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深秋初冬,祛病养生

深秋初冬,祛病养生

时间:2022-11-12 20:4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素问·至真要大论》

深秋初冬之际,笔者处南粤一隅,背山面海,山水有灵气,云蒸霞蔚,与友人畅叙祛病养生之道,今记之。

深秋话愁肠便秘有良方

大肠是个传导器官,传导就是接上传下。食物经过胃和小肠的消化吸收,变为食物残渣,经大肠吸收多余水液,形成粪便,排出体外。无论寒热虚实,这人体出口下水道的问题,不只是局部的问题这么简单,而是整个脏腑系统的错乱。大肠能否正常排便,与肺、肝肾、脾胃都有密切的关系。

肺为脏,大肠为腑,两者互为表里,且肺与大肠有经脉相互络属。大肠能正常地传导,需要肺气的下达,能正常地肃降。“肾主二便”,肾为身体元气的源头,笔者对于便秘的临床观察,自觉多是肾的元气亏损,以寒秘、虚秘多见。而唯有从温肾益精,方能润肠通便;对先天肾气的温通,后天的肺气也能随之巩固,更好地发挥作用。

便秘,或许尚不至于危及生命,然终须有亡羊补牢的前瞻。数月前,友人为某直肠肿瘤病人约诊,笔者答日:不治。非病不可治,而是患者已为名所累,困境中,意见纷纭,不知所措,真假难辨。今天,国人对中医理念、方法的缺失,认真地认识身体的真相很难。

笔者阐述观点,未雨绸缪也!

便秘等病症,虽在胃肠末端,实则足胃阳明经、手大肠阳明经不能正常肃降也。经典日:肾为胃之关。这个胃,包括整个胃肠;关,为关键,关键的本意是门闩。便秘、腹泻都和肾关系密切。“肾主二便”,大便为其一。胃肠的问题,大肠部位的疾患,是先天之本的肾在主导。

从解剖位置看肚脐四周,内圈是小肠盘踞,外圈是大肠;从经脉穴位观察,肚脐两侧,自近及远分别是育俞穴、天枢穴、大横穴,分别属于肾经、胃经、脾经。肾经距离肚脐最近,而距肚脐最远的脾经大横穴,内部为横结肠,主治大肠疾患。有便秘病,在大横穴往往有痛点。

边远地方的问题,当责之于中央。肾气,肾中阳气不足,为大肠末端直肠疾患的根结。在肚脐四周腹诊,初始,皮肤或觉温热,细细探究,皮下多有森森寒意。 便秘中有热秘、实秘,这个热与实,仍是表象,都是元气、动力的不足。去热、泻下的方法,西医、中医都有快速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多数人,随时间迁延,已是虚秘、寒秘。中老年人,尚伴有血压不稳定、心脑血管的问题。对症诊治,笔者推荐明代《景岳全书》的“济川煎”加减。

[组成]当归30克、牛膝15克、 肉苁蓉15克、生晒参10克、泽泻10克、升麻6克、枳壳6克。

[方论]肾司二便,肾气亏虚,下元不温,五液不化,肠道失润而大便不通,法当温肾润肠。方中肉苁蓉,温肾益精,漓燥滑肠;当归养血和血,辛润通便;牛膝补肾强腰,其性下降。生晒参,补气生津;枳壳宽肠下气:泽泻入肾泄浊;少加升麻以升清阳,使清升而浊降。张景岳称此方是: “用通于补之剂。”故适宜于肾虚、阳虚便闭者。

[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主治]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舌淡苔白,脉沉迟。常用于习惯性便秘、中老年便秘、产后便秘等属于肾虚、阳虚精亏肠燥者。

[用法]水3碗,煎至1碗,饭前温服。

[禁忌]凡热邪伤津及阴虚者忌用。

醒脑温肾灸法有秘诀 头为身体最高处,诸阳之会。头脑的疾患及种种不适,如头痛、头晕等,多是浊阴盘踞,清阳之气不能上达所致。 秘诀,行之有效,且传授者亲力亲为,有切身感悟的方法。头部五宫,耳窍为肾所主,肾开窍于此,且在头脑两侧。五官之中,口、鼻、眼睛不堪烟熏火燎,唯有耳窍可以用艾条温灸,艾灸热力借以透人头脑,有醒脑明目、祛除阴浊寒邪,笔者临床,每遏阴寒重症,耳窍中多有黏腻、发痒的感觉。此医者身体遇病者寒邪,肾气激荡、反应于耳窍也。出诊归来,常用艾条轮流温灸两侧耳孔窍穴,艾灸热力透入脑部,能感应周身。用大艾条一根灸完约90分钟,周身畅通舒适。

艾灸热力,自耳窍透入体内,人个体体质有差异,脏腑、经脉的通透度不同,艾条温灸以舒适为度。

可用普通艾条,在耳朵四周,距离以自觉不烫。缓缓绕动。先试着灸10~15分钟,能适应,再增至30分钟左右。灸法与用药相似,衡量体内脏腑的通透度和容量,能以畅通经脉、舒适为度。

有人鼻子闻到艾灸烟气恶心、烦躁者,皆体内有寒毒阴邪也,艾为阳物,体内阴邪不受也。甚至有欲呕吐者,其实呕吐,也能裹挟阴邪外出,实乃为积极反应也!

壮筋骨补肝肾

九子地黄汤

秋收冬藏,人体与天地同步。肾藏精,主骨生髓,外荣于发。肾蕴藏能量,肾中的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肝主筋,开窍于目,眼睛为心灵的窗户,需要肝气的疏泄和肝血的营养。

眼神是唯一不能掩盖的,唯有脏腑精气充养,方能蕴含神气,自然光彩。中国中医研究院蒲输周老中医在青年时代,曾得老家四川梓潼县名医所授“九子地黄汤”,作为内科眼病验方。 笔者临床,以为深秋初冬,可做壮筋骨、补肝肾,以有清胆明目、乌发养颜的良方。

九子地黄汤,即六味地黄汤加九味种子类的药物,均为补益肝肾、清胆明目之品。

[组成]熟地30克、山萸肉15克、山药15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制附片10克、五味子10克、枸杞子10克、沙苑子克、决明子10克、青箱子10克、茺蔚子10克、菟丝子10克、覆盆子10克、车前子10克、灵磁石30克

[功用]壮筋骨、补肝肾、清胆明目、乌发养颜。

[用法]水6碗,煎至2碗,每日分两次,饭前服。

此外,对于预防秋冬感冒症状,用鸡蛋酒防治是不错的选择。 方法:白酒30毫升,倒进锅内煮,蒸发掉酒精,再打入一个鸡蛋,搅散后,加一勺蜂蜜;再加开水冲淡温服。 作用:可以预防风寒感冒,或轻度感冒,对恶寒、鼻塞、流涕等,温服鸡蛋酒也可以有治疗作用。

推荐访问:初冬 深秋 养生 祛病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