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析我国食品业企业存在的质量成本管理问题

浅析我国食品业企业存在的质量成本管理问题

时间:2022-11-09 19:5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研究和控制质量成本出现在越来越多企业的日程上。本文从分析食品业特点入手,探究质量成本管理在食品业的应用,同时透过现阶段食品业质量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探究,并对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食品企业都能建立规范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

关键词:质量成本;食品行业;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碼:A 文章编号:2096-3157(2018)08 -0008-02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安全健康的产品才是新时代食品企业生存下来的基本规则。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网络时代,对食品企业而言,较高的质量伴随着较高的成本,较高的成本伴随着较高的经营风险,公司要生存下来必定要有好的决策,质量让购买者放心,成本让自己放心。而质量成本管理的研究意义就在于此,质量成本管理正是为了满足企业的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保持平衡而出现的一种交叉管理。 现在国内关于质量成本管理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而且还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保险业等方面的探讨上,在食品业中的发展差强人意,亟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二、食品业质量成本管理概述

1.质量成本的含义及构成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而支出的所有费用,以及当产品未达到产品质量标准,不能满足消费者需要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质量成本由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运行质量成本,第二部分为外部质量保证成本,运行质量成本是企业为了达到规定质量标准所耗费的所有费用,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企业为用户提供用户要求的客观证据所耗费的费用。外部质量保证成本的构成比较单一也较稳定,对总体质量成本影响很小, 而运行质量成本则不同。运行质量成本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

2.食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特点

第一,全程核算。产品质量是食品企业立足的基础,所以对于食品行业来说,质量的监督应该为重中之重,并且应该贯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质量进行监督进行保证就会产生质量成本,所以对于食品行业来说全程都在发生质量成本,全程都需要进行质量成本管理核算,才能在最后进行汇总,得出食品企业的质量成本报告。

第二,分层独立核算。食品业需要注意食品的保质期,而且生产量较大,所以食品企业会优先考虑在接近原材料产地附近设立分公司。而各个分公司由于原材料的不同、生产工艺的不同进行独立核算,因此质量成本也应在各个分公司独立核算,最后在总公司进行汇总,得出食品企业的质量成本报告。

第三,核算难度较大。食品业的生产门槛较低,并且食品业多以小批量、多批次进行生产,品种繁多,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的一套生产系统,为了监督每个品种产品的质量,都有不同的保证手段,在进行质量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如何核算 质量成本,如何控制质量成本都是很繁琐的问题,所以导致食品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开展难度较大。

三、我国食品行业质量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质量成本未单独核算或核算不全

我国食品行业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实力差距良莠不齐,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外卖”、“自热食品”等新概念的产生使得许多食品企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环境下,食品企业为了生存而剑走偏锋,使用“价格战”或“广告战”等销售策略,指望通过提高知名度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来进行薄利多销。在企业质量成本未单独核算或核算不全时,企业采取这种营销手段到最后很可能利润低并且花销巨大,最后通过降低产品成本与质量成本来保证企业运行。

2.企业质量成本控制不力

我国食品业质量成本管理起步较晚,但在消费者注重食品安全的大背景下,食品企业已经开始注重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行,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拥有较为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系统的企业还处于少数,大部分企业还处于质量成本管理漏洞较多的阶段。出现降低成本而产生外部故障成本的情况或者出现资源浪费,没有达到质量成本管理应达到的控制效果,减缓了我国食品行业质量成本管理发展的速度。

3.质量成本分析报告没有得出有效信息

食品行业中大部分企业没有形成完整的食品业质量成本管理体系,而其中部分企业的质量成本分析报告没有得出有效信息,不能根据有效信息判断企业质量成本的实际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企业有完整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但因为企业不能得到或少量得到有效的信息,企业管理者通过这些信息很难寻找降低成本的措施,更难做出改善质量成本构成的决策。

四、食品业加强质量成本管理的措施

1.健全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完整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是加强食品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有效手段。中小型企业可以组织参观有健全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大型公司的制度,学习大型公司如何进行成本控制及如何高效开展工作,并结合自身公司的特点,加以改善应用。政府也可邀请有质量成本管理经验的企业家或者从事研究食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教授进行讲座或者授课,将一套完整的体系包括预测、计划、分析、核算、控制、报告等环节从头至尾的告诉管理者,使其可以更快速、更有效的开展企业工作,减少恶性竞争的概率,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双赢。

2.选取有效的质量成本分析方法

质量成本管理健全之后,得到真实有效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发展情况与行业地位。但是要得出有效的信息,正确的分析思路与方法十分重要。如果没有正确的思路与方法进行分析,虽然企业有完整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但是由于数据分析太过粗糙导致企业不能得到有效的信息,无法知道企业自身的质量成本构成比例,也不知道企业当前的质量成本与最佳质量成本的距离,企业管理者没有有效信息无法寻找降低成本的措施,更难做出改善质量成本构成的决策。要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正确的分析思路与方法十分重要,要建立正确的思路与方法,有以下几点要注意:第一,企业应该先建立规范、合理、高效的工作程序,质量成本的数据庞大,如果没有一个规范高效的工作程序更容易因数据混乱而且工作量过大导致成本增加。第二,为了使数据更加明朗,企业应该先对所有数据按照地区及地区部门进行汇总与分类或者将所有数据按照适合自己企业的方式进行整理,整理之后的数据会更加明朗,分析难度大大减低。第三,企业应进行质量总额分析、各个区域质量总额分析、各个模块质量总额分析、构成要素分析与成本的计划完成情况分析,我国大部分的食品制造企业在对质量成本数据进行分析时,只分析其认为重要的部分,导致数据分析不完整,缺失了有效的重要信息。第四,企业应将有效信息与目标值进行对比、分析原因,然后根据信息进行决策,做出改善质量成本构成的正确决策。在对比信息时,要留心非正常的数据,企业可以根据非正常数据找出企业的内控管理漏洞或者滥用职权的员工。企业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方法可以掌握企业质量成本的整体状况,找准漏洞与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才能使企业缩短当前的质量成本与最佳质量成本的距离。

3.完善内控制度

中小企业在设备、工艺与内控制度等方面不如大型企业,在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开展上会因为落后的设备及制度而遇到很多困难。设备与工艺等方面因为实力的限制很难改善,所以中小企业更要注重内控方面的完善,减少企业内控漏洞会使质量成本管理的开展更加顺畅。总的来说,中小企业应重视质量成本管理,注重生产工艺与设备,在自己有限的能力中选择最好的设备,同时采取优化公司生产线、完善内控保障制度等措施减少这方面对自身的危害。

五、结束语

中国食品行业质量成本管理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有很多漏洞与不足需要企业去完善。本文重点论述了食品业质量成本的特点与现阶段中国食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漏洞及其补救措施。质量成本管理能帮助企业平衡成本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多的降低成本,这是对消费者的负责也是对企业的负责,所以笔者希望食品企业都能建立规范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朱霖昊,亓晓云,王爱华.食品制造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初探[J].管理会计,2015,(6):80~82.

[2]陈绵春.浅谈食品加工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J].财会通讯,2011,(9):128~129.

[3]杨富堂.基于利益博弈的食品安全治理困境与对策[J].商业研究,2012,(5):194~198.

作者简介:

胡晨茹,江西财经大学学生

推荐访问:食品业 浅析 成本管理 质量 我国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