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甘肃鸟.龙变鸟.古盗鸟

甘肃鸟.龙变鸟.古盗鸟

时间:2022-11-03 17:25: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一般人只知道漫漫丝绸古道有数不尽的人文景观,殊不知一个又一个引起轰动的古生物化石,在人们面前展示出另一个神奇世界。仅在甘肃境内,就有黄河古象,世界上行走距离最长的恐龙足迹(永靖),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和政)等。

最近10年里,没有哪个古生物学分支像鸟类和恐龙化石的研究进展得这么快,争论得这样大,媒体炒作得这么欢。新材料、新论著不断地涌现出来,使得传统教科书上的观点几乎过时了。美国古鸟类学家L.马丁(Martin)认为:“我们对早期鸟类演化的了解,真正革命性的变化发生在中国最近5年中———它们的出现改写了鸟类进化的历史。”

追溯历史,中国鸟类化石的研究始于1895年,但在1932年以前均为外国学者所报道,这实际是一种半殖民地性质的掠夺———他们把采集的化石全部带到了国外。1932年,首次由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先生报道了北京周口店一件白肩雕头骨化石,其后他又多次报道了鸵鸟蛋化石。这几件化石发现在距今约200多万年前的第四纪地层中。

直到1981年中国才发现了第一块中生代的鸟化石。1984年发表了它的研究报告,定名为甘肃鸟。这一化石为在中国采集早期鸟类化石带来了希望。这件中国第一鸟化石,是由故去的刘智成等发现于甘肃省玉门昌马早白垩纪(距今约1.2亿年)的地层中。

甘肃鸟化石保存有一较完整的左后下肢骨骼化石,带有全部趾骨和爪,第Ⅳ趾加长,呈自然状态连在一起,这是现代生活在岸边的水禽所具有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甘肃这一早期鸟类,一方面显示出与现生鸟类相似的进步性质,另一方面还残存着某些原始构造, 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显示出早期鸟类进化阶段中的一个代表类型,与以往国外发现的材料明显不同,因此,建立了新的目、科、属种:甘肃鸟目;甘肃鸟科;目前科中仅有一属,甘肃鸟属;属型种,玉门甘肃鸟(新种)。估计甘肃鸟可能有如鱼鸟那样的牙齿和头型。

在玉门昌马发现中生代早期的甘肃鸟,是我国第一件中生代鸟类化石,为当时陆相地层中最早的鸟类,它是世界上水鸟或者滨岸鸟的最早化石代表之一。它启示我们生活在岸边的水鸟适应性辐射开始得比较早。从对甘肃鸟化石及相伴生的动、植物群的性质和岩性分析来看,在白垩纪早期,昌马地区气候湿热,湖水荡漾,岸边植物丛生,水中鱼类、甲壳类繁盛,这就为鸟类的栖息、繁衍准备了充足的条件。1996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古鸟类学家菲多西亚(A. Feduccia),在他的《鸟类的起源和进化》一书中,第一次依据化石复原了甘肃鸟的生活图,可以看出甘肃鸟的重要。

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甘肃鸟化石尽管仅仅是下肢骨的一部分,在常人眼中无足轻重,但当时的一些科学家已预感到这将在鸟类进化,乃至古生物学领域爆发一场争论。人们的注意力已从海相沉积的始祖鸟转向陆相沉积的鸟类,目光也逐渐从西方转至东方,投向中国。

发现甘肃鸟后又过了15年,1996年末到1997年春,世界多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中国辽宁省朝阳地区发现的两种原始鸟类化石:孔子鸟和“中华龙鸟”。孔子鸟的研究者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鸟类学家侯连海、周忠和等。他们认为发现于辽宁省北票市四合屯的孔子鸟是中国目前发现最古老的鸟化石,其形态特征和地质年代都与德国巴伐利亚州索伦霍芬产的始祖鸟相近,地质时代是侏罗纪晚期,距今大约1.45亿年。

孔子鸟公开后不久,一只被认为更原始的鸟———“中华龙鸟”,1996年9月2日见于媒体,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季强研究员指出,这一带“羽毛”的化石是一只原始的鸟,归于鸟纲,称它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鸟,是现代鸟类的真正鼻祖,鸟类是由恐龙进化的论点由此得到验证,季强认为“中华龙鸟”生存之时代较孔子鸟之时代要早,地质年代是侏罗纪晚期偏早阶段。

