体有丁达尔现象,鉴别胶体和其它分散系。

例: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凝聚法

加入电解质而使胶体发生凝聚,进行鉴别。

例:如何区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解:两种液体分盛于二试管中,滴入几滴Na2SO4溶液,有红褐色沉淀产生,则试管内放的是Fe(OH)3胶体。若无这种现象的是FeCl3溶液。

颜色法

物质颜色不同,或与其它物质反应,生成不同颜色,达到鉴别的目的。

例1:怎样区别H2和Cl2。

例2:有两瓶无色溶液,NaCl和NaBr,请予鉴别。

解:用AgNO3溶液鉴别。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g++Cl-=AgCl(白色)↓

Ag++Br-=AgBr(浅黄色)↓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第10篇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第11篇

1、强氧化型漂白剂:利用自身的强氧化性破坏有色物质使它们变为无色物质,这种漂白一般是不可逆的、彻底的。

(1)次氧酸(HClO):一般可由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但由于它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不能长期保存。因此工业上一般是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成漂粉精: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漂粉精的组成可用式子:Ca(OH)2?3CaCl(ClO)?nH2O来表示,可看作是CaCl2、Ca(ClO)2、Ca(OH)2以及结晶水的混合物,其中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它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可以长期保存,使用时加入水和酸(或通入CO2),即可以产生次氯酸;Ca(ClO)2+2HCl=CaCl2+2HClO,Ca(ClO)2+CO2+H2O=CaCO3+2HClO。漂粉精露置于空气中久了会失效,因此应密封保存。

(2)过氧化氢(H2O2):也是一种强氧化剂,可氧化破坏有色物质。其特点是还原产物是水,不会造成污染。

(3)臭氧(O3)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可以氧化有色物质使其褪色。

(4)浓硝酸(HNO3):也是一种强氧化剂,但由于其强酸性,一般不用于漂白。

(5)过氧化钠(Na2O2):本身具有强氧化性,特别是与水反应时新生成的氧气氧化性更强,可以使有机物褪色。

2、加合型漂白剂:以二氧化硫为典型例子,这类物质能与一些有色物质化合产生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从而达到漂白的目的,但这种化合是不稳定的,是可逆的。如SO2可以使品红试褪色,但加热排出二氧化硫后会重新变为红色。另外,此类漂白剂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只能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中学只讲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别的没有,注意它不能使石蕊褪色,而是变红。]

3、吸附型漂白剂:这类物质一般是一些具有疏松多孔型的物质,表面积较大,因此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一些色素,从而达到漂白的目的,它的原理与前两者不同,只是一种物理过程而不是化学变化,常见的这类物质如活性炭、胶体等。

[注意]所谓漂白,指的是使有机色素褪色。无机有色物质褪色不可称为漂白。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第12篇

解有机物的结构题一般有两种思维程序:

一、有机物的分子式—已知基团的化学式=剩余部分的化学式+其它已知条件=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程序

二、有机物的分子量—已知基团的式量=剩余部分的式量=剩余部分的化学式?推断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各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烯烃、二烯、炔烃: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腿去;

(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腿去。

小环烃: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

卤代烃: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

白色沉淀证明有Cl、浅黄色沉淀证明有Br、黄色沉淀证明有I;

醇: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以下的醇);

酚或烯醇类化合物:

(1)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

(2)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有机物与NaoH反应:有苯酚羧基 -COOH

与Na反应有苯酚羧基 -COOH 羟基–OH

钠与醇、苯酚、RCOOH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与醚(ROR′)、酯(RCOOR′)不发生反应。(羧酸与醇、酚可用NaHCO3 溶液区别开,羧酸可与NaHCO3 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银氨溶液用于检验醛基的存在

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作用:

羧酸的水溶液:沉淀消失呈蓝色溶液

含醛基的有机物,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含羟基的有机物(多元醇)生成绛蓝色溶液

用溴水鉴别时要注意:有可能是由于溴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发生萃取造成的,而且根据萃取后的分层情况也可以鉴别不同物质。

常温下,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即α氢原子)时,苯的同系物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第13篇

1、多元含氧酸具体是几元酸看酸中H的个数

多元酸究竟能电离多少个H+,是要看它结构中有多少个羟基,非羟基的氢是不能电离出来的。如亚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个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结构中,是有一个H和一个O分别和中心原子直接相连的,而不构成羟基。构成羟基的O和H只有两个。因此H3PO3是二元酸。当然,有的还要考虑别的因素,如路易斯酸H3BO3就不能由此来解释。

