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原生态音乐的基本特点及存在价值

原生态音乐的基本特点及存在价值

时间:2022-11-13 13:1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原生态音乐是人们在劳动之中或劳动之余通过最直接质朴的方式把生活中最真实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的和谐声响,音乐的内容体现了各族人民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审美需求、审美观念、音乐价值取向等。原生态音乐表现的内容都与本土生活紧密相连,宗教信仰、自然环境、婚丧嫁娶、亲情爱情友情、传统习俗等这些内容都是各族劳动人民几百上千年文明的积淀,都打上了历史的烙印,记载着这种文明的传承。

[关键词]原生态音乐 基本特点 艺术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从自然科学上讲,“生态”是生物和生物、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而“原生态”就是在自然状态下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的最原始的联系和相互关系。原生态音乐,就是以这种“原始”为背景产生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最和谐的声响。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歌唱类别,与作为歌唱主体的人、与它产生的地域、背景都紧密相联,从而使之具有多种特点和价值。

一、原生态音乐的艺术价值

音乐艺术是无国界、无种族界限的一种美的艺术,其中包含着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如:音乐艺术的现实美,社会的审美意识,歌者的演绎,以及一定的自然物质材料的审美特性等。音乐的艺术价值就在于音乐的“美”,真实质朴是艺术美的基本原则。作为其中的一个种类,原生态音乐也有其自身的审美功能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原生态音乐就是人们在劳动之中或劳动之余通过最直接质朴的方式把生活中最真实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没有过多的修饰成分,正所谓“劳动创造了美”,原生态音乐充分生动地体现了音乐艺术的这种“美”。

在音乐形式上。原生态音乐形式具有多样性。在现代化生产工具大量应用于生产之前,人们在劳动中大多采取了相互协作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表现在音乐上就促使了独唱、对唱、齐唱、轮唱、一人唱众人和、或一男一女对唱同时众人应和等多种形式的出现,演唱形式的多样性,使原生态音乐以多种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体现了我国民间音乐的多姿多彩,以及我国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音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可以折射出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文化内容。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风土人情各有特色。俗话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正是民族间的各种差异,使得地域性很强的原生态音乐在旋律、节奏、音色、风格上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另外,各民族独具特色的乐器、服装、佩饰、外貌特征、语言等等,都为原生态音乐增加了亮丽的光环。使这朵音乐奇葩彰显出更加旺盛的艺术生命力。汉斯立克认为:音乐作品的美是一种为音乐所特有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正是这些具有特色的声音和多样的组合形式使原生态音乐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音乐内容上,原生态音乐的表现内容具有真实性、即兴性。当代音乐家田青说:“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感动,而感动的基础是真实。”原生态音乐都是土生土长的艺术,最接近劳动人民的生活,最真实、最直接的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实践内容,它所反映的不仅仅是纯粹的声响效果,更重要的是它所要表达的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原生态音乐表达的内容有不同的层次:就音乐表层的内容来说,原生态音乐是人声器官发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声音的组合,有的高亢激昂。清脆嘹亮:有的宽广浑厚,深沉悠长:有的婉转细腻,清澈透明,等等。就音乐深层的内容来讲,原生态音乐和其他种类的音乐、诗歌、文学等也都有相通之处,音乐就是人类表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原生态声乐就是用最纯朴的、最原始的各种不同的声音、曲调通过呐喊、呼唤、说话、演唱、模拟自然界声响等形式表达出“发声者”本人的喜怒哀乐,或更深一层的精神品质——表现一种人格的平凡或崇高,或是对社会、生活、大自然的一种热爱或抗争等内容。具体来说,有描述生活的,表达亲情、爱情、友情的,描写自然风光的,表达忧国忧民思想的,等等。不同内容层次的音乐,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丰富的精神需求。原生态音乐的内容都体现了各族人民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审美需求、审美观念、音乐价值取向等。

与学院派音乐相比,原生态音乐的内容表达具有即兴性。比如在苗族传统节日“跳花场”中演唱的歌曲,歌词都非常自由灵活,较口语化,但都是表现青年男女恋爱内容的:在侗族的婚嫁风俗中有很多的相互打趣逗乐。风趣诙谐的歌曲。音乐及歌词内容也具有很强的即兴性,较自由轻松;另外还有很多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等都有很大的即兴成分。