事情并没有结束,1996年10月17日,美国《纽约时报》刊载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丕基研究员,在美国休斯顿召开的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第56届年会上公布了一只产自中国辽宁省的“带毛的恐龙”照片,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后经过证实,季强的“中华龙鸟”和陈丕基的“带毛的恐龙”,都来自辽宁省北票市的上园乡四合屯村。陈丕基研究员公布的“带毛的恐龙”实为“中华龙鸟”化石标本之正模,是同一个个体。当人们在采集化石的时候,经常是把这种岩石劈成两片,这样保存在岩石上的动物化石就会变成对称的两块,一块称为正模,另外一块称为负模。

毫不夸张地说,“中华龙鸟”是有史以来最完整、精美保存着“羽毛”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化石。这一件(两块)79厘米长的未成年的个体,是1.25亿年前化石之珍品,也是掀起席卷全球的“龙鸟之争”的明星主角。

但是科学发现并不像一加一等于二那样简单,“龙变鸟”结论的成立也不是很快就被人们接受的。因为,无论是“中华龙鸟”还是后来发现的“意外北票龙”,它们身上发育的还只是一种细丝状的皮肤衍生物,和鸟类的羽毛还有很大差别。许多反对鸟类恐龙起源说的人并不承认它们的意义。一位反对鸟类恐龙起源说的学者这样说过:“如果谁能找到长着真正羽毛的恐龙,我将毫不犹豫地站在鸟类恐龙起源说一边!不过,我实在无法想象恐龙长着羽毛会是什么模样,因为对恐龙来说,长羽毛实在毫无意义!”

没有想到,“毫无意义”的事情确实发生了!

1997年3月出版的《中国地质》杂志上,刊登了季强等撰写的一篇题为《中国的始祖鸟类化石》的论文。对任何关心鸟类起源研究的人来说,仅仅这个题目就具有很大的诱惑力。稍有鸟类知识的人都知道,始祖鸟是世界公认的鸟类始祖。从它重见天日的时候起,就成了古生物学家们的宠儿,一直高高在上,无可匹敌。100多年来,除了发现于德国索伦霍芬的七件标本外,在世界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现任何能够与它媲美的同类化石。

中国的科学家第一次在德国之外发现类似的化石,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季强等在文章中这样评价他们这次命名的“原始祖鸟”:“原始祖鸟”和德国的始祖鸟相似,但骨骼更强壮,形态更原始;身体已经发育有真正的羽毛。

“原始祖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原始祖鸟”大约有一只雄鹰那样大小,嘴里长着牙齿,生有长长的前肢和长长的后肢。大家也许还记得电影《侏罗纪公园》中那群小而凶猛的叫作迅猛龙的恐龙,“原始祖鸟”的总体形态和这种叫作迅猛龙的小恐龙非常相像。如果从形态研究的角度定义,“原始祖鸟”还不能算作鸟类。大家知道,鸟类是一类长着羽毛会在天空中飞翔的脊椎动物。包括始祖鸟在内的所有鸟类都符合这个定义。虽然有些鸟类,比如鸵鸟,并不会飞行,不过生物学家们也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鸵鸟的祖先是会飞翔的一类动物,它们是次生失去飞行能力的一种鸟类。“原始祖鸟”的形态结构表明它并不会飞行,而且,从它的系统位置来看,它的祖先并不会飞翔,因此,把“原始祖鸟”归入鸟类是不妥当的。

然而,“原始祖鸟”的最重要的科学意义恰恰就在于它不属于鸟类,却又长着羽毛。

也许不仅普通人,即便是一些世界知名的古生物学家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一个恐龙长着真正的羽毛,这实在是一件荒唐的事情。