2、酸式盐溶液呈酸性

表面上看,“酸”式盐溶液当然呈酸性啦,其实不然。到底酸式盐呈什么性,要分情况讨论。如果这是强酸的酸式盐,因为它电离出了大量的H+,而且阴离子不水解,所以强酸的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而弱酸的酸式盐,则要比较它电离出H+的能力和阴离子水解的程度了。如果阴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大(如NaHCO3),则溶液呈碱性;反过来,如果阴离子电离出H+的能力较强(如NaH2PO4),则溶液呈酸性。

3、H2SO4有强氧化性

就这么说就不对,只要在前边加一个“浓”字就对了。浓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它的氧化性体现在整体的分子上,H2SO4中的S+6易得到电子,所以它有强氧化性。而稀H2SO4(或SO42-)的氧化性几乎没有(连H2S也氧化不了),比H2SO3(或SO32-)的氧化性还弱得多。这也体现了低价态非金属的含氧酸根的氧化性比高价态的强,和HClO与HClO4的酸性强弱比较一样。所以说H2SO4有强氧化性时必须严谨,前面加上“浓”字。

4、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考虑产物之间的反应

从解题速度角度考虑,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时,可以“四看”:一看产物是否正确;二看电荷是否守恒;三看拆分是否合理;四看是否符合题目限制的条件。从解题思维的深度考虑,用联系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化学原理来综合判断产物的成分。中学典型反应:低价态铁的化合物(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与硝酸反应;铁单质与硝酸反应;+3铁的化合物与还原性酸如碘化氢溶液的反应等。

5、忽视混合物分离时对反应顺序的限制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对化学反应原理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反应要快、加入的过量试剂确保把杂质除尽、选择的试剂既不能引入新杂质又要易除去。

6、计算反应热时忽视晶体的结构

计算反应热时容易忽视晶体的结构,中学常计算共价键的原子晶体:1 mol金刚石含2 mol 碳碳键,1 mol二氧化硅含4 mol硅氧键。分子晶体:1 mol分子所含共价键,如1 mol乙烷分子含有6 mol碳氢键和1 mol碳碳键。

7、对物质的溶解度规律把握不准

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规律分三类:第一类,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氯化钾、硝酸钾等;第二类,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但是增加的程度小,如氯化钠;第三类,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如气体、氢氧化钠等,有些学生对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理解不清。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第14篇

一、离子共存问题

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涉及到离子的性质及溶液酸碱性等综合知识。凡能使溶液中因反应发生使有关离子浓度显著改变的均不能大量共存。如生成难溶、难电离、气体物质或能转变成其它种类的离子(包括氧化一还原反应).

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弱碱阳离子只存在于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如Fe3+、Al3+、Zn2+、Cu2+、NH4+、Ag+ 等均与OH-不能大量共存.

弱酸阴离子只存在于碱性溶液中。如CH3COO-、F-、CO32-、SO32-、S2-、PO43-、 AlO2-均与H+不能大量共存.

弱酸的酸式阴离子在酸性较强或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它们遇强酸(H+)会生成弱酸分子;遇强碱(OH-)生成正盐和水. 如:HSO3-、HCO3-、HS-、H2PO4-、HPO42-等

若阴、阳离子能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的盐,则不能大量共存.

如:Ba2+、Ca2+与CO32-、SO32-、PO43-、SO42-等;Ag+与Cl-、Br-、I- 等;Ca2+与F-,C2O42- 等

若阴、阳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如:Al3+与HCO3-、CO32-、HS-、S2-、AlO2-、ClO-、SiO32-等

Fe3+与HCO3-、CO32-、AlO2-、ClO-、SiO32-、C6H5O-等;NH4+与AlO2-、SiO32-、ClO-、CO32-等

若阴、阳离子能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与I-、S2-;MnO4-(H+)与I-、Br-、Cl-、S2-、SO32-、Fe2+等;NO3-(H+)与上述阴离子;

S2-、SO32-、H+

因络合反应或其它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与F-、CN-、SCN-等; H2PO4-与PO43-会生成HPO42-,故两者不共存.

二、离子方程式判断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写、拆、删、查四个步骤来写)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分清类型,注意少量、过量等。

(6)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例如:(1)违背反应客观事实

如:Fe2O3与氢碘酸:Fe2O3+6H+=2 Fe3++3H2O错因:忽视了Fe3+与I-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

(2)违反质量守恒或电荷守恒定律及电子得失平衡

如:FeCl2溶液中通Cl2 :Fe2++Cl2=Fe3++2Cl- 错因:电子得失不相等,离子电荷不守恒

(3)混淆化学式(分子式)和离子书写形式

如:NaOH溶液中通入HI:OH-+HI=H2O+I-错因:HI误认为弱酸.

(4)反应条件或环境不分:

如:次氯酸钠中加浓HCl:ClO-+H++Cl-=OH-+Cl2↑错因:强酸制得强碱

(5)忽视一种物质中阴、阳离子配比.

