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11篇

2023年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11篇

时间:2023-07-24 12:35: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第1篇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共10分)(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11篇,供大家参考。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11篇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第1篇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共10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
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赎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
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役不兴,年谷丰稳,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唐代吴兢《贞观政要》)

注: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

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项是( )(2分)

A.景 四时之景不同 至若春和景明

B.谓 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C.绝 往来而不绝者绝懒多生怪柏

D.游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似与游者相乐

1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7.语段(甲)中作者始终以“太守”自称,结尾才点出太守姓名,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分)

18.结合语段(甲)(乙)的内容分别概括唐太宗的治国之道与欧阳修为官之道的特点。(3分)

答案:

15.D

16.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

17.①前文一直以“太守”自称,设置悬念,结尾点明太守是谁,解除悬念,体现了构思的巧妙。

②前文以“太守”自称,突出一郡长官的身份,有助于表现与民同乐的主题。

③结尾用设问的手法,在自问自答中流露出自豪、自得之意。

18.①欧阳修:治理有方,政事顺利,人民安居乐业,与民同乐②唐太宗: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治国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第2篇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

[甲]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甲诗作者所生活的朝代是_____ ,乙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__(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 )(3分)

A.甲诗和乙文都写到飞鸟归巢,甲诗中诗人看到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从中悟出了自然之趣;
乙文则意在以“禽鸟之乐”衬“游人之乐”。

B.甲诗是诗人辞官归隐之前写的一首诗;
乙诗是作者被贬滁州后所作。

C.甲诗和乙文中都表达着一份快乐,诗中是领悟自然和人生真谛后的快乐,文中则是因百姓之乐而产生的快乐。

D. 甲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质朴的美。乙文在写作上以“乐”为主线,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9.乙文中表现了作者_______和_______的思想。(4分)

答案:(12分)

6.(2分)东晋《醉翁亭记》

7.(3分)容颜苍老鬓发斑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喝醉了的太守。

8.(3分)B

9.(4分)寄情山水 与民同乐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第3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智仙。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小题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标四处)(2分)

小题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⑵名之者谁?()

⑶行者休于树()

⑷觥筹交错()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⑵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小题4: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⑴叙述“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是 。

⑵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小题5:文中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简要回答。(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小题2:⑴像鸟张开了翅膀一样⑵取名(命名)⑶在⑷酒杯

小题3:⑴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⑵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小题4:(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小题5:山水之乐;
宴酣之乐;
乐其乐也(乐人之乐、与民同乐)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第4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名之者谁 名:_____________

(2)云归而岩穴暝 归:_____________

(3)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_____________

(4)杂然而前陈者 陈: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第1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第2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

C.第3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

4、在欧阳修治理下,滁州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请你结合选文第3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对“滁人游”的景象加以描写。(60字左右,不得翻译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命名;
(2)聚拢;
(3)背;
(4)摆

2、(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或: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或: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

3、D

4、示例:琅琊山上人来人往,人们扶老携幼,有说有笑,尽情游玩。有的游客引吭高歌,有的游客前呼后拥,一派欢乐热闹的景象。(答案不唯一)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第5篇

醉翁亭记(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2) 醉翁之意不在酒( )

(3) 野芳发而幽香( ) (4) 山肴野蔌( )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落”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幻之美,情状俱到,精确而熨帖。

B.第③段写宴饮之乐,却别有情致地从捕鱼酿酒写起,既夸耀滁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有趣。

C.选文围绕“乐”,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选文巧用诗的语言表达形式,全用对句,句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声声清朗,极具音乐的节奏美。

4.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游且“乐其乐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从中得到哪些人生启示。

参考答案

1(1) 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 (2) 情趣 (3)

开放 (4) 菜蔬的总称

2(1) 游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 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3.D

4.略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第6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本文作者欧阳修是 _____(朝代)文学家。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蔚然而深秀者 (2)名之者谁

【小题3】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

【小题4】作者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滁人”跟随太守出游的欢乐场景。请分析他们“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

【小题5】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游且“乐其乐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从中得到哪些人生启示。

参考答案:

【小题1】北宋、宋代、宋朝

【小题2】(1)草木茂盛的样子或茂盛的样子。(2)命名或取名。

【小题3】围绕“时间顺序”或“早晚、四季的变化”回答即可。

【小题4】围绕“滁州百姓爱戴太守,愿意跟随太守出游;
太守治政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回答即可。

【小题5】围绕“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豁达乐观、恬然自适、积极向上、有所作为”回答即可。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名家名篇,文学常识应是识记的内容。

