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坚持小学生品德教育,注重德育实效

坚持小学生品德教育,注重德育实效

时间:2022-11-04 19:15: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遼宁省海城市温香中心校 辽宁海城 114200)

摘 要:德育,即思想、政治、道德和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小学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管理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做好德育工作,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均起着主导作用。

关键词:小学 品德 德育 实效

面对当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让太多的学校与教育者感到无奈。小学生德育教育已迈上一个新台阶。目前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限于课堂教育,宽度和深度都有所拓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在教学中对他们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实,在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道德思想是其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德育内容;墨子的“兼爱相利”德育观念;朱熹以“理”为基础的道德观等,这些都可以吸其精华,剔其糟粕而古为今用。

德育教育要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和成长实际出发,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唤起受教育者内在的道德需要,使之积极参与教育过程。优化环境,交流情感,让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动人心弦的共鸣中主动实现思想道德的“内化”。所以教学中坚持小学生品德教育,注重德育实效,我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引导:

一、端正观念,授正能量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往往是对学生说服教育,对错误进行长篇大论的批评和指责。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德育理论的灌输,使德育教育很难取得实效。端正对学生的态度,尊重每一位学生,多表扬、善启发,看到其长处,激励其不断进步。完善学生品德信息反馈机制,重视家访,学会在有控制的道德情境范围内获取学生信息。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要清除心中优劣生的定位标准,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缩小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注意自己一言一行,给学生营造温馨和谐的情绪氛围。从学生的情感出发,对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授予正能量, 让学生对道德理论认识的更清晰,能够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德育教育能弘扬光大。

二、注重教育,养成习惯

小学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环境对他们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一个好的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正能量,养成美好的道德素质。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立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要努力净化校园环境,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影响,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学校应成为最好的小环境,并对大环境的优化做出贡献。小学阶段学生天真活泼,思维方式直接,对于知识更容易接受直观表象知识,对于抽象概念理解能力仍有欠缺。因此,在教育中多采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例子进行德育教育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如:在升国旗、唱国歌之后,向学生介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在进行校园建设时,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把校园建设得更美。在学生动手参与过程中,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校园。因此,在品德教育中逐步养成道德美好的习惯。

三、尊重自我,发展特长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人,他们都具有很多优点,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关点,并对一个学生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耐心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美好的一面,更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和学习。帮助他们分析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关心下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摆脱了以往的自卑心理,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中的困难。这样,学生会感到,只要用心,努力进取,便可达到成长的期待目标,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以身作则,感染学生

学生情感是纯洁的。如果我们都能够尊重他们的情感,“以身示范,以情育人”。情感就会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功效,结出丰硕的果实。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中的管束、限制的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影响和熏陶的方法,用教师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被教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用爱心来引导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行为,需要教师首先做到。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严格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开展活动,提高认识

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在活动中进行探究和学习。通过参与活动,让学生的道德认识更清晰,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道德认识。例如:对学生进行“两史一情”教育,开展以考察国情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调查和采访中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开展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的手拉手扶贫等献爱心活动,让学生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并让他们实现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六、在教学管理中,注重德育渗透

教学的组织管理是教学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充分利用其中的德育因素,有助于实现学科教学管理的德育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不断地组织学生学习,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提出学习、纪律的要求,并进行督促、检查。这个组织管理过程,既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育好行为的过程。如各学科教学为了贯彻课堂教学常规,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课堂常规行为进行监督与培养,学生课堂常规的形成便是一种无声的命令,促使学生养成守纪律、有规矩、讲文明、懂礼貌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总之,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德育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促进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推荐访问:实效 德育 品德 小学生 注重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