如:H2SO4 溶液加入Ba(OH)2溶液:Ba2++OH-+H++SO42-=BaSO4↓+H2O

正确:Ba2++2OH-+2H++SO42-=BaSO4↓+2H2O

(6)“=”“ ”“↑”“↓”符号运用不当

如:Al3++3H2O=Al(OH)3↓+3H+注意:盐的水解一般是可逆的,Al(OH)3量少,故不能打“↓”

判断离子共存时,审题一定要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⑴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amol/L(a>7或a<7)的溶液等。

⑵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

⑶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⑷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⑸注意题目要求“一定大量共存”还是“可能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还是“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⑹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和要求,如“过量”、“少量”、“适量”、“等物质的量”、“任意量”以及滴加试剂的先后顺序对反应的影响等。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第15篇

一、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从下往上”原则。

“从左到右”原则。

先“塞”后“定”原则。

“固体先放”原则,“液体后加”原则。

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连接导管通气是长进短出原则。

二、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

、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用石蜡密封保存)。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液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浓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

、、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挥发、易燃,应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

+盐溶液、H2SO3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

卤水、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第16篇

1、氯气(Cl2):

(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成液氯,易溶于水。(氯气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者排饱和食盐水;液氯为纯净物)

(2)化学性质:氯气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很容易得到电子,作强氧化剂,能与金属、非金属、水以及碱反应。

①与金属反应(将金属氧化成正价)

Na+Cl2===点燃2NaCl

Cu+Cl2===点燃CuCl2

2Fe+3Cl2===点燃2FeCl3(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只生成FeCl3,而不生成FeCl2。)

(思考:怎样制备FeCl2?Fe+2HCl=FeCl2+H2↑,铁跟盐酸反应生成FeCl2,而铁跟氯气反应生成FeCl3,这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盐酸,是强氧化剂。)

②与非金属反应

Cl2+H2===点燃2HCl(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现象: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将H2和Cl2混合后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发生爆炸。

燃烧:所有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叫做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③Cl2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

离子方程式:Cl2+H2O=H++Cl—+HClO

将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浅黄绿色),氯水含多种微粒,其中有H2O、Cl2、HClO、Cl-、H+、OH-(极少量,水微弱电离出来的)。

氯水的性质取决于其组成的微粒:

(1)强氧化性:Cl2是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实验室常用氯水代替氯气,如氯水中的氯气能与KI,KBr、FeCl2、SO2、Na2SO3等物质反应。

(2)漂白、消毒性:氯水中的Cl2和HClO均有强氧化性,一般在应用其漂白和消毒时,应考虑HClO,HClO的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不可逆。

(3)酸性: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故可被NaOH中和,盐酸还可与NaHCO3,CaCO3等反应。

(4)不稳定性:HClO不稳定光照易分解。因此久置氯水(浅黄绿色)会变成稀盐酸(无色)失去漂白性。

(5)沉淀反应: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氯水中有Cl-)。自来水也用氯水杀菌消毒,所以用自来水配制以下溶液如KI、KBr、FeCl2、Na2SO3、Na2CO3、NaHCO3、AgNO3、NaOH等溶液会变质。

④Cl2与碱液反应:

与NaOH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Cl2+2OH-=Cl-+ClO-+H2O)

与Ca(OH)2溶液反应: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此反应用来制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有效成分为Ca(ClO)2。

漂白粉之所以具有漂白性,原因是:Ca(ClO)2+CO2+H2O=CaCO3↓+2HClO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同样,氯水也具有漂白性,因为氯水含HClO;NaClO同样具有漂白性,发生反应2NaClO+CO2+H2O==Na2CO3+2HClO;

干燥的氯气不能使红纸褪色,因为不能生成HClO,湿的氯气能使红纸褪色,因为氯气发生下列反应Cl2+H2O=HCl+HClO。

漂白粉久置空气会失效(涉及两个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漂白粉变质会有CaCO3存在,外观上会结块,久置空气中的漂白粉加入浓盐酸会有CO2气体生成,含CO2和HCl杂质气体。

⑤氯气的用途:制漂白粉、自来水杀菌消毒、农药和某些有机物的原料等。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第17篇

1、质量守恒:

①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一定不改变。

2、化合价守恒:

①任何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一定等于0

②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和降低总数一定相等。

3、电子守恒:

①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总数一定相等。

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电极的电量一定相等(即各电极得失电子数一定相等)。

4、能量守恒:任何化学反应在一个绝热的环境中进行时,反应前后体系的总能量一定相等。

反应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为负则为放热反应,为正则为吸热反应)

5、电荷守恒:

①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②任何离子方程式中,等号两边正负电荷数值相等,符号相同。

推荐访问:知识点 整理 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17篇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推荐17篇)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