【小题2】试题分析:“蔚然”中的“然”一定要解释出来,译为“的样子”。“名”是活用词,应译为“取名,命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3】试题分析:读第二段可知,语段描写了山中朝暮与四时之景,分别写了朝暮和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因此,是时间顺序。

【小题4】试题分析:从全文内容、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可知,太守治理有方,使得滁州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因此才能有条件和心情“跟从太守游玩”,当然,这也是对太守爱戴的表现。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首先要在审题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相关内容,并结合写作背景做出全面的分析,揣摩出切题的答案作答。注意考虑尽量全面,不要因采点不到位而造成无谓的失分。

【小题5】试题分析:太守的表现可见他乐观豁达,能随遇而安。这对于人生面对困境的人们是一种很大的启示,即要向文中的太守一样,面对困境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困境,在困境中奋发图强,有所作为。

考点: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点评:感悟要根据语段内容、主题、人物的言行等来整体感知的。整体感知的时候,理解语段内容,抓住感悟的触发点是很重要的。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第7篇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名之者谁名:__________

(2)云归而岩穴暝归:__________

(3)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__________

(4)杂然而前陈者陈: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对选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第1自然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第2自然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

C.第3自然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

4.在欧阳修治理下,滁州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请你结合选文第3自然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对“滁人游”的景象加以描写。(50-80字,不得翻译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命名(2)聚拢(3)背(4)摆开

2.(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意对即可)

3.D

4.可适当发挥想象,合理即可。示例:琅琊山上人来人往,人们扶老携幼,有说有笑尽情游玩。有的游客引吭高歌,有的游客前呼后拥,一派欢乐热闹的景象。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第8篇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乜。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野芳发而幽香(发:开放) B.太守谓谁(谓:为,是)

C.杂然而前陈者(前:在前面) D.伛偻提携(提携:牵扶,这里指牵扶的人)

1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落而石出者化而为鸟B.宴酣之乐马之千里者

C.行者休于树皆以美于徐公D.颓然乎其间者其如土石何

1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每段开头分别用“若夫”“至于”“已而”等词语,来标示语意的转变、场景的转移。

B.第①段描写山间朝暮的阴晴变化和四季景色的迥然不同,突出流连山水的无穷乐趣。

C.第②段以“太守醉也”照应文题,阐释原文“饮少辄醉”,极言太守实在不胜酒力。

D.第③段以“禽鸟之乐”“游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第Ⅱ卷(94分)

14.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答案:

11.D 12.A 13.C

14.(4分)(1)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2分,大意对即可)

(2)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记叙这件事的人。(2分,大意对即可)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第9篇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把下两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中“太守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至少写出两个方面)(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命名 捕鱼

小题2:(1)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似的",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2)或明或暗,变化不一,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的景象。

小题3:示例:早晚之乐(四时之乐)游人之乐(宴饮之乐)

小题1:

试题分析:“名”,是名词动用,意为“取名”,“渔”与“鱼”不同,前者是动词,打鱼的行为,“鱼”是名词。

小题2:

试题分析:“翼然”,像鸟的翅膀那样,“临”,本义为“靠近”,“ 晦”,阴暗。两个“者……也”,都表示判断。

小题3:

试题分析:概括文段的内容来分析,“在乎山水之间也”,乐于山水,“醉能同其乐”,写太守与百姓同乐。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第10篇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语句中画线的词语。

(1) 树林阴翳 翳:

(2) 太守谓谁 谓: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太守的什么思想?

4.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1)翳:遮盖 (2)谓:为,是

2.示例:不久太阳落山,人影零散纷乱,这是太守归来宾客跟随。

3.与民同乐。(意思相近即可)

4.示例: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在实际生活中,我每遇到一点困难就怨天尤人,不去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作者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心系百姓,与民同乐。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学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意思对即可)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第11篇

(二)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第6-9题(12分)

【甲】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醉翁亭记(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甲】文题目“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题目中的“醉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解释下列加点词义。(4分)

(1)四时俱备备__________ (2)晦明变化者明_________

8.将【乙】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___________________

9.对【甲】【乙】两文中四时之景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_________(3分)

A.【甲】【乙】两文中的四时之景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甲】【乙】两文中的四时之景都抓住了各自的景物特点。

C.【甲】文中四时之景在于不变,而【乙】文中的景在于变。

D.【甲】【乙】两文中的四时之景都表达领悟美景后的自豪。

答案:

6.(2分)范仲淹全集居易7.(3分)(滕子京)嘱托我写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8.(3分)C9.(4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友人的感谢(或共勉等)

推荐访问:答案 醉翁亭记 阅读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11篇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汇总11篇) 醉翁亭记阅读理解及答案五篇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