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探索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探索

时间:2022-11-04 13:1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满足外贸企业对当前国际商贸人才的需求,根据“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特点,探索了该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学目的以及教学设计的基本教学要素,分析了目前实施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吴妍琳(1967-),女,广东潮安人,私立华联学院西语系,讲师,中级经济师。(广东 广州 510055)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8-0096-02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主要研究国际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培养既能熟练掌握并运用国贸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又有较强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国际商贸人才,满足外贸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高职院校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

1.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商贸人才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促使国际交流愈加频繁,各国之间的商贸关系呈现出愈加紧密的态势,而国际贸易领域对精通贸易理论、掌握商贸技能、熟练运用国际通用语言人才的需求亦日趋旺盛。目前,外贸行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尚存在较大的缺口,大多数的外贸企业真正需要的是既能熟练应用国贸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较强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及交际能力的商贸人才。因此,开展“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培养这种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商贸人才,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2.为满足国贸专业学生的就业要求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大多集中在涉外经贸领域,面对当前就业的严峻形势,他们不仅感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更期望能在英语的语言环境中掌握国际贸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及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将来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因此,“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满足了国贸专业学生的就业要求。

3.为达到双语课程的教学目的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极具涉外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其主要内容涉及国际货物贸易进出口业务知识,包括国际贸易合同条款、进出口业务流程、国际贸易方式、外贸业务洽谈、国际货款的结算、货物的国际运输、国际货物保险、对外贸易纠纷的处理等多项国际经济活动。其中的合同条款、价格术语、结算方式、船务单据、来往函电等都需用英文来表达。因此,“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促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通过外语直接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将英语作为语言工具系统地了解掌握外贸业务流程,提高他们在在国际贸易中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学设计

1.确定教学目标

首先,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目标不是语言,而是专业知识与技能,语言仅作为学习的工具。其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是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及解决外贸业务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实施“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的目标显然是让学生以英语作为语言工具来了解并掌握有关国际贸易实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在国际贸易方面的业务能力,同时提高他们英语的运用能力。

2.规划教学内容

鉴于双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应按照国际贸易各个业务流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来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注重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包括外语的专业应用能力)相结合,避免单纯从学习语言的角度进行教学。每个教学单元的内容规划都应突出重点与难点,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与掌握的情况,教学内容还应有针对性地适时调整,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双语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实际的师资状况和学生的外语水平有效地选择。目前,高职院校的双语课程大多选择双重式(two-way)的教学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同时使用母语与外语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同样适用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特别是对于国际贸易中的合同条款、信用证条款、贸易术语、船务文件、来往函电等需用英文表达的内容,这种双重式的双语教学方法不仅可使学生真正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也可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的专业应用能力。

4.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

为达到教学目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应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突出以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实践课训练、能力培养活动训练、课外活动训练等教学形式,结合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模拟训练法等教学手段,指导学生正确掌握国际贸易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如交易磋商、合同条款、价格术语、订单跟踪、货物装运、货款支付、单证制作等等,以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及提高外语的应用能力。

5.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应适时合理利用教材、教学设施、教学信息等教学资源。除使用传统的书面教材,教师还应广泛地收集教学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引进英文原版相关专业的视听材料,或采用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模拟软件及外贸单证的制作软件等进行教学,使学生有效地学习并掌握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问题

合格的师资是进行双语教学最基本的条件。“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要求师资队伍不仅熟悉国际贸易领域的基本理论,对各个业务流程的操作了如指掌,使课堂教学符合职业岗位培训的要求;还需拥有较强的英语基础,具备运用英语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能力。目前,高职院校里熟悉国际贸易专业而英语水平有限的国贸专业教师不能胜任双语教学;英语表达能力较强但专业知识及业务实操能力欠缺的外语教师亦不能胜任双语教学。因而造成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大多存在着师资不足、水平有限、能够胜任双语课程教学的教师寥寥无几的尴尬局面。

2.教材问题

目前市面上十分缺乏适合高职院校理论够用、技能为主的人才培养理念,而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编写的国际贸易实务的英文教材不管是一些引进的英文原版教材,还是由国内学者编写的英文版教材,大多较为侧重理论方面,主要适合于本科以上院校的学生。因此,高职院校担任双语课程的教师只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自行搜集、整理、甚至编写一些较为适合学生的符合双语课程要求的教材。从长远来看,教材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势必会影响教学成效,而且始终不能真正满足双语教学的要求。

3.学生的英语水平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有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长此下去,这些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将愈来愈缺乏继续学习的自信,出现畏难甚至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他们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亟待提高,否则将必然会阻碍双语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与持续开展,并且成为学生在双语教学环境中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主要障碍。

四、解决“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师资的改善

针对目前专业课双语教学普遍存在的师资水平问题,高职院校应该以“双师”素质为标准,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任教国际贸易专业课的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英语水平以满足双语教学的要求;而英语教师在充分发挥自身语言优势的同时,有条件应积极参与相关企业的职业岗位培训,熟悉外贸行业一线岗位技能,不断提高专业实践教学能力,以达到专业课双语教学的要求。同时,高职院校的教师还可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经过培训后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如“剑桥商务英语资格证书”、“外销员资格证书”、“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证书”等。

除加强本院校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还可考虑面向社会,特别是面向外贸行业,招聘一些行业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担任国际贸易专业的双语教学。

2.教材的改进

教材是专业知识的载体,选择符合高职院校教学理念、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英文教材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基础条件及重要保障。要真正解决目前市面上缺乏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编写的国际贸易实务的英文教材问题,各高职院校有必要通力合作,组织一批研究国际贸易的学者、英语语言专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参考英文原版的引进教材及国内现有的英文教材进行选编、改编或重新整编,共同编制适合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材。

3.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者。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问题,双语课程的授课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确专业学习目标并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设法激发学生对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兴趣。通过在授课过程中了解学生各自的英语水平后,授课教师在双语教学中可因材施教。

(1)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学生,提出一些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课程问题,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专业课程学习的热情,并带动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对于英语基础一般、畏惧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学生,授课教师应多关注、多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对专业课程学习的畏难情绪,增强其对双语课程学习的自信,使其积极大胆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从中逐步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3)对于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为消除他们学习的畏难甚至抵触情绪,授课教师应赋予更多的关心与耐心,多了解其学习难点,多对其辅导答疑,课堂多提问,课后重点检查其作业,加深其对专业课程学习的认识,同时增强其学习的兴趣与自信。

实行双语教学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也是评价专业办学水平的一个标准。虽然现阶段推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还面临着不少困难,教学效果尚不理想,还需进一步改进并继续探索相关的教学理念及有效的实施方法。但是这种教学改革顺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符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有助于缓解目前外贸行业对国际商贸人才的巨大需求。因此,在高职院校实施“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是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李明.以工作能力为核心 注重专业课教学设计[J].机械职业教育,2007,(10):5-7.

[2]雷菁,黄英,文磊.关于专业课开展双语教学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4):128-130.

[3]黄钟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探索[J].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41-43.

[4]邓时清.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旅游英语听说课程设计[J].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53-55.

[5]刘海燕.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核心英语能力培养研究[J].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56-59.

[6]蒋卫华,韦弢勇.《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设计[J].机械职业教育,2010,(12):49-52.

(责任编辑:王祝萍)

推荐访问:实务 国际贸易 探索 课程 双语教学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