原生态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一种完美的结合。原生态音乐的美就在于它是丰富多彩的音乐内容与完美多样的音乐形式之间的自然融合。音乐中所表现的关于亲情、爱情、信仰、模仿等内容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再把人类满足自身需求所采用的各种形式用于音乐当中,使音乐更加深刻的表达生活中各种真实的情感,真正融合于生活,使音乐与生活真正融汇贯通。

二、原生态音乐的历史文化价值

人是社会的产物,每个人类个体都不可能离开社会单独存在,由于某种历史的、特殊的联系,人与人结成多个社会群体,对于每一个群体和该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来说。他们不可能“以一种质朴原始的眼光来看世界,他们必定受到特定的习惯、风俗和思维方式的裁剪编排,不可能超越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影响和制约”。每一个群体及其个体的思想、行为、世界观、人生观都不再处于自然的状态,而成为一种文化的产物,时时处处都反映着本群体的历史性文化特征。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发展历史,都有自己的原生态音乐。从人类出现之日起,就有了原生态音乐的痕迹,它贴近本土生活,是民俗生活的最真实最直接的反映,是本民族历史文化活动的另一种记载方式,对研究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原生态音乐表现的内容都与本土生活紧密相连,宗教信仰、自然环境、婚丧嫁娶、亲情爱情友情、传统习俗等这些内容都是各族劳动人民几百上千年文明的积淀,每一项内容是历代人民的心血铸就的,都打上了历史的烙印,记载着这种文明的传承。“随着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身边的民间手工艺品、民间交通工具、纺织工具、生活用器、生活用具等每年又有多少在消失甚至人为地被丢弃,我们没有理由不像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珍稀动植物那样保护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民间文化,保护正在遗失的民间艺术。假如有一天,我们身边的民间艺术真的消亡了,我们会不会像忍受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一样忍受文化的枯竭,忍受文化生态的失衡呢?”对原生态民族音乐艺术的探索与发展正是维持民族声乐艺术平衡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人民不仅聪慧勤劳,大多数民族还能歌善舞,音乐不仅是他们传统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而且也是他们本土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尤其是民俗音乐和宗教音乐,与本

土文化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二者在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我国的大部分少数民族都是全民信教,各族的生活习俗与其宗教信仰关系密切。

云南地区是我国原生态民间音乐的海洋,那里聚集着我国大部分的少数民族,有傣、布朗、德昂、佤、阿昌等族,几乎一年的十二个月里每个月都有他们的传统节日,并且几乎都与本土的宗教活动有关。以云南傣族的泼水节为例,传说有七位英雄女性,为了使人间风调雨顺。安居乐业,以其机智果敢,大义灭亲,为了纪念她们的壮举,也为了祈求来年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形成了在公历四月中旬的泼水佳节,为期三、四天(具体日期不固定,要根据传统习惯推算),当地少数民族中都非常重视此节(有傣历新年的意味,还有人认为是纪念佛陀出生、得到和涅槃的日子),节日期间要举行隆重的浴佛仪式,一般都会有僧人和宗教信徒参加,根据传统习俗。载歌载舞。在一些佛事活动中唱诵与佛教音乐有关的经、咒、白、佛号等。但是,这些佛事活动的规模、时间、方式也都因为各地具体环境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浓厚民俗和宗教意味的泼水节及其仪式文化也有了新的改变,由最初的宗教信仰和祭祀的功能逐渐演变为世俗性的、与政治、经济有直接联系的具有民族化、社会化的文化功能,其中的音乐因素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向边缘化、多元化方向发展,音乐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多的具有了世俗性和娱乐性,音乐更富于歌唱性和艺术性,逐渐趋向于当今社会新的审美需求。

“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培养什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艺术道路,必须处理好我国原生态音乐与民族音乐的根与树的关系。”在学院派民族声乐发展到一个巅峰的时侯,民族声乐本身需要回归自然,回归人民,从原始的生活中寻找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艺术和人类社会、自然界之间找到新的结合点,再一次把民族声乐艺术推向高峰。要使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不至于枯竭,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挖掘和发展原生态音乐的价值。

著名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科达伊曾说,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把本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自己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就会像飘莲断梗在世界文化之中漂泊,或不可挽救地消失……如今,我国对原生态音乐艺术的重新认识,使这种消亡已不再可能,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在艺术领域又前进了一大步,在对人类文明的认识上又有了新的提高,是我国音乐界对世界艺术领域的又一大贡献。我国对本土原生态音乐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合理开发,是基于原生态音乐的内在价值,同时,也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条道路可能通向人类音乐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推荐访问:原生态 价值 音乐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