1998年,季强等与北美古生物学家合作在国际上报道了“原始祖鸟”的发现。在6月25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他们修订了季强在国内文章中出现的差错,给“原始祖鸟”重新定位。这次,他们把“原始祖鸟”归入兽脚类恐龙,而不是像最初鉴定的那样属于鸟类。不过,它的牙齿没有典型的肉食龙那样尖锐,它也没有驰龙那样独特的尾巴。在同一篇文章中,他们还报道了另外一种新的兽脚类恐龙———邹氏尾羽龙。

“原始祖鸟”和尾羽龙的发现在生物学历史上第一次把羽毛的分布范围扩大到鸟类之外,表明羽毛发生在鸟类出现之前,羽毛不能再用来鉴定鸟类的特征。以后如果我们发现长羽毛的动物化石,必须仔细观察它的骨骼形态,才能确定它属于鸟类还是肉食恐龙,因为,长羽毛未必就是鸟类,它有可能是一个长着羽毛,栖息于地面上的肉食恐龙。

随着中华龙鸟、意外北票龙、原始祖鸟的发现,在北票地区又相继发现了辽宁鸟、长城鸟和中国鸟龙等带“羽毛”的恐龙化石以及早期被子植物化石,北票四合屯成了“中国的索伦霍芬”,世界著名的古鸟类和带“羽毛”恐龙化石产地,使全世界的古生物学家屏息以待,将目光聚焦到了中国辽宁北票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四合屯。这群1.25亿年前的“幽灵们”,向世人展示了生命演进的多样性,解译了鸟的起源、鸟与恐龙的谱系关系、哺乳动物进化的转型过程、昆虫与有花植物的共同演化。在人们欢欣鼓舞,祝贺这些化石珍品现身时,也有贪婪的眼睛盯着它,垂涎欲滴。

1999年11月,一件走私到美国的化石,在世界著名的杂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刊出,后来证明是一只来自中国辽西拼接的化石。这就是有名的“辽宁古盗鸟”事件。它使世界上几位恐龙权威们名誉扫地,成了世界科学史上一桩丑闻。

事件始末是这样的,1999年2月初,犹他州不兰丁恐龙博物馆的馆长斯提芬·克瑞克斯夫妇在亚利桑那州图桑“化石和矿石”交易市场上花了8万美金买下了一块化石。这块57×48厘米的石板上,清晰地镶嵌着一只与雄鸡大小差不多的动物骨架,带回了博物馆。这就是“辽宁古盗鸟”的标本。

斯提芬·克瑞克斯夫妇两人都是艺术家,酷爱恐龙,创造了许多恐龙造型。他们与世界著名的恐龙学家菲力普·居理很熟,所以得到这块化石后,斯提芬·克瑞克斯很快告知菲力普·居理,并邀请居理与他合作研究这块化石。

菲力普·居理曾多次来到中国,参加过中国—加拿大恐龙考察五年,所以他知道中国法律规定“脊椎动物化石”是不许出口的。这件化石是走私货,为了研究须有中国学者参加方能发表。他开始建议通过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出面与中国有关方面联系。1999年3月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先后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邱铸鼎和张弥曼院士、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季强写信邀请中方派人参加研究工作,声称化石研究完毕后将归还中国。但提出了一些较为苛刻的条件,其中包括得到一定的补偿、享有研究权和享有五年的保存权,尽管如此,为能使这块化石“完璧归赵”,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同意派最优秀的博士生徐星参与研究工作。

1999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王元青和徐星出席了《国家地理》杂志召开的新闻发布会。10月15日徐星代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签收了“古盗鸟”标本。他去了布兰丁博物馆观察了标本,据他后来的回忆,他当时对化石产生过怀疑,曾向有关人士指出过标本被拼接过的一些细节,尤其是这一标本的身体和尾部存在明显的一个拼接缝,而且身体和尾巴保存的腹背方向不一致,标本的其他部分也存在一些类似的情况。后来因为徐星在美国参与研究时看到了斯提芬·克瑞克斯给他的岩性分析和扫描的照片,这些“高科技数据”也都支持“古盗鸟”是一个动物,当时没有确实的证据给予否定。

