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5种杀虫剂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室内毒力测定

5种杀虫剂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室内毒力测定

时间:2022-11-06 10:10:09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共18个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约5 m2。采用压缩式喷雾器喷雾,667 m2喷液量48 kg。施药当天调查药前虫口基数。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调查,每点取2株甘蓝,每小区调查10株。调查整株菜青虫幼虫数,并做定株标记。药后3 d和7 d调查甘蓝的活虫数,根据调查结果,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计算方法如下:

虫口减退率/%=[(药前虫口基数-药后虫口数)/药前虫口基数]×100;

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1.2.2 室内毒力测定 毒力测定的菜青虫幼虫采自贵州省贵阳市小河区金竹镇的甘蓝田,用室内自种的未施药的甘蓝叶饲养3 h,选取健康的3~4龄菜青虫幼虫备用。采用浸叶法[6]测定供式药剂对菜青虫的毒力,供式药剂选择田间防效试验中防效最高、最差和中间共3种药剂,分别将药剂用清水稀释成7个浓度,以推荐的最高剂量为初始浓度,再进行倍数稀释(2~3倍);其中阿维菌素(1.14、3.43、10.29、30.86、92.59、277.78、833.83 mg·L-1),溴氰菊酯(2.84、8.53、25.6、64、160、400、1 000 mg·L-1),高氯·甲维盐(0.05、0.14、0.43、1.29、3.86、11.57、46.3 mg·L-1)。然后将甘蓝叶清洗并晾干,并剪成直径约8 cm圆形叶片,分别置于各浓度的药液中,浸泡10 s后取出晾干,放入直径9 cm培养皿中。每皿接入菜青虫10头,每处理3次重复。接入48 h后,调查死虫数,计算死亡率。

1.3 数据分析

用Excel 2010软件和DPS 9.50数据处理系统分析,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7]。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防效

5种杀虫剂对菜青虫田间防效有显著差异(表1)。施药后3 d,667 m2施用1.8%阿维菌素EC 40 g和0.6%苦参碱AS 75 g的防效较高,分别为100%和93.2%,且显著高于其他3种杀虫剂。施药后7 d,667 m2施用1.8%阿维菌素EC 40 g和0.6%苦参碱AS 75 g的防效仍保持较高水平,分别为89.8%和74.8%,这2种药剂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而667 m2施用2.5%溴氰菊酯EC 50 g的防效最差,施药后7 d仅37.9%。这5种杀虫剂对贵阳地区菜青虫的田间防效总体表现为:1.8%阿维菌素EC>0.6%苦参碱AS>2%高氯·甲维盐ME>20%氯虫苯甲酰胺SC>2.5%溴氰菊酯EC。

2.2 室内毒力

根据田间药效的结果,笔者采用浸叶法测定了田间防效最高、最低、居中的3种杀虫剂对菜青虫毒力,发现该3种杀虫剂对菜青虫的毒力有显著差异(表2)。其中,1.8%阿维菌素EC杀虫活性最高,LC50为1.25 mg·L-1,其次为2%高氯·甲维盐ME,LC50为2.72 mg·L-1,表明采自贵阳金竹镇地区的菜青虫对这2种杀虫剂保持了较高的敏感性。2.5%溴氰菊酯EC对菜青虫的毒力很低,LC50为327.78 mg·L-1。此外,方差分析表明菜青虫对1.8%阿维菌素EC和2.5%溴氰菊酯EC之间的反应有显著差异(F=11.892,p=0.0331),而对1.8%阿维菌素EC和2%高氯·甲维盐ME之间的反应没有差异(F=0.022 8,p=0.884 9),对2%高氯·甲维盐ME和2.5%溴氰菊酯EC之间的反应没有差异(F=1.442,p=0.275 1)。

回归分析表明田间防效与室内毒力呈线性正相关(图1),y=-0.086 4 x+85.66(R2=0.557 6,施药3 d);y=-0.110 7 x+74.119(R2=0.634 3,施药7 d)随着施药时间的增加,毒力下降的越快。依据回归曲线可知,施药后3 d防效达80%时LC50为65.51 mg·L-1,施药后7 d防效达70%时LC50为37.21 mg·L-1。

