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COPD合并剑鞘状气管的临床分析

COPD合并剑鞘状气管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11-11 17:50:09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 探讨剑鞘状气管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12月收治剑鞘状气管患者62例。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并通过胸部CT扫描观察胸腔内气管的征象,测量气管内冠状径与内矢状径的比率。结果 本组病例的发病年龄均为50岁以上,而且症状均符合慢阻肺的临床表现,气管指数为0.42~0.6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占总病例的95.16%。结论 剑鞘状气管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关系密切,可作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标准之一。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剑鞘状气管;关系

[中图分类号] R56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09(b)-0005-02

剑鞘状气管是指由于病变情况导致正常的椭圆状气管变为宝剑鞘样气管,是气管畸形的表现[1],经多数学者研究,它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u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发生有相关性[2],回顾该院2011年1—12月收治COPD合并剑鞘状气管患者62例,分析其临床症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剑鞘状气管患者62例,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66岁,其中男59例,女3例。所有患者均有慢性咳嗽、咳痰、气喘,出现症状在3个月以上,听诊两肺呼吸音增粗,呈干性罗音或哮鸣音;男性均有吸烟史。

1.2 方法

通过胸部CT扫描观察胸腔内气管的CT征象,确定是否有纵隔肿瘤存在。扫描范围为胸部入口到肋膈角,在纵隔窗于主动脉弓上方10 mm的层面上测量气管的内冠状径和内矢状径,并记录;用气管内冠状径与内矢状径的比率表示剑鞘气管内冠状径缩短的程度。当气管的横断面是正常形态时,气管指数是1.00,剑鞘气管由于内冠状径的明显变窄,气管指数应≤0.66,内冠状径越短,气管指数就越小。

1.3 诊断标准

剑鞘气管的诊断标准参照Greene标准:经影像学检查无纵隔占位性病变存在,胸腔气管呈剑鞘样改变且胸腔以上气管正常,胸腔入口至左右主支气管交合点内径增大,横断面为类圆形,气管壁明显增厚、钙化。详细询问病史、提取资料无外伤或手术史。

2 结果

该组62例COPD患者在纵隔窗主动脉弓上方10 mm层面的CT征像上测量气管内径,结果:内冠状径的长度范围为8~20 mm,内矢状径的长度范围为16~32 mm,气管指数的范围是0.42~0.61。62例患者的CT扫描结果均符合剑鞘状气管的诊断标准,在CT征像上,显示剑鞘气管的软骨环出现部分或全部的钙化情况,而且95.00%患者均有吸烟史与慢性咳嗽史。根据CT检查与患者病变情况分析,62例患者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59例,支扩患者1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例;详见表1。研究表明剑鞘状气管与慢性咳嗽刺激引起气管软骨反复损伤,与在纵隔内压力的挤压下使气管形状发生变化有关系,所以剑鞘状气管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有关系密切。

3 讨论

剑鞘状气管是指无中隔肿瘤压迫或挤压等出现的气管畸形样改变,发病原因至今未完全阐明。经调查与分析发现,发病患者均为中年以上有吸烟史的人群[3],小儿未出现此形态改变,排除先天性疾病的可能。据相隔研究发现,剑鞘状气管在50岁以上比例明显增高,约90.00%以上。推断为后天导致。且进一步发现,呈剑鞘状气管患者100.00%有吸烟史,可见,吸烟与剑鞘状气管存在直接关系。

COPD是由于慢性肺部病变或气管疾病长期刺激导致,形成气管弹性降低、肺泡过度充气的慢性不可逆损害[4]。症状多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息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咳血,桶状胸为临床典型症状,中老年及有长期吸烟史发病率明显增高。Creene研究发现,COPD与剑鞘状气管存在密切关系,95.00%剑鞘状气管患者合并COPD,为进一步研究两者的关系奠定基础。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由于气管软骨反复受损,形成钙化或气管壁增厚,肺过度充气、压力明显增高,纵隔两侧的压力挤压下促使气管发生形态改变,气管内冠状径变小,矢状径增大,形成宝剑鞘样改变。但潘纪戍等[5]研究发现,剑鞘状气管冠状径虽然狭窄,却与肺过度充气无明显联系,使研究陷入僵局。经多方学者讨论试验确定其气管剑鞘状改变即为肺过度充气,压力增高长期挤压气管逐渐形成。

本组研究定取该院2011年1—12月收治剑鞘状气管患者62例。通过胸部CT扫描观察胸腔内气管的CT征象,用气管内冠状径与内矢状径的比率表明剑鞘气管内冠状径缩短的程度。当气管的横断面是正常形态时,气管指数是1,剑鞘气管由于内冠状径的明显变窄,气管指数应≤0.66,内冠状径越短,气管指数就越小。研究发现剑鞘状气管95.00%以上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情况,其横断面的面积与正常的气管是相同的,无因外界挤压变形的情况,而且多数剑鞘状气管有气管壁增厚、气管软骨钙化的情况,考虑与吸烟、慢性咳嗽刺激有关系,由于软骨环反复受损,受到胸腔内的压力挤压后形成了宝剑鞘样气管。

通过CT征象观察,62例患者内冠状径的长度范围为8~20 mm,内矢状径的长度范围为16~32 mm,气管指数的范围是0.42~0.61。62例患者的CT扫描结果均符合剑鞘状气管的诊断标准,在CT征像上,显示剑鞘气管的软骨环出现部分或全部的钙化情况。而且95.00%患者均有吸烟史与慢性咳嗽史。根据CT检查与患者病变情况分析,62例患者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59例,支扩患者1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例,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而且症状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表现,气管指数为0.42~0.6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占总病例的95.16%,研究证明剑鞘状气管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有密切关系。

通过研究与临床观察发现剑鞘状气管的形成排除与先天性病变、纵隔占位性疾病压迫等有关系,其形成是后天因素造成的,而且多数在咳嗽3个月以上才出现的,在慢性咳嗽3个月内通过CT扫描未发现此情况,是由于慢性咳嗽、吸烟刺激而导致气管壁反复修复、气管软骨发生钙化的结果。剑鞘状气管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展结果,是确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指征之一,通过剑鞘状气管可以明确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蔡吉勇,蒋兴红,胡永胜.剑鞘状气管的临床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 2005,21(5): 545.

[2] 张铁栓,忽新刚,夏熙郑,等.纤维支气管镜下剑鞘状气管观察及其与COPD关系[J].医药论坛杂志,2009,30(2):7-9.

[3] 徐刚,白莉,苏从冶.剑鞘状胸内气管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36例分析)[J].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6(9): 57.

[4] 居建平.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前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16(1):97-98.

[5] 潘纪戍,张国帧,蔡祖龙,等.胸部CT鉴别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274-275.

(收稿日期:2012-08-01)

推荐访问:剑鞘 气管 合并 临床 分析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