尽管徐星看出标本被拼接过,但并没有影响《国家地理》杂志发表这一文章,因为当时人们认为这可能是由同一动物个体化石散架后被重新拼接的。《国家地理》杂志1999年第11期,以《霸王龙有羽毛吗?》为题,报道了一块似鸟非鸟、似龙非龙的动物,叫作“辽宁古盗鸟”的化石。这只长着类似始祖鸟的头和翅膀,有着典型小兽脚类恐龙———驰龙式的棒状的尾巴的动物,来自中国辽宁省。研究者声称他们找到了连接鸟类和恐龙类进化过程中缺失的环节,它真正能飞翔,并认为鸟类由小型兽脚类恐龙进化而来的假说也得到证明。

事情的发展有时是人们根本无法预测的,1999年12月,徐星和同事们在研究刚刚发现于辽宁朝阳的小盗龙标本时,发现“辽宁古盗鸟”标本的尾部实际上就是小盗龙尾部的另外一半。“辽宁古盗鸟”显然是由不同动物的骨骼拼凑起来的,是一个人为的“物种”。也就是说,这一怪物是人加工做成的,一个古鸟的身躯接上了一个驰龙的尾巴!

徐星随即通过电子邮件将这个发现通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这一消息震惊了包括《国家地理》杂志主编在内的所有人。本着有错必纠的原则,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于2000年1月对外宣布了这一消息,随即在西方国家引起了轩然大波 。4月4日,由多伦多大学的休斯(H.D. Sues)博士领导的专家小组一致认为,徐星的结论是正确的,即“辽宁古盗鸟”确实是一个拼凑的动物。随后,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对外正式宣布了这一消息。

在这之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通过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继续和美国犹他州布兰丁恐龙博物馆商谈有关标本归还事宜。2000年5月28日,“辽宁古盗鸟”标本终于回到了中国。现在这一标本正陈列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一个展厅中。“辽宁古盗鸟”标本是外国博物馆或者个人第一次无偿归还流失到国外的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古脊椎动物标本。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中美科学家已对这一标本的真正的科学意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辽宁古盗鸟”标本至少是由两种不同的动物拼凑而成的。它的头部和身体部分代表一种全新的中生代鸟类,初步观察表明这种鸟类比大多数同时代鸟类要进步,具有更强的飞行能力,对于研究原始鸟类向进步鸟类的演化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尾巴是一种驰龙的尾巴,但在形态上和多数驰龙存在差别。尤其重要的是在尾巴周围保存有皮肤衍生物,这可能为鸟类羽毛起源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证据。它的部分后肢现在暂时还不能确定是否和身体属于同一动物个体,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从科学的角度上讲,尽管“辽宁古盗鸟”是一件“假标本”,但是这一标本的不同部分分别包含有重要的科研信息,它依然是一件重要的化石标本,只不过它现在蕴涵的科学意义与人们最初期望的意义有所不同。

2002年9~10月,由甘肃省博物馆自然部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组成了考察组,在玉门昌马进行了古生物化石考察工作,尽管没有再发现鸟类化石,但他们采集了几件鸟类的羽毛化石标本。这一发现可能对鸟类羽毛起源研究有所帮助。因为鸟类羽毛的起源向来是生物学上的一个不解之谜。在过去的几百年中,人们提出了各种假说。一般认为,鸟类羽毛是由爬行动物的鳞片演化而来的。但对于简单鳞片是如何演化成复杂羽毛的,则众说纷纭。传统的观点认为,爬行动物的鳞片先加长,中部变厚形成羽轴,然后分化出羽支,最后形成羽小支和羽钩。这种观点认为羽毛的最初功能和飞行密切相关,后期才具有了保暖、吸引配偶和保护等功能。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羽毛最初功能是保暖,后期才演化出飞行功能。支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往往认为羽毛先经历了一个类似哺乳动物毛发那样的阶段,形态上类似现代鸟类的绒羽,后来才出现羽轴和分支结构。还有人认为,鸟类羽毛是一种全新的结构,和爬行动物的鳞片虽然都属于皮肤衍生物,但是却无演化关系。但无论哪种假说,都没有化石证据的支持,因此,任何化石证据的发现都将是对这一领域的重要贡献。目前科学工作者们正在对甘肃玉门发现的鸟类羽毛化石进行鉴定研究,不久将会有新的科研成果问世。

推荐访问:甘肃 龙变鸟 古盗鸟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