3 讨论与结论

施药3 d后常用的5种杀虫剂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效表现为:阿维菌素和苦参碱处理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其次为高氯·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菊酯的最差。阿维菌素和苦参碱主要通过干扰害虫神经活动,阻断运动神经信息的传递过程[8],从而杀灭害虫。该地区阿维菌素和苦参碱相比其它杀虫剂使用较少,可能致使菜青虫对这2种杀虫剂更加敏感[9]。此外,本试验因小区面积较小,故选择压缩式喷雾器进行喷药,该药械雾滴横向漂移距离大且雾滴沉积量较小,导致农药利用率降低,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推荐使用静电电动喷雾器等器械,可极大地提高农药附着力和穿透力[10-11]。

室内毒力测定发现阿维菌素和高氯·甲维盐对菜青虫有较高杀虫活性,而溴氰菊酯的杀虫活性较低(LC50=327.78 mg·L-1)。李凤良等[12]研究表明贵阳主要菜区菜青虫对敌敌畏和杀虫双已产生较高水平的抗药性,但对溴氰菊酯的抗性水平较低(LD50=0.011 0 μg·g-1虫重)。贵阳地区长期种植甘蓝类蔬菜,杀虫剂使用频率和用量均较高,可能该地区菜农长期单一使用溴氰菊酯,导致了菜青虫对其抗性水平有极大的提高。此外,由于田间采集的菜青虫幼虫数量不足,仅对田间防效最高、最低和中间的3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以后有待改进。

本研究发现,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与田间防效呈线性正相关。一般而言,室内毒力高的药剂在田间的防治效果越好,因此,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指导田间用药。但田间试验中,农药对害虫的防效易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施药器械、天氣、害虫地理种群、施药方式等;而室内毒力测定可以减少这些影响[13]。此外,还可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来推断田间使用剂量,以减少药剂浪费和环境污染。笔者选用的杀虫剂阿维菌素和苦参碱对菜青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这2种药剂均为生物制剂,可以在甘蓝等蔬菜中推广,应用时注意不同药剂的轮换使用,以延缓菜青虫抗药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焕民. 不同低毒药剂防治白菜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J]. 华中昆虫研究,2016,12:276-278.

[2] 彭丽年,林荣寿,曾杰,等. 菜青虫和菜蚜的抗药性测定[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18(6):530-532.

[3] 赵丽,洪文英,吴燕君,等. 不同药剂防治菜青虫和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2013 (11):1470-1472.

[4] 王品舒,吕怡,董杰,等. 13种杀虫剂对花椰菜田菜青虫的防治效果[J]. 农药,2017,56(4):300-302.

[5] MANSOUR E E,ZHANG A G,MI F Y,et al.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integument induced by the use of three of six forms of allylisothiocyanate tested against Plutella xylostella and Pieris rapae larvae[J]. 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2012,102(3):237-243.

[6] NY/T 1154.14—2008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第14部分:浸叶法[S]. 2008.

[7] TANG Q Y,ZHANG C X. Data processing system (DPS) software with experimental design,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data mining developed for use in entomological research[J]. Insect Science,2013,20(2):254-260.

[8] 王兰,冯宏祖. 阿维菌素类杀虫剂的研究及应用前景[J]. 中国植保导刊,2008,28(4):13-15.

[9] 许小龙,顾中言,韩丽娟. 阿维菌素对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的生物活性及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的田间应用研究[J]. 农药学学报,2002,4(1):39-44.

[10] 何忠全,陈德西,杨万全,等. 静电电动喷雾器与普通电动喷雾器防治蔬菜害虫效果及药剂使用效率比较试验[J]. 四川农业科技,2016,(6):44-46.

[11] 许姗姗,郭萧,彭萍,等. 几种喷雾器在茶园中的使用性能与效果对比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2,25(6):2311-2315.

[12] 李凤良,韩招久,刘传秀,等. 贵州省主要菜区菜青虫的抗药性调查[J]. 贵州农业科学,1991(6):15-18.

[13] 尹艳琼,沐卫东,李向永,等. 云南通海小菜蛾种群抗药性监测及田间药效评价[J]. 植物保护,2015,41(3):205-209.

推荐访问:菜青虫 杀虫剂 田间 